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心得體會

你會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心得體會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心得體會篇1

當前,信息化技術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我國的中國小教育的各個領域,以日新月異的速度改變着人們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因此作爲當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有積極投身到這一變革中去,改革自己舊的教學觀念和舊的教學模式,瞭解新的思想觀念、掌握新的技術,使自己迅速具備和確立信息時代的文化價值觀念,並能把它們熟練合理的運用於教學實踐活動當中。

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的核心內容和技術手段,隨着中國小計算機教育在我國的不斷髮展,它必將是走向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在中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成爲一種時尚,它的探索與發展,也就成爲了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裏我就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談一談我的感受。

一、直觀教學,易於理解。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比較難理解的知道或是學生很少見到的事物,只用語言進行描述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學生觀看形象生動的動畫,就能很容易的明白。可以變靜態爲動態、變抽象爲形象、變虛爲實。例如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詹天佑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條隧道時採用的不同方法,如果只通過讀課文,畫示意圖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學生觀看了用動畫製作的開鑿的過程示例,學生會更能詹天佑這種方法的妙處。還依然藉助“人”字形線路圖,看看火車的走法,更能幫助學生理解這種“人”字走法的好處,更能體會詹天佑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接觸的才能,學習他的創新精神。

二、拓寬知識面,活躍思維

學生年齡結構小,形象思維能力強。如果僅僅憑口頭上講授語文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須要採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學生通過讀課文知道大榕樹那的景色很美,卻不能體會那裏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我在電視上播放了大榕樹清晨的實景錄象,讓學生親眼看一看大榕樹的靜態美,然後又播放了衆鳥紛飛的景象,學生又體會到了動態的美。

又對一隻鳥的形態和聲音的觀看,可以想象到很多鳥的姿態,這種由靜變動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清楚,易於控制進度、重點的地方可以反覆演示方法,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之中,完全調動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即使學生沒有親自去看那棵大榕樹,也知道了那裏有很多天然的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衆所周知,學習興趣的形成是學習積極性的根本所在,是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動力之一。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先播放桂林的美景,讓學生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欣賞桂林的山光水色。創設遊灕江的情境,讓學生對這樣的美景產生興趣,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才能更有興趣的學習這篇課文。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到灕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和桂林山的奇、秀、險。

四、提高教學效率,培養現代科學興趣

人們常稱當今的時代爲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特徵是信息流通量大,信息波及面廣,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與日巨增的信息,人類積累的知識擦一會越來越多。在教學中用雲信息技術會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對現代科學的興趣。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時,對於火星、水星、木星等很多地理知識都不理解,這時候我藉助多媒體就向學生展示了這些星球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讓他們結合圖片和文字介紹來了解其他星球是什麼樣的,使他們更快的理解了爲什麼我們不能遷移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他們在明白這些道理的同時,對科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校學習已經決定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進一步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並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學生的信息技術與自學能力、創新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積極探索和研究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並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地整合,合理的結合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去。把信息技術自然而然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優越特性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獲取信息、交流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自身成才。

展望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前景,計算機教育的發展必將能爲跨世紀人才的成長鋪路架橋,爲迎接競爭激烈的、信息化的二十一世紀的來臨積極備戰,爲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推波助瀾。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心得體會篇2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國小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感悟、薰陶,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重視語文運用能力、語感的培養,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更要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探究精神的培養……”

這一系列目標,如果僅僅依靠傳統教學中的一支粉筆、一本書、恐怕是難以達到的,而現代信息技術以其廣博的內容,文本、圖片、聲情並茂,人與人、人與計算機的互動的靈活性,加之可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等優勢,與國小語文課程教學有效整合,成爲語文教學的一種新的趨勢。如何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已成爲教師們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現就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淺談幾點體會。

一、巧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大多由影視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使學生置身於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和積極的情感時,就會從內心迸發出嚮往和求知的強烈慾望,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

學習活動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這一點,多媒體教學就有它獨特的一面:採用新穎的方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如我在教《大海的歌》這篇課文時,我先播放美麗海邊的錄象片。動聽的音樂、海浪聲,優美的畫面,不僅讓學生欣賞了大海的博大、壯麗,而且讓學生得到了美的陶醉,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看完了錄象片後,學生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興致勃勃,熱情高漲。

二、直觀演示,使課堂教學具體、生動。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會碰到許多抽象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就比較困難,尤其是中、低段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東西。而多媒體的運用就可以使這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了。如在講授《稱象》這一課時,如果只通過課本上的描述,這個年段的孩子不足以理解曹衝稱象的這個過程,而這一段恰好就是本課的重難點。所以我採用了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可愛的動畫圖象、條理清楚的過程、簡單易懂的語言使很多孩子在這一難點上有了更好的突破。

巧用多媒體,不但可以使抽象的過程具體,也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生動。如《望廬山瀑布》一詩中所描繪的廬山瀑布傾瀉而下的磅礴氣勢。教學時,可根據各個教學重點環節,利用錄像分別再現定格畫面。像這樣運用錄像資料來展現其真實畫面,學生才能真切地感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美麗和壯觀,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教學重難點的解決纔有破竹之勢,學生的能力纔能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三、入情入境,啓發學生心靈交流。

我常有這樣的閱讀體驗:當讀到文章感人的地方,往往會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原始的感動。我想,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閱讀時我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理解和體驗,我已經與文本進行了深入的心靈交流。這樣的閱讀纔是全身心投入的閱讀,纔會讓人感受到閱讀是愜意美妙的,是幸福溫馨的。但學生缺乏閱讀語感的積澱,對一些閱讀材料往往感悟能力不強,影響自主式閱讀的進行。藉助信息技術,可以促成學生與文本心靈交流、喚起鮮明的“內心現象”,使學生也深得文章旨趣。

《廬山的雲霧》一課中,爲了讓學生感受到廬山雲霧的變化萬千,奇美幽靜,我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在圖中註上形容雲霧的詞語,然後再讀課文,劃出描寫廬山雲霧特點的詞語。爲了讓學生完全入情入境,感受廬山的幽靜,感悟雲霧的神祕,,我運用多媒體,讓學生閉目聆聽描寫“廬山雲霧”的錄音。錄音中悠揚的音樂,夾雜着清晨山中鳥叫的聲音,還有動情的描述。音樂的強弱,語調的高低讓學生眼前展現出了廬山雲霧的美:時而如白雲從身邊撫過,時而又如傾瀉而下的九天瀑布。學生投入地聽了,身臨其境。在談感受時,有的學生髮自內心的說:“我彷彿置身於那神祕的雲霧中。”還有學生說:“我一定要到廬山去,親眼看看那神奇多變的雲霧!”至此,學生的感情體驗、心靈交流可謂是水到渠成。

四、注重拓展,深化學生體驗。

想象力的基礎首先是豐富的感性知識。其次還要有對具體形象的生動語言描繪的能力和對感性知識重新組合的能力。多媒體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教師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培養學生語言的描繪能力和組合某種形象的能力,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美好想象的天地裏翱翔,不僅僅滿足於利用感性材料達到教授知識的階段。如《可愛的西沙羣島》一文,這是一篇介紹我國最南端景色的課文,有海灘、海底、海島許多美麗的地方。

課堂上如何融趣味性、生動性爲一體進行教學是至關重要的。我在課件製作中搜集大量的西沙羣島的圖片及錄像,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基礎上,觀看神祕的海底世界和充滿生機的島嶼,從而歌頌我們的祖國有如此美好的景色。教材只是教學的憑藉,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體會它所包含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本領。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多媒體教學要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它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是因爲介入了現代教學媒體,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學質量纔有可能提高,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教學的真正含義。只有有機結合語文教學的特徵,多媒體優化國小語文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

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教學中的教學手段也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育人的同時,自己也要不斷深造,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爲推進素質教育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