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文化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1.96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爲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爲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爲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爲,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爲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爲,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2

冥思,許久都不曾回醒……

步履在莽莽蒼蒼的大地,面對這赤裸的文化,心中有種莫名的悸動,文化苦旅讀後感。拈起一腳腳尾頁,方纔知這《文化苦旅》的厚重。卻又如酒般蕩醉,麻痹你的經絡。於是,我將文化含在脣間,味道比秋茶還要苦澀。當我凝神文化聖潔的神韻時,思緒隨風飄散。

冉冉的日光,喚起我沉醉許久的無限遐想。他正用破舊的掃帚,刷去百年的燦爛;他正用冷白的石灰,掩蓋千年的輝煌;他正用蒼白的思想,粉砌着“自以爲是”的鄙薄。他,一個道士,活生生地擄走了我們的遺產。我看到了駝隊遠去的背影,我聽到擄略者大聲的狂笑……我的心被揪得生疼。

夕陽血染一般的紅。古老的民族,滴血的傷口,在潰爛……

我真想化作那根繮繩,勒住那罪人的'喉嚨,不讓他用那粗略的手去碰觸佛家瑰寶,不讓他將人世的污濁滲入瑰麗的文化。我還要去阻截遠行了的車隊,“和你各乘一匹戰馬”“決勝負於城下”!可我深知——我太渺小,太卑微,太愚鈍。我留不住被馱走了的文物,留不住早已枯竭了、走失了的年代。

文化的歇息將永遠帶着悲痛與苦楚。

什麼才能鐫刻雋永,我帶着迷茫與痛楚義無反顧地踏上文化的征程,縱他山遠水長,我都要用深層的記憶打響前奏,叩開歷史的生命。此刻的我才明白,守望也是一場苦旅,即發的記憶,是被人們遺忘的步履。而時間將我蝕成戰火中的殘垣,正如些許文化嫣然老去般長久。

因此,守望變成了我追溯的根源。把自己凝望成一春的晨,一冬的雪。雪也伴着胡笳與羌笛,缺少了些悲壯的情意。若我將我心給予陽關,墳墓是否會將我掩埋。如峯的沙堆,如劍的月光,如冰的軀殼。煙繚繞,我心也朦朧。

文化因萎靡柔弱而席捲半壁華榮?我如魔鬼般嘶吼,竭力釋放我內心的渴望。一切都在遠去,而無半點追逐的腳音。我面對的蒼涼的文化,看它們如雨一般的落下,轉眼又是風雨交加。

看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沙漠中,光影斑駁交錯。只有從沙漠中走過,纔會有腳印證明來過。林則徐,“他是中國人,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擁有他的個體,他的靈魂,他不會物化成無動於衷的頑石。是他,傾瀉了這一襲華裳。

亭臺樓閣,清風寒雪,白蓮洞勝似煙雨桃源。一個暮春的雨天,一版墨清的江水。自然的造次,渾然天成的作畫。“廬山沒有了文人本來也不要緊,卻少了一種韻味,少了一種風情。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我在親近人文,正在親近一部浩渺的文化。

江南小鎮,鄉野隨風,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爲伴,自然小鎮就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詩意。江南小莊,我只能對着記憶中的周莊空想,柔美而妖媚的色澤是你別緻之處,水星木屑,自然又多了一份浪漫古典而精緻的明眸。

我用雙眼,瞥見了投影在眼瞼的殘骸——一片廢墟。 我並非人爲廢墟即是終點,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它便是古典的醞釀,一種見證。它很頑強,它沒有被時光的紋理遺忘,它很倔強,即使傷痕累累也不會讓別人看到它的滄桑,廢墟是寧靜的,它抵抗着現世的浮華與躁動。

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神怡心曠。面對箋墨,我祭奠敬畏……我深知,只有面對文化時,一切迷茫,一切虛幻纔會變得真實。所有依附於瑰麗的文化,風俗習慣,山水奇景,人文景物,也都被賜予生命。

生是魂,歷史長久,華夏悠悠。

藏書堪憂,而書房真的是集文化精神之大成。離開了我們,又有誰來守護?文人的光鮮與他們的悲哀又該怎樣割捨?靈魂又該往何處寄託?——文化苦旅何時能夠停留。

我們守望文化,守望民族生生不息的天空。

使人們寧願謊言,而不願追隨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也不僅由於真理會約束人的想象,而且是由於謊言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現在的圖書市場上充斥各種各樣的書籍。有的書讀起來想對輕鬆,愉悅人心,比較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而有的書卻看起來卻不是那麼輕鬆,相反還有些沉重,給人一種滄桑、悲憤、苦澀與絲絲謂嘆。是的,這樣的書不是人人都可以明白,也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看的。

我想,如果說沒有一定的中國文化的底蘊,就體會不出作者想表現的那份歷史的厚重感,以及一箇中國文人對黃土文化的使命感。遊覽的都是中國的大好河山,然而在作者的筆下卻顯得如此蒼老。不得不說,作者的心裏是苦的,正如他自己所說,“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沒有能像作者一樣,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腳下的土地,沒有那種說走就走的勇氣,更不能邊走邊想,走走停停,不經意間就把那些少爲人知、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全部抖落出來,明眼人一看,這哪是什麼遊記?分明是中國文化的縮影。不待在家裏,不留在書房裏做文化,而是離開案頭,背上行囊,把自己放置在山澗河流,古亭建築之間,靜聽山澗鳥鳴和流水潺潺,這想必是中國文人所向往的吧。其實呢,在作者看來,中國文人在骨子裏都有一份清高與自傲。他們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深,可能都有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想必還有“學而優則仕”的心態吧。

然而,有時候也不得不說,在中國,在諾大的一個封建王朝裏,總有那麼一批文化人報國無門,空有一腔抱負。如此,在中國就形成了一種另類的“風景”,或者叫“貶官文化”。在書中,作者也說,“我在一個冬夜摸上寒山寺,人們來尋景,我是尋詩而來”。是的,詩從何來?聽見夜半的鐘聲,那敲響的不正是這種落魄文人的遭遇嗎?

我們也必須承認這一點,有些樓,有些城,有些寺,好像也不是像它本身那麼出名的,但是就是那麼一批被貶的文人,竟硬生生地把偌大的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嚮往。從此,那城、那樓還有那寺就都刻畫在中國大地,活在人們心裏,這份能耐足以說明文化的舉足輕重;一杆筆隨意的塗塗劃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這更體現出文化的魅力所在,它的永久常青。

現在,我們總是把很多的景與很多的人聯繫起來,而且我自己更多的是先知道詩詞歌賦,後才瞭解那些所謂的樓閣亭臺。難怪現在的人,爲了大力發展一個地方的旅遊業,總是千方百計地給景點去塗抹一些文化的氣息呢。其實,這是商業行爲,我並不反對,如果本來卻沒有,硬生生爲了商業而去編造,去虛構,就顯得過了,反而顯得造作。

書中說起陽關,我最先想到還是王維的.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雖然一時間沒能想起詩的名字,但是這對於陽關來說,已經足夠了。正因爲這詩,我才知道有陽關。正如文中所說,陽關路又遠,風沙一地,沒什麼好看的。但是對於作者而言,他是文化人,看的又怎麼只會是這陽關表象?風雨千年,什麼又能經得起歲月的摧殘?是的,陽關已不是再是王維詩中的陽關了,但是我始終相信,一個民族的精神還在那片土地上,只是有些人不能看見罷了。

我們說起都江堰,那座千年的水利工程固然是值得人敬仰,它滋潤着一方沃土。但是我相信,如果有人說起都江堰這個名字,他也十之八九會知道李冰這個人,有時候就是這樣,景與人已經融爲一起了,用今天的話說想必就是綁定吧。再如果我們瀏覽三峽,我們會不會想起劉備的白帝城託孤,會不會知道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會不會想起李白,憶起他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飄然與灑脫。還有,當今詩人舒婷的《神女峯》,“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我總認爲,作者眼睛看的是風景,心中想的是文化。想必這纔是他心中的“山水文化”吧。

雖不能像作者一樣,但是在作者的書中,我也跟着作者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就是收穫。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那裏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而我覺得,文化只有苦行,纔有它從古至今永不衰竭的魅力。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只有書籍能把個高貴的生命早已遺逝的信號傳遞給你,只有書籍能把一切完美和智慧比較着醜陋與愚蠢呈現給你。”

我帶着崇敬的情緒翻開了它,跟隨餘秋雨的腳步,去重新認識這些古老深厚的禮貌,沒有膚淺的歡笑,有的只是與作者一齊感慨,一齊深思。《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着,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禮貌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爲人所敬,不爲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嘆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蘇東坡突圍》使我明白才華橫溢、豪放高達的一代文豪蘇東坡被一羣奸詐卑鄙、強詞奪理的小人誣陷時的無奈與痛苦,被排擠,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餘秋雨先生卻並未喪失繼續發奮生活、前進的勇氣。我小時候曾爲蘇軾美妙清澈的水調歌頭所傾心,爲餘秋雨先生“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震撼,此刻則爲餘秋雨先生的涅盤重生所深深感動和欽佩。餘秋雨先生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餘秋雨先生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習慣於淡泊和靜定。餘秋雨先生的藝術和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餘秋雨先生真正的成熟了。在歷史和文化中永遠地站住了腳,永不流放。

《一個王朝的背影》,讓作者在歷史的文化長廊中苦苦跋涉,躊躇在山水之間,和那些狂放潦倒、多情多愁的文人才子傾訴衷腸。以一個經歷幾番興衰的承德避暑山莊爲縮影和主線,反映出清王朝的興盛與滅亡軌跡,爲我們映現出一段煙雨蒙史,讓我們體味歷史,深深感觸。

秋雨先生說:“倘若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這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因此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正因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餘秋雨先生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是餘秋雨先生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杯具性的結局。如此多的歷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麗多愁在書中鋪展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盪漾開去。雖然我們對文化的瞭解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是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我一直以爲,人與書有緣,就像人與人。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又一次邁進圖書室。

不經意間,我的目光與大師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相遇。尚未翻幾頁,便感覺他的文字如浪如濤,一波一波,一陣一陣在心底洶涌。清新雋永的思想智識、真誠顯明的觀點,還有字裏行間的性靈趣味,從娓娓談敘中撲面而來。很輕易地,就用文字的長鏡頭,把所有行走中的美景拉近到我的眼前,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在心靈的枝條上婉轉綻放。

原來,當文化與旅行相遇,不僅僅是眼睛的愉悅,更是心靈的頓悟、精神的豐實啊。我與大師的相遇,不經意間就擁有了心靈的感應,匍匐在大師的字裏行間領略着縷縷書香的韻味。

最先看了大師寫的《五城記》。開封曾經的器宇、現在的堅強,蘭州的深厚和衝撞,成都的美麗和淡泊,廣州的鮮花和悠閒,南京的輝煌,在大師的筆下,如五個性情各異的美女和帥男,可愛、可親、可評。大師筆下的城市,讓你透過浮華,在輕鬆和濃厚中,很快了解了它們的性情。不是表面上慣見的浮華,而是將人文、地理、歷史揉碎攪拌,拿捏得渾然一體,舉重若輕,巧妙無比,讓你在歷史的厚重和滄桑中,用心靈觸摸到眼前這方美景的神韻與內涵。

大師寫西湖,由景及人、由景及事、由景及史、由史及人,名人名事名景名詩交融上陣,玄豔、黯淡、潑野在他筆下左右逢源,寫盡風情。我敢肯定,這樣對西湖的寫法,再沒有第二個人。末了,他在《西湖夢》收筆時嘆道:“大凡風景絕佳處都不宜安家,人與美的關係,竟是如此的蹊蹺。過於玄豔的造化,會產生一種疏離,無法與它進行家常式的交往。正如家常飲食不宜於排場,可讓兒童偎依的母親不宜於華麗。”

這一段話,突然使我想到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友誼。美女和美女之間的隔離,平女與美女之間的疏離,不也是如此嗎?前者因爲爭豔,後者因爲太玄豔。隔離和距離,便形成了心靈的距離,也就“不便進行家常式的交往和聊天”。

《筆墨祭》算是本書裏的一篇比較長的文章。主題是呼籲挽回毛筆文化,提倡現代社會人需要在書法藝術中獲得審美慰撫,藝術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藝術化要相融相依。文中羅列、品評了古人今人各種書法觀念,他在結尾筆鋒一轉,又輕輕鬆鬆甩出一段精闢的入心入肺的文字:“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醜,然而,有時我們還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個酸楚的祭奠。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美的祭奠,說得多好啊!在美不斷消逝的今天,用這樣的文字來懷念美、呵護美,本身就是一種智慧。這些精闢的哲思溢滿字裏行間。如智者的`火花,在電光火石間,先是灼了我的眼,再是暖了我的心。這些文字如棒子,不時敲擊着我的心肺。不得不讀讀停停,靜下來思索和消化,讓被文字棒擊的心潮一點點平息。

一樣的旅行,不一樣的美。作者用文化的眼睛、智慧的思想、隨性的文筆,盡情流淌着他的學養和才智。在他筆下張揚的文化和飛舞的智慧裏,一處處的名景,先是從外表美到骨子,再從骨子放縱到靈魂,一山一水一城都神采奕奕、深情款款。

這是一種大美。

大美的散文,就是這樣邁着不一般的步伐,在時間的大河裏玄豔。即便是隔十年甚至幾十年,我輩也還是隻有讀、只有嘆。怎麼趕?這輩子,也許都望塵莫及啊。這,就是學者型作家的魅力。胸中漲滿了文化,筆頭吸飽了知識,在藝術的點染中,無論輕塗淡抹,怎麼都乾溼濃淡總相宜、墨到句香。

世界上最讓人消受不住的事,莫過於和這樣的好書擦肩而過。世界上最讓人感到美好的事,莫過於能在這樣的好書中,感受藝術的薰陶和精神的滌盪。

《文化苦旅》讀後感6

讀書,讓我既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擁有富庶的生命,讓我清貧至今也樸素至今;甚至日後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我的嫁妝。我未入過繁華之境,未聽過喧囂聲音,未見過太多生靈,未有過滾燙心情,但書本給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走,不爲終點

進入20xx年,元月選讀的並非《文化苦旅》。那天晚上,是記憶中第二次丫頭給我推薦這本書了:“媽媽,你知道餘秋雨嗎?”“知道,但他的書讀得不多。”“你讀讀《文化苦旅》吧?”孩子興沖沖從書櫃給我拿來,不忍掃人家的興,便窩在沙發上隨手翻開。

“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扉頁這樣一句話讓我對內容產生幾分期待。許是過了40不惑,品嚐生活諸多,知道“苦”字後面總是隱藏耐人尋味的厚重。隨心所欲,慢慢翻閱,順從文字牽引,去尋覓企圖遇見的絕美行旅。其實,我之前對遊記是不太感冒的,但翻過幾頁,卻發現這本書裏的每一筆卻比過去讀得那些借景抒情的文字沉甸許多,靈性的山水遇到作者,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奔瀉而出。沉溺其中,竟有些無法自拔。

《文化苦旅》分爲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山水物象,大漠荒原,處處留下作者的足跡,也留下作者的思考,字字真言,處處真心。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大漠荒荒,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爲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現了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通過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憶,展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以及文化走向。

《道士塔》《莫高窟》有對民族屈辱歷史的感嘆,有對愚昧的中國道士及賣國者的批判,有對中國古代燦爛文化被毀的悲哀。與此同時,餘秋雨又對莫高窟的燦爛藝術有着深切熱情,“它們爲觀看者而存在,期待着仰望的人羣。”正因如此,纔有一種警醒:“我們是飛天的後人。”情感的抑揚、低落、昇華,在餘秋雨的散文中此起彼伏,顯示出中國學者特有的文化心態和生存心態。

寫西湖的文章並不少,但真正從西湖的碧水柔波看出它在中國人文景觀上獨具的內蘊的又有幾位。《西湖夢》便將山水的停滯,人性與非人性等人格、道德、社會的多重思路一一鋪展。在餘秋雨筆下,山水景觀,人文世態,歷史變遷,自我生命體驗渾然一體,行止於古今之間,盤旋於歷史文化長河,而又返歸於存在之境。“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只是人對自然的淺層次情感反應,只有以這種激動爲情感喚起,並能進而深刻地體悟自然獨具的人文內涵,生命意味者才真正感知了自然的生命力。

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咆哮的`長江水,文化瑰寶莫高窟與天一閣,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一幕幕被文字雕刻得那麼清晰、真實、有質感。餘秋雨用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描繪着一幅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一支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帶着我們去感受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細細咀嚼後,就會發現這本書裏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意象,想借山水古蹟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尋求“一種再親暱不過的人文文化”,“一種把自然與人情搭建得無比巧妙的生態環境。”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其實,《文化苦旅》中嵌生個“苦”字,表明了作者行程之苦,修行之艱。正像他自己所言:“‘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滄桑感。山重水複,無言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的確,讀餘秋雨的文字會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造就人的,莫過於書了。一本本書,在人們面前一頁頁翻着,就像一道階梯,人們由它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

走,不爲終點,只爲已劃下的曲線。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某種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詩意似乎註定要與艱難相伴隨。

——餘秋雨《文化苦旅》

我像平時一樣大步流星又輕快地走着,突然被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絆倒。在這平坦的道路上怎麼會有這樣一塊礙事的石頭呢?我回望一眼這打亂我腳步的傢伙,天哪!竟一眼看進了心裏,“咯噔”一下滾進了心的空隙——再也揮之不去了。

一眼萬年

這明明就是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爲什麼我卻看見它出現在王道士發現的洞窟中,出現在刻有“陽關古址”的碑旁,出現在圓明園的廢墟里,出現在無數人曾被血與淚衝破的堤壩間,出現在文化苦旅那必經的道上?

粗糙的表面爬滿了無數條裂縫,似乎在訴說着一段歷經滄桑的過去。每一道斷痕都是內心翻江倒海後被撕裂的傷口吧。爲那些愚昧的人們無知的踐踏;爲原本的完整卻強行決裂後的零落;爲中國文化曾經的衰落與悲涼在淌血吧。只是,血跡已經風乾,早已被歲月烙下陰霾,那斑駁的色澤便是每一次被恨與痛覆蓋過後留下的見證。那些棱角又代表什麼呢?是一段段傷痕累累的歷史所刻畫下的缺口?是一次次逝去的輝煌留下的刺痛的印記?還是每個中國文人內心斬釘截鐵鑽研的突顯?亦或是中國文化在時間的打磨下愈顯堅韌的造化呢?

究竟是怎樣的石頭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

一觸震魂

忍不住用手去觸碰這塊顛簸了太久的石頭,不願只是停留在其直觀的表面。心疼地欲撫平這縫隙,更想真切地去感受每一塊凹凸的起伏以及每一處粗糙的摩擦。

我竟心甘情願地把心交給這石頭,任憑自己捲入感情的漩渦:爲敦煌國寶大量流失這頁悲劇而遺恨;爲範欽及其後人可貴的文化良知而動容;爲清幽靜謐的江南小鎮而傾倒;爲長江三峽這幅山水畫卷的瑰麗而自豪……我正和每一段中國文化探索的心路歷程一起跋涉,和每一座用人格與良知築起的文化長廊共同堅守。

我的手還很細嫩,爲什麼觸摸到的只能是粗略的大體?反觀那些長滿繭子的手卻更能敏感地體味隱埋在肌理間的深邃。

我的手力量不大,爲什麼如此飽含命運與情感的石頭似乎依舊扛得起?反而那些粗壯的.手臂卻更艱難地承載着這份重量。

——十指連心!

我的心還需更多地去觸碰,去受震撼。

一聽穿心

一直在用童心品讀着這些古老的事物,但是每當面對印象中的那一片碎瓦、一角殘磚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深沉起來。看過那些斑駁,身臨那些蒼涼。頓時,耳畔激盪起幽嘆。在流轉的時空裏,似乎用耳朵才能把那一杯滿溢的滄海品得更細膩。

聽一聲聲滾落在字裏行間的啼哭;聽一排排詩人、學者放達的腳步聲;聽一漾漾噴涌的深入骨髓的摯情;聽一片片被蝕的歷史的自解。石頭的每一次撞擊是火光燦爛前鏗鏘的號角;石頭的每一回落地是隕落時最單薄的嘆惋;石頭的每一個雕琢又都是殘存後最悸動的感慨。

脫離了石頭的本身去融入這道道皺摺和夾縫,我除了聽見那遠古的迴音與呼喚,更聆聽到了心的聲音——這是我自己的聲音。當憬悟穿透心靈,自破一片黑暗時,刺眼的亮光讓久眠于思想、精神內核的意識甦醒,令久等的小宇宙爆發。

讓每一眼看得更深;讓每一觸辨得更細;讓每一聲聽得更貼近於心。

我慶幸因爲這塊石頭我駐足停留,於是重新調整了步伐和看風景的心情。它代表的不是這本書,而是文字之後曾經陌生的文化和潛藏的感情。它就像是一塊撞,但蹣跚下卻也抖落了詩意。因爲身上流淌的血液,讓痛苦更苦,讓辛酸更酸,讓豪情更豪,讓堅強更強。在那個世界的入口旁,毅然刻有中華的魂,民族的根,文化的精髓也早已站成一列堅毅,刻入中國人的血脈。

現在的我究竟走向了哪兒?

一半的我走向深邃的心。一半的我走向博大的情。

《文化苦旅》讀後感8

餘秋雨先生寫的《信客》,實爲文化苦旅中的“信客”,是誠信、寬容文化在不誠信、不寬容文化中的一次苦旅。

文中的“信客”肩負的是誠信和寬容的文化,然而,這種文化的提升和生存之路卻是那樣的艱難。餘秋雨在《信客》中寫出了老信客和年輕信客同樣的悲劇:老信客和年輕信客都被迫遠離信客這一職業,一個是偶然的、唯一的一次失信,導致整個社會對他一生誠信的徹底否定,老信客痛楚無奈地從浸滿誠信文化因子的這一職業中悄然退出;而另一個則是因爲太誠信而被捕進班房,認識到誠信“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撐持不了”而決然退出。他們殊途同歸的根源都在於:整個不誠信的社會文化環境對以他們爲代表的誠信文化進行詆譭和嘲弄,甚至是迫害(信客因誠信被打耳光、進班房)。

誠信、寬容文化的生存需要誠信、寬容的環境。假如沒有這樣的生存環境,就會像“老信客”的結局一樣,“活人的世界”沒有“寬容”,只有與“死人”—“墳地”相依爲伴。

年輕的信客儘管是“誠信、寬容”的文化精靈,然而誠信的每一寸,寬容的每一步,都是要付出忍辱負重的代價的。這個奔波於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之間的“另類文化使者”,並沒有因爲自己的“誠信、寬容”而感到幸福:他要忍受喪夫之婦咬牙切齒的憎恨、大聲呵斥;要忍受“紅紅的眼圈裏射出疑惑的利劍”,這種疑惑和詰問讓他“流了一身汗,賠了許多罪”;還要因爲在外謀生髮財的、因爲不忠於自己的妻子而包二的同鄉的侮辱:挨耳光、進巡捕房。“誠信和寬容”文化的精魂──信客,就是在這種環境中艱難地生存的。這實質上是兩種相反的文化在碰撞、在衝突,信客就是在這種衝突中最終忍受不住,敗下陣來,這正暗示着“誠信、寬容”文化沒有順利生長的土壤和環境,只好隱退於生活之外。最後,信客與老信客兩墳相守,也正暗示着,只有“誠信、寬容”與“誠信、寬容”相隨,纔是誠信文化生長、生存的最佳土壤和環境,這正是餘秋雨先生文本中所要訴求的要義。

而更爲有趣的是,信客在平時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只有當代表“誠信、寬容”的文化信客不幹了,辭職了,那些在外的.家屬們再也找不到“誠信、寬容”的載體時,他們“一時陷入恐慌”,“纔想起他的全部好處”,纔開始重新尊重這個信客,其實也是認識到“誠信、寬容”的重要性。這有點寓言味道,耐人尋味:擁有的不如失去的珍貴。

然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荒誕可笑的是,在這種整體社會文化不誠信、不寬容的背景下,只有不誠信才能贏得“不誠信者“的感動和尊重。看看那位在都市裏打了信客耳光的同鄉,因爲信客沒有說他任何壞話(即沒有向他的結髮妻子告發他在外包二的祕密),也就是沒向他的妻子說真話,而讓這位同鄉“深受感動”,決定辦郵所,讓信客任職。其實作者在告訴我們“誠信文化”所遭遇的尷尬和不幸,告訴我們這種畸變的、不誠信文化的社會心態的滑稽與荒誕,可笑與可悲。

這篇文章不是單純在贊信客的“誠信、寬容和善解人意、任勞任怨、忍辱負重”,而是在告訴我們:“誠信、寬容的文化”在一個不誠信、不寬容的社會裏,就必須忍辱負重,乃至消隱。因爲信客的“沒說任何壞話”反而讓人感動,這不能說信客永遠是“誠信”的,而只能表明,這是“誠信文化”遇到不誠信的社會而發生的一場荒誕劇,是誠信文化在不誠信社會中經歷的一次艱難辛酸的、荒誕的“文化苦旅”。

但是,這篇被選入國中語文人教版的散文所具有的豐富深刻的思想教育價值,卻被教參和大部分語文教師進行了淺陋化的表述和解讀:僅僅要求學生學習信客的“誠信、寬容和善解人意、任勞任怨、忍辱負重”,而沒有讓學生認識到建立整個社會誠信文化的重要性,忽略了誠信個體和誠信社會之間關係的重要性。

《文化苦旅》讀後感9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爲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爲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是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爲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餘秋雨先生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餘秋雨先生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是同樣的感嘆,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說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餘秋雨先生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餘秋雨先生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餘秋雨先生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餘秋雨先生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餘秋雨先生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是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餘秋雨先生髮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爲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是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爲,但是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餘秋雨先生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爲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這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經典文章讀後感。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說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爲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蘊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爲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說“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一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我們探尋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文明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們不曾親臨,通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嘆息。 比如說,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嘆。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因爲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爲它一直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昇華文化。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沒有歷史事件與人物,你即使來到有任何意義的景觀也只是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深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傳統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裏說的:“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這本書寫得的確不輕鬆,那慘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歷史,一個個文化遺址都是對“榮耀”與“恥辱”的詮釋。中國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國”自居的時代了。所以,讓我們欣然接受苦旅,選擇苦旅,在苦旅中探尋,銘記我們該記住的,試讓敦煌的悲鳴停止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初讀這本書,是高英課上老師曾經推薦過,然後自己花了整整好幾個月的時間來仔細閱讀過至少兩遍。今天終於看完了,還是想靜下心來堆文砌字一番,其實也算是醞釀了好幾天了!蕭瑟的寒風,伴着淅瀝的小雨,昏暗的天空籠罩着寂靜的夜晚,難得的意境。 《文化苦旅》,或許這樣的天氣更適合閱讀吧。

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它擺脫了沉湎於自我的小天地,而表現爲一種情懷,更爲慷慨豪邁的大散文。其文,始終是心頭情感的沉積;其思,其憂,更是我們精神所皈依的圖騰。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涌動着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筆端飽蘸着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裏行間充盈着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

翻開泛黃的書卷,彷彿踏上歷史的列車,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的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而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欲意含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對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耐煩,文中把種種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說!文字很美,卻很沉重。

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銳。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文化的差異中去,又怎麼不是以小見大?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佈的江南小鎮們又溫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纔的對立情緒抹去,惆悵,豁然,緊張……然後把書放下,嘆口氣,再讀。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說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哈哈),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爲苦口婆心,在《漂泊者們》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嘆。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說,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

文字上的完美儘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而文字背後的真實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於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並不大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更是超越一切的力量,真正地爲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字,因爲真,纔會苦;因爲沉重,纔會枯燥……

《文化苦旅》真如其名,讓人如在文化旅途中跋涉,苦苦累累,磕磕碰碰,長路漫漫。不至於讓自己在茫茫人海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這場說走就走的苦旅,異常艱辛,卻能讓人感觸那麼深刻,這文化之旅,還是苦啊!這本書分爲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這一點,我就想到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點點加深。當然,由於我才識淺薄,在此,我就和各位談談這中國之旅。

中國,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出生地,具有歷史以及文化,同時這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多少前人的努力和付出,又是有多少無情毀滅後像野草一樣頑強。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富強民族。

而餘秋雨先生這次中國之旅讓我感觸比較深,首先提到了——我的山河。作者在感慨,中國原來的封閉,自己埋頭耕種,自給自足,對於外面的世界,連看的興趣都沒有。用穩定、保守、統一、集政的方式來維持下去。雖然中國的缺點很多,但是比較看不上十九世紀的歐洲國家用非常資本的手段來侵犯安靜的中國。

作者像古代的詩人一樣,行走在山河之間,那麼作者筆下的第二站——都江堰,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萬里長城,守護了千千萬萬子民,都江堰,工程雖小,只是一個水利工程,但也可以成爲一個長城的後輩。它保住了一個天府之國——四川。

這都江堰是尤爲震撼,文中有寫道“這種比賽又極有規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爲二,直竄出去,兩股水分別撞到了一道堅壩,立即乖乖地轉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堅壩上撞一下,於是有根據築壩者指令來一番調整”。而這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看似是在治水,事實上,確實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無我無私,長生不老。只要李冰的精魂不散,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道便如此。

莫高窟大家誰不知道,敦煌莫高窟,中國的又一大財寶,佛教從印度帶來和希臘的文明包羅在裏面,這裏所蘊含的,是兩個大文明的精彩,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就連歷史上,比較殘忍的暴君,都願意爲莫高窟做一點好事,不過這又能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去看看。

時間說起1900年6月22日。王圓籙王道士在一處洞窟的牆壁是空的,也許還會有洞穴,和一個姓楊的人挖開一看,果然是驚喜,一個滿滿的藏經洞!可惜我們的王道士,不知道他打開了一扇轟動世界的'門戶,一門悠久的學問,位爲此耗盡終生的才華橫溢的學者,只可惜,他不知道。

這莫高窟的文化,像甲骨文一樣重要,可惜,因爲那次,就再也無法解讀了。

匈牙利的一位學者名叫斯坦因,以及一位賣國賊蔣孝琬,和王圓篆談判,從一開始幾部經書到比較後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打包整整花了七天,用了二十九個大箱子,三匹馬才能拉動。果然,比較后王圓籙還是沒有抗拒那一點馬蹄銀的誘惑。唉,就如詩人李曉樺的詩歌一般“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一個世紀!”對於斯坦因這樣的學者,我何嘗不硬一些呢?今天,那位名叫斯坦因的學者不再引人關注永遠闃寂無人,反倒是王圓籙的那個道士塔,卻天天遊人如潮,不過誰也沒有投來尊重的目光。

轉眼間又來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羣美國學者宣稱,因爲白俄羅斯士兵的破壞,要“拯救”莫高窟,拯救?哪是拯救?用化學溶劑把牆上的壁畫粘到紗布上帶回美國,慾望的強烈促使他們又一次來,居然這次還要在莫高窟大動手腳。這裏,我們不得不感謝一位叫做陳萬里的翻譯,雖然是美國僱來的翻譯,卻心中有國,在來的第二天,騙那些人身體不適,其實就是告訴那些村民美國人要破壞。至此,我們要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人表示致敬,“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莫高窟,是如此的神聖,就連比較有比較好的皇帝,在它的面前,乖的像個孩子,莫高窟,就如活的歷史一樣,一批一批的工藝家,在這裏雕刻出只屬於自己朝代的風彩,看着看着,一批批歷史就如仙女一般飛到面前。它記錄着我們歷代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長久凝視,百般叮嚀。

苦旅並未結束,我們的苦旅也即將開始,看着前人正確或者錯誤的一舉,我們沉思,或者說,不得不陷入沉思……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夜幕降臨,一切的喧鬧歸於平靜。

在無數個如此寂靜的夜裏,細細體會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一盞清燈的餘光裏品一杯淡淡的綠茶,古人說,定中求靜是喝茶的最高境界,而我卻彷彿在飄散的茶香裏看到了餘秋雨,他就坐在我面前和我品茗論文,於是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他遠行的隊伍,天高地闊之間,走上這一趟漂泊於華夏蒼茫大地上的苦諦之旅。朦朧中走入敦煌,走入那被破落的悲涼籠罩的道士塔,看到的是一方慘白的石屋,一個漠然的表情,一具無知的軀體,一抹西天淒涼的晚霞,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個愚昧無知的王道士,一筆壓在炎黃子孫肩上的文化重債,如果有一種心情可以描繪這一種痛,那一定叫做――“恨”!

《易經》裏一句“天一生水”造就了一代藏書樓――天一閣。站在偌大的天井裏,順着那搖搖晃晃的木梯向上望,似乎看到了那無數泛黃的書頁裏記載的滄桑變化,看到了一代代範氏子孫堅守而執着的身影,看到了那個爲了進藏書閣而嫁進範家卻終不得願的女子幽怨的神情……蒼老的屋宇和庭院,百年的期許和守侯――風雨天一閣,一座由信念、責任支撐起來的文化樓閣。

還有那個南荒之地的柳侯祠,一代文豪的淒涼註腳。當滿腹經綸被車輪馬蹄搗碎,脆亮的吆喝填滿了疏朗的胸襟,惟有這寂寞的柳侯祠固執地肅立着,徹底洗去人世的喧鬧……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於是對話也一定變得異乎尋常。餘先生說“朝廷萬萬未想到,正是發配南荒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是這樣吧,柳宗元,他用終年養育他的荒蕪鑄就了晝夜不眠的文化之林。

手捧着《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心頭卻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

初看《文化苦旅》,書名中的“苦”字一度讓我疑惑,是指漫長旅程中經歷的勞苦嗎?!然而,當隨着餘先生的指引,完整地走過這一段旅程,才恍然大悟,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

餘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然而,即使只是一個個的“點”,人們也還得孜孜不倦地追求那歷史長河中的“線”。無數人的足跡串聯成歲月的年輪,一如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是一種參合着太多悲傷、惋惜、屈辱的輝煌。探尋這樣的歷史,無疑是沉重而傷痛的,是一段“行者無疆,思者無涯”的心路歷程,正如餘先生自己所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不過我以爲,這是文人最大的痛苦,卻也是最大的幸福,因爲苦澀後的回味會讓我們瞭解,正是有着無數人艱難而執着的追尋,才能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這麼多偉大的“點”,那是――對人生的認知,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思考!

歷史的魅力往往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中,難於尋覓。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可能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他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探尋文化的足跡;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尋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在感悟歷史的同時感悟人生,何嘗不是一種收穫?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生命之路總是曲折坎坷,回望曾經留下的足跡,就會明白,苦難是人生路上的泥土,只有深切體會苦諦苦境的人,才能把泥土握成黃金,才能造就人生的厚重感,因爲在深沉的痛苦裏,庸人選擇逃避和遺忘,而智者卻更深刻地體會了存在。

走這一趟苦諦之旅,尋覓的是綿長曆史的足跡;震撼的是璀璨文化的魅力;豐富的是多味人生的閱歷;留下的是苦澀回味的收穫。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暑假走了一些路,寫了一些遊記。當時寫遊記,文筆上、內容上,結構上都會參考這本書,術語上則會參考《中國建築史》。可以說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暑假的時候,去新疆前讀的這本書,裏面有很多寫新疆的文章,這樣構成了我對新疆的第一印象,這幾篇寫新疆的文章中,論文筆我最喜歡《沙原隱泉》,論內容更喜歡《西域喀什》。

文化苦旅,之所以稱作文化苦旅,是因爲每一篇文章將景色與文化結合,以《西域喀什》爲例,一共五章的篇幅,前四章均已文化開頭,先是從各個文化的比較,包括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古巴比倫文化來引出喀什這是“文化匯聚的福地”這個觀點,又以張騫的出使西域,包括印度佛教東傳作證。對於文化的凸顯可見一斑。

再說說剛纔提到的《沙原隱泉》,文辭華麗卻不顯露於外,不張揚,文章質樸富有哲理又不失文采,只有大師級的作家才能忘懷文筆,到這麼一種大師級的境界。看他的文章,心胸闊達,別人的遊記都是融情於景,身系景中。他呢,則是站在上帝的視角,俯瞰大地。《沙原隱泉》給人一種旅程的慢動作回放的感覺。他最令我佩服的是能用很美的語言把大道理講出來。

孔子曾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其實不僅做人要這樣,文章也是如此,我認爲沈從文先生的《文化苦旅》就做到了。

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着人心。明明有時候描寫的是美景,卻在看完文章之後引人沉思,看完一篇文辭優美的文章後仍能令人沉思,單是這一點就足夠稱爲一個好的散文家了。

但不單是這樣,它會讓讀者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讀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他會讓你與作家產生共鳴。哇,我怎麼沒想到;誒,好像還真是這樣;是呀是呀,常常會讓你發出這樣的感嘆。從字裏行間,我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縱情山水,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他傷感、高興。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讀者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每讀到一個地方,都會身歷其境,都會有志趣高雅的文人爲伴,面對都江堰,我如蒼茫的士卒;面對江南的小鎮,我心曠神怡,面對西域古城,我如千年前行走在大沙漠的商人。這種共鳴令我敬佩不已。

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冥思後的放鬆。

餘秋雨先生有着極高的探索精神,他翻山越嶺,用其獨特的視角引領廣大讀者對中國的深層文化進行深思,掀開了歷史沉重的面紗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別人寫景無非寫這個景多麼多麼美,但寫到頭,無非還是這美景罷了,但餘秋雨先生就從文化層面切入,這樣才讓人津津樂道,也可以說是這種獨特的眼光成就了這本書。

《文化苦旅》光說文化文化了,再解釋解釋苦旅,我認爲一個是旅行苦,一個是內容本身的苦澀。前者作者浪跡天涯,風塵僕僕,不說別的,單說作者在《沙原隱泉》那一章裏爬沙漠,就夠辛苦的了,也可稱得上是“苦旅”了。後者是文化的苦行,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裏頭夾雜着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可能有的人即使讀完了這本書,對文化的瞭解也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敲門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文化苦旅》也可以說做是一場心靈的盛宴,背上旅行的包裹,爲文化的傳承而吶喊,爲中國文化找一個確切的目標,我們責無旁貸。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文化學者、散文作家餘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全書共收錄37篇作品,借山水風物書寫着中國文化與文人的歷史命運,在字裏行間探尋着文化的靈魂與人生的真諦,文字優美又言之有物。其中既包括《道士塔》《白髮蘇州》《青雲譜隨想》等文采飛揚、見解獨到的歷史文化散文,也包括《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充滿懷舊氣息與文化感慨的心路回憶散文。餘秋雨先生行走在中華民族的大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其細膩的心思和筆觸,帶領我們一起感受這華夏文化的“苦旅”。

記得初讀《文化苦旅》是在學業繁重的高三,當年略顯浮躁的匆匆一瞥,到現在靜下心來,懷着對中國文人和中華文化的思索,再次捧起這本書細細品讀細細咀嚼,便又是另一番滋味。既爲書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歷史滄桑所震撼,又爲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動。

文化苦旅,不僅僅是穿梭在各種名勝古蹟、田園山水中的空間旅行,更是一種穿越千年,探索中國歷史與文化靈魂的時間之旅。它從敦煌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之所以是苦旅,是因爲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正在逐漸的淪陷和喪失,作者在感概和惋惜之餘,也將自己滿腔的悲憤和不滿寄於筆下,在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流失的.批判和思索中,重拾人類精神文明發展所缺失之物。

品讀書中的文字無疑是苦澀的,我們既爲書中透射出的人文思考和歷史滄桑所震撼,又爲作者的文人真性情所感動。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言,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喪感,書中講述的那一段段沉重的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悲涼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開篇的《道士塔》一文,短短几千字,我已反反覆覆讀了三遍,既爲餘秋雨先生辛辣的筆鋒拍手叫好,更爲莫高窟中珍貴的文物就這般輕易的流失而感到痛心不已。當那幾車、幾十箱、幾百卷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各國時,負責看管的愚昧的王圓籙無疑是敦煌文化的罪人,更是歷史的罪人,但正如作者所說,他太卑微渺小,無知的軀體無法全然肩起這筆文化重債,但究其根源呢?是官僚的腐敗和政府對文化保護的無視才導致了這慘痛的民族悲劇!中華民族的傷口在滴血啊!而如今的中國人呢?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敢於吸收世界上任何優秀的文化,而惟獨冷淡了自己的文化;他們可以傾慕時尚任何國家的時尚,而惟獨尋不到自己的時尚;他們可以走出國門爲自己的驕傲,而忽略了自己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事實上,僅僅運走一些文物並不能撼動中華文化之根本,但一旦運走了思想、靈魂,文化的土壤就會日漸貧瘠,一個民族即將面臨的便是消逝的命運,這怎能不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最可怕的,不是丟失,而是丟失了過後,我們依然走在丟失的道路上。

文字,因爲真,纔會苦。原來散文,真的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讀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智者對話。《文化苦旅》據對是一位歷盡世間滄桑的老者,散發着書墨的清香、閃耀着智慧的光芒。餘秋雨先生攜着他的紙筆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文學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抹油彩。每一次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乾坤在心中,人文山水也在心中。如果可以,我也願開始一段文化苦旅,去感受那世間百態,去觸摸歷史的魂魄,去聆聽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當無憾矣!

標籤: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