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9篇【優選】

端午節8.32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9篇【優選】

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節前兩天,我們昂立作文學校組織一個大型親子活動。我們每個人都興高采烈,非常興奮。

在活動開始前,我卻睡過了頭,差點錯過了整個活動。當我剛到達活動地點時,幸好活動纔剛剛開始。我一進去就找到位置,趕快坐下來。正聽老師講到: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爲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賽龍舟,飲雄黃酒,包糉子,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佩香囊等,都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聽完老師講完後,已經想躍躍欲試了。老師又講到:孩子們,座位後面是製作香囊的地方。請你們和家長一起製作香囊吧!老師話音剛落,爸爸小聲的對我說:“兒子,快過來。”我跑過去一看,哇!原來爸爸已經將香囊做好了。爸爸拿着他所製作的香囊,表現的很得意。我趕忙把頭伸過去,讓爸爸給我戴上。爸爸卻說:“現在不行,待會兒,活動開始了,再戴吧!”我問到:“什麼活動?”爸爸剛要說,老師卻打斷了。“請孩子們走到你們最愛的人面前,讓他們爲你佩戴香囊。”我又把頭伸了過去,爸爸這次給我戴上了香囊。戴完後,我的心裏充滿了幸福感。

下一個活動是爲自己的.媽媽繫上藍絲帶。我心想:我媽媽的學生正在考試,所以她纔沒有到現場來。想着,我的臉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下個活動是誦讀屈原的經典詩詞。當我們讀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老師說這兩句是《離騷》中的千古名句,被後人廣爲傳頌。

最後一個活動是“快樂尋寶”。老師說:“現在會有人給你發一張代金券,你們的任務就是找到更多的卡片,從而獲得獎品。快樂尋寶,現在開始!”我等老師說完後,就瘋狂地尋找卡片,可是我一張也沒有找到。最後,我懷着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座位上。

這次大型親子活動,雖然我沒有獲得獎品,但卻令我印象深刻。這個端午節活動告訴了我要愛國愛民,忠貞不二。

端午節作文 篇2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糉,而在我的家鄉,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糉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戶人家都擡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咱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咱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竈放着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糉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糉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裹蒸糉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糉,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糉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咱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糉,每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爲溫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說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糉的咱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糉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糉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端午節作文 篇3

端午節習俗有包糉,掛艾葉,划龍舟。6月21日,我在媽媽的陪伴下,去參加小記者活動——包糉子比賽。但是很遺憾,因爲是第一次,不懂包糉子,所以失敗了。雖然沒有獲得獎,但是從這次比賽中,我學會了包糉子。於是,端午節那天在家裏決定再實踐一次包糉子。

媽媽提前準備好食材:醃製腩肉,鹹蛋,剝皮綠豆等,然後我們就開始包糉子。首先我拿了兩片糉葉,把它們折成一個圓筒形,然後把糯米倒在圓筒形中,在中間添一塊腩肉和鹹蛋綠豆,然後再加上適量的糯米把食材蓋好,再添上一片大糉葉打折包裹,最後用繩子綁結實就可以了。

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包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漏米了,糉葉太疏,包不嚴實。或者是糯米或食材都放多了,糉葉包不過等等。萬事開頭難,有了上一次小記者比賽經驗,我順利地把困難克服了。慢慢地我學會了包糉子,而且包糉子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把包好的糉子放在高壓鍋裏蒸煮20分鐘,打開鍋後,一陣甜甜的糉子香飄滿整個房間。譁,真香!

我們一家子把糉子拿到大院去吃,因爲這樣子可以把糉子變得涼一點。拿出去以後,滿院子都香了,甚至連鄰居都聞到香味,我們在院子擺上圓桌子,拿6張椅子,在上面放些花,爲我們吃糉子平添了許多樂趣!再在圓桌子上擺個手機,一邊看賽龍舟,一邊吃糉子,其樂無窮!

我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口感粘粘的',中間的豬肉鹹蛋和綠豆好吃極了,吃着自己做的糉子,心裏高興極了。

端午節作文 篇4

昨夜子規聲啼催,今朝汨羅帶淚歸。

《離騷》一曲哀民生,誰人誦之不含悲。

屈原,這位本欲厲治革新的偉大詩人,因小人諂害,終未被重用,且橫遭流放,眼見國破民苦而無力迴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羅江。

"長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艱."人民的流離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懷着滿腔的.報國志而無法施展,他的苦悶可以想見,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選擇。

人民爲紀念他,因之有了糉子,有了賽龍舟,有了端午節。

兩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的農民,不僅免去了農業稅,還有了糧食補帖.從農民的笑臉中,我們似乎可以想象偉大的詩人屈原若在,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政治昌明,祖國昌盛,一定會重寫《離騷》將其詩句改爲:"長欣喜以歡呼兮,興民生之多光."

祖國正向富強邁進,人民正向小康飛奔.欣逢這樣的盛世,汨羅江不再嗚咽,歡快地向前奔流着……

每到端午節,偉大的詩人屈原,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歷史反思。

端午節作文 篇5

1月13日,星期六,爸爸帶頭我去了三個很好玩的地方——甲秀樓、文昌閣、隨緣齋。

甲秀樓旁還有一個南明河畔。遠看,岸邊一個老爺爺在釣魚,走近一看,哦!原來是一個銅雕像,它身穿黃色大衣,杏黃色的魚竿上沒有魚,看起來像是炯炯有神地望着河裏。它身旁還有一個黃色的蚯蚓盒。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樓了,樓高20米,12根石柱。樓前有一個涵碧亭,亭柱上刻着“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青蓮瓣裏行”。甲秀樓經過了四百年的.風吹雨打仍舊矗立不倒,是貴陽曆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的標誌。

文昌閣是明朝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建造的,佔地約1200平方米,我和爸爸進去看了一下,知道了文昌閣有三層樓。我們爬到二樓時看到了以前的塔頂,是一個夏季打雷時所劈裂的,以前的塔頂重80年,1。5米高。到三樓時,看到壁畫上的人物惟妙惟肖,當時想:能在距今有四百年的塔頂放眼遠眺,作爲一箇中國人,我感到了自豪。

在隨緣齋,一個寫字老師正在教學生們寫毛筆字,我聚精會神地看着,老師說:“小朋友,來寫幾個字吧!”。看着老師和善的目光,我開心地笑了,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好字的每一筆,每一畫,經過老師的一番指點,我寫的毛筆字受到了老師的好評。

今天,我很高興,是因爲去了甲秀樓和文昌閣瞭解了中國的古文化,去隨緣齋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端午節作文 篇6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決定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

一大清早,母親就帶着我和妹妹上街購物。大街上真熱鬧呀!到處是車鳴聲,叫賣聲。真個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我們來到超市,超市裏也是熙熙攘攘,人們在忙 着選購物品。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選好帶給爺爺奶奶的禮物,母親還買了新鮮的糉子。出了超市,母親又給我和妹妹賣了花花線、生肖香包,還給我們買了烤魚棒,我和妹妹高興得不得了。

帶着買好的`禮物,我們趕回老家。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我和妹妹也嘰嘰喳喳個不停。到了老家奶奶一見我們臉上就樂開了花,還準備了豐盛的午飯,有雞肉鴨肉……還有我最喜歡的香腸 。我們一家人開心的吃着、說着、笑着,享受着團圓的喜悅。

這真是快樂的一天,既記念了屈原,又讓忙碌的人們有機會問候親人朋友。

端午節作文 篇7

鄉下的端午節 週二是端午了,母親需要給我們編一些五棉線,還要包三角糉呢!母親拎了五個顏色的棉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後將這五個線捋好平拿桌上,接着再編成繩,還非常巧妙的弄了一個結。四根五繩子做好了。

母親教我這叫“長命縷”,她又仔細的分別給我們戴在手和腳踝上。還特地囑咐我們說:“要愛惜,等戴上後下第一次雨的那時,取下擲進雨水裏。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通過端午節風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母親的良苦用心。緊接着要做三角糉了,我看母親拎了荷葉,包着糯米,中間還放着四顆大棗。接着又熟練地摺疊荷葉包裹糯米。

還拿五棉線捆紮着,母親接連包了十幾個。母親拿包好的三角糉放進蒸鍋,蒸上了大概十五分。

蒸好的`三角糉拿到盤子裏,還沒等吃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

我圍着盤子聞了又聞,着急的等待着三角糉變涼。過去了一會,終於能夠下口了。我打開荷葉,白裏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下,粘甜滑爽,非常好吃!

大家邊吃邊笑,只因我們都看見了對方臉上的糯米。母親說:“除去吃糉子,戴長命縷外,還有插艾草、撒細糖、賽龍舟……等風俗。”看來,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

這次端午不單單吃到三角糉,還增長了不少見識。我過了一個歡樂的端午。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來了。她沒有一丁點兒的靦腆,也沒有絲毫的急切,更沒有向誰打過招呼,就那麼自然地、理所當然地來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每個角落都瀰漫着端午的味道:甜甜的、清新的、濃濃的。

從我記事開始,每年臨近農曆五月,母親就開始準備端午節的吃食:糉子。包糉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名義上說是幫忙,實際上是想借機偷吃碗裏的餡。那拌了蜂蜜的糉子特別好看,穿成串,擔起來像玲瓏的風鈴。我偶爾也會動手包幾個,只是往往不是多一個角就是少一個角。但是,無論是幾個角的糉子,母親都會誇獎一番,說我能幹。

那甜甜的糉子餡,讓我的童年生活變得十分甜蜜。每次回憶,心中都一種甜甜的味道。

每年端午的前一天,父親一定會去田野裏割艾蒿。回到家之後,把艾蒿整理得乾乾淨淨的,捆成捆——我記得是二十棵一捆,準備在端午的一早拿到城裏去賣,年年都吃。端午節那天,父親自然是趕早上城,母親總是把我們早早地叫起來,讓我們去田野裏割些艾蒿。回來之後,母親便唸叨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在門窗上。艾草的清香瀰漫開來,這般香氣很持久。晚上,還要用艾蒿水泡泡腳,睡覺時,被窩裏都有一股清新的艾蒿香。

那清新的艾蒿香,混合着父親身上勤勞的汗水,似乎永遠縈繞在我們身上。

我特別喜歡過端午,因爲她沒有春節的忙碌,卻有除夕的`感覺。大早起,母親總是親自給我綁五彩線。那專注的神情,那靈巧的動作,透露出不可替代的溫馨。早飯時候,母親總是爲挑選模樣最好的鹹鴨蛋,讓我吃餡最滿的糉子。晚上,母親總是讓我第一個用艾蒿水洗頭、泡腳。小時候,覺得母親就應該做這些事情。現在,我明白了,這些瑣碎的小事中蘊含着濃濃的慈母情。

端午的味道包含在童年的回憶中,蘊含在父親的勤勞裏,縈繞在母親的關懷中。我希望我的父母親能永遠健康地生活,因爲,他們的兒子希望能在每一年的端午,和他們一起品嚐端午的味道。

端午節作文 篇9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這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跟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這六百里地的好處,就跟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糉子,賽龍舟。

說起吃糉子,自然的有包纔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糉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糉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這些是菜葉,不是包糉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糉子。“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跟花生、肉餡跟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糉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糉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糉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遊動着,大家都認爲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爲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標籤:端午節 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