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9篇[優秀]

端午節1.56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9篇[優秀]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爲可以上好吃的糉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糉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我最喜歡吃糉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端午節的時間,我和媽媽早餐吃的是糉子,是隔壁奶奶給我們的。糉子是大棗和葡萄乾的',甜甜的。下午我們去了小姨家,到小姨家小姨送給我了一個禮物是水杯,水杯蓋子是粉色的,上面還有一個大花朵,杯子很特殊,中間細兩邊粗,我非常喜歡我的這個冷水杯。

晚上我們一起去徐家彙吃飯,那個餐廳人特別的多,我們排隊竟然前面還有60個號,等了一會,實在是太慢了,我們就換了家餐廳。菜做的很好,我們吃的很開心。今天過節真是熱鬧。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關於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於公元五百年前樑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後,許多的記載中都能夠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誌中,共有227種方誌有龍舟競渡的記載。端午划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衆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

這項活動在端午節前後舉行,是一種聲勢浩大的自發的節日文化活動。龍船就是龍形和舟楫。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龍形狀,叫龍船或龍舟。荊州市五月端午競渡的龍般是在普通木船的首尾,臨時紮上龍頭、龍尾,也有特製的`專用龍船。《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爲屈原投汩羅,曰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下鳧,一自以爲水軍。一自以爲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觀之。宋莊季裕的《雞肋篇》記載了江陵賽龍船的盛況:湖北以五月望日爲大端陽,泛舟競渡,逐村之人,各爲一舟。明代袁中道《午日沙市龍舟》雲:旭日垂楊柳,傾城出岸邊。黃頭郎似馬,青黛女如仙。龍甲鋪江麗,神裝照水鮮。萬人齊著眼,看取一舟先。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於盼來了端午節。又是糉子飄香時。

中午放學回家,我看見媽媽正忙着包糉子,連忙跑過去,站在媽媽身邊。我看見媽媽拿起兩片糉葉,熟練地捲成喇叭形,用勺子舀了兩勺糯米裝進“喇叭”裏,再放上一顆紅棗,扣上一塊五花肉,壓緊,左一包,右一裹,用細繩紮緊,一個錐形糉子就包好了。

我的手癢癢的,學着媽媽的樣子,也拿起兩片糉葉,但小小的糉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才捲成一個喇叭形。我心中暗暗歡喜。我舀了兩勺糯米放進棕葉裏,準備拿其它餡料。哪知顧此失彼,放進的糯米居然都不見了,原來“喇叭底”是漏的,還好我有預感,在盆子上包,減少了損失。媽媽看到了我的熊樣,哈哈大笑起來。她意味深長地說:“孩子,糉子好吃,包起來不容易。要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聽了,羞愧地點了點頭。

“吃一塹,長一智。”我再次認真地看了媽媽的示範,然後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捲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再放上一塊五花肉,在肉上再放一些米,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緊,接着用右手去折糉葉,把糉葉蓋在口子上,最後,挑一根麻繩,一頭用嘴巴咬住,另一頭用右手把糉子紮緊,打上結,好像捆犯人一樣,把糉子綁得緊緊的,看上去像個“醜八怪”,擺在媽媽包的糉子中間,“鶴”立雞羣,顯得那麼扎眼。但是我心裏還是樂滋滋的,因爲我畢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糉子。

媽媽把包好的糉子拿去蒸煮。不一會兒,廚房裏飄來一陣陣糯米和糉葉散發出的清香。我早已垂涎三尺。

幾十分鐘後,糉子總算開鍋了。媽媽將糉子端了上來,我連忙挑了那個自己親手包的“醜八怪”,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看,淡黃色的肉呈現在我的眼前,一口咬下去,一股濃香縈繞於心。我吃着自己第一次包的糉子,心裏好開心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板着指頭算一算,又快到農曆正月初五了。這天是端午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人過端午節已經有兩千多年了。

端午節又稱端五、端陽。除此以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五陽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龍節等。好多名稱可能你連聽都沒聽說過吧,算然名稱不同,但大體上,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一樣的。一般主要有:賽龍舟,在家門口懸掛菖蒲、艾草、掛鐘馗像,帖午葉符、佩香囊等等。有些地方還會在端午節這天給小孩塗雄黃,家人一起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和水果等。有不少端午節的習俗還流傳到國外了呢。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經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成了國際性的賽事。

端午節這天,桂林人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開展賽龍舟的活動。灕江上,龍舟排列成行,江面上鑼鼓喧天,一隻只龍舟你追我趕,場面非常壯觀。沿江兩岸全擠滿了觀光遊客和市民,那真是熱鬧非凡。觀看灕江上的賽龍舟,你還能聽到龍舟上傳來傳來有節奏的號子和龍舟歌。聽大人說,龍舟歌又分序歌、發兵歌、遊船歌、賀歌、轉艄歌等。聽爸爸說,這些歌大都沒有固定的歌詞,一般是現編現唱的。

在端午節這天,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有空帶我到灕江邊去看賽龍舟了,希望今年我還能如願。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

因爲端午節有吃糉子的習俗,所以外婆教我包糉子:先把泡好的糯米和熱水煮好的糉葉準備好,再把糯米和香菇 、豬肉、 醬油等一起炒熟備用,接着我就拿起糉葉,手忙腳亂的包起來,但是我技術太差,包了這裏漏了那裏,包了那裏漏了這裏,結果,我用了十張糉葉才包完了一個“超級大”的'糉子。外婆問我還要不要包,我說:“算了吧,我可不想繼續丟人現眼。”

到了晚飯的時候,爸爸拿着一盤糉子放到餐桌上,並且給了外婆一個最大的糉子,外婆笑眯眯的接了過去,她剝了一層又一層的皮,終於,一個像小番茄這樣的“迷你”型小糉子展現在大家面前,我頓時無地自容······

看來包糉子也是一門技術活!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羅江鎮濱江村,挨近汨羅江,這是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汨羅是端午源頭,還是龍舟故里,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會有許多觀衆來看賽龍舟哩。

說起端午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一位大臣名叫屈原,楚王一向很信任他,聽從他的建議,可是小人嫉妒懷恨,進饞言,楚王沒有主見,把屈原貶黜了朝廷。他四處流浪,後來到了南方。聽聞楚國滅亡,屈原傷心極了,他決定投汨羅江,以死明志,人們聽到這個噩耗,失聲痛哭。

附近的人叫漁民打撈屈原的遺體,可一無所有,看着江裏的小魚小蝦游來游去,都擔心它們吃屈原的屍體,怎麼辦呢?同去的人有手裏拿着糉子的,就把糉子扔了下去,祈禱着:小魚小蝦呀,求求你別把屈原吃掉吧!

屈原投江的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人們就把吃糉子紀念屈原的習俗流傳下來了。你們知道我家是怎麼過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這天必吃糉子,有肉餡的,紅棗餡的,撕開糉葉,那雪白的糯米發出陣陣香氣,很誘人,咬上一口,好甜。特別是有紅棗的',讓我回味無窮。

端午節最快樂的是我們小朋友,這一天,我們要穿上新衣服,打扮漂漂亮亮的,胸前掛着一個香噴噴的掛件,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裏面填滿香料,外面用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花紋,上面還寫着各種祝福話。香袋的形狀,有心型的,有五角星的,有圓形的,有卡通形的,個個香氣撲鼻。

端午節在汨羅江上還會賽龍舟,我和爸爸還有姐姐都會去看龍舟。今年看比賽,看見了四個隊伍,有紅隊,黃隊,藍隊,綠隊。首先紅隊領先,黃隊落後,人們大喊“加油加油”,黃隊追上了。但藍隊也不灰心,一直追着黃隊,最後還是沒追上,眼看就要追上了,可比賽時間到,結果紅隊第一名,黃隊第二名,綠隊第三名,藍隊最後一名。

頒獎儀式上出現很多漂亮的煙花,這時我開心地笑了。看了很久,我餓了,回到家連忙跑到廚房吃紅棗餡糉子,姐姐看見我吃,也想吃。我們齊聲說“端午節真好”!爸爸告訴我,端午節雖然好吃又好玩,但是不能忘了它的紀念意義,我一定要記住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今天是端午節,在外面很多年了,對於怎樣的節日,我早已變的麻木。還是在兩天前,察看了手機中的日曆,我才知道後天就是端午節了。中午和勇子和阿飛出去吃了一頓。畢竟還是過節嗎。

下午,代上本本去教室上網查找資料,校院網不能訪問外網,這讓我很是鬱悶,下午機會沒找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晚上,又是閒來無事,決定試用一下天網防火牆,結果上網中了病毒,幸好,我是有經驗的,對於殺毒來說有一種莫名的快感。呵呵,幾下搞定了。

還給爸爸打了電話,過節嗎。是應該的。他在問我離校回家的.事情。老是不放心我,應爲回家要帶上本本,還有一臺價值5000的相機。我做事情還是很小心的,自己認爲。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離端午節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街上飄着陣陣糉香。

我和我的母親準備好糯米、糉葉和線等,開始包糉子。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只見母親拿一張糉葉捲成漏斗型,再往裏面加上參有紅豆的糯米,然後用糉葉包成三角形,最後用線把它拴好。看着母親包糉子,我不解地問母親:“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母親耐心地給我講到:“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xx多年的歷史了。當時,由一個著名的詩人叫屈原,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可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陰曆5月5日這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真是太可惜了!”聽完母親講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嘆息道。

母親繼續說道: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屈原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母親停下手中的活,擡頭問我:“你看見過賽龍舟吧。”“我們去年在新津看見過啊”我不解地問。“其實,賽龍舟也與端午節有關。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哦,是這樣的。想不到一個節日還有這麼多的故事”,我恍然大悟道,想不到我們經常過的節日,竟然有這麼多的文化。

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