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精選】實用的端午節作文8篇

端午節2.83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實用的端午節作文8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你們是不是都有自己喜歡的節日呢?不過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在端午節那天,我學會了包糉子。

就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興奮得睡不着覺,心裏想:明天會不會有什麼驚喜呢?我懷着這樣的問題睡着了。早晨,我迫不及待地換上衣服,突然,廚房裏傳來了一陣清香,“啊!”原來是糉子的香味呀!”我開心地說道。我立馬跑到廚房,發現奶奶正在包糉子呢!我的嘴巴不停得流口水,就在我流口水時,奶奶大聲地說:“呀!包糉子的'材料沒有了。”我一聽,信心滿滿地說:“我幫你找吧!”奶奶一聽,高興極了。奶奶先教我如何摘糉葉,首先要找又長又寬的糉葉,這樣纔好包一些。奶奶教完我摘糉葉後,我們找到了一棵千年竹,上面的竹葉就是糉葉,我看了之後,發現它都葉子比普通的竹葉長且寬。奶奶說:“摘的時候要小心,因爲它長得長,邊上也可能會劃到手,所以一定要細心。”我聽了後,開始小心翼翼地摘竹葉,過了幾分鐘,我和奶奶摘了一大半竹葉。接下來就是糯米了,我想糯米是什麼。奶奶說:“糯米其實就是普通的米,不過,包在糉子裏,它就叫糯米!”我聽了後,心裏想:原來糉子有這麼多有趣的學問呀!所有的材料齊了後,奶奶和我開始包糉子,開始我不會包糉子,不過奶奶細緻耐心地教着我,奶奶說:“先把竹葉弄成三角形,再用勺子把糯米舀在裏面,然後把上面所剩的地方蓋在上面,接着用麻繩綁一圈,好了,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晚上,爸爸和媽媽回來,奶奶把今天所有的事講給她們聽,他們都誇我很厲害哦!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爲在那一天我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節作文 篇2

提起端午節,或許人們會立即想到糉子、想到鹹鴨蛋。但對於我,端午節卻有着特別的、難以名狀卻永生難忘的味道。

佳節意味着團圓。從小到大,每一個節日都是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一起分享媽媽親手包的餃子、親友送來的月餅、奶奶精心醃製的鹹鴨蛋,還有全家合力製作的糉子。一年又一年,我們重複着這樣的方式,平淡中蘊藏着幸福的味道。

升入九年級,會考在即,複習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在書山題海中奮力拼搏的我們早已無暇顧及什麼節日。每一天都以同樣緊張和忙碌的步調匆匆走過。端午前一晚,宿舍裏不知哪位細心的舍友說:“明天是端午節吧?”這才恍然記起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佳節。望着窗外無邊的黑夜,想起了以往和家人共度端午的情景,想起了那香 噴噴的美味糉子。可明天,這一切都只能化作濃濃的思念,心中充滿了失落和惆悵,久久無眠。

第二天早早來到教室,驚訝地發現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放着糉子和雞蛋!啊!我猜到了!是老師爲每位同學準備的。全班四十幾個同學,這麼多的糉子,老師要包多久啊!我雙手捧起這還帶着溫度的糉子,輕輕地剝開,裏面是白白的糯米,還有兩個大大的紅棗。一口咬下去,香香甜甜,加之棕葉淡淡的清香,讓人回味無窮……

看着老師佈滿血絲的眼睛,想必她昨晚沒有休息好吧。我知道,老師是想讓我們感受和家裏一樣的歡樂與溫暖。我真的感受到了,小小的糉子裏滿載着愛的味道。

也許,每個人對各種節日的不同味道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體會和深刻記憶。而這種體會和記憶,不僅僅源於各種節日食品的美味,更是源於摻雜其中的某種情感。就像這端午的味道,那是清清的棕葉香、濃濃的紅棗甜、淡淡的感動和深深的師生情。

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人人皆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可以划龍舟,品糉子。我雖然錯過了精彩的划龍舟表演,但仍然品嚐到了香甜可口的大糉子。

這次,我吃的可不是一般的糉子,而是我親手包的大肉糉子。

第一步:準備材料

做糉子,當然不能少了糯米,糉葉,香腸和線。我和外婆到菜市逛了一圈,發現現在除了糉子,很少有人注意其他的小菜。我們按順序買好了材料,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材料綞買齊了。

第二步:洗糯米和糉葉

剛買回來的糯米和糉葉上有一些小灰塵。我先倒了一盆熱水,從糯米中選出一半糯米,放入水中,浸泡了好幾個小時後,我撓了撓腦袋,一進想不起該做什麼時,外婆在一旁火上澆油,眉飛色舞地諷刺我:“喲,想不起來了?你泡了糯米的那個東西不洗洗?”外婆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什麼。我一把抓起一旁的糉葉,逐個逐個地認真檢察和清洗了一遍。

第三步:包糉子

包糉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連包了幾次,也沒包成一個,這可把我急壞了。我先把糉葉捲成一個沙漏的形狀,但下面不能留孔,然後把靠裏的葉子向內一捏。但是,千萬不能讓糯米溢出糉葉捲成的沙漏。用靠外的葉子把旁邊的小洞蓋住,下面就形成了三個角,把多餘的葉子尖用剪刀剪去,用繩子一圈一圈地套起來,最後打個結,將它套緊,套成一串,一串糉子便做好了。

第四步:煮糉子

剛做好的糉子還是生的,要放進鍋裏蒸兩小時左右。“糉子出鍋了!”我端着一盆熱騰騰的'糉子從廚房走出來了,大家將糉子一搶而空。我拿出一串糉子,青青的,三角體一樣的開頭,象一個個胖娃娃。

第五步:吃糉子

最後而且最重要的一步,當然就是吃糉子了。撥開外層青青的糉葉,夾着香腸的糯米便露出來了,咬上一口,軟軟的,鹹鹹的。大家象品嚐天下美食一樣,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我臉上綻開了花。

端午節作文 篇4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糉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之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將事先準備好的糉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糉子的習慣。因此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糉子的小販,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包糉子。你知道糉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糉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接着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糉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糉子香的時候就能夠吃了。吃糉子的時候,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糉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糉肉,升騰着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糉香,兩個糉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糉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糉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衆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由於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因此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作文 篇5

我期盼已久的端午節馬上又要來到了,在這個節日裏的小朋友們格外歡快活潑。這是我記憶最深刻的節日。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聽媽媽說:“這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有四五千年的歷史。這個節日有許多風俗,比如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等,這個節日還與“五”字連在一起,每年的`這一天,媽媽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我的脖子、手腕和足踝上,這“五線”成爲長命縷,這亮麗的色彩,增添了節日歡樂的氣氛,也象徵着小朋友們的健康成長。

爸爸趁天還沒有亮,就忙着去田裏拔了一些艾蒿掛在門上和屋檐下,說:“可以避邪。”

奶奶也早已起牀,包好了各種各樣的糉子,有肉的、板栗的、紅棗的、赤豆的,然後將包好的糉子煮熟,擺在飯桌上,我每人分了一小盤白糖,我們全家人吃着香噴噴熱氣騰騰的糉子,別提心裏有多高興多快樂了!

端午節作文 篇6

連綿不斷的山,綠陰如蓋的樹,書聲朗朗的校園,古色古香的農家小院,你們猜這是哪兒啊?這就是我們岢嵐的美麗鄉村——宋家溝。

清晨,我們早早地到達了宋家溝。我走進一戶農家小院,院中瀰漫着花香,聽着雞鳴犬吠聲和小蟲的呢喃聲,好一支悅耳動聽的交響樂啊!院中有一塊地,種樹,種菜,種花,雖然不是什麼奇花異草,但又是一道好景。真所謂"院中桃花始盛開,青天白日映樓臺。綠樹碧檐相掩映,好似仙境天上來。"這樣的生活怎能使人不向往呢?

正在陶醉之時,"嵐漪書社端午節詩文朗讀會"開始了,社員們心潮澎湃,繪聲繪色的分享着自己的作品。趙陽老師和小白的《一起成長》讓我感受到了父女之間那份無微不至的愛;任宇陽小朋友的《保護地球媽媽》讓我知道保護地球,世界纔會更美好;安昱熔小朋友的《少年中國說》讓我領略到了中國少年的壯志豪情:李子阿姨的原創作品《水土如畫》更是讓我感受到了岢嵐人對這片熱土那份深沉的愛。

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宋家溝國小的那些默默無聞的老師和純真可愛的學生。這些老師把自己的心血和無私的愛都傾注於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燃燒於偉大的`教育事業。我記得有一位女教師說,她住在學校裏,平常很少回家,每次兒子給他打電話都會問"媽媽,你什麼時候回家啊?",每當他挎起包包正準備回家時,孩子們都會問"老師,您去哪兒?什麼時候回來啊?"我想這位老師的心中是舉棋不定的,因爲這些都是她的孩子。在這個小小的學校裏,有着許多這樣的老師,他們雖然渺小,但他們的愛可以感化這裏的孩子,改變這裏的孩子,他們希望孩子們越來越好,長大以後成爲一代棟樑。這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這麼小就離開父母生活自立,在他們的小世界裏,老師就是父母,他們聽老師的話,努力學習,用這種老師最喜歡的方式來感恩老師,不想讓老師失望。在他們小小的身體裏賦有着滿滿的正能量。

那連綿不斷的山,綠樹如蓋的樹,書聲朗朗的校園……一切都印在了我的記憶之中。在靜謐的中午,人們正在午休,雞、犬、小蟲也不再鳴叫,只有樹葉在颯颯作響,也許它是在歡迎我們下次再來吧!

端午節作文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重五節。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起源的嗎?如果還不知道那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傳說,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楚國人很有學問,他的名字叫屈原。屈原是在楚王身邊做官的,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可是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急了。就在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後來楚國百姓得知此消息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一位老人從家裏拿出一個米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的往江裏扔說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屍體,好讓漁夫完好無損把他的屍體打撈上來。還有一位老中醫把用雄黃做成的藥酒往江裏倒,說是把魚、蛟、蝦、蟹都藥暈,不讓它們破壞屈原的屍體。久而久之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所以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不僅只是漢族過端午節,滿、蒙、藏、苗、等28個少數民族也過端午節。泰州市海陵區大馮中心國小三{4}班

端午節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着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爲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後兩岸的老百姓划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糉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裏……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爲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划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