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國小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設計2.17W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國小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教科書第二冊的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介紹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通過小白兔去河邊田邊兩次奇怪疑問,最終明白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的原因,使學生知道通過觀察小動物“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等異常表現也能預測天氣變化,也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學生分析】

對於本課生字,部分學生在課前就能夠認讀,其他學生也能夠認讀部分。但是生字的書寫,大都比較生疏。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課文學習,編寫小故事。但在這一點上,學生之間存在較大能力差異。學生能較好地接受活潑有趣、直觀形象以及貼近生活實際的知識。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能夠在教師引導下,總結出有個性的學習方法,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學生有較好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教師需要創設有趣的活動情境,促進學生的投入程度。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知識童話,講的是生活中的氣象常識。小動物們在下雨前有不同的徵兆,可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進行觀察。積極倡導合作方式:注意倡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精講課文時,要體現由扶到放的原則。對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對話部分以扶爲主,要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及閱讀方法;對小白兔和小魚的對話部分教師可半扶半放;對小白兔和螞蟻的對話則以放爲主。因爲文章對話很多,所以,教師上課時要多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通過多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1、教給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夥伴的'權利。比如:喜歡哪個動物就讀哪個動物說的話,自由選擇學習生字的方法等。

2、注意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過程方法目標:以讀促解,瞭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係。

3.情感態度目標:學會觀察大自然,善於動腦筋、想問題。重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習課文內容,瞭解下雨前的自然現象。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嗎”“呀”“呢”所表達的語氣,並能用“嗎、呀、呢”說話。

【教學難點】

理解小白兔和燕子、小魚、螞蟻的對話,使學生懂得下雨前出現天氣悶熱、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等現象的原因。

【教學用具】

小黑板、掛圖、錄音、動物剪紙、頭飾、籃子。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1、剛剛那節課我們學習了16課的生字詞。現在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複習生字詞)首先老師想考考大家,我們玩摘蘋果遊戲。

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下雨了”,齊讀。再加上“要”字,讓學生齊讀課題,區分“下雨了”和“要下雨了”。

那“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樣嗎?誰來說一說。

生:不一樣,下雨了是已經下雨了,要下雨了只是快下雨了,還沒有下。

有一天,小白兔上山割草,正好趕上要下雨了,可小白兔卻不知道,那他最後是否被雨淋溼了呢?我們還是來看看課文吧。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比理解“要”字,區分雨前和雨中,以免學生對文本的時間誤解,爲新課做好鋪墊。

三、充分自讀,整體感知

1.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注意讀書有三不?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

2.點評朗讀,思考看看文中先後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打上三角形。

設計意圖:通過讀讀、圈圈、畫畫,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初步形成故事意象,爲講解課文做好鋪墊。

3.同學們彙報:(小白兔上山割草都遇到了誰?)

四、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師:小白兔與燕子、小魚、螞蟻之間都發生了什麼事呢?下面我們一起細細地品讀一下課文。首先大家來讀第一自然段。看看小白兔上山割草感覺到什麼?

1.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段。這時小白兔有什麼感覺?(出示卡片“悶”)強調讀音(多音字)一顆心成天被關在門裏,孤零零一個人,能不悶嗎。而我們感覺有些喘不上來氣,就會覺得悶。

小白兔爲什麼會感覺到悶?小白兔此時知道要下雨了嗎?那有誰會告訴他呢?請大家來看下兩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字詞“悶”,揭示要下雨了。同時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多音字“悶”,將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

2。指導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小白兔看到了誰?他們分別說了些什麼?你能畫出來嗎?通過他們的對話,你知道了什麼?(學生讀小黑板上的問題後,分組練習朗讀並討論。)

提問:小白兔看到了誰?(燕子)

(2)學生彙報討論結果:

教師補充提問:燕子爲低飛在做什麼?蟲子爲什麼飛得低?(板書:燕子低飛忙捉蟲)

設計意圖:通過逐層深入的提問,突破教學難點,理解燕子低飛的原因。

(3)教師指導分角色朗讀:你知道燕子爲什麼要大聲喊嗎?你能學一學嗎?(學生練讀)

(4)推薦分角色朗讀,集體評議。

(5)課文中燕子邊飛邊說,這裏指燕子同時做幾個動作?你有同時做兩個動作的時候嗎?你能用“邊……邊……”說一句話嗎?師:下面誰能扮演小白兔和燕子,來一次完美的對話呢?大家推薦兩名同學吧。

生:包括飛和說兩個動作,是同時進行的。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不能同時做兩個動作?

生:能。比如我邊吃東西邊看書。

師:這兩個動作可以同時進行,可這樣對你的健康可不利啊。

師:誰能再說說你可以同時做哪兩個動作?

生:我邊走路邊唱歌。

設計意圖: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指導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下面同學們邊看課文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邊想: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話了嗎?(強調半信半疑)

接下來小白兔又遇到了誰呢?大家默讀第四、五自然段。

(1)這兩個自然段我們還參照小黑板上的問題步驟來學習?誰希望當一回老師,來組織這兩段的學習?(由學生推薦一名學生組織學習。)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學生彙報:(板畫小魚)

教師補充說明水裏悶得很:那悶是什麼樣的感覺?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假如你現在就是一條小魚,跟老師做動作(雙手向前伸,低下頭)現在小魚在水裏,你有什麼感覺?再跟老師做個動作(雙手向後,頭向前伸)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你感覺怎麼樣?老師的板書應該怎麼寫(板書:魚出水面)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親身感受來理解“悶”,同時體驗小魚出水面的感受。

(3)教師指導分角色朗讀。分組扮演角色朗讀,教師旁白。

4.指導學習第六自然段。

看見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聽了燕子和小魚的話,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大家讀讀下面幾段課文就知道了。

(1)學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2)指名回答小白兔是否相信要下雨了,從哪裏看出來的?爲什麼?(連忙、挎)你能學學這個動作嗎?

(3)小白兔又遇到了誰?小白兔可能對螞蟻說些什麼呢?(學生自由發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你能畫出螞蟻說的話嗎?讀一讀。你又知道了什麼?(教師板畫螞蟻,引導板書:螞蟻高爬齊搬家。)

5.指導學習第七、八自然段。

請大家讀第七八自然段,看是否真的下雨了?這說明燕子、小魚、螞蟻說得非常正確。以後你如果觀察到這些現象,那就說明風雨雷電要來到。

句式練習

我們正忙着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着改作業呢!

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模擬聲音,拓展知識,學會發現生活中的語文,瞭解更多擬聲詞。

五、拓展,發散思維

1.看圖說話,複述課文。

設計意圖:本課設計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再通過複述課文,培養理解和表達能力。

2.鼓勵質疑,拓展思維。

在這節課裏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動物的活動與天氣變化有關?(多媒體課件出示其他下雨前的自然現象的圖片。)

設計意圖:這些提問既是對本節課的總結,培養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又拓展了知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3.課後可以閱讀《同步閱讀》P57《彩色的雨》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板書設計:

16、要下雨了

燕子低飛

魚出水面

螞蟻搬家

知了停鳴

【教學反思】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話形式來說明科學常識的講讀課文。課文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這篇課文,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繫,教給學生通過動物行爲的變化來觀測天氣的方法。這既是一篇學習語文訓練語言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識字教學按初讀課文,讀準了字音;講讀課文,理解字義;總結課文,認清字形三個步驟進行。尤其是注意在講讀課文中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例如:在理解“搬”時,首先我讓一名學生上臺表演搬的動作,其次讓學生觀察老師手中的粉筆能不能用搬,爲什麼,該用哪個詞。進而讓學生明白“搬”是在拿很重的東西時纔會用到這個詞。

二、注意聯繫,訓練思維。

教學時,抓住關鍵詞語,研究這三種自然現象與下雨的聯繫。如:燕子爲什麼會飛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着捉那些飛不高的蟲子來理解。還可問學生燕子是怎麼知道要下雨的?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燕子的思考過程:蟲子飛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氣很潮溼→所以要下雨。

三、加強朗讀訓練,注意形式多樣。

對國小生來說,朗讀是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反覆朗讀,讓畫面呈現在學生頭腦中,讓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爲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個別讀,有集體讀,有分段讀,也有全篇讀,有一問一答的對話式讀,還有引讀等等。教師以讀助講,學生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國小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初步瞭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合作交流表演分角色讀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瞭解燕子低飛與下雨的關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知識童話,講的是生活中的'氣象常識。教師可在課前佈置學生留心觀察下雨前的天氣及物候,並做記錄。倡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掛圖生字卡片頭飾

【板書設計】

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飛

小魚透氣

螞蟻搬家

第一課時

(一)讀課

題,想問題。

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知道要下雨了呢?

創設樂學情境,爲學習課文做準備。

(二)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瞭解課文內容。

(三)學生字,小組合作學習。

⒈學生自己在課文中勾畫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⒉小組交流自己是運用什麼方法認識這些生字的。

⒊小組內互相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⒋教師全班抽查。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四)朗讀感悟

⒈教師範讀,學生注意聽,邊聽邊看圖,聽完後說說圖意。

⒉分段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瞭解字義。

⒊學生自由讀,讀完後分小組討論:小白兔是怎麼知道要下雨了的?

⒋分角色朗讀。

5.背誦課文。

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讀讀說說

讀:體會“……正……呢!”的意思。

說:比一比,誰說得多,說得好。

練說句子。

(二)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⒈偏旁歸類指導。

口:嗎、吧;雙人旁:往、得、很;“蟲”字與前面所學的“蜻蜓”中的蟲字旁比較。

⒉指導寫字應與幫助學生記住字形聯繫起來。

⒊指導寫字時,注意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指導寫字,鞏固識字。並能規範書寫。指導學生寫好筆畫。

國小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瞭解“燕子底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在今天的課堂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隻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小兔子圖)大家想知道在小兔子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小白兔有關的課文:要下雨了。板題,齊讀。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在小白兔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呢?帶着這個問題,請大家自由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文。

3、彙報: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麼?

三、學習生字

1、鼓勵生活中識字:

通過初讀課文,同學們就已經瞭解了這麼多知識,真了不起。相信過了生字這一關,再讀課文,你們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好,現在就請小朋友睜大眼睛往前看。瞧,本課中的12個生字寶寶已經排好隊,正等着小朋友們與它們交朋友呢。看一看,那一個生字朋友你以前就認識了?(學生認後,應及時鼓勵)

2、充分自主,嘗試合作:

還沒學習,有的同學就認識了這麼多生字,真不錯。可還有很多生字,我們小朋友不認識。現在就請小朋友用喜歡的符號劃出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詞、句子,多讀幾遍,然後和組裏的小夥伴一起再用喜歡的方法讀一讀,認一認。老師要看一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最會合作,學習效果最好。(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3、檢查識字情況:

誰願意把你們識字的情況彙報給大家?你認識了哪個字?能不能用這個字組個詞或說句話?讀一讀課文中含有這個字的句子。(好詞說句話,體現理解與運用)誰願意當小老師領讀?

4、遊戲認字:

學得這麼好,老師要獎勵大家(出示課件)。瞧,這麼多禮物,喜歡嗎?要想得到禮物,得認出禮物後面的詞語,這樣,禮物纔會歸你。(小手絹、小玩具等12個詞語。)

四、讀文(正確流利即可)

過了生字這一關,相信同學們會把課文讀的既正確、又流利。誰願意讀讀課文的第一段?(指名逐段讀,簡單評:正確與否,是否流利、通暢)

五、寫字

1、課文我們讀的這麼流暢,相信6個要求會寫的字也一定有能力寫好。大家看,(出示字表)你認識這6個字嗎?誰願意給大家讀讀?(指讀、齊讀)

2、仔細觀察生字,你有什麼發現?(左右結構的字有5個、獨體字有一個;“嗎、吧”是“口”字旁,“往、很、得”都是雙人旁;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寬右窄)

3、書寫:

⑴觀察“嗎、吧”,有什麼特點?(左窄右寬,“口”字旁都在左上格)範寫“嗎”(邊講邊寫邊書空)。生寫(描一寫一)。說句話。(注重字義的理解)

⑵書空“吧”筆順,生自寫。

⑶“蟲”字:觀察特點(“口、︱”在豎中線上),範寫、仿寫。

⑷寫“往、得、很”:在書寫上有何共同之處?你認爲誰難寫?範寫、書空、仿寫。

4、自評:觀察生字表,看看哪個字你寫的最滿意?互評、互改。

六、總結

國小語文《要下雨了》教學設計4

一、聯繫生活,激趣導入

1、教師首先以誦讀兒歌激趣導入:“烏雲密佈天氣悶,天空一片陰沉沉,閃電婆婆把腰伸,雷聲響起一陣陣。”從這些自然現象中,你們知道了什麼?

(點評:採用兒歌的形式呈現,選取兒童知曉的生活常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水平,既有利於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課課題,同時向學生滲透認識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繫,爲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師述:要下雨了,動物王國裏的小動物們都慌慌張張地忙碌起來。想知道它們要幹什麼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有趣的動物王國裏去看看吧!

用媒體播放動畫片和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邊聽邊看。

(點評:把握兒童的心理,吸引、調動其多種感官,再次以情境激趣,爲學生興趣盎然地思考、理解奠定基礎。)

3、師提問:你在動物王國裏看到了哪些動物?學生髮言,教師邊貼彩圖邊講述:美麗的小燕子飛來了,可愛的小白兔跑來了,勤勞勇敢的小螞蟻也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了……

(點評:從整體入手,既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及條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告訴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藉助漢語拼音、請教同學和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點評:看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聽了精彩的故事,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讀的願望和興趣。教師及時提出讀準字音的要求,體現了識字和閱讀的整合。)

三、由扶到放,認讀生字

1、媒體出示帶漢語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教師及時糾正讀不準的字音。

2、媒體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

3、媒體出示單個生字(去掉詞語環境,增加認讀難度),學生認讀。

4、打亂生字排列順序,學生認讀。

(點評:這一環節由扶到放,符合認知規律,意在反覆強化認讀,鞏固識字。逐漸建立字型與字音之間的聯繫。同時,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學生認讀興趣濃厚。)

四、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讀。

2、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相機創設情境,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感悟。

在學生讀小白兔的`動作不到位時,教師出示小白兔圖片,說:“小白兔有些不高興了,它想,自己是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呀,你們怎麼讀得一點也不活潑呀?你能試試讓小白兔高興起來嗎?”在學生讀小魚跟小白兔的對話時,教師適時點撥:“小魚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小魚非常關心朋友,擔心朋友淋着雨,你們能讀出小魚對朋友的關心嗎?”

在評價學生朗讀時,教師也通過創設的故事情境來進行。如,在學生讀得到位時,教師指着動物圖片,說:“你讀得真好,看,小白兔在向你招手微笑了。”“你讀得太棒了,小魚非常喜歡你。”

(點評: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讀好課文。在教學中,教師善於以情境引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學生讀得入情入境,彷彿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肯定了學生的進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又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設的情境裏面,爲後面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嘗試讀好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尤其是對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體驗。這正是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尊重學生閱讀時的獨特體驗”,而且感情朗讀就不僅是手段了,它更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五、角色朗讀,深化體驗

1、學生小組裏分角色演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

2、請學生上臺分角色演讀課文。

(點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當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小插曲。有的小組在分配角色時,出現了一個角色多人爭演,而有的角色卻無人問津的情況,教學難以進行下去。教師這時並沒有責怪學生,也沒有包辦分配角色,而是充滿愛心地說:“看,小螞蟻沒人理睬,都傷心地哭了。你們說,怎麼辦呢?”學生自然而然地意識到了自己的不是,角色分配問題迎刃而解。教師這樣處理,既靈活機智地駕馭了課堂,又潤物細無聲地向學生滲透了協作精神的教育,體現了教師在教學中的機智和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注。)

六、鼓勵質疑,拓展思維

1、師提問:這節課裏,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還想知道什麼?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活動與天氣變化有關?

(點評:不失時機地總結和拓展了知識,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2、師小結:今天的收穫真不少。大家向課本、同學和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在大自然裏,在生活當中,到處都蘊藏着知識和智慧的寶藏,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你們會有更精彩的發現!

(點評:是總結,更是啓發。還讓學生意識到不是僅從書本上可以學習,生活是更大的課堂。)

(總評:黃老師教學的獨到之處在於:

1、緊緊把握課標的主旨,突出識字和朗讀兩大重點;

2、將教師定位於和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學生及其獨特體驗的基礎上,與學生真誠地做心與心的交流對話;

3、以一顆童心將自己的教學機智與創設教學情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輕鬆愉悅地在情境中誦讀、理解、體驗、感悟,營造了開放的、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