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品[15篇]

文化3.0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品[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

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昇華。

邂逅《文化苦旅》,它正躺在同學的臂彎中,淺黃色與黑色的封面連帶醒目的"苦"字給我一種文學重壓,我好似處在一片低氣壓中。在心裏"嘖"了一聲,我飛快地擦身而過,不給自己造成相形見絀的心理壓力。好笑的是,我在幾年後於一排排書架上發現它,又鬼使神差地買下了它。或許是我想挑戰看看,幾年前畏懼的書入了今天的我的眼睛,還是否是一種畏懼。

一、有關文化人格

60華里的莫高窟壁畫才情滿溢、空靈神祕,1000多年的生命在此蒸騰。藝術映射心靈,玄祕潔淨如它是一種永久的嚮往,如夢如幻。閱讀着其中的文字,我多想跟着時光穿越到1000多年前,靜靜佇立看這壁畫形成的偉大過程,繁雜的內心世界也會因欣賞了獨一無二的藝術而安定下來。我又登頂柔情似水的鳴沙山,飽覽純淨的光影分割,心中鳴起天樂般的梵唄。轉眼,又被熨帖大地的月牙泉宛若從天邊來的靜謐祥和吸引。老尼爲何願意孤守荒涼浮囂之地呢?我不能很理解,心裏纔想是她看透了繽紛人世背後的簡單原體,寧願用餘生領悟這裏滿滿一世界的禪機。我們常常做詩歌賞析,詩人們總有許多化不開的哀愁,比如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我總以爲柳宗元十分享受無人打擾的狀態,以爲"孤"、"獨"二字又是詩人與生俱來的感性和矯情。直到我讀了《柳侯祠》,才改變對這首詩錯誤的理解。

柳州的柳侯祠,安放着他的靈魂,他一生的坎坷悽楚。隱藏在其短暫、孑然一身人生下的,是文采斐然,是渴望興盛的文化人格,待華夏少年去解讀……只可惜,我這華夏少年卻一直誤解了他,誤解了慘遭謫戍詩人們的人生。我慚愧不已,我這般不諳世事,只顧遊樂,全然不知活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國文人遭受的苦難,還嘲笑他們的矯情和無病呻吟。學了這麼多年的語文,背過這麼多首古詩,我沒有對一首感同身受過,更別說爲世人的厄運扼腕嘆息。

二、有關生命

我們從何處來到這裏?又從這裏走向何處?一定有很多人也提出過這個疑問,但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沒有意義。你還記得那個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桃花源嗎?你是否想過那樣一個蓬萊仙境爲何留不住貧困辛勞的漁人呢?因爲人是無法遺忘的。不能忘了自己更不能忘了生命的意義。或者不是爲了帶着空白回到賜予你生命的黑洞去,而是要爲了熱愛的生活執着奮鬥,蒸發出自己的世界。正如《武陵人》中所說"這裏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權利"。

崎嶇的黃土地上,一雙腳實實地嵌入又提起,留下一串寂寞的腳印。信客日復一日來往於鄉鎮之間,包裹裏揣着一家又一家人對彼此的遙想思念。沒有電話、e—mail的時代,儘管呼吸着同一海拔處的空氣,濃稠的思念呵,也直叫人呼吸困難,如抵咽喉。信客這個偉大的職業人羣,用自己大半生爲別人的生命送去春露陽光。他們被懷疑誣陷,也平白落入過無端的紛爭,但他們仍在盡着自己的綿薄之力爲兩頭的人們造福。常有人說:"不要爲別人活着。"但我想,一個人的一輩子,若有一羣人值得你跋山涉水,即使不能名垂青史,也不至於死後在墓誌銘上寫下可悲的碌碌無爲。

……

一個晴天,我在家中的院子讀完了最後一個字,算來自己竟花了大半月讀此書,後面又用了三天寫成這篇讀後感,合上書本時,感覺自己也經歷了八千里路雲和月。那鋪天蓋地溫和的陽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塵,快樂因子在體內輕盈跳躍着。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得昇華。

《文化苦旅》讀後感2

第一次知道“餘秋雨”這個名字時,我大概只有十三四歲。從書攤上拿起那本《文化苦旅》時,封皮泛出的灰黑、書名中的“苦”、作者名字中的“秋雨”,給人帶來一股莫名的涼意。在那個網絡並不發達的年代,我還遠沒有意識到這本書、這個人會帶給我的震撼。

初讀《文化苦旅》時,其實是帶着一些獵奇的心思在走馬觀花似的瀏覽。書中有那個年紀的我尚不瞭解的柳侯祠、天一閣、天柱山,還有與我所知並不相同的莫高窟、三峽、都江堰,粗略的瀏覽下來,似乎覺得見識已超過了同齡人不少,如今回頭來看那時的自己,原來也只是在管中窺豹。

還記得新浪上這樣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中的給我們的教誨,讓我們銘記在心……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作者其實也在努力向我們傳達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是的,在這篇文章中寫了作者對於那位道士做法的不滿,在文章中,他喊了“住手!”又寫道:“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他不忍心,不忍心那位道士毀掉那一個個婀娜多姿的雕像,那是歷史,歷史!我相信,不只我和餘秋雨先生感到無比的惋惜,相信在讀《文化苦旅》的每一位讀者也會感到深深的嘆息和心痛吧。這就是爲什麼《文化苦旅》這本書的“苦”字意義的所在了吧!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對寧波天一閣,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一間藏書樓上,但對於其藏書的艱辛,我直到讀了《風雨天一閣》之後才解一、二。那是一種不顧旁人的不解與嘲笑,不顧財富上的巨大開支,不顧歲月的`流逝,不顧王朝的興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在他們的眼中藏書樓這時不是一個單純的收藏着珍本、孤本的知識儲蓄所,而是一個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他們藏書不是爲了自己,也不是爲了範氏家族,更不是爲了某一個王朝,而是爲了整個中華民族,他們是爲了用一本本書籍,讓我們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的精神天地變得整齊連貫、充滿凝聚力。可以說他們的行爲是中國文化保存與流傳艱辛歷程的一個縮影。也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如範氏一樣的家族、機構組成了我們燦爛的中華文化。

文化,在我看來是一個沉重而又艱澀的字眼。上下五千年的積累,使文化的沉積愈加深厚。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代表着這個民族最爲珍重的事物。如果一個民族連文化都不存在了,那麼便不足以被稱爲一個民族。評味文化,餘秋雨在文化中行走,又在行走中思索。

20幾歲時再讀《文化苦旅》,我覺得自己之前認識太過膚淺。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於心才真是苦。當走過一座城市古蹟,瞭解一段段歷史,在苦澀的回憶中,我們似乎纔可以真正理解文化、感悟歷史,從而苦盡甘來,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離夢想越來越近。在斑斕的夢想裏,我聽見內心的聲音呼喊着:傳統文化絕不能被遺忘,要傳承延續下去,這是一個民族的魂!我們與古人是一脈相承的,傳承文化的使命任重而道遠,但我堅信,明晰並堅定自己澄澈的信仰,它就會滋潤一生,而我們的內心,終將如菩提一般開花。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紙的封面,書內的紙張泛着青黃。我不知這樣安排是否刻意,只是當我翻開它的時候,不禁莞爾:它,與餘秋雨先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襯。

讀它的時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樣懷了一份“旅”的心情,只不過,我的這段旅程要舒適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時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輛稍有些顛簸的大巴車上,輕輕撫過牛皮封面上四個工整卻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我想,我和先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不過,我,漂泊在墨跡裏。

先生寫過的山很多,我卻偏偏記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鳴沙山。閉眼,是大漠一望無際的黃沙。可當我睜開雙眼,看到的卻是那幾座連綿的沙山。鬆軟,緩緩滑動的細沙,時而隨風高旋,時而沉默於腳下。血色殘陽,金黃戈壁,美不勝收。

這一路,雖然我僅將手指覆於書頁上的墨跡,卻分明感到自己和先生一起爬了這沙山。我彷彿可以感受到腳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軟,感覺到下陷的沙粒流動的觸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頂”而生。所生一雙健康善於爬山的腿,卻奈何不了這眼前的鳴沙山,換了誰,都難免有些急躁。但先生教會了我怎樣心平氣和怎樣忍耐與堅持。慢慢地,一點一點向沙山的山頂靠近。站在山頂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擡頭與先生相視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對我的誘惑不比先生小,於是“哧溜、哧溜”的幾步,又一次來到山底。順順當當地,沒有前僕,沒有後仰。

突然被自己的會心一笑驚醒,回想腦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燦燦,明晃晃,熠熠生輝。

人們說,這是一個普通的溶洞;先生說,此洞要麼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踏着先生的足印,我也同樣跌跌撞撞地往裏面走。這是一個漆黑的洞。伸手可觸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擡頭就是無數尖銳的鐘乳石。頭頂蝙蝠橫飛盤旋,腳底盲魚遊竄,或許,這就是闡述歷史應有的氣氛?

有水聲,或許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聲,或許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後代?我不知道。只是我知道,當我的手撫過一行行墨跡的時候,我彷彿正撫過一扇石幔,那上邊嵌着海螺貝殼,還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擊。那一瞬,滄海變桑田。

我是追隨先生的腳步進入這個洞的。這個洞,在我眼前是那麼神祕,卻又那麼滄桑。人類的祖先曾出現在這裏,他們舉着明明滅滅的火把,如電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閃過。歷史磕磕絆絆,終於走到了今天,這個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卻帶着讓人無法抗拒的親切感,靜靜地看着如今的.人們,給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帶來人的生氣與新鮮的腳印。

它的名字,是白蓮洞。

西湖,是一個太老太老的話題。世人皆寵的西湖,總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儘管已去過多次,岸邊的石板石磚,細小的土粒,以至柳樹幹上有個特殊的紋路我都記得清晰。但再次看到先生寫這個題目,一時竟有了初次邂逅時的心動感覺。西湖很厚重,的確,就像先生說的,它積澱了太多的朝代。跟着先生,從未觸碰過西湖水的我,終於觸到了。它細細地從我的指縫間穿過。我跟着先生,從宋代勝蹟游到清代遺宅,恍惚着穿越了四個朝代,誰能在此刻告訴我歷史的真諦?怕是,誰都道不清吧。

在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詩人、才女、隱士從這裏經過,還有兩段神話般唯美的愛情故事。猛然擡頭,我看到先生定定在湖岸迎風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紗蒙了許久的西湖終於除去了迷茫,斷橋無言,荷羣無言,碧水無言,可我,卻什麼都聽見了。

一次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觸碰着青黃紙張上的墨跡,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跡中,跟着先生從荒涼大漠,行至溫婉華中,再到精緻的江南。一路顛簸,一場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捧一杯香茗,開一盞夜燈,看暗夜流動,品《文化苦旅》。在每個漆黑冷寂的夜晚,在昏黃搖曳的燭光下,我總愛斜倚牀邊,沉靜於溢滿小屋的書香中,任憑屋外狂風暴雨雷聲大作。我無所畏懼,因爲躍動的文字給予我以精神的力量。

茶,歷久彌香,因爲其散發的是歲月的味道和風雨的氣息;文化,歷久彌珍,因爲其彰顯的是民族的靈魂和人文的力量。我想,這兩者若是溯及根源,便不難發現竟是如此相似而又難以割捨!這之中,該蘊藏着多少中華民族的精髓和華夏子孫的夢想呀!?中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是上蒼所賜,歷史積澱。也就是幾片普通得毫不起眼的嫩翠葉、日夜經受風雨洗禮的小生靈,只需晾乾、烘炒便與熱水融合;在滾滾熱浪翻飛旋舞中,卻成了映射中國文化縮影的一片碧波。盪漾開去,就是華夏兒女靈魂最深處的夢。尋夢?看來只有在文化中苦苦探索,孤身一人踏出“文化苦旅”的小徑。中國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歷史薰陶,未免深奧堅澀,想必能在這苦旅上邁開腳步的人從古至今也是少之又少。於是,正是歷史的機緣和文化的被蠶食,拼湊出一個既是偶然又是必然的人物──餘秋雨先生。

在山水風物中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在漫無盡頭的小徑上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中國文化的悠久魅力影響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在其長期的薰染下一次又一次地積澱。只是可惜,歷史文化也同時在漸漸消失,慢慢被蠶食。餘秋雨先生看不下去了,於是一段段文字從筆尖流瀉而出,凝結而成的就是《道士塔》、《陽關雪》。中國曆代文人的思想都承載於一張張泛黃的書紙,當然這文化的精髓在五千年曆史的浸泡下是難以數盡的.,可爲什麼能巋然獨存的藏書樓只有天一閣呢?爲什麼能爲我們民族斷殘零落的精神提供一個小小的棲息處只有天一閣呢?也許是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焚燒着脆薄的紙頁,也許是無邊的愚昧在時時吞噬着易碎的智慧。於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此時,餘秋雨先生坐不下去了,他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演繹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中華文化在餘秋雨先生的腳印中不斷恢復成長,然後,一個個文化缺失逐漸閉合、圓滿。

不過,並非所有文化缺失都需要或都能夠完全被填補,畢竟要“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總該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中國曆來缺少廢墟文化,因爲人們不懂得“廢墟,輝映着現代人的智慧;廢墟的留存,是現代人文明的象徵”。其實廢墟不值得羞愧,不必要遮蓋。殘缺了千年的羅馬鬥獸場依然散發着魅力,吸引着遊人。可是我們的國人,就是愛講面子、追求完美而擅長遮蓋。在我眼裏,金碧輝煌的新雷峯塔只會讓人炫目,而模糊了“老衲”塔基的真實;於是我不由得又開始擔心圓明園的明天……中國人若要大氣,就不必再把所有的廢墟驅逐!其實,廢墟何嘗不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夜已深,在月朗星稀之下籠罩着陰影的廢墟中常傳來悠長無奈的嘆息,其實此時此刻它已不再是廢墟,而是昨夜的故事,歷史的殘夢。廢墟是歷史的眼淚,這晶瑩的淚花折射出今天太陽的光輝和昔日的餘暉,這是從撥離土地轉化爲皈依大地的美。美得透徹,美得蘊藏玄機!多少年後,這片片廢墟終將會融入土壤,從曾經祖先的豐功偉績變成我們如今辛苦耕種的土地,而如今的廢墟正是處在將融而未融的狀態。現在,是時候了,我也該順着殘月的微光,在廢墟中尋找靈魂最深處的夢……

拋棄了所有的憂傷與疑慮,走上這漂泊旅程。一笑應艱辛,因爲這本來就是文化的苦旅。文/餘一帆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第一次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時日已經頗久了,只記得當時讀完其中的一篇便已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了。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輾轉良久,在一家書店購得此書,心裏甚爲歡喜。讀完這本書卻還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至於如此,一是正因自己生性懶散,雖喜愛讀書卻極少認真坐下來耐住性子讀書,當時學業也頗爲繁重,二是此書實在太過於厚重,整個散落於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的一代一代的中國文化都被餘秋雨先生拖曳、描摹出來,若匆匆瀏覽此書也罷,要是細細品味的活,不啻於同餘秋雨先生一道在那些隱匿着中華文化的山川河流、塔窟寺廟、湖鎮樓閣走了一遭,原本頗爲閒散的心境變得肅然,也會被這些撲面而來的還帶着些山水氣息卻磅礴浩蕩的文化格律壓抑的靈魂一緊,心頭便沒由來的多了幾許沉重之感。便再也簡單不起來了。餘秋雨先生也在自序中說,“我本爲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要蒼老。”

中國古代的文人基於傳統文化的定位,大都有“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報效祖國的理想,世世代代也都揹負着這種宿命。於是,他們十載寒窗苦讀,只爲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爲官,既光耀了門第,有爲國家盡了些許力量。然而,官場的黑暗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帝王的昏庸也是他們沒料到的,奸佞之臣矇蔽着皇帝的`眼睛,魅惑着皇帝的心術,整日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無奈了,彷徨了,想要喚醒着腐朽的朝廷,卻觸怒了權貴,被佞臣們視爲骨中之刺,於是,幾番讒言便被罷黜貶謫,流放到千里之外。滿腹才華卻遭人妒忌,也罷,這高堂容不下我,便揮揮衣袖,整整衣冠,去那些個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罷。只是這離去的背影,多少有些踉蹌。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便把滿腹衷腸向那裏的山水吐露,滿腹悲哀與無奈也向這山水吐露,醉於山水,嘆於人生,他們不想這樣,卻只能這樣。在這種與自然互相傾吐的過程中,生命和自然交融,自己的文化人格深深淺淺也就烙印在這些山山水水裏了。這幽翳的高山綠水之間,藏着多少故事,多少無奈與控訴,可惜,這山常青,水長流,這無聲的嘆息與詢問只換來幾聲山澗鳥鳴罷了。

如今,我們在人類禮貌建造的城市裏研究思考着古文化,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而一個有着極其敏銳的文化視覺和極其敏感的文化良知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那些個亭臺樓閣湖光山色中藏匿倒映着的文化脈搏豈能不跳出來訴說着自己千百年來的寂寞和無奈,這樣的旅途,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的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歷史總是嚴肅的,維繫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走向的文化也是輕率不了的,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這無疑會變成最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卻又絲毫不敢懈怠的工作了。哪怕他們藏匿於山水之中,帶來了山的靈動與水的柔美,更多的是增添了幾分山的巍峨與水的磅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民族,五千年的積澱凝聚着這個民族的血脈根源。這片土地養育了這個民族,凝練了這股血脈,也鑄就了這種人格。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年,早就和這片土地融爲了一體,她記載着我們的歷史,蘊藏着我們的文化,昭示着我們的人格,每走一步都能找到讓人思索回味的事蹟。這天,物質生活日益滿足,可我們的精神又該向哪個方向走呢?歷史流淌到這天,前路該怎樣走,或許該回頭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古人走過的那些山山水水、樓閣棧道。我們的歷史文化藏在於山水之間,腳步太過幽深,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柳暗花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該如何構建,或許還是該看看古人的人格構建,這是我們的血脈,而這又該去問那些個高山深谷。

歷史在嘆息,在訴說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6

這場說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麼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啊!這本書分爲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於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獨一無二的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後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餘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最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來的封閉,自己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於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定、保守、統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但是最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非常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麼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可以成爲一個長城的後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爲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爲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有根據築壩者指令來一番調整”。而這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知道,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文明包羅在裏面,這裏所蘊含的,是兩個大文明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最殘忍的暴君,都願意爲莫高窟做一點好事,不過這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去看看。

時間說起1900年6月22日。王圓籙王道士在一處洞窟的牆壁是空的,也許還會有洞穴,和一個姓楊的人挖開一看,果然是驚喜,一個滿滿的藏經洞!可惜我們的王道士,不知道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永久的學問,無數位爲此耗盡終生的才華橫溢的學者,只可惜,他不知道。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樣重要,可惜,因爲那次,就再也無法解讀了。

匈牙利的一位學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賣國賊蔣孝琬,和王圓篆談判,從一開始幾部經書到最後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個大箱子,三匹馬才能拉動。果然,最後王圓籙還是沒有抗拒那一點馬蹄銀的誘惑。唉,就如詩人李曉樺的詩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對於斯坦因這樣的學者,我何嘗不硬一些呢?今天,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學者不再引人關注永遠闃寂無人,反倒是王圓籙的那個道士塔,卻天天遊人如潮,不過誰也沒有投來尊重的目光。

轉眼間又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羣美國學者宣稱,因爲白俄羅斯士兵的破壞,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學溶劑把牆上的壁畫粘到紗布上帶回美國,慾望的強烈促使他們又一次來,居然這次還要在莫高窟大動手腳。這裏,我們不得不感謝一位叫做陳萬里的翻譯,雖然是美國僱來的翻譯,卻心中有國,在來的第二天,騙那些人身體不適,其實就是告訴那些村民美國人要破壞。至此,我們要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聖,就連最有權威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個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歷史一樣,一批一批的工藝家,在這裏雕刻出只屬於自己朝代的風彩,看着看着,一批批歷史就如仙女一般飛到面前。它記錄着我們歷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苦旅並未結束,我們的苦旅也即將開始,看着前人正確或者錯誤的一舉,我們沉思,或者說,不得不陷入沉思……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冥思,許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蒼蒼的大地,面對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種莫名的悸動,文化苦旅讀後感。拈起一腳腳尾頁,方纔知這《文化苦旅》的厚重。卻又如酒般蕩醉,麻痹你的經絡。於是,我將文化含在脣間,味道比秋茶還要苦澀。當我凝神文化聖潔的神韻時,思緒隨風飄散。

冉冉的日光,喚起我沉醉許久的無限遐想。他正用破舊的掃帚,刷去百年的燦爛;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蓋千年的輝煌;他正用蒼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爲是”的鄙薄。他,一個道士,活生生地擄走了我們的遺產。我看到了駝隊遠去的背影,我聽到擄略者大聲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陽血染一般的紅。古老的民族,滴血的傷口,在潰爛……

我真想化作那根繮繩,勒住那罪人的喉嚨,不讓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觸佛家瑰寶,不讓他將人世的污濁滲入瑰麗的文化。我還要去阻截遠行了的車隊,“和你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鈍。我留不住被馱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將永遠帶着悲痛與苦楚。

什麼才能鐫刻雋永,我帶着迷茫與痛楚義無反顧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縱他山遠水長,我都要用深層的記憶打響前奏,叩開歷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場苦旅,即發的記憶,是被人們遺忘的步履。而時間將我蝕成戰火中的殘垣,正如些許文化嫣然老去般長久。

因此,守望變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與羌笛,缺少了些悲壯的情意。若我將我心給予陽關,墳墓是否會將我掩埋。如峯的沙堆,如劍的月光,如冰的軀殼。煙繚繞,我心也朦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捲半壁華榮?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釋放我內心的渴望。一切都在遠去,而無半點追逐的腳音。我面對的蒼涼的文化,看它們如雨一般的落下,轉眼又是風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沙漠中,光影斑駁交錯。只有從沙漠中走過,纔會有腳印證明來過。林則徐,“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擁有他的個體,他的靈魂,他不會物化成無動於衷的頑石。是他,傾瀉了這一襲華裳。

亭臺樓閣,清風寒雪,白蓮洞勝似煙雨桃源。一個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渾然天成的作畫。“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我在親近人文,正在親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鎮,鄉野隨風,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爲伴,自然小鎮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詩意。江南小莊,我只能對着記憶中的周莊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澤是你別緻之處,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緻的明眸。

我用雙眼,瞥見了投影在眼瞼的殘骸——一片廢墟。 我並非人爲廢墟即是終點,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它便是古典的醞釀,一種見證。它很頑強,它沒有被時光的紋理遺忘,它很倔強,即使傷痕累累也不會讓別人看到它的滄桑,廢墟是寧靜的,它抵抗着現世的浮華與躁動。

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神怡心曠。面對箋墨,我祭奠敬畏……我深知,只有面對文化時,一切迷茫,一切虛幻纔會變得真實。所有依附於瑰麗的文化,風俗習慣,山水奇景,人文景物,也都被賜予生命。

生是魂,歷史長久,華夏悠悠。

藏書堪憂,而書房真的是集文化精神之大成。離開了我們,又有誰來守護?文人的光鮮與他們的悲哀又該怎樣割捨?靈魂又該往何處寄託?——文化苦旅何時能夠停留。

我們守望文化,守望民族生生不息的天空。

使人們寧願謊言,而不願追隨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也不僅由於真理會約束人的想象,而且是由於謊言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有這樣一個人,他是我國著名作家、中國文化史學者。

他有一本共有三十七篇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我所介紹的就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察其書名,文化和旅遊聯繫在一起,而在旅遊的同時,卻感受文化之苦。也許你會在此留下疑問。同樣我帶着疑問讀完這本書,才明白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爲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下面請跟隨我的腳步走進文化苦旅。

首先,踏入莫高窟的石洞。我們靜靜的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的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集宗教文化知識於一身,以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向全世界人們展示千年藝術的莫高窟也曾有荒唐史。一位王道士自作聰明將窟中的的珍貴壁畫粉刷、挖鑿,代之以天師靈官塑像。婀娜的體態就這樣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就這樣變成泥巴。更令人氣憤的是,他視經卷入糞土,幾個銅板,幾棵白菜,甚至什麼都不給,他就將不計其數的經卷送到外國人手中。也許是他

的無知葬送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但是當時的官僚文人又怎樣?忽略洞窟的.價值,因爲“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他們也曾運送一批文獻進京,其情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歇息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當歐洲的學者文人們冒着被打被殺的危險,不遠萬里,變賣家財,只是爲了得到莫高窟的一兩件文物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卻茶香縷縷。也許就是這樣,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他們一切精心的準備完全沒有必要,只要和王道士溝通好,一筆輕鬆的買賣交易就換來巨大的文物財富。聽到這裏,也許你會心痛那些文物就這樣不翼而飛,痛心王道士的無知,痛恨於那些外國人的趁火打劫……但是有一個事實我們不得不面對。王道士出身農民,生活所迫,當了道士,有幸當了莫高窟的家,可當時的莫高窟無人看管,年久失修,洞中大量積沙,一片殘敗。他憑着對宗教的虔誠,清沙修窟,他也曾向政府提議保護文物,但晚清政府一再推卸責任。此時又恰逢當朝政權風雨飄搖之際,“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朝廷岌岌可危。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人們沒有保護文物的意識,更沒有人去重視。於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上演了。一個不拿朝廷一分錢俸祿,靠化緣維持生計的道士,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可悲的是,幾年的努力,這些文物的管理處置權還在他手裏,政府沒有絲毫的舉動。現在看來,這些文物怎麼估價都不過分,而在當時並非如此,被視爲“國寶”也是後來的事。文物的流失和損毀,一個民族文化遺產被如此嚴重的肢解,這一切不僅僅是王道士的愚昧,更是社會各階層許多人的愚昧!是極貧極弱的國家之心痛,民族之悲哀。這纔是作者的“苦”之所在,“苦”之由來,“苦”之際遇。

一路風雨顛簸,餘先生沒有做沉默者,他總是要竭盡全力的悲切的喊上幾句。也許這聲音不驚天動地,但是足以懾服讀者的心。因爲當他喊上幾句時,足以蕩起生命的音量,讓我們產生共鳴。聽罷,在這吶喊中,翻滾的是怎樣的一腔熱血。

在文中,作者一展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使我由衷的體會到文化的車輪在我身邊碾過,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震撼,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內涵底蘊。而這些,正是我們炎黃子孫驚醒的地方,他對我們每個人的人格都是一次考驗,讓我們真正明白“苦”字的意義所在!

品味《文化苦旅》,即在品味百態人生。讓我們對文化傳承,對文化保護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經典文章讀後感。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爲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說“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一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我們探尋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文明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們不曾親臨,通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嘆息。 比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嘆。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意義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裏說的:“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這本書寫得的確不輕鬆,那慘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所以,讓我們欣然接受苦旅,選擇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我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夜幕降臨,一切的喧鬧歸於平靜。

在無數個如此寂靜的夜裏,細細體會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一盞清燈的餘光裏品一杯淡淡的綠茶,古人說,定中求靜是喝茶的最高境界,而我卻彷彿在飄散的茶香裏看到了餘秋雨,他就坐在我面前和我品茗論文,於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遠行的隊伍,天高地闊之間,走上這一趟漂泊於華夏蒼茫大地上的苦諦之旅。朦朧中走入敦煌,走入那被破落的悲涼籠罩的道士塔,看到的是一方慘白的石屋,一個漠然的表情,一具無知的軀體,一抹西天淒涼的晚霞,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個愚昧無知的王道士,一筆壓在炎黃子孫肩上的文化重債,如果有一種心情可以描繪這一種痛,那一定叫做――“恨”!

《易經》裏一句“天一生水”造就了一代藏書樓――天一閣。站在偌大的天井裏,順着那搖搖晃晃的木梯向上望,似乎看到了那無數泛黃的書頁裏記載的滄桑變化,看到了一代代範氏子孫堅守而執着的身影,看到了那個爲了進藏書閣而嫁進範家卻終不得願的女子幽怨的神情……蒼老的屋宇和庭院,百年的期許和守侯――風雨天一閣,一座由信念、責任支撐起來的文化樓閣。

還有那個南荒之地的柳侯祠,一代文豪的淒涼註腳。當滿腹經綸被車輪馬蹄搗碎,脆亮的吆喝填滿了疏朗的胸襟,惟有這寂寞的柳侯祠固執地肅立着,徹底洗去人世的喧鬧……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於是對話也一定變得異乎尋常。餘先生說“朝廷萬萬未想到,正是發配南荒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是這樣吧,柳宗元,他用終年養育他的荒蕪鑄就了晝夜不眠的文化之林。

手捧着《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初看《文化苦旅》,書名中的“苦”字一度讓我疑惑,是指漫長旅程中經歷的勞苦嗎?!然而,當隨着餘先生的指引,完整地走過這一段旅程,才恍然大悟,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

餘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然而,即使只是一個個的“點”,人們也還得孜孜不倦地追求那歷史長河中的“線”。無數人的足跡串聯成歲月的年輪,一如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是一種參合着太多悲傷、惋惜、屈辱的輝煌。探尋這樣的歷史,無疑是沉重而傷痛的,是一段“行者無疆,思者無涯”的心路歷程,正如餘先生自己所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不過我以爲,這是文人最大的'痛苦,卻也是最大的幸福,因爲苦澀後的回味會讓我們瞭解,正是有着無數人艱難而執着的追尋,才能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這麼多偉大的“點”,那是――對人生的認知,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思考!

歷史的魅力往往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中,難於尋覓。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可能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他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探尋文化的足跡;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尋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在感悟歷史的同時感悟人生,何嘗不是一種收穫?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生命之路總是曲折坎坷,回望曾經留下的足跡,就會明白,苦難是人生路上的泥土,只有深切體會苦諦苦境的人,才能把泥土握成黃金,才能造就人生的厚重感,因爲在深沉的痛苦裏,庸人選擇逃避和遺忘,而智者卻更深刻地體會了存在。

走這一趟苦諦之旅,尋覓的是綿長曆史的足跡;震撼的是璀璨文化的魅力;豐富的是多味人生的閱歷;留下的是苦澀回味的收穫。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爲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爲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是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餘秋雨先生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餘秋雨先生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是同樣的感嘆,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說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餘秋雨先生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餘秋雨先生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餘秋雨先生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餘秋雨先生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是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餘秋雨先生髮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爲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是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爲,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餘秋雨先生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爲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這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長夜漫漫,孤燈之下,毫無睡意的我,只有作業與書相陪。

放下筆,我站起身來,再倒上一杯茶,放在書桌上。我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因爲窗上的霜,外面顯得朦朦朧朧,那層霜就好像一層薄霧,一層輕紗,籠罩住了夜景,我伸出冰涼的手,放在窗上,屋裏的這層玻璃上並沒有霜,霜都在外層,我輕嘆一聲,放下了手。

看着窗內一個個光斑發着溫暖而明亮的光,我知道好多人都沒睡,而此時高三的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挑燈夜戰,爲一百多天後的金榜題名而努力,“我也不能放鬆啊。”我對自己說。

走回書桌前,坐了下來。又拿出手機,打開音樂,放低音量,在輕柔的鋼琴曲中,我提起了筆。

寫了許久,我擡起頭來,窗上的霜並未消散,我把寫完的作業裝了起來,拿起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翻看了兩頁,我放下書,走到了陽臺,陽臺比較乾燥,所以窗子上很少有霜,我擡起頭,一覽格爾木的夜空,天空一片漆黑,我知道此時的夜空並不晴朗,但此時它的深邃卻是依然。天空中沒有星星,這便少了幾分詩意,我拿出手機,把音樂調到周杰倫的《東風破》,寧靜優雅的'樂曲聲響起。

“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在靜夜下,我獨自欣賞着悠揚的樂曲,心裏不禁引發了一絲共鳴,我回頭望了望書桌上那盞孤獨的檯燈,“真有意境。”我暗暗說。此時的我也許也期待着聽到琵琶彈奏的一曲《東風破》,心裏的離愁也漸漸升起,是啊,自從十歲來時,我已有九年未回到家鄉,這一刻,家鄉的鄉村,鄉間的小路,家鄉陪伴我的那些好夥伴,兒時一起攀爬的那棵大槐樹,村子裏一起玩過捉迷藏的棉花地、玉米地,還有一起拔過蘿蔔的蘿蔔地,以及村中的磚牆,土牆......一下子全都撞進我的心頭,那些都承載了我兒時的歲月裏不知多少美好的記憶,“現在他們都還好吧?”我在心裏想,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古人說:“明月能傳達人的心意。”我看看夜空,卻找不到月亮在哪,心裏不禁一股惆悵,王維有詩:“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着遠行人。”我想我的心意不用傳達,家鄉的夥伴們也一樣會想着我。想到這,我笑了笑,我也不知爲何笑,也許是我的想象有些豐富,也許是我的想法美好,但是,每個思鄉的人,不都會這樣想嗎?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宣紙上走筆至此各一半.......”聽到《青花瓷》這清麗的旋律,我想起了國中時的一次聖誕節,班裏辦了活動,而我當時唱的就是這首《青花瓷》,當時的我剛剛開始聽流行歌曲,而這首《青花瓷》就是吸引到我的歌曲,旋律清新脫俗,意境幽雅,“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江南小鎮一般的意境使我開始輕輕哼着它的旋律,小橋流水人家,這樣的江南風光也是真正吸引人的,“門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聽着聽着,我閉上了眼睛,讓自己融入江南小鎮的意境中。

“紅雨瓢潑泛起了回憶怎麼潛,你美目如當年,流轉我心間,渡口邊最後一面灑下了句點,與你若只如初見,何須感傷離別......”許嵩的歌,是我上高中之後開始聽的,因爲它的旋律能使我沉醉其中,而中國風的歌詞與曲調能讓我產生一種共鳴,我比較喜歡中國風的音樂,清新淡雅,回味悠長,令人久久沉入其中,而我又對幽靜、清新的事物有一種特別的鐘愛,也許這就是我喜歡中國風、喜歡讀文學名著類書的原因吧。

音樂還在放着,我看了看天空,“這個假期一定要有意義的過去。”我對自己說。

我回到書桌前,翻開了那本《文化苦旅》,再次讀了起來,清新的旋律也迴盪在耳邊許久,許久......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爲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爲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爲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爲,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爲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爲,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那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而我覺得,文化只有苦行,纔有它從古至今永不衰竭的魅力。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只有書籍能把個高貴的生命早已遺逝的信號傳遞給你,只有書籍能把一切完美和智慧比較着醜陋與愚蠢呈現給你。”

我帶着崇敬的情緒翻開了它,跟隨餘秋雨的腳步,去重新認識這些古老深厚的禮貌,沒有膚淺的歡笑,有的只是與作者一齊感慨,一齊深思。《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着,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禮貌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爲人所敬,不爲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嘆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蘇東坡突圍》使我明白才華橫溢、豪放高達的一代文豪蘇東坡被一羣奸詐卑鄙、強詞奪理的小人誣陷時的無奈與痛苦,被排擠,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餘秋雨先生卻並未喪失繼續發奮生活、前進的勇氣。我小時候曾爲蘇軾美妙清澈的水調歌頭所傾心,爲餘秋雨先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震撼,此刻則爲餘秋雨先生的涅盤重生所深深感動和欽佩。餘秋雨先生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餘秋雨先生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習慣於淡泊和靜定。餘秋雨先生的藝術和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餘秋雨先生真正的成熟了。在歷史和文化中永遠地站住了腳,永不流放。

《一個王朝的背影》,讓作者在歷史的文化長廊中苦苦跋涉,躊躇在山水之間,和那些狂放潦倒、多情多愁的'文人才子傾訴衷腸。以一個經歷幾番興衰的承德避暑山莊爲縮影和主線,反映出清王朝的興盛與滅亡軌跡,爲我們映現出一段煙雨蒙史,讓我們體味歷史,深深感觸。

秋雨先生說:“倘若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這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因此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正因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餘秋雨先生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是餘秋雨先生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杯具性的結局。如此多的歷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麗多愁在書中鋪展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盪漾開去。雖然我們對文化的瞭解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是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文化苦旅,之所以稱作文化苦旅,是因爲每一篇文章將景色與文化結合,以《西域喀什》爲例,一共五章的篇幅,前四章均已文化開頭,先是從各個文化的比較,包括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巴比倫文化來引出喀什這是“文化匯聚的福地”這個觀點,又以張騫的出使西域,包括印度佛教東傳作證。對於文化的凸顯可見一斑。

再說說剛纔提到的《沙原隱泉》,文辭華麗卻不顯露於外,不張揚,文章質樸富有哲理又不失文采,僅有大師級的作家才能忘懷文筆,到這麼一種大師級的境界。看他的文章,心胸闊達,別人的遊記都是融情於景,身系景中。他呢,則是站在上帝的視角,俯瞰大地。《沙原隱泉》給人一種旅程的慢動作回放的感覺。他最令我佩服的是能用很美的語言把大道理講出來。

孔子曾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其實不僅僅做人要這樣,文章也是如此,我認爲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就做到了。

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明明有時候描述的是美景,卻在看完文章之後引人沉思,看完一篇文辭優美的文章後仍能令人沉思,單是這一點就足夠稱爲一個好的散文家了。

但不單是這樣,它會讓讀者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讀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他會讓你與作家產生共鳴。哇,我怎樣沒想到;誒,好像還真是這樣;是呀是呀,常常會讓你發出這樣的感嘆。從字裏行間,我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縱情山水,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他傷感、高興。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讀者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每讀到一個地方,都會身歷其境,都會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爲伴,應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應對江南的小鎮,我心曠神怡,應對西域古城,我如千年前行走在大沙漠的商人。這種共鳴令我敬佩不已。

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冥思後的放鬆。

餘秋雨先生有着極高的探索精神,他翻山越嶺,用其獨特的視角引領廣大讀者對中國的深層文化進行深思,掀開了歷史沉重的面紗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別人寫景無非寫這個景多麼多麼美,但寫到頭,無非還是這美景罷了,但餘秋雨先生就從文化層面切入,這樣才讓人津津樂道,也能夠說是這種獨特的眼光成就了這本書。

《文化苦旅》光說文化文化了,再解釋解釋苦旅,我認爲一個是旅行苦,一個是資料本身的苦澀。前者作者浪跡天涯,風塵僕僕,不說別的.,單說作者在《沙原隱泉》那一章裏爬沙漠,就夠辛苦的了,也可稱得上是“苦旅”了。後者是文化的苦行,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可能有的人即使讀完了這本書,對文化的瞭解也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敲門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文化苦旅》也能夠說做是一場心靈的盛宴,背上旅行的包裹,爲文化的傳承而吶喊,爲中國文化找一個確切的目標,我們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