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優選】

端午節2.0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優選】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熱鬧非凡。

去年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從超市買回一大堆材料,有糉葉、瘦肉、蘑菇、艾草……讓我看花了眼。媽媽笑着說:“今天我們來包糉子。”我一下傻了眼,跟媽媽說:“我不會包。”“我也不會,叫爸爸出來用iPad查一下。”說着,媽媽一邊整理食材,一邊叫爸爸過來。然後,我們仔細地查了一下,發現糉子形狀各異,有三角形的、正方形的……爸爸指着三角形的糉子,果斷地說:“我們就包三角形的吧!這種應該好包一些。”我和媽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我先認認真真地翻看了包糉子攻略,再深吸一口氣,拿出一片糉葉,把它鋪平,然後折成一個漏斗形。接着,我把媽媽早已洗淨的糯米、瘦肉、蘑菇和乾貝放進去,輕輕搖晃一下,用勺子把它們壓平。最後,我把上面的糉葉蓋下來,用棉線緊緊地捆住糉子。我正想得意洋洋地大喊一聲“大功告成”,手裏的糉子便像個頑皮的孩子一般,白白的糯米粒紛紛跳了出來,桌上瞬間一片狼藉。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下面的角沒捏緊,唉,真是功虧一簣!我趕忙向媽媽求助,媽媽卻不以爲意,跟我說:“沒關係,把漏的那個角用糉葉補一下,再用棉線捆緊就好了。”

就在這時,爸爸像個驕傲的大公雞一樣,向我炫耀他包好的糉子,還對我說:“看我包的糉子多好,我再包一個,給你做示範。”說着,爸爸拿起一片碧綠的糉葉,三下兩下就包好了一個糉子。可是他一提起來,糉子裏的餡兒都陸陸續續地漏了出來。我頓時笑得前俯後仰,直不起腰來了。媽媽也忍俊不禁,說道:“你爸爸很貪心,把餡兒放太多了,所以都漏出來了。”爸爸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把棉線拆開重新包了起來。

第二天,我一起牀,就聞到了一股清新的糉葉味兒。我急急忙忙地跑到餐桌旁,原來媽媽已經煮好了糉子。看着那一個個綠油油的`糉子,我被饞得口水直流,肚子也咕嚕咕嚕地響了。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糉子拆開吃掉,好美味呀!

吃完糉子之後,媽媽照着老家的習俗,給我換上新衣服,然後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一到江邊,我就被眼前的熱鬧場面嚇了一大跳。江岸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早早地來看賽龍舟。我看見個個船員握緊船槳,都在賣力地划船,便激動地爲他們鼓掌。身邊的老老少少也都笑容滿面,紛紛爲自已喜歡的隊伍加油。

我喜歡端午節,因爲在這一天,我不僅可以吃到鮮香美味的糉子,而且能穿新衣,看精彩的划龍舟比賽。試問誰不喜歡這一傳統節日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文從五歲的時候開始對端午節的習俗有印象。

她首先知道,端午節是要包糉子的,是爲了紀念那位屈原老爺爺。接着,她又知道了端午節要在掌心和前額抹一些黃色的雄黃酒,據說那樣可以變得更勇敢。接着,她還知道了,家家戶戶要要門上掛艾葉和菖蒲,這樣那些妖怪和不好的東西就不敢進門了……

今年端午節,我煎了一些草藥水,晾涼了給她洗耳恭聽澡。她爽快地答應了,還問:“媽,這也是端午節的'習俗嗎?”

“嗯。是的。”我點點頭說。

“爲什麼會有這個習俗呢?”文接着問。

“據說,在這一天,用草藥煎的水洗澡,身上不容易被蚊蟲叮咬,還不會長瘡呢……還有……我不清楚啦,我們去查一下吧……”

“真有趣!我最蚊子咬了,我趕緊洗澡去……待會再查那些……”文開心去走進充滿草藥味的衛生間。

每個節日對文來說,都是有趣的,因爲她會了解到一些她玩的東西,體驗一些新的經歷。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清晨,在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氣中醒來,朦朧中向枕邊摸索,摸起的是個精緻的香包,不用說,端午節又到了。

以前過端午節時,外婆總是很早就開始準備,從別處摘一些艾葉來曬乾,給我們這些孩子們做香包。其實,在街上也有人推着車來賣,不管是做工還是造型,都要比外婆做的好看不少,但外婆卻還是每年堅持做給我們。因爲,少了外婆的香包,總會覺得這節過的不完整。

端午節前一天,外婆會在家包糉子。我就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看着,幫外婆遞糉葉,在呈滿香米的糉子頂上放上一顆紅棗,與外婆合作包好一個又一個糉子。有時外婆包糉子的香米用沒了,我便會將買下的`米倒進一個乾淨的盆中,煞有其事的學着外婆的樣子攪着盆中的米。外婆就在旁邊看着,任憑我怎樣攪動盆中的米。等到差不多了,便叫我將米端過去。當手從水中拿出來時,那股香香的米味就留在手上了。

外婆繼續包着糉子,我便舉着雙手過去,湊到外婆身邊,想與外婆一同分享這香米的味道,聞聞外婆手上也有同樣的味道,我笑着跑開了。

一整個端午節,手上的米味兒退得差不多了,外婆的香包便被我掛在身上,這樣,不論我走到哪兒,身上總能帶着一股淡淡的艾草香。這味道是清新的,也是獨特的。

那時的端午,總讓我期待又回味。那蜜棗的的香甜,配上那糯糯的米,久久不散的味道,還有外婆做的艾草香包的清香。這樣的端午,連同那味道,一直在我的記憶中。

現在,我早就不是當時那個只懂玩樂的孩童,但外婆卻依舊做着同樣的事。閒下來時,我也會幫忙。還是記憶中的場景,還是記憶中的兩個人,還是那股端午節熟悉的糉香和艾草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那樣的清香,是那樣的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不知不覺,端午節又臨近了,又可以吃到香甜美味的糉子,還可以看到精彩萬分的賽龍舟。

小的時候,媽媽告訴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起先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漸漸的人們就把這一天當成了一個節日。爸爸告訴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兩千多年的楚國,他是一個偉大愛國詩人,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爲了老百姓能過上幸福日子,他敢於指出楚王做得不對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愛戴他。可是當新國王上臺後,他昏庸無度,不聽屈原的建議與主張,從而輸掉了與秦國的一場重要戰役,楚國的國都都被秦國佔領,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萬分,投汨羅江而死。當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魚兒吃掉屈原的遺體,所以向江中投放糉子等食物。當地傳說屈原死後,乘着龍舟去了天上。所以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上,包糉子、划龍舟就成了重要活動。

在中國,人們十分喜歡過端午節。現在城市裏面的人由於工作繁忙,沒法自己包糉子過節,就紛紛到各大超市去購買。超市裏糉子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白米糉子,鹹肉糉子,蜜棗糉子等等,花樣挺多的。把糉子放在鍋裏煮熟以後,打開鍋蓋聞上一聞,滿屋子都飄着糉葉的清香,嘗上一口,滿嘴裏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慾大開,非吃個飽不可。除了吃糉子,人們還可以去觀看龍舟比賽。江面上,龍舟前部的龍頭高高揚起,活靈活現。整條龍舟又窄又長,前面擺着一張大鼓,後面一個接一個的坐着許多精壯的小夥子,他們隨着鼓點聲,整齊的划着槳,在水面飛馳着。一時間水花四濺、鼓聲、號子聲與江岸上觀衆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場面宏大壯觀,熱鬧非凡。

我喜歡端午節,不僅僅因爲能吃到好吃的糉子,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更喜歡它的歷史內涵,每次過端午節,我總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帶、身背長劍,口中吟誦着《離騷》,行走在江湖之間的樣子,他的忠誠、堅貞,他的文采,影響着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如果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比作一段貼着寶石的絲綢,那麼,端午節就是絲綢上面一顆璀璨的夜明珠。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我愛家鄉村路兩旁的草叢,我愛家鄉山頂的果園,可我更愛家鄉的節日。每逢節日,媽媽總要抽出時間,給我講這個節日的傳說和故事,奶奶總會給我過她小時候那樣的節日,而在衆多的節日裏,我最愛端午節了。

記得今年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人早早起牀,我揉着睡眼弄明白了,這是按家鄉習俗要去趟露水,山上涼風兮兮,小露珠在草葉間,調聲的滾着、鬧着,我邊聽着媽媽講這天,耕牛吃了帶露水的草,可以更健壯,人的眼睛抹了露水可以變亮的傳說,一邊學着大人把露水往眼上抹,清清涼涼的,頓時,我的睡意全無,真感到眼睛變亮了許多。

這時,我碰到了趟露水的.小夥伴,我們全然不顧露水把褲角、鞋子打溼,在草叢中蹦着跳着、笑着鬧着……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滴露珠,在草葉間,聽螞蚱將他們的端午,聽螞蟻講它們走南闖北的端午趣聞……

“樂樂,過來!”奶奶在叫我乳名呢!奶奶把一根草枝夾在我的耳後,我不解的問:“這是什麼呀?爲什麼夾?”奶奶和藹的說:“是艾葉,爲了驅邪!”什麼是驅邪?我不懂不過我聞到了艾葉濃濃的中草藥味。

回家的途中,我看見家家戶戶門頭插上了艾枝。回到家爺爺、奶奶忙着給我擦雄黃酒,帶五色線,還有一個小香囊。奶奶說,這叫“牛心錘”,只見它花花綠綠的,還不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奶奶,裏邊裝什麼呀?”

“去年帶露水的艾葉、菖蒲、香料。”

“爲什麼要帶這些呀?”

“可保身體健康呀!”……

我不解,怎麼一個小香囊就有這麼大的作用?我便去問媽媽,媽媽笑着說:“艾葉、菖蒲,可以驅蚊蟲,你不是最怕蚊子叮咬嗎?”噢!這個就是保健康呀!

家鄉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但有噴香的糉子,有媽媽講的傳說和故事,有奶奶對我的呵護……家鄉的端午喲,留給我的是無盡的喜悅和歡樂。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今天下午放學回家,一進門便聞到一陣濃郁的清香。我問奶奶什麼東西這麼香?奶奶說是在包糉子,因爲馬上就要過端午節了。說完便和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奶奶對我說:“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不是都叫‘端午’的.,有的地方稱爲女兒節,有的地方稱爲重五節……”在這一天要賽龍舟和吃糉子,這些都是爲了紀念屈原。

“那端午有習俗嗎?”我迫不及待地問。

“當然有。”奶奶說:“端午也叫重五,所以都與‘五’有着緊緊的聯繫。比如要系五種顏色的長命繩,要插‘五端’,還要吃‘五黃’。”

“長命繩有哪五種顏色?”我好奇地問。

奶奶說:“有紅、黃、藍、白、黑。”

“那五端呢?”我追問道。

“有菖蒲、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那五黃呢?”

“有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雄黃酒。每個地方的五黃都根據地域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奶奶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

我感嘆道:端午節的學問真不少!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說到夏天的節日,愛吃的朋友肯定會想到端午節啦,這裏我就給大家講講,我是如何過這個“糉子”節的。

“糉子”節嘛顧名思義離不開包糉子。我的阿婆可是包糉子的“高手”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坐在阿婆旁邊做小幫手啦。阿婆首先要準備一盆熱水,把墨綠色的糉葉放進去,用刷子輕刷糉葉,等刷乾淨了,再將糉葉泡在一盆乾淨的清水裏。接着阿婆開始淘糯米,淘完的糯米放一邊瀝乾水分。接下來就要調製餡料啦,阿婆精心準備了一碗純瘦肉,一碗不帶皮的白花花的肥肉,然後用醬油、黃酒、紅糖及少許鹽把這些肉拌勻,靜待幾個小時候,這些浸泡了肉的湯汁又會被阿婆倒進糯米中拌勻,雪白的米粒瞬時變成了顆顆明潤的黑珍珠。

萬事俱備,要正式包糉子咯。

阿婆左手拿兩片糉葉,熟練地捲成冰淇淋脆皮的樣子,上面留出一段糉葉,右手拿着勺子,舀一勺“黑珍珠”進去,然後夾一塊瘦肉,一塊肥肉,接着又神祕的塞進去一塊黃黃的東西,又舀一勺了糯米蓋上,壓實,將之前留出的一段糉葉掀下來,包好。“阿婆,你剛剛放進去的黃色的是什麼?”我有點摸不着頭腦。“哈哈,不告訴你,等你吃的時候就知道啦!”阿婆故作神祕。“好吧阿婆,那你快點包哦。”我無奈又有點心急。阿婆讓我幫忙拿了一卷她夠不着的白棉線,我好奇了“阿婆,這是幹嘛用的?”阿婆笑眯眯說“這是棉線,捆糉子的,防止糉子煮的時候散掉呀。”然後阿婆嘴巴咬着那根白棉線,沿着糉子一圈一圈的捆緊,打結,剪斷。放在事先準備好的高壓鍋內。“阿婆,好簡單!我也要報包糉子!“等不及阿婆答覆,我的.糉葉就在小手裏做準備工作啦,可是糉葉在我手裏怎麼都不聽話,糯米放進去總是亂跑,要麼糉葉散了,要麼糯米灑了一地,要麼捆的時候連糉葉都破了,阿婆看見我的囧樣笑的前傾後仰,哎......我沒耐心了,還是端坐在小板凳上幫阿婆做小幫手吧。

不一會兒的時間,煤氣竈上的高壓鍋就開始“嗤嗤嗤......”的工作啦,滿屋子的香味讓人忍不住的咽口水,可憐的糉子就這樣被煮熟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小心翼翼的剝開糉葉,吹一吹,一口咬下去,瘦肉鮮香,肥肉潤潤,鹹鹹糯糯,好好吃,再一口,咬到了那個神祕的黃色的東西,鹹鹹沙沙的口感像極了大閘蟹的蟹黃,居然是鹹鴨蛋的黃哎,真是美味。

就這樣我過了一個神祕而又美味的”糉子”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想到和家人團聚在一起,我們家也不例外。

星期五去了姥姥家,星期六和姑姑們在一起,星期天在家裏寫作業和複習,迎接期末考試。下面就讓我說說這幾天的事情。

好幾周不去姥姥家了,怪想他們的,我也想小妹妹了,於是我和媽媽在第一天就去了姥姥家。在這之前,我去了眼鏡店買了兩副鏡框,現在很流行帶着這種鏡框,我看挺好看的,就買了兩副,帶着玩吧!

和媽媽來到姥姥家,看見小妹妹在玩積木,看見我們來,非常高興,迎面撲來,表示深深的問候。她們拉着我的`手來到屋裏,便和她們一起玩了起來,一玩就是一個多小時。中午, 姥姥做了一桌子菜,爲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大家吃得特別開心。

下午,妹妹去睡覺了,媽媽和小姨出去了,我在家裏看電視,一下到了下午四點。該回家了,晚上還有一個宴會,是老爸請客,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是太開心了,但晚上下雨了,天氣不怎麼好。

晚上大姑來了個電話,說她和哥哥已經回來了,準備明天一起吃個飯。我當然同意了,因爲我喜歡熱鬧,喜歡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這也符合中國的習俗,定在晚上,說一定要準時到。

爲了晚上的家庭聚會,我把我最好看的衣服拿出來穿。我很重視這個家庭聚會的。

我們街上二姑父和姐姐,就去了飯店,隨後爸爸也到了,和大姑,大姑父一起來的,大姑說我變樣了,也長高了,我特別高興,還沒等吃飯,我和姐姐就迫不及待的要和哥哥出去說說話,哥哥在煙臺上學,很長時間纔回來一次,這次回來,也是爲了慶祝一下節日。

我們到晚上八點半纔回去的,這一天過得真是充實呀!但是也不能忘了期末考試,複習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第三天我在家複習了一天。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是太開心了,接下來就是迎接期末考試了,加油!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糉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糉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裏與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與小橋,奶媽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糉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糉子,裏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糉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糉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糉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糉子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糉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糉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與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着手裏,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糉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糉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糉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糉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糉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糉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爲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糉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作爲中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毫無疑問這樣其中最有“熱”感的節日。

作爲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氣,端午節顯然這樣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思考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村,端午節確這樣一個忙碌的節日,因爲在中國蘊含豐富的農耕文化之中,端午節代表着夏收秋種。

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這樣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盼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爲能夠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卻這樣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穫的季節,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的前一天正好能夠包成糉子,然後美美吃上一頓。

此刻,南北差異已經沒有那麼大,端午節吃糉子,這這樣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習俗。

中國人端午節吃糉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這樣爲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糉子作爲對屈原的紀念。

糉子還這樣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據說,早在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可這樣在當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之後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向到這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這樣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糉子呢?

標籤:端午節 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