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合集15篇)

設計2.12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

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的不斷髮展,必然會出現更多的計算機病毒,這些病毒將會以更巧妙更隱蔽的手段來破壞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因此每個人必須認識到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瞭解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徵,增強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意識,掌握清除計算機病毒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計算機過程中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教材分析】

本節是義務教育信息技術(上冊)第二章《管理計算機》第3節《計算機安全與防護》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以理論爲主,全面介紹了計算機安全與防護知識,以及計算機病毒的相關特徵和傳播途徑,掌握預防和查殺病毒的方法,使學生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能學以致用,加強計算機安全與防護措施。本節內容以理論知識形式呈現,缺乏實踐和操作,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感,但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較大,不容忽視。

【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程面向的教學對象是農村七年級的學生,學生們對計算機病毒的瞭解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家裏有電腦能上網,可能遇到過計算機病毒,也略知一二,很多學生不知道計算機病毒,有些甚至以爲計算機病毒會傳染給使用者。所以要具體的、形象的來解釋這個定義來加深印象。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在鍛鍊着提高着,但是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卻流於形式。加強學生的防病毒的意識,同時自覺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同時杜絕學生製作病毒與複製病毒的傳播,保證網絡的正常,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良好道德規範。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

(1)初步瞭解計算機安全的含義。

(2)瞭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3)學會防範計算機病毒的常用措施。

2、操作領域

1.通過學習活動了解計算機病毒的概念及其危害。

2.掌握計算機病毒殺毒軟件的使用方法。

3、情感領域

1、負責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計算機,促進學生信息文化、道德修養與健康人格的養成。

2、培養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良好道德規範。

【教學重點】計算機安全與殺毒軟件的使用

【教學難點】計算機安全的`防範措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誕生到現在的五十三年的時間裏,計算機的軟硬件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計算機開始逐步走進家庭,但是,同學們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尤其是上網以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今天這節課,我就給大家介紹保障計算機信息安全的意義與措施。

二、講授新課:

1、提出問題:計算機安全包括哪兩個方面?

(計算機系統安全和信息內容安全)

2、提出問題:我們怎樣在信息交流過程中保障信息安全?

(1)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信息安全意識,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不做有損信息安全的事。

(2)採取防範措施:掌握一些保障信息安全、防範各種事故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方法:

如:硬件系統的安全;軟件系統的安全;用戶數據的安全;病毒、黑客的防範等。

講到“病毒、黑客”四個字時,語氣要強烈一些。然後立刻提問:大家知道什麼是“黑客”和“計算機病毒”?

“黑客”往往是指那些利用自己掌握的計算機技術、通過未經授權非法入侵別人的計算機系統而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的人。

“計算機病毒”是隱藏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一種程序,它通過自我複製或者修改其他程序擾亂計算機系統的正常工作,甚至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計算機病毒是一個小程序,能夠自身複製自身,會將自己的病毒碼依附在別的程序上,通過宿主程序的執行,伺機傳播病毒程序,有一定潛伏期,一旦條件成熟,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影響計算機使用。

注:提問時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啓發學生:

(1)“計算機病毒”首先是某些人編寫的一種計算機程序;

(2)爲了掩人耳目,病毒程序在計算機內怎麼藏身?

(3)既然病毒不是一個獨立的文件,它怎麼被執行?

(4)計算機染了病毒之後,是立即發作嗎?

(5)爲什麼把這種程序稱作“病毒”?像生物病毒一樣有複製能力。

(6)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有什麼影響?毀壞數據,影響使用;

3、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的影響:

(1)降低系統執行效率;

(2)在屏幕上顯示各種信息;

(3)造成死機;

(4)部分文件被刪除;

(5)改變存儲在硬件上的程序;

(6)破壞整個硬盤或軟盤內資料。

4、計算機病毒的特點:計算機的病毒多種多樣,表現出的症狀也各不相同。但無論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它們都有如下共同特點:

(1)具有破壞性。病毒不但能影響屏幕的正常顯示,減漫運行速度,佔用磁盤存儲空間,它還能破壞磁盤中的數據和程序,甚至能破壞計算機的硬件。如CIH病毒能破壞計算機的主板。

(2)具有隱蔽性。病毒大多隱藏在正常程序中,很難發現。

(3)具有潛伏性。病毒侵入計算機後,它能長期潛伏,待一定的條件滿足後才起作用。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它發作的條件是:每月的13號且這一天正好是星期五。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通過對第一章的學習,學生對網絡有了初步的體驗,知道網絡是爲人們提供信息、資源的平臺。本章在此基礎上介紹ip地址和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節教學的重點,但由於知識內容本身比較抽象,學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結合上機實踐,讓學生慢慢接受這個概念,可以通過:讓學生查看本機的ip地址,比較周圍同學的計算機ip地址的異同,這樣讓學生親身去體驗,可能比直接告訴學生“什麼是ip地址”效果會好一些。ip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紹因特網地址的分配和分級的管理方式。

二、學情分析

我校是省農墾總局直屬的一所高級中學,學生大部分來自全省的各個農場,由於農場的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教學基本都是零起點,但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略有了網絡方面的知識,但對網絡知識的進一步學習還有待加強。

三、教學目標分析

a:知識目標

(1)、讓學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管理辦法。

(2)、讓學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類。

b:能力目標:讓學生能根據ip地址判斷網絡類型和對應最大主機數目。

c:情感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ip地址資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體驗民族的'危機感。

(2)培養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勇於克服困難,體驗到成功後的快樂。

四、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重點:ip地址的格式及分類

難點、關鍵:ip地址的格式

五、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爲出發點,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爲目的。整節課的內容安排是以從學生“動手”中發現問題,又在學生的“動手”中解決問題爲主脈展開的。

六、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1、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體驗探究法;

(2)網絡探究教學法;

2、學法指導:體驗探究法、協作式學習法。

七、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思想

新課的引入

情景(教材p35)xx年7月,江西省公安機關查獲一起利用網絡進行賭博的案件。專案組經偵查發現,用於賭博的計算機在網上登錄的總服務器ip地址爲廣西柳州市……(以下略)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並思考。

學生思考問題:

公安機關是如何發現賭博地點的?

ip地址是計算機的一種標識,對應了網絡中相應的物理地址

學生閱讀、思考、並回答問題

創設情景,並引出ip地址概念

新課學習佈置任務

[任務1]打開兩個瀏覽器窗口,分別輸入和“”,看看會出現什麼情況?並體驗ip兩種地址的轉換。(教師給出互聯網上的兩種地址的轉換資源。例如下列地址:_)

[任務2]查看本機的ip地址,比較與周圍同學計算機ip地址的異同

1,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並回答問題

在任務設計時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帶着“任務”中的問題,探索交流,小組互助,量力而行完成操作任務。

學生完成相應的任務。並回答問題

通過自主學習,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賀卡設計的基本要求;能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製作賀卡,學會使用“頁面設置”。

情感與價值觀:在學習製作賀卡中,進一步培養學生感恩、審美等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學生感恩、審美情趣的培養。

教學難點:圖片和文字混排處理;學生感恩、審美情趣的培養。

三、教學準備:

教師:賀卡圖片素材6張;賀卡文字6段。(將它們放在一個Word文件中。)

教學課件(找幾張賀卡優秀賀卡製作成連續播放的幻燈片,並配上音樂)

學生:自己的生活照片1張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師:老師這裏有幾張賀卡,我們一起來看。教師出示賀卡課件,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看這些賀卡有哪些用途?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設計賀卡。揭示課題,展示目標。

(二)教學新課

1賀卡的基本要求師:這些賀卡都有哪些相同的特點?引導學生歸納賀卡的基本元素:文字;圖片;背景。

2在Word下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材第19-21的“在word下製作圖文並茂的賀卡”

學習要求:理解制作賀卡的四步曲;

找出不理解的知識;

尋求小組同學的幫助;以小組爲單位試一試做一張賀卡。

彙報學習:(幫助學生理解“插入圖片”“圖片的疊放順序”)請兩個小組的代表演示彙報怎樣製作的`賀卡。

3探究活動:

(1)試一試:製作一張感恩卡請同學說說創意,自己表達的感情用的素材。

分別請幾個學習小組的代表說說你們的創意設想。

(2)如果你還有更多更好的創意,你也可以用卡片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試試看吧。

學生試一試。

(三)教學反饋

學習評價:

1統計會製作賀卡的人數;

2教師點評製作較好的賀卡。

3學生互評製作賀卡的學習。

(四)課堂總結

製作賀卡的基本步驟和學習情況,以及賀卡的創意設計應該注意些什麼。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進行數字、符號及特殊鍵位的練習,是繼續對鍵盤操作的第2課,是在前面練習基礎上的延伸。學生不僅能利用“金山打字通”程序輸入數字、字符等,而且還會在“寫字板”程序中輸入。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容易對有趣的東西產生興趣,並進而讓這種興趣成爲學習的動力。鍵盤的操作對三年級的孩子來講,開始的第一課往往會有較強的興趣,但在接觸之後,興趣逐漸降低,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改變教學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鍵盤操作行爲習慣。

【教學目標與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用正確的指法進行數字鍵、控制鍵的鍵盤輸入練習;

(2)掌握正確的數字輸入指法,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能夠使用“金山打字通”程序進行數字、符號的輸入練習;

(4)能夠使用“記事本”程序輸入簡單的符號。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使用軟件進行輸入的練習中,逐步掌握數字和符號的輸入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通過體驗操作發現特殊控制鍵與數字鍵配合輸入字符的方法,培養學生對鍵盤輸入練習的興趣。

4.行爲與創新

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指法完成數字和字符的輸入,並逐步養成良好的鍵盤操作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正確的指法;使用正確的指法進行輸入練習。

難點:特殊控制鍵的使用。

【教學方法與手段】

藉助“金山打字通”等鍵盤輸入練習的軟件,將鍵盤輸入的內容形象化、趣味化,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孩子的'上進心,以小組爲單位開展鍵盤輸入競賽,促進學生儘快掌握鍵盤輸入的相關技能。

【課時安排】

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進入新課

1.複習舊知。

師:同學們,作爲一名打字的高手,你能告訴我要注意哪些鍵盤操作的細節呢?手指在輸入字母的時候要如何進行合理分工呢?(學生自由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經常要用到數字和符號,想知道怎樣用鍵盤輸入數字和符號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設計意圖】

將課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結合起來,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學有所用,從實用的角度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第8課《玩轉鍵盤》。

二、互動探究,自主學習

1.數字鍵位的輸入練習。

(1)啓動“金山打字通”程序,依次進入“新手入門”“數字鍵位”界面,根據程序提示,自學數字鍵位的操作方法。

思考:使用主鍵盤區的數字鍵和小鍵盤區的數字鍵輸入數字有什麼差別?

(2)學生自主學習。

(3)學生彙報自學狀況,教師簡要小結在使用主鍵盤區和小鍵盤區輸入數字時指法和坐姿的注意事項。提示學生開始的時候寧可慢一點,也要確保在正確指法的基礎上再提高速度。不能出現“一指禪”的輸入狀態。

【設計意圖】

在學習鍵盤輸入之初,學生很容易出現“一指禪”、“二指禪”的情況,因爲在開始接觸的短期內,這樣的確可能輸入的速度會更快一些,但是這樣的操作對於正確鍵盤輸入習慣的養成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在初學時要提醒學生寧可慢一些,也要保證姿勢的正確,有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2.符號鍵位的輸入練習。

(1)啓動“金山打字通”程序,依次進入“新手入門”“符號鍵位”界面,根據軟件提示自學符號鍵位的操作方法,並練習輸入。

思考:“Shift”鍵在輸入符號時有什麼作用,操作時該注意什麼?

(2)學生自主學習。

(3)學生彙報自學狀況,教師簡要小結,歸納使用“Shift”鍵輸入時注意點。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的知識和經驗往往會留下更深的印象,教師在課堂上更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完成這種探索。

3.特殊控制鍵的輸入練習。

(1)對照教材中“探究屋”的內容,小組討論一下表格中的控制鍵有什麼作用,並動手試一試。將結果填寫在表格當中。

(2)學生小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寫。

(3)分小組彙報填寫情況,介紹控制鍵的作用。

三、鞏固練習,熟悉指法

1.階段小結,鞏固指法要求。

(1)師:現在大家在成爲打字高手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還記得上節課所學習的指法分工嗎?誰願意給大家回顧分享一下?

【設計意圖】

注重在課堂練習的細節處提醒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鍵盤輸入習慣。

(2)學生回答、分享。

(3)教師小結學生回答情況。提問:想不想玩一個遊戲,鍛鍊一下鍵盤輸入的速度?

2.打字遊戲練習。

(1)教師提示:在遊戲過程中注意使用正確的指法進行操作。

(2)學生操作練習。

四、概括總結,分享交流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2.學生小組討論,總結所學的內容及學會的操作,並彙報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分享各自的學習體會,再進行彙報,可以讓學生對於技能的掌握更牢固。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什麼),例如:

⑴初步瞭解。

⑵讓學生學會。

⑶能夠掌握。

⑷使學生熟練掌握。

⑸能按指定要求。

⑹能夠根據指導要求。

2、過程與方法:(怎麼學:通過一個什麼樣的過程、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讓學生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例如:

⑴通過直觀演示,自主探究及實踐操作的方法,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知識與技能。

⑵通過預設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辦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⑶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法解決預設問題,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⑷實踐操作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⑸在老師、同學幫助下,感受學習的過程,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學會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得怎樣),例如:

⑴通過的操作,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學生對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⑵感受運用信息技術創作作品的樂趣,提高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⑶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識、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⑷通過作品展評,培養學生欣賞美和鑑賞美的能力。

⑸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讓學生學以致用,同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本章、本節應該掌握的技能或知識點。

【教學難點:】從學生實際出發,對哪裏學習有困難的技能或知識點。 教學重點要重在將知識的`“透”上,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消化,難點則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設計上。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情境導入、問題導入、談話導入、激疑導入、複習導入、遊戲導入、謎語導入等)

(教學意圖:××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明確了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信息處理(新授):(信息處理)(講授法、示範教學法——直觀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教學法、“兵教兵”合作法、遊戲教學法)

1、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師:對的操作,怎麼做呢?請同學根據書中××頁內容進行操作,然後說說以下幾個問題:

(教學意圖:帶着問題讓學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實踐操作法解決××問題,任務驅動、加深印象。)

2、直觀演示法:

教師演示,強調步驟,學生觀看。

(教學意圖:⑴直觀演示,明確方法;⑵老師直觀演示爲學生解決一些共性問題,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⑶讓學生對本課學習任務進一步鞏固,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難點。)

三、課堂活動(作品製作):

首先,教師要提出實踐操作的具體要求,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操作;

其次,要精心組織好操作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邊操練邊討論,進行協作式學習、討論式學習、探究式學習;

再次,老師要在課堂上巡迴進行技能練習指導。

四、信息技術課的評價(作品展示):

(學生自評、互評、老師點評爲主導原則)

(教學意圖:激勵學生,取長補短,培養自信,培養創新,培養欣賞美和鑑賞美的能力。)

五、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穫?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讓我們的作品更加完美。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學以致用,讓信息技術真正地運用到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去。

(教學意圖:梳理概括、形成網絡;畫龍點睛、強化主題;承前啓後、巧妙過渡;擴展深化;小結查標,鞏固效果;及時反饋,查缺補漏。)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廣州市信息技術教材第二冊第一章計算機文字處理第四節寫詩的部分內容——插入圖片。是在學生掌握了文字的輸入和文字的常用的格式排版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圖片的插入和調整,並學習設置圖片在文章中的繞排方式。

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信息技術課非常感興趣,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已經掌握金山文字20xx的文件操作,包括保存文件、打開文件、輸入文字,並能對文字進行字體、字號、字塊的基本操作,懂得按照作文要求排版文章,掌握了圖形的繪製,設置圖形的格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習插入圖片、調整圖片大小和移動的操作。

(2)掌握設置圖片的繞排方式,能夠圍繞主題製作圖文並茂的作品。

2、情感態度目標:

(1)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欣賞和評價他人作品,積極發表意見,善於聽取他人建議。

(2)培養創新精神和審美意識,增強實踐能力,提高信息素養。

課時:1課時

上課年級:國小三年級學生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安排

1、打字練習

巡視瞭解、個別指導,進行中文打字練習,將指法、文字錄入這一教學常規每一節課5分鐘

2、引入

提問學生,最近的節日是那一個?學生會說是六一兒童節。引出本節課要排版設計的資料文章:關於六一兒童節的來歷。回答老師的問題,以問題引入本節課,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明確學習目標。

1分鐘

3、任務一:排版設計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六一兒童節的資料文章,按照作文的格式要求。

巡視瞭解,個別單獨指導。學生排版文章,把文件保存到教師電腦上,按照自己的意願排版設計文章。複習排版練習,爲插入圖片裝飾文章作準備。

5分鐘

4、展示學生排版設計好的文章,對比有圖片裝飾的精美文章,讓學生感受到圖文並茂的精美設計。老師展示學生排版編輯好的文章,同時給學生展示圖文並茂,設計精美的文章,讓學生感受到有和沒有圖片裝飾的差別。(如果有學生已經會插入圖片的話,就拿他的跟其他學生的比較。)說出自己對別人排版設計好的文章的評價。僅僅是文字的'文章,有點呆板,要是恰當的添加圖片裝飾點綴,文章會非常漂亮。學生可能會被圖文並茂的文章吸引住,因爲他們以前排版的都是單純文字。這樣令學生迫切想學會如何添加圖片來裝飾自己的文章,讓自己的文章更有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慾。

5分鐘

5、學習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圖片,並設置圖片的格式,調整圖片的位置和大小,設置圖片在文章中的繞排方式。老師示範、講解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圖片,並設置圖片的格式,調整圖片的位置和大小,設置圖片在文章中的繞排方式。(如果發現有學生已經會插入圖片的話,可以請會的學生示範如何插入圖片,這樣對其他學生更有促進學習的作用。)認真學習,記住插入圖片的方法步驟。老師的講解和示範,有直觀的教學作用。如果是已經掌握如何插入圖片的學生示範操作,更能促進其他學生努力學習的效果。

4分鐘

6、任務二:學生實踐操作,在文章中插入圖片,練習調整圖片的大小和在文章中的位置,設置圖片在文章中的繞排方式,裝飾自己的文章,儘量讓自己的文章裝飾得漂亮一些。

老師巡視,進行個別學生輔導。學生練習插入圖片,調整圖片的大小和在文章中的位置,設置圖片在文章中的繞排方式。通過實踐練習,掌握所學到的新知識。

15分鐘

7、總結、評價

(1)點評學生作品

(2)對本課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

展示自己的作品。欣賞評價他人作品。讓學生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學會欣賞、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排版水平。

5分鐘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信息的相關常識和信息與我們的生活、學習的關係

知道計算機的主要組成設備及其功能

瞭解計算機在生活學習中的應用情況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上機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計算機的主要組成設備及其功能

教學難點:計算機各部分功能的理解

三.教學準備:

計算機主要組成設備方面的實物、視頻短片、圖片等

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實物、視頻短片、圖片等

四、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引入① 播放一段關於烽火狼煙的視頻。

② 提問:烽火狼煙告訴我們什麼?

③ 接着分析發生在身邊的事,提問:同學們舉手的動作傳遞着什麼呢?學生觀看視頻,回答問題。

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激趣,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信息與我們的 學習和生活① 請同學們看書P1中的圖1-1、圖1-2、圖1-3、圖1-4

② 提問:每幅圖能帶給我們什麼信息?

③ 評價學生看書

思考回答問題讓學生感受我們生活在信息社會裏,信息與我們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 信息的.記錄方式與計算機朋友① 請同學們看書P2瞭解信息記錄方式的變化 ② 請同學們觀看信息記錄變化的一段視頻短片

③ 提問:通過看書和觀看視頻,同學們有什麼感受?

④ 評價① 學生通過看書和觀看視頻,瞭解信息記錄方式的變化情況

② 學生回答問題,談談自己對信息記錄方式變化感受讓學生初步瞭解信息記錄的相關知識

激趣,促使同學們想和計算機交朋友,讓它成爲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好朋友 計算機基本組成及其功能① 提問:請孩子們說說自己所見過的計算機的樣子? ② 演示視頻、圖片、實物等介紹計算機的發展過程

③ 請學生看書P4圖1-9試着填圖 ④ 提問:試着說說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⑤ 做遊戲:《角色扮演》每4-5個孩子分別扮演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並相互討論說說各自的作用①

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描述自己所見過的計算機的情況

② 學生觀看演示,瞭解計算機的發展情況

③ 熟悉計算機的主要組成設備及功能

④ 學生回答問題

⑤學生參與遊戲學生在自身知識建構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對計算機相關知識有一個較全面的瞭解學習計算機基本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相關知識鞏固學生對計算機組成及功能知識的掌握

計算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及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過渡:同學們我們已經瞭解了計算機的許多知識,現在讓我們大家自己來說一說,我們可以用計算機做哪些事情?

①引導學生分類別回答題,從學習、應用、娛樂方面回答。評價

②視頻或圖片或實物演示計算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應用情況。

③計算機有那麼多的用處,它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好朋友呢? 評價

④ 引出使用計算機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⑤ 並用視頻、圖片或現場演示在計算機使用中的一些現象和表現。

學生思考並回答問題

學生觀看學習,學生傾聽,思考

試着回答使用計算機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學生觀察、分析思考,學習計算機使用的注意事項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計算機應用方面知識,爲學好計算機知識激發興趣。

學生通過談自己的體會,然後通過現場表演、視頻、圖片的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計算機使用規則的深刻印象,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有促進作用。

小結:

① 計算機設備的基本組成及其功能

② 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學生傾聽知識再現鞏固本課所學的知識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插入自選圖形。

2、掌握應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

3、學會製作多媒體幻燈片。

教學重點:

插入自選圖形,應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機、幻燈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引入:在幻燈片中插入多媒體素材,會使幻燈片內容更加豐富多采。展示相關幻燈片。

一、插入剪貼畫。

教 師:方法與在WORD中插入剪貼畫的.方法一樣。

[動手做]:製作第一張幻燈片。

師生操作: 選 空白 版式-插入藝術字:駱駝和羊的故事—插入剪貼畫—調整畫的位置與大小。

二、插入文本框。

[動手做]:插入文本框。

師生操作: 空白 版式——豎排文本框——拖動虛框——輸入漢字並做適當調整——設置文本框的背景色。

三、插入自選圖形。

[動手做]:插入圖片和自選圖形。

學生操作:插入——圖片——來自文件。 繪圖工具欄——自選圖形——標註……

教師指導。

四、插入聲音。

[動手做]:錄製聲音。

學生操作:插入——影片和聲音——錄製聲音

教師指導。

教師引導[探究]:插入——影片和聲音。

五、小結:

教師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 插入自選圖形、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製作多媒體幻燈片。

學生自我評價:[我的收穫]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複述出超鏈接的定義,並設置超鏈接及動作按鈕。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及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夠總結出設置超鏈接的方法,自主學習動作按鈕的設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養成交流合作學習的習慣, 樂於與同學分享知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設置超鏈接、動作按鈕。

【難點】

獨立完成設置超鏈接以及設置動作按鈕。

三、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小組討論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當你在上網的過程當中如果鼠標指向某一個地方出現了一個小手,點擊之後呢就跳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大家知道是什麼嗎?學生經過思考會給出答案。——超鏈接。

教師再次引導,“想不想讓你的幻燈片也可以像網頁哪樣呢?”學生會積極的配合老師,給出回答。

引出新課——設置超鏈接

2.【新課教授】

任務一:暢所欲言,認識超鏈接

教師向學生展示帶有超鏈接的幻燈片,教師點擊超鏈接的地方,學生進行觀察。並且提問:什麼是超鏈接,超鏈接的目的是什麼。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當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討論完成後,請小組代表進行回答。並根據各小組的回答進行總結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於超鏈接就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任務二:設置文字超鏈接

學生對超鏈接有了認識之後。教師首先完整的演示文字超鏈接的'設置步驟,並請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的操作。教師操作完成之後,按照原來的分組,各組分別進行超鏈接的設置。並提出三點要求:

1、 用前面我們做的“駱駝與羊的故事”幻燈片來做,指定第1張爲當前幻燈片

2、 指定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設置超鏈接

3、 總結設置超鏈接的步驟。

學生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後,教師進行實時點撥。學生做完之後,請幾個小組進行展示, 並說出設置超鏈接的步驟。其它組的成員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然後教師進行點評講解,將設置鏈接的步驟展示在PPT上。小組同學根據PPT上的步驟對先前的作品進行修改或補充。

任務二:設置動作按鈕

當我們用超鏈接從第1張跳轉到其它的幻燈片時,如果想返回到第1張幻燈片或是它前面的幻燈片,可以通過設置“動作按鈕”來實現。其實現的步驟跟設置文字鏈接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並提出兩個小任務。

1、 找到“動作按鈕”所在的位置

2、 根據PPT教師給出的動作按鈕的設置步驟進行設置

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並且提示按鈕是一個對象,大家可以對它進行修改和美化。完成後採取自評、互評和教師評的方法進行評價。

3.【小結作業】

採取隨機點名的方式回顧本節課的內容。

作業如下:

1、 蒐集可以幻燈片跳轉的其它方法。

2、 嘗試設置超鏈接的時候,鏈接到文件或是網頁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1、本課是七年級信息技術第章:電腦的“文件櫃”——資源管理器原理及應用。資源管理器”是Windows操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強大,使用方便,可用於查看系統文件和資源,完成對文件的多種操作。應要求學生能熟練操作,爲以後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本節採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講解、練習的方法,教學中多舉例,對於文件的有關概念不必過多地講解理論,重在操作。學生是在學習了“Windows窗口”的基礎上來學習本節課的內容,爲這節課做了鋪墊。學好它可以爲以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內容

本節課主要內容:資源管理器啓動、結構及組成及文件和文件夾的各種操作。

3、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瞭解文件、文件夾及其組織結構,學會重命名文件。

(2)難點:使用資源管理器來管理文件和文件夾。

二、學情分析

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計算機有着很濃厚的興趣,但對計算機還有一定的神祕感。《管資源管理器原理及應用》是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前提條件之一,也是培養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之一。通過對此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較爲熟練地掌握對文件夾的各種操作。這些新知識對該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於是我在課堂教學中,用“遊戲激趣”和“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產生探索新知識的願望並將其轉化爲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文件和文件夾。

2、瞭解資源管理器的組成。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掌握管理計算機文件和文件夾的方法。

2、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3、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負責的精神。

2、培養學生分類存放、管理文件的習慣。

四、教法分析

爲了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我主要使用了任務驅動、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學習方法。通過任務的設置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及其自由的發揮,從而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並且妙趣橫生。而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集體智慧,對於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有很大幫助。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的探究知識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學生出現偏差,不恰當之處,教師適當點撥一下,本節課力求在老師幫助指導下,讓學生自己領悟,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勇於發現創新的思維習慣,在教學中,啓發、誘導貫穿始終。

五、學法指導

爲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這節課採用學生自行操作,發現問題,教師指導解決問題,最後,總結結論的方法,使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理解觀察、分析、歸納等教學方法。

六、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導入

學生開始通過自學來尋找禮物。

學生活動

1、學生彙報找尋禮物的方法。大部分學生採用的是直接進入“我的電腦”尋找文件夾。

教師活動

1、教師:同學們,老師送你們每個人一份禮物,他在電腦中的名字叫SJ。我們想一想,有什麼方法能找到呢?現在,我們就開始尋找!

2、教師巡視指導。

3、通過學生的彙報結果,從而引出“資源管理器”,並講解它的`作用。

設計意圖:

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投入到課堂中來,明確下一步新課的目標與任務。教學過程講授新課

一、通過“比賽”讓學生嘗試啓動資源管理器

學生活動

1、學生看書或者上網查詢有關“資源管理器”的啓動方法。

2、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演示學到的方法。

教師活動

(1)教師:我們發現寶藏放在“資源管理器”這個寶盒裏,現在我們開展一個比賽,看哪位同學能最快打開資源管理器。

(2)教師巡視指導,進行評析。

(3)教師:打開“資源管理器”的方法很多,補充幾種方法:

方法一:單擊【開始】→【程序】→【附件】→【windows資源管理器】。

方法二:右擊【開始】→【資源管理器】。

方法三:右擊【我的電腦】→【資源管理器】。

方法四:右擊【我的電腦】窗口中任一個驅動器或文件夾圖標,然後選擇“資源管理器”。

方法五:按住SHIFT鍵(要指明),雙擊【我的電腦】。

方法六:按住鍵盤上WINDOWS專用鍵(要指明),再按“E”鍵。

設計意圖:

通過這個例子,大家要知道在生活中碰到問題時要敢於嘗試採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1)增加了幾種啓動資源管理器的方法,讓基礎較好的學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體現分層次教學。

(2)教育學生在生活中碰到問題時敢於嘗試、探索。

教學過程

二、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觀察、想象資源管理器的窗口和“樹型目錄結構”的特點

學生活動

1、小組看書或者上網查詢有關“資源管理器”的輔導材料。

2、小組通過想象,聯繫生活,總結資源管理器的窗口和結構特點。

3、小組整理信息,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彙報研究結果。

4、學生根據“樹型目錄結構”的特點尋找文件。

教師活動

1、教師:資源管理器被我們打開了,使用起來也非常的方便。請同學們想一想“資源管理器”的窗口和結構有什麼特點?現在把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自己安排兩名資料員,負責查找資料。一名記錄員,負責記錄結果。一名彙報員,負責總結、彙報結果。

2、教師巡視指導。

3、各小組之間評價。

4、教師讓學生根據“樹型目錄結構”的特點找到“射擊”遊戲。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自學能力。教學過程

三、通過“猜猜看”遊戲讓學生學習“文件”和“編輯”菜單的通用性

學生活動

1、每位同學拿出一支筆和一張紙,寫出猜測的結果。

2、同桌之間互相交換結果,進行評判。教師活動

1、教師:同學們對“資源管理器”的窗口有了一部分的瞭解,現在看到其中有“文件”和“編輯”兩個菜單。請同學們準備一支筆和一張紙,玩一個“猜猜看”的遊戲,猜一猜“文件”和“編輯”菜單裏面各有什麼命令?寫出你猜測的結果,看哪位同學猜得又多、又準確。

2、教師:同桌之間交換結果,進行評判。

3、教師總結“文件”和“編輯”菜單中的命令,讓學生知道將來使用其它軟件時這兩個菜單中的內容基本相同。

設計意圖

1、“猜猜看”是一種遊戲,可以更好的激活學生的思維,發揮創造力。

2、給他們創造一種輕鬆的學習環境,使其進入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

3、培養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多進行比較,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繫。教學過程

四、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嘗試建立文件夾,並更改名字

學生活動

1、小組互相討論建立文件夾的方法以及更改名字。

2、在小組中讓同學們互相幫助。

3、研究成果交流。通過多媒體教教學系統演示。

教師活動

1、教師:我們剛纔已經找到了禮物,但它放在“禮物1”這個文件夾中,你們想不想把這個禮物放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夾呢?那究竟該如何建立呢?請同學們以剛纔的小組開始合作學習。

2、教師參與到各小組討論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輔導。

3、教師除了對學習效果評價外,更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

1、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以小組爲單位,讓同學們互相幫助,培養相互協作的能力。

2、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加以輔導,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

3、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多媒體教學演示系統教學過程

五、學生嘗試同一目錄下文件夾能不能重名

學生活動

1、學生自學,嘗試在同一目錄下文件夾能否同名。

2、學生交流發現的結果並演示。

教師活動

1、教師: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夾建立好了,如果我還想在同一目錄下建立同名的文件夾,看行不行?

2、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通過自學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課堂總結

學生活動

1、學生各抒己見,闡述這節課自己在學習當中的得與失和改進措施。

教師活動

1、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和存在的問題?

2、教師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對“資源管理器”有了初步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會建立文件夾,更改名字。

設計意圖

以學生總結的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並鍛鍊了他們總結、概括的能力。

板書設計

資源管理器

1、資源管理的啓動

2、管理器的窗口和結構、文件管理

3、文件與文件夾的建立、重命名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學到有關資源管理器的知識。我根據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充滿好奇、活潑、好動的特點,採用的是以送禮物、找禮物的形式展開教學,並融入小組互相討論、合作交流,作遊戲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學生不會感覺到學習是充滿恐懼、掙扎或者自卑,而會積極地討論、學習、思維敏捷、學習的注意力和效果有明顯地提高。

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這節課當中採取教師評價、小組評價等多種形式。通過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我在對小組學習結果和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的評價不夠,應要多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協作情況,對錶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應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獎勵。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圖形工具的綜合運用

教學目的:

1、通過討論、交流,學會分析圖形的特點及組成。

2、能靈活運用所學的圖形及修改工具繪製交通標誌。

3、認識幾個簡單的交通標誌,瞭解其含義,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

繪畫工具的靈活運用

教學難點:

對圖形元素的分析判斷及繪畫工具的靈活運用

教學課時: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最近我們學校周圍都在拆遷,很多樓房都變成了廢墟,樓房拆遷下來的很多建築垃圾都堆放在學校周圍,所以同學們每天上學、放學的時候,都要注意安全。同時在我們學校大巷口豎起了一塊交通指示牌,指示牌是這樣的。

【出示:“禁止駛入”交通標誌】

提問:有同學知道這個交通標誌表示什麼含義嗎?

師:爲了保證同學們的安全,同時保持路面通暢,交警大隊規定我們學校大巷口在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段,禁止機動車駛入我們的校門口的巷子,這個就是“禁止駛入”標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簡單的交通標誌,並試着來畫一畫,通過學習,讓我們更多地來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知識,好嗎?

【示課題:認識交通標誌】

二、新授

1、畫“禁止駛入”標誌

(1)先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這個標誌。如果我們要把它畫下來,要用到哪些圖形工具?(圓、矩形)誰能來簡單地說一下繪畫的過程?(配合SHIFT鍵畫標準的圓,再在中間畫長方形,塗色)

(2)請學生試着畫一畫(教師巡視)

(3)思考:怎樣能將長方形正正好好地畫在圓形的正中間?(在邊上畫好長方形,再用“選定”工具移進去,注意設置“透明”狀態)

過渡:雖然規定了機動車禁止駛入,但還是有一些小汽車,包括一些同學的家長不顧交通標誌的指示,違規開進了我們校門口的小巷,同學們覺得這種行爲怎麼樣?(很不好,違法)

所以我們要勸阻我們的爸爸媽媽,不要違反交通法規。

2、畫“減速讓行”及“限制速度”標誌

(1)師:像我們校門口這麼窄的巷子蘇州還有很多。機動車通行時,很容易撞到行人,所以進過這些小路的汽車通常都會放慢行駛速度,同時,交警大隊也會相應地提供這樣的標誌告誡機動車駕駛員。

【出示:“減速讓行”及“速度限制”標誌】

提問:有同學能猜出這;兩個標誌的名稱嗎?

如果要畫“減速讓行”標誌,需要用到哪些圖形工具呢?(直線或多邊形工具、文字工具)

如果要畫“速度限制”標誌,又需要用到哪些圖形工具呢?(圓形工具、文字工具)

強調:用文字工具輸入漢字時,注意字體要用“黑體”,設置“加粗”

(2)學生選擇“減速讓行”或者“速度限制”標誌畫一畫(教師巡視)

(3)提問:你是怎麼把“讓”字放入紅三角的正中間的?(用“選定”工具移進去,注意設置“透明”狀態)

【(4)提問:“速度限制”標誌的圓環你是怎麼畫出來的?(一大一小兩個圓,選定後重疊在一起)】

三、練習

師:同學們,剛纔我們一起認識了一些交通標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以紅色爲主,像這樣的標誌都是“禁止標誌”,其實,除了紅色的“禁止標誌”以外,還有藍色的“指示標誌”黃色的“警告標誌”等等。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兩個藍色的指示標誌。

【出示】停車標誌和直行車道標誌

(1)你有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兩個交通標誌嗎?

(停車場、十字路口)

說明這兩個標誌的名稱

(2)討論:這兩個指示標誌該怎麼畫?

停車標誌:矩形、圓角矩形、文字

直行車道標誌:矩形、直線

提問:直行車道標誌左右兩邊的虛線怎麼畫?(畫好直線用橡皮擦)怎樣保證左右兩條虛線一樣平整?(複製、粘貼)

(3)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交通標誌畫一畫(教師巡視)

(4)若學生繪畫有困難,教師演示。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知識?(認識了一些交通標誌)

在畫交通標誌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用到哪些工具?(圖形工具、選定命令、文字工具、橡皮)

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的繪畫技巧能有進一步的提高,同時對交通安全標誌也能有進一步的認識。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初識畫圖》是江蘇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上冊中第七課的內容,“能使用常用繪圖工具進行簡單的創意繪圖”是《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基礎模塊第一階段提出的明確要求。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教材選擇了WindowsXP自帶的“畫圖”程序作爲實現這一要求的平臺。本課是學習“畫圖”程序的起始課,因此,本課教學任務能否完成直接影響到後面章節的教學。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信息技術課,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很濃,是對其自主探索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進行訓練的最佳時期,並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通過前四節課的學習,學生已對Windows有了一定的認識:瞭解了開關電腦的方法;從“開始”菜單中打開軟件並關閉;鼠標的移動、單擊等操作也比較熟練。本課的學習,單從電腦操作技能上說,只是對鼠標操作的進一步訓練和強化,但新的軟件環境,對電腦繪畫強烈的好奇心,卻是對學生的適應能力、探索能力、動手能力的最好鍛鍊。在教學時我大多采用自學指導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後,大膽進行嘗試操作,觀察現象、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理念】

傳統計算機教學把學習、掌握具體軟件知識和技能作爲目的,因此十分注意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結構的嚴謹性以及敘述表達的技巧上,而對於如何通過學習活動,形成、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卻比較忽略,對先進教學思想和理念的滲透顯得很弱。這種以“軟件爲主”的教學方法,與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爲主體”的精神是相悖的`。所以新教材要求我們把培養和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放在第一位,改變傳統計算機教材以記錄和傳授爲主的方式,爲研究性學習構建有利的環境。我們認爲,應該把課程中所涉及的各種軟件(如Word、畫圖等)視爲教學活動的“載體”,而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學習中,除了要掌握有關軟件的必要知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己駕馭新軟件、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從而實現信息素養的提升。這是國小信息技術教育與計算機職業培訓最根本的區別。所以,在教學中,我們並不對軟件的功能和方法都給予明確的回答和介紹,而是給出一定的問題和實驗序列,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建構相關的知識、技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啓動與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認識畫圖窗口的組成,初步瞭解工具箱內繪圖工具的名稱。

過程與方法:掌握啓動和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知道用鉛筆工具畫圖的基本方法,嘗試使用彩色畫圖,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畫圖作品的欣賞和對“畫圖”程序的操作,培養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與熱情。

行爲與創新:嘗試選擇工具箱中自己喜歡的工具在畫圖區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啓動和退出“畫圖”程序的方法。

難點:嘗試彩色畫圖。

【教學方法】

主要教法:採用自學指導與分段實習相結合的方法。

主要學法:觀察、發現、實踐、總結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認識畫圖

一、打開畫圖程序

二、認識窗口:工具箱、顏料盒、工作區

三、測試工具名稱

四、用“小老鼠”畫圖

五、退出程序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3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信息化教學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結合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特點,我覺得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運用,爲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

信息化教學對於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發現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能力,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等等有諸多益處。

但是信息化教學在實際的實施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

1、比如語文學科中的單元模塊,一個單元一個主題,一般情況下包括四篇課文,四篇課文全部學完,以往大概要10個課時,再加上練習和習作部分,至少要16個課時,需要8個兩連堂,這樣設計單元模塊時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繁重的任務。我昨天在設計第一單元時,四篇課文,我分成兩個模塊,一篇現代抒情詩歌,一篇古詩兩首分在一個模塊裏,剩下兩篇是兩位愛國偉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個模塊。但是在實際設計中,時間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還是出現了困惑。再有,語文課雖然是一個單元同一個主題,但是每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是不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是不同,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會貫通起來。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兩個課時,一個兩連堂,一個小模塊,這樣從時間、和實際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

信息化教學並不是課堂上學生使用電腦了,就是信息化教學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了什麼東西。既然電腦是個比字典更豐富的學習工具,我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是時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覺得在學習、操作過程中並不是每一個內容都要藉助電腦,所以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對一些教學內容如:識字、寫字、朗讀、口語表達能力還是要實實在在、紮紮實實地帶領着學生訓練到位,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藉助電腦,但是不能完全依賴電腦。

3、相對於學生,教師面對信息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於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信息資源,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

4、培養學生上網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電腦的使用固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學習的自由。但是作爲國小生來說由於年齡的特點,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引導、管理,學生可能在一定的時間裏從電腦裏什麼價值的知識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培養學生上網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應該是我們需要着重培養。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的感受,有不足之處,希望領導、同時指正。

信息化教學培訓心得二:信息化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今年的暑假很特別,因爲這是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來享受這個歡樂讓我期待的暑假,更特別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我有幸參加了由x教育局培訓科組織舉辦的信息技化教學培訓。本次培訓爲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訓科主持,並特邀著名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胡小勇教授進行全方位的培訓講課,來自全市國中和國小約200位骨幹教師接受了培訓並積極參與討論。培訓通過四個模塊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水平,分別是:信息化教學研修、問題化教學的案例分析、教學評價目標學習、集中上級學習實用教學軟件。

完善穩定的教學平臺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爲一線教師的我們掌握實踐操作技巧是在信息化教學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我通過前兩個模塊的學習,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信息化教學”。胡教授有句讓我感受深刻的話:信息技術是個萬能的`錘子,但是我們需要的釘子在哪裏呢?也就是說,因爲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從網絡中可以獲得的東西多了,但是這樣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怎麼樣從這個海量的信息中獲得自己想要的釘子呢?這就是需要我們老師有實踐實效性的知識,和對知識的處理。而優秀的教師更是一個機智,策略,技能的存儲者。胡教授所傳授的很多理論自己第一次接觸,覺得很新奇,更或者我們這個環境下的教師接觸的少了,畢竟環境不一樣。

這次培訓不僅僅在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知識,還增加了學員的上機實戰操作訓練,後半部分的培訓在上午學習理論後,下午直接進行面對面的操作,實踐的效果很有效,我們學會了更好地使用各種軟件來支撐教學,我們可以輕鬆構建自己的教學課程、編寫學案、組織討論。我們將作業統一第一時間上傳到專門的教育平臺,胡教授的精心批閱更是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瞭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2)瞭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

二、教學設想

本節課中,我採用講練結合、小組探索、個別指導的方法,通過教學,學生知道了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也知道了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它們各自的用處

三、教材分析

《爸爸書房的“情報站”》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環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二課的內容。這一節課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信息和信息的處理工具以及計算機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組成部分以及它們各自的用處

五、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練法

六、教具準備

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電腦小專家》這一課,認識了各種各樣的電腦,也瞭解了電腦的作用,那麼同學們知道電腦是由那幾部分組成,它們各自的作用是那些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這篇課文。(出示課題)

傾聽、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講授新課:

1、師:你知道電腦的`組成有哪些嗎?

學生先小組說說,然後交流一下。

當全班交流後,教師播放PPT展示計算機的圖片結合圖片講解:從外觀上介紹計算機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

2、師:我們已經知道了電腦的組成部分,那麼同學們知道它們有什麼作用嗎?

學生先小組說說,然後交流一下。

當全班交流後,教師播放PPT展示計算機的圖片結合圖片講解:(播放PPT展示主機內部的零件,並出示實物讓學生近距離觀察)

①主機:包括主板、內存、硬盤、光驅、軟驅、顯示卡、聲卡、網卡、電源、喇叭等部件,還有連接導線以及各種各樣的接口

②顯示器:顯示器是人與計算機交流的窗口,我們輸入的內容,計算機處理的結果等各種各樣的信息都是通過顯示器的屏幕顯示出來的

③鍵盤:鍵盤是我們控制、操作計算機的基本工具,通過鍵盤,可以向計算機發出控制命令,也可以輸入英文字符,漢字等信息

④鼠標:鼠標是控制,操作計算機的基本工具,與鍵盤相比較,運用鼠標可以更加直觀、方便、輕鬆地操作計算機

⑤其他設備:打印機、繪圖儀、掃描儀、數碼相機、觸摸屏等。

提問:學習了電腦的組成部分,也瞭解了它。

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

通過PPT讓學生了解電腦的組成。

運用PPT激起學生的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學會使用計算機中的“記事本”。

②能處理漢字輸入時的小問題。

③會保存文件。

德育滲透目標:培養學生勤於記錄寫作的好習慣

審美目標:培養學生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愛好

心理輔導目標: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目標:利用記事本寫作文、日記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使用計算機中的“記事本”

教學難點:學會選擇使用自己熟悉的拼音輸入法輸入文字。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準備:與語文老師課前溝通,讓學生書寫題目爲《感恩在行動》的作文。

教學過程:

一、作業反饋,日記展示,導入課題

1、作業檢查,反饋情況

師:同學們你們的《感恩在行動》的作文完成了嗎?請小組長彙報組內同學完成情況。

2、作文展示,現場批改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的作品。(老師引導同學們通過實物展示臺,共同現場批改這篇作文,糾正錯別字及語法錯誤,與語文學科整合。)

3、導入課題,強調優點

師:通過同學們的修改,這篇作文更是一篇挺不錯的作文,我想把它保存下來,行嗎?有點不妥,修改過的地方顯得有點亂,請這篇作文的作者將它重抄一遍再交給我。

師:你看,老師讓他重抄一遍他就不高興了,我知道大家都喜歡進行創造性的活動,最煩這種重複勞動。下面,我給你介紹一種新的寫作文的方法,就是用電腦裏的“記事本”。有了它,你的作文可反覆修改而不留痕跡,會更規範、整潔,不必爲自己的字寫得不好而擔心,能永久保存,還能打印到紙上呢!

二、自學方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利用教材,自學方法

師:怎樣啓動“記事本”呢?請大家打開課本P74頁

自學這部分,看誰最先打開記事本!

(鼓勵有困難的學生向其他同學請教)

2、漢字輸入,發現問題

師:你們真迅速,這麼快就打開了“記事本”。下面,請將你們的文章輸入“記事本”中。在輸入中文前要先選擇一種輸入方法,你喜歡用哪種輸入法?(學生回答)

選擇你熟悉的拼音輸入法,將你的作文輸入記事本中。

3、共同解決“小困難”

師: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小困難”。

(學生提出遇到的困難,並一一解決;簡單的`問題,同學之間相互解答,共同的問題全班講解)

師:小博士也有些困難,他不知道怎樣輸入“。,、:;”這些符號,你們能幫幫他嗎?

三、自學教材,保存文件

師:時間不多了,你們的作文還沒輸完,那我們下節課接着做,不過可別忘了保存喲!怎樣保存呢?請閱讀課本P75頁,自學保存文件的方法。

師:你是怎樣將文件保存在桌面的,能給同學們演示一下嗎?(交流)

四、拓展延伸

師:現在,你們的作文已經永久保存在了電腦裏,可以隨時打開修改或繼續寫。我們還可以將你的作文用E-MAIL發給語文老師,她就可以在家裏給你批改作業了。

標籤:信息技術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