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讀後感

《病隙碎筆》讀後感【推薦】

讀後感1.74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病隙碎筆》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病隙碎筆》讀後感【推薦】

《病隙碎筆》讀後感1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鐵生的時候,喜歡強調他是殘疾人,並因此對他頑強堅毅的人格大加讚賞。這樣的說法自然是正確的,但這樣容易使沒有讀過史鐵生的人走入一個誤區,以爲史鐵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體現在他的頑強堅毅中了,甚至於將他的殘疾當作他的著作的全部賣點。

在讀史鐵生之前,我也有過這樣的理解,可後來的我才發現僅僅以一個與命運作抗爭的人的角度認識史鐵生,實在是有些遺憾了。正如近日讀的這部《病隙碎筆》,若真的只看到這部書是在“病隙”寫就的,而忽略其中一些對人生的重要思考,或許就會有遺憾。可是話又說回來,史鐵生正是因爲“病”,因爲“殘疾”,纔有機會拋卻一個健全人一生中要經歷的太多紛繁複雜,靜下來審視自己的生活。

這部《病隙碎筆》給我的最大感觸,便是“靜”。面對着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他一直靜靜的。而正是他這樣的“靜”,解答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惑。比如說:信仰。在人們都開始反思中國人信仰的缺失是不是一種可怕狀態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去關心過,人們想要有一個信仰,是爲了什麼?我們往往處於“當局者迷”的狀態,被生活中的許多不稱意的事情弄得眼花繚亂。我們總以爲自己需要信仰,正是因爲需要追求一個事事順心的世界。但史鐵生的生活中便沒有那些瑣事了,他有的只是這時常被人們拿來用作“樂觀堅韌好典型”的坎坷命運。於是他靜觀由我們組成的健全人的人生百態,並告誡我們,“以無苦無憂的世界爲目標,依我看,會助長人們逃避苦難的心理,因而看不見人的真實處境,也看不見信仰的真意”。他不逃避苦難,因而能夠靜靜地看着這個存在苦難的世界;也不逃避所謂的健全人,因而能夠靜靜地審視健全人的生活,以“旁觀者清”的視角在“碎筆”中指引我們。再比如說,發展。保護環境這件事,城市鄉村、大街小巷,處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宣傳標語,環保行動在全球範圍內蔚然成風,原本是不必由史鐵生去提醒我們的。可史鐵生提醒我們的是什麼呢?作爲一個身體上已不允許自己、心中也不願意在社會上爭一份地位和財富的人,他告誡在社會中忙碌的我們,要注意我們保護環境究竟是不是出於真心。“現在的生態保護思想,還像是以人爲中心,只是因爲經濟要持續發展而無奈地保護生態,只是出於使人活得更好些,不得已而愛護自然。”這句話對於每天都在糾結着怎麼“活得更好”的人們來說,真的會有醍醐灌頂的`效果。從這一點來講,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免顯得俗了,只顧着按照其他人說的方式活着,忘了靜下來,思考這樣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對的。

讀完《病隙碎筆》,我最深的感受絕不是史鐵生的堅強,而是他靜觀生活的態度。從現實意義上說,這本書告訴我要靜下來,用心像旁觀者一樣看自己的生活,但又很難說能像史鐵生一樣靜下來,因爲我們終究是不大可能像他一樣的。但這就代表我們不能向史鐵生的人格學習、不能靜下來看我們的生活了嗎?當然不是。我們是健全人,無論和史鐵生相比這是一般意義上的幸運還是某種意義上的不幸。史鐵生對人生的思考,是站在他已不會引領正常的人生的角度進行的;而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是站在我們正過着正常的人生的角度進行的。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去想,怎麼能讓我自己過得更好?若是沒有史鐵生的精神在旁激勵我們,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便可能無法擺脫主觀因素,從而或多或少地帶有一點自私的影子。但若是我們能夠在史鐵生的人格中發現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便可以但語言通俗易懂,彷彿在和我們面對面的交流,用長者的身份教導我們怎樣面對人生,苦難,命運,愛情,金錢,信仰,道義,字字珠璣,平易又精闢,樸實又鮮活跳動,充滿智慧與哲理。史鐵生有嚴重的殘疾,但他堅持寫作,在三天一次透析的痛苦煎熬中,他完成了著作。“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史鐵生在開始就談到了命運,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隨意調換,要讓一齣戲劇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間的衝突,矛盾和衝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異,乃至天壤之異。他將生命比作一場戲劇,而我們都是其中的演員,每一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命運不一樣。

在書中,史鐵生認爲當人無法被改變時,我們應該尋求愛,愛是一個神聖的詞。愛之永恆的能量,在於人之間永恆的隔膜。愛之永恆在於激越,在於每一個“我都是孤獨”。愛也許只是某一刻莫名的思念,也許只是遠遠觀望,默默陪伴。帶着病體,史鐵生看到了世間的痛苦兇險,並不因爲自己虔誠而減少,對別人不尊重,只是樂觀的活下去,勇敢的面對這世界。他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能夠看出他對生的意志力很強,體驗到的是人生的苦難而表現出的卻是歡樂與充實;他用理性的文筆,顯現出對生活的熱愛,對命運的抗戰,對生的意志,對死的無畏。

這部書是對人的靈魂洗禮,改變了生命的追求,《病隙碎筆》這部著作是史老先生在病痛中寫作,寫出的卻是歡樂與充實,品《病隙碎筆》,解人生迷津!

《病隙碎筆》讀後感2

此書雖無與其另一作品《我與地壇》那般,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但仍在20xx年時,獲得了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且被文藝評論家譽爲“史鐵生最具靈性的生命筆記”,可歌可賀。本書乃是在作者身處艱難困境中,對神性和人生終極意義所做的一次艱苦卓絕而又輝煌壯麗的追問和眺望。在書中,史鐵生從生命的困惑與痛苦出發,對所處的世界和時代進行審視,對人生意義和精神寄託不斷追問。

字裏行間中,可以看出,史鐵生的寫作與生命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寫作之夜”,他經歷着生命的苦難,卻表達着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作者一生如此多災多難,“鐵生”二字似乎又暗含着堅韌長壽的意蘊,作者自想,可能是前世有什麼不好的記錄,所以此生便活得較爲長久,以此作爲補償,將功補過。作者還曾想借此前世的罪過與今世的補償,來警戒正在腐敗的官員們,可還是想想作罷,認爲那些官員們會無動於衷。由此可見,腐敗官員的影響是多麼地惡劣,欲挽回其過錯,又擔心白費力氣,對其喪失了很多信心。即便作者對其無所作爲,可難道這不該引起官員們的深刻反省嗎?個人犯錯,損人又不利己,還沒意識到要趕緊懸崖勒馬嗎?回頭是岸。

沒有誰天生堅強,史鐵生也一樣。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他也曾迷茫、絕望,甚至想要放棄生命。還好,作者及時醒悟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存在嗎?要是沒有了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是否會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乍一看,他的觀點似乎有些偏頗,但卻不無道理,世界本來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矛盾組合而成的啊。此外,這也算是一種很好的自我安慰吧。

在他對生命的叩問中,我讀到了一種堅韌、奮發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凌駕苦難,超越生死。情緒低落時,徜徉在他的文字世界裏,我感覺,自己悲涼的心在被一點點捂暖。

作者曾說過:對他而言,職業是殘疾,業餘是寫作。本書的書名,無意間印證了此話,可謂有相得益彰之妙。

本書雖爲病隙閒散的隨筆,但依然充滿了濃重的哲學氣息,閃爍着智慧與哲理的光芒,關於生命,關於信仰,關於愛情,關於自然規律……時時處處引人深思。

或許,因爲自身的殘疾,進一步豐富了人生經歷,所見增多,所感增多,便期盼自身能得到他人乃至整個社會的認可,從而改善現在的處境,可又左右迷茫,想找條路,又不能用腿,於是便用筆去找。然而,太渴望之下,身心俱疲,又會走進殘疾。似乎在作者看來,殘疾與寫作有着隱含的內在的必然聯繫,但真的一定是這樣嗎?不一定吧,殘疾之下,想要改善現有處境,如何選擇,人各有異,只不過作者選的是寫作這條路罷了。此外,過於渴望,也可能創造出身心愉悅,精神煥發,從而更快地恢復健康的奇蹟呢。

“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對此,我的理解是,天堂,是精神的歸途,虛幻而非真實存在,只不過是作爲人類的一個信仰,一個精神的支撐,從而促使人類不斷地向善,向好的方面發展。我想,作者有時應該也很苦悶吧,他以筆代腿,想要到往天堂,卻無奈,天堂之路太遙遠,怕是無法到達,便感嘆:天堂是精神的恆途,不能走到,只能走向。似乎合理,但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些許的妥協。作者認爲,天堂,若是可以走到,那便意味着信仰的`終結,意即天堂是人類靈魂所追求的最終目標,但我認爲不然,爲什麼天堂就一定是終點站呢?有什麼證據或理由可以證明呢?如果不能證明,那麼可能還會存在更高的階梯,引導我們不斷朝着新的方向前進。

靜讀此書,我感受到一種滌盪心靈的力量。“發燒了,才體會到不發燒時的日子是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時的嗓子多麼的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得天昏地暗。直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時,才意識到端坐時的日子是多麼晴朗。終於醒悟,其實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苦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幸福本就是相對而言的,如果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境吧。

生活不會總是順心如意,不可避免的尷尬或許會讓人難堪,但這尷尬,也是一種可貴的能力。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反躬自問是一切愛願與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發現你處在了尷尬的地位,這不值得驚慌,也最好不要逃避,不如由着它日日夜夜的驚擾你的良知,質問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進退維谷之日可能也是別有洞天之時。史老的處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尷尬,值得欣慰的是,他能夠坦然直視,找出根因,不斷完善。

透過文字,我的思想也和史老一起,在無邊無際的宇宙裏徜徉。史老說,“我們太看重白晝,又太忽視黑夜”,此言,我深表贊同。處在喧囂紛雜的社會中,我們很難讓自己安靜下來。只有黑夜時,我們才能更多地靜靜冥想。西方推崇懺悔,可東方人卻總是不肯反思,或者說很少進行真正深刻而有效的反思。我們在黑夜裏過着所謂的夜生活,以致白天總是處於昏昏噩噩的迷茫之中。史老此言,算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吧,黑夜和白天同等重要,我們理應合理安排。

讀書,讀的不只是書,更是自己的內心,個人反思也好,與書中之人亦或作者交流也罷,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一種提升,這種與己與人的交流習慣,值得我們一直保持下去。

《病隙碎筆》讀後感3

在寫《病隙碎筆》的時候,史鐵生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他儘可能的把握着所剩不多的分秒抒寫下了生病期間的一些所感所想。他將他一生來回翻看了一遍,總結出了自己對人生,命運,愛情,道義,信仰等共六部分的幾番領悟,兩百四十多篇小短文般的議論,是他對人生的發問,便是這些議論帶我進入到了他的精神世界。

我猜想或許是等待死亡的時間長了,便也就看淡了生死,也就並不那麼懼怕人生終點的到來,反而能夠靜下心來感悟自己那並不漫長的的一生。史鐵生先生在很多觀點上看法很特別,角度新穎,娓娓道來如老大哥促膝談心。但也憤世嫉俗,對不喜歡的觀點一頓猛轟。

他認爲愛的本質就是對差異的追求,幸福的本質是不見而信,俗人的本質是自卑和索取……很多偏向哲學思想的判斷。字裏行間看得出他是信仰基督的,而且瞧不上佛教,於是也看着他厚此薄彼的爭論。

《病隙碎筆》中有句話令我印象最爲深刻:“我是史鐵生——很小的時候我就覺得這話有點怪,好像我除了是我還可以是別的什麼。這感覺一直不能消滅,獨處時尤爲揮之不去,終於想懂:史鐵生是別人眼中的我,我並非全是史鐵生。”這句話我一直似懂非懂,一路成長過來我漸漸的適應了獨處,也慢慢的理解了這句話,僅僅只是理解而並非懂得。

他說,人有一種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關於生病的意義那一段,讓我印象極生病的經歷: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是別開生面的遊歷。這遊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準備,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覺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敗都有一份光榮,生病卻始終不便誇耀。不過,但凡遊歷總有酬報:異地他鄉增長見識,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險阻錘鍊意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對於完美和殘缺這一廣受爭論的話題,我最爲贊同他的看法。如果他沒有殘疾,或許還看不到人類心靈普遍的殘缺,而完美是人們衝破一切阻礙對美好的.嚮往。在物質的世界中,錢可以供養“沉重的肉身”,名則用以支持住孱弱的虛榮。生活中,正常與殘疾本就是相對而言,人們往往首先會注意到旁人身體上的殘疾,然而跟生理殘疾的人來比,心靈殘疾恐怕更多。

“上帝爲人性寫下的最本質的兩條密碼是:殘疾與愛情。殘疾即殘缺、限制、阻障……是屬物的,是現實。愛情屬靈,是夢想,是對美滿的祈盼,是無邊無限的,尤其是衝破邊與限的可能,是殘缺的補救。每一個人,每一代人,人間所有的故事,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但究其底蘊終會露出這兩種消息。現實與夢想,理性與激情,肉身與精神,以及戰爭與和平,科學與藝術,命運與信仰,怨恨與寬容,困苦與歡樂……大凡前項,終難免暴露殘缺,或說侷限,因而補以後項,後項則一律指向愛的前途。說着說着,也鬧不清是從哪天起終於信了:地獄和天堂都在人間,即殘疾與愛情,即原罪與拯救。”

爲走出頹廢陰影,史鐵生孜孜不倦地寫作和尋找。雖然他自謙說寫作不過是爲心魂尋一條活路,要在汪洋中找到一條船。但他給作家起的“靈魂工程師”這個稱號,卻再適合他自己不過。關於追尋人生意義,他的文筆更是精彩。“若一味地把人和宇宙分而觀之,人是人,宇宙是宇宙,這腦筋就怕要永遠傷下去。天人合一,科學也漸漸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這樣,問題似乎並不難解:任何部分之於整體,或整體之於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隻花瓶,不小心摔下幾塊碎片,碎片的邊緣儘管參差詭異,拿來補在花瓶上也肯定嚴絲合縫。而要想複製同樣的碎片或同樣的缺口,比登天還難。”

對於科學,後人不必重複前人,只需接過前人的成就,繼往開來。生命的意義卻似輪迴,每個人都得從頭尋找,唯在這尋找中才可能與前賢會合。唯當走過林莽,走過激流,走過深淵,走過思悟一向的艱途,步上山巔之時你才能說繼承。”

在邏輯的盲區,或人智的絕地,勿期圓滿。但你的問,是你的路。你的問,是有限鋪向無限的路,是神之無限對人之有限的召喚,是人之有限對神之無限的皈依。尼采有詩:“自從我放棄了尋找,我就學會了找到。”我的意見卻是:自從我學會了尋找,我就已經找到。

有次記者問史鐵生,“那您覺得你的神是什麼樣的?在哪兒?”他答道:“我的神就是一種境界,在你想使自己達到這個境界的路上。所以有人說達到‘天堂’,我說天堂就在這條路上,而不是在某一個地方。”是的,彼岸只能去跋涉,但卻不能抵達。《病隙碎筆》是一本啓迪人心的書,它來自一個苦難的人生,卻凝聚着精神的明朗。在物質世界,也許史鐵生做不了你的舞伴,可在精神世界,他定能帶你跳一支優美的華爾茲。

《病隙碎筆》讀後感4

碎筆需碎讀,我讀《病隙碎筆》都是在閒暇之餘隨手翻閱。一直以來,都沒有把這本書當作一本需要認真學習的書來細細研讀,只是作爲一種休閒、一種消遣。然而讀過那麼多次,又或者說一次都沒有讀完,這書給我留下的感觸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信手作了一些摘錄,雖不能說我摘錄的句子都是經典,或者都包含着什麼特殊的意義,但好歹也算是我個人認爲比較能觸動我的心靈或者靈感的語句吧。這裏,我且寫上幾句與大家分享。

一、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是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

是啊,生病的確是一種特殊的體驗,無論是身體的病還是心靈的病,甚或是靈魂的病。對於人生而言,遭受苦難也是一種病,一種人生的病。只有在承受着苦難的時候,我們纔會回想起過去美好的時光,我們纔會明白,曾經的我們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抱怨生活與工作的不如意:學生越來越調皮、工作越來越煩瑣、壓力越來越大、掙的錢越來越少……即便這些都成立,那麼試問一下,在學生遠沒有現在調皮的時候你慶幸過嗎?在工作遠沒有如今煩瑣的時候,你開心過嗎?在壓力比現在小得多的時候,你輕鬆過嗎?在掙的錢比現在多的時候,你幸福過嗎?幾乎每個人,都是在發現一切變得困難之後纔想起曾經的幸福。人總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漂亮了還想更漂亮,錢多了還想更多些。我們都沒有自己的底線,得到了還想得到更多;失去時,卻從來沒有想過,還有比失去更糟糕的事情。心中的溝壑不斷地被各種慾望填滿,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停不下腳步,看一下週圍的風景。“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黴,記不住走運。”回想一下,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幸福。幸福每個人都有,但要感受到它,卻需要學習。幸福其實很簡單,簡單到你的每一個微笑每一滴淚水都能代表幸福。

“幸福是別人餓着肚子的時候,你有飯吃。幸福是別人吹着冷風的時候,你有棉衣。幸福是別人苦苦尋找餬口的工作的時候,你每個月都有一份微薄的薪水。幸福是你睜開眼能看到花開看到日出。幸福是你豎起耳朵能聽到鳥鳴聽到風語。幸福是還擁有心跳擁有呼吸。”

“想要很多很多幸福的時候,幸福是一個魔鬼;當我們不那麼貪得無厭的時候,幸福就是一個天使。”

二、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

這裏的天堂,不是指宗教上所說的聖潔的地方,或者與地獄相對應的一個所在。天堂,是一種希望,是一條道路,是一個精神的恆途。人之所以活着,不是爲了吃飯,不是爲賺錢,也不是爲了那些演戲般的哭笑嬉鬧。人活着,是因爲存在希望,換言之,人是爲了心中的那片慾望而活。你出生,第一個感覺是餓,你的慾望是吃,於是你活着;你長大,想要得到快樂,你的慾望是玩,於是你活着;你工作,想要過更好的生活,你的慾望是財或權,於是你活着;你老去,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你也許不再有慾望,但你害怕面對未知的死亡,於是此時,你的慾望就是單純地活着。

並不是說,慾望是不該存在的,相反的,人應該有慾望。只有想要得到,你纔會去努力。我們要學會感恩,但也要適當地去抱怨。如果我們處於一個自認爲很糟糕境地,我們應該向往我們心中的天堂——那個充滿美好與滿足的彼岸。只有在心中存滿了希望,只有在心中描繪出自己的天堂,我們才能更正確更正面地去面對現實當下所處的哪怕是非常糟糕的環境。

三、尷尬是一種可貴的能力。因爲,反躬自問是一切愛願和思想的初萌。

不要總是因爲尷尬而覺得自己有多糟糕。有一句話叫“吃一塹,長一智。”經歷過尷尬,你纔不會讓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只有讓你的尷尬驚擾你的良知,質問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鞭策你的靈魂,你纔會進入一個更新的境界。

當你感覺到尷尬的時候,你會努力去擺脫尷尬的境地。於是你思考,於是你改變,在擺脫尷尬的同時,你在不知不覺間更進了一步。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應該擔心讓學生感到尷尬,反而要恰當地給學生製造尷尬。讓那些後進生尷尬於自己的不努力不作爲;讓那些尖子生尷尬於自己的自滿或驕傲。

許多時候,尷尬是一種動力。

最後,我想借用莎士比亞的一首詩來結束我的文章

人類啊! 你何必驕傲!

莎士比亞

希望和絕望 歡樂和悲傷

與陽光和雨水交織

笑聲和熱淚 蜜語與哀歌

如後浪掀前浪接踵而來

就在一轉眼 一吐納之間

健康的朱顏成死亡的慘白

金色的生命如棺木和殮衣

人類啊! 你何必驕傲!

人類啊! 你何必驕傲!

人類啊

你有何驕傲?

如流星飛逝,流雲奔馳,

一道閃電,一朵浪花,

人生苦短,終歸青冢。

《病隙碎筆》讀後感5

夢想和理想大抵是有區別的。

夢想,即做白日夢空想;妄想;夢中懷想。而理想,則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也比喻對某事物臻於最完善境界的觀念(摘自百度百科)。

相比而言,我更喜歡“理想”這個詞,“夢想”顯得太過飄渺,虛幻。“理想”雖然也是一種想象,但是她是人們在現實的基礎上,引申出的對未來美好的期望。所以說“理想”實際一些。但理想這個詞放在史鐵生前輩身上,不免會顯得有些牽強,這裏沒有任何嘲諷的意思,只覺得像他這樣的一個人,“理想”這個詞對他來說太過殘忍,“夢想”卻適合一些。他說“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有一回記者問到我的職業,我說是生病,業餘寫一點東西。這不是調侃,我這48年大約有一半時間用於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來,成羣結隊好象都相中我這身體是一處樂園。或許“鐵生”二字暗含了某種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他毫不避諱自己的病症,反倒有點自嘲,這樣的心態,想必這世間是極少的。

“有時侯我設想我的墓誌銘,並不是說我多麼喜歡那路東西,只是想,如果要的話最好要什麼?要的話,最好由我自己來選擇。我看好《再別康橋》中的一句: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在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指生死,但在我看來,那真是最好的對生死的態度,最恰當不過,用作墓誌銘再好也沒有。我輕輕地走,正如我輕輕地來,掃盡塵囂。但既然這樣,又何必弄一塊石頭來作證?還是什麼都不要吧,墓地、墓碑、花圈、輓聯以及各種方式的追悼,什麼都不要纔好。讓寂靜,甚至讓遺忘,去讀那些詩句。我希望“機長”走到我面前時,我能鎮靜地把這樣的遺言交給他。但也可能並不如願,也可能“篩糠”。就算“篩糠”吧,講好的遺言也不要再變。”鐵生前輩淡薄名利,世間紛繁過往雲煙,看上去他沒有什麼留戀,你想,48年的生病,想來他是時時刻刻準備好了離去吧。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這遊歷當然是有風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準備,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覺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敗都有一份光榮,生病卻始終不便誇耀。不過,但凡遊歷總有酬報:異地他鄉增長見識,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險阻錘鍊意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纔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戀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看到這句話,我不覺有些慚愧,比起鐵生前輩,我們確確實實幸運不少,可我們從未感到過滿足,只覺得還有好多東西不圓滿,是因爲我們不知足,知足常樂在現下社會少之又少,我們是該反思自己了。

他還說“反對“安樂死”,看身患絕症者飽受折磨與屈辱而聽之任之,大約都是因爲不大過問生命的意義。人不是苟活苟死的物類,不是以過程的漫長爲自豪,而是以過程的精彩、尊貴和獨具愛願爲驕傲的。醫學其實終不能抗拒死亡,人到底是要死的這誰都明白,那麼醫學(以及種種學)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其實,醫學說到底仍只是一份愛願,是上帝倡導愛願的一項措施,是由之而對人間愛願的一次期待。當有人身患絕症,生命惟飽受折磨而無任何意義之時,其他人卻以順其自然爲由而袖手一旁,人間愛願豈非自尋其辱?上帝的期待豈不就要落空?“安樂死”還是不應該嗎?還是要“自然而然”地任那絕症對人暴施折磨和侮辱嗎?難道還有誰看不出“安樂死”並不是要取消人之生的權利,而是要解除那殘酷的刑罰,是在那疑難的一刻仍要信奉神命、行其愛願嗎?神命難違,神不單給了人生的權力,還給了人自由的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力。”鐵生前輩不怕死,他認爲一個人,生和死的權利是一樣的,不能剝奪一個人死的權利,死絕非是取消生的權力,而是從艱難困苦中解脫,“安樂死”不是什麼壞東西。這也許和大多數人的觀點大相徑庭,但仔細想來,卻也是對的。也許是他對死亡的坦然使他有了這種想法吧。

筆者愚鈍,不敢妄自揣測大師想法,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看法。鐵生前輩的確是一個標杆,於我來說,只能是望其項背了。

若是把鐵生前輩比做天使,我想,也許會有人暗笑我矯情,但在我眼中,前輩就像折翼的天使,雖然他的身體不能飛翔,但是,他的夢想飛得更高且更好,給有翅膀卻不願飛的人以目標和動力。

《病隙碎筆》我雖然沒能完全讀懂,但着實給了我許多人生的啓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