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觀後感

[精品]文化苦旅讀後感

觀後感1.8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捧一抷泥土,上面有你深深的足跡,是文化的苦旅…… ——題記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沉沉的夢中,聽見遠方的鐘聲。

在心底,亦聽見心靈的召喚。蠢蠢欲動,我要行走,筆直的走去,冥思其文化的深意,苦行到遠天的盡頭。

孤身一人,遠離世俗的喧囂,享受這份隔絕人寰的幽靜和這些燦爛的中華文化。苦行,只奢望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年輕。

一抹斜陽溫柔的撫在臉上,天地變得分外明亮和安靜,於是追隨着餘秋雨先生的腳步,進行一場異常深刻的文化苦旅。這是一次對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

無垠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暉投下一片陰影,沒有綠色,缺少水源,只是一隻來自歐洲的駝隊,留下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在沙窩中一串串深深的腳印間,在一個個夜風裏的帳篷中,在一具具潔白的遺骸裏,將中華五千年積澱下來的敦煌文化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消磨殆盡。這是中國的土地,這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當敦煌洞窟重見光日的那一刻,我們的文人,中華的傲骨又怎能不愴然涕下?敦煌千年的變遷,怎能不讓無數中華兒女熱血滿腔?流過太多眼淚的眼睛,已被風沙磨鈍。

我們,是飛天的後人;這裏,是我們的天下。中國的榮耀和恥辱掩映着敦煌壁畫美的蹤影。血與火的征戰,又怎能容你們踐踏?

可是,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終究成了人們彩色的夢幻,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永久的嚮往。我冥思,諾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這是中國的悲哀,這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思忖良久,在這一場文化苦旅中,中國喪失了什麼,中國人又丟失了什麼?是一種民族氣節,是中國文人所獨有的傲骨。

談到中國文人的傲骨,就不得不提到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陶淵明——田園詩人之祖,隱逸詩人之宗。

在中華歷史的長河中,陶淵明確實是一顆耀眼的.星辰,他不僅以善詞文著稱,更是一種淡泊名利、高潔傲岸的高尚情操感染着無數文人,甚至影響中國文壇的深層發展。

陶淵明出身庶族,29歲出仕爲官,後任澎澤縣令。諸多黑暗的官宦生涯,使他無法與世俗同流合污,到任81天,爲了“不爲五斗米折腰”而憤然離職。至此,陶淵明十三年的官宦生涯結束。於是毅然隱匿於廬山之下,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以追求其內心的寧靜與淡泊。

那年,陶淵明41歲。每天以酒爲友,以詩爲樂,以菊爲伴,兩袖清風,充盈着古代知識分子追求個性價值的信念,昭示着古代文人高曠雅緻的風采,以及中國文人所獨有傲骨。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的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在閒適的田園生活中,他心情自然而寧靜。晚年貧困潦倒時,也不願再入仕途。直至427年11月,63歲的陶淵明淡然離世,魂歸南山之下的茅廬中,步入桃花源的隔世生活,歸去來兮……

我開始思索文化的真正內涵,或許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化苦旅》正是一種對文化的深層認知,對文化的種種歷練。

於是我用哲學的眼光看待苦行,冥想苦思,探山水名勝,觀人文風景,自然是歸結於文化的薰陶,精神的洗禮。

停佇於那些流轉千年的文化之中,苦行亦冥思,只願挺起中國的脊樑和傲骨,和餘秋雨先生貼近山水,苦旅文化,冥思深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一本好書,走一段旅程;品一杯清茶,悟一段人生。

——題記

在暑假輕鬆的四十多個日夜裏,我有幸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在夏蟬聲中合上算不得厚重的書頁,眼前卻又浮現出先生那在祖國乃至世界大地上行走的瘦弱卻如竹般挺拔的身影,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文化苦旅》記述的是什麼?是美好壯麗的河山?是千年歷史的印記?是旅遊觀光的雜感?不是,或者說不全是。未翻開這本書時,我期待看到的,是先生關於祖國名勝的評價;翻開這本書後,才明白自己是多麼的膚淺無知。曾聽過這樣的評價——“餘秋雨先生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的確如此,先生他,是懷着對祖國文化與河山的熱愛,以山水景物爲依託,憑藉着自身淵博的文學與史學功底,用濃厚的筆墨,抒寫文化的靈魂以及人生的感悟。

文化苦旅,這不僅僅是一段旅程或一本書,不單單是幾處古蹟或歷史印記,它對我而言,或許用“諄諄教誨”來形容更爲合適。畢竟,有多少人會像先生一樣在參觀文化古蹟時,思考它們的故事,思慮它們的未來呢?日益殘敗的莫高窟,讓我感受到文化毀壞的悲痛;熱浪中的沙原隱泉,讓我明白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狂風飛塵中寧古塔,讓我看到了流放文人的不屈文化之魂;神話般的都江堰,讓我感慨着古人的智慧與文化的力量……跟隨着先生的腳步,品讀着先生的文字,同先生一起用獨特的視角和眼光去觀賞文化古蹟,我的視野不再狹隘,我看到的不只是風光的壯美,還有民族文化被棄之一旁的悲痛與不甘,這近乎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卻又有着強大到振奮人心的力量。這絕不同於我平日裏看到的小打小鬧、無病呻吟的“輕鬆”遊記,它是一部文化的史詩,卻又是文化的無聲求救。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秋雨先生的自序。是的,怎能輕鬆瀟灑,在每一段旅途的輕鬆外表下,包裹着的分明是千年歷史的沉重。在《文化苦旅》中,先生教會我們的、展現給我們的,是一顆民族心,是一抹民族魂!先生用淺顯易懂的人文歷史景觀,來訴說辛酸沉痛的文化故事,用以喚醒我們沉睡已久的'靈魂,讓我們感悟中華文明的壯美與不易,銘記歷史深刻的教訓,將中華民族之魂永儲心間!

如今是科技文化飛速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中華人民講求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看似關係不大,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我們不能將強大的民族文化之魂永儲心中,又如何讓祖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如果我們不能將優秀的歷史底蘊藏入心間,又如何促使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如果我們自身沒有保護、發展中華文化的自覺,又如何繼承“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中華優秀傳統?因此,在合上書卷後,我們更應將書本的文字轉化爲實踐的精神動力,讓文化的精神指引前進的方向,將秋雨先生的“苦旅”繼承下去、發展下去。

行走在中華神州的大地上,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發展社會主義的精神,爲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這便是我們當代青少年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述苦旅。”這是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筆寫下的一句話。意味着這本書的開始,也意味着這段旅途的正式啓程。

走過一處處景點,流露出的卻是對歷史的嘆息。餘秋雨看到了祖國的磅礴,也看到了它的悲哀。但他無可奈何,歷史已然成爲了歷史。他只能把滿腹衷腸,訴說給山水;把道不盡的思念,吐露給廢墟。《文化苦旅》絕不只是單單地描述風景,最讓人感動的,永遠是那一句句看似不經意,實則發自肺腑的嘆息。這樣的旅程,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了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洶涌澎湃的都江堰,華麗絕美的敦煌壁畫,明麗寧靜的沙原隱泉……一個個動人心魄。但讓我心酸的,最屬道士塔了。因爲一個人的貪婪和無知,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最後卻只變成了三十英鎊。這二十九個大木箱的稀世文物,全部流傳給了外國,王圓籙也因此成爲了民族罪人。但一切皆爲過往,我們無法挽回,只能默默忍下,看着那些文物離我們而去,成爲外國人引以爲傲的“瑰寶”。這是慘痛的教訓,被深刻的記在了歷史中,我們不能忘記,中華民族也同樣不能忘記!

而作爲民族瑰寶的文人墨客,也擁有着道不盡的委屈。

滿腹才華的蘇東坡,遭遇了起鬨式的傳揚,但最終也都轉化爲起鬨式的貶損。因爲一個人的過於優秀,一羣人的羨慕與嫉妒。蘇東坡被人誣陷進了牢獄,但卻沒有理由辯駁。一切如蘇轍說言“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響亮,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磣。他被朝廷長途押解,一路示衆。丟了誰的顏面?丟的是民族的顏面。是民族沒有容忍優秀之人的存在,給予了他們無限的委屈,無限的悲哀。最後,他只能被關在監獄,寫下“遙憐北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然後一路離去,離開了曾經的自己,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成就另一個自己,把故事藏在了山水間,把無奈藏在了豪情中。

如今的我們,走在了新時代的城市中,看着那一個個古樸的歷史,感慨萬千。歷史終究是嚴肅的,訴說了許多的委屈與不甘。但也正是如此,引領着人類不斷變好,不斷髮展。它沾染了太多的世俗,也使人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成熟,不斷地反省。看歷史,不像看小說一般,輕鬆自在。它有着獨特風韻,把其他都比了下去。

就如新聞中所報導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現已追還五個”這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但同時,也讓人悲哀——曾經屬於自己國家的銅像,現在卻要花費大量金錢去購回。這讓人憤怒,也讓人無奈。自己犯的錯,總是要自己去贖回。而在這贖回的過程中,人們也漸漸明白了國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從而確定起了未來的人生方向。從前的錯誤,終會泯滅在歷史長河中,而我們需要的,不是悔恨與埋怨,而是慢慢補救,在他國耀武揚威之時,慢慢成長。

芸芸衆生,“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文人墨客最驚豔的時刻,是在經歷過挫折之時,就如飛蛾撲火後的重生。笑對歷史中的悲哀,改變,是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人類的未來還能有多久?我們不必再思索。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有柳暗花明?不爲了國家奮鬥,又怎能看到國家最輝煌的時刻。改變了自己,才能改變了民族。而只有真正地付諸行動,我們纔會發現,民族的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改變不了歷史,但改變得了未來,如果無可奈何,就奮鬥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4

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執着於類似盜墓筆記類手機電子小說,閱讀過程熱鬧,讀完確無積澱,從沒有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籍,恰逢處室舉行“書香飄一線,文化進班組”讀書活動,於家中詢問上大學的孩子讀書建議,孩子從他的書架上抽出了這本《文化苦旅》遞給了我,看到書名的那一刻,疑問突現,文化還苦?目光落在一個“苦”字上:人生可以困苦,文化何爲苦?爲何苦?

帶着疑問開始閱讀,開篇的《牌坊》《寺廟》,隻立足於童年舊事,並未寫遠遊。既無遠遊,又何來“苦旅”一說?讀了第三篇《我的山河》,方纔豁然開朗。先前看似偏題的文章,實則闡明瞭作者作“苦旅”的緣由。作者本是山河之子,女教師的到來使冰封的村莊解了凍,也把家鄉的山河拉進了書本。他便從解了凍的鄉村走向城市,博覽衆書,卻驀然醒悟:人,應當迴歸山河;文本文化,應當迴歸生態文化。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

作者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於是,在第七段中,作者帶着這份情結、衝着王維的《渭城曲》,去尋陽關了。這兒,作者第一次提到了雪,這雪是蒼涼悲壯的;也第一次提到了“苦”,這苦則是因爲天寒路遠,卻孤身前行。

作者是極喜歡對比的,從《寺廟》中的寺廟與學校、冷與熱、新與舊,到《沙洲隱泉》中的巔峯與低谷、粗獷與明麗的,對比過後知無一不去向一個和諧統一的有機體。此處則構成了一系列更爲宏大的對比,在對比中更深入瞭解中華文明,從中華文明中更深入瞭解其他文明。

此爲“苦”的第一層。

面對這一望無垠的天地,作者感嘆自身如侏儒般的'渺小之餘,又將思緒投影到了歷史的長河中,由尋陽關的經過轉爲對陽關的直接憑弔。

在用寒風、葦草、羣山、白雪、烽火臺等景物描繪出陽關的蒼涼後,終於姍姍點出了那首《渭城曲》,也帶出了“唐人風範”。可惜,唐王朝並沒有將此延續久遠。

因而陽關坍塌了,成了廢墟,作者爲之惋惜;陽關坍塌的背後,是一個民族精神疆域的坍塌;苦,亦一種是對封建統治階級對文化的輕視、對本該傲立於世的中國文化的摧殘的無奈。此爲“苦”之第二層。

然而,旅途仍沒有停下,步履依然向前。正如前文所說,這是一場探索文化的本質、生命的意義的旅途,因而免不了踽踽獨行、苦苦求索。

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讀到了這裏,“苦”的第三層還未曾探及,待讀完後分享。通過閱讀以上部分內容,感覺作者想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在作者心中,山水彷彿都有了靈性,成了一個充滿智慧的哲理老人,作者不僅僅是用眼睛來欣賞景物,而且把對歷史的深刻感悟融入其中,反觀自己,每每去到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只是觀景觀物,沒有更深層次的思索,猶感自身文化素養之低,知識匱乏,少了很多意境。

文化苦旅讀後感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爲我們是沒有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生活,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地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爲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啓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爲豐富的“情感”,纔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歷史更迭、文化演進,新舊交替的事,總是以嚴肅又謹慎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似乎,這注定就是一個考驗談話者知識儲備和思考能力的話題。直到讀了這篇文章,我才意識到,要把一個完整的觀點講完,且是用易懂的方式,一個美麗的故事,足矣。

《寺廟》,表達了餘秋雨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關係的觀點,不過別擔心,這裏並非充斥着晦澀的術語,將心懷好奇的敲門人恐嚇在外,相反,不經心瞄一眼,滿紙盡是“晨鐘暮鼓”“和尚老婦”的清新字句。

再認真地讀讀,會發現文中開頭已經對於“傳統”“現代”的區分給出多次暗示。坐落西邊的山廟,似日落西山的“傳統”;而建在東邊的學習,則代表着“現代”,如旭日初昇。一開始,這種“傳統”和“現代”的矛盾是刺目而略尖刻的,製造出矛盾的一方是“現代”:女教師們對寺廟和信佛老婦的排斥、對和尚“惜生護生”卻傷害植物的不屑,都隱隱透露着一點對古板“傳統”的`嫌棄,對落後“傳統”的責怪。

當然,如果只是站在那個時代,一味粗暴地指責“傳統”,文章也大大減色了。

看似已經走向盡頭的“傳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依然保有難以撼動的影響力。不是因爲人們不思進取,向腐朽“墮落”,而是正如文中所說,山廟裏傳來的誦經聲,“那音調,能把四周的田野穩穩罩住”。“山廟”,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聲的守護者,連山匪見了廟裏的和尚,也不敢造次。山廟所代表的“傳統”,總是暗暗牽動着人們的神經,是人們的精神寄託。

“傳統”和“現代”各具特色,看似彼此分離,但是各取其長才是歸途。因此,接下來的兩件事:和尚的誦經聲驅使土匪轉性、老師們認爲“精通現代教育”的李叔同出家,這漸漸地轉變了老師們對寺廟的看法,也是“傳統”與“現代”的一次握手言和。而到文章的結尾,老師在經歷了對“傳統”的看法轉變後,說了一句:“好了,佛在說,動身吧。”則成爲這種文化間交流的高潮——底蘊深厚的“傳統”推動了“現代”的前進。

在泛黃的書頁上,這是一個美麗的哲理故事,但作爲一個立足於中華民族嶄新時代的人,我不能不爲這篇文章的遠見折服。放眼現實,在曾經落人一等的時代,我們有過對現代文化的狂熱追求和對外來文化的崇拜。但當昔日的青瓦紅牆被鋼筋水泥替代、當千篇一律的電腦字體取代龍飛鳳舞的手寫書法……我們從盲目改變的浪潮中冷靜下來、從紮根千年的泥土中拔根而出,無所適從的迷茫又令我們疑惑不已。最後我們提出:文化自信。

我們將現代電子音像技術和傳統民間故事結合,於是有了《大聖歸來》《哪吒:魔童轉世》的“國漫崛起”;我們將現代媒體和傳統國寶結合,於是有了《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的“國寶熱”;我們將現代先進的製衣技術和傳統漢民族服飾結合,於是我們有了“漢服復興”,而那些跳動於街頭巷尾的絢麗的顏色和舒適的面料,是在過去極少有甚至沒有的……

在這個因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交融的節點,我們才終於切身感受到了1+1>2的驚喜與美好。這時我們若想回頭,看看一路我們如何走來,像那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一樣好奇文化的演進,別忘了翻一翻這個美麗的故事——它其實早就將這一切演繹過。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砰砰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很深奧,反覆看幾遍也不能夠完全理解。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秋雨先生的書會讓你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着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秋雨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用他的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着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

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爲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爲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爲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麼拿着白銀萬兩,逍遙快活一生,要麼死守一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真是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爲這樣,天一閣留下了。但這是一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這件事發生在今天,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一閣,包括我。不過,奇蹟般的是,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如果你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你不出徵,會平安一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爲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爲有這樣的人,世界纔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開卷有益”。

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廣袤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綻放着,包容和開放的海派文化,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濃郁思鄉情結的華人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9

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很多,最喜愛的莫過於《文化苦旅》了。也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觸動着我,把它讀了一便又一遍,思考了一天又一天。但卻始終弄不明白,我是在讀餘秋雨的文章呢?還是在讀中國的文化歷史?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似乎在這位深沉的文明人筆下,引發出了種種連篇累牘的思索,是一種渴念?還是一種哀惋?是一種期待?還是一種詮釋?無從知曉。

其實,寫作是一種很跟自己過不去的累活兒,有時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的徒隔,心有千言萬語,幾個月累就的思維,在下筆的時候,也總是要平一平心跳,理一理思維,像餘先生說的一樣:“回憶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不知是先生文章帶給我的習慣,還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總之,《文化苦旅》讓我找到了寫作的靈魂。

餘先生總是不堪疲憊,習慣從一個地方輾轉到另一個地方,撫慰着中國歷史的文化遺址與殘餘,溫存着歷史文化名勝,而自己卻從不疼惜自己的雙腿和體力,跋山涉水,周遊各國。在他心中,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似乎是落在山重水複、茫茫滄原、默默無言的大地上。或許,在別人眼中,本應是個萎靡柔弱的路旅行者,但在歷史文化山水的天地間那麼一站,人、文化、歷史、自然就融爲一體了,於是,文章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在疑惑和迷茫中遲遲疑疑的站立起來時,離開案頭,換上束裝,帶着自己那一份深深的渴念,悄悄地出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着自己心中累積的鬱悶和對中華文化的敬仰上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西北戈壁,江南水鄉……都留有他深深的腳印,歷史文化文化的腳印。如果說歷史是永遠的過去,那中華大地的遺址是什麼?莫高窟、道士塔、都江堰、洞庭湖,天柱山,天一閣……似乎在向我們文明的現代人展示點什麼呢?

大地無言,卻只是留下廢墟讓我們無限遐思,古道沉默,卻在呼喚我們不忘歷史的滄桑。餘先生在對歷史的滄桑鉅變的感慨中,同時也引發對人生的領悟。在山水跋涉中引發無限的回憶,同時,又將回憶迅速滲透在文化筆墨中,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了聲色和情致,充實了自己。他拋棄了憂傷和疑慮,去追逐涌來的潮水,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呼喚他,他在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漂泊旅遊,但每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蒼老的人生帶着一顆年輕的心,讓無限的思索沉重的駐紮在自己苦澀的文字上,讓忙碌而有文明的現代人去思索。

夕陽西下,朔風呼嘯,站在大漠上,勇敢的用自己脆弱的身軀全然不知天高地厚扛起歷史文化的厚漬,道士塔前面的駐足、遐想,甚至落淚、甚至恨,讓他感到這個民族的巨大悲劇,看到古老滄桑的中華民族在痛苦的滴血,而正是他的這種巨大憂憤,在字裏行間,顯得是那麼的沉重。

或許是天地造化的特意安排,才得以讓這個富有文化底蘊的莫高窟座落於中國的西北向,在哪個漫長的封建統治的年代,全國各地優秀的匠工都雲集的這裏,是命運的趨勢還是血與淚的選擇?在鞭影和無數凶神惡煞的表情忙碌着,爲中國,爲世界訴說着奇蹟。他華美而有矜持,富有而又遠藏,他執意要讓每一個朝拜者,用長途的艱辛來換取報償。

《文化苦旅》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永遠也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文化沉思。座座遺蹟,隱隱豐碑,卻無不在默默的詮釋着中國的歷史文化的足跡,文明的傷痕!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爲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爲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爲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爲,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爲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這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爲官者善深沉,從商者善鑽營,平頭百性太隨性。所以人品與書性往往很一致。

作爲一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所以,當我一看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一種閱讀的衝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此刻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齊。”我以爲,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我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這部文化散文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其中也夾雜着對青年人爲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爲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一種積澱,一種象徵。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爲景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爲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一樣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那裏真安靜》中沉靜冷冽地對戰爭的反思。作者在每一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一種苦苦探尋,一種欣欣嚮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餘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能夠品味出文化的一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一種宣誓。在我們青年一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纔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一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一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一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那裏的時候我感到一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看完這本書之後,看這許多的文化在面前一幕幕的消失。突然想到了中國的近代,在那些蹉跎的歲月裏。人們不在乎“文化”,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一張張沾滿淚水的圖片——鴉片戰爭炮火、鴉片對古代人們一種打擊,火燒圓明園對這座曠世奇座毀滅性的摧毀。就連最近電影《新少林寺》都有鷸蚌相爭,洋人得利於珠寶的情節。文化發人深思。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強大,這正是我開始要尋回屬於我們自我的文化,那是對中華民族的一種傳承,對華夏禮貌的一向傳承。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那裏,我也能夠發覺其實在苦中也能夠尋求歡樂的真諦。這一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我異常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爲:“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所以,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二十):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說,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頭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資料可謂古往今來,不僅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禮貌的盛衰歷史,不僅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理解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能夠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敘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爲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異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敘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敘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述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敘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這些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

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餘秋雨是懷着俠士般的情懷和心胸去旅行,孤獨地在敦煌、陽關、柳祠、三峽、西湖、天一閣?在江邊、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歷史的脈博上行走,在責任與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帶我們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忘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令人癡迷的風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現象,還使讀者對文化產生某種反思,與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人的一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像餘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爲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爲寓言。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也許《文化苦旅》就是面前的一杯濃茶,入口時苦澀,但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的方式,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餘秋雨先生的文采極好,像一個朝聖者,通過對山水的人文思考,一步一叩地將文化苦旅展現。彷彿開篇的黃沙一直刮入了尾篇的墓地。讀此書前,我對書的名字仍好奇不已:所謂“文化苦旅”,爲何會“苦”?翻開書,閱讀了第一篇《牌坊》,我宛若跌入湖中,再也無法自拔,也讓我深深明白,這便是讀書的快樂,閱讀的收穫罷了。

《牌坊》是一篇回憶散文。文中敘述了鄉間的牌坊,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鄉間爲什麼留有那麼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涌來那麼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她們迫切招收女學員,是希望通過她們努力,讓未來的女性不再揹負那沉重的封建禮教,面對封建禮教不再成爲新的一批以舉白旗爲快樂,以爲獲得“真理”的人。在這個年代,書中的.女教師們,作爲女性這一脆弱身份的存在,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正在努力着爲一個山村,一道道山樑,爲女人也爲男人,爲還在沉睡着的中國解凍,她們是偉大的。此文,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沉重而悲壯,文中包含對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觀念的嘲諷,對父母良苦用心的讚揚。

餘秋雨先生在《我的山河》中一段對話中寫道:總有人在路邊問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對普通人來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古代現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難。在古代,書籍昂貴,萬卷書更是富貴人家才能擁有,在國小、國中階段學到的國學故事和文言文中都有提及,一些勤奮好學的寒門學子,看書只能到藏書之家借閱抄寫,讀萬卷書對一般讀書人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理想,更別說平民百姓。

在當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書籍、報刊不知多少,更無論泥沙俱下的網絡創作。但人心浮躁,又能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認真的捧起一本好書,細細品讀?渴望讀書的年代,讀不了很多書;期盼行走的時候,無法跨越山水阻隔,這是悲哀,而文字風行天下時,卻找不到能值得閱讀的書籍,或是沒有多少人看書,這又是另一種悲哀。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爲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爲真,纔會苦。苦旅,便如《牌坊》中所寫的一般,安靜的化爲恆久。

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隨着長大與經歷,有些東西開始在心底沉澱,除了眼睛也開始學着用心看世界,透過浮華明白什麼纔是美好,每年暑假我都會外出旅遊,莫高窟,月牙泉,蘇州,周莊,西湖,上海等等,在書中出現的地方我去過一部分。在旅途中我的確曾爲歷史的滄桑所震懾,爲自身的渺小而悵然,爲生命的偉大而落淚,但心中的感情始終處於一種混沌難言的狀態,模模糊糊地抓住過什麼卻始終散不開濃霧。所以在讀這本書時散去濃霧的共鳴甚多。不得不說,沒有對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對歷史的深刻感觸是沒有辦法從深處建立起他們之間龐大且複雜的聯繫的。

我珍惜生命中所有的旅行和閱讀時光,以及路上曾經遇到的有趣的靈魂,還有相伴閱讀的志趣相投的夥伴們。讀書的時光就是享受的時光中遇見最好的自己,寵辱不驚,雲淡風輕。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文化苦旅》是一本讀來讓人覺得很沉重的書,每次的閱讀,心中除了痛心便只剩下無盡的嘆息。原因就在於看着曾經那麼輝煌的歷史古蹟,那麼偉大博學的名人,那種種的文明,最終都遺憾地或消失,或破壞,或被攻擊誹謗……明明這樣的極盡偉大爲何卻又無一例外地讓人扼腕嘆息?或許是我只看到了它們未被珍惜的一面,無論如今它們存在與否,它們在飄搖的千年歷史中,所給予我們的,是一種深刻的感動。

直到如今,滿溢着自豪與幸運,我還是不停地感嘆中華文明,它不愧於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在《魚尾山屋》的這一章裏,餘秋雨先生向我們簡單地敘述了考察完衆多古文明遺址後的感想。除中國之外的.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幾乎與“盛極必衰”脫不開關係。古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它們曾與中華文明並肩而行,如今卻在歷史的征戰中所剩無幾。“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來了最密集的征戰刀兵,這兒由反覆拉鋸而成了一個永久性戰場,直到今天。”“各大文明的征戰,既是文明的‘他殺’又是文明的‘自殺’。”人類無盡的征服慾望使其沖洗掠奪其他文明,又使其再塑獨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陷入無盡的循環,於是,可悲的土地上在迎來短暫的文明盛世後,更加徹底的文明屠殺席捲而來。雄偉的廟宇轟然倒塌,無數的難民怎能將親手創造的文明好好安放?那樣的一片土地上,被一層層地烙印,然後以無盡滄桑與天空恆古不變的白雲持久相望。沒有思考,更無嘆息所有的人和事隨時間的洪流互相裹挾着向前而去。

當其他文明在征戰時,中華文明仍在頑強地延續。其實這樣說也很疑慮,因爲“盛極必衰”,但中華文明的“衰落”應是朝代更替之時,且在清朝時尤甚。假若沒有這些摧殘,是否中華文明會更加豐富?可惜沒有如果,畢竟中華文明能延續至今真的已是“異數中的異數”了。雖然文化斷層仍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但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歷史上那些熱愛文化,並努力或者無意識地將文化傳承下來的他們,感謝他們,我們纔可以捧着《詩經》《楚辭》《論語》等等文化典籍。感謝之餘,亦不應忘記我們肩上也承擔着將這些文化傳承延續的重任。想想,以前的苦難比現在還多,如果我們卻在這時丟棄了文化,豈不可笑,可悲?

儘管現在“日漫”,“韓流”,“歐美熱”出現在大街小巷,但我們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迷失了自己,其實說這是文化侵略也不爲過。最可怕的,不是自然賦予的災難,而是生生地被進行文化移植!幸好,當下努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力量正一點點興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應積極投身於這隊伍中,捍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創造文化難,保護文化亦難。在生生不息的廣闊大地上,所有人都肩負着保護文化之重任!

偉大的中華文明呵!“我們一直依偎着它,吮吸着它,卻又埋怨它,輕視它,責斥它。它花了幾千年的目光、腳力走出了一條路,我們卻常常嘲笑它爲何不走另外一條。它好不容易在滄海橫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業、一份榮譽、一份尊嚴,我們常常輕率地說保住這些幹什麼。我們嬌寵張狂,一會兒嫌它皺紋太多,一會兒嫌它臉色不好。這次離開它遠遠近近看了一圈,終於吃驚,終於慚愧,終於懊惱。”

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