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淺談“有感情地朗讀”教學

讀後感2.01W
  淺談“有感情地朗讀”教學

國小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國小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是朗讀教學的高標準,它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起着其他訓練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淺談“有感情地朗讀”教學

最近,我聽了兩位教師上的閱讀課,對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頗有感觸。今將其中兩個教學片斷實錄如下,並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兩位教師教的是《我要的是葫蘆》的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纔好呢!’”

第一位教師的教學過程是:

師:看見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那個人”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再讀課文。

(生讀課文)

師:“盯”是什麼意思?從這個詞可以看出“那個人”看得怎麼樣?

生:“盯”的意思是“集中視力看”。從這個詞可以看出“那個人”看葫蘆很專心。

師:“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那個人”說話時是什麼心情?

生:“自言自語”的意思是“自己對自己說話”。

生:“那個人”說話時心裏很高興。

師:我們讀“那個人”說的話要讀出感情來,怎樣才能讀好呢?下面聽清老師的要求:“那個人”是“自言自語地說”,讀時聲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那個人”說話時心理很高興,“盯”、“自言自語”、“快長啊”和“大南瓜”這些詞語要讀重一點。大家拿起筆,在這些讀重音的詞句下面加上點兒。同學們請按以上的要求認真練讀,看誰能讀出感情。

練讀後,幾位學生試讀,大都是把幾處要求讀重音的詞語作了過分強調,其餘地方基本是音量相等,速度均衡,顯得十分呆板、生硬、做作。接着,學生又反覆地進行練讀、試讀,但總是讀不出真情實感來。最後,教師只好找一位朗讀水平高的學生試讀作結。

另一位教師的教學過程是:

師:看見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那個人”說了些什麼?是怎樣說的?

(生讀“那個人”說的話)

生:“那個人”是“自言自語地說”。

師:“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

生:自己對自己說話。

師:咱們平時大都“自言自語”過,同學們把“那個人”說的話讀一讀,體會體會,然後說一說怎樣讀纔算是“自言自語”。

(學生練讀)

生:聲音不能高。

生:速度要慢一些。

師:說得好!“自言自語”是自己對自己說話,當然聲音要低一些,速度要慢一些。另外,讀時還要注意“那個人”說話時是一種什麼心情。大家練一練,看誰既能讀出“那個人”自言自語的語氣,還能讀出他的心情。

(學生練讀)

師:好!你能讀出“那個人”自言自語的語氣。老師想請你給同學們說說:爲什麼你把“快長啊”讀成重音?

生:我覺得這樣讀,能表達出“那個人”的高興心情。

師:不簡單!你能一邊讀,一邊體會課文中的感情,讓我們爲他鼓掌(師生鼓掌)。不過,老師想補充一點,“那個人”說的話,其中有兩個感嘆號,表示他心裏特別高興。這位同學還沒充分地把他這種心情讀出來,同學們先看看68頁的插圖,再聽老師是怎樣讀的。

教師範讀後,學生練讀。開始試讀時,感情還不太到位。通過反覆訓練,最後,絕大多數學生能讀出感情,有的讀得有聲有色。

兩位教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訓練中,所教內容相同,爲何教學效果各異?這主要是在處理“自讀感悟”與指導“朗讀技巧”之間的關係上,他們採取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

究竟這兩個方面的關係如何處理?筆者認爲,應以“自讀感悟”爲主,因爲朗讀,特別是“有感情地朗讀”是一種具有很強個體性的活動。再則,學生所讀課文大都是現代漢語。毫不誇張地說,在教師的'點撥下,只要學生將全部心智投入,通過反覆地“自讀”實踐,就完全可以“感悟”文中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誠然,爲了提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的質量,讓學生掌握一些有聲語言的“表現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但應該明確,這僅僅是學生“自讀感悟”的一種輔助手段,是第二位的,絕不能本末倒置。

第一位教師將學生“自讀感悟”置於被遺忘的角落,卻把“朗讀技巧”視爲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的“法寶”,好像教師一旦將此“法寶”傳授給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便可收到立竿見影的“奇效”。殊不知,這脫離具體語言環境的純技巧,把完美的語言整體肢解得七零八落。學生在練讀、試讀時,腦海裏浮現的不是一幅幅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生動形象的畫面,更不是咀嚼品味課文中的思想感情,而是按“朗讀技巧術語和標號”之圖,索“有感情地朗讀”之驥。這樣便捨棄了有靈性的內在“神似”,去生吞活剝地追求外表的“形似”。無怪學生雖經反覆訓練,到頭來,仍是“貌合神離”,讀不出語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第二位教師始終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指導學生通過“自讀”去“感悟”。在訓練中,語言文字所表現的客觀生活畫面,在學生腦海裏逐漸清晰,學生的思想感情逐漸與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相融。這位教師並不是不指導“朗讀技巧”,而是把“朗讀技巧”的指導有機地寓於“自讀感悟”之中。如,“那個人”說話時“自言自語”的語氣和高興的心情,都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讀”感悟出來的。由於教師把這兩個方面進行科學地安排,在“有感情地朗讀”訓練中,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明顯地得到提高。

另外,第二位教師還有幾個方面是第一位教師所不及的,如,讓學生聯繫語境和生活實際,通過“自讀感悟”去進一步理解詞句的含義;在“自讀感悟”中,讓學生逐步掌握“朗讀技巧”;在一個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等。在教學中,如不是以“自讀感悟”爲主,爲指導“朗讀技巧”爲輔,是很難收到這些良好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