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銀行

個人銀行賬戶管理新規

銀行1.74W

同行異地存取款轉賬免手續費,通過ATM向非本人同行賬戶轉賬24小時後到賬,個人在銀行開立賬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賬戶,如果已有Ⅰ類賬戶的,再開戶時只能開立Ⅱ、Ⅲ類賬戶……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相關通知,從12月1日起,多項支付新規生效。

個人銀行賬戶管理新規

11月30日,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組織全省銀行和支付機構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主題集中宣傳活動,多家金融機構負責人對於賬戶管理新政進行了解讀。

A 三類賬戶保證資金安全

根據此前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規定,從今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那什麼是Ⅰ、Ⅱ、Ⅲ類戶呢?簡單說,就是根據開戶申請人身份信息覈驗方式和風險等級,將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分爲Ⅰ、Ⅱ、Ⅲ類。其中,Ⅰ類戶爲個人在銀行櫃面開立、現場覈驗身份的賬戶,具有全功能;Ⅱ、Ⅲ類戶爲通過銀行櫃面或者互聯網等電子渠道開立的銀行賬戶,具有有限功能。Ⅰ類銀行賬戶與Ⅱ、Ⅲ類銀行賬戶的關係就像是“錢箱”與“錢包”的關係。個人大額資金可以存儲在Ⅰ類戶中並通過Ⅰ類戶辦理業務,而個人日常網上支付、移動支付以及其他小額、高頻支付,則儘量通過Ⅱ、Ⅲ類戶辦理。

那爲什麼要對個人賬戶進行分類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支付結算處副處長耿忠介紹,根據公安機關反映,在當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中,犯罪分子用於轉移詐騙資金的銀行賬戶主要來源於兩個途徑,一是不法分子直接購買個人開立的銀行賬戶,二是不法分子收購居民身份證後冒名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戶。而個人賬戶進行分類管理可以有效遏制買賣賬戶和假冒開戶的行爲。

另外,由於銀行業金融機構一人多戶現象普遍,有些銀行也以髮卡數量作爲經營業績的考覈指標。同時,個人繳納和支付醫療保險、社會保險、養老金、公積金等公用事業費用,往往開立多個銀行賬戶,導致個人有大量閒置不用的賬戶。耿忠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個人銀行賬戶開戶總數大約爲1.9億個,人均開戶數大約爲5.19個,而此數據相比於去年同期增長了1.9%,在其看來,個人開戶數量過多既造成個人對賬戶及其資產的管理不善、對賬戶重視不夠,也爲買賣賬戶、冒名開戶和虛構代理關係開戶埋下了隱患,同時也造成銀行管理資源浪費,長期不動的賬戶還成爲了銀行內部風險點,因此,個人賬戶分類更有助於強化個人對本人賬戶管理。

此外,當前的互聯網金融和現代通信技術在金融領域廣泛運用,銀行和支付機構依託互聯網等電子渠道,爲個人遠程開立賬戶,賬戶的開立越來越方便。不過,耿忠介紹,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信息泄露問題突出,因銀行卡信息泄露導致的賬戶資金被竊事件頻發,在這種情況下,亟須建立個人賬戶的保護機制,保護個人賬戶信息和資金安全,個人賬戶分類則有助於建立個人賬戶保護機制。

B 身份覈驗最好去櫃檯

事實上,此次新規所說的I類結算賬戶就是常見的儲蓄卡、存摺。在記者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因各種原因個人在同一家銀行有多張借記卡,按照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賬戶的'新規,如果你已經在一家銀行辦了好幾張卡,以後還可以用嗎?答案是,可以,只不過不能再辦新賬戶了。

記者從省城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了解到,對於已經持有多個Ⅰ類賬戶的客戶,各家銀行將進行排查清理,具有合理用途的賬戶將不會因爲多個賬戶受到影響。“爲保證您的賬戶正常使用,請您於11月末之前持本人身份證前往中國銀行網點完善您的個人客戶信息。”近期,不少中國銀行客戶收到了這樣的信息。記者瞭解到,除中國銀行外,目前,不少銀行也已通過網絡或手機短信向客戶發送相關提示。

另外,雖然I類賬戶的開戶數量有所限制,但客戶也可根據發工資、理財、消費等實際需求,開立Ⅱ類或Ⅲ類賬戶。一位在交通銀行辦理業務的持卡人告訴記者,自己和許多人一樣,長期被這種銀行卡很多但基本不用的問題所困擾,目前,她已經意識到,銀行卡太多,不僅太浪費,而且也不安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一家銀行有一張卡就足夠用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開戶次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賬戶,銀行將暫停其非櫃面業務,待重新覈實身份後可以恢復其業務。

對此次銀行賬戶管理新規的實施,浦發銀行太原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行已於11月29日晚成功將該行在省內的各大營業網點ATM系統全部升級,只等在12月1日零時開始執行新的賬戶管理規定。與此同時,該行也已經對櫃檯人員進行了專門地培訓,以便使新政策得到更好的實施。下一步,對於客戶對新規的任何疑問,該行工作人員也會進行詳細的介紹,不用擔心客戶對新政策有誤解。

對於銀行的身份覈查,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相關人士也提醒,不排除在摸排過程中犯罪分子藉機矇騙持卡人,因此,在銀行櫃面進行當面的身份覈驗,是最保險的方式。

C 轉賬也有“後悔藥”

此外,在轉賬方面,根據央行新規,自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轉賬的,髮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賬,個人在24小時內可以向髮卡行申請撤銷轉賬。

對此,耿忠介紹,這一措施是特定階段、特殊情況下采取的針對性措施,有助於將資金阻截在被詐騙分子轉移之前,但的確也會對一些個人正常業務產生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大銀行櫃面工作量。

記者近日走訪了省城幷州路附近的4家銀行網點。工作人員表示,爲了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目前,針對在5萬元及以下小筆金額的轉賬匯款,銀行都是鼓勵客戶前往ATM上自助操作,同城同行轉賬基本爲實時到賬,一般入賬在2小時左右。如果是跨行轉賬速度可能會稍慢,一般也能夠在24小時內入賬。此前,通過ATM轉賬成功後錢是無法追回的。不過,從12月1日起,市民通過ATM轉賬後的24小時內,如果返回,可通過電話銀行或網點櫃檯申請撤銷處理,以防止因一時疏忽造成資金損失。目前,多家銀行都已對ATM界面進行了升級改造,在客戶選擇“轉賬”功能後,ATM界面會有相應的提示。與此同時,在客戶完成轉賬交易後,打印的憑條上也會有延時轉賬和24小時內申請撤銷轉賬的提示。

儘管ATM轉賬新規的出臺是爲了防止日益猖狂的電信詐騙,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持卡人對此卻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爲,24小時錢纔到賬給了被騙者一個緩衝期,可以減少詐騙行爲發生,挽回損失。但是也有不少市民認爲,轉賬要這麼久纔到賬,加大了經營時間成本和風險。

對此,銀行人士給出的對策是,個人轉賬並非只有ATM一個渠道,如果市民想更快到賬,可以選擇櫃檯、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辦理。通過這三個渠道辦理轉賬業務,銀行按規定將提供實時轉出、普通轉出、次日匯出三種轉賬方式。據瞭解,實時到賬爲操作交易後資金立刻從轉出方賬戶轉出;普通到賬爲操作轉賬交易後,資金在2小時後從轉出方賬戶轉出;次日到賬爲操作交易後,資金在24小時後從轉出方賬戶中轉出。

D 非櫃面轉賬有調整

而部分銀行的電子銀行轉賬業務也因新規受到一定影響。根據新規,12月1日起,爲了客戶資金安全保障力度,非櫃面轉賬管理也將有所調整,銀行須與存款人協議約定非櫃面轉賬限額,並對大額交易再次提醒。

11月30日,記者收到來自渤海銀行的一條信息提示,“爲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您通過非櫃面渠道辦理轉賬業務,單日累計金額超過5萬元時,應通過個人網銀數字證書認證方式完成,不能再使用手機動態口令認證方式。”據相關人士介紹,這其實也是新規所規定的,屬於強化銀行安全驗證方式的新規定。

據介紹,非櫃面渠道(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支付機構網站等)由於不能面對面接觸操作人,難以確認賬戶的實際操作人是否爲賬戶持有人,因此發生異常交易的風險更高。

因此,不少銀行都在過去單筆轉賬限額和日累計轉賬限額基礎上,增加了日累計轉賬筆數限制和年累計轉賬限額,並且調整了限額默認值,如手機銀行、個人網銀轉賬交易設置單筆轉賬限額、日累計轉賬限額、日累計轉賬筆數限制、年累計轉賬限額。其中,多家銀行單筆轉賬限額和日累計轉賬限額默認5萬元,單日累計金額超過5萬元的,需要採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驗證方式,如果個人銀行賬戶非櫃面轉賬日累計超過30萬元的,銀行還會進行大額交易提醒,單位和個人確認後方可轉賬。

對此,銀行人士表示,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日常消費、轉賬金額的習慣,在簽約非櫃面轉賬業務協議時自行設置限額。

▲ 新的個人賬戶管理規定將個人銀行賬戶分爲三類,如同給每個人配置了安全係數各不相同的3個“錢包”

▲ 在銀行卡信息泄露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新規一方面有助於保護個人銀行賬戶資金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提高銀行資源使用效率,有效控制內部風險點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規定,12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的個人賬戶管理規定,個人該如何利用三類銀行賬戶管理資金?存量賬戶能否正常使用?個人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使用會不會受影響?微信、支付寶支付會否受限?針對這些消費者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新規實施後,個人銀行賬戶將會更安全。新規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爲個人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已開立Ⅰ類戶,再新開戶的,應當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

簡單來說,三類賬戶就像是3個不同資金量的“錢包”。Ⅰ類戶是“錢箱”,個人的工資收入等主要資金來源都存放在該賬戶中,安全性要求較高,主要用於現金存取、大額轉賬、大額消費、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Ⅱ類戶是“錢夾”,個人日常刷卡消費、網絡購物、網絡繳費通過該賬戶辦理,還可以購買開戶銀行的投資理財產品;Ⅲ類戶是“零錢包”,主要用於金額較小、頻次較高的交易,尤其適用於移動支付業務,如Apple Pay、三星Pay、華爲Pay以及小額免密交易業務。

新規規定,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那麼個人此前已經開立的存量賬戶能否正常使用?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個人在12月1日前已經開立的存量銀行賬戶不受影響,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無需進行任何操作。但消費者如果有降低支付風險的想法和需求,也可以主動到銀行將一些與網絡支付綁定使用的賬戶進行降級,對多年不使用的賬戶進行銷戶。

另一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個人使用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是否會受影響?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對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進行大額轉賬控制的賬戶,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銀行未對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的轉賬作任何要求的,根據新規,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新規明確,除向本人同行賬戶轉賬外,個人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轉賬單日累積金額超過5萬元的,應當採用數字證書或者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的方式,原有的僅採用密碼和手機短信驗證碼的方式不能再進行大額轉賬。

“這一規定主要是爲了保護個人銀行賬戶資金的安全。”上述民生銀行負責人表示,當前,銀行卡信息泄露問題突出,個人在手機上點擊來歷不明的圖片、短信鏈接後中毒,手機短信驗證碼可以被不法分子攔截。在此情況下,不法分子登錄個人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攔截手機短信驗證碼,修改個人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密碼等,進而竊取賬戶資金,已經出現了一些風險事件。因此,新規強化了個人賬戶的保護機制,即要求單日累計轉賬超過5萬元的,不能僅憑密碼和手機短信驗證碼,而必須使用數字證書或者電子簽名等支付方式。

此外,新規規定,個人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賬戶,銀行應當暫停賬戶非櫃面業務,支付機構暫停賬戶所有業務。這是否意味着,銀行卡超過6個月無交易就會被凍結?實際上,新規中的“6個月”是指開戶第2日起計算的6個月,而不是開戶後的中間任意時段的6個月,對於已經使用過一段時間的銀行賬戶,如果出現6個月無交易的情況,不會受到影響。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對個人和銀行兩方的保護。個人開戶數量過多,一方面爲買賣賬戶、冒名開戶等行爲提供了可乘之機;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得銀行管理資源浪費,長期不動的賬戶還可能成爲銀行的內部風險點。

此外,隨着人們日常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較多,很多消費者也關心: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會不會受限制?業內人士表示,基本不受影響。唯一產生影響的是,新規規定,自12月1日起,支付機構在爲客戶新開立支付賬戶時,需要約定支付賬戶的日累計轉賬限額和筆數。但是,這種約定完全是支付機構與客戶之間的自願行爲,約定多少由支付機構與客戶自行決定,央行沒有任何規定。同時,這也只針對新開立賬戶,存量賬戶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