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節日範文 > 中元節

中元節的習俗(通用15篇)

中元節2.43W

中元節的習俗1

“得中原者得天下”常常是古代用來爭搶中原的理由,古代常常以中原爲中心,稱南方爲南蠻,西方爲西茙,北方爲北狄,東方爲東夷。中原地區就是古代最爲繁華以及熱鬧的一個地帶。

中元節的習俗(通用15篇)

那麼,本期瞭解中原地區的中元節習俗。

山西省: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爲“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爲“麪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

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陝西省:

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爲“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爲“田幡”。

農曆七月十五又稱“麻谷節”,相傳在神農時代,我國就有人從事農業生產了,但那時的農作物只有麻子和穀子,所以在七月中旬麻谷成熟之際,會請求神靈保佑多打糧。漸漸地,祭祀麻谷成爲重視農業、發展生產的象徵。

在這果熟之時,人們用新麥磨面,仿麻谷之形,捏出胖乎乎的麻穀神,將其拴於莊稼地裏,進行祭祀。這是捏麪人的最初來源。也有傳說在很久以前,民間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瘟災,那瘟神在人間打算要人間一半人的命才肯罷休。

真武祖師爲了救人,化身一婦人到民間教人們捏吃麪人消災,瘟神在人間見到一片人吃人的慘狀,信以爲真就不再傷害人了。人們才得以擺脫這場瘟災。此後每到七月十五,人們使用此象徵性死亡來消解生命的災難。

神木面花作爲豐收和慶祝豐收的象徵,包含着人們對土地的期望和對莊稼的祈禱,包含着對於天災人禍的深刻體驗,它不只體現了祭祀神靈和祖先,趨逐鬼魂,護佑兒孫和親朋的美好祈願,更成爲這片土地上廣大婦女展示才藝的一項重要精神活動,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

【結束語】中原地區就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所以中原地區至今都保留着許多的傳統文化,各種各樣的節日至今也是以中原地區爲主。

中元節的習俗2

中元節風俗習慣之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也稱盂蘭勝會或慶贊中元除了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貫的傳統習俗戲劇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人建立了星加坡華人相似的歌臺文化,一般跟星加坡大同小異就是在廟或盂蘭勝會前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臺下觀衆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有時還會放上啤酒等飲料,花生、毛豆等零食。歌臺表演通常安排於夜間八點至午夜十二點,臺上表演五花八門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

作爲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歌臺表演常因過於喧譁遭到部分周圍居民的投訴而受到警方警告。此外,歌臺上常出現的一些橋段如愛說黃色笑話的主持人、穿着暴露的女表演者,等都讓星馬兩地許多人對七月歌臺產生誤解。但這幾年馬來西亞慶贊中元理事會已經禁止表演歌手穿着暴露的服裝以及控制歌臺音量以免產生誤會與摩擦。

此外在檳城大山腳伯公埕有尊北馬最大紙紮大士爺,大士爺高達26尺8吋,慶贊中元已成爲北馬區年度盛事,每年中元節期間,就有很多遊客涌入大山腳,主要是膜拜北馬最大尊的大士爺。這座體積龐大的大士爺是豎立在大山腳市區的埠衆盂蘭勝會大士爺殿內。這尊氣勢非凡的大士爺金身,也吸引了不少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中元節風俗習慣之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爲“七月歌臺”或簡稱“歌臺”。這些歌臺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並在臺下觀衆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歌臺表演通常安排於夜晚時分,臺上表演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曆七月都有表演。

中元節的習俗3

中元節祭祀需哪些物品

中元節到來之際,人們普遍會設食祭祀、誦經等,普度孤魂野鬼,防止他們爲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病患和保佑家宅平安。關於祭品,可不是在祭臺上隨隨便便拜幾樣蔬果食物就OK,這裏面可是大有學問。

一般來講,祭祀老祖宗的水果以單數爲吉,也就是說如果你要擺蘋果,1顆、3顆、5顆都是可以的;當然,你擺放的水果種類也需要是單數的。要是小粒的如葡萄、桂圓啥的,就不那麼嚴格要求單數了。

至於水果的選擇,一般也是以當地出產的爲主。比較常用的水果一般是蘋果(求“平安”)、柚子(“有子”之意)。中元節時,一般不拜香蕉、李子和梨三種水果,因爲用閩南話念出來音似“招、你、來”,相傳會把好兄弟招到家中。還有一些太古怪的水果也要忌用。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別偷吃中元節的祭品,尤其家裏有小朋友的,家長一定要留意,同時也忌亂踐踏祭祀品。

中元節燒紙的講究

燒紙也是中元節的祭祀活動之一,中元節到來時,人們在路旁或組屋樓下,經常能看見善男信女們焚燒金銀紙,而組屋區和許多公寓還特地爲此設置了金銀紙焚燒爐,爲居民提供便利。

但是你知道麼,燒紙也是有技巧的。金銀紙要一張張鋪開,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蓋上去,直到把整張紙鋪滿,這樣的燒紙在下面纔是硬通貨,錢才實在,揣在兜裏纔有面子,也更有助於燃燒。或者把金銀紙打着圈攤開,既美觀也有助燃燒。

中元節祭奠有什麼講究

香的顏色現在社會上一般都只有紅、黃、青三種,這三種香並非凡是燒香都可用,其中是有着明顯區分的。

紅色——代表喜慶,一般用於喜事場中,過時過節,搞慶祝方面最爲合理。

黃色——代表敬意,一般用於祝壽、請神、拜佛、解災,最爲合理。

青色——代表陰暗的含意,一般用來收鬼、送花盤、開靈、做齋等事方可。

因此:在每次燒香前,都宜先考慮要燒什麼顏色的香纔好,才能得到上乘福廕,纔不會燒錯香。不論什麼東西,都不是越多越好,燒香亦是有極限的,一般燒香是一柱爲好(三支),一柱爲開泰香,主家庭圓滿,父慈子孝,福祿齊來,健康長壽。

三柱(九支)爲進取香,主六親和睦,地鄰安穩,名利雙收,健康長壽。九柱(又稱爲九品,把香橫順插成三柱一排,四方形體)爲轉還香,可以四通八達,轉遷升位,萬物不存,四大皆空。此香一般情況不可燒,用於每年正月七年級去舊迎新。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節日。據《唐六典》稱,道士有三元齋:正月十五日天官爲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爲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爲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節乃是道教節日。

按照中國傳統道教的說法,由於地官要過生日,大赦孤魂遊鬼,人間爲免受鬼神干擾,便在七月十五日設中元普度,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法船,希望孤魂遊鬼收到禮物後升到極樂世界去。

後來中國的佛教盛行,中無節於是又與佛教扯上的關係,又被稱盂蘭盆節。盂蘭盆會,則是來源於佛教的習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動要早,我國從南北朝時期的樑代開始仿行。盂蘭是梵語音譯,意爲倒懸,盆是漢語,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懸之苦,因此,盂蘭盆會實際是個孝親節。依據《盂蘭盆經》而舉行儀式,始於梁武帝。自此以後,成爲風俗,歷代帝王以及民間無不舉行盂蘭盆會,以報祖德。

現在某些地區的中元節的習俗,有中元法會、拜三官、盂蘭盆會、燒法船、祭祖、放河燈、點蓮花燈、送面羊等。

中元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1、時間講究

從墓地風水學的角度,掃墓時間最好選擇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建議在午時即11-13時期間掃墓,因爲這個時間段是一天中陽氣最盛之時。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最忌諱在17時之後掃墓。

2、花束準備

從古至今,祭祀上墳掃墓,最普遍的就是白色的花,而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意思。因此,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上墳掃墓的花。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最好不要用帶有濃郁香氣的鮮豔顏色的花,以免給人不尊重死者的印象。

3、掃墓穿着

在掃墓的時候,建議不要選擇黑色衣服,以免招惹陰氣。但是也不要選擇穿紅色,或黃色等顏色鮮豔的衣服,否則給人一種不尊重逝者的感覺。因此,最好是選擇穿素色衣服比較適宜。另外,建議不要買鞋,因爲“鞋”與“邪”同音,買鞋會招惹邪氣,影響運勢。

4、掃墓步驟

掃墓之前,首先要剪除墳丘上所有的雜草,修理陵墓周圍,然後往墳上添些新土陪護,最後開始燒香紙、倒酒供奉開始祭祀。祭祀的步驟: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別。祭祀的先後順序: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

5、掃墓建議

避開掃墓高峯;注意隨身攜帶的物品;帶有小孩的家長更要照顧好孩子,避免小孩因玩耍而走失;注意防火,確保安全,文明祭祀,用鮮花代替焚燒紙錢、香燭以及燃放鞭炮祭掃,這既是對親人的最好的祭奠,又減少了消防隱患。

中元節的習俗4

漢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爲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爲萬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爲中心的節日,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傳說地宮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爲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內容是爲死者的靈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爲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們不單隻超度亡魂,而且更爲無主孤魂和那些爲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

中元節的習俗5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傳說中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而地官的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赦罪。每年到了中元節這一天,地官會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也稱作鬼節,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爲亡者照亮回家之路。道觀也會舉行盛大法會,爲死者的靈魂超度。

中元普渡

從七月七年級到七月卅日之間,一些地方有中元節要做普度的習俗,就是用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衆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爲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

祭祖

到了中元節這一天就有很多人開始祭祖,因此也被稱爲“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傍晚時分舉行,時間上侷限於七月十五這一天。“七月半”祭祖時,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爲止。送回時,燒紙錢衣物,或寺廟也會辦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同爲祭祀節日,中元節就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還是爲人間赦罪的地官的生日,所以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灑在田地,燒紙之後,再把剪成條狀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就可以保佑莊稼大秋豐收。

放河燈

人們認爲,中元節是鬼節,就應該張燈爲鬼慶祝節日,水與鬼同爲陰,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因此中元張燈就在水裏,所以也叫放河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不過到了如今,放河燈已經成爲一個歡樂的活動項目了,那些製作精巧別緻的河燈甚得小孩子、年輕人的喜愛。

 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爲“送羊節”。在古代,羊一向有吉祥之意。在早時候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中元節的習俗6

潮汕的中元節習俗

1、恤孤

潮汕民間俗稱此節爲“七月半”,圍繞此日爲中心各地各選取不同日子、時間進行形式多樣的“恤孤”活動,祭拜的對象是死前沒有家屬、死後沒人奉祀的無主鬼魂之類羣體,所以叫做“施孤”。

在潮語土話中,稱“施”音爲“薛”,比如詞彙“閃失”等發音就是如此,因此時至今日,民間稱呼“薛孤”的發音詞語其實正是指這項祭祀活動。

2、做七樣棵晶

惠來縣中元節要做七樣棵晶:新婦仔、荷葉包、三角樓、六角樓、雞規團、石榴仔和另一件普通果品。

潮安中元節也製作多種果品,其中有一種叫“鯉魚果”,用糯米皮包米餡,捏成鯉形狀,皮爲紅色,點綴節日的拜祖物品。

3、祭拜祖先

潮俗在中元節,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這一天;不過這一日是正日,比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會等組織善信備辦三牲粿品到義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舉行盂蘭勝會,搭孤棚(祭壇),陳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飯、紙錢、紙紮衣物,請和尚、道士到來念經、主祭。

祭品除上述食物外,還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還有活豬、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後,散發實物,或編號散發竹籤牌子,讓觀衆去搶,這就是所謂搶孤。

4、放焰口

在放大焰口時,要派船溯韓江至距城百餘里的三河壩,趕在儀式開始前,邊返航邊點燃一隻只用大陶鉢製成的豆油燈,並把它們放下江裏,意在引領八方孤魂野鬼前來受祭。

當法師高坐祭臺之上,敲響引鍾,帶領座下一幫僧衆誦唸經文後,便將座邊一盤盤面桃子及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便稱爲“放焰口”。“焰口”傳說是印度的一種餓鬼的名稱。這種鬼喉頭細如針孔,常出口噴火焰。法師誦經是使他們的喉頭放開擴大,才能咽得下食物。

5、拖死鬼

“拖死鬼”即通過神巫請死去的人來對話。這個神巫通常是婦女,人們用布蒙上她的眼睛,點上香,周圍的人唸咒,使其入迷。神巫就成了人鬼對話的媒體,人們可以通過她同死去的人談話。當“死鬼”拖完時,即念“日落西山是冥昏,家家處處人關門,雞鵝鳥鴨上條了,請阮童姐回家門。”這樣才能使神巫解除昏迷狀態,讓其清醒復原。

這種民俗顯然是一種迷信活動,但民間信者不少。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請神巫“拖死鬼”。

6、遊燈

過去,潮安等地中元節此日午後,小孩子忙着趕製鯉魚燈,他們要模仿上元(元宵)節遊燈,做一個小小的遊樂。有些人把家中的竹箸,豎上一個鯉魚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香枝、蠟燭,點起火來,便算是簡單的小鯉魚燈了。

不過,七月十五給人們認爲是“鬼節”,因此這一夜,大人不準孩子在附近遊玩至深夜,而且要早點睡覺,這樣,在遊燈戲樂上,不免披上一層灰色的陰影。

7、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着秋收稻穀豐登。

於是,孩子們常喜歡悄悄跑到別家門口偷割“稻穀”,並常因此而引起家長們的爭吵和動武。清乾隆《普寧縣誌》載該縣中元節“至夜插香列燭於路”、“農民插竹掛紙錢于田中以祈谷”。七月半正值水稻揚花季節,此俗或許是農民祭稻穀之神,或許是祈鬼靈以助農事。

杭州的中元節習俗

在杭州,七月十二晚,家家必備蓮蓬、藕、老菱等時鮮食品,以供祖先,說是七月地獄之門開放,祖宗進出自已,故每家須接之。前二日,凡新近有喪事的人家,靈前持白燈,結白彩,供上好的點心,拜佛唸經稱爲“拜中元節”。

七月十五日,以雞冠花供祖宗,這日祭祖,須有素餛飩一碗,以麪粉皮裹雪裏薺菜及豆腐乾爲餡子。

杭州各縣還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習俗。先做好白紙封筒,內裝錫箔摺疊的銀錠、元寶,封口後,上寫某代祖宗字樣,上首書“敬奉”二字,下首書祭禮者輩份名字,背後書封口的日期。

祭祀在晚上舉行。或在中庭,或在中堂,供桌上擺好菜餚、酒壺、酒盞和盛好的飯,然後燃燭點香,由家長領着小孩拜祭祭畢,在門外地上燃燒封筒。燒過封筒後,再從每碗菜裏挾出一點菜和酒,灑在地上,好告結束。

晚明時,杭州西湖的各大寺院這天晚上都要舉行盂蘭盆佛會,爲信徒們誦經拜懺,以超度其祖先亡魂。所以,七月半晚上,杭州人去西湖夜遊的很多。

江南水鄉的“七月半”祭祖活動中的一個特點是吃毛豆。那時毛豆剛熟,用鹽水煮上一大盆,祭奠完了以後,中元節放河燈就着初涼的秋風和明亮的月色,一邊吃毛豆,一邊聊天。

成都的中元節習俗

1、家祭

在老成都,幾乎家家都有一塊用紅紙和木牌做的祖宗神位,以示爲人不忘根本。而傳統的老成都中元節從農曆七月初就開始了,一直持續到七月十五日。從七月七年級開始,每天清晨,家中的男性成員會給祖宗神位上一炷香。而在七月十二日,或七月十四日,任選一天作爲正日子,全家老小齊聚,舉行家祭。重頭戲是晚上的祭祖儀式。

老成都民風比較開放包容,家中的女人們也可以幫忙操持祭祀所需的瓜果香燭等,而在我國的其他部分地區,但凡中元祭祖,是絕對不能讓女人沾的。首先擺好桌椅碗筷,煞有介事地請先人“入席”。隨後,由一家之長點上香燭,帶領全家老少向祖宗牌位行禮,磕頭作揖。接下來,也是由一家之長領頭向祖先們述事。這時候,家中的長輩也免不了向族中晚輩諄諄教誨“都是有了前人的努力,纔有我們的今天,不可忘本啊。”之後開始吃飯。

2、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

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3、城隍出駕

此外,在老成都還有一項習俗,叫城隍出駕,也是中元節的風俗之一。民間認爲陰曹地府的假期結束時,城隍老爺要親自出駕巡街來收鬼魂歸地府了。

舊時成都城隍廟在今成都市金華街中段的北面,佔地大約百來畝。每到七月十五城隍老爺出駕時,這裏就會聚集很多人,摩肩接踵,看各種由人扮演的妖魔鬼怪招搖過市。

4、賞孤

除了向祖先燒祭袱子外,善良的成都人還要“賞孤”。這裏的“孤”指的是無名英烈,以及客死他鄉或無人祭祀的可憐人。賞孤通常在戶外的田埂路邊,點上香燭,將袱子分成小垛,擺上幾碗飯,幾杯水酒,最重要的是準備“刀頭”。所謂“刀頭”是指豬的肋骨和後腿之間最好的肉。

老成都規模最大的“賞孤”賞錢活動是在東門大橋橋洞外,因當時那裏有座無名英雄紀念碑。每逢中元節,便有出川抗戰的戰士家屬以及其他市井平民來到此地賞孤,自發地告慰先烈們的在天之靈。而原本位於華興街的忠烈祠,則是官方祭奠歷代先賢之地,每到中元節就會舉行大型的紀念活動。

5、放河燈

家祭賞孤結束後,夜也逐漸深沉,老成都的中元節也迎來最後的高潮——放河燈。放荷燈亦稱放河燈,其含意是導引鬼魂進入極樂世界或及早託生轉世。荷燈之樣式,其上半部皆爲彩紙疊成之蓮花兒,下半部之載體各異,或西瓜或冬瓜或南瓜或倭瓜,取其半並掏空瓤肉,中插點燃之蠟燭,於夜幕初降時放入河湖。

人們認爲,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爲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人爲陽,鬼爲陰;陸爲陽,水爲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中元張燈是在水裏。

中元節的習俗7

南平市城區的居民們多數都在七月半那天祭祖。居住在樓房的家庭,在家裏掛有祖先照片的地方擺飯桌,上面擺各種祭品、酒菜等等。後輩兒孫面向祖先跪拜、行禮,而後把分別寫有歷代近祖名字的數個錢袋(內裝摺疊成元寶形的“錢”)拿到居住的樓下路邊焚燒,請祖先分別領取後上路。

南平地區農村,當地幾戶大姓之一的W姓、H姓於中元節集體祭祖。w姓舊曆七月十二日、H姓七月十五日。儀式從清晨5點開始,族內60歲以上的男性集中在各姓的祠堂內舉行,沒有女性和兒童參加。祭祖儀式前後以及當日傍晚不舉行有關安撫遊魂的儀式。同村的另一個大姓Ch姓七月半不舉行集體祭祖,只分別在各家門口於同一時間開始面對門口擺桌子、放供品、敬酒、在門口外給祖先燒紙錢。有的人家按死去的近祖人數分成數小堆焚燒,婦女們解釋說這是分別給每個祖先寄錢。

相鄰的村Wu姓已在此居住七百多年。長房、二房的兒孫們分兩天於舊曆七月十一、十二日做“七月半”,在祖膺祭祖:點香、供酒菜、燒錢。當日的儀式裏沒有在大門外燒金祭祀祖先以外的神靈、鬼魂的行爲。這個村裏的人們把未婚病死或其他原因夭折的男女叫做“半路鬼”,認爲他們沒有後人祭祀,到處遊蕩。半路鬼時時會撞到某個人身上,通過這個人的口報出自己的姓名和經歷,這時才需要擺酒、飯等等祭祀它,半路鬼得到滿足後就會自己走掉。

同地區南山鎮。村舊曆七月十五“過七月半”、“祖先節”,殺鴨、做糕、備酒及水果類供在“祖宗牌”前面“敬給祖先”,並燒紙錢給祖先。

建陽縣。村的“七月半”、也叫“鬼節”,有供祖宗、謝鬼神兩個內容:清晨在大廳的“神桌”上以香燭、茶酒、雞、魚、肉、水果、大米圓子等供祖宗,燒“陰鈔”給祖先。是日晚上家家戶戶在路口點燭、燃香、燒紙、放鞭炮以“謝鬼神”。

武夷山地區CH村“七月半”祭祀祖先時,對“歸宗(死的婉轉說法)在家裏”和“歸宗在外面”的家人分開在七月十四和十五晚上兩次祭祀。具體做法是在祖先牌前面點香、供飯菜、“焚紙(燒紙錢)”,祭供“祖公”“祖媽”。兩類祭祀對象都是自家的祖先,因此整個儀式過程裏沒有在大門外面祭供酒菜的做法。

中元節的習俗8

一、歷史傳統節日習俗——中元節的習俗

1、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節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動雖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鯉城區地界即有三十六個鋪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行,買菜辦筵席、演戲酬神、請客飲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經耆老紳士公議,三十六個鋪境的普度,分別從七月七年級至七月三十日舉行,所以舊鯉城區在七月這一個月是無日不普,天天演戲酬神宴客,整個七月都在忙於做普度。經過協商安排,七月七年級日由後城做普度,以後各鋪境輪流。直到七月三十日爲止。

2、祭魁星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於田間祭祀,稱爲“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爲“麪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3、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爲“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爲送一對面羊。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爲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爲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爲面魚,意喻連年有餘。現在已經不那麼嚴格講究了,完全依據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後,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蜒、松鼠。個頭較前要小,做爲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麪塑蒸熟以後,再經過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爲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麪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4、祀先祭祖

農曆七月十五日乃是傳統的中元節,也是祭祖祀先的重要節日。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

5、燒袱紙、結鬼緣

6、放河燈

放河燈,尤數黃河裏放燈壯觀。晉西北的河曲縣城,緊臨黃河。河道開闊,水流平緩。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齊集黃河岸邊的戲臺前廣場,競觀河燈。各色彩燈順水漂移,小孩子緊盯着自家的燈能漂多遠。老太婆嘴裏念念叨叨,不斷祈禱。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現代女作家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託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託生,又找不着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託着一盞河燈,就得託生”。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

7、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二:民間地方中元習俗——中元節習俗

1、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唸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爲“度孤”。

2、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3、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爲“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爲“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麪羊贈送女兒。

4、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爲“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爲“麪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5、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6、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爲“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爲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7、陝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爲“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爲“田旛”。

8、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徵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唸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於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爲“度孤”。

9、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10、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爲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唸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捲。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爲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摺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11、福建省: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爲“燒紙衣節”。已嫁之女準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紗籠之,名爲“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莆仙有“家祭”、“公媽熱”、“送紙”、“金粿”等習俗。

12、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爲中元節。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爲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竈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爲“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13、廣西省: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爲鬼節,整個節日應該是以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過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飯”(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別祖先,晚飯前祭祀後到晚上十點左右進行送祖先儀式,同時將寫有祖先名諱(關於寫多少代祖先各個家庭不一)的“錢包”及 擔夫、引路大王的“錢包”紙錢等物於路口燒去灑米水飯等儀式送別祖先;其過程繁雜嚴肅是當地儀式最爲複雜的節日,是當地人相當重視的節日,其重視程度是除春節(當地觀念中元宵節也屬於春節,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樣重要的節日。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爲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爲 “躲鬼”。在廣西省,中元節也稱“鴨子節”,人們認爲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另外也有的“燒包”習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後是給孤魂野鬼燒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須要放在扁平笸箕內,意爲野鬼不得搶奪。

14、雲南省:騰越人祭祖後焚包,又用黃瓜一隻,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15、湖南省:邵陽人於農歷七月十二前後“接老客”,於農歷七月十五晚焚化紙包、燒香拜祖,曰“送老客”。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後須在背面書‘封’字。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

16、湖北省:麻城人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前後,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團聚過節,焚燒紙錢祭拜逝去先人。祭祀當天,先獻上葷食與白酒,並“饅頭”飯,竹筷平攤於飯菜之間,燈火齊明,還要訴接祭之言。各家男丁親自在紙錢上打印製作紙錢,燒紙畢,跪拜先人。之後閤家聚筵。節日可以選擇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間的任一天進行。

中元節的習俗9

在福州,七月十五日這天許多人家備菜蔬及紙錢,並延請僧道行超度儀式,然後將所備供品的一小部分散形於空野,以施無主孤鬼,謂之“施食”。南平、古田、尤溪、光澤、大田等地,也有十五日施食的習俗。在泰寧,十五日之夜,人們在房屋前後、穀倉前、果樹下以及橋頭、河邊、路口等處,燃香點燭,焚化紙錢,供無家可歸的孤魂用,以保地方平安。上杭舊俗,在十五日這天,城中豎起幡竹,以招亡魂。各傢俱齋飯,放置於幡竹下。祭壇上一道士端坐誦經,壇兩側道士奏鼓樂,觀者如堵,俗稱“做月半”,又叫“上臺”。祭畢,齋飯多爲貧民與乞丐取走。連城、長汀等地則在十五日夜焚香、燒金銀紙,以祭祀野鬼。

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做半段”。中元節,整個七月每一天均可活動。傳說,目連爲減輕其母罪孽,於是日邀十方僧衆做盂蘭會,以普渡超生其母。中元節日,家家舉行家祭活動。除一般供品外,還須焚燒紙衣,供給祖先鬼魂在陰間享用。

福州“做半段”主要在近郊各鄉。七月十五,一年至此已過一半,故稱“半段”。“做半段”的時間,有的以十五日前後的半個月,有的更長。主要活動是定期輪流舉行全村性的大宴會,分別宴請親友,同時還要演幾天戲,據說是演給神看的。“做半段”浪費甚巨,而且還伴隨出現聚賭之風。

福州過中元節還有一種舊俗,即在此期間如果流行傳染病,會被認爲鬼怪作祟,於是便要“遊塔骨”。“塔骨”是以竹編製成人的形狀(比人還大),披上某種神的衣服、戴上帽子,古里古怪,然後人套其中扛着走。入夜,“塔骨”前呼後擁,巡遊街坊抓鬼怪,連續七天。最後制一紙船,把捉到的作祟鬼怪關入紙船中,跑步吶喊着把紙船放到江中,讓其順流飄去,稱爲“出海”。

中元節的習俗10

接亡客

湖南人們從農曆七月初七或初十開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後接老亡客,有“前三後七”一說,每日三餐飯茶,禮儀相敬。

接客是一件很講究的細緻活,特別是家中的有老人,更是分外的隆重,準備工作也是極爲細緻與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爐、燈盞等,都要清洗乾淨。準備好祭品、紙錢香燭;準備好豐盛的菜餚,其中一隻雄公雞是必不可少的,甚至還有一些對祖先許下的諾言或者祖先託夢交代的事情等等。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燒包

每逢中元節前後,不少羣衆會在路口或水邊“燒包”,綿延千年祭祖的傳統習俗。

“燒包”包括“金銀紙包”、“衣冠箱”,這些“財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經寫好收件故人,並且按一定的規則摺好的成捆的冥錢,按親疏關係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邊焚燒,讓他們領着後人的孝敬,開心快樂回家。

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爲什麼呢?

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爲了壓住鬼魂。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爲“七月半”祭祖。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

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

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放天燈

鬼節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

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黴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

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

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爲在陰間準備飛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昇天的路。

中元節的習俗11

中元節是鬼門關大開放假,先亡的親人回到陽間完成自己生前沒能完成的願望的日子,故而多點荷燈,或者在自家祭祖告訴祖先一切安好。

明代開始焚燒祭品以示給先亡的親人捎過去東西。明代在墳旁焚燒紙錠,並在墳頭壓一疊紙錢。明代年間,福建地區的中元節祭祀依然非常隆重,家家戶戶都要備好冥衣紙錢,寫上先人名號,然後焚燒祭拜。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過世的父母,還要在紙衣、紙錢上面籠上薄紗焚燒,以示區別,謂之“紗箱”。在莆田一帶,人們於七月十五這天清晨將供品準備周全,然後全家打扮齊整,出門往空中作揖禮讓,意爲將祖先的亡靈請入家中。

祭祀完畢,又畢恭畢敬地將亡靈送出家門。到了晚上,大家又準備好齋飯、餛飩、紙錢,請巫師在市集上放焰口,施食給無人祭祀的野鬼。由於所費頗高,一些青黃不接的窮人家,爲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祭祀儀式,有時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與之相比,同一時期的北京地區,中元節祭祀就簡單得多。明代沈榜的《宛署雜記》載,北京近郊的宛平縣城,鄉民在七月十五這天取葛黍苗、麻苗、粟苗,連根帶土地豎着縛於大門的兩邊,另外再縛三叢立於門外,供奉以面果,稱爲“祭麻谷”。

而杭州等地的人家,中元節要請僧尼誦經,追薦亡靈。晚上則沿着河流,隨水置放用篾條和紙糊成、安置在荷葉或木板上的燈,裏面點上蠟燭和香,藉以引導溺水的鬼魂,稱之爲“放河燈”。這些習俗,在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中都有所體現:“又值七月半盂蘭會大齋時節。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點放河燈。”

中元節的習俗12

“七月半”即農曆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即“鬼節”,是中國漢族的民俗節。按傳統習俗,這天要向已亡故的先輩親人進行祭奠、悼念活動。萍鄉一般家庭“過節”的方式是:準備一桌餐菜(晚餐,正常的熟菜)作爲“祭品”,擺好後在餐桌上的“前席”點上香燭,另三席擺上餐具(飯碗、酒杯、筷子、湯勺),在桌前燒紙錢,就算是請已故親人“吃團圓飯”,持續擺放一段時間(一般15分鐘左右),意爲先人們在用餐,後放鞭炮,意爲先人們“吃”好了離席。這個儀式結束後,撤除桌上的香燭,家人一起就桌吃飯(吃“敬”過祖先的這桌菜)。"

晚餐後“燒包”(包可以提前準備好),“包”是用紙做的',其大小很隨意,大的如4開報紙大小,小的如16開紙大小;包內裝紙錢和其它的如紙做的衣服、“金”條、元寶之類,裝好後封口(如封信),亡故的先人可以一人一包,也可以一人二包以上。包上要寫上“燒包人”、“燒給誰”、“何時”燒的等內容,一般按豎式書寫,分三直行(類似寫信封),右起第一直行寫燒包人的名字及與“受領”包的先人關係(自稱),格式一般爲“孝男(對父輩自稱)或孝孫(對祖父輩自稱)某某虔備錢財(或衣錢)一包奉上”(也可以二代人名字同時寫上,分別稱呼,如墓碑上的寫法);中間一直行寫受領包的先人姓名,一般格式爲“故顕考(或妣,祖,祖妣——“考”是父,“妣”是母,“祖考”、“祖妣”是祖父、祖母,其他輩分按實際類推,總之是與“燒包人”的輩分對應)某公字某某老大人(女性則寫某母某氏某娘老孺人)冥中受用”,左邊直行寫“燒包”的日期,一般寫農曆,如今年就寫“公元二0一0年庚寅農曆七月十五日火化”;寫好字後要用畜禽(豬、雞、鴨)的鮮血塗在包上亡故先人的名字上(稱爲“祭包”,注意鮮血不能濺在“燒包人”即“活人”的名字上,否則會被認爲不吉利、有“兇”)。

燒包一般在野外進行,選一離住宅不遠的空曠地,在地上鋪上火紙(草紙),將準備好的紙包堆在草紙上,點上香燭(一般點3支香、2支蠟燭),擺上“符盤”(一般是肉、魚、雞、豆腐、水果等,外加酒、飯、筷子),一切就緒用散的紙錢點燃紙包,紙包全部燒化後放鞭炮,表示整個程序結束,收拾“符盤”回家。至此,中元節“過完了”。

中元節的習俗13

搶燈

泉州中元節有掛普渡燈習俗,近水的地方還放水燈,泉港區特別是山腰、前黃一帶,更有“搶”燈習俗。閩南話“燈”、“丁”同音,在傳統文化中“燈火”又寓意生命延續。

搶到七星燈後,各村習俗不同。前黃村搶到燈就達成願望;後張村要把燈奉在家中,禮拜三天,然後把主燈送給未生育人家,其餘焚化;壩頭村得子者糊燈供奉十五日,以表敬謝;峯尾鎮得子者,農曆八月十五日把七盞孤仔燈,即七星燈橫列於一根竹杆中掛在門前朝拜三天,祀拜孤人,感謝他的保佑,而後把燈頭留在主人家牀頭懸掛,其餘的燈送給已婚未孕的人家,祝願他們早生貴子,剩餘的焚化。

搶孤

搶孤是一種廟會活動。閩南人地區在中元節有一特別儀式,稱爲“搶孤”,將供品或旗子放置高柱上,將柱子塗滿油脂,令衆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勝。不但能取得獎品,且代表自己會得到神鬼的祝福。不過這是一項危險性很高的活動,時有傷亡,在清領時期,巡撫劉銘傳曾令禁止。

放水燈

農曆七月初十,漳州民間有在九龍江放水燈的習俗。人們虔誠地把載有鮮花、銀元及水 果等貢品的水燈王投放江中,緊接着大大小小蓮花水燈放尾隨着水燈王順流而下,來敬奉水仙王,祈求平安,來年風調雨順。

做“普度”

“普度”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七月七年級稱“開鬼門”或“開地獄門”。這天幾乎家家戶戶要在大門口設度祭祀無主的孤魂野鬼,主人焚香祝告,請諸位“好兄弟”來享用,並祈求他們勿騷擾家人、保平安。

龜湖大普

閩南規模最大的普度,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後安和侖後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度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度”之俗諺。

起路燈

到了每年的農曆七月,人們在七月七年級就開始“起路燈”,一直持續到七月最後一天“謝路燈”,整個月每家每戶在大門口都會掛着個方形燈籠,燈籠上書“恭敬地藏王,祈求平安”或“喜敬陰公,祈求平安”。

中元節的習俗14

祭祖

在民間,家家要上墳祭奠祖宗。晉南地區習慣用紙做燈,焚燒於墳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如果先人亡故滿三年者,兒女們要在這一天脫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稱換孝。

晉北地區上墳祭奠祖宗,喜用饃饃,麪粉製作,圓形,中間點一個紅點。擺完供,燒完紙,回家時要從地裏挽幾棵穀子和麻,用綠色紙條纏繞,立置窗前,供奉麪人一尊。節後移置房頂,根朝裏,穀穗露在外面,稱爲揀麻谷。民間流行的說法是保佑五穀豐登。然而供奉麪人的儀規,分析起來,似乎是早期人殉習俗的遺蹟。

放河燈

七月十五日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數放河燈了。民間習慣用木板加五色紙,做成各色彩燈,中點蠟燭。有的人家還要在燈上寫明亡人的名諱。商行等單位,則習慣做一隻五彩水底紙船,稱爲大法船。傳說可將一切亡靈,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禪杖,象徵目犍連。也有的做成觀世音菩薩。

入夜,將紙船與紙燈置放河中,讓其順水漂流。人們依據燈的漂浮狀況,來判斷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燈在水中打旋,被認爲讓鬼魂拖住了。如果燈在水中沉沒,被認爲亡魂得到拯救,已經轉生投胎了。如果燈漂得很遠或靠岸,被認爲亡魂已經到達彼岸世界,位列天國仙班了。總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願。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日,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麪塑

七月十五日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爲熱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包括出嫁的女兒及女婿、外孫,另過的兒子及媳婦、孫子等等),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爲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爲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爲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現在已經不那麼嚴格講究了,完全依據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後,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蜒、松鼠。個頭較前要小,做爲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麪塑蒸熟以後,再經過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爲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麪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宗教節日

中元節的源頭,應與我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道教盛行後,附會傳統,創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爲人間赦罪。佛教確定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盆節。佛教提倡慈悲爲善。盂蘭是古印度梵語的音譯,意爲倒懸,形容亡人之苦。盆是漢語,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蘭盆即指這樣的佛教活動,可以解脫先亡人的倒懸之苦。

我國佛教藉助儒家傳統的“孝親”禮俗,將七月十五日演化成了宏揚佛法的“孝親節”。不僅得到了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可,也受到了官方民間的普遍歡迎,因而對七月十五日的民俗活動影響也最大。

五臺山佛教界,在七月十五日要照例舉辦盂蘭盆會,唸經超度亡靈。周圍一些信教羣衆要到寺廟擺供、響炮、祈禱,爲祖宗贖罪,祝亡人解脫。

中元節的習俗15

一、廣西省:

在廣西,中元節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過,又叫“七月半”“七月節”。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爲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

在廣西,中元節是個重大節日。這一天,很多單位都會“人性化”地提前幾個小時下班,讓員工回家過節。在包括南寧在內的許多地方的壯家,中元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重大節日,無論家境如何,都要割肉宰鴨、隆重祭拜祖宗的。

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爲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爲“躲鬼”。壯族民間傳說,人死後靈魂會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間探親。於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們過完乞巧節之後,家家都忙於籌辦給祖宗祭拜的活動。

中元節的過法因地而異,最具普遍性的是:農曆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戶戶都搞大掃除,注意言行禮節,備好供品,一是表達對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現子孫的治家本事;七月初八開始“接祖”,七月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點香供祭;七月十四、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三至十六),全家停止一切農事,置辦豐盛的祭品,舉行祭拜儀式、聚餐等。

七月十四,第一次祭拜時,往往是半夜起牀,天矇矇亮全家就開始聚餐了。七月十五日爲“送祖”日,當晚要把所有的紙供品燒化,以示送給祖先帶回去享用。七月十六日走親戚,嫁出去的女兒,這天都要拖兒帶女回孃家。因此,有的民俗學家將壯族“中元節”稱作壯族“團聚節”,也稱“姐妹節”。

中元節依舊。不過,人們已不信鬼神,僅以祭祀禮儀,表示對逝者的緬懷,求的大多是親人團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團圓。一位在埌西菜市選購五色紙鞋等祭祀貢品的劉奶奶告訴記者,中元節買些貢品燒,是爲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祈求家人健康平安。一家老小也可以趁過節的機會吃頓團圓飯,這在平時是很難得的。

二、廣東省:

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爲中元節。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爲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竈神。

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爲“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從有關中元節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中元節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已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我們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這是個紀念、緬懷先人的時節,存着一顆正氣的心,我們不怕一切恐怖的事。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道家最主要的爲修行記說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

佛家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着吃不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