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彙編15篇)

設計1.85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搭船的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彙編15篇)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六個。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覆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方法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爲什麼喜歡?”(生答)

2,師:“啊!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今天老師給課堂帶來了一隻小鳥,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小鳥?下面我們一起學習第12課《搭船的鳥》”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搭船的鳥》

二,複習生字

1,師:“在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之前,老師要檢查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習的生字寶寶,看看同學們是不是還記得。”

(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認讀,組詞),

2,師:“同學們真棒,剛纔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這些生字都已經記得很熟悉了,下面我們一起把這些生字寶寶送回家。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感受情感。

1,讀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中都有哪些人?他們要幹什麼去?途中遇到了誰?

(生答)

(文中講了我和母親坐船去外祖父家裏,途中遇到了一隻搭船的翠鳥)

齊讀第一段

四,再讀課文,深入體會

1,師: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麼鳥,你喜歡這樣的鳥嗎,爲什麼?教師隨着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麼美麗的小鳥啊!”師: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麼?你想怎麼讀這句話?引導學生一邊想小鳥的樣子,一邊讀後面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

3,課件出示翠鳥圖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積累語言。

4,如果你看到這樣一隻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麼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5,那麼翠鳥到底在幹什麼呢?翠鳥捕魚的本領怎麼樣?

6,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麼樣師指導朗讀。

6,最後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隻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五,昇華主題

出示圖片《搭船的鳥》

師:“同學們看到這幅圖片想到了什麼?你覺得這幅圖片怎麼樣?你喜歡這樣的情景嗎?你以後打算怎麼對待小動物?”

六,積累與擴展。

1,生背自己喜歡的段落,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2,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翠鳥的知識介紹給周圍的夥伴。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2

[教材名稱]

部編版語文科三年級上冊《第15課搭船的鳥》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是部編教材三年級習作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部編教材的第一個習作單元,重在引導學生學習觀察的方法。

文章記錄的就是“我”乘船去鄉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運用善於觀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這一情景,勾畫出了一個孩子愛自然的童心。讓“我”感到“美麗”的是鳥的色彩:“紅色”的長嘴,“翠綠”的羽毛翅膀帶一點“藍色”。

課文接着描寫了鳥捕魚時的動態,“一下子衝進水裏”,“沒一會兒,它又飛出來了。”“一下子”,“沒一會”表現了翠鳥飛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間的動作來描寫。因此本課的學習我直接指向讓學生在閱讀中學表達。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習作,會有一點畏難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善於引導,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教學目標]

1.緊扣關鍵詞句,初步學習觀察和描寫事物外貌、動作的方法。

2.能和同學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場景並寫下來。

[教學重點]

緊扣關鍵詞句,初步學習觀察和描寫事物外貌、動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描寫事物動作的方法,遷移寫一寫自己觀察到的場景。

[設計理念]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對習作的學習纔剛開始,《搭船的鳥》是習作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學習重點就是“留心觀察”和“細緻觀察”,以服務習作指導爲主要目的,加強學生的表達訓練和習作方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

2.製作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直接揭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瞭解了這隻“搭船”的鳥,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鳥的特點來觀察和描寫的呢,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起思考。}

二、聚焦“我”對搭船的鳥外貌的觀察。

(一)出示搭船的鳥圖,指導觀察圖畫,圖畫中的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直觀感受:色彩豔麗、美麗。

(二)課文又是如何描寫的呢?細讀第2自然段,你腦海中,這隻鳥是什麼樣子的?

1.自由讀、指名讀。

2.變成自己的話,怎麼說?誰能說的更具體一些?

(三)朗讀第3自然段,用“”畫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彩色翠綠藍色紅色

(四)邊讀邊想象畫面,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

作者主要抓住了搭船的鳥的(外形)特點來寫,描寫了鳥的羽毛、翅膀、長嘴。

(五)學習學法。

這隻鳥鳥明明還有眼睛、爪子等、作者爲什麼只寫了翅膀、羽毛和嘴巴?是疏忽了嗎?

作者抓住了這隻鳥和別的鳥不同的地方來寫,寫出了翠鳥的特點。

描景狀物,介紹一種事物,一定要抓住它最與衆不同、最有特色的地方寫。

{設計意圖:本環節巧妙地設計問題,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啓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從文中找信息的能力,學習描寫的方法。}

三、聚焦“我”對搭船的鳥動作的觀察。

作者對這隻搭船的鳥的外形進行了細緻地描寫,我們再讀讀第4自然段,看看寫了鳥的什麼?

(鳥是怎樣捕魚的)

(一)言語引導,視頻激趣。

播放翠鳥捕魚視頻,學生觀看,感受捕魚之快。看了視頻,我們更能感受到鳥捕魚之快

課文是如何去描述的?請打開課本讀一讀吧。

(二)緊扣動作,感悟表達。

1.指名朗讀第4自然段。捕魚動作怎樣?快。從哪裏可以看出它捕魚快?

2.用“”圈出描寫翠鳥捕魚動作的詞語。

衝、飛、銜、站、吞

(三)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

很快,不是一般的快,你加了一個很字。誰能來讀一讀。

1.鳥動作快嗎?誰能讀得讓人覺得更快一些。

2.我聽你讀,覺得後面很多人在追着你,你上氣不接下氣了,讀這一段速度要快一點,但是要把鳥捕魚的動作的幾個詞讀清楚,這些字要咬死重讀。大家一起讀讀。

3.注意動詞,邊讀邊想象捕魚的場景。

4.總結方法:動作分解法。

我們身邊的'很多事物都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如何將複雜多變而轉瞬即逝的連續動作描寫清楚呢?我們的作者在描寫翠鳥捕魚時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那作者是怎麼做到的呢?

在細緻的觀察上,用“動作分解法”來描述,就是把連續的幾個動作一一分解開,再把每一個動作寫清楚,然後再將分解的動作連接起來。

{設計意圖:本環節抓住捕魚動作的關鍵詞,學習動作分解法。}

四、小結留心觀察的好處,習得方法。

在這次平常的探親之旅中,因爲留心觀察,“我”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給“我”的旅途增添了快樂。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自己也應該像小作者這樣留心觀察,積累習作的素材。

五、小練筆。

(一)觀察打籃球,抓住打籃球的動作完成片段。

寫法指導:

1.要留心觀察,對打籃球的動作進行細緻觀察,按一定的順序來寫。

2.把動作分解開來,想想哪些動詞描寫更準確,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他一個轉身,

(二)評議修改。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傳授方法,既鍛鍊學生書面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xxx

[教學反思]

《搭船的鳥》是一篇內容淺顯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以兒童的口吻和視角,來寫自己觀察到景象。文章語言雖然簡潔,讀起來卻耐人尋味,不僅介紹了翠鳥的美麗,而且生動刻畫了翠鳥捕魚時動作的敏捷、靈動。在教學當中,我讓學生圍繞“細緻觀察”進行學習。着重學習第二、四自然段作者觀察到的翠鳥的外形以及翠鳥捕魚時的動作。

我重點教學第二、四自然段,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感受作者觀察的細緻入微。在學習翠鳥的“外形”時,首先學生帶着“翠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的問題自讀思考。我叫了幾個學生來談,其實應該學生小組內交流討論,讓每個學生都切實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讓學習真正發生。小組內交流討論後再由小組代表彙報。今後的教學中要做到真正關注學生學習。我進行小結後引導學生邊讀第二自然段邊想象畫面,並出示翠鳥圖片進行觀察,說一說翠鳥的樣子,感受翠鳥外貌的美麗,體會“我”觀察的細緻。學習作者從整體到部分並把每一部分觀察得清清楚楚的方法。

本節課重點學習了觀察翠鳥的外形,在學習翠鳥捕魚時的動作時,進行了簡單處理,聚焦動詞,觀看翠鳥捕魚視頻。繼而引導學生體會觀察事物不僅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要用心去感受。

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注意:

一、讓學生讀課題後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通過抓重點詞語,詞語的替換,豐富學生的詞彙量,體會作者用詞是經過反覆推敲的。

三、提出問題要全班討論,讓學習真正發生。

四、課堂上要多讀書,多有感情地朗讀和精心的默讀。對學生的評價方面還需要下功夫,力求讓自己的教學更上新臺階。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部編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搭船的鳥》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我”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緻,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設計說明】

本單元主要是圍繞“觀察”這個主題展開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細緻觀察、抓住特點描寫事物的。文章以“搭船的鳥”爲題,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氣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字裏行間充滿了一顆童心對自然的愛。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要有一顆愛大自然的心靈。文中的“我”正是這樣的孩子。文章記錄的就是“我”乘船去鄉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運用善於觀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鳥搭船捕魚這一情景,便讓讀者看到了一隻充滿靈性的鳥兒。文章還重點觀察了翠鳥捕魚時的動態,“一下子衝進水裏”,“沒一會兒,它又飛出來了。”“一下子”“沒一會兒”表現了翠鳥飛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間的動作來描寫,這樣完全口語化的表達,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姿態、動作的描述,體會翠鳥的可愛、活潑和“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翠鳥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關係,感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美好。

教學過程

一、教師謎語導入,激趣促學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來考一考咱們班聰明的同學。

出示謎語:一身綵衣多美麗,紅嘴藍翅翠綠羽。耐心等得時機到,銜來魚兒吞肚裏。對,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翠鳥。

翠鳥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它不僅漂亮,還會搭車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看這隻聰明的鳥

出示課題《搭船的鳥》

2.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自由朗讀課文,勾畫細緻觀察的事物

1.細緻觀察了大雨

找出描寫下雨的句子:天下着大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拉沙拉地響。

學習擬聲詞的用法,知道作者細心觀察雨是採用了用眼睛看和用耳朵聽來觀察具體事物的,引導同學們留意還有哪些觀察事物的方法。

2.細緻描寫了船伕,勾畫出描寫船伕動作的詞語。

3.細緻描寫了翠鳥

三、精讀課文,深入認識翠鳥

1.認識小鳥的美麗。

(1)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小鳥樣子美麗的段落,然後讀一讀,把你對小鳥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2)學生自己找段落、讀課文。

(3)指名學生讀一讀自己找出的段落。

(4)教師小結,並投影出示問題:“多麼美麗啊!”由此你體會到了什麼?你想怎樣讀這句話呢?。

(5)課文是怎樣描寫小鳥美麗的?請同學們自己試着找一找有關的句子。

指答(我看見一隻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麼美麗啊!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着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相機板書)

(6)誰見過鸚鵡,它長得什麼樣?(指名學生說一說。)

(7)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鸚鵡的圖片。(學生說說圖片中鸚鵡的樣子。)

(8)鸚鵡的確很漂亮,可本文卻說翠鳥比鸚鵡還漂亮,你們想不想看一看翠鳥的樣子?

(9)教師在學生的回答聲中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對比,加深對“比鸚鵡還漂亮”這句話的印象和理解。

(10)請同學們用書上的`話說一說翠鳥的樣子,然後你們可以在組內互相說一說。(學生照着書上的內容描述小鳥的樣子。)

(11)經過剛纔的練習,誰能不看書只看着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指名學生上前指着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然後學生在組內練習說)

(12)再讀“多麼美麗啊”“比鸚鵡還漂亮”,你的體會和剛纔比較有了什麼變化?(指名回答,教師評議並小結:覺得這隻小鳥更加美麗了,也更加喜歡這隻小鳥了)。

(13)總結翠鳥的外形美(相機板書外形美)

2.認識翠鳥捕魚的本領,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問題:如果你看到這樣一隻小鳥站在船頭,作者產生什麼想法?

(2)學生回答。

(3)教師評議並小結:這隻翠鳥到底打我們的船要去哪裏呢?

(4)配樂朗讀翠鳥捕魚的句子,讓學生閉眼想象翠鳥捕魚的畫面。

(5)出示翠鳥捕魚視頻,引導學生勾畫翠鳥捕魚的動作.

(8)投影出示問題:讀了這一段,你對小鳥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板書捕魚快)

(9)哪些詞語能說明翠鳥捕魚動作靈活?

(10)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着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板書)

(12)現在你們知道小鳥在船上幹什麼了吧?(捕魚)

3.感悟翠鳥的靈性。

原來翠鳥搭我們的船是去捕魚啊,那麼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搭過別人的車呢?總結翠鳥的靈性和對人類的信賴。

四、深入拓展,深化情感

1.出示翠鳥捕魚視頻,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翠鳥捕魚的一系列動作

2.播放剪輯好的視頻,分段觀察翠鳥捕魚動作,並用上一系列動詞如:收緊俯衝展開扎進張開咬住一蹬扇動飛起

3.完成課堂學習單並交流。

五:作業

1.仔細觀察家裏的小動物的外形和動作並寫下觀察日記。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4

生:搭船的鳥

師:搭,搭船;我們在生活中常說搭船就是?

生:乘船、坐船。

師:是的,搭就是乘坐的意思。搭,搭船的鳥。準備(手勢示意),跟我一起補充課題。“搭”左右結構,從左寫到右。先寫提手旁,一橫、二豎、三什麼?

生:三提。

師:三提收筆橫中線。接着,右上草字頭要緊湊;右下合字看起筆,中間一橫要壓線。

(二)質疑課題,激發閱讀興趣

師:請你跟我讀課題(我就跟你讀課題)。搭船的什麼?

生:搭船的鳥。

師:怎樣的鳥?

生:搭船的鳥。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惑或想發問的嗎?(相機板書:是什麼?怎麼樣?爲什麼?)

過渡語: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同學們讀後用心思考,竟能提出這麼多有價值的疑問,這是會學習的表現。那我們就帶着疑惑走進文本。

二:檢測預習,初讀課文

(一)檢測預習

過渡語:課前,大家已有預習,你能結合預習說說這是一隻什麼鳥?如果有點兒困難,你可以悄悄地看看課文。

生:這是一隻翠鳥。

師:你從哪裏知道的?

生:我從課文第五自然段讀到的。

師:(ppt出示第五自然第一句)我喜歡這樣的回答,知道是什麼,還知道從哪裏來,有理有據。母親告訴我,這是一隻什麼鳥?(這是一隻翠鳥。)翠、翠鳥、一隻翠鳥、這是一隻翠鳥。

2、識“翠”音、形

師:手準備,和我一起寫主人公的名字。翠上下結構,從上寫到下,上面是羽的變形,看起筆是橫折;下面這個部件讀卒(zú),關鍵在豎要出頭。翠(cuì),翠(cuì)鳥,平舌音真好聽。請用鉛筆在課題鳥旁工整地寫上翠鳥。

(二)初讀課文

1、同桌共讀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走進翠鳥,一起讀讀它的故事。請看初讀提示。

2、分組讀

師:哪一組同桌想來展示你倆的合作成果?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餘同學做評委,眼看字、耳聽讀,如果全對請擊掌一次;如果有錯,請舉手幫助。

3、檢測字音、連詞讀

師:從大家的朗讀中,我聽出預習做得紮實。老師這裏還有幾個句子,你會讀嗎?

(1)第一句:結合插圖理解“船篷”;聯繫生活讀準“沙啦”。

(2)第二句:讀準音難字“翠、翅、鸚鵡、長嘴”

(3)第三句:讀好“靜悄悄”的語氣

(4)第四句:讀準音難字“哦、捕”

三:走進文本,品讀語段

(一)這搭船的翠鳥是怎樣的?

師:我們初讀課文即知道搭船的鳥是一隻翠鳥,那這隻翠鳥是怎麼樣呢?你喜歡它嗎?不着急說,請自讀課文,到文中去找找,勾畫,爭取不看書也能說出來。提醒彙報方式:我認爲這是一隻()的翠鳥,我從文中()讀到的。

(二)聚焦第二自然段,從顏色感知外形之美

(1)體會總起句與分句的關係

彩色=翠綠色、藍色、紅色。

(2)鸚鵡圖片對比,感知外形美麗

師:老師去年買了一本書《發現最美的鳥》,這是書裏鸚鵡的'插圖,看了圖片,你最想用哪個詞誇誇鸚鵡?(鮮豔、好看……)

師:鸚鵡已夠吸人眼球、已夠漂亮了,文中說比鸚鵡還漂亮,誰比鸚鵡還漂亮?

生:翠鳥比鸚鵡還漂亮。

小結:這真是一隻漂亮的翠鳥。孩子們,我們有手、眼、頭,這是我們的外貌。而動物的羽毛、翅膀、長嘴就是他們的外形,請跟讀外形。所以,第二自然就是在寫翠鳥外形的漂亮。

(三)鏈接文本《翠鳥》,感知動作敏捷

師:這不僅僅是一隻外形漂亮的翠鳥,還是一隻怎樣的翠鳥?

生:這還是一隻會捕魚的鳥。

(1)找捕魚動詞

師:你能找到表示翠鳥捕魚的詞語嗎?請用三角形標註。

生:翠鳥捕魚的詞語:衝、飛、銜、站、吞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從縱身一躍的衝準備捕魚到捕到魚的銜,再到吃進肚子的吞,這就是作者有序的觀察。小手就是一隻會捕魚的翠鳥,準備,我讀句、你表演。

師:我們合作讀,我讀黑色字,大家讀黑色、紅色、黑色的字。像這樣讀:我正想着,它衝進水裏,不見了;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

(2)對比讀感知動作敏捷

師:你從我們合作對比讀中發現了什麼?

生:紅色的字寫出翠鳥捕魚動作快。

師:是的,一下子、沒一會兒,一口寫出翠鳥捕魚動作的快,老師送大家一個詞語:敏捷,它就表示動作快。

(3)迴文品讀翠鳥動作敏捷

師:我們一起讀讀這隻動作敏捷的翠鳥吧!我正想着,起!

(四)這隻翠鳥爲什麼要搭船呢?

師:課文讀到這裏,作者細緻的觀察、有序的觀察讓我們知道搭船的是一隻翠鳥,一隻外形漂亮的翠鳥,一隻動作敏捷的翠鳥。這似乎已清晰地告訴我們這隻搭船的鳥詳細情況,那課文第三自然段就刪除好了,可以嗎?

生闡述理由

小結:哦,原來,我們觀察一種動物時,不僅需要細緻觀察、有序觀察,還可以融一些合理的猜想,這樣讓課文更有意思。

(五)齊讀課文,讀中感悟細緻觀察

師:同學們,生活中不僅可以觀察鳥,還可以觀察一花一草一樹,甚至可以觀察我們生活的環境等。所以,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能一邊觀察,一邊融入合理的想象,你將會與美好結緣,發現更多美的事物。請同學雙手捧書,迴歸文字,讀讀文字背後傳遞的觀察之美。搭船的鳥,起。

四:指導寫字,落實形難字

側重形難字“搭、翠、嘴”;歸類學習帶口字旁字“啦、響、哦”。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教材中的重點,生字、生詞以及閱讀方法

2、小鳥搭船的小事進一步昇華對自然的熱愛,和諧相處

3、通過對一些簡單生活場景作細緻觀察,發現生活之美,熱愛生活

二、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

2、對最近天氣進行簡單記錄。通過天氣變化來感知心情是否因此改變,初步感知美

3、提前瞭解學生家裏養寵物的情況,並徵求家長同意,合作爲其拍幾個鏡頭進行展示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針對教材內容,對文章進行整體脈絡梳理,會讀、寫文中生字、生詞;掌握語文課文閱讀方法,通過對各個自然段的教學來進一步感知閱讀

2、針對學生,通過語文故事來領略生活美,並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教學方法

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主要通過問答,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啓發誘導,學生組成小組討論或獨立思考,貫徹“具有啓發性”、“突出主體性”、“注重思維性”原則。

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靈活多樣;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多種方法的優化組合。

五、教學流程

(一)單元介紹

(1)章節導入

由“生活中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章節的標語導入

過渡: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貝多芬的《小夜曲》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美是什麼?一個人的美又該如何評定?---(不能以貌取人,注重心靈美)

(2)整理章節大綱

課文+習作例文(習作單元)

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仔細觀察,將所得記錄下來

(二)走進課文《搭船的鳥》

(1)對題目做一個預測,引導他們聯想

鳥還會搭船?

爲什麼要搭船?

怎樣的船?怎樣的鳥?

(2)學生自己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並朗讀

(3)、請學生挑一個自己最拿手的生字到講臺上來講解自己是如何記憶的;在講解過程中,糾正易錯點(字寫在黑板上)

要求:先寫準,再寫好看。注意觀察字的結構,注意筆鋒。

(4)、通過預測,帶着疑問讀課文

將含有生字的詞圈出來,教學生如何記筆記(不同顏色的筆)、畫圈、畫三角形

(5)、易混淆的字(通過田字格細講)

俏/悄/銷/消/稍/哨

搭/嗒/塔

ò語氣詞

ó語氣詞

é吟哦

鸚鵡(都是鳥字旁,且鵡沒有一撇)

理解課文,作者對哪些事物作細緻觀察?

翠鳥

天氣、船、雨點——雨天船上的情景

第一段,師:這是一段怎樣的旅程?

平平常常,回家探親

蓑衣,用草編成的,“孤舟蓑笠翁”

笠,帽子

聯繫實際:世紀金源有一景區裏面有蓑笠——引發學生共鳴

第二段,一隻鳥飛到了船頭

師:這隻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的翅膀()長嘴()的羽毛

綜合概述:()的小鳥

-------色彩豔麗,百裏挑一,引人注目的鳥

變音

多麼美麗啊(li a )——ya

第三段,作者疑問,什麼時候來的?靜靜待在船頭,站在那做什麼呢

難道它要和我們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裏去嗎?

反問句改爲陳述句

不得不,雙重否定=肯定

連用三個問句,對這隻小鳥的好奇,那麼這些疑問有沒有解決?

——引發興趣,往下讀

第四段,對翠鳥捕魚的動作描寫

具體描寫{翠鳥} ----靜態(第二段)

----動態(第四段)

師:找出描寫翠鳥動作的詞● ▲﹏(符號標註,做筆記)

刻畫了動作敏捷的一隻翠鳥(衝、飛、銜、站、吞)

師:我仿寫了一個句子,一下子跳進水裏不見了,又衝了出來,紅色的小嘴叼着魚,一口把小魚吃了下去。

討論

衝——跳。速度更快,迅猛。

銜——叼。銜,悠閒;叼,有咬的過程。

翠鳥捕魚技術高超,還有輕鬆的意思(如銜着香菸)

吞——吃。速度更快(如豬八戒吞人蔘果連味道也沒嚐到,用的就是吞來形容)

一下子/沒一會——表示時間之快

師:什麼畫面?

翠鳥看似搭船,實則時刻觀察湖面捕魚

師:有沒有同學見過鳥是如何捕魚的?從語文課本中聯繫到實際生活,語文也是源於生活

介紹魚鷹,一種專門捕魚的鳥,豐富孩子知識面——趣味性

第五段,朗讀語句,注意語氣詞

情感:有趣、神奇——愉悅

寫作對象陽光、正面

啓示人和自然和諧相處

好漂亮——鳥籠?

搭船——嫌棄、趕走?

熱愛自然、熱愛小動物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統編教材中首次呈現的習作單元,單元主題是“觀察”。本單元語文要素一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二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搭船的鳥》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作家郭風寫的一篇散文。文章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重點描寫“翠鳥外形的美麗”和“翠鳥捕魚動作的敏捷”。作者用他善於觀察的眼睛,細緻有序的描寫手法,讓我們看到了一隻美麗又充滿靈性的翠鳥。

作爲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本課的教學,重在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表達方法,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體會“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進行的細緻觀察,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本單元序列性強,考慮到三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教學時可以提供“觀察記錄單”,動物視頻、圖片等,引導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習觀察,爲習作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一)認識“父、鸚”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9個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9個詞語。

(二)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作者對翠鳥的外貌所做的觀察。

(三)感受作者觀察的細緻,嘗試觀察身邊的事物,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三、教學準備

觀察記錄單,動物圖片,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瞭解單元主題,導入新課

1、提示習作單元,學習篇章頁。

啓發思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五單元是個很特殊的單元,這是一個習作單元。讀一讀篇章頁,你有什麼發現?

根據學生回答,明確單元學習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2、瀏覽單元目錄,明確單元學習要求。

(1)教師引導:就如篇章頁所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瀏覽目錄,你發現本單元的文章作者都觀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物?引導學生瀏覽單元目錄,瞭解本單元課文的觀察對象和單元習作內容。

(2)教師小結:這個單元,我們要通過學習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來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還要學習觀察,把自己的觀察所得寫下來。只要留心觀察,你也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美。

3、導入《搭船的鳥》的學習。

(1)板書課題,引導讀題:搭船的鳥。(板書課題時在田字格內範寫“搭”字,指導識記書寫)。

(2)教師引導:這隻會搭船的鳥可能是一隻什麼鳥?說說你猜測的理由。

(3)指導正確書寫“翠、羽”。

引導觀察“翠”和“羽”,發現“翠”的上部和“羽”的不同之處;重點指導“翠”的書寫:“羽”字頭,但是“羽”的第一筆、第四筆都去鉤。

4、引導據題質疑,教師歸疑。

(1)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2)教師歸納學生疑問:作者觀察到的究竟是一隻怎樣的翠鳥?它爲什麼要搭船?

(二)初讀課文,瞭解作者的觀察結果

1、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要求: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讀完後想一想讀課題時提出的兩個疑問。

2、初讀反饋。

(1)檢查詞語“父親、嘴巴、沙啦、鸚鵡、靜悄悄”的認讀及“嘴、親、父、沙、啦、響”等6個字的書寫。

指導要點:讀準多音字“啦”。隨機指導“嘴”字的書寫:“口”窄小,底部在橫中線;“此”寬扁,“角”窄長。

(2)引導交流:你看到了一隻怎樣的鳥?你知道它爲什麼要搭船了嗎?

交流中引導學生初步瞭解翠鳥外貌美麗、會捕魚,很聰明。

3、默讀課文,聚焦“觀察”,瞭解觀察結果。

(1)藉助課後思考練習第一題默讀思考: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緻觀察,說說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組織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

預設:①翠鳥。引導學生讀讀找到的句子、段落。

預設:②船伕。指導學生讀好“船伕披着蓑衣在船後用力地搖着櫓”,注意停頓。)

拓展:課文中還有很多和“船”有關的詞語,出示——

船頭船篷船櫓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指出圖片中的“船篷、船櫓、船頭”。

預設:③雨。讀讀相關句子,瞭解作者還在用“耳朵”觀察。

(3)教師小結:我在平常的一次去鄉下的路上發現了這麼多有趣的事物,重點觀察了翠鳥的外貌和捕魚時的動作,還知道了觀察不僅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隨機板書:看、聽。

4、指導書寫“母親、外祖父、雨點、船伕、用力、船頭、翠鳥”等7個詞語。

(三)瞭解“我”對翠鳥外貌所做的觀察

1、學生按照提示自主學習第二自然段。

出示學習提示: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一隻怎樣的翠鳥?把有關的詞句畫出來。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預設1:從描寫顏色的詞語中看到了一隻漂亮的翠鳥。

(1)引導學生關注描寫顏色的詞“彩色”“翠綠”“藍色”“紅色”,感受色彩的豔麗。

(2)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瞭解作者觀察了翠鳥不同部位(羽毛、翅膀、長嘴)的顏色。

(3)朗讀感受翠鳥的色彩豔麗。

預設2:從“比鸚鵡還漂亮”這句中感受到翠鳥的漂亮。

(1)引導觀察鸚鵡:鸚鵡不同部位的顏色是怎樣的呢?出示鸚鵡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鸚鵡不同部位的顏色。

()的羽毛的()翅膀

()的長嘴()的()

(2)教師小結:我們學着作者的樣子進行了細緻的觀察,發現了鸚鵡各個部位顏色的不同,感受了鸚鵡的漂亮,翠鳥可比鸚鵡還要漂亮!

(3)朗讀感受翠鳥的色彩豔麗。

3、指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體會翠鳥的美麗。

4、指導書寫翠綠等2個詞語。

(四)瞭解“我”對環境所做的觀察,進一步感受翠鳥的美麗

1、啓發思考:作者是在去鄉下的路上見到這隻美麗的翠鳥的,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是一趟怎樣的旅行?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預設:這是“平常的'旅行”。

引導抓住“天下着大雨”、雨點“沙啦、沙啦”地響、“坐在船艙裏”體會旅途的平常,瞭解作者對環境所做的觀察。

3、教師引導:就在這平平常常的旅途中,一隻漂亮的翠鳥突然出現在我的船頭。(出示插圖)藉助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突然出現在船頭的翠鳥帶給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帶來的驚喜。

4、朗讀第一、二段,感受翠鳥的美和給自己帶來的驚喜。

5、教師小結:一次平常的旅行,卻因爲有了翠鳥的出現變得趣味盎然。

(五)嘗試觀察身邊的事物

1、出示不同類型、不同姿態的小動物圖片,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仔細觀察它的外貌。

2、引導學生同桌交流:你觀察到了什麼?

3、寫一寫:把自己的觀察成果寫一寫。

4、全班交流,反饋評價。

引導評價:你最喜歡哪個同學筆下的小動物,說說喜歡的理由。(教師引導學生將評議重點放在有沒有對小動物的外貌進行細緻觀察。)

5、課後延伸:課後觀察一種小動物的外貌,用關鍵詞或短語把自己的觀察所

得記錄在“觀察記錄單上”,也可以用照片、視頻來記錄自己的觀察所得。

(六)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重點了解了作者對翠鳥外貌所做的觀察,感受了翠鳥的美麗,也初步體會到留心觀察的好處。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感受作者對翠鳥動作的細緻觀察。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正確書寫“搭、父、嘴”等13個生字,會認“父、啦、鸚、鵡、悄”五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評價任務

任務一:正確書寫“搭、父、嘴”等13個生字,會認“父、啦、鸚、鵡、悄”五個字。

任務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任務三: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評價要點

一、複習鞏固。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詞。

二、精讀讀感悟。

出示閱讀要求:請同學們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麼鳥?這隻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喜歡這隻鳥嗎?可以用鉛筆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和詞語,把你喜歡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1.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所畫的語句,互相讀一讀,說說爲什麼喜歡?

2.班級內彙報。

準確讀出本課生字新詞,並會寫生字。(評價目標一)

三、重點句段指導。

1.你知道這隻鳥長什麼樣子嗎?(生說後,出示鳥樣子的句子)

板書:嘴——紅色

羽毛——翠綠

翅膀——藍色

得出:外形美麗(根據板書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這樣一隻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麼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3.“我”發現翠鳥後仔細觀察它可愛的樣子,找到描寫翠鳥樣的句子後反覆讀一讀。(生讀)

4.“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麼樣?

板書:一下子沒一會兒

得出:動作迅速、敏捷。

5.讀下面這段話,注意加點的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着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師指導朗讀。

6.最後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隻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的老師。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7.小翠鳥居然敢站在船頭,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8.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指導學生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評價目標二)

四、拓展閱讀。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給同桌,可以說說爲什麼喜歡?

2.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的翠鳥的知識介紹給自己的夥伴。

附:板書設計

搭船的鳥

長嘴——紅

美麗羽毛——翠綠

翠鳥翅膀——藍色

本領高一下子沒一會兒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研讀對翠鳥動態的描寫,感受翠鳥捕魚時動作的敏捷,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

2、抓住節點,梳理順序,學習慢鏡頭觀察的方法,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流程】

一、立足起點,指向“寫了什麼”

1、經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船頭的鳥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作者心裏冒出一個又一個問題。作者正想得入神,翠鳥開始行動了,它在幹什麼?(翠鳥在捕魚)

2、對比課文讀一讀,只用一個動作“捕”,這樣寫好不好?

出示:

A、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着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B、我正想着,翠鳥開始捕魚。

預設:只用一個動作“捕”,沒能把捕魚過程寫清楚。

3、那文中是如何將捕魚過程寫清楚的呢?請圈出表示動作的詞。(衝、飛、銜、站、吞)

4、翠鳥有這麼多動作,我們用手勢來體驗一下捕魚的過程。

5、藉助動作詞,誰能說清楚翠鳥捕魚的過程?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起點出發,通過對比的方法,體會將動態寫清楚的必要。圈出表示動作的詞,感受作者是如何寫清楚的。用手勢來體驗,符合學生思維特點,直觀感受捕魚的動態過程。藉助動作詞,複述捕魚過程,實現語言內化,再次感受動作詞的妙處。至此,對動態建立初步感知,即通過一連串動作來呈現。】

二、揣摩語言,指向“爲什麼寫”

1、這麼多動作,猜猜捕魚的過程有多快。別瞎猜,再讀這段話,說說你的根據。(預設:關鍵詞“一下子”“沒一會兒”。)

2、視頻驗證:別眨眼,從翠鳥離開枝頭到回到枝頭,數一數一共有幾秒。(三秒)

3、現場體驗:請一位同學從教室這頭“飛”到那頭,模仿翠鳥捕魚的過程。

點撥:這位同學氣喘吁吁,所用時間還是超出了三秒。再看翠鳥,三秒之內幾個動作一氣呵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動作敏捷)

4、聯繫生活:如果讓你下水抓魚大概花多長時間?漁夫撒網捕魚大概花多長時間?這樣一對比,你覺得翠鳥技術怎樣?

點撥:將動作寫具體,表現高超的捕魚本領。

5、指導朗讀:讓我們再回味一下翠鳥動作的行雲流水。

【設計意圖:

抓住關鍵詞體會捕魚的速度,感受語言的力度與情味。視頻驗證,激發學習興趣,達成直觀感受。現場體驗,在對比中感受動作的敏捷。聯繫生活,在對比中感受捕魚本領的高超。至此,進一步體會將動態寫清楚的意義,充分體會動作詞的表達效果。】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0

一、教材簡析

《搭船的鳥》是統編版國小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是教科書專門編排的習作單元,它以觀察爲主線,通過一系列閱讀和習作活動,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和細緻觀察的好處,着力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生活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今後的習作能力發展奠定基礎。

在編排體例上,本單元除《搭船的鳥》之外,還編排了另一篇精讀課文《金色的草地》,然後是交流平臺和初試身手,之後是兩篇習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的楊梅》,最後是單元習作我眼中的繽紛世界。本課作爲習作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其定位與其他單元不同,教學應直接指向表達,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細緻觀察,明確細緻觀察與生動表達的關係,懂得留心周圍事物的重要性。

《搭船的鳥》一文的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郭風,課文描寫了我在去鄉下的路上觀察並認識翠鳥的過程。只是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對於司空見慣的事物、短暫停落在船上的鳥,常人往往熟視無睹,習焉不察,但作者卻獨具慧眼,對其體察入微,進而發現生活的詩意。因此,本文是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細緻觀察的極佳載體。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瞭解作者所觀察的事物。

2·品析生動表達的語句,感受作者觀察的細緻。(教學重點即目標2)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強化生字。

2·瞭解起點,同步識寫。

3·檢查預習,認讀詞語。

環節二:問題驅動,整體感知

1·圍繞課後習題,自主讀文,相互交流。

思考:作者和母親在探親途中,對哪些事物進行了細緻觀察呢?你是從哪裏發現的?

2·指名彙報,相互補充,點撥引導。

環節三:品讀感悟,深入發現

1·聚焦作者觀察的事物,咂摸語句,感悟作者觀察的細緻。

2·回扣單元主題,暢談對主題的理解。

3·歸納小結,鼓勵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指導書寫“親、父、啦、響、羽、悄、吞、哦、捕”10個生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

2.通過閱讀“翠鳥捉魚”一段,感受翠鳥動作的敏捷,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

3.回顧全文,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學習觀察的方法,激發學生留心觀察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我”對翠鳥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緻。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引導回顧: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麼?

2.師生交流:

我們知道了作者都對哪些事物做了細緻觀察:

(1)作者觀察了下雨時船上的情景。

(2)作者觀察了小鳥的樣子。

(3)作者觀察了小鳥捉魚的動作。

3.師小結:

上節課我們還詳細瞭解了作者對翠鳥外形的描寫,讓我們再次帶着欣賞的感情讀一讀這一段:

後來雨停了。我看見一隻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麼美麗啊!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着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4.過渡:作者不光對翠鳥的外形觀察的細緻,描寫的精彩,對翠鳥捕魚這一部分描寫的更是畫面感十足,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二、學習“翠鳥捕魚”,體會作者觀察的方法。

1.自由讀第4自然段,說說課文中的翠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動作敏捷)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着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2.交流預設:

(1)翠鳥飛得很快。(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翠鳥一下子衝進水裏,一個“衝”字,寫出了翠鳥動作迅速。

(2)翠鳥捉魚的本領很好。(談體會)“沒一會兒”它又飛起來了,還銜着一條小魚,時間很短。(理解“銜”,叼着)

3.作者對翠鳥捉魚這一場景的觀察,主要是體現在翠鳥的動作上。除了“衝、銜”,翠鳥還有哪些動作,請你圈出來。

(1)學生自由讀書、圈畫、交流(衝、飛、銜、站、吞)

(2)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

①課件出示課後第二題。

②請聽老師範讀,注意加點的動語,邊聽邊想象翠鳥捉魚的畫面。

③學生交流:描述自己看到的畫面,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表演。

④此情此景,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翠鳥捉魚的畫面?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1、雙線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觀察的細緻,又要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語言的美。

2、實踐學習:指導學生品味語言,感受觀察的細緻之處,進而閱讀和品評拓展作品,感受細緻觀察的妙處。

教材解析:本文是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尋找和發現更多的美。同時結合不同的文本,讓學生體會坐着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奇妙發現和感受,體會文字的表達效果。進而通過例文研讀,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這篇課文篇幅不長,但卻是學生認識“細緻觀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過閱讀分清一般敘述和細緻觀察的區別,進而抓住重點詞句感受這份細緻所在及其表達效果,初步瞭解細緻觀察可以從環境、外形、行爲入手,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能夠抓住重點詞語聯想動態情景,體會文中這隻鳥兒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準確性。本文能夠激發在生活中觀察的意識,提升觀察和描寫的能力,既有利於學生的閱讀理解,又有利於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識字學詞的能力,對於文中出現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詞語可以通過圖文了解。對於“細緻觀察”有初步的認知,但是還需要提升準確的判斷力,提升語言的感受力,對於“細緻觀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還要有更加具體、系統的認知和實踐。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這隻搭船的鳥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感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2、能夠結合文本認識細緻描寫,指導細緻描寫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鳥兒的外形和動作等。

3、通過品味帶有動作的重點句,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感受翠鳥的敏銳、伶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內容,認識並品味細緻觀察,瞭解觀察的不同角度,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

感受細緻描寫中語言描述的準確性。

教法:比較閱讀法

學法:邊讀邊想象、對比辨析法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自讀課文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詞語檢測:搭船沙啦沙啦羽毛羽毛長嘴

靜悄悄吞下去捕魚

2、 “搭船的鳥”指的是翠鳥,題目的特別之處,體現了作者與鳥相遇的方式,隨機觀察的好習慣。

二、學習課文:

1、認識細緻觀察,體會語言差異:

(1)在文字描述中,有時候我們選擇簡單描述,有時候就要細緻觀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這兩種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讀讀看,說說哪一句可以算作細緻觀察。

學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響。”屬於細緻觀察,因爲“打”字帶來的力度,“沙啦沙啦”聽到的聲音。

“船伕披着蓑衣在船後用力地搖着櫓。”屬於細緻觀察,因爲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師小結提示:只要是用準確的詞語描述事物具體的一方面,就是細緻觀察。第一段對環境和船伕做了細緻觀察。

2、尋找細緻觀察,體會語言魅力:

(1)自讀課文其他段落,在你認爲是細緻觀察的語句旁邊標註“Δ”,看看作者還對哪些事物做了細緻觀察。

(2)同桌交流:說說你的閱讀發現,把句子讀給同桌,說說細緻在哪裏。

(3)全班交流:

預設1:翠鳥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上帶着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嘴。

(抓住顏色特點來寫外形。)

教師追問:“我看見一隻彩色的鳥站在船頭,多麼美麗呀!”是不是細緻描述?

引導學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麗”是感覺概述。

預設2:翠鳥捕魚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課時,沒一會兒,它飛起來,紅色的長嘴銜着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鳥的動作來寫捕魚的過程。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嘛?

(教師引導想象畫面,體會翠鳥的敏捷伶俐。)

對比體會:你覺得哪個字用的最妙?“衝”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現的整個、快速吃下去的樣子。

教師小結:描寫一隻鳥,外形和動作都可以很細緻。

三、拓展閱讀:

其實,還有一位作家也喜歡翠鳥,看看它是怎麼寫的,說說什麼地方寫得細緻。

(課件出示《翠鳥》文本,自讀,組織交流。)

四、佈置作業:

1、閱讀一篇寫鳥的文章,看看哪裏做了細緻觀察。

2、嘗試自己觀察一處景物或者一種動物,儘量做到細緻觀察,看看有沒有奇妙的發現。

板書設計:

搭船的鳥

一般描述細緻觀察

環境角色外形動作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識翠鳥,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翠鳥的,感受留心觀察的好處。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翠鳥的。

教學難點: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PPT演示。

教學過程

初讀課文,品讀第一自然段

1.請同學們拿出語文課本,翻到第15課。我們一起齊某某課題:15預備齊。這是一篇觀察作文,那作者觀察了什麼呢?

2.女生讀第一自然段,全班同學找一找作者寫了什麼呢?並畫出來。誰來說一說?(生:雨、船伕)

那作者是怎麼描寫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PPT)“我和母親坐着小船”(師:作者把他們的交通工具都寫出來了。)“到鄉下外祖父家去”(師:還寫出了他的目的地)

作者觀察得真細緻呀!

作者還觀察到她和媽媽坐在哪裏?(船艙裏)大家一起讀這句話。

作者還觀察到那天的天氣,那天的天氣怎麼樣?(男生讀)她觀察到那天天還下着大雨,雨點打在哪?(船篷上)發出怎麼樣的聲音?(沙某某沙某某地響)。沙某某是一個擬聲詞,這是作者從哪個角度進行觀察的呢?(聽)。同學們觀察得也很仔細。

作者還觀察到了什麼呢?(第一二組讀)這一句作者觀察到了什麼呢?(船伕用力地搖着櫓)這是對船伕的什麼描寫?(動作)。

總結:所以這一段話作者從哪些方面進行了細緻的觀察?(ppt出示:聽、動作)

精讀課文,品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後來呢?(齊某某句子:後來雨停了)這是一句過渡句,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說明了下面要寫的是即將發生的情況。下面發生了什麼呢?誰來讀一讀?(生:我看見XXXXXXXXXX紅色的長嘴。)

我們一起來看這幾句話。請同學們用橫線畫出這句話的中心句(中心句就是,後面的話都是圍繞着那句話寫的)我請趙某某說一說他找的是哪一句?(生:我看見一隻美麗的小鳥站在船頭,多麼美麗啊!)非常準確,同學們找的也是這一句嗎?沒找對的同學要改正過來。

小結:這就是這句話的中心句,總寫了鳥的美麗。大家一起齊某某一遍

他是從哪個地方觀察的呢?圈出來。誰來說說他圈了什麼?(羽毛、翅膀、長嘴)。我們一起看,作者觀察到小鳥的羽毛是什麼色的?(翠綠的)翅膀呢?(藍色)還有一張什麼樣的長嘴?(紅色的)。這是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做出來觀察,把“外形”寫在這段話的旁邊。

作者覺得翠鳥比(鸚鵡還漂亮),這裏用翠鳥和鸚鵡一起對比,突出了翠鳥的美,比花花綠綠的鸚鵡都漂亮,那是多麼美麗啊!在我們寫作文時,我們想表達一件事物的優點或缺點時,也可以用對比的方法,比如陸子毅很高,比老師還高。

填一填。齊某某句子,再次體會翠鳥的美麗。

看見這樣一隻美麗的小鳥,“我”會產生哪些疑問?誰來說一說?(生:他什麼時候XXXXXXXXXX外祖父家裏去嗎?)嗯你把作者的疑問都讀出來了,這是對作者的心理描寫。

作者爲什麼會產生這些疑問呢?(因爲他一直注意小鳥)是的,作者一直注意着、關注着小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他很喜歡這隻小鳥,只有喜歡纔會一直關注着它、觀察着它,爲下文他要對小鳥作出仔細觀察作鋪墊。

ppt出示總結,齊某某

接下來作者又觀察到小鳥什麼了呢?我們一起讀第四自然段。這是作者對小鳥的什麼進行描寫?(動作)

你從哪看出來的呢?用三角符號找一找動作的詞(衝、飛、銜、站、吞)太棒了同學們!現在拿出筆一起把這幾個動詞畫出來,並把”動作描寫”寫在這段話上面。

我們可以從這幾個動詞看出小鳥的捕魚技術怎麼樣?(很厲害、熟練),我們也可以說它的捕魚技術很嫺熟,嫺熟也是熟練的意思。

我們還可以從“一下子、沒一會兒”看出小鳥捕魚的速度很快很敏捷、用橫線畫出來。

小鳥捕到魚之後,站在船頭一口把魚吞了下去。作者居然還觀察到小鳥吃魚是一口就把魚吞了下去,觀察得真仔細。我們也可以學一學作者這樣的觀察方法,留心身邊的事物。

最後母親告訴我這是一隻什麼鳥?我們一起讀第五自然段。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那隻鳥的名字叫“翠鳥”,這真是一直有靈性的鳥兒,它居然還會搭我們的船捕魚吃,一點兒也不怕人。在小鳥搭船時,我們也沒有打擾它趕它走。

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1.一次普通的旅行,翠鳥這位“不速之客”帶給了“我”許多遐想。其實,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大自然給予了我們許許多多美好的景象。

2.(ppt出示圖片)同學們看見這張圖覺得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很美好,你喜歡這樣的情景嗎?所以我們以後遇到小動物要與小動物和諧相處,默默地觀察它就好了。

板書

羽毛翠綠

外形翅膀帶藍色

紅色長嘴親近美好自然

搭船的鳥人鳥和諧共處

動作衝、飛、銜、站、吞

五、課後習題

1.它一下子?進水裏,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起來了,紅色的長嘴?着一條小魚。他?在船頭,一口把小魚?了下去。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對那些事物做了細緻觀察,說說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3.小練筆:學習本文寫翠鳥的方法,寫一寫你認識的一種動物,把它的相貌寫清楚(100個字左右)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鄉下的路上觀察並認識翠鳥的過程。課題中一個“搭”字,就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這樣的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因爲“我”留心周圍的事物並細緻觀察,得以認識的一位可愛的新朋友——會“搭船”翠鳥,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對小動物很感興趣,文中的翠鳥那樣的美麗與可愛: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着一些藍色,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它捕魚又很敏捷、迅速。這是都是“我”細緻觀察的結果,因爲留心觀察,“我”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給“我”的旅途增添了快樂。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平時我們自己也應該像這樣留心觀察,積累習作的素材。

教學目標:

1、會寫“翠”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緻,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3、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緻,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媒體:

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善於觀察的孩子往往會有新奇的發現。有一個小朋友有一雙敏銳的眼睛,看看善於觀察的他又有什麼新發現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5課《搭船的鳥》。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會寫“翠”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緻,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3、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精讀課文,品味感悟

1、認識翠鳥。

(1)師:這隻會搭船的鳥是一隻什麼鳥?你是怎麼知道的?

課件出示:母親告訴我,這是一隻翠鳥。

齊讀句子,強調“翠”的寫法。

(2)師:讓我們一起去和它做朋友吧!

出示翠鳥的圖片,談談你對翠鳥的印象。

2、品讀第二自然段。

(1)快速瀏覽課文,哪個自然段寫出了翠鳥的美麗樣子?

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這段話中的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翠鳥很美麗?

點撥:抓住“美麗、翠綠、藍色、紅色”等詞語體會。

師:聯繫生活實際說說“翠綠”是什麼樣的顏色?“藍色”又讓你感受到了什麼?從“比鸚鵡還漂亮”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讀一讀這句話,把翠鳥的美讀出來。

過渡:紅色、翠綠、藍色,這麼多描寫顏色的詞語一起用,就爲我們描寫了一隻彩色的小鳥。

(4)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

看到這樣的一隻小鳥,你們是不是也喜愛這隻小鳥呢?讓我們帶着喜愛之情,一起美美地讀一讀第2自然段吧!

(5)總結方法。

作者先總寫鳥的美麗,再分別從鳥的羽毛、翅膀、嘴來寫鳥的美麗,並與鸚鵡進行對比,突出小鳥的美麗。

要學習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主要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3、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這麼美麗的一隻鳥站在船頭,會讓人產生什麼想法?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麼想的?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

(2)從這段話的三個小問號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點撥:突出了“我”對小鳥的關注和喜愛,表現出了孩子的好奇與天真,充滿了童趣。

(3)指導朗讀。

4、品讀第4自然段。

(1)師:這隻美麗的翠鳥搭乘我們的船到底是幹什麼呢?

出示課文句子:哦,這隻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

(2)課件播放翠鳥在湖面上捕魚的視頻,學生看看翠鳥是怎樣捕魚的?說一說你的感受。

學生自由交流。

(3)作者也爲我們記錄了翠鳥捕魚的過程,讓我們自由朗讀第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找出關於翠鳥捕魚的動詞圈畫出來。

(4)小組合作學習,彙報交流。

翠鳥捕魚的動詞有“衝、飛、銜、站、吞”

a、“衝進”說明翠鳥的敏捷、靈活。

b、如果把“吞”換成“吃”,好不好?

(引導學生體會“吞”字是指整個兒地或成塊地一下子嚥下去,表現出翠鳥吃魚的速度之快。)

c、指名錶演“銜”的動作。(用嘴叼)

師:看了翠鳥捕魚的經過,你又有什麼話想對這隻美麗的翠鳥說呢?

你還從哪些詞語能體會出翠鳥捕魚動作快?

師小結:“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翠鳥速度快、時間短、捕魚水平高;

e、指導朗讀:用輕快的語氣讀,讀出翠鳥的活潑可愛。

5、再次學習第5自然段。

(1)這隻翠鳥搭乘我們的小船,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飛行的勞苦,還可以在船上休息,並且捕到魚,說明翠鳥有什麼特點?

(會搭船捕魚)

(2)這真是一舉多得呀!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翠鳥?

(3)聰明體現在動物身上,我們就成之爲“靈性”。

四、運用方法,仿寫練習。

1、翠鳥的美在於它有着色彩豔麗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細緻的觀察可以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多更深的瞭解。同學們,你們留心觀察過周圍的事物嗎?請你用幾句話寫下來,把它的特點介紹給大家。

2、學生仿寫。

3、小組交流。

4、教師評價。

五、課堂小結,昇華感情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5

課型:

新授。

教法:

自主學習法。

教學目的:

1、正確認讀本課的十一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認識翠鳥,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重點:

正確認讀十一個生字;

難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搭”什麼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書,乘、坐的意思。組詞,“搭船”是什麼意思?“順便乘坐船”的意思。揭示課題“搭船的鳥”,這又是什麼意思呢?順便乘坐船的鳥。想不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呢?那我們就去學習今天的課文吧。

板書:風鈴草

二、初讀課文

1、明確這堂課的要求: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自由讀兩遍課文;讀第二遍的時候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

3、將畫出的生字再在課文中讀兩遍。

4、分組讀課文,評出小組裏讀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讀。

5、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全班評價。

6、自願讀課文,看誰想讀,勇敢地站起來讀。

三、認讀生字

1、出示小黑板,齊讀生字,先讀帶點的字,再讀詞語。

2、指名讀生字。

3、讀生字卡(單個字)。

四、再讀課文,思考問題

自由讀一遍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課時

1.讀課文,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和好處。

2.閱讀語段,通過品味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重點

通過重點詞句,想象情景。

難點

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複習鞏固。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搭船的鳥》。

二、讀課文,思考問題

1.課文中都有哪些人?他們要幹什麼去?途中遇到了誰?(文中講了“我”和母親坐船去鄉下外祖父家裏,途中遇到了一隻搭船捕魚吃的翠鳥。)

2.齊讀第1自然段。教師相機出示“小船”的圖片。

三、品讀第2自然段,體會觀察

1.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麼樣的,你喜歡這樣的鳥嗎,爲什麼?教師隨着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出示第2自然段。

3.指名學生讀。

4.交流讀後的體會。

師:在你眼前,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5.這隻翠鳥有哪些特點?請在文中畫出來。

6.教師板書這隻翠鳥的特點。

羽毛——翠綠

翅膀——帶着一些藍色

嘴巴——長、紅色

7.交流討論,作者抓住了翠鳥的什麼特點來進行觀察和描寫。

8.教師總結:作者仔細觀察,抓住了翠鳥的外形特點,通過展開想象和與同類事物作比對翠鳥進行了描寫。

四、品讀第3自然段

師:如果你看到這樣一隻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麼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中的問句。

師:那麼這隻翠鳥到底要幹什麼呢?(學生自由想象,小組內交流。)

五、品讀第4、5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說說翠鳥捕魚的情形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找出描寫翠鳥捕魚時的動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3.從這些動詞中,你發現了什麼?(作者觀察得十分仔細。)

4.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指名學生回答這隻翠鳥搭船是要幹什麼。(捕魚吃)

六、迴歸整體,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1.這次旅途剛開始是怎樣的?後來呢?是什麼使這次旅行發生了變化?(指名學生說)

2.一次普通的平常之旅,因爲翠鳥的出現,使得整個旅行充滿了快樂,這是因爲作者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我們自己也應該像這樣留心觀察,積累習作素材。

七、昇華主題,出示小狗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看到這幅圖片想到了什麼?你們覺得這幅圖片怎麼樣?你喜歡這樣的情景嗎?你們能像作者那樣仔細觀察,然後寫下來嗎?(學生書寫)

搭船的鳥

翠鳥

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讀課題後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確想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變“要我學”爲“我要學”。通過從文中找有關的詞句,發現作者觀察的方法,引導學生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並再次通過體會描寫翠鳥捕魚的動詞去引導學生感悟: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用上這麼準確的動詞。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會寫“搭”“啦”“響”“嘴”“吞”“哦”6個生字。

2.品讀描寫翠鳥捕魚的語句,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感受“我”觀察的細緻。

3.朗讀課文,感受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學習重難點

品讀描寫翠鳥捕魚的語句,感受觀察的細緻,學習“抓動作”觀察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複習,鞏固舊知。

1.複習內容,回憶翠鳥的美。

2.鞏固觀察靜態事物的方法:抓特點。

二、理解課文,學習方法。

1.讀第3自然段“我”的疑問,感受翠鳥的突然出現帶來的驚喜和好奇,瞭解帶着問題觀察的方法。

2.讀第4自然段,通過動作詞“衝”“飛”“銜”“站”“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感受“我”觀察的細緻,學習“抓動作”觀察的小妙招。

三、學用妙招,練習觀察。

1.播放視頻《沙漠裏的小蜥蜴》。

2.“在熱得連沙子似乎要熔化的沙漠裏,小蜥蜴會有哪些舉動?”關注小蜥蜴的動作,學習細緻觀察。

3.先和同桌交流觀察到的動作詞,再試着填一填。(可以藉助以下句式,也可以不用。)

午後的.沙漠,真是熱極了!

那裏的小蜥蜴,也有些吃不消了。它的眼睛,肚子。一會兒後爪,一會兒前爪,連尾巴。它再也受不了。

六、迴歸課文,感受信任。

1.結合單元交流平臺,回顧觀察方法,認識到:細緻的觀察可以讓我們對事物有更多更深的瞭解。

2.讀第五自然段,聚焦“搭”字,感受信任的美好。

七、細緻觀察,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搭、吞、啦、響、嘴、哦

2.說說發現,明瞭原因。

3.教師示範,學生練習。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基礎點:音難字“翠、悄、鸚鵡、捕”;多音字“啦”;形難字“搭、翠、嘴”。

誦讀點:品讀第二自然段描寫顏色的詞語,感受其外形之美;品讀第四自然段描寫捕魚動作的詞語,感受其動作之快。

思考點:這是一隻怎樣的翠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訓練提取關鍵詞語的能力。

拓展點:課外閱讀推薦《發現最美的鳥》,找生活中的.一種動物觀察其外形、動作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教學目標的基礎點、誦讀點、思考點。

教學難點:感知作者細緻、有序的觀察方法,在生活中做一個樂於觀察、發現美的孩子。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一)直呼導入,識“搭”音、形、義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正確認讀本棵十一個生字,會寫八個。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反覆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引導學生學習課外讀物,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供學生欣賞,學生自由談觀後感

2、一次,一隻翠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幹什麼呢?小朋友心裏是怎樣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並標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課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頭組詞。

4、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5、檢查朗讀,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彙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以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後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6、更換語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讓學生再認。

7、脫離語境,小組長檢查組內識字情況。

第二課時

一、生字複習

出示生字詞卡片,通過做“過獨木橋”的遊戲複習鞏固。

二、再讀課文,深入品位

1、師:剛纔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現在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麼鳥?你喜歡這樣的鳥嗎?爲什麼?教師隨着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麼美麗的小鳥啊!”師: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麼?你想怎麼讀這句話?引導學生一邊想小鳥的樣子,一邊讀後面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

3、課件出示翠鳥圖,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積累語言。

4、如果你看到這樣一隻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麼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5、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麼樣?師指導朗讀。

6、最後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隻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三、積累與擴展

1、生背自己喜歡的段落,並說說爲什麼喜歡。

2、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翠鳥的知識介紹給周圍的夥伴。

第三課時

一、複習課文

檢查朗讀情況,先指名讀,再齊讀,指名檢查背誦情況。

二、指導生字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型、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生試說筆畫筆順。

2、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小小書法家”。

4、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進行修改。

5、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6、練習:邊讀邊寫。

柏拉圖曾說:“我們必須尋找一些藝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開闢一條道路,使我們的年輕人由此而進,如入健康之鄉;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如坐春風如沾化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間受到薰陶,從童年時,就和優美、理智融合爲一。”而我認爲教師也可成爲那“藝術巨匠”,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與一切美善事物相遇、相知、相融,而語文課堂正是這樣一片讓孩子們與美相遇、打開孩子與自然生命連接、啓迪學生、提升能力的沃土。

《搭船的鳥》是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留心觀察”,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作要求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去鄉下的路上留心周圍事物並細緻觀察,得以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會“搭船”的翠鳥,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本文搭船的主體是一隻翠鳥,一個“搭”字,賦予翠鳥以人性和靈性,字裏行間充滿了童真,讓讀者感悟到人和動物相處的融洽與和諧。

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設置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描寫翠鳥的語句,緊扣關鍵詞句釐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瞭解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作者觀察的細緻,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2、能借助觀察記錄單學習作者觀察翠鳥的方法來觀察身邊的細緻,記錄觀察所得,並掌握如何進行簡單的外形和動作描寫。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積極情感。

與此同時,我設計的這堂課也秉承着學校“興發教學”的理念,緊跟興發教學的步伐,將始於自然、立於禮、啓於智、成於樂較好地融入到了課堂。具體解析如下:

一、始於自然——打開學生自然生命

柏拉圖認爲:“先入爲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爲了培養美德,兒童們最初聽到的應該是最優美高尚的故事。”“始於自然”正是打開自然生命之通道,讓“自然生命之美”先入爲主。讓孩子接近,迴歸自然,讓兒童處於一個放鬆的狀態、自然的、敞開的狀態,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無需教師師的灌輸,無需教師用語言贅述,輕柔和美的音樂與靈動的自然畫面就是最具感染力的。“一隻小巧玲瓏、美麗敏捷的翠鳥於水波盪漾、粉荷綻開的池塘中,一會靜靜站立於枯枝上,一會兒迅速衝入水中捕魚”,這樣的視頻畫面,配上輕柔舒緩的音樂,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看着孩子們目不轉睛,不時發出驚歎聲,我感受到孩子們正將自身與自然界美好的生命——翠鳥建立起了聯繫。這時,孩子們是興趣盎然、充滿好奇的,它們渴望進一步走進課文去接近翠鳥,這視頻大概也起到了效果。

二、立於禮、啓於智——啓迪學生理智生命

在語文教學中,“禮”我覺得就是方法的滲透;理智生命的啓發就是使學生思維處於一個積極的狀態,讓有一定距離的自然生命與生活聯繫起來,啓迪學生。而在我執教的這堂課中有以下幾“禮”:

1、在“聚焦翠鳥,感受其外形之美”的部分,首先讓孩子們初步感知文本,說說對翠鳥的第一印象(這是一隻_______的翠鳥。),讓自然生命與孩子的主觀感受建立起聯繫,讓文本與學生進行對話;接着層層遞進,讓孩子們找“關鍵詞”來體會翠鳥外形之美,由模糊、整體的印象上升到了清晰、具體的印象,此時“美麗的翠鳥形象”已經住在了孩子們心中,也從對翠鳥的“相遇”變成了“相知”。

2、在“體會作者內心所想”這一部分,我採取了先讓孩子們將自置身於那飄蕩的船隻上,帶孩子們走進情境,如果是自己置身其中會想些什麼?發散孩子的思維,孩子們疑問重重。接着再讓孩子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作者對話,這樣孩子們則能與作者達到共鳴。此時,孩子已不是孩子,大概成了雨後乘船觀察翠鳥的那位小朋友了吧!

3、在“聚焦翠鳥捕魚,體會細緻觀察”部分,順勢而下,由疑而進,翠鳥到底在幹什麼呢?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順水推舟,接着圈出動詞、品析動詞、關鍵詞和視頻體會翠鳥捕魚速度,這時孩子們對翠鳥的認識變得更加清晰了。

4、在指導朗讀方面,注重層次和方法,做到“讀有層次、讀有所悟、讀有所感”。在指導朗讀“翠鳥外形”部分,要求讀出美麗(感受自然生命之美)、讀出喜愛(與自然生命連接),學生通過“彩色”“翠綠”“藍色”等詞語感受翠鳥外形之美,一次比一次讀得好。在指導朗讀“作者內心所想”部分,先讓學生提疑問,聚焦三連問指導讀出好奇;在指導朗讀“翠鳥捕魚”動作部分,聚焦關鍵詞——衝、飛、銜、站、吞,聚焦關鍵詞——沒一會兒、一下子,體會翠鳥捕魚之迅速,先讓孩子們自由讀,然後觀察老師讀(帶表情、動作、節奏有快有慢),最後孩子再次入情入境模仿讀,朗讀落到了實處。

5、遷移訓練方面,在學完“翠鳥外形”和“翠鳥捕魚”部分,我設計了口述孔雀外形的環節和描寫小狗開車動作的環節,讓孩子細緻觀察,落筆有方法,緊密與實際生活建立起聯繫,進行遷移訓練,讓孩子學有所獲,授之以漁。

三、成於樂——提升學生文化生命

輕柔舒緩的音樂旋律,是讓孩子們在聽覺上產生一種美的感受,讓孩子們全身心得以放鬆,播放一組美麗的圖片(雨景圖、船伕搖櫓圖、美麗翠鳥圖、翠鳥捕魚圖)回到課文,由分到整,最後啓發性地提出讓孩子們學會留心觀察生活,去發現大自然、人世間無盡的美好,經由師生對話去重建學生個體與自然、與事物的聯繫,也使這節語文課有了一定的精神滲透和教育性。

每一堂課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總會存有一絲絲不足,最後環節,對精神生命的託舉還不夠到位。教育教學中真的有太多的學問,學無止盡,常學常新,常教常新。“興發教育”課堂不是將“始於自然、興於詩、立於禮、展於智、成於樂”這一理念看成是一個一個死板的模式,不是生搬硬套、流於形式地強塞進教學設計中,如何將“興發教育”“生命教育”落實到日常每一堂課中,這是我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所謂“教學”,要不斷“學”才能知道如何“教”,永遠都抱着一顆“我是學生”的心去教學,想必定會“碩果累累”。

“教育就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教學是需要用智慧去打造的,是需要用方法去裝扮的,是需要用知識和經驗去豐富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去反思的。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以學習者的心態去面對,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勵志做一名學習型、智慧型、善於反思型、研究探索型、創新型教師!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9

【教學設想】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供學生欣賞。

2.談話導題: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它不僅漂亮而且還特別聰明,它會搭船。

板書課題(15搭船的鳥),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預設以下幾種答案:

(1)是什麼鳥要搭船?

(2)這隻鳥是什麼樣子的?

(3)這隻鳥爲什麼要搭船?

(4)這隻鳥搭船要去哪裏?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x導入,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談話過渡: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

2.聽範讀課文的錄音,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

4.生字寶寶被大家的讀書聲吸引,跳出來在課後排好隊等着我們和它們交朋友呢,認識的字把拼音藏起來讀,不認識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學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讀。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學生齊讀。小組內說認字好方法,學生互助識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7.檢查識字,小組之內互查。(開小火車讀)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由書寫會寫字,教師巡視。

2.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評議。

3.學生繼續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師談話導入,激趣促學。

1.談話解題: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十五課《搭船的鳥》一文的生字生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搭”是什麼意思?“搭船”又是什麼意思?

2.指名同學說一說。

3.教師評議並小結:那誰見過會搭船的小動物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這樣的朋友——一隻會搭船的鳥。

二、初學課文,把握課文整體內容。

1.談話過渡:請同學們邊聽課文錄音,邊思考下面的問題(投影出示問題):

(1)搭船的鳥是什麼鳥?

(2)你喜歡這樣的小鳥嗎?爲什麼?

2.學生聽錄音,然後分組討論、交流問題。

3.指名回答,教師小結。

三、精讀課文,深入認識翠鳥。

1.認識小鳥的美麗。

(1)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小鳥樣子美麗的'段落,然後讀一讀,把你對小鳥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2)學生自己找段落、讀課文。

(2)指名學生讀一讀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師小結,並投影出示問題:“多麼美麗啊!”由此你體會到了什麼?你想怎樣讀這句話呢?

(4)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各組組長記錄各組的討論結果。

(5)小組長彙報討論結果,並讀一讀這句話。

(6)課文是怎樣描寫小鳥美麗的?請同學們自己試着找一找有關的句子。

指答(我看見一隻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麼美麗啊!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着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教師相機板書: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鸚鵡還漂亮。

(7)誰見過鸚鵡,它長得什麼樣?(指名學生說一說。)

(8)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鸚鵡的圖片。(學生說說圖片中鸚鵡的樣子。)

(9)鸚鵡的確很漂亮,可本文卻說翠鳥比鸚鵡還漂亮,你們想不想看一看翠鳥的樣子?

(10)教師在學生的回答聲中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對比,加深對“比鸚鵡還漂亮”這句話的印象和理解。

(11)請同學們用書上的話說一說翠鳥的樣子,然後你們可以在組內互相說一說。(學生照着書上的內容描述小鳥的樣子。)

(12)經過剛纔的練習,誰能不看書只看着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指名學生上前指着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然後學生在組內練習說)

(13)再讀“多麼美麗啊”“比鸚鵡還漂亮”,你的體會和剛纔比較有了什麼變化?(指名回答,教師評議並小結:覺得這隻小鳥更加美麗了,也更加喜歡這隻小鳥了)。

(14)教師範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然後學生練讀。

(15)現在我們試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組內成員比一比,看誰最先會背,組間比一比看哪組的學生都能會背。(學生按要求背誦。)

(16)教師先指名背,然後指定小組一起背誦,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2.認識翠鳥的本領,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問題:如果你看到這樣一隻小鳥站在船頭,你會產生什麼想法?

(2)學生分組說一說,組長記錄下組內學生的想法。

(3)分組彙報。

(4)教師評議並小結:同學們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聽老師把小作者的想法讀一讀。

(5)老師範讀,然後學生練讀,讀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談話過渡:你們想不想知道這隻翠鳥在船上幹什麼?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師範讀,學生練讀。

(8)投影出示問題:讀了這一段,你對小鳥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樣的?

(9)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後分組彙報(小鳥還會捕魚,而且動作靈活……)。

(10)哪些詞語能說明翠鳥捕魚動作靈活?

(11)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着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12)現在你們知道小鳥在船上幹什麼了吧?(捕魚)

3.感悟翠鳥的靈性。

(1)談話過渡:小鳥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飛行的勞苦,還可以在船上休息,並且捕魚,這真是一舉多得呀!你覺得這樣的小鳥怎麼樣?(很聰明)

(2)教師小結:聰明體現在動物身上,我們還可以稱之爲“靈性”。小鳥搭船捕魚還體現了小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要想讓動物和我們人類相處得更加和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

四、總結全文,加深對翠鳥的認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穫?

2.學生分組說一說,然後指名回答。

3.學生朗讀全文。

五、課後作業。

你們這節課的收穫可真不少,讓我們課下進一步瞭解翠鳥,問父母、查資料都可以。在下節課把你的新收穫說給大家聽,讓同學們因爲你的介紹,從而更加全面、詳細地瞭解翠鳥這位好朋友!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八個。

課時建議: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

生自由談觀後感受。

師:一次,一隻翠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幹什麼呢?小朋友心裏怎麼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看吧!

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情導入,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彙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派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後其他同學隨機評價。建立小組評價機制,把檢查識字情況安排在小組內進行,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5.更換語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讓學生再認。

6.脫離語境,小組長讓小組同學單獨認讀生字,檢查組內識字情況,全讀對的同學獎給一張小笑臉。

讓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師:剛纔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翠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是從課文中哪些詞句讀懂的?

2.學生再次自由讀文,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伴隨着學生交流感受,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翠鳥資料來理解課文。同時,要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想象課文情境。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見解或感受。

四、拓展延伸、回讀課文

1.隨機指導朗讀。(配樂讀。)

2.指導背誦課文。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新舊字比較記憶),同時要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構、偏旁等)。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並注意漢字間架結構,把字寫美觀。

教給了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了自主識字的能力。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寫中再去創造美。

六、課外積累

回家後,把課文的內容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會認讀本課“親、鸚、啦”等5個生字,重點會寫“搭”和“翠”。

2.通過小組合作品讀描寫翠鳥“外形”“捕魚”的語段,瞭解“我”對翠鳥顏色、動作所作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細緻,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3.創設觀察實踐活動,記錄觀察所得,初步樹立留心觀察的意識。

教學重點

品讀描寫翠鳥“外形”“捕魚”的語段,瞭解作者觀察的方法,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板貼、作業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學習篇章頁,瞭解單元學習重點。

(1)啓發思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五單元是個特殊的單元,這是一個習作單元。讀一讀篇章頁,你有什麼發現?

(2)根據學生回答,明確單元學習重點: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2.引入課題,理解“搭船”。

3.激趣、再讀課題。

二、預習反饋,感知大意

教師引語: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首先考考你們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1.學習生字詞。

(1)認讀詞語。

(2)教學多音字“啦”。

(3)指導書寫“翠”。

2.交流初步印象: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翠鳥?

三、整體把握,品讀觀察細緻之處

教師引語:這是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作者偶遇了這隻搭船的鳥。在這次出行中,作者對哪些事物進行了細緻地觀察,你能夠找出來嗎?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緻觀察?畫出有關句段。

2.交流:你畫出了哪些句段?

3.預設(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

(1)雨、船伕

(2)翠鳥的外形

(3)翠鳥捕魚的動態

四、聚焦翠鳥,感知多重觀察方法

觀外形

1.出示要求:讀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樣觀察翠鳥的外形的?

2.交流作者觀察方法。

預設:

(1)從整體到部分。

作者先總寫這是一隻彩色的小鳥,然後分別寫了羽毛、翅膀、長嘴。

點撥:這樣有序地觀察,能夠讓我們對事物有一個全面、完整的瞭解。(板貼:從整體到部分)

(2)抓住特點。

抓住“一些藍色”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細緻。

質疑:爲什麼沒有注意到翠鳥的眼睛、爪子、尾巴去觀察呢?

可見觀察外形的時候,要抓住事物最有特點的地方。(板貼:抓住特點)

遷移:觀察大象的.外形,你會抓住?(扇子似的耳朵和長鼻子);斑馬在你眼前,你會抓住什麼觀察它?(黑白條紋和大尾巴);如果是蒲公英呢?

3.指導朗讀:出示翠鳥的貼圖。說感受,指導朗讀。

觀動作

教師引語:剛纔作者觀察的是靜靜的翠鳥(板書:靜態),用了這些好的觀察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了翠鳥外形的美麗。它捕魚的動態,作者又是怎樣細緻觀察的呢?(板書:捕魚動態)

1.課件出示第四段:它捕魚的動態,作者又是怎樣細緻觀察的呢?同桌交流。

2.交流作者觀察方法。

(1)抓住動作觀察。

圈出動作的詞。這其實是一個連續的畫面,作者卻將它分解成一個一個具體的動作,這是觀察動態事物的好方法(板貼:分解連貫動作)。

結合動詞,談感受,隨機指導朗讀。

你從這些動作的詞語感受到了什麼?特別是哪個詞。(重點:飛、銜、吞)

(2)關注動作細節。

關注了捕魚的速度。(一下子、一會兒、一口)

引導學生髮現,作者不僅關注到了捕魚的動作,更關注到了這動作的細節。(板貼:關注動作細節)

3.讀文字,想象畫面。

讀這一段文字,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先四人小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4.觀看翠鳥捕魚的視頻。說感受,指導朗讀。

五、仿寫片段,遷移運用

教師引語:作者將翠鳥捕魚一連貫的動作分解,細緻地觀察,爲我們呈現出一個身手不凡、動作敏捷的翠鳥。這樣的觀察方法,值得模仿。

1.觀察視頻“金魚覓食”。

老師帶來一段“金魚覓食”的視頻。請仔細觀察視頻中小金魚都有哪些動作,關注這些動作的細節。

2.交流:小金魚怎樣在覓食。教師適時板書關鍵動詞。

3.學生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分享。

六、總結全文,延伸課外

大自然中,不僅僅是這隻外形美身手快、有靈性會搭船的翠鳥,只要我們善於觀察,流淌的小溪、雪中的松樹、歡快的魚兒,無處不是多彩多姿。同學們要用心感受,並用文字記錄這個美妙的世界。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字理識字“搭、翠”兩個字,隨文認識“羽、悄、吞”等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這隻搭船的鳥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感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3.能夠結合文本認識細緻描寫,指導細緻描寫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鳥兒的外形和動作等。

4.通過品味帶有動作的重點句,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感受翠鳥的敏銳、伶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內容,認識並品味細緻描寫,瞭解觀察描寫的不同角度,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感受細緻描寫中語言描述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明確單元目標

1.同學們,法國著名的藝術家羅丹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齊讀。)

2. 要想發現美,得怎麼辦呢?

小結:這個單元學習的主題就是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二、“搭”字入手 ,整體感知文本

(一)讀題激趣

1.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字朋友。

課件出示:搭。

2.交流:你認識它嗎?說說你是怎麼認識這個字的。

小結:在生活中識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同學們,我們發現無論搭車還是搭船,主人公一般都是人。可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一起認識一個搭船的特殊乘客——一隻鳥。

3.板書課題,齊讀。

4.交流:一隻飛翔的小鳥成了乘船的客人,你能感受作者對這隻鳥懷着怎樣的情感嗎?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

說一說:“搭船”是什麼意思。搭船的鳥是什麼鳥?它爲什麼要搭船呢?

2.引導賞讀文章開頭與結尾。

(1)說說從文章開頭、結尾中獲取的信息。

(2)重點理解爲什麼到文章末尾才交代鳥兒的名稱。

3.字理識字,激發識字的興趣。

(1)出示:翠。

(2)指導。

翠:形聲字,上面的“羽”表意(相機補充“羽”字),表示與鳥有關。下面是“卒”表聲。指綠草叢生,有綠意,表示翠鳥的羽毛爲青綠色,本義指翠鳥,引申爲青綠色(翠竹、翠柏)或青綠色的寶石(翡翠)。

三、研讀賞析,體會細緻觀察

(一)品外形特點,仔細觀察

1.感悟外形美。

翠鳥究竟有多美呢?(出示小鳥的圖片)看看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鳥?試着用一兩個詞說說。

2.自讀第2自然段。

思考:這隻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顏色鮮豔。)

小結:這段話描寫了翠鳥外形的特點,作者通過觀察鳥的各個部位和顏色,讓我們感受到了翠鳥的美麗。

(二)引導質疑

1.大雨初停,小船漂盪,就在這寧靜的時刻,一隻美麗的鳥兒突然出現在船頭,頓時吸引了作者的注意力。作者盯着小鳥,浮想聯翩,換作是你,你會想到什麼呢?

學生展開聯想並提出疑問,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出來。

2.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面對突如其來的一隻美麗的翠鳥,作者的內心又會產生怎樣的'波瀾。

3.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三)品捕魚動作,細緻觀察

1.就在作者浮想聯翩的時候,一件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出示翠鳥捕魚視頻50秒,親歷捕魚現場。

2.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翠鳥捕魚的過程,你會選擇什麼詞語呢?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重點向“快”引導。

3.緊扣動作,感悟表達。

(1)作者是怎樣將翠鳥捕魚、吃魚的過程寫得細緻傳神的呢?自由讀第4段,圈畫並交流表示動作的詞語。

(2)你能把翠鳥的機靈、敏捷讀出來嗎?

(3)我們身邊的事物很多都是處於運動變化之中。如何把這樣複雜多變而又轉瞬即逝的連續動作描述清楚呢?作者給我們做出了示範。你能說說作者是怎麼做到的嗎?

小結: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用“動作分解法”來描述,就是把連續的幾個動作一一分解開,把每一個動作寫清楚,然後再將分解的動作連接起來。

四、對比閱讀,拓展文本積累

導語:剛剛我們認識了一隻會搭船的翠鳥,作者仔細觀察,動靜結合,描寫了它的外形和動作。老師獎勵你們再看另外一隻翠鳥,讓我們看看它又有什麼特點呢。

(一)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翠鳥》:

1.找出描寫外形的句子;

2.用“△”標出翠鳥動作的關鍵詞;

3.完成後在小組內交流。

(二)交流彙報

(三)對比閱讀

我們也有發現美的眼睛,小組合作討論:

《搭船的鳥》和《翠鳥》兩篇相比較,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共同之處:都是描寫翠鳥的文章,抓住了翠鳥的外形、動作特徵去描寫。

不同之處:《翠鳥》這篇文章對翠鳥的描寫要更加詳細些。(《翠鳥》還寫了翠鳥的聲音。)

五、總結昇華,激發觀察興趣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髮現這節課的“留心觀察”都是用眼睛看到的。)

2.其實,觀察時不僅僅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用手摸、用鼻子聞,甚至用口來嘗一嘗。正如諺語所說: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父、啦”等5個字,會寫“搭、父”等13個字,認識多音字“啦”,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姿態、動作的描述,學會作者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的方法。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姿態、動作的描述,體會翠鳥的可愛、活潑和“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小鳥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關係,感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美好。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父、啦”等5個字,會寫“搭、父”等13個字,認識多音字“啦”,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2)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供學生欣賞,生自由談觀後感。

2、 教師導入:一隻翠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幹什麼呢?小朋友心裏是怎樣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看吧,(課件出示1)(板書課題:15 搭船的鳥)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課件出示3)閱讀提示:

(1)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

(3)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課件出示4:生字新詞)

搭船 母親 外祖父 沙啦響 羽毛 翠鳥

長嘴 靜悄悄 吞下去 哦 捕魚 鸚鵡

(1)學生自由練讀。

(2)小組內推選一名代表比賽讀。

糾正讀音:注意讀準平舌音“翠、嘴”,翹舌音“沙”,前鼻音“吞、親”,後鼻音“響、鸚”等。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

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

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彙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派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後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5、更換語境:(課件出示5)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讓學生再認。

三、再讀課文,初步瞭解。

1、剛纔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

(課件出示6)邊讀邊想:

(1)搭船的鳥是什麼鳥?它要幹什麼呢?

(2)你喜歡這隻鳥嗎?

(3)你是從課文中哪些詞句瞭解這隻鳥的?

2、學生邊思考,邊勾畫。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課件出示7)

(1)母親告訴我,這是一隻翠鳥。哦,這隻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

(課件出示8)

(2)我看見一隻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麼美麗啊!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着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課件出示9)

它一下子衝進水裏,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着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4、結合你查找到的關於翠鳥的資料,互相交流這隻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小組合作,交流)

伴隨着學生交流感受,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翠鳥資料來了解。

(課件出示10)

翠鳥:俗名魚狗、打魚郎、釣魚郎、刁魚郎。體型較小,15釐米左右,具亮藍色及棕色的翠鳥。上體金屬淺藍綠色,頸側具白色點斑;下體橙棕色,頦白。雌雄鳥嘴的顏色不一樣。生活於海濱一帶及水道沿岸,行動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魚爲食。翠鳥對生態環境要求比較高,是一種環境指示物種。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至新幾內亞。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作者用樸素而清新的語言,寫了我和母親坐船到鄉下偶遇一隻翠鳥搭船捕魚,文章語言雖然淺顯,讀起來卻耐人尋味,通過作者善於觀察的眼睛,不僅介紹了翠鳥美麗的外形,還生動描寫了翠鳥捕魚敏捷。

文章以《搭船的鳥》爲題,“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順便乘坐船”。一個“搭”字使鳥兒具有了靈性,體現了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氣寫了他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字裏行間充滿了一顆童心對自然的愛,這樣一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因爲我留心周圍的事物並仔細觀察,得以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一隻會搭船的鳥,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

文中的我觀察細緻,坐在船艙裏,我聽到雨點打在船棚上“沙啦沙啦”的響聲,翠鳥出現後,我看到它美麗的外貌,接着又看到了翠鳥捕魚時的動作。課後題引導學生體會“我”觀察的細緻。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讀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緻。

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學習細緻觀察的方法,嘗試觀察練筆。

3.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點

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難點

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瞭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緻,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單元要素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搭船的鳥》,齊讀一遍課題。

讓我們回顧一下單元導讀頁,這個單元是個(習作單元),還記得本單元我們要學習的本領嗎?一起讀讀,出現最多的一個詞是?(觀察)接下來我們就跟着作者一起學習怎樣觀察。板書觀察

二、解讀文本,學習觀察方法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習得第一個觀察小妙招

快速讀課文,找一找作者都觀察了哪些事物?雨,船伕、翠鳥。雨和船伕你都是從哪裏發現的?

出示第一段:誰找到寫雨的句子。我坐在船艙裏,怎麼知道雨下得很大?你真會發現。你再來讀一讀,讓我們豎起小耳朵聽聽雨聲。

你聽到了什麼?帶上耳朵我們聆聽到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誰找到船伕的句子?作者聽得仔細,看得也仔細,你從哪裏可以發現?作者坐在船艙裏,聽到沙啦沙啦的雨聲,看到船伕用力搖櫓,於是寫下了觀察所得。你瞧,原來觀察不僅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耳朵聽。板書:(看聽),我們學到一個觀察小妙招:從不同角度來觀察。

(二)、學習第二段,習得第二個觀察小妙招

過渡語:孩子們,此時小主人公的旅途似乎有些寂寞,突然,船上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誰呢?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這隻鳥身上。課文哪些地方在觀察這隻鳥?

請你來讀這一段,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鳥?一隻彩色的.鳥,我看到這隻鳥的顏色?

顏色多麼鮮豔啊,難怪一下子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繼續交流。還是一隻美麗的鳥,比鸚鵡還漂亮。

明明在寫翠鳥,爲什麼又寫鸚鵡呢?去掉這一句怎樣?

看來,作者不僅觀察眼前這隻翠鳥,也曾經仔細觀察過鸚鵡,我們要學習作者,養成留心觀察的好習慣。

2、(出示兩段話,男女生分別讀)對比發現,你發現了什麼?能否改成這樣?

是啊,“一些藍色”讓我們看到了作者觀察多麼細緻。看來,觀察不是粗略地看和聽,觀察一定要細緻。(板書細緻)。但細緻又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抓最吸引你的地方,看這隻小鳥外形,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色彩鮮豔這一特點,所以作者緊緊抓住彩色寫出它的外形美。(板書:抓特點)這是作者告訴我們的第二個小妙招。

3、習得這些法寶,讓我們來小試身手吧!

一隻漂亮威武的大公雞來了,仔細觀察,誰來描述大公雞?

找學生評價。爲你們點贊。

(三)、觀察翠鳥捕魚——習得第三個小妙招

1.孩子,你看,有了你們的細緻觀察,大公雞呼之欲出。那翠鳥除了外形美麗,還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呢?

誰來爲大家朗讀第四段?翠鳥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大家想不想親眼目睹一下翠鳥怎樣捕魚?看視頻,說感覺,真敏捷。這樣敏捷,也沒有逃脫作者的眼睛,再讀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樣表現翠鳥動作敏捷的,你覺得哪個動詞用得最好?說理由。

看來光會觀察還不行,還要會用上準確的詞語來描述。特別是觀察動作,用詞一定要準確生動,才能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板書:第三個小妙招,:用詞準。

誰來讀這一段,讓我們感受一下翠鳥的敏捷?找一生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你腦海裏出現怎樣的畫面?

2、聽你的發言,一隻敏捷的翠鳥出現在我們眼前。我還看到你做了動作,來,孩子們,現在讓你的小手變成一隻翠鳥,我們一起去捕魚。一邊做動作一邊讀。

3、小翠鳥們,吃了小魚快坐好吧,還有精彩等着你呢。

請大家再看一段視頻——青蛙捕食,沒看清楚?再看一遍,一定要聚精會神地觀察,連眼睛都不能眨一下。注意觀察青蛙的動作。

你剛纔看到青蛙捕食的哪些動作?蹲、爬、盯、伸、卷等。動筆寫幾句,注意用上剛纔說的這些動詞。

把畫面變成文字,需要我們有豐富的語言積累,描述纔會生動形象。

展示交流,參考評價標準,學生點評,

三、迴歸整體,感受留心觀察的好處

1.孩子們,你看,一次平平常常的旅行,旅途中巧遇一隻翠鳥,因爲作者留心觀察,一切就變得有趣起來:我覺得船裏聽雨有趣,你覺得哪裏有趣?這一切有趣都源於作者的留心觀察。觀察離不開好奇心,你從哪裏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呢?

朗讀第三段,這麼多的問號讓你感受到什麼呢?作者一邊看一邊想,觀察多有趣啊,心裏想也是觀察的一個角度呢!板書想

2.孩子們,此時要是你也在船上,你會想些什麼呢?大家心裏充滿了無數的小問號,看來你也很有好奇心,也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永遠保持好奇。

四、解讀課題,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老師也有疑問了,作者重點是觀察翠鳥,題目直接寫成《翠鳥》不好麼?“搭船的鳥”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你敢坐陌生人的船嗎?這隻鳥爲什麼敢搭我們的船呢?

你看,多麼有靈性的一隻鳥啊,我們和小鳥和諧相處,生活可以更加美好!

六、總結全文,延伸生活

1、孩子們,一個善於留心觀察的人,一定會對生活有更多的發現,正如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相信同學們也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留心觀察生活,積累習作的素材。

2、最後來看今天的作業,指名讀一讀。採訪幾個孩子,要觀察什麼?小貓小狗小倉鼠,注意觀察它們的外形和做事的動作,試着描寫一下,期待下節課你的分享。

這節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5

《搭船的鳥》是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題爲“留心觀察”。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是如何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作要求“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本課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去鄉下的路上觀察並認識翠鳥的過程。課題中的一個“搭”字,就使鳥兒具有了靈性。在本課教授中,我緊扣單元主題,從觀察入手,再回歸寫觀察。開課之初,讓學生找作者對哪些場景和事物進行了細緻觀察,整體感知。重點講解翠鳥外貌部分,指導朗讀,從結構到表現手法、修辭手法一一講解。在小練筆之前,滲透學法,搭梯子,讓學生做到有法可循,提高寫作質量。最後通過解“搭”體會人與動物相互信任的關係,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觀察翠鳥的外形,學會外貌描寫的一些方法。

3、體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學會外貌描寫的方法並實踐。

教學難點:

體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一、導入

1、師:法國著名雕塑藝術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節課就我們走進習作單元第一篇課文《搭船的鳥》去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師:出示搭船的鳥的圖片。提問:看到圖片,你有什麼問題想要問?(見圖質疑)

作者看到這樣的畫面,也有和同學們同樣的疑問,那他是怎麼說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

二、整體感知

1、師:帶着自己的疑問齊讀課文,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和場景作了細緻觀察,你從哪看出來的?

生:第一自然段:“我”觀察了雨天船上的場景。

生:我從第二自然段看出來“我”觀察了翠鳥的外貌。

生:“我”觀察了翠鳥捕魚的樣子,從第四自然段看出來的。

2、師:同學們總結的都很到位,預習工作做的很紮實。

三、深入研讀

1、師:第一自然段說的是“我”在船上觀察到的'場景,那“我”都觀察到了什麼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師出示課件(圖片文字)

生:我和母親、翠鳥、船伕、下着雨、雨聲沙啦沙啦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通過你們的回答,老師知道觀察不僅是眼睛看到的,還有耳朵聽到的。沙啦沙啦這個擬聲詞就是最好的證明。

2、第二自然段是對翠鳥外貌的描寫,現在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說一說翠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這隻翠鳥進行細緻觀察的?(出示課件)

生:美麗

生:作者是從羽毛、翅膀、長嘴的顏色進行細緻觀察的。

師:對呀同學們,這種先寫總體印象,再說具體特點的結構是我們之前瞭解過的什麼?生:總分(副板書:結構總分)

師:除此之外,這一自然段出現了一個動物——鸚鵡。它的出現是爲了幹什麼呢?

生:和翠鳥做對比

師:用最有特點的、最常見的、最熟悉的事物進行對比,有助於我們更好的體悟翠鳥的美。(副板書:手法對比)

3、師:因爲作者的細緻觀察,這隻美麗的翠鳥彷彿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這就是觀察的作用呀!相信通過作者的描述,你的頭腦裏一定有了一隻活的翠鳥。哪位同學可以給這隻美麗的翠鳥填上色呢?生填色

4、師:看着這隻美麗的翠鳥,用自己的話,介紹翠鳥的外形。(板書:羽毛翠綠翅膀藍色嘴巴紅色美麗)

四、小練筆

1、出示大熊貓圖片,填空。

我看見一隻大熊貓(),多麼()。它的()

師:它的眼圈像戴了一幅墨鏡,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副板書:修辭比喻)

2、師總結:這節課我們瞭解了一種結構——總分。學習了一種表現手法——對比,鞏固了修辭——比喻。現在請同學們結合這節課的學習和之前學過修辭手法,按一定的觀察順序,用上寫好外貌的小妙招,動手寫寫這隻可愛的拉布拉多吧!出示拉布拉多圖片。

五、主題昇華

1、解“搭”

師:搭是什麼意思呢?生:乘、坐

師:這種乘船的鳥,我們從後文知道它是要去捕魚。翠鳥趕搭我們的船,我和母親願意讓它搭船,這是一個多麼和諧的畫面,一次多麼平凡卻有與衆不同的旅行呀!原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這麼的美妙。

2、出示課件,總結課文內容,板書留心觀察、細緻觀察。

六、作業

練習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完成觀察記錄單。

教後反思

優點:

1、課堂設置環節完整、結構清晰。

2、外貌描寫指導到位、層層遞進。

缺點:

1、評價語過於單一。

2、過渡語缺乏美感。

3、上課過程中語氣缺乏情感,沒有抑揚頓挫。

標籤:搭船 彙編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