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分數教學設計(合集15篇)

設計8.18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數教學設計(合集15篇)

分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探索和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並能夠熟練準確的計算。

2.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探究有關的數學信息,發展初步的分數乘法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分數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並能證確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2/3×2表示的意思是( )

2.計算分數乘整數時,用分數的( )和整數相乘的積作( ),分 母( ).

3.請學生計算下列分數乘法運算題。

1/8×3 .3/10×4 .7/24×12

二、情境創設

教師出示課件課本情境圖:小紅有6個蘋果,淘氣的蘋果是小紅的1/2 ;笑笑的蘋果是小紅的1/3 ,淘氣和笑笑各有幾個蘋果?

1.教師讓學生思考這個題,並對學生進行提問。

2.引導學生分析,無論是淘氣還是笑笑的蘋果數,都是以誰爲標準的?兩者都以小紅的蘋果數6爲標準,我們把“小紅的蘋果數6”看做一個整體。淘氣的蘋果是6個的1/2,即把6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份就是淘氣的蘋果數。教師出示課件圖。還有其它分的方法麼?學生交流。教師板書6×1/2

3.教師提問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4.學生自己動手填完課本例題上的方格。

5.怎樣表示笑笑的蘋果數?

6.教師板書( 笑笑:6×1/3=2)

7.總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8 怎麼計算呢?6×1/2 =6×1/2 =3 6×1/3=6×1/3=2教師和學生對比這兩個題目的區別和聯繫。學生初步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計算8×3 /10 4× 3/10 24×3/8

2.做課本5頁試一試1題,36的1/4 和1/6 分別是多少?

注意讓學生體驗求一個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學意義。

3 . 試一試2,學生說說:“打折”的意思?八折、九折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學生計算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二)

6× 1/2 = =6×1/2 =3 6×1/3==6×1/3=2

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就是求整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整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方法:用整數與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要先約分。

教學反思:本節課有以下優點:1.針對教材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通過課堂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分數乘法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生對分數乘法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2.抓住了圖形語言的直觀性,藉助圖形理解整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是自己的小課題研究落到了實處。

分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分數乘分數的算理,並能運用算理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在具體情境中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礎上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3、發展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培養數形結合意識。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明白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2/15×9= 5×12/11= 6×2/9=

2、強調: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李伯伯家有一塊1/2公頃的地,種土豆的面積佔這塊地的1/5,種玉米的面積佔3/5.(1)種土豆的面積是多少公頃?(2)種玉米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2、確定方法。

師:如何列式?爲什麼?

生1:第一個列式是1/2×1/5,因爲是求1/2公頃的1/5是多少,。

生2:第二個列式是1/2×3/5,因爲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用這個數乘分數,所以用乘法計算。

師:1/2×1/5和1/2×3/5如何計算呢?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引出課題。(板示)

3、操作探究計算算理

(1)、(各拿出自已備好的白紙。)學生猜測,如何通過操作得出1/4×1/5的結果。

(2)、抽生髮表自己的意見。(3)、教師引導,小組合作完成。

師:用這張紙表示一塊地。用淺色塗它的一半。(如圖板示)學生動手摺紙。

提問,1/2的1/5怎樣塗呢?

啓發:把1/2在看做單位“1”,將單位“1”平均分成5份,再塗其中的一份(如圖板示)

(4)、師:觀察這個圖,從塗色的'結果看,1/2×1/5的結果是多少?生:是1/20(5)、交流塗色的過程,分享成果。

(6)、同樣用上面的方法讓小組合作來計算1/2×3/5的結果是多少?(7)、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1/2×1/5 =1/20 1/2×3/5=4/25(8)、師:從這兩道題中你發現了什麼?

四、歸納法則

(1)、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2)、填空:

分數乘分數等於(分母)乘(分母)的積作(新分母),(分子)乘(分子)的積作(新分子)。

(3)、練習:3/10×2/9=(要求在紙上操作得出結果)(4)、生彙報。抽一名學生結合圖用語言敘述。(5)、師評價並引生概括。

師:3/10×2/9=6/90=1/15能把這句話補充嗎?

分數乘分數等於(3)乘(2)的積作(分子),(10)乘(9)的積作(分母)。能(約分)要(先約分後計算)。

五、解決問題,加深認識。

1、(小黑板出示)例4的內容。蜂鳥是目前所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鳥,也是唯一能倒飛的鳥。蜂鳥每分鐘可飛行3/10千米,2/3分鐘飛行多少千米?

2、師:從這道題中你發現了什麼信息?又根據什麼列式?

3、結合學生回答,要求生獨立完成。

4、抽生板示:3/10×2/3=6/30=1/5(千米)(說說計算過程)

六、鞏固新知,反饋提高

1、計算。(抽生板示,說明計算過程)

1/3×2/5= 8/9×3/10= 6/7×14=

2、填空。

8/15×4表示(4個8/15是多少)8/15×1/4表示(8/15的1/4是多少)

4、解決問題。

1枝粉筆長分米,2枝粉筆長多少分米?1/2枝長多少分米?2/3枝長多少分米?

七、總結

這節課我們是怎樣求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的?你掌握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感想呢?

教學反思

上了這節課感覺還是可以的。課堂上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有成效地學習,總的來說教學效果還好。本節課有這些特點: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問題上。

我把導入問題設計成學生要去旅遊,而要經過家長檢查合格後才同意,讓學生們幫一幫解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提高興趣。而又無形中教育學生要好好學習,達到一石二鳥的教學效果。

二、以生爲本,轉變角色,做好引導。

本課的教學,我始終做好學生與自己的角色轉變。出示問題讓學生說說從中發現了什麼信息,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獨立思考、完題。傾聽學生答題的理由,發現錯誤,及時幫學生糾正。讓學生在一個輕鬆的課堂氛圍中快樂、有效地學習。

三、在動手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發展,培養遷移能力。

學生在上一節課已經學習了《分數乘整數》,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2小時能塗這面牆的幾分之幾?學生很快就能回答結果並說明理由。那麼在下面的問題中讓學生自己拿出學具,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去發現×的計算結果,感受到知識是動手探究中得來的,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懂得方法,這何樂不爲呢?然後在這種情況把學法遷移到求×的結果上,可以說輕車駕路。

四、在練習中得到鞏固,提高理解能力。

學生通過有效地探究得出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我精簡練習讓學生既鞏固基礎,又提高學生的判斷思維能力,加強算理的理解。

分數教學設計3

內容:

本冊教科書第28頁例2和練習八第1~4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一個數除以分數的算理,掌握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一個數除以分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說出下列各分數的分數單位,每個分數中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並說出每個分數的倒數。

1/5、3/4、7/16、9/9

2、口算下面各題。

1/6÷3、4/5÷2、3/8÷6、6/7÷2

提問:怎樣計算分數除以整數的題目?(用分數乘以整數的倒數。)

3、解答應用題。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90千米,1小時行駛多少千米?(第28頁的準備題。)

提問:這道題要求的是哪個數量?(求速度。)根據已學的數量關係怎樣求速度?(板書:速度=路程÷時間)

指定一名學生列式解答。

二、新課

揭示課題:我們已經學過分數除以整數,如果除數是分數,該怎樣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1、出示例題。

一輛汽車小時行駛18千米,1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提問:這道題要求哪一個數量?根據已學過的數量關係,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

指名列出算式,教師板書:18÷。

2、教學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然後提問:在圖上怎樣表示“小時行駛18千米”這個已知條件?(引導學生回答,教師畫出。)先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小時行的;在這樣的兩份下面註明“小時行駛18千米”。

提問:“1小時行駛多少千米,在圖上怎樣表示?”(指名回答,教師畫。)因爲1小時是5個小時,在這條線段的.5份上面註明“1小時行駛?千米”。

提問:要求1小時行駛多少千米,根據線段圖該怎樣推想呢?可以先求什麼?(啓發學生說出,可以先求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提問:圖上哪一段表示小時行駛的路程?(教師在圖上左邊的一份上面註明“小時行駛?千米”。)

提問:怎樣求出小時行駛多少千米?(啓發學生說出小時裏有2個小時,2個小時行駛18千米,用18÷2就可以求出小時行駛的千米數。)

提問:18÷2也就是求18的幾分之幾?可以怎樣寫?(學生回答後教師寫出“18”。)

提問:現在已經求出小時行駛的千米數,怎樣求出1小時行駛的千米數?(啓發學生說出,1小時裏有5個小時,要用小時行駛的千米數乘上5。)然後教師在“18”後面再寫“5”。

提問:想一想,根據乘法結合律,185還可以怎樣寫?(啓發學生說出,先把和5相乘。)教師板書:18(5)=185=18。

提問:“由上面的推想過程,18÷轉化成什麼樣的計算了?”學生回答後,教師邊重複學生的回答,邊寫出下面的計算過程:

18÷==45(千米)

寫出答案“答:汽車1小時行駛45千米。”

3、引導學生小結。

“整數除以分數,等於整數乘上除數的倒數。”

三、看教科書中新課內容後試算

全體學生獨立計算“做一做”中的練習題:

12÷ 24÷

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及結果,並提問一個數除以分數的法則。

四、課堂練習

在練習本上計算練習八第1、2題,然後訂正計算結果。

五、總結

今天學習了什麼新知識?

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是什麼?

計算整數除以分數應注意什麼?

六、佈置作業

1、閱讀教科書第28~29頁的內容。

2、在練習本上做練習八第3、4題。

分數教學設計4

一、 創設情境,以整導分。

1、 屏顯,師:你能從大屏幕上看到狗爸爸給2只小狗買了什麼?你覺得怎樣分才公平?(平均分)

2、 師:第2天又買來了2塊餅,平均分給2只小狗,每隻小狗分得幾塊?

3、 師:第3天只買來了1塊餅,平均分給2只小狗,每隻小狗分得幾塊?屏顯動畫:兩個半塊一樣大。

二、 自主探究,體驗分數意義。

(一)、認識1/2

1、 師:這隻小狗得到的半塊能用我們學過的數來表示嗎?談談你的看法。屏顯 :1/2。

2、 師:另一隻小狗得到了?爲什麼?

3、 屏顯:把一塊餅平均分成兩塊,每塊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 師:這個二分之一會寫嗎?會讀嗎?

5、 實際操作,體驗1/2。

⑴出示各種形狀的紙片,師:你能找到這些紙片的1/2嗎?並畫上陰影部分表示出來。

⑵展示並交流你是如何找到的,陰影部分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

⑶觀察思考:你有哪些發現?

A:相同之處(強調平均分成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B:不同之處:陰影部分的形狀、面積各不相同。(討論強調“誰的”)

⑷出示不平均分的圓片,師:這個陰影部分能用1/2來表示嗎?爲什麼?

⑸師:你還能找到誰的`1/2呢?怎麼找?

(二)認識其他分數,進一步理解分數。

1、 組織創造。(學具:同樣大的正方形每個學生一張。)

師:我們認識了1/2這個分數,你還想認識哪些分數?(1/3、1/4……)

你能在這張正方形紙上塗上陰影部分來表示出你想認識的那個分數嗎?(注意:在合適處標上你想認識的那個分數。)

2、 組織交流與展示。

3、 觀察並提出數學問題:

⑴抽象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⑵分數有大小。進一步觀察得出分的份數越多,每份就越小。

(三)總結:學生質疑。

三、 鞏固拓展。

1、 練習。看圖比較分數的大小。

2、 拓展:師:馬上要下課了,你能幫老師取下黑板上所有紙片的1/2嗎?你能再取下剩下的1/4嗎?……

分數教學設計5

單元總目標

1、經歷分數產生的過程,理解分數的意義,明確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2、認識真分數與假分數,知道帶分數是一部分的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能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

3、經歷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形成過程,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

4、現實情境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理解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5、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6、培養靈活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處理問題的能力。

7、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理解單位“1”

2、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3、通過自學理解分數單位的含義

4、能用分數進行簡單的表述和交流,提高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5、瞭解分數的產生

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情境中學習知識,通過自學學習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6、感受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課時目標

同上

教材解讀

教材第60頁通過兩幅插圖1、古人度量物體時遇到的困惑,2、兩個小朋友平均分一個物體的情境,揭示了分數產生的現實需要:在進行測量和分物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教材61頁“舉例說明1/4的含義”是想通過學生的實踐來理解1、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2、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教材62頁“做一做”是對分數意義描述的具體化和鞏固,也爲緊接着學習分數單位提供具體的實例。結合做一做讓學生理解分數單位。

“你知道嗎”是對分數的寫法的歷史的介紹。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已初步認識了分數(基本是真分數),知道了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會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會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還學習了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所以說分數的經驗學生已經積累的較多,在學習本課時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我認爲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應把理解分數的意義,單位“1”,分數單位作爲重點,並通過不同類型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掌握所學。在理解分數的意義時重點要放在單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取幾份分子就是幾,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準確表達,如1/4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其中的典型習題:7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9段,每段長( ),每段長( )米,作爲重點處理的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平均分,單位“1”,分數單位;理解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取幾份分子就是幾,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準確表達。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取幾份分子就是幾,在理解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準確表達

教學方法

實踐法、討論法、自學法

教學準備

課件(師),學生學習材料

預習作業

1/4,1/5,5/6,2/7,3/8

讀出以上各分數,並說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板塊

教師課堂行爲(註明時間)

學生課堂行爲

完成目標

課前活動:檢查預習內容

師課件介紹:分數的演變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學生讀出分數,說明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觀看課件演示

完成

目標5

一、瞭解分數的產生

1、課件演示古代人在測量時的方法,遇到的困惑,提出問題:剩下的不足一個單位得不出整數怎麼辦?

2、課件演示平均分東西的情境:

提出問題:小男孩能分到個石榴,每人平均分到塊月餅,包餅乾。

3、師小結:在進行測量、分物時,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分數來表示。

(如學生說出小數,教師也應肯定學生的想法)

4、教師直接板書課題,指出本課的學習目標:

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回答

完成

目標5、6

二、學習分數的意義

1、舉例說明1/4的含義(板書1/4)

生演示完過程後,教師引導提問:

每一個圖形爲什麼要分成4份?(引導學生說出分母是4,所以分成4份)(板書分成幾份)

課件或學生實物對比,這樣分(不平均分)行不行?(引導學生說出必須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爲什麼只塗了1份?(分子是幾就塗幾份)(塗其他處行嗎?)(板書取幾份)

(3)師:我們藉助一個個圖形弄懂了1/4的含義,你還能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物體弄懂1/4的含義嗎?

課件演示:

4根香蕉,一盤面包,12塊水果糖

一排書,一把荔枝

兩道文字敘述題

師根據學生回答,演示分法

(如學生回答不出,教師相機引導分母是4就平均分成4份,分子是1,就取其中的'一份),

(4)如果老師把圖形或物體平均分好,你還能找到相應的分數嗎?

(第3、4環節在彙報時)應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做的。

2、總結(結合課件)

一個物體、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三、鞏固練習

1、把一個蛋糕( )分成5份,這樣的3份就是( )。

2、下面的塗色對嗎?

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情況

3、把一堆蘋果平均分成6份,2份是( )的2/6

4、5釐米長的一條線段,其中1釐米是這條線段的1/5,這條線段是單位1、( )

5、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7份是( )

6、先判斷下圖能表示哪個分數,再圈一圈

1/51/21/3

(10個草莓)

7、把一根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8、把一根7米長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9、把一根8米長的木料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每段是( )米。

10、一包餅乾有12塊,平均分給3名同學,每人分得這包餅乾的( ),每人分得(  )塊。

11、把一根9米長的木料等距離鋸了10次,每段是這根木料的( )

12、一盒巧克力共有16塊,平均分給4名同學,每人分得( )塊,每人分得這盒巧克力的( ),每塊巧克力是這盒巧克力的( )

四、學習分數單位

2、習題檢驗學習效果

64頁第8題

學生比較分數單位的大小

師:誰決定分數單位的大小?分母越( )分數單位越( )

五、拓展練習

64頁第七題

陰影部分佔全圖的幾分之幾

(1)學生利用學習材料表示出1/4

(2)全班交流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學生回答

學生做練習十一的1——4題,彙報。

學生做題,彙報想法。

1、學生自讀分數單位的定義

學生做題

完成

目標246

完成

目標1

完成

目標124

完成

目標3

完成

目標16

板書設計

平均分分子是幾就取幾份

分母是幾就平均分成幾份

作業設計

(分層作業)

分數教學設計6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知道各個部分的名稱,會讀、寫簡單的分數,前邊又學習了分數的意義,熟悉了單位“1”、分數單位、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等知識,爲學習本節課學習打下了基礎。另外一部分學生由於提前學習了這部分的知識,有了對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初步瞭解,但是假分數的產生意義是什麼,它和真分數的區別在哪裏?在單位“1”不夠的時候怎樣理解?學生還存在很多盲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和帶分數,瞭解真分數、假分數和1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滲透數形結合和分類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主動參與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使之樂學、愛學。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具體體會真分數與假分數產生的背景及其實際的含義。

難點: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係。

教學準備

圓片、月餅圖若干張、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基於舊知,分享問題

1、同學們:最近我們一直在學習分數,關於分數,你都學會了什麼?

生1:分數的意義,什麼是分數

生2:分數單位

生3:分數牆

2、關於真分數,假分數,(板書課題)你有聽說過麼?(聽說過)誰能舉一個真分數例子?誰能舉一個假分數的`例子?

3、師:看來你們都已經認識了真分數和假分數,是不是可以下課啦?

生:不能

師:爲啥?

生1:我還不知道爲什麼有真分數?假分數?

師:你想知道它們是怎麼產生的?(板書:產生)

生2:到底什麼是真分數?什麼是假分數?

師:你想知道它們的意義(板書:意義)

生3:真分數假分數有什麼區別?

師:你想知道它們的區別和聯繫(板書:區別聯繫)

生4:平時分若干份,取其中一份或幾份叫分數,這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怎麼分呢?

生5:生活中怎麼應用?

4、看來同學們還想更深入地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帶着“爲什麼會有假分數?什麼是假分數?區別?假在哪?”這些問題,我們繼續研究。

(設計意圖:堅持以學生爲本,一開課直接用課題來設疑,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從學生學情出發,通過師生交流,準確瞭解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再引導學生髮現新問題,並大膽提出問題,很好的培養了學生問題意識,爲後面學生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礎。)

二、引導探究,分享交流

1、大家提了這麼多問題,接下來怎麼辦?這些問題是誰提出來的?應該誰來解決?(我們學生自己)

2、請4人一個小組討論你們能解決哪些問題?嘗試解決;哪些問題需要和老師一起研究?

3、小組彙報解決了哪些問題。

4、關於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件事,請看!把一個圓作爲單位“1”,你能表示出四分之幾?

請1生上臺展示自己的表示方法。

還能表示嗎?

(設計意圖:凸顯以學定教,由學生提出解決問題方法,老師巧妙引導小組有效探究,經學生積極交流,老師順勢追問,在最佳時機引導學生辨析,在爭辯中明晰知識,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5、那我們接着表示分數,表示完了我們就下課。

追問:表示不完?那真分數和假分數有什麼共同點?假分數到底假在了哪裏?

(設計意圖:追問真假分數的區別,在教材基礎上將學生引向深度思考,在討論中深刻地體會假分數與真分數的區別和聯繫。)

6、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故事,中秋佳節,唐僧唸完經吃了多少塊月餅?(四分之三)降妖除魔的悟空吃得多,吃了多少?(四分之四)也就是1塊月餅。八戒飯量大,吃了多少?(一又四分之一)學生看着老師黑板貼的月餅圖說分數。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熟知故事激發探究興趣,學生結合情境理解了帶分數的概念,寫作和讀作,明確了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和1的關係。)

7、同學們,貌似瞭解的知識,我們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深入地瞭解了分數的產生、意義、和區別。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時候用到了什麼方法?(數形結合)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帶着問題去學習、思考,會讓我們學習地更深入,更豐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探究過程,使孩子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較好的落實了課標中的四基四能。)

三、層次練習,分享收穫

1、以5爲分母說出3個真分數,3個假分數。

2、上面的方框裏填上適當的假分數,在下面的方框裏填上適當的帶分數。

3、如果a分之五是真分數,那麼a=()。(a≠0)

(設計意圖:本着少而精的原則,三個練習由易到難,逐步拔高,每道題都有一個點,都需要一定的觀察,思考方能解決,讓學生理解分數的數序,並進一步理解假分數與整數、帶分數的關係;加深學生對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的理解,較好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分享成果

1、同學們,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2、你能不能用一個分數來總結這節課自己的表現?

(設計意圖:本着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引導學生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的同時,還引導生生、師生、以及自我的多元化評價,爲後面繼續學習奠定了較好的思想方法基礎,最後學生用本節課學習的分數知識總結自己表現,學以致用,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關係)。

分數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9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五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掌握分數四則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會正確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及計算能力.

3.通過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出示一組算式.(課件出示.)

觀察以上6個算式,討論.

1.這些算式有什麼共同之處?(都是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2.根據算式的特點,可以分爲哪幾類?

二、新課(小組合作,研討新課.)

第2個問題可以先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派代表彙報.

學生的分類大致有以下幾種:

1.依據計算步驟分爲:

兩步計算的有:

三步計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數的特徵可以分爲:

屬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有:

屬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有:

……

3.教師重點依據學生的第2種分類,先讓學生說說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再具體說出下面各題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下方標上運算步驟.(可用課件演示.)

4.出示下面一組算式.

(1)讓學生仿照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分小組試着說出上面4道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分組進行彙報.

(2)學生彙報運算順序時,仿照上面題的方法用紅線標出運算步驟.

(3)讓學生分小組試做,每人試做兩題(一題有括號,一題無括號的).可協助完成.

(4)請其中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彙報每題的運算過程及結果,其他組進行覈對.

5.讓學生把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與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進行對比,找出它們的共同點,進而總結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三、反饋練習

1.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3÷ 2-×

23-×× ×+÷

2.請你用、1、、、、等數編幾道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1)小組協助完成.

(2)每個小組成員選2題,先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3)各小組彙報編題及計算情況,對編得合理,計算準確的小組給予獎勵.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先獨立做,再集體訂正.

2.課堂作業:練習十五第5題.

板書設計

例1:+÷ 20-×

=+=20-

=1=20-

=19

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

例2:÷[(+)×][4-(-)]×

=÷[(+×]=[4-(-)]×

=÷[]=[4-]×

= =3×

=3=

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算中括號裏面的.

教學設計說明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在整數四則混合運算之後教學的.依據兩者之間的聯繫,利用知識的遷移類推,讓學生自主探索掌握新知識.

本課的教學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是通過給一組算式進行分類,設置疑問,導入新課.第二層,重點依據學生的第二種分類方法,即把算式依據數的特徵分爲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及知識的遷移類推的方法得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即一個算式中有兩級運算,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如果算式中有括號的,應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算中括號裏面的.第三層在學生掌握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之後,讓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分數任意編出二、三步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這樣,通過數學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通過小組協作,共同學習新知識.第四步:讓學生通過進一步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此教學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引導學生通過分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方法.從而深刻地理解舊知與新知之間的聯繫.

分數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能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討論揭題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願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錶示!”學生拍手錶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錶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錶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來表示這半個嗎?”(學生嘗試,並說明理由,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引入1/2)

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麼意思?”(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裏見過二分之一?”(學生回答後,教師給以肯定。並結合課件演示,介紹分數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家族的新朋友——分數。(板書課題:認識分數)

二、認識分數、操作深化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麼,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爲什麼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並示範)“寫這個數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1/2的寫法。”“你們想試一試嗎?”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塗上顏色,然後在小組裏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塗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塗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嗎?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這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裏表示出來。”“你是怎樣寫的?爲什麼用1/3來表示?”

其餘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後集體反饋。“怎樣表示?爲什麼?”

(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爲什麼?其他三幅圖有什麼問題?

強調: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纔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教師板書:1/2、1/4、1/8,讓學生讀出各數。

談話:“看到這三個分數,你能說出它們誰大誰小嗎?”(學生猜測,交流)“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動手來驗證一下,請從老師爲你們提供的學具裏選擇合適的學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後在小組裏交流你的發現。”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2、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1)、(課件出示第3題)談話:三張紙條的長度怎樣?(一樣長)

第一張紙條全部塗色,該怎樣表示?

第二張、第三張紙條的塗色部分會表示嗎?(生答,師演示)

你能根據三張紙條塗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出這三個數的大小嗎?

(2)、(課件出示第5題)指名讀題目,並說出題目的要求。

學生獨力完成,集體反饋。

四、延伸拓展、總結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園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也有分數。

2、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穫?今天學習的分數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麼樣的分數?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好嗎?

分數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算理和法則。

2.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學生對計算法則的掌握,以及在計算中能約分的要約分。

教學難點:學生對算理掌握。

教學過程:

一、引探準備:

1、 4個7連加是多少?怎樣計算?

2、還可以怎樣計算也得28呢?

3、如何列式?爲什麼這樣列式?

4、學生小結整數乘法的意義。

二、引探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分數乘法中分數乘以整數這部分知識。

2、出示例1:一個修路隊每天修路3/10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3、學生讀題,分析。

4、問:你想怎樣計算?這兩種方法都行嗎?爲什麼?(板書)3/10+3/10+3/10 3/10×3

5、學生小結:分數乘法的意義(分×整)是什麼?(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6、3/10×3如何計算?(學生討論)3/10×3=3/10+3/10+3/10=3+3+3/10=3×3/10=9/10(千米)

7、問:3×3/10是怎麼來的?

8、誰能說說分數乘以整數是怎麼算的?

9、小結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

10、練習:說出3/17×5和4/15×6的意義並計算。

11、指書比較4/15×6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

12、小結:分數乘以整數時怎麼算簡便?

三、引探總結:

3/18×6 2/5×15 3/7×6

四、引探實踐:

你認爲今天那些知識最讓你感興趣?

分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探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並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經歷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的探究過程,明確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3、通過觀察、探究,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難點:理解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複習:76是()數,它表示()。10/7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觀察:5÷8=4÷9=這兩道題能得到整數商嗎?

3、談話:同學們,在計算整數除法時經常會遇到除不盡或得不到整數商,有了分數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例1

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得多少個?

(2)同桌討論交流:根據分數的意義怎樣解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得多少個?”這個問題。

(3)彙報討論結果

(4)觀察這兩種解法有什麼聯繫?

2、教學例2、

把3個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個?

(1)平均分同樣可以列式爲:3÷4。

(2)小組合作探究: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數表示呢?

(3)通過進一步探究,你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麼關係了嗎?

師生共同小結:被除數÷除數=除數被除數,被除數相當於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於分數的(分母),a÷b=ba(b≠0)想一想:爲什麼要註明b≠0?

三、拓展應用

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64cm,它的邊長是周長的幾分之幾?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作業佈置

完成教材第50頁"做一做"

分數教學設計11

一、成語引入:

1、回顧分數,瞭解學生的起點。

師:老師今天爲大家帶來了一個好吃的?猜猜看,是什麼?哦,請看電視,是(蛋糕)

師:你能用一個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嗎?(生答師板書)

師:關於這個分數,你都知道些什麼?

生1:我知道“4”是分母,“1”是分子,1和4中間那條線叫做分數線。

二、展開——分數意義的研究

1、研究,理解單位1。

(1)探究,用多種材料表示出。

師:剛纔同學們說,可以表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還可以表示什麼?老師爲大家提供了幾種材料,你們能動手分一分,並且用來表示嗎?我們準備的材料有哪些呢?

課件邊展示老師邊說:奧,是一張長方形的紙,一米長的繩子一條,畫有四個熊貓的圖片一張,小圓片12個。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材料表示出,然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麼表示的。

師:同學們,你們聽清要求了嗎?那我們趕緊行動吧!

小組活動。

(2)反饋

師:誰願意來說說你是怎樣來表示的?

生1:我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摺,再對摺,展開後把其中的一份塗成了紅色,就是這個長方形的。

生2:我把一條繩子兩次對摺,其中的一份就是這條繩子的。

生3:我把4只熊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1只)就是這些熊貓的。

生4:我把12個小圓片平均分成4堆,其中的一堆(3個圓片)就是這些小圓片的。

(3)歸納

師:同學們,剛纔你們用了這麼多的方式表示出了,我們一起來看電視,回顧一下:在表示的過程中,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我們都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的。

師:是的,我們都是把這些物體平均分成4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是。(板書:平均分成4分,表示這樣1份的數)

師:剛纔在表示有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地方嗎?小組的同學可以商量一下。

小組商量。

師:誰來說一說?

生說:有的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4份,比如長方形的紙,1米長的繩子,有的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比如4只熊貓、12個小圓片。

師:是不是這樣?

師:有的是把一個長方形分成4份,那麼一個長方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一個物體。(板書:一個物體)

剛纔我們把這根繩子平均煩人暱稱4份,這根繩子的長度是多少?(生:1米)

像這樣1米長的線段,我們把它叫做一個計量單位。(板書:一個計量單位)

像4個熊貓、12個小圓片,它們都是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板書:一個整體)

師:大家看,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有什麼字?(生說)

師:“1”是吧,我們就把它通常叫做單位“1”。(板書:單位“1”及大括號)

師:單位“1”有哪些呢?

生: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

師:那麼一個物體出了可以是一張長方形的紙外,還可以是什麼?(生說)

師:那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是什麼呢?

師:那一個整體還可以是什麼呢?

師: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都叫做單位“1”,那剛纔同學們在表示的時候,實際上是把誰平均分成4份?大家一起說。(單位“1”)

(4)研究幾分之幾

師:對我們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板書:把)

那剩下的部分,如果用分數表示,應該是多少?( )

師:表示什麼?

師:老師如果把單位“1”平均分成12份,表示這樣7份的數,應該是多少(找生:)

師:像這樣的分數,你能說一個嗎?表示什麼?

師:那像這樣的分數能寫多少個?

師:這麼多的分數,你能根大家說說什麼叫分數嗎?(生說師補充板書:若干份、幾)

再找生說,並板課題:分數。反問:什麼叫分數?再找幾個學生回答。

師:這就是分數的意義。(補充課題)

師:關於分數的意義,你清楚了嗎?下面老師請你在演草紙上寫一個分數,並和你的小組同學說說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生寫交流)

師:誰願意把你寫的分數說一說?(找生說)

2。理解分數單位

師:(指黑板上的分數)同學們,你們看,這裏這麼多的分數,它們的分母有的是4、6、12,那分母都表示什麼?(生:把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

師:你們再看看這些分子?又表示什麼呢?(生:取這樣的幾份)

師:如果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1份的數,就叫做分數單位。(板:分數單位)

反問:什麼叫做分數單位?(生說)

師:(指黑板任意一個分數)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

師:看看,剛纔你寫的分數,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和你的'同位說一說?。

(三)練習

師:看來大家對今天知識掌握的不錯,下面我就來考考大家?

1、課件出示:(教材63頁第1題)。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師:會嗎?(找生口答,並問爲什麼?說到第四幅圖時有2種答案。可以問,還有補充嗎?)

2、教材63頁第2題。(略)

師:剛纔這些圖大家會用分數表示,接下來這些物體你能用分數表示嗎?課件出示(喊聲在黑板上做,並請這個學生訂正,同學們把答案寫在演草本上。)

3、7題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圖片,你們看看它們又表示什麼意思呢?

課件出示:

頭部的高度約佔身高的(圖)

長江干流約的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圖)

死海表層的水中含鹽量達到。

師:這裏的、 、表示什麼意思,請你說一說。

生1:如果把人的身高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8份,一個人頭部高度就是這樣的1份。

生2:把長江干流水體所有的水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5份,有3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生3:這裏的表示把死海表層海水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10份,鹽就有這樣的3份。

4。請你任選一個分數,並在圖上用塗色表示出來。(蘋果圖)

師:接下來,老師請每個同學都動手,(課件出示)請你任選一個分數,並在圖上用塗色表示出來。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練習卡,開始做。

師:爲什麼都是十二個蘋果,分得的每一份的數量卻不一樣呢?

生說師結:剛纔我們都把12個蘋果平均分,分的份數不同,每一份的數量也不同。

(五)拓展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表現的非常不錯,這節課有多少同學發言?站起來,。你能說說發言的同學佔全班的幾分之幾嗎?現在發言的人佔全班的幾分之幾?,

師:看來分數就在我們身邊,你能聯繫實際舉一個有關分數的例子嗎?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什麼?(生說:分數的意義),那你知道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嗎?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了分數的產生及歷史,誰願意上來爲大家介紹。

師:謝有學同學還做成了幻燈片呢!真用心,我們一起看看!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再見!

板書設計:

分數的意義

一個物體分數單位

把單位“1"一個計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表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一個整體

《分數的意義》教學案例這篇文章共7996字。

分數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三年級(上冊)教材98頁~100頁。

教學要求: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幾分之一表示,從而理解分數產生和分數的意義。

2、能用操作的結果來表示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

3、通過平均分以後怎麼表示結果的研究,讓學生在創造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培養學生創造的意識。

教學重點:12的意義。

教學思考:

分數的知識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及四則計算以後學習的新的知識,是對數的一次拓展,是學生認識數的一次飛躍,同時又是學生學習小數的基礎。學生對分數並不陌生,多數學生都對分數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學生對分數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的、感性的,並沒有把握分數的本質,所以教學時既要利用學生對分數有一定認識的基礎,更要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本質,把學生的生活數學提升到學科數學的層面,實現知識和思維雙提升。

數學上有各種不同的分數,但是他們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或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就是分數。教學時要注意抓重點,第一個分數12應當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因爲它既是一個最簡單的分數,也是課堂學習的第一個分數,通過對12的深入研究,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過程、把握分數的本質屬性,建立起準確的分數的概念,爲學習其他分數奠定堅實的思維基礎,學生應用12的思維基礎進行思考,就能自己完成分數意義的建構。

由於三年級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爲主要思維方式,所以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直觀圖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把分數與具體的直觀圖形建立聯繫,建立起分數的表象,使學生真正理解分數的意義。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構想:

一、通過分食品使學生感知在平均分時不能得到整數結果,要表示這樣的結果就要改造一種新的數表示,於是就產生了分數,使學生了解分數的產生過程。

二、通過對半個蘋果表示方法的研究,通過用不同方法表示半個蘋果,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並對各種表示方法進行優化,滲透優化是數學研究思想。

三、通過摺紙表示一張的12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感知折的方法不同、一半的形狀不同,但是都可以用12表示,再通過爲什麼都可以用12表示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明確12的意義,建立起準確的分數的意義,爲後面分數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通過讓學生研究:還可以表示一張紙的幾分之幾,使學生明白通過摺紙不但可以表示一張紙的12,還可以表示14、18、13、……,拓展分數的範圍,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那麼知道我們要學習什麼知識嗎?(分數)

師:那麼對分數熟悉嗎?有什麼要說的嗎?(你想到分數可能與什麼有關係?或有什麼問題要問老師?)(學生說)

師:好!我們今天就帶着這些問題來走進分數世界。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提問,既可以知道學生對有哪些瞭解,又可以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爲課堂學習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二、創設情境,引出分數

1、平均分食品得到整數

師:記得今年的春遊活動嗎?秦老師拍下這樣一幅照片,請看:同學們正玩得高興,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午,薛文君坐在草地上正苦着臉呢!我想一定他的肚子餓了!我們再來看王欣怡正笑眯眯的看着秦老師呢!因爲她知道秦老師要分發食品了!那麼老師給他們倆發哪些食品了呢?請看(課件出示:四個桔子、兩瓶口樂、一個大蛋糕)

生:四個桔子、2瓶可樂和一個大蛋糕。

師:他們怎麼分這些食本站最合理、最公平?

生: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對!平均分最合理、最公平,你打算先分什麼呢?

生:……(選擇先分4個桔子)

師:把4個桔子平均分給2個人吃,每人分到幾個桔子?

生:每人2個。(課件演示:每人分到2個桔子)

師:下面我們來分什麼?(可樂)每人分到幾瓶?

生:每人分到1瓶。(課件演示:每人分到1瓶可樂)

師:對,通過平均分我們知道了:每人分到2個桔子和1瓶可樂,像上面的1和2這樣的數,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板書:整數),除了1和2外整數還有哪些?

生:還有3、4、5、6、7、……

2、平均分不能得到整數

師:我們最後來分這個大蛋糕,怎麼分?

生:還是平均分?(課件演示:平均分成2份)

師: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個蛋糕?

生:半個蛋糕。(課件出示:每人分到半個蛋糕)

師:每人分到半個蛋糕,那麼這半個蛋糕可以用我們學過的整數表示嗎?

生:不可以。

小結: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個人分到半個蛋糕,也就是不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數表示了(板書:不能得到整數),也就不能用整數1、2、3、4……表示了。

師:不能用整數表示了,那麼又怎麼表示半個蛋糕呢?

學生先獨立思考一會兒,把想出的方法寫下來或畫出來。然後讓同座位的同學交流一下,最後全班彙報。

師:誰來彙報,你是怎麼表示的?(學生上來展示)

【可能有三種方法:一、用圖表示;二、用漢字表示:一半、二份中的一份,二分之一;三:阿拉伯數字表示12……】

分別研究(出現一個研究一個):

⑴圖形表示:

你畫的這個圖是什麼意思?(把蛋糕平均分成……),你們認爲他畫的怎樣?爲什麼?

板書:平均分成2份,

⑵漢字表示:“一半”是什麼意思?

“二份中的一份”是什麼意思?是隨便分成兩份中的一份嗎?怎麼分?

分數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例3,做一做1~3,練習一4~7。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分數乘分數的應用的廣泛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其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具運用:每個學生準備一張長15釐米,寬10釐米的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先說說下面算式的意義,再計算110×5=79×5=2×37=25×750=

(2)同學們每小時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這樣計算,14小時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二、引入新課。

1、創設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塊12公頃的地。種土豆的面積佔這塊地的15,種玉米的面積佔35。根據題目所給信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預設:種土豆的面積是多少公頃?種玉米的面積是多少公頃?

(1)理解題意:這塊地共有12公頃,種土豆的面積佔這塊地的15,應把這塊地的面積看作單位“1”。求種土豆的面積就是求12公頃的15是多少?乘法計算,列式12×15

2、揭示課題:請你觀察12×15這個算式,它有什麼特點?

板書課題:分數乘分數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問:12×15究竟等於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這張紙代表面積是1公頃菜地。請你們小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塗一塗的方法,說明12×15=110。

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4、小組彙報研究成果。

先把整張紙對摺,紙就被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是這張紙的12,再把這12部分平均分成5份,塗出其中的1份,這1份就佔整張紙的110。說明12×15=110。

5、結合課件演示進行歸納。

用課件演示塗色過程:我們先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1份是這張紙的12,又把這12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這張紙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12×15==110(板書算式)

四、遷移延伸,歸納法則。

1、理解題意:與解決問題(1)的方法相同,種玉米的面積佔這塊地(12公頃)的'35,也是把這塊地的面積看作單位“1”。求種玉米的面積就是求12公頃的3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爲12×35。

2、小組討論並操作:怎樣列式?塗色表示12的35。怎樣計算?

3、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路。

預設:與剛纔一樣,也是把這張紙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書算式)

4、提問:觀察黑板上的這兩個算式,你能說一說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嗎?

5、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五、練習。

教材第4頁“做一做”的第1、2題。

六、佈置作業:練習一4~7

分數教學設計14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分數乘分數的應用的廣泛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2.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

3.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

4.標籤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先說說下面算式的意義,再計算。

2、學校菜園有一塊3公頃的菜地,種的土豆和玉米各佔,種土豆和玉米各有多少公頃?

學生口算答案,並反饋交流列式依據和計算方法,教師注意總結完善。

3、引入新課

看來同學們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意義和方法掌握的很好,如果我們把“3公頃”換成“公頃,那這個題又怎麼解決呢?

(1)學生嘗試、交流,並請同學板演。

想一想:

類比,得出結論:它們的意義完全一樣,都是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揭示課題,這個

乘分數(板書)。 算式改如何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研究: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究算理

1、提問:究竟等於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這張紙代表面積是1公頃菜地。請你們小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塗一塗的方法,說明的答案。

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4、小組彙報研究成果。

先把整張紙對摺,紙就被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是這張紙的'

,再把這部分平均分成3份,塗出其中的1份,這1份就佔整張紙的

5、結合課件演示進行歸納。

用課件演示塗色過程:我們先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1份是這張紙的 ,又把這

3=6份,1份是這張紙的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2× 。由此可

以得到:

6、小組討論並操作:計算玉米地的面積。

7、小結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和算法。

請學生總結,多請幾個學生相互完善,最後教師完整表述。

得出結論: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要約分。

(三)歸納總結

1、舉例驗證:

其他的分數乘分數,是否也是如此呢?你能否舉出一個你喜歡的例子來證明一下? 學生舉例,教師板演。

這些例子都能說明: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要約分。

1、歸納總結,抽象概括

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要約分。(板書)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你能不能用一個方法把他們快速的表示出來呢?

用字母:

(四)用字母:學生自讀教材,鞏固知識。

師巡視,指導。對於還沒完全掌握的學生單獨指導。

(五)實踐運用,鞏固提高

1、只列式,不計算。

3、一面牆的面積是20平方米,已經刷完了整個牆面的,已經刷完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平方米)

答:已經刷完的面積是平方米。

分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生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區分真分數、假分數。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數學圖形的美,感受數學的價值,滲透集合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和特徵。

2、對假分數實際意義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導入

1、想一想,前幾節課咱們都學了那些知識?

2、誰來說一個你最喜歡的分數,並說出它表示的意思? 3、7/8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真分數。

(1)課件出示例1直觀圖,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出各圖中的塗色部分。

(2)比較例1中三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發現這3個分數有什麼特點?(1/3、3/4、5/6的分子都比分母小)。板書:分子小於分母

(3)聯繫直觀圖想一想:這些分數比1大,還是比1小?爲什麼? 板書:小於1

小結:像1/3、3/4、5/6這樣的分數都叫做真分數。

提問:誰來總結一下什麼樣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有什麼特點? (板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於1。)

(4)讓學生說幾個真分數。

2、認識假分數。

(1)課件出示例2 直觀圖,指點導學生根據分數的意義用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

(2)比較這些分數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你會發現什麼? 板書:分子等於分母、分子大於分母

(3)聯繫直觀圖想一想:這些分數比1大,還是比1小?爲什麼?(4/4=1,7/4和11/5都大於1)

板書:等於1、大於1

(4)像4/4、7/4、11/5這些分數都是假分數,誰能說說什麼樣的分數叫做假分數?板書:假分數

(5)假分數有什麼特徵?像這樣的分數還有嗎?舉例說說。

3、小活動:讓學生說一些真分數和假分數。(同桌之間互相說)

4、練習1:

說出分母是6的所有真分數。

說出分子是6的所有假分數。

說一些分子是6的真分數。

說一些分母是6的假分數。

5、練習2。

(1)判斷下列那些是真分數,那些是假分數。

(2)把相應的分數標到相應的點上。

6、動手操作:用手中的圓紙片表示一個真分數和一個假分數。

三、鞏固提高

1、判斷。

①假分數都大於1。

②真分數都小於1。

③假分數是假的,其實它不是分數。

④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數是真分數。

⑤分母是5的真分數有5個。

⑥分子是4的假分數有4個。

⑦所有分數,不是大於1,就是小於1。

2、思維訓練

1.在分數a/5中,當a小於()時,它是真分數;當a大於或等於()

時,它是假分數;當a等於()時,它能化成整數。

2.在分數7/a(a>0)中,當a()時,它是假分數;當a()時它是真分數。

3.分數單位是1/10的最小真分數是( ),最小假分數是( )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什麼知識?對分數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板書設計:

真分數和假分數 分子小於分母真分數小於1 分子等於分母等於1 假分數 分子大於分母大於1

標籤:分數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