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春節

春節的習俗(通用15篇)

春節3.19W

春節的習俗1

春節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節日,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習俗早已使它成爲我們的文化之根。可是,對於那些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來說已經很少能真正感受到春節文化的氛圍了,因此,年越過越簡單了,有些風俗習慣甚至在慢慢地被人們淡忘。

春節的習俗(通用15篇)

對我們這輩人來說還可能知道過年要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可是現在的孩子除了知道過年會有壓歲錢外,其他卻知道得很少。因此,把春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傳統習俗繼續流傳下去也是中國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點很重要,但做起來絕不困難。

其實,每個春節傳統習俗都是一個故事,而孩子最愛聽的就是故事,如果父母能在春節時把春節的故事將給孩子聽,必定會引起孩子的濃厚興趣。如果,父母能讓孩子參與寫春聯、包餃子等活動,一定能讓他們親身體會到春節,原來該這樣過的感受。

貼春聯

春聯又叫對聯、門聯,源於古代桃符。古書載:度朔山桃樹蔽日,內有神荼、鬱壘二神,能食百鬼。故百姓在除夕時畫二神於桃木之上,懸掛門外,以驅鬼避邪,這種桃木片是沒有字的。王安石詩中說的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指的這種桃符。後來,後蜀國君孟昶在除夕時令手下人作詞寫在桃符上面,寫得他不滿意,便親筆在桃木條上寫了一對聯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放爆竹

過去過年是一定要放爆竹的,那是春節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好似一道不可或缺的大菜。但現在部分城市已經實行禁放的法令。

過去放爆竹有許多講究。大年七年級早上一開門的時候或出去拜年的時候要放開門爆竹,又叫開財門,一般放一掛鞭炮。若未放開門爆竹就出門去,視爲不祥。除夕年三十晚上祭完祖宗和已去世的父母之後,全家關上門吃團年(團圓)飯,放關門爆竹,一般放一至三掛鞭炮,然後閤家圍坐談笑、吃雜食、守歲到半夜或天明。

現在我國的不少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污染等問題而禁放鞭炮,這種風俗只在沒有禁放的城市和農村沿襲着。剛實行禁放的時候,很多人還真不習慣,有的人爲此還想了不少辦法,比如舉家開車到鄉下去放炮。其實,文化是人創造的,文化形式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既然有法必依,對於心中的留戀您就得從方式上想點轍。有的人就比較聰明,弄盤錄音帶放放--聽鞭炮聲,或用踩小氣球聲當鞭炮,有的乾脆買幾串工藝品鞭炮掛在廳裏看不但安全又一點兒不影響情緒,還給家裏另添了幾分喜慶呢!

包餃子

過年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這在中國源遠流長。

北京人有句名諺:好吃不過餃子。今天聽起來覺得餃子怎麼會是最好吃的呢,但在古代生產落後烹調原始的情況下,餃子就算是很好吃的了。

今天昌明盛世的餃子更是異彩紛呈。從餡來說,有雞蓉、鮮蝦、什錦、三鮮等上百種;從烹法來說,有湯煮、籠蒸、罐煲、鍋貼等各法,速凍餃、即食餃等產品也層出不窮。餃子館也如雨後春筍遍佈神州。京城八大樓之一的鴻興樓飯莊,一兩面能捏成25個小餃子,一個一種味道。西安唐城餃子館的餃子宴名揚海內外,據說一些老外們吃的時候一邊老叫肚子脹一邊還拼命往口裏塞。瀋陽的老邊餃子館因煽鍋蒸餃和熗雞湯煮餃而聞名遐邇。天津清真白記餃子館和太原認一力餃子館也爲華廈餃子上品,使路人垂涎因而門庭若市。廣東粵菜中的鮮蝦仁蒸餃有後來居上之勢,北方人南下均趨之若鶩。

吃年糕

南方多數地區過年家家吃年糕。雖然現代我國年糕已有南式北式兩派,但如同月餅一樣,北式失於粗糙,口味遜遠。南式年糕又以蘇州、廣東和寧波爲最佳,味有鹹甜淡,烹有煮炸炒,細而不軟,味中有味,加之多種配料烹法,真乃中華一大美食。蘇州年糕有兩千多年曆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裏面還有一個典故。

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繪畫體裁,因在過年時張貼而得名年畫。古代是貼在門上而不是貼在屋裏,古籍載畫虎於門、貼畫雞於戶上。宋代發明了雕刻板畫以後,稱之爲紙畫。

傳統的年畫多爲木刻水印,色彩鮮明,畫面熱鬧,線條單純。題材主要有五穀豐登、春牛、風景、花鳥和一些封建迷信等。當代的年畫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從工藝到題材都豐富多彩,很受人們歡迎。

春節的習俗2

我想同學們對春節的各種習俗都很熟悉吧,我的家鄉有好多習俗呢,“跳火羣”就是其中之一。每當春節時,爸爸都會從外面買來一些草,這是幹什麼用的呢?其實,這就是用來跳火羣燒得草。

吃完團圓飯後,媽媽叫外面趕快去洗澡更衣,我們要舉行一個儀式。“是什麼呢?”我好奇地問,爸爸說:“要帶你們下樓去玩火。”“是真的嗎?你們不是總叫我們小孩別玩火嗎?怎麼今天、、、、、、”我有些疑惑不解。

換上新衣,我們火速跑下樓去,拿出爸爸買回來的草放在院子中央,用打火機把火點燃了,火勢迅猛地燃燒起來,看着熊熊的大火,我卻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可大人們一個接一個從火堆上跳了過去,嘴裏還不停地念着:“跳過去好運氣,跳過來發大財!”我可不敢跳,剛想躲到後面去,堂哥叫住了我:“輪到你了!”我畏畏縮縮的,這時堂妹也跳過去了,我也不想給自己落下一個“膽小鬼”的稱號,於是就壯着膽子跳了過去,有了這一跳,接下來就放鬆了許多,大家都跳得很起勁。

我問奶奶,爲什麼要舉行這樣有趣刺激的儀式,奶奶說:“這是我們家鄉過年的習俗,這叫跳火羣。象徵着新一年都能夠吉祥行好運。”這真是個好玩有趣的傳統習俗!

春節的習俗3

每年春節,我的家鄉有一個風俗,那就是拜祖先。是在大年八年級的凌晨回老家拜!

開始,你一進去之後,沒過幾分鐘你就會淚流滿面了。不是因爲個個人都在祭拜而想起了祖先。是因爲煙太薰了,你無法承受如此薰的煙!

而對面黃家的放鞭炮,你看着覺得好玩吧?可放完風這個“頑皮的孩子”偏偏把放完炮的煙吹到我們陳家來,還沒把眼淚擦乾頓時又淚流滿面了!

現在要到我們放鞭炮了,輪到黃家淚流滿面了吧。開始放炮了,我在遠處看見一個人用香點燃了鞭炮之後,狂奔跑了100米後,看着鞭炮一個個爆炸!可煙又被吹進我們那兒了。

放完炮剩下的紙全着了,那畫面真壯觀啊!後面有一羣人拿水撲滅火,還有人拿有葉子的樹枝把火打滅!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一個習俗!

春節的習俗4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着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七年級,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牀。吃過午飯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爲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結尾: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着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春節的習俗5

韓國的春節和中國一樣爲陰曆1月1日(今年2月14日)。春節的時候,大部分的韓國人都會回故鄉祭祀並和親人們一起過節。因此,春節已被指定爲法定假日。

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裏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大掃除也是很重要的項目。男人打掃房屋和庭院,清洗傢俱;婦女換洗被褥衣服,準備過年的食品(年糕湯是必備的),家家張燈結綵。

晚上的時候,韓國也熬夜。家裏各個房間都點上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玩,等待新舊年交接時刻的到來,一般也是午夜12點,屆時閤家歡呼雀躍,又唱又跳,以示驅趕邪惡,祈求賜福。

午夜12點,放鞭炮的時間到了。把竹條編的笊籬上裝上糖果、糕點、小錢等,掛在門外的牆上,七年級清晨窮人可挨家挨戶隨意取走一些,按慣例要留下一些給別人,不能一掃而光。

大年七年級這天早上,早早起牀,穿好美麗的韓服,祭祀祖先。韓國人認爲,去世的祖先只有在這天才會回來,吃掉祭祀的食物。

祭祀時,在寫着祖先名字的靈位上貢上各種食物後,後孫們倒上酒然後行禮。向祖先表達後孫們的感激之情,並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間的平安和健康。

向祖先拜過茶禮後,就是一家人相互拜年。與中國一樣,晚輩要給長輩磕頭,在磕頭拜年時要互致祝福,長輩還要給孩子們他們最關心的壓歲錢,祝孩子們身體好學習好。

春節的習俗6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習俗。我們這有個俗語稱“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糕雪,二十七蒸饅頭,二十八花撲兒了,二十九胡戈扭,三十包餃子,七年級撅着屁股磕頭。”

春節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在春節的前夕我們要做許多準備工作:臘月初七,我們就開始準備了,一大早起來小孩子們要挨家挨戶去淘米豆,供明天做巧米粥(又稱臘八粥)用,還要從井裏提一桶水,這水不能像平常那樣放在缸裏,要掛在梯子上不能着地。臘八到了,我們小孩子們起了個早,拿着鋤頭去地裏刨一個坑,找一些柴火,拿着昨天淘的米豆和從井裏提出來的水熬粥。爸爸媽媽們在家裏泡臘八蒜,等過年時吃餃子是吃,到那個時候蒜就成了翡翠色,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個餃子。

我們小孩子過年最重要的就是買新衣服,買吃的,我們喜歡過年,那是因爲過年和平日不同,可爸爸媽媽就要破費,也忙的不可開交——買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準備過年。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

除夕上午,我們要貼對聯,貼“福”,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着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下午,我們就開始弄餃子餡,包餃子,晚上吃飯時,家家戶戶響起了鞭炮聲。晚上我們要守歲,很小的小孩可以早睡,這一夜就沒有什麼人睡覺了。

七年級和除夕就截然不同了。這一天一早起來就要放鞭炮,意味着吉利。大人們要去親戚,朋友家拜年,給長輩磕頭。長輩還要給晚輩壓歲錢,因爲“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我們能平平安安。壓歲錢寄託這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懷。所以,我們不能亂花,要做些有意的事情。

初六,所有的店鋪開張,不過沒有什麼生意。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要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街上辦喜事一樣熱鬧,晚上看燈展。

到十九春節結束,孩子們上學讀書,大人們又要去忙着地裏的活了。

春節的習俗7

春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每到這時,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拜神,希望來年一帆風順。貼好對聯,吃年夜飯,放鞭炮,然後守歲。那時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爲我可以去親朋好友家玩,還可以拿壓歲錢,晚上十一點鐘睡覺也沒關係。大年三十可以一邊坐在沙發上看春節晚會,一邊看窗外五彩繽紛的煙花,節目是那麼的.好看,煙花是那麼的絢麗多彩!

春節是我國重要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春節的習俗8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

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裏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牀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竈神。竈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爲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竈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爲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後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後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隻,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閒時光,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爲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爲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竈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爲這時竈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爲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春節的習俗9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於來了!街上熱鬧非凡,每個地方有着各自的特色。你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鐵衝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春節的上午,家家戶戶的人都忙不過來。他們在忙什麼呢?當然是在貼春聯啦!春聯都是紅紅火火的,都代表着吉祥幸福。門上貼着春聯則有春味,無論再美的房子,就在春節不貼春聯,那也不顯得十分美觀。

聽!“啪啦啪啦——”這聲音十分美妙,它唱出了春節的喜悅與熱鬧!你再仔細看,只見眼前一片紅。就像一羣紅孩子在活潑亂跳。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什麼了。

每到春節的中午,家家戶戶的人都會敬神(一般都是敬死去的親人)一般敬神都要放置三碗飯和一些菜,然而這些菜不能是被吃過的,要不然是對神的不敬。

每到春節的下午,大家都要到墓碑前掃墓,都是懷着滿滿的孝心來看望親人

每當春節的傍晚,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年夜飯開始,這頓飯得慢慢的吃,大家邊吃邊聊家常話,老人們最遵守這個規矩了,他們一吃就吃到深夜,而我們這些孩子們則耐不了性子,就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爆竹,傳來的歡笑聲把除夕推到了高潮。

吃年夜飯時,則少不了這兩樣菜:一樣是年糕,它是過年中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它也是我的最愛,因爲它很甜。還有一樣是魚,“魚”和“餘”的諧音一樣,是象徵“吉慶多餘,年年有餘......”

一時間,鐵衝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歡迎你來到這裏,等你來到這裏時,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春節的習俗10

春節是封開縣內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外出的人紛紛回家團聚。羣衆過節活動,一般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即陸續開始,大搞室內外清潔衛生、備年貨,婦女忙於 裹餈、蒸年糕,迎接新年。年製品以糯米餈爲主,有時包裹蒸、花生、芝麻粘皮的糯米 糊、甜糕、“沙爽”(粘米制品),還有油炸糖環、油炸檄(北境制空心,南境制實心),解放後還時興炸角子、做雲吞、湯丸等等。 除夕前還有送迎竈君習俗。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竈君上天,除夕晚接立竈君神位。 迎送竈君要備三牲、酒禮祭拜。傳說竈君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該家主人情況,因此民 間對竈君都很敬重,每逢七年級、十五要燒香敬拜,希望竈君上天時爲其說幾句好話。 除夕,家家戶戶貼對聯、門神,買肉殺雞,備絲粉、腐竹、針菜、香信及其他祭品 拜神。晚餐,各家吃“團年飯”,酒菜豐盛。農村許多地方,習慣全家大小在廳堂圍着火 盆直至天亮,稱之爲“守年”。爐竈用穀殼或柴炭引燃,通宵保留煙火,並點“長明燈”, 以示“長慶”好意。不少地方還習慣留“隔年飯”,以示“年年有餘”。 零時開始,放炮竹“接年”。城裏人還走上街去轉一圈,意是新年“行大運”、“行好 運”。城鄉煙花炮竹不斷。

年七年級早晨,有些地方習慣吃甜湯丸、麪條,也有的地方習慣整天吃素不吃肉。老 少首次見面,均敬禮作揖,相互恭祝吉利,年輕人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分發紅包、糖 果。各家備有茶點、香菸、糖果之類,招待賓客。人人都穿上新衣服,街中村中行人如 流,一片喜氣洋洋。 年八年級爲開年日,許多地方都習慣殺雞拜神。年七年級吃齋、吃素的,此日即宴豐餐 盛。 此後,各地都習慣相互拜年,走親戚,訪好友,城鄉呈現一片節日歡樂氣氛。醒獅 隊、舞龍隊、八音鼓樂隊進城串鄉賀新年,受賀者要備茶、糖果、香菸,熱情接待。還 有舞獅採青、武術表演,放鞭炮、送紅包等,觀看場面人潮如涌,熱鬧非常。縣境大洲 泗科的陝筋白馬舞、五馬巡城舞和採茶戲等民間傳統節目,在四鄉巡迴表演,還到毗鄰 廣西蒼梧縣木雙等地演出。 年初七爲“人日”,一般不出門,不探親訪友。 元宵節 許多地方過元宵習慣吃湯丸,示意新的一年開始“心中有數”。縣境內南豐 和金裝望高過“元宵節”則比過除夕、年七年級還要熱鬧。渡頭城西廟是日舉辦炮會,許 多商戶或居民合夥備金豬(即燒豬)拜菩薩,祈求神靈保鑽在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保佑街坊居民四方大利、六畜興旺、人丁安康。炮地內外,人山人海,年年如是。

春節的習俗11

這次春節,我沒回家鄉,而是在第二家鄉——重慶過的春節。

春節,春天過的節日。立春早已過去,從窗子望下去:大街小巷上掛着火紅的橫幅,上面總寫着“住_小區業主春節快樂”,讓別人好不高興!

春節,我喜歡晚上。還沒等家裏吃飯,我把窗簾拉得開開的,又把彩燈插頭插進插座裏,窗簾上方的彩燈立刻閃爍起來,換放出不同的色彩。我望着各色的彩燈,心裏正歡喜得不得了,眼前的彩燈忽然暗了下來,低下頭看插座:插頭已經掉在了一遍,微波爐插頭“霸佔”了唯一的位置。我正氣呼呼地探頭尋找“兇手”,卻看見老媽站在旁邊。

“媽,人家想把彩燈插上,也喜慶喜慶嘛!”我向老媽撒起了嬌,老媽則把我拉過去:“乖,媽熱完菜就讓你插。”“我……”我忽然發現老媽正盯着我,也就不敢再說下去了,只好回到飯桌前,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再說什麼。

心情正鬱悶着,一盤雞塊映入了我的眼簾:金黃色絲滑的雞皮,米黃色滑嫩的雞肉,還有幾乎看不出來的淺棕色的小塊雞骨頭,最後是遠遠飄來的香氣,真是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雞塊剛一端上桌,我筷子也不拿,就抓起一塊吃起來。一咬,雞汁全被我要了出來,四處飛濺。只嚐到一點雞汁的我不滿足地舔了舔嘴脣,憐惜地看着桌面上“四處遊走”的雞汁。

接連端上來的菜更是不用說了:糖醋雞翅,舔一舔作料都會讓人口水流上一地;清炒香菇,富有彈性的香菇集汁水如一身,一咬,汁水就噴了出來,不知噴哪去了;還有萵筍,不同層次的綠色在它身上展現出來真是太合適不過了!我不由得胃口大開,正準備用手抓時,被老爸“摁肩”(使勁捏)兩三遍的我纔想起要拿筷子。我一抓起筷子,就“埋頭苦吃”起來。

正吃得起勁,忽然聽到“嘶嘶”的聲音,還聞到重重的火藥味。轉身看窗戶,原來是煙花開始燃放了。夜空中,玫紅色的煙花冉冉升起,“嘭”地炸開後,如一朵緩緩綻放的睡蓮,揉揉惺忪的睡眼,才展開自己的笑臉。銀色的煙花如一顆流星一般,快速從夜空中劃過,留下絲絲火光,轉瞬而逝。還有綠色的含羞草,在觸碰下突然膽大起來,綻放開來。

春節過年時,北方必須吃餃子。恰巧,我老媽就是北方人。她按照習俗包了餃子,添加了個活動。有十二個餃子裏包有

春節的習俗12

餃子歷史悠久。兩千年前,就有餃子了。在中國,農曆新年時吃餃子,具有特別的意義,代表着吉祥和團圓。除夕夜,一家人吃過團圓飯之後,就齊聚一堂,一邊看新年節目,一邊包餃子,共享天倫之樂。餃子一般在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鐘享用。因爲這段時間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開始,與家人一起吃餃子,共同迎接新年的到來,很有意義。

餃子的形狀像元寶,在農曆新年吃餃子有“招財進寶”的意思。此外,人們爲了討個吉利,就把代表吉祥的東西包在餃子餡裏。

我國北方人有一種習俗,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尤其是大年七年級,全家人拜罷年,便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大有其樂無窮之意。"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當人們吃着這滑潤適口滋味鮮美的水餅時,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來歷,誰能不驚歎我們文明古國的源遠流長的麪食奇苑呢!

對於餃子的來歷,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頗多。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我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屆七年級,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麪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爲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爲"湯中牢丸";元代稱爲"時羅角兒";明末稱爲"粉角";清朝稱爲"扁食"

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卻稱之爲"餛飩"。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還在煎餃,蒸餃等,因此,大年七年級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餃子的來歷,除史書記載外,民間還另有一則傳說。從前有一個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顧尋歡作樂,朝裏奸臣得寵,忠良受害,鬧得國家貧窮交加,百姓怨聲載道。有一天,人稱"潘素水"的奸臣潘奇叩見皇上,言明他有個好主意,能使皇上長生不老。皇上聽後,滿心喜歡。忙問:"潘愛卿,有何妙法,快講與朕聽!"潘奇奏道:"人若能吃百樣飯,就可增壽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選名廚師,讓他一日三餐做新樣,吃到百種飯,不就如願以償了嗎?"皇上聽後連連點頭,即出告示,舉國招選。

不幾日,全國各地好多有名廚師陸續被送到京裏,經過殿試,手藝高的廚師蘇巧生被選上了。從此,蘇巧生憑着自己高超的技藝爲皇上做了九十九個花樣的飯菜,皇上十分滿意。這一夜,蘇巧生很高興。心想:"明天早上再做一樣飯就可以離開這個可恨的昏君,回家與親人團聚了。"但到了做飯的時候,竟不知該咋做最後一頓飯了。他想到自殺逃跑,還想到毒死這個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傷的時候,他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亂擱上調料,用白麪皮包了許多小角角,然後放在開水鍋裏煮熟,當做最後一樣飯給皇端去。蘇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誰知皇上吃了這餐飯後,竟穿着睡衣跑進廚房說:"今日這頓飯最香,這叫什麼名字?"蘇巧生聽罷,長長地嘆了口氣,隨後擡頭看見這種扁扁的東西,信口答道:"這是民間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蘇巧生繼續給他做飯,巧生對這個貪得無厭的昏君氣憤極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後人爲了紀念這位廚師,就學着包扁食吃。這樣,一代一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春節的習俗13

春節是農曆新年,這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春節將至,萬象更新,象徵着一年的開始;它標誌着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節日,是因爲慶祝這個節日可以加強家庭聯繫和感情。比如過年吃團圓飯,給親戚朋友送禮,這些習俗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在中國人聚居的世界各地,這個節日都受到隆重熱烈的慶祝。從農曆正月七年級到農曆十五,春節的慶祝活動持續15天。

古代皇帝爲了顯示“皇帝”的權威,往往會在繼位時設置自己的歷法。所以歷代的元旦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曆法,統一曆法。我們今天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後幾個朝代修訂的。

歷代皇室歡度春節的場景,往往反映了那個朝代的繁榮、穩定和繁榮。國家越富裕,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爲了接待親朋好友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前把家裏裏外外打掃乾淨。有些家庭還在門上貼春聯,寫吉祥的對聯,祈求每年好運和豐收。

春聯在中國的中國社會已經逐漸簡化。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春”、“福”等吉祥文字掛在門上或牆上作爲裝飾,有的人把這些文字倒過來,因爲“倒”與“道”諧音,意爲“春來”、“福來”。如:鞭炮聲,三隻羊開泰羊

鞭炮炸成千馬。

春節的習俗14

新春七年級日走出家門去討飯給自己的父母吃。還有一種乞丐俗稱“叫化子”,他們乞討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紅紙裹着菜頭掛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門前就說菜頭到,生意好,懇求施捨,這叫“送菜頭”。有的用紙和竹絲做成牛狀,到家家門前說盡好話,吉利話,以求施捨,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樹的樹枝,在樹枝上掛些小鈴後古錢,表示在新的一年裏家人會象搖錢樹一樣,財源滾滾而來,這叫“搖錢樹”;有的企丐身穿佛衫,頭戴神像面具,化裝成財神菩薩的模樣到各家的宅院內狂奔亂跳,以示財神菩薩來了,這叫“跳財神”。崇明人在舊社會裏雖生活貧困,但遇到這些企丐還是樂善施好,給一些乾糧和其他食品。解放後這些行企方式早已絕跡了。

年八年級清晨,各商店及手藝人都焚香敬神,稱“燒利節”,中午十分,店主還設酒款待店員,一起祈求新年生意興隆。年初五,相傳爲財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開門營業,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以示兜財。此外在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今稱木偶戲)。七年級至初五期間各家走親訪友,互祝新春快樂,並互贈禮品。期間,各寺廟香火遠比平時旺盛,特別年七年級早晨,上寺廟燒香拜佛的人特別多,而且特別早,要趕燒頭香,城外的壽安寺和中興鎮的廣福寺是最熱鬧的地方。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爲元宵節,也稱上元節,俗稱正月半,人們以正月事五至二十爲元宵燈期。舊時,在元宵節前,家家戶戶用糯米粉做成各種形狀的糕團,有的形似古代絹團,銀子,還有的形似小雞,小鴨,鯉魚,棉鈴,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下午人們還將這些食品作爲祭品,去墳上拜祖宗,祭田頭,晚上,人們三五成羣地或提形狀各異的燈籠,後甩火球,後過三橋,盡心遊玩。在正月半點燈籠的習慣十分盛行。燈籠的形狀有兔子燈,鯉魚燈,五角大樓型燈等,燈掛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風味,如把衆多紅燈排成字形或者各種圖形,燈內點上蠟燭,用竹杆高高掛起,這叫“拔紅燈”,在鄉間沒條泯溝東西之間插一根竹杆,然後掛上紅燈籠,一到晚間,點上蠟燭,頓時似同白晝,登高望去,熬是好看,這叫掛銚燈,在橋口紮成綵樓,上面掛滿各式奇異的燈籠,晚間這裏又有一番風情。此外在元宵之夜還有跑馬燈,調獅子,甩田財,請坑三娘娘,元節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動。

俗話說:“吃了兩頭大,各人尋頭路”。正月十六後,歡慶的人們各自重歸各行業。至此,春節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解放後,鬧元宵,趨於簡化,但吃餛飩,做絹團,圓子和小孩玩燈的習俗尚存,並賦予新的含義,特別在縣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掛彩燈,放煙火更是吸引了衆多男女老少,有的傾家而出,上街觀燈。奇特的煙火,絢麗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徵着祖國日益繁榮昌盛。

一千多年來,我們的先輩已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們長期的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各種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凝聚了先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放映了他們的樸實、勤儉的優良品質。當然在傳統習俗中的另一面也夾雜着一些落後、愚昧的內容。人們的傳統習俗隨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也從野蠻走向文明,從愚昧走向科學。本文所載的一些舊時習俗隨着文明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有的已被摒棄,有些習俗被注入新的內容,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在世紀之交的今天,我們要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新風俗,加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力度,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在歡度傳統佳節時,不能忘記樹新風、破陋俗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爲,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春節的習俗15

春節來臨,人們都沉浸在春節帶來的歡樂氣氛中。人們互相祝福和祈願,日子越過越紅火。春節有很多傳統的習俗,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今天,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就讓我來說說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吧!

每到過年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掃屋除塵,寓意是把前一年的黴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寄託着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其次就是家家戶戶貼對聯、掛燈籠。對聯上寫着各不相同的祝福,象徵着人們對往後的美好願望。門口上掛着火紅的大燈籠,就像閃爍的星星,呈現出一派繁華的景象。

除夕之夜,人們燃放煙花爆竹,五彩斑斕、各式各樣的煙花直衝雲霄,有的像一顆顆小流星仰望這片天空,從空中瞬間滑下;又像一川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壯觀極了!傳說放鞭炮是爲了驅逐一個叫“年”的怪獸。隨着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發展,燃放鞭炮會污染空氣、破壞生態。這就提醒我們要愛護環境,減少對鞭炮的燃放。

傳統的習俗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吃年夜飯和拜年。年夜飯還叫作團圓飯,桌子上擺着豐盛可口的美食,讓人一看饞的直流口水。全家人聚在一起有說有笑品嚐着美食,好不愜意!我感覺一年之中最熱鬧的事情莫過於吃團圓飯了。大年七年級,我們都穿着新衣服去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會給我們“壓歲錢”。表示鎮惡驅邪,希望我們晚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長。

春節,還有好多的習俗。都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帶來了傳承,讓我們更深刻認識了歷史!

標籤:習俗 春節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