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優選9篇】

端午節1.72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作文【優選9篇】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的風俗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馬上就要到啦,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端午節這天,全國最爲相同的是吃糉子。關於端午節有許多說法,比如我的家鄉;在農曆五月七年級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說;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迴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說這樣能驅蚊蟲。洗完臉後就開始吃糉子,糉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把蛋黃煮灰啦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啦。傳說;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說但是家鄉的人都很相信。

媽媽說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家鄉的端午節非常隆重。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糉子香,香廚房。艾草香,香滿堂。柳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伴隨着這輕盈的民謠,端午節如約而至。理所當然,說起端午人們就會想到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想必這一天也是爲了紀念他。傳說屈原投江後,人們害怕他被魚吃掉屍體就去投糯米,一邊划船一邊找。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吃糉子”和“划龍舟”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用不同的方式來過端午,當然會我最喜歡的還是在自己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在那一天,每個人不管有多忙都會停下手裏的工作聚在一起。家鄉的男人們就圍在桌子旁喝酒暢談,婦女們就在廚房做糉子,做佳餚。而小孩子們就會在那綠芽新生的田裏,你追我趕,不亦樂乎。但懂事、安靜一點的孩子,就會在廚房幫大人們打下手。一次我就在火爐旁邊看着炒菜的大人們,不禁問:“屈原怎麼死的啊?人們爲什麼要紀念他啊?” 帶滿疑惑的我立刻吸引了大人們的注意。媽媽說:“他當然是自殺死的咯。”我當時就更好奇了,心裏想着:不就是一個自殺的詩人而已啦,古代的詩人有那麼多,爲什麼要給他特別紀念啊!姐姐在旁邊笑着說:“他可是迫不得已的呢!他是爲國而死的”可這些答案都不能滿足我。哥哥查了一下資料對我說:“他的死有很多猜測呢。其中一個猜測就是屈原和楚懷王的寵妃鄭袖有曖昧關係,被他知道後講兩人分開,後來懷王駕崩了,楚室怕他倆又再好,結果派人暗殺了他,就在汨羅江。”“可是屈原搶了別人的人,本來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爲啊”我又問出,哥哥一臉無奈,正要解釋,我又跑到正坐在門口包糉子的外婆那去了。

“有結果就要付出努力。”於是我便請教外婆教我怎麼包糉子。首先把艾葉圍個圈,變成漏斗的形狀,底部還要露出點小口,便於漏水通氣,然後把提前泡好的糯米放進去,再把多餘的葉子順着圍下來,用繩子綁好。可惜我的手太小,準備去拿,糉子繩時,“啪”一下掉了。我立刻回過頭來,以爲要受到嚴厲的'斥責,幸運的是,它掉進了裝糯米的筒子裏,沒有浪費,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忙碌了幾小時的折騰,糉子終於出爐了。有甜的,有鹹的,有肉的也有棗的。美妙的味道在口中徘徊,真是讓人吃了第一口還忍不住吃第二口。

時光如箭,每次想和親人在家鄉好好玩,可上學的現實卻總是把夢想擊的支離破碎。隨着艾草香,糉子香,順利的結束這個小假期。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今年的端午節快要到了,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我國人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且吳越之地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

媽媽說:“端午節還要吃五黃,有黃瓜、黃魚……,門上要插艾草,驅蚊、辟邪。”這天我在臨安白水澗快快樂樂的過了一天。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一年一次的端午節即將來臨,吃糉子是很多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雖然平時裏可以買到新鮮糉子,超市裏也可買到速凍的,但的人選擇在端午節這天購買很多糉子或是自己買原料包了吃,也只有在端午節這天吃,才覺得有意思.

糉子的來歷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糉子的習慣,傳說是爲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裏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裏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纔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糉子,它們以爲是菱角就不敢搶着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着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裏投下尖角糉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糉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

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

屈原說:“送糉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爲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着龍船到汨羅江送糉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划龍舟的來歷。

糉子屬不容易消化熱量又高的`食品,最忌狼吞虎嚥的吃法,食用時可搭配青菜進食,吃完後可喝點蔬菜湯,酸菜等之類的湯品幫助消化或飲用些濃茶、檸檬汗、茶凍或奇異果之類的甜品,可去油膩且可且消化。 糉子可以冷吃,而且冷吃的口感會更好,但是,糉子冷卻後會變硬,食用後更容易刺激消化道,因此從冰箱拿出來後應充分加熱,煮熱變軟後纔可食用。尤其需要提醒的是,食物消化從胃到腸,至少需要停留6個小時,因此,晚上臨睡前絕對不能把糉子當夜宵,否則一晚留在肚子裏不易消化,傷害胃粘膜。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糉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糉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糉子,都會在這個糉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爲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爲“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後來的後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糉子等習俗,聯繫到他的身上

糉子由來的傳說: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清晨,一陣濃郁的糯米糉葉的香味。把我從夢中喚醒。啊,今天是端午節。

我再也在牀上他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就往客廳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興奮不已。桌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鮮肉糉、火腿糉、花生糉、蜜棗糉、白糉……數都數不過來,真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饞得我直咽口水。

我趕忙坐下來,顧不得擔心冒着熱氣的糉子燙到手。匆匆剝開一個碧綠的外衣。香味兒撲鼻而來,只見一個黃燦燦的飯糰就像一個吃飽的小貓肚子一樣滾圓。把糉子掰成兩半。露出了裏面鮮美誘人的肉餡,我再也受不了這種誘惑,大喊一聲“吃糉子嘍。”立刻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吃完鮮肉棕,我感受還沒解到饞,又開了一個我最愛吃的白糉,輕輕沾上一點糖,然後放進嘴裏嚼,哇!那前面的感覺直浸肺腑,那真是絕世精品呀!

然後爸爸媽媽帶着我去看賽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啦!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啦,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着鼓聲說話越劃越快。在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像瘋了似的喊加油有的像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幾乎所有人什麼煩惱都忘掉了,伴着鼓聲越飄越遠,消失的無影無蹤。……

端午節能美味的糉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牀。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爲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着說:“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着,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說邊回憶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着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着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與菖蒲。”外婆回答。“爲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裏,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裏飄出的糉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和外婆正在熟練的包着糉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說:“讓我包一個糉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說:“我要試試看嘛!”這時外公發話了:“要包可以,不過先得告訴我們,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糉子?”哈哈!正中下懷!我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是爲了紀念戰國末期的大詩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捨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跳進汨羅江自殺。屈原死後,百姓們哀痛異常,都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發展成划龍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外婆說:“夠了夠了,過來吧!”

外婆教我包糉子了。先把糉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糉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糉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着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糉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糉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糉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與民族傳統,我更爲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我過了許多有趣的節日,可今年的端午節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

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早上去菜場買了一些棕葉、糯米。回到家裏媽媽把一個盆子裏裝了水,把棕葉放在裏面,我很納悶就問媽媽“媽媽,爲什麼要把棕葉泡在水裏?”媽媽說“棕葉泡在水裏纔不會發乾變硬,這樣我們纔好包呀!”噢,原來如此。媽媽洗好米,也將米泡在水裏,我連忙對媽媽說“媽媽,米泡在水裏,也是和棕葉一樣的道理吧!”媽媽點點頭說“是的。”

終於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將兩片棕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放入米,再把多餘的葉子順着漏斗包裹起來,最後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中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糉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着媽媽的樣子包,可是我的糉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媽媽告訴我在捲成漏斗形狀時要注意不能有縫,那樣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進去的時候也要按緊了這樣煮出來的米才結實;我小心翼翼的包着,終於我成功了,我特意將我包的糉子用繩子繫好,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要留作紀念。

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糉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每到端午節,媽媽就會親手做一個香包給我,這次,我要親手做一個香包送給我最愛的人——媽媽。

媽媽買來材料時,心想:不就是一個香包嘛,一定沒有什麼困難。一定要做一個最漂亮的香包送給媽媽。我拿到了做香包的材料,打開一看裏面有艾草、流蘇、桃木球、皮繩,才知道做香包有多難。我去求助媽媽,媽媽告訴我:“先要把皮繩穿進桃木球中心的洞裏,再繫上一個扣,再把線穿進針眼裏,縫在布上,記住要留一邊裝艾草。最後,把布翻過來,裝進艾草,再縫好,把裝飾縫上,一個漂亮的香包就大功告成了。”我照着媽媽的'指示做,縫線時總是縫不好,經過我不懈努力,終於做好了。

香包中蘊含着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着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和我對媽媽的愛製成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往河裏投糉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

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糉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糉葉疊齊,準備包糉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可以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說,“沒事來幫忙,不要閒着!”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說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着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糉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