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生活範文 > 愛情天地

戀愛心理學15篇[精華]

戀愛心理學1

德西效應

戀愛心理學15篇[精華]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爲他玩了!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爲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爲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爲。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南風效應

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爲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爲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啓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霍桑效應

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後來,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

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爲母親,要儘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並且在談的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盡情地說,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出自己對家長、學校、老師、同學等的不滿。

孩子在“說”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他們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此,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

增減效應

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比如,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貨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拿出。

我們在評價孩子的時候難免將他的缺點和優點都要訴說一番,並常常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比如先說孩子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

蝴蝶效應

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爲“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爲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

“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羣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啓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裏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正是“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通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那麼,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

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裏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爲“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比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爲。

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纔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貼標籤效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裏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爲此,美國**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並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別強調犯人們每週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後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

後來,心理學家就把 這一現象稱爲“貼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

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老是對着孩子吼“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爲了我們所說的“笨蛋”。

所以,媽媽必須戒除嘲笑羞辱、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

登門檻效應

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爲“登門檻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

戀愛心理學2

1、當一個男人同時對兩個女孩子有好感時,他更愛誰,取決於誰更不愛他。這就是傳說中的犯賤心理學。

2、那個人突然不聯繫你了,很正常;那個人突然又聯繫你了,也很正常,這什麼也不說明。這句話就如同,別人訪問你主頁,並不代表別人想念你或者對你感興趣,也有可能別人正在給身邊人舉例解說什麼是傻一逼。

3、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碰到了你的前任戀人和他的新歡在一起,請不要心酸。不想輸就記得媽媽說過的話,自小我們的媽媽就教我們要把舊玩具,捐贈給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4、原諒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沒那麼容易了。所謂的百毒不侵,也不過是人麻木的表現。

5、白癡定律:永遠不要和白癡爭辯。因爲他會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後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你!

6、墨非定律:當你越討厭一個人時,他就會無時無刻不出現在你的面前;而當你想念一個人時, 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7、用心理學來認識自己和他人。你恨一個人是因爲你愛他;你喜歡一個人,是因爲他身上有你沒有的東西;你討厭一個人,是因爲他身上有你有的東西;你經常在別人面前批評某人,其實潛意識中是想接近他。

8、心理學上說,人們大多數只對有安全度的人發脾氣。因爲在那個安全度之內,你潛意識知道對方不會離開你。胡鬧,是一種依賴。

9、心理科普:越是擁有,越是不滿足。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會想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平衡,這在心理學叫“配套效應”。

10、自我保護心理: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態度冷淡,而對於自己討厭的人卻非常熱情,即採取與意識相反的行爲。當遇到使用壓抑法已經無法處理的強烈感情時,人會採取反向行爲來進行自我防衛。

11、墨菲定理:越害怕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因爲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

12、對着情人左耳說情話,更能打動他的芳心。實驗結果顯示,人們能夠寫下從左耳聽到的70%的情感詞語,而右耳只記得58%。原因是人腦分工不同,左腦掌控邏輯思維,右腦進行感性直觀思維,而左耳正是由右腦控制的。

13、戀愛中的人,往往吃些苦頭纔會覺得愛情來之不易,纔會珍惜。

14、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越不懂得珍惜,而越是難以的到的,越想得到,這與這個東西(或者感情、亦或者是一種征服別人、奴役別人的心理)的真正價值大小並無多大關係。

15、在戀愛中,女生喜歡傾心於不重視自己的男生,而真心喜歡她的人,她越不在乎。

16、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某些行爲希望被別人關注,往往看似無意,實際上故意表現給不認識的陌生人看。

17、從失戀中走出來的人無法愛上別人,只因你依然留戀那個傷害你的人,哪怕知道那個人已不愛自己。

18、其實有時候想想,是真的愛的深,還是因爲不甘心。

19、骨子裏自卑的人,他們總希望看到別人出醜。

戀愛心理學3

1、男人都不喜歡去女友家做客

大多數的男人在戀愛後都不願意去女方家。尤其是當兩人感情不穩定的時候,男人更加不會想要去女方家,不僅僅是害怕就此確定關係,更是因爲害怕負責任。而就算關係確定了,他也不想要去女方家,因爲去到那裏總是免不了客套。

2、我欣賞美女,但我的老婆不要太漂亮

人人都以爲戀愛時男人更喜歡美女,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美女。對男人來說,美女帶在身邊會讓他們臉上有光,因此也總會幻想自己的女朋友是個大美女。但他們也知道,過於美豔的女人會讓人產生不安感。而一旦娶了美女當老婆,他們就會格外謹慎,擔心哪一天被戴綠帽子。

所以,男人更想娶一個相貌平平的女人,這樣的女人一般要求沒那麼高,只要稍微有點成就就足以與她匹配,還能爲他操持家務,讓老公有更多的時間放在事業上。所以說,大多數成功男人的背後的女人都不是那麼漂亮的。

3、“偶爾會故意說‘你變醜了’”

當男人對女人說她醜了的時候,女人很容易激動起來,還有可能反擊男人,一陣子的譏諷之後,才達到心理上平衡。其實,男人說自己的女人醜,往往是開玩笑,真正當別的男人在他面前說他的女人醜的時候,他就會變成女人的模樣,也是一陣譏諷。

4、老婆跟媽的愛是不同的

女人幻想自己是男人的唯一,甚至想要取代其母親的位置,只能說,有這種想法的女人太幼稚,在感情裏還不成熟。男人對女朋友和對母親的愛是不同的,前者是愛情,後者是親情,換個角度想,若一個男人真的可以讓你代替其母親的位置,忽視生他養他的女人,這樣的'男人也不靠譜。

5、男人實在不喜歡逛街

男人都不太喜歡逛街,尤其是有了女朋友的男人更是如此。對於男人來說,幾套衣服就能讓他們度過一個季度甚至一年,逛街完全是沒有意義的事。所以,很多男人普遍覺得和女朋友去逛街是一件特別累人的事情,不僅僅要充當免費勞動力和無限制提款機,有的時候還要費心思回答你各種一語雙關的問題,還不如在家宅着舒服。

6、會盯着美女看並不是背叛

不管你的男朋友對你多好,多麼的愛你,你都會發現,他對漂亮的女人格外上心。這其實並不能說是男人對女人的背叛,也不能說他喜歡上了她。而是因爲,男人本身對美色有一種難以抗拒的衝動,當看到閤眼緣的女人,總是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甚至會情不自禁地向她靠近。

其實這就跟你看到一朵特別漂亮的花一樣,漂亮的東西誰不願意多看兩眼呢?

7、不會輕易說分手,一旦說了就是認真的

女人說100次分手,不見得有一次是認真的,但男人只要說出“分手”二字,其中就含有80%認真的成分,而且女人要知道,男人一旦分手,很難再回頭。當男人認爲“我和她真的不合適”時,女人想要挽留什麼的一切都晚了,能說出分手的男人一定是硬下了心腸的。

8、愛不代表要時刻在一起

男人並不會把女人24小時的照顧當成福氣,反而他們會認爲這是負擔,這讓他們無法喘氣。在女人看來,24小時在他身邊能照顧到他的所需,但在男人眼中,24小時一直在身邊,這簡直是噩夢,彷彿自己是被關在籠子裏的小鳥,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眼皮底下,好不舒服。

9、戀愛中的男人都很裝

戀愛中的男人很裝,女人又何嘗不是呢?在追求她的過程中,因爲想讓你喜歡上他,所以會想辦法藏拙,把最好的展現在你面前,讓你被他的厲害所折服。而結婚以後,毛病就會慢慢顯露,這並不是他變了,而是他本身就是這樣,只是之前的你沒有機會看到而已。

戀愛心理學4

愛情越加勉強,愛火越難被點燃。

點燃愛火需要有兩個重要的要素:要有愛情的燃料與氧氣。

1、愛情的燃料 :對自己保持有信心,讓自己變成一個有意思、有吸引力的人。

2、愛情的氧氣 :兩人需要有空間。

愛情最怕的是開始的時候,老是黏在一起。但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個人變成“空間追求者”,另一方則是“親密關係追逐者”。

當一方有意疏遠的.時候,追逐者會覺得焦慮,會覺得心理上得到的愛不夠,要去吸引空間尋求者的注意力。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有時一方追逐得太厲害,空間尋求者會把關係結束。

要保持成功的愛情,就要對自己保持信心,懂得自處、有自己的興趣、對對方也有體貼與尊重。如對方不情願,不會爲了安全感的需要,而一味強求對方滿足我。

戀愛心理學5

有些觀念,錯得離譜。你需要做的,就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老婆總是別人的好

女人對男人最大的承諾,就是生個孩子。男人對女人最大的承諾,就是娶她爲妻。但娶回來,那你就要疼她愛她。光是佔有,那是幾個意思?得到的有恃無恐,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清純的白玫瑰在手,你還想着那火辣的紅玫瑰。喂,世上美好豈能都歸你個人所有?選擇適合你的,老婆是自己的好。

二.錢能滿足牀上空虛

有些已婚男,打着工作的旗子公然冷落嬌妻。他們比誰都要委屈,我賺的每分錢都是她的。可女人沒有太多物質追求,最希望就是老公陪在身邊。錢能溫暖寂寞的身體嗎?錢能安撫渴望的靈魂嗎?錢,並不能滿足女人的牀上空虛。喜寶說過,沒有很多很多的愛才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愛比錢,更重要。

三.家暴是合理性修理

老婆是自己的,難道就可以爲所欲爲了嗎?反家暴法若是出臺,男人的拳頭還敢輕易落下嗎?雖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打老婆的男人就不對。但他們會振振有詞:誰說這是家暴的?只是合理性修理。女人不是貨物,她們有思想有感情。開心會笑,難過會哭。並非是你的牀上用品,可以肆意搓圓弄扁。

戀愛心理學6

1.《戀愛心理學》

這本書要公開和你分享的內容有:戀愛的多發時機和多發地、男性和女性在不經意間會喜歡上的異性類型、拉近彼此距離的約會技巧和約會祕笈、讓戀愛昇華的戀愛原理、保持夫妻和戀人關係穩定的心理學、出軌的心理原因以及戳穿謊言的方法……讀完這本書,可以對自己的愛情觀以及戀愛中的對方心理有一個瞭解。

2.《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

這本書是全球暢銷的兩性情感書籍,該書作者約翰·格雷是心理學博士,他用了整整7年時間,諮詢調查了25000人,首先推出了《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該書一經出版,立刻轟動了世界。

作者以男女來自不同的星球這一新鮮、生動、形象的比喻作爲他的全部實踐活動的理論支撐點:即男人和女人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無論是在語言上還是在情感上,都是大不相同的。這一比喻貫穿着他的這本通俗的`暢銷讀物之始終。他認爲男女天生具有差異,相處的過程不是要消除差異,而是要坦然接受兩者的分別,互相理解,增進感情。

3.《愛的五種語言》

《愛的五種語言》值得婚前的戀愛男女閱讀,更值得已婚的夫妻閱讀,在離婚率高漲的今天,這本書實在是無價的。《愛的五種語言》持續50周出現在《出版者週刊》的暢銷書排行榜上,被譯成20種文字在全球發行,十年間銷售突破了100萬冊。

如果愛情是一則神話,那麼這本書可以使美夢成真;如果愛情是一顆蜜糖,那麼這本書將教你如何防潮防腐,讓愛情進入婚姻永不褪色,永葆如新。

4.《愛上雙人舞》

“雙人舞”這個比喻,用來形容兩性關係十分巧妙貼切。在親密關係中,只有雙方步調一致,有共同的目標,才能跳出完美的舞曲。

這本書的作者李中瑩老師,被認爲是華人界NLP學問功力最高的導師之一,NLP是神經語言程序學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的英文縮寫。這本書絕不是一本簡單的情感書籍,而是從實用和技巧的方向給出了諸多建議,被衆多讀者看作是指導兩性關係的工具書。

5.《愛情筆記》

這是一本不像小說的小說,是一本以例子爲主的工具書。作者阿蘭·德波頓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是英倫才子型作家。這是他的第一本書,也是第一本他的小說。

他以自己的感情經歷爲原型,主體內容是現代社會裏的一場真實簡單又平凡的白領愛情故事。他認真思辯自己的感覺,忠實記下與女友交往中的各個細節,特別是心理和哲學層面的思考 ,文字生動,處處機鋒,不僅有極大的閱讀樂趣,閱畢更令人回味無窮。

這本書不僅在才情上令人叫好,深度邏輯上更是多數愛情小說所沒有的。

有人說,身體的心跳是生命動力的開始,而愛情則帶給了我們靈魂層面的心跳。無論你是在愛中,愛過,或是正在期待,瞭解一些愛情心理學書籍,能讓你更加細膩地感受愛情,更加優雅從容地享受愛情。

戀愛心理學7

戀愛心理學是對人的魅力的研究,愛情爲什麼會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在戀愛中應該注意哪些?在對待愛情上到底有什麼訣竅和原則…這些都是戀愛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戀愛進一步的關注,戀愛心理學的“知名度”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心理學家和腦科學家通過不斷地研究和考證證明,人體內的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等荷爾蒙與愛情有着十分緊密的聯繫。而人類的`戀愛思想和行爲也不斷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愛情的含義,使我們明白在遇到愛情時應保持怎樣的心態,在享受戀愛時要注意哪些行爲和細節……通過對這些知識的深人瞭解,我們就能在戀愛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它的本質,也能更加了解自己,從而在不斷的學習中讓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昇華,並減少戀愛過程中可能會有的痛苦,讓自己在戀愛中佔據主導位置,更好地駕馭愛情,收穫幸福。

無論是在平時酌瑣碎生活中,還是在影視劇的藝術氛圍中,戀愛都隨處可見,甚至從人類起源時,戀愛就已經成爲了人們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個人的性格秉性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對愛情的看法、想法和做法也各不相同。著名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爾博士非常精通戀愛心理學,他曾經對不同國家、不同年齡和性別、不同種族和信仰的人做過項調查,調查問卷是由多個項目組成的,包括“你是否會在獨處的時候不知不覺想念一個人”、“戀愛會佔據你日常生活多長的時間”等。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儘管這些人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但是他們對愛情的態度卻都十分相近,也就是說,他們對待愛情的心理狀態是沒有太大差異的。不僅人類在戀愛這件事上有空前的心理和行爲統一性,生物學家對動物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動物中大部分的“戀愛行爲”也和人類極其相似。

人們總說“愛情很奇妙,讓人捉摸不透”、“愛個人是一件奇特的事情,它甚至不受控制,就是那麼不知不覺”……或許從科學的角度根本無法詮釋愛情,也不能解釋這種神祕的現象。然而,正是因爲它的神祕和重要程度,就更加不能隨意給它個明確的定義。也許我們對愛情理解得還不是非常透徹,但是我們可以在不斷的學習中更加深入地認識愛情的本質。

女人天生感性,在戀愛中也顯得比較脆弱,只有不斷提高時戀愛的認識,掌握好戀愛心理學這門課程,才能真正理解愛情的真諦,做享受愛情的“女神”。

戀愛心理學8

在潛意識裏,明明很愛對方,但對對方還是有一些疑慮。很多人在婚前會想去探索一下是否可有別的選擇。例如,忽然告訴對方說:“我們快要結婚了,但我總是覺得希望能有機會先跟別人交往一下,然後才決定是不是心甘情願地跟你結婚。”

這是很常見的現象。那時另一方會恐慌。但請不要立刻變成追逐者,拼命去追對方。其實這是一個信心的考驗。請記得,愛情需要有空間,當自己覺得很焦慮不安時,就去找輔導,努力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上。請記得,健康的自信與人格之成熟是吸引力的`來源。當對方經過一段探索的過程後,更會甘心情願地跟你一輩子。好好思考一下才踏上紅地毯,倒不是一件壞事。

結語:

人不可能十誡都做得到,但你做得越多,將來吃的苦就越小。 願上帝祝福每一位愛的追尋者。

戀愛心理學9

心理特點

一般認爲:這是一種建立在性慾基礎上的,男女雙方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高尚情感。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建立在性慾之上,對異性具有傾慕、珍惜之情的情愛;另一是由異性間所產生的依戀及理想、情操、個性追求等複雜因素混合昇華而成的情愛。

從佛法出世間法看,愛情應屬於有染污的貪愛,是欲界貪愛(“欲貪”)中最基本、最強烈的。中國的儒家說,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也。

愛之所以成爲有害的貪愛,根子並不在“愛”而在“貪”——以妄認的自我和我所爲中心的佔有慾,亦即私慾。

愛情、婚姻關係中處理的種種失敗、種種問題,終歸以自私爲病根。慈悲、平等、無私利他,乃轉化貪愛,處理好愛情、婚姻關係的關鍵。

愛情是性愛與情愛的結合,缺乏性愛的愛情是畸形的;只有性慾的滿足,沒有感情的昇華,也無法產生真正的愛情。同時,愛情是在男女雙向交往中產生的,那種一方有情而另一方無意的情感是愛情之外的事。

相愛的男女,都渴望自己的愛情美滿。要獲得美滿的愛情,應具備以下心理條件:

其一:不癡情,不咄咄逼人,不公開表現自己的愛情佔有慾,能充分尊重對方。美滿的愛情,要求人把愛情只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開拓與領略自己人生的同時,重視對方,不干涉對方的活動,但又不是漠不關心。要爲雙方的個人自由留有充分餘地;

其二:將愛情給予對方,比向對方索取愛情時,自己更感歡欣,並以對方的幸福爲滿足。即是要有無私精神;

其三:美滿的愛情是彼此雙方獨立個性的結合。即戀愛雙方不作爲對方的依附而存在,而是讓雙方都有發展自己個性的餘地;

其四:尋找和珍惜雙方心理上的共鳴。美滿的愛情在於精神上的和諧,心靈上的溝通。

心理學的侷限

愛情心理學與愛情倫理的差異 摘自 曹菁《愛情信仰論》

解釋:愛情心理學是研究愛情情感的規律。但愛情倫理是具有倫理的特徵,其中包括超越性的部分,比如愛情倫理關係的超越性存在。

愛情與婚姻做比較的謎團

解釋:婚姻是關係,倫理關係。愛情情感與婚姻倫理關係不能做比較,只有愛情倫理關係與婚姻倫理關係可以做比較。

這就好像汽車與汽車可以比較,汽油和汽車不能比較的概念是一樣的。

兩性奧祕

愛情心理學研究發現,對方的外在形象、內涵價值、社會條件,以及自身的需要、興趣、理想、性格、修養等影響着對象的選擇。

人的潛意識在擇偶中起着重要作用。從童年起,我們就開始認識和接觸異性,對異性產生好感,並把引起好感的某些異性形象潛藏在潛意識裏,形成偶像。但性偶像的集中形成是青年期。這時,隨性意識的發展,性文化的全面輸入,產生強烈的性慾。於是,在潛意識裏,將日常生活、電影、電視、畫報、小說中所認識、所接觸到的許多零散、多樣的異性形象進行綜合,形成一個朦朦朧朧的模糊形象,作爲性想象的對象,抑壓在潛意識裏。它往往飄忽不定,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正是潛意識裏潛藏着各因素揉合而成的異性偶像,使你在茫茫人海中會選擇他(她),而不是別人,當遇到某一異性,你會馬上被他(她)吸引住,併產生愛情,這是因爲對方的某一形象突然喚醒你潛意識中的偶像,於是就有一見鍾情,有似曾相識之感。

在兩性交往中,個體的外表形象是引起異性好感併產生愛的首要因素。因爲外表形象最易被人感知,外表形象和要求的異性,不僅會使人體驗到生理上的快感,而且讓人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性吸引力的形成在於外表形象,它是以外在美、氣質美和性感三方面吸引異性。

外在美

外在美表現在體形、五官、皮膚、毛髮、風度上,其中性感、氣質美等風度尤具吸引力。

性感,是啓動性親近的心理體驗。它是美感中與性有密切關係的表徵,能給異性以集中、強烈的感受。女性的性感表現在眼、脣、四肢及女性的第二性徵上;男性的性感集中在軀體,如肌肉和眼神上。

氣質美

氣質美,是指寓於兩性中,能使對方相容併產生好感之心理特點。它由力感、柔感、智感構成,通過外表,言談舉止表現出來。平時所說的“風韻猶存”,就是性氣質的美感。

兩性間的氣質吸引,正是一方的氣質表徵滿足了對方潛在的心理慾望。對異性讚不絕口,並非對方長相好,而是因爲對方的.氣質正是自己的心理潛在模式的再現,如她柔弱,一直崇拜並追求剛毅的氣質,而他恰恰表現出雄健和粗獷,她就說他氣質好,他粗放,希望遇到柔情的姑娘,而她正好在言行中表現出溫柔與多情,他會被她的氣質吸引而相愛。

性吸引力

性吸引力是由外在美、氣質美,性感合成影響的。氣質美是性吸引力的核心,外在美是基礎,性感是催化劑。兩性相吸主要在於氣質。

性吸引力並非千人一面。它因人的個性,修養、理想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許多人並不具性吸引力,但仍有異性選擇,並深深愛着她(他)。這是因爲,在兩性交往中,隨着交往的深入,對方的內在美--誠實、剛強、理想遠大、品格高尚,能力強等品質被相戀的一方認識。這時,內在美會彌補、掩蓋外表形象的不足,平平的相貌可以完善起來,使人覺得很美。人們因此選擇並深愛着他(她),即“情人眼裏出西施”。在心理學上稱爲“審美錯覺”。

審美錯覺是對審美對象深入體驗之後而產生意象形態的變化。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但作爲審美形態,會隨人的情感變化而變化。此時,行爲與心靈的美與醜,足以改變你對自然面貌的看法。當你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體驗着內在的美好心靈時,美會隨之產生,其自然相貌在你眼中會變得格外美麗。由此可知,影響戀人擇偶的決定因素還在於對方的思想、道德、個性等內在因素。

戀愛心理學10

結婚之前,或許還敢炫炫牀技。或者,這可以給你的.個人形象加分。結婚之後,還炫牀技?那成爲了多此一舉的行爲。就像左手摸右手,誰還能摸出高潮來?間接經驗比直接經驗來得迅速,而且更爲豐富。不亦樂乎的看片學技,那“受惠者”與老婆沒啥關係了。爲討好小三,第一步就是牀上取悅她。

婚姻的美滿,需要夫妻的共同努力。珍惜枕邊人,愛是唯一答案!

戀愛心理學11

談戀愛的技巧之一:推翻禁錮你的無效標準

有個女孩說,一定要找一個年齡比她大5歲的男性。理由是,她喜歡成熟的。

我馬上會說,大於五歲以上的確實在閱歷方面比同齡人要多,更爲成熟一些,再從優生優育角度來說的話,男比女大7歲以上,婚後生出的寶寶身體更爲健康,寶寶智力更爲聰慧。

還有個女孩在幾千人的相親大會上說,要找一個卡拉OK唱得特好的男人。她喜歡唱卡拉OK,這樣兩個人會更有共同語言。我一上臺就告訴她,會唱卡拉OK和共同語言沒關係。共同語言是由你們的原生家庭、成長背景、價值觀來決定的,你可能通過這個方式把一堆會唱卡拉OK但跟你沒共同語言的人留下了。很多女性的挑剔都是無效的標準。你突破了無效標準,更容易走進婚姻。

談戀愛的技巧之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是沒有魅力的

挑剔和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是兩回事。爲什麼有的人那麼挑剔,是因爲她恐懼,缺乏安全感,她認爲一個人有了這些缺點就是不安全了。她把挑剔當成對糟糕情況的預防。隨着一個人的內心成長,當她相信那些情況都能搞定時,她就會放棄自己的挑剔。

一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是沒有魅力的。如果一開始,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兒,走着走着卻發現,對方去的和你想去的不是一個地方,這樣痛苦就來了。

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了,你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人了,兩個人可以攜手前往同一個地方。

談戀愛的技巧之三:靈魂伴侶不是現成的

很多人都要找靈魂伴侶無非就是戀愛親吻還是肉體。一些人以爲找到了,三五年後卻離了。最近的離婚率顯示,3年內有1/5的人離婚,5年內有1/3的人離婚。當初我們找錯人了麼?

問題就在於,靈魂伴侶不是現成的,而是你找出一個人來,願意爲對方妥協、成長、完善自己,慢慢彼此會真正做到心有靈犀。

選擇很重要,但不要忘了經營。就像雕刻一件工藝品,原材料很棒,但沒有大師的雕琢,價值不會高;反過來,有大師,原材料不好,價值還是會很低。可是大師不能一輩子時間只等最好的原材料。找不到最好的,就得在現有的原材料中挑出最佳的。愛情也是一樣,找不到最理想的那個人,那就在現有條件中選個最好的`,然後用心經營它。

有句話這麼說,請上帝賜我勇氣挑戰那些可以挑戰的,請上帝賜我心胸接受那些挑戰不了的,請上帝賜我智慧區分這兩者。

談戀愛的技巧之四:無限期尋找是愚蠢的

怎樣在麥田裏找到最大的麥穗?前提是你得知道那個麥田有多大面積。如果你認爲麥田是無邊際的,你永遠不會下手摘。

最近一個學員剛結婚,她寫了篇感言給我。這女孩很漂亮,但她有很多標準。要求老公高大、陽光、熱愛運動,好長時間都沒找到符合標準的人。她到我這裏學習,採取了“自我包辦計劃”。即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範圍,在這個範圍內去認識更多的異性,時間到了,就從認識的異性中選自己最喜歡的確定戀愛關係。到了最後時限,她還是沒找到那個高高大大的,但她從3個男性中擇優錄取了一個。她如今的老公,不高大,但顧家,體貼,她覺得跟這個人也很幸福。

一個人要學會臣服於世界,不要與命運無限制地作鬥爭。

談戀愛的技巧之五:女人追求男人的方法是吸引

我問一位單身女學員:“你認爲自己至今單身的原因是什麼?”她說:“我認識的單身男性太少了。”我再問:“那爲什麼不主動去找?”她答:“女人不可以太主動的。”女人不能主動嗎?實際上,女人不是不能主動,而是不能像男人一樣去主動。

男人的主動,是死纏爛打,送花寫情書;女人的主動則是吸引,在男人面前晃來晃去,來吸引男人動心,是被動型主動,製造男人主動追求你的機會。

當你不知道對方喜不喜歡自己時,你可以在晚上給男人發一個短信,很簡單,就問:幹嗎呢?這就是主動獲得對方注意的方式,我沒追你啊,只是問你幹嗎呢。若他對你有意,可能會回:沒幹嗎,你在幹嗎呢?借這個機會,你倆就可以互動了。但若對方說:有事嗎?那你也就知道,他對你暫時無興趣。

戀愛心理學12

摘 要: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興起的心理學研究新思潮,是對傳統消極心理學的反思。團體心理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載體。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結合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對大學生戀愛進行團體心理輔導,能夠提高大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增強戀愛的主觀幸福感以及促進整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大學生戀愛;團體心理輔導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它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所倡導,力求用一種開放、欣賞得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積極的人格特質,賽利格曼通過研究,提出了人類共同擁有的二十四種美德。二是積極的情緒,關心人的積極的主觀體驗,探討人類的幸福感,建構未來的樂觀主義態度;三是積極的組織系統,即溫馨的環境、積極向上的團體氛圍、幸福民主的家庭環境等等。

二、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清華大學的樊富眠教授引入中國,它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人際交互作用,促使成員在交往過程中通過仔細觀察、學習、體驗,從而幫助團體成員認識自我、接納他人,以此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綜合上述觀點,本研究認爲團體心理輔導是指團體領導者根據團體理論,利用團體動力,通過有目的的團體活動促使成員獲得關注此時此刻的戀愛感受,從而獲得感悟和體驗,促使成員改進行爲,調節情緒。

三、積極心理學與團體輔導結合的可行性

(一)兩者思想的'相似。首先兩者的研究思想都倡導人本主義的思想。積極心理學倡導積極的人性觀,將使人的一切潛能得到充分的實現。團體心理輔導將挖掘人的潛能,促進成員的發展作爲自己的目標。其次兩者都重視預防和發展,積極心理學是塑造積極認知,積極情緒,積極人格。團體心理輔導的重點在於預防,其根本目標是爲防止未來問題的發生而提供服務,促進成員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實現社會心理預防。

(二)實際應用的可行性。塞利格曼利用積極心理學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實踐研究發現,積極心理干預能夠改善個體的生活滿意度,對非臨牀被試的研究發現,積極干預能顯著提高被試的幸福水平並降低抑鬱症[1]。由此可見,以積極心理學爲指導的團體輔導能夠有效地改善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滿意度[2]。

四、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戀愛團體心理輔導的開展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戀愛團體心理輔導的概念。在團體情境下,運用積極心理治療的理念和技術,通過大學生團體內人際互動,促使成員在溫暖、安全、尊重的團體氛圍下,建立對其戀愛觀的積極認知、感受積極情感體驗、形成積極人際關係,發展積極戀愛行爲,培養健康的戀愛交往心態。

(二)如何應用積極心理學思想進行大學生戀愛團體心理輔導。總目標:①瞭解正常的戀愛心理,協助成員認識自己、瞭解異性。②協助成員認知愛情成分,並澄清自己的擇偶條件,建立切實的擇偶標準。③協助成員建立戀愛關係間相互尊重與平等的觀念,形成積極的戀愛觀。④協助成員理解愛的發展,瞭解階段矛盾,培養健康的戀愛交往心態。⑤協助成員感悟愛是成長,正確掌握失戀時的自我調適之道。⑥協助成員分享愉悅的戀愛關係。

階段性目標:團體形成(成員彼此熟悉、瞭解團體性質、形成團體契約);進行輔導(運用積極心理學團體心理輔導技術進行輔導);團體結束(鞏固效果處理情緒)

團體性質:同質的、結構的、發展性團體小組

參加對象:通過招募和麪談,共14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7人,10人曾經談過戀愛,4人尚未戀愛(大三6人,大二4人,大一4人)。

團體輔導設計:本次輔導進行6個單元(每週1單元),每次輔導的時間爲2h.按照“熱身―活動―分享―總結進行。每個單元的主題分別是:愛的相聚、愛的認知、愛情地圖、愛的軌跡、愛的成長、愛的分享。

團體活動地點:根據各單元的主題選擇地點。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戀愛團體輔導開展的意義。理論意義:本研究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結合團體心理輔導的相關理論,擬探討出一套提高大學生戀愛幸福感的團體輔導方案,不僅擴展了大學生戀愛和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內容,而且有助於擴大積極心理理論與技術的應用範圍,爲當代大學生塑造積極心態,提升戀愛幸福感提供理論指導。

實踐意義:積極心理學戀愛團體輔導創造了一個模擬真實戀愛的情境,爲成員提供了社交的機會,增強了積極情緒體驗,促進了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塑造。並在同質團體裏,其積極心理學理念更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從而有效的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四)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戀愛團體輔導的反思和展望。由於現在國內的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大部分都是對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訓練、自信心訓練等的團體輔導,很少有對大學生戀愛進行團體輔導的訓練。而在中國知網上用“積極心理”和“團體心理輔導”兩個關鍵詞進行檢索,積極心理取向的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只有五篇,其研究內容主要體現在自殺意念、心理健康、積極的主觀體驗等方面,很少有對大學生戀愛進行研究的團體心理輔導。所以在未來,高校應該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爲指導,開展大學生戀愛團體心理輔導,提高大學生戀愛幸福感,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發展。

[1]李小光,徐婭霞.積極心理學的臨牀研究與應用[J].臨牀心身疾病雜誌,20xx,14(3):266-268.

[2]祝楠,王寧霞,魏然.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四川震後中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xx,5.

戀愛心理學13

(一)戀愛對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的促進作用

首先,戀愛是青年釋放日益強烈的性衝動的重要途徑。通過戀愛接觸異性,使青年不再感覺到性的壓抑緊張。其次,性意識的發展必須經過戀愛階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過戀愛。而且,戀愛對青年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因爲戀愛是兩個人人格的深層接觸。在此過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對方的影響而發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前提下調整自身缺陷以適應對方。也就是說,經過了戀愛。戀愛對一些個性因素和社會情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而且戀愛中兩人的深層交往爲提高青年交際能力,適應以後的社會打下了基礎。難怪有些心理學家認爲,戀愛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經過了戀愛,人才會真正成熟起來。

(二)戀愛對大學生心理髮展的消極影響

大學環境有它的獨特性:對大學生來說,它在青年走入社會的過程中提供了一個緩衝環境。有了這個緩衝,青年能更從容地完成社會化,更完善地發展自我概念,而不至於感受到從青春中期直接下來落入社會的強大反差和心理不適。由此看來,大學生的戀愛並不是件壞事,它對青年的成熟很有幫助。再加上大學生普遍認爲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學藝術中歌詠的愛情當然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戀愛的意義雖有積極的一面,有時也會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熱戀與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緊張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過度的興奮和悲痛都會加劇心理緊張。戀愛正是使人時高興時痛苦的事。處在熱戀中的青年會爲一些小事而高興或煩惱。因此戀愛帶來高度的心理緊張。戀愛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帶來社會問題,這也是產生心理失調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爲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負擔超重。

熱戀中的男女雖然感覺到強烈的心理緊張,但雙方的共處和撫慰、愛情的甜蜜又會降低他們的焦慮感。那些遭受戀愛挫折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失戀的青年會失魂落魄,覺得人生意義不復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難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絕路。如果沒有恰當的心理指導或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失戀對青年的心理打擊是很大的。

可見,戀愛對青年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幫助青年心理髮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帶來各種心理問題。這也許是人生的至理,你要得到甜蜜的報償就必須經受得住考驗。

愛情的心理結構與發展階段

(一)社會心理學對愛情的看法

人際影響和吸引、親密關係等發展到頂峯就是愛情。心理學家對人際吸引研究得很透徹,愛情卻直到最近才變成科研課題。愛情的神祕性給它的研究帶來較大困難。因此心理學在愛情領域建樹不多。

對愛情研究貢獻較大的社會心理學家是沃爾斯特夫婦(ter)。他們通過大量實例分析提出,愛情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情慾支配的浪漫愛,它是“熱切傾心於另一個人的一種狀態。有時,愛人們是那些能夠爲着自己的.伴侶,爲着滿足自己的需要長時間交往的人。有時,愛人們則是一些着迷於最終得到其伴侶的愛情,併爲着滿足自己的情慾衝動奮鬥的人”。這種強烈的愛情表現爲緊張的生理喚起狀態。另一種則是伴侶愛。它指“我們爲那些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人體驗到的一種鍾愛之情”。伴侶愛與短暫的浪漫愛相比更牢固持久。在愛情關係中,行爲往往建立在雙方利益的考慮上,伴侶愛使人們把伴侶利益置於自己之上。

由於浪漫愛伴隨強烈的生理喚醒狀態,沃爾斯特用沙赫特(chter)的情緒喚醒理論來解釋它。沙赫特認爲,情緒狀態是由認知過程(願望)、生理狀態和環境因素在大腦皮層中整合的結果。情緒喚醒模型的核心是認知,認知對生理喚醒的評價是關鍵。沃爾斯特指出,愛情也會因對生理喚醒的解釋而增強。在暴風雨中的戀人會感到兩人間愛情更加緊密,其原因是:暴風雨引起強烈的生理狀態變化,戀人知覺到生理變化而認爲這種生理變化是由愛情引起。認知的作用使愛情的經驗發生變化。對身體生理狀態改變的認知性解釋是浪漫愛的成分。

(二)愛情的心理結構

社會心理學家對愛情的解釋並不完善。用生理變化的解釋來說明愛情是不可能全面的。但至少它證明愛情包括兩個基本結構成分:性愛與情愛。高玉祥在《人際交往心理學》中寫道:“愛情可以理解爲由一些相互關聯、各具功能的要素組成的特殊情感系統。這個情感系統就是:建立在性慾之上的對異性、個性追求(義務感、道德)等複雜因素混合而成的情愛。”

把愛情區分爲性愛、情愛是必要和有益的。這種區分使我們容易看到愛情的一些特點。性愛的性慾基礎使愛情具有排他性、衝動性和直覺性。性活動一般是兩人之間的隱蔽事件,這樣戀愛雙方就會排斥第三者進入隱祕的二人世界,干預最親密的戀愛關係。排他性分爲“外排他”和“內排他”。“外排他”指反對自己的戀人與其他異性發生感情關係;“內排他”則是一種自律,不讓其他異性愛上自己的戀人而干擾甜蜜的熱戀。排他性對維持愛情的穩定有幫助,愛情專一、不分心旁人是戀人間的基本要求。但發展到極端的排他傾向就成了一種病態。有的人出於嫉妒不允許情人與其他異性的正常交往,這會給戀愛雙方帶來高度心理緊張。

衝動性更是性愛的根本特點。戀愛的產生來自生理衝動的基本需要,因此戀人們時時會感覺到對愛情的激動興奮和與對方更進一步密切關係的需求。戀愛的衝動性使愛情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熱戀中的男女常爲一些小事而高度興奮,也具有比平時更高的創造熱情。但衝動的不可遏止也會造成性慾需要的增強,如不加以剋制就會引起性行爲。由於性愛注重身體外表吸引力、氣質相投等感覺因素,直覺性也是愛情的重要特點。青年戀愛注重一次見面的感覺和印象,所謂一見鍾情就是感受到對方的外在美而產生感情。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起着決定性作用。戀愛也是一種人際交往,當然不能例外。不過,戀愛牽涉到以後的婚姻和長時相處,過於依賴直覺往往後患無窮。

(三)發展階段

對戀愛的發展階段的劃分方法很多。下面這種分法得到較多人的承認:選擇求愛階段、熱戀階段、家庭角色扮演階段。

選擇求愛是戀愛成功與否的關鍵。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伴侶並不容易。當青年覺得自己已找到了那個心中的他(她)時,求愛就開始了。有人把求愛細分成醉我、疑我、非我、化我。醉我是指爲追求對象迷住而陶醉。疑我是懷疑對方是不是愛上了我,他(她)今天對我多說了三句話,是不是想表露和我的親密?非我則進入了實質的求愛,爲對方拋棄自己的興趣愛好等,一切以求適應對方。化我指戀愛初步固定,戀人把對方利益置於自身之上。

求愛結束就進行熱戀。熱戀中的感情起伏波動,時而達最高峯,時而進入低谷甚至破裂。熱戀對青年來說是一個證實、發現、判斷的時期。證實自己在求愛階段對戀人的一些理想化看法,發現另一些在求愛中並沒有注意的優缺點。熱戀是兩人朝夕相處的階段,優缺點較求愛階段更容易表露出來。戀愛雙方根據這些優缺點的綜合印象做出判斷,看這段感情值不值得延續下去。

如果在熱階段做出肯定的判斷,戀愛就慢慢發展到家庭角色扮演階段。戀人從浪漫的迷霧落入現實,開始考慮柴米油鹽,謀生途徑。這種家庭角色扮演爲以後的婚姻生活打下基礎,做出鋪墊。

影響青年戀愛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滿足性衝動是促使青年投入戀愛活動的重要誘因。在性意識發展到熱戀階段,性慾需求日益強烈,前階段彌散化的性衝動集中投射到選定的特殊對象上。出於性衝動的驅使,青年開始脫離羣體化的兩性活動而單獨約會,這就是戀愛。

由此可見,生理需要對戀愛中的青年十分重要。正如前面對愛情心理結構的分析時指出的,性愛與情愛應該並重,忽略任何一個都沒有好處。

性意識的發展要經過崇拜長者的階段。此階段的青年把某個異性長者當作終生戀人理想化、偶像化,只敢遠遠地看而不敢真正接近。此時的相思是一種純粹精神的嚮往,性成分被壓抑。崇拜長者階段在青年身上留下深刻印象,直到以後的正常戀愛,往往也要經過這麼一段理想化的相思。在戀愛的開始,許多青年不追求性慾的滿足而是着重於精神的嚮往。在對方面前覺得自己渺小,不敢用生理的低級需要去褻瀆戀人的神聖偉大。這本來是一個正常階段。但如果長久陷在這個階段,致力於用精神去壓抑性衝動就不正常了。有些人在整個戀愛階段堅持認爲愛情是神聖純潔的,從而不願意承認自己對戀人的性要求,這是有害的。性衝動是生理現象,它不會隨壓抑而消除,只會在壓抑中積蓄力量發動下一次衝鋒。長久的壓抑會造成劇烈的心理緊張焦慮。

社會文化在兩方面有意無意地加深戀情理性的傾向。一是文學作品的影響。許多人投入戀愛的目的是爲了嘗試一下早已嚮往的被詩歌小說吟誦的甜蜜愛情。文學作品經常渲染愛情的純潔神聖,加強了青年把愛情理想化的傾向。他們從詩歌小說中得出,純粹的精神追求比低級的重要百倍,於是追求高尚神聖之物,貶低骯髒的。二是社會道德規範、教育方式的作用。禁慾主義性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提供精神力量壓抑:宗教提供的是原罪和上帝,哲學提供理性……成人社會又總是向青年灌輸性有罪的觀念。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青年的戀愛觀。

要消除病態戀愛觀(最典型的是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它被一部分大學生所鼓吹宣揚)帶來的心理緊張失調,性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青年真正認識到性需要的正常合理,病態就會消除。

戀愛心理學14

吊橋效應——心動不一定是真愛!

當一個人提心吊膽的走過吊橋的一瞬間,擡頭髮現了一個異性,這是最容易產生感情的情形,因爲吊橋上提心吊膽引起的心跳加速,會被人誤以爲是看見了命中註定的另一半而產生的反應。就像爲什麼英雄救美后爲什麼美女最後會愛上那個救她的英雄一樣。

契可尼效應——爲什麼初戀最難忘?

初戀是人們心中最懵懂最青澀也是最刻骨銘心的,那種小曖昧和情竇初開的懵懵懂懂的愛情讓人懷戀。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許多有趣的試驗,發現一般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這種現象被稱爲“契可尼效應”。

俄狄浦斯情結——爲什麼會愛上大齡的他/她?

現在的姐弟戀已經不稀奇,但是有的人喜歡的對象卻是自己父母般年紀的人,這種戀母或者戀父情結也很普遍。戀母和弒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認識自己的父母,在一場比賽中失手殺死了父親,又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殺了。心理學用來比喻有戀母情結的人,有跟父親作對以競爭母親的傾向,同時又因爲道德倫理的壓力,而有自我毀滅以解除痛苦的傾向。

黑暗效應——光線昏暗的地方更易產生戀情?

優雅而浪漫的西餐廳是很多人情侶約會的首選,因爲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爲“黑暗效應”。

首因效應——初次見面爲什麼重要?

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首因效應說的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着主導地位的效應。

古烈治效應——男人爲什麼喜新厭舊?

古烈治效應說明了男女思維的差異,男女都有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後來它就成了男人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或淡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了。心理學家把雄性的見異思遷傾向稱爲“古烈治效應”。這一效應在任何哺乳動物身上都被實驗證明了,人爲高等動物,不可避免的殘留着這一效應的痕跡。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厭舊的傾向也不是什麼人格缺陷,而是有着深刻的生理的、心理的基礎。但人有良知、有道德,靠這些東西才使人最終脫離了動物界。

多看效應——如何擦出愛的火花?

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爲“多看效應”。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隻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互補定律——爲什麼性格互補的人更易產生戀情?

人與人在具體內容上能夠互相滿足,會產生強烈的人際間相互吸引,這就是互補定律。研究表明,任何一個團體,全都是性格相近的人,那麼和容易造成內部的不和諧,容易發生爭執。這就是因爲性格相近的人需求類似,同時對一個事物產生需求的時候,大家就會產生利益衝突。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爲什麼受阻撓的愛情更堅不可摧?

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投射效應——爲什麼會網戀?

所謂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認爲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爲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自我選擇效應——爲什麼戀愛中的抉擇那麼難?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抉擇將決定3年後的生活。這就是自我選擇效應。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拍球效應——吵架時爲什麼會越吵越兇?

我們都知道拍球時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拍球效應的寓意就是:承受的壓力越大,人的潛能發揮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壓力較輕,潛能發揮程度就較小。所以如果情侶之間吵架有一方先冷靜,事情的結局就會要好很多。

戀愛心理學15

1.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這樣的現象我們叫它“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2.泰坦尼克效應

大家都看過著名電影《泰坦尼克號》,其中的男女主角傑克和羅絲就是衝破障礙彼此相戀的情侶。傑克是一個心懷夢想的窮小子,他想成爲一名畫家,而羅絲是上流社會家庭的千金小姐。羅絲有保守的父母和資本家子弟的未婚夫,這都成爲她與傑克交往的障礙。但在這部電影作品中,“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是主題,但除了阻撓愛情的障礙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能忽視,那就是特定的環境--船上。當出現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時,再加上特殊狀況,效果會更強,這就是“泰坦尼克效應”。

3.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爲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卻認爲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爲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爲“巴納姆效應”。

4.吊橋理論

在美國曾經進行過這樣一個試驗,實驗者讓很多男性走過一座位於高處且看上去非常不安全的吊橋之後,然後讓他們和同一位女性見面,結果約有八成男性表示見到的那位女性非常有魅力,知道這是爲什麼嗎?

這就是有名的“吊橋效應”,原因是大部分男性把橫渡吊橋時因爲緊張所致的口渴感,以及心跳加速等生理上的興奮誤認爲性方面的衝動,自以爲對那名女性產生了興趣。處在驚險、刺激和危機場景裏的女人更容易贏得異性的青睞,好多美國大片裏就經常使用這一招,比如飈車的時候、比如槍戰的時候、比如冒險的時候,貌似嬌弱的女人出現在這種另類的場景裏,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像。

5.博薩得法則

又稱“愛情與距離成反比效應”。如果戀人天各一方,又不能經常見面,彼此的感情就會逐漸變淡。男女間的物理距離太大也可以導致心理距離的疏遠。可以說,距離是愛情的頭號敵人。心理學上將其稱之爲“博薩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