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試論國小數學教學運用信息技術

  試論國小數學教學運用信息技術

摘要: 實施新課改以來,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廣大教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展示知識形成過程,增大鞏固練習容量等,即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國小數學教學運用 信息技術

試論國小數學教學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從目的、內容、形式、方法到組織的全面變革。站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完全有必要對教學過程進行重新認識。《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1〕教師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信息技術。

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但不是每個學生都具有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事物、聽說而沒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必須滿足他們這些需求。而傳統的教學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生活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於教學課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 體積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概念。由認識平面圖形到認識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發展。學生對什麼是物體的體積,怎樣計量物體的體積,以及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爲什麼是千進位等問題,都不易理解。爲此,我在上《體積和體積單位》一課時,課件先出示“烏鴉喝水”的故事圖片(左圖),讓學生回憶並講述學過的“烏鴉喝水”的故事,然後提問:水面爲什麼上升了?引導學生說出石子佔有一定的空間。然後像教材上那樣做一個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取2個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個杯子裏倒滿水;取一塊鵝卵石放入另一個杯子,再把第一個杯子裏的水倒進第二個杯子,這時學生會發現,第二個杯子裝不下這些水。讓學生思考:“爲什麼第二個杯子裝不下這些水?”使學生明確石頭佔有一定的空間。還可以放入大小不同的石頭,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說明石頭大小不同,它們佔的空間不同。然後舉出電視機、手機等一些物體的例子,引導學生比較它們所佔空間的大小,引入體積的概念。

再如:我在上《年月日》一課時,把這幾幅圖製成投影片(左圖),一張一張給學生出示,先讓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呈現的是什麼情景,這些情景發生在什麼時間。通過學生舉手發言、老師介紹等方式讓學生了解這些有意義的事件。然後教師根據每幅圖提出問題,比如:“植樹節在每一年的幾月12日?”等。再讓學生說一說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分小組討論,然後彙報交流。這樣組織教學一方面是從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也是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年、月、日,把數學的學習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同時結合具體的情境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和環保意識的教育。

二、展示知識形成過程時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掌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的過程。容積和體積的概念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學生容易混淆這兩個概念。因此,在容積概念的教學中我注意爲學生提供足夠的實際例證,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感知和理解容積所表示的具體含義,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對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概念。(如右圖)之後,可以讓學生再舉一些例子,說明什麼叫做容積。在學生舉例時,可以進一步明確,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裏面是空的,才能計量它的容積,計量的時候要從容器的裏面量長、寬、高,才能更準確地算出它的容積是多少。並說明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這個環節的實施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對容積的感知過程,而且,這種感知是對容積的本質的、整體的感知。在具體感知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及時進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三、鞏固練習時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新授課後的練習課,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時不是簡單地重複書上學到的東西,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練習。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在這個環節具有很大的優越性。老師在練習課上從基本問題出發,循序漸進地設計練習內容和增加難度,設計一定數量的嘗試性練習題和發展性練習題,使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繫及規律,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不依常規去尋求變通,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表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的難點在於,學生往往因不能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像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以致在計算中出現錯誤。

我在上《長方體的表面積》練習課時,出示了一個超市售米的木箱圖片(左圖),木箱的長是1.5米,寬和高都是0.8米,這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左右兩個面是正方形,我讓學生根據木箱的信息提出和麪積有關的數學問題,學生先後提出了“這個米箱的佔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這個米箱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給米箱的四周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給米箱的前後面貼上廣告紙,廣告紙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這幾個問題,分別要解決長方體一個面、兩個面、四個面、五個面的表面積問題,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四、單元複習時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每個單元新知識學習完畢,教師都要進行單元小結複習。

而一個單元包含着很多的知識點,如概念、計算法則、計算公式、知識的應用等,爲了便於學生系統地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增大複習容量,高效地獲取知識,就需要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教學目標是: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2.使學生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3.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瞭解商的變化規律。4.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並說明估算的思路。5.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這一單元包含了除法的口算、估算、筆算及商的變化規律,內容很多,我在開課時就出示了金橋超市和億家超市的商品價格調查表(左圖),請學生告訴我應到哪個超市去購物。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知道商品的單價,需要靈活運用除法的口算、估算、筆算。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快速、高效、系統地獲取知識,同時節省大量的教學時間以便用於學生練習應用,減輕課外負擔。

總之,教師合理、適時地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有利於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