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課時目標的設計與達標

設計2.15W
  課時目標的設計與達標

在實施新大綱和使用新教材的過程當中,實施“目標導學”,對教材進行“單元目標管理”,對於幫助教師 適應新教材、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發揮教材優勢和提高課堂效益能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課時目標的設計與達標

新教材在教師用書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單元“教學目的和要求”,即單元教學目標,但單元目標是通過 每一課時的教學達到的。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把單元目標分解和落實到課時,變單元目標教學爲課時 目標教學。搞好課時目標的設計與達標,是搞好課時目標教學的關鍵。

一、課時目標的設計

課時目標是本課時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它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目標的準確性。課時目標的確定應結合課時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現以BookⅡ,Lesson 29爲例 加以說明。

本課主要學習“表方位的介詞和介詞短語”。教材的安排是:

①Read and learn 學生先看圖(Mr Wu's classroom),再回答教師的提問:“Where's…?”教師利用學 生“He/She is…” 的回答來呈現6個要求“四會”的單詞(front,left,hand,side,right,back),接着學習 相關的介詞短語:on the left/right side, at the back/front of the classroom,in the back/front r ow,on Wei Hua's left, on Jim's right,in the middle of the classroom

②Ask and answer通過“問和答”的練習方式,用以上介詞短語表達教室中的人或物的位置。

在單元目標中,對本課出現的6 個生詞和介詞短語都要求“四會”。顯然,以上這些詞和短語是本課的教 學內容,但對這些內容的掌握卻不是本課時內所能夠達到的。它是通過“記憶—理解—運用”,經過後三個課 時的不斷鞏固和強化,在單元結束時方能達到的單元目標。如果簡單地把單元目標當作課時目標,其結果,或 是教師完不成當堂課的教學內容,留下一條“尾巴”;或是達不到當堂課的教學目標,煮了一盆“夾生飯”。 於是,教師不得不在課外加班加點,形成“課內損失課外補”的惡性循環。

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和本課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以下課時目標的確定是比較適宜的。

①能聽懂課內所學的6個生詞和介詞短語,讀得準,能上口; ②基本上能用所學的介詞短語正確地表達教 室內人或物的位置;③能夠較流利地運用學過的介詞短語和句型結構回答“Where do …?”“ Wheredoes…? ”等問題。

2。目標的具體性。在確定每課時的導學目標時,要避免籠統地講培養學生具備某種能力,應把單元目標落 實到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具體要求或某項技能上來。如上面表述的課時目標就比“學習6個生詞, 培養學生 的拼讀能力”和“運用所學的介詞短語,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交際能力”等目標具體得多。有了明確具體的 課時目標,才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使課時目標落到實處。

3。目標的可操作性。教學目標在表述上要儘量行爲化,具有外顯性和可見性,使師生雙方都明確教什麼、 學什麼和怎樣教、怎樣學。因此,教學目標必須用教學內容(知識點、能力培養點、智能開發點等)加上可以 觀察的行爲動詞來表述,如:“能聽懂…讀得準,能上口”,“正確地表達…的位置關係”和“比較流利地回 答…”等。這樣的教學目標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4。目標的可測性。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要採取相應的方式加以檢測,即教師使教學目標“題目化 ”,通過完成相應的題目,檢查學生學習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二、課時目標的實現

課時目標明確以後,師生的共同任務是力爭在課內達標。根據新教材的特點和語言學習的規律,目標達到 的關鍵是五步教學法中的“操練”(drill)和“練習”(practice)。 爲了獲得“操練”和“練習”的高質 量,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不斷強化目標意識和訓練意識。外部的教學目標只有在認知主體內部形成目標意識,變成主體的自覺需 要,才能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教師教學心中有數,學生學習心中有底。教材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路子等 方面客觀上存在一種“規定性”,這些規定實際上是教好教材的必要條件。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要在“用中 學”,即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習語言,逐步掌握運用語言的技能和能力。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強化訓練意識 ,積極適應教材的規定性,才能主動地進行課堂訓練,把握好達標的關鍵環節。如果目標意識和訓練意識淡薄 ,即使有了明確的課時目標,也無法實現。

2。充分發揮目標的導向功能。目標是目的的具體化,有了明確的訓練目標,訓練就能有的放矢。教師要明 確自己在訓練中擔任的角色和應起的作用,根據目標正確導向。例如:五步教學法中所說的“操練”和“練習 ”是有區別的。前者是讓學生熟悉語言的形式或結構,強調語言的準確性;後者是讓學生儘可能地運用語言表 達實際意義,強調語言的流利程度。前者教師是一位組織者和指揮者,主要任務是組織好學生在教師的控制下 ,進行各種機械性的語言訓練;後者教師是一位監督員、監聽員和裁判員,主要任務是給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 實踐機會,逐步減少對學生的控制,讓學生儘量獨立運用語言。可見,操練是練習的基礎,練習是操練的提高 。

3。根據課時目標,運用適當的訓練方法。雖然教材各課都爲教師指明瞭“各步驟的教學內容和需要進行的 訓練”, 如Read and learn,Read and act,Ask and answer等,但運用何種方法進行訓練,如何組織學生參 與訓練,都需要教師的認真思考和精心設計。就訓練方式而言,教材介紹了分排或分組練習(Row and team p ractice), 兩人小組練習(Pair work), 小組活動(Group work ), 連鎖操練(Chaindrill)等多種方 法;就訓練的層次而言, 有控制性練習(Controlledpractice), 指導和半控制性練習(Guided or semi -controlledpractice ), 不加控制的或自由練習(Uncontrolled or Freepractice)。選用何種方法 和何時使用應取決於訓練的目標和學生的熟練程度。訓練之前,教師要作必要的講解,更要有具體的示範,讓 學生明確訓練的方法和程序。訓練要由易到難, 具有一定的坡度。 現仍以Lesson 29爲例,在呈現了生詞和介 詞短語之後,結合學生的實際, 採用操練的方法,讓學生聽懂意思,模仿準確,熟練上口。在此基礎上,按以 下程序進行練習:①教師說,學生聽。教師運用這些短語來說班上某個學生的位置,讓學生說出他(她)是誰 ,檢查學生是否聽懂。同時,教師又給學生運用這些介詞短語作了示範。②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就教室內不 同位置的學生提出Where does…sit?或Where do you sit?等問題,讓學生回答。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反應, 控制發問和回答的速度。③兩人小組練習。有了前面的訓練基礎,教師可減少對學生的控制,讓其中一個學生 任意確定提問的對象,如果被問的同學答對了,就交換角色。教師適時加快問答的速度。這樣,訓練就由教師 控制下的操練自然過渡到學生有一定自由度的練習,突出了訓練的層次性。

4。根據課時目標,把握好訓練的進程。在課堂訓練的過程當中,訓練方法的選用不是一次性的,訓練的時間 也不可能按事先的規定來分配。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訓練內容的難易度和學生掌握的熟練程度,合理分配訓練時 間,掌握好訓練的`“火候”,把握好訓練的進程,確保訓練的高質量。如果訓練的內容多,難度大,教師就要 在操練上多花些時間,爲下一步的練習打好基礎。如果發現學生難於適應,訓練出現困難時,就不妨讓學生再 多聽幾遍或多讀幾遍,待他們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後,再轉入較高層次的訓練。

三、影響目標達成的幾個重要因素

影響目標達成的相關因素很多。下面幾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視的。

1。目標導學要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相結合。新教材突出了以語言使用作爲教學的目標,這就 需要教師不斷改變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教材的要求,學生則必須改進學習方法去適應教師的教法。在“教什麼, 怎樣教”與“學什麼,怎樣學”的積極適應之中,促使學生養成學習新教材所需要的行爲方式和良好的學習習 慣,比如在初學階段開口大聲說話的習慣,根據教師的口令或手勢快速反應的習慣,感知器官協調活動的習慣 ,聽錄音並大聲跟讀的習慣,朗讀、背誦、聽寫的習慣,與訓練夥伴課後操練的習慣,學了就用的習慣,獨立 預習的習慣,勤查字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等等。

2。目標導學要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有利於“打好基礎,減輕負擔”是新教材的優勢之一。新教材在詞 匯量和基礎語法的項目上有所減少,對要求作了明確的層次區分(如詞彙的“幾會”要求,語法的理解、領會 、掌握、運用等)。由於分層次要求符合外語學習的認知規律,這對於突出重點,打好基礎,減輕學生的負擔 極爲有利。由於教材內容有彈性,對於學有餘力有學生也提供了相應的學習內容,便於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因 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知識與能力的相互轉化”是新教材的又一優勢。新教材採用循環式的編 排方法,系統地安排教學內容,這就增加了語言的重現率,使學過的知識不斷重現和不斷得到強化,這有利於 學生溫故知新,高效地積累知識,不斷擴大已形成的知識結構。新教材的教學通過開展各種交際活動,把語言 形式與實際意義結合起來,使得知識與能力的相互轉化在交際活動中得以完成。比如問路、購物、打電話、談 論天氣等話題在教材中多次出現,其句型和表達方式不斷擴展,學生多次參與各種形式的交際活動,便自然而 然地把語言形式與實際意義結合起來了。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的結果,加速了知識和能力的相互轉化。

3。目標導學要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課堂環境。通過目標導學,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上進行的各種交際活動, 如“分角色表演”、“遊戲”、“小比賽”等,構成了英語氣氛濃,學習氣氛輕鬆的學習環境。這樣的課堂不 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師生之間的距離近了,關係更融洽了;學生對學好外語的自信心增強了, 畏懼感減輕了,心理負擔也減少了。當學生取得成績和進步時,將會常常受到來自教師和同學的誇獎和讚許, 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從而會產生更高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良好的課堂環境,能更充分地發揮非智力因 素對學習的推動作用,激發學生產生新的求知慾望。

標籤:課時 達標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