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臘八節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4篇)

臘八節1.45W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1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4篇)

在民間有着這樣的俗語,“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天寒地凍臘八粥,暖暖親情涌心頭”,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關中一帶到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美餐一頓。不光大人、娃娃吃,還要給牲口、雞狗喂一些,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圖個吉利。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就開始興起。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於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臘八節在傳承過程中,又有一個傳說,說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蘋果糯米糰子煮的粥,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後世信佛的人,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就念經吃粥,這樣就給臘八節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麼說,人們吃臘八粥,都是以慶祝豐收爲內容的。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面

我國自漢朝起,每年農曆十二月要舉行年終臘祭,故此農曆十二月叫做臘月,十二月初八又叫臘八。也許還因爲臘月初五才煮了“五豆粥”,初八又煮便顯得重複,爲調節、變換口味,農曆臘月八這天,關中地區尤其是陝西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一帶,都要在早上吃一頓麪條,俗稱“臘八面”。

每天總吃粗糧“憶苦思甜”也不是辦法,借給佛獻禮,自己也跟着吃點好的,也算沾了佛的光吧。因爲關中人一向認爲豆類、包穀均是粗糧雜糧、而小麥麪粉是細糧,營養高、且好吃,村人嚮往的好日子也就是“白麪饃饃幹撈麪,油潑辣子調一碗”。

據說,人吃了“臘八面”,福壽、康樂,平安;雞吃了,愛下蛋;羊吃了,愛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兩個牛犢子……因而,莊稼人特別敬重臘八節的“臘八面”。

臘八節有什麼寓意

臘八節在年尾,也就是做一下總結的日子,不過很多時候,臘八節就是預示着來年會變得更好,也會有很多的人選擇在臘八節許下美好的祝願。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後來東漢時期宗教的`傳入,爲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爲佛成道日。

臘八節在很多的文人墨客詩詞裏面還是出現的比較頻繁的,因爲到了年尾,自然是會有很多美好的期盼,也是很有感覺的。“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爲臘日之由來。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2

臘八粥的由來

“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由來已久,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就開始興起。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於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農曆十二月初八,民間謂之臘八,是春節前的第一個節令。民間流行在臘八節時要喝臘八粥。此後“年味”日漸濃起來。在臘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示着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風俗,在我國已有千年之久了。至遲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用料,加江米、白果、核桃仁、栗子等煮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現在看來,這個季節喝碗熱乎乎的雜糧粥倒是不錯的。因爲吃的太過精細,需要粗纖維的東西刮刮腸子。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3

祭祀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爲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爲臘八節的主旋律。

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說傳自印度。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爲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

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纔算熬好了。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纔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着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

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爲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裏種着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

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裏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道光帝的一句佳作,生動地描繪出了清代臘八節時貴族齊聚,分享臘八粥時的美好情景。當前在我國,臘八節來臨之際,很多地方也都會舉辦“感知傳統文化,品味民俗臘八”的傳統民俗活動,將昔日臘八節時的至美場景完美再現,讓人們充分體會到傳統節日的魅力。

臘八節爲什麼吃臘八粥4

什麼叫臘八節

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爲“嘉平”,商代爲“清祀”,周代爲“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爲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爲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

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後來東漢佛教傳入,爲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爲佛成道日。

爲什麼要吃臘八粥

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在那一天,老百姓就會吃臘八粥等傳統的食品來慶祝。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還叫做七寶五味粥。最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來煮,後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經苦行多年,餓得骨瘦如柴,決定不再苦行,這時遇見一個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後,恢復了體力,便端坐在菩提樹下入定,於12月8日成道,稱爲“佛成道節”。佛寺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成道前牧女貢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做粥供佛。

夏曆以十二月爲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作臘八。中國漢族地區,將這一天作爲釋迦牟尼的成道日,於是臘八成了佛教節日。《百丈清規》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衆,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以申供養。寺院在這天舉行誦經,並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和果實等造粥供佛,名爲臘八粥。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東京開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初八日,各個寺院送七寶五味粥讓門徒鬥飲,稱之爲臘八粥,又稱佛粥。宋代大詩人陸游詩中說: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也說的是臘八送粥之事。

臘八粥不僅爲僧侶享用,民間也很盛行。周密《武林舊事》說: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燕京歲時記.臘八粥》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燕都遊覽志>>也說,十二月八日,民間作臘八粥,以米果雜成,多者爲勝。

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西域諸國志》說,天竺國十二月十六日爲臘,而《唐書.歷志》以十二月爲臘月,所以八日爲臘八。李福《臘八粥》詩說得很詳盡: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華飾。此風未汰除,歉歲尚沿襲。今晨或饋遺,啜之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饑民兩寺集。男女叫號喧,老少吞聲泣。問爾泣何爲?答言我無得。此景親見之,令我心悽惻。荒政十有二,蠲賑最下策。慳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極。所以經費艱,安能按戶給?吾佛好施捨,君子貴周急。願言借粟多,蒼生免菜色。此志虛莫償,嗟嘆復何益!安得布地金,憑仗大慈力。眷焉對是粥,躋望蒸民粒。這首《臘八粥》,寫得悲涼悽切。詩人看到荒年民不聊生,對饑民寄予深切的同情。雖然當時官方在開元、瑞光兩寺設粥廠救濟貧民,但杯水車薪,根本無法解決災區的困境,臘八粥未必真能作功德。

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作爲一種民間風俗,夏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原料配方 大米50克 黃小米50克 粘黃米50克 糯米50克 秫米(粘高梁米)50克 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 桂圓100克 花生米100克 栗子100克 小紅棗100克 白糖適量

製作方法

1.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

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後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乾淨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乾淨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後,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後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即成。

標籤:臘八節 臘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