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設計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

設計2.98W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1

教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圖形(或實物)、數排列的觀察、分析,使學生初步學會怎樣發現規律。

2.學習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如美化教室、排隊及認識數等。

3.在找規律中初步感悟規律存在的普遍性,爲發現與掌握更多的數學規律打好基礎。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導語:同學們,“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日,這天××學校的同學舉行了慶“六一”聯歡會。他們找來彩旗、燈籠、小花,把教室佈置得特別漂亮。現在他們正在漂亮的教室裏唱歌跳舞呢!

2.多媒體播放動畫:彩旗、燈籠、小花布置的教室,小朋友們邊唱歌邊跳舞,伴着歌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燈光由暗變明,最後靜止於主題圖。

3.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室的佈置並思考:都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4.引出課題“找規律”。

[設計思路:本節課爲“找規律”第一課時。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活用教材,結合本地實際,對教材“主題圖”進行靈活、恰當的處理。鑑於此,本課以“六一聯歡會”爲主題展開教學,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身邊蘊藏着有趣的數學知識,寓數學知識教學於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中。]

二、認真觀察,發現規律

1.教學例1。讓學生觀察主題圖,找一找小旗、燈籠、花和小朋友的排列規律,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各種排列是否有規律,有怎樣的規律。根據小旗、燈籠、花、小朋友的排列規律,說一說最後一個應是什麼?小旗、燈籠的排列規律比較簡單,不難發現,教師應着重讓學生說小朋友的排列規律。先看男女生圍成一個圈,再以某個具體的男生(或女生)爲觀察的起點,看一看排列有什麼特點,然後再說出規律。

2.想一想。看,誰來啦?(多媒體出示老師來參加“六一”活動,並帶來西瓜、桃、香蕉三種水果。)根據前面我們學到的“找規律”的方法,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並說一說三種水果的排列是否有規律,有怎樣的規律。

[設計思路:對教材的領悟與處理,是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本環節找主題圖中四組圖的規律難度並不大,學生易於掌握,所以,教師一方面要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找規律,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適當地改編教材。如例1的四組圖都是兩種事物交替出現的,比較簡單,學生容易產生思維定式,所以此環節可以設計一組找三個事物交替出現的排列規律,拓寬學生的思路。]

3.教學例2。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與例1)發現找規律時既可以從形狀又可以從顏色入手,說出各自遵循什麼規律。

[設計思路:從找具體事物小旗、燈籠、花、小朋友、水果的排列規律過渡到幾何圖形正方體、圓柱、三角形、圓、正方形的排列規律。使學生親歷從具體事物到數學圖形再到抽象數學符號的找規律過程,爲下節課學習理解更復雜事物的'規律打好堅實基礎。]

三、鞏固新知,運用規律

1.塗一塗。學生完成塗色卡(根據第89頁例3、“做一做”改編)後,引導學生對每一組圖形的排列規律進行再認識,多角度思考。展示部分學生的塗色卡。

[設計思路:這一設計的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規律的體驗和感知,爲下一步學習做更好的鋪墊。]

2.利用學具,小組合作按一定規律擺放圖形。

3.請部分小組展示擺出的有規律的圖形,其餘學生觀察並說出規律,相互對擺出的圖進行點評。(進一步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可以從顏色或形狀入手找規律;可以從前往後觀察,也可以從後往前觀察找規律。)

[設計思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設計“塗”、“擺”、“設計有規律的圖案”等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興趣盎然,思維明晰活躍,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與人合作的精神等。]

四、聯繫生活,拓展新知

1.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地方運用事物的排列規律美化環境。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江邊的石柱、斑馬線、馬路護欄、少數民族服飾圖案、有規律的花柱、花鐘……)

2.同桌交流、分組彙報。(對說得好的重點引導分析,使認識得以深化。)

3.師:同學們發現了這麼多規律,讓我們鼓掌表揚自己。(連續響起三次掌聲。)

師:你們發現掌聲有什麼特點?(我們的掌聲有“慢慢快快快”的規律。)

師:掌聲有規律,有的樂聲也是有規律的!你聽。

(教師播放有規律的音樂,學生根據音樂的節拍,有規律地做動作或表演。)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照張相。照相要站隊,請你想想我們可以怎麼有規律地排隊?和小組的同學商量一下。

(我們可以按高矮來站,可以按男女相間來站,可以按照衣服的顏色站;還可以一個人朝前,一個人朝後來站……)

師:同學們想的方法真不少啊,我們就按同學們說的辦法挑幾種試試。

(整隊出教室,按學生說的方法試着站隊。)

設計思路:

設計“拓展延伸”,讓學生找“生活中有規律的設計”、“發現有規律的聲音”、“設計有規律的動作”、“進行有規律的站隊”。這些練習的設計,既使學生有興趣,又能體現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2

“找規律”這部分內容主要是介紹一些簡單圖形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探索、發現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本節課的設計我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了學生所熟悉的“六一”兒童節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包含着的數學問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操作等實踐活動去發現、應用、創造、欣賞規律。

第一環節:遊戲導入——感知規律

通過猜圖形的遊戲,從開始猜的不準確到後面越猜越準,讓學生初步感知有了規律,猜得才準確。通過讓學生重複說的話,讓學生理解“重複”一詞。在這個環節中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爲規律的認識積累豐富的表象。 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規律存在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規律的價值,爲後面的`“找”規律的教學打好基礎。

第二環節:探究新知——尋找規律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結合學生的“六一”情境,讓學生尋找物體顏色規律

(1)先是讓學生四人一組初步感知規律,在合作學習中,提高了孩子們合作的能力,加強了合作的意識,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在新課改理念中強調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2)以小旗的顏色規律爲例,通過觀察學生髮現它是“黃、紅”爲一組,重複出現。讓學生理解“一組”的意思,並初步體會其規律。接下來,引導圈出這樣的一組,一組,體會“一組”即是一個整體。接着擺呢,還能擺出多少這樣的一組呢?感知從“有限”到“無限”,也就是滲透極限的思想。

(3)有了研究小旗規律的基礎,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圈出其他三組中重複的部分。進一步理解“一組”,讓學生感受到找到了一組就是找到規律的關鍵。

(4)通過整體回顧小旗,小花、燈籠和小朋友的規律,讓學生再一次用數學語言描述規律,在這裏是對孩子思維和語言上的一個提升。讓學生理解“幾個爲一組,一組一組的,重複出現的規律”。由部分又迴歸於整體,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了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5)在學生尋找到了顏色規律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如果接着掛小旗,小花和燈籠,下一個掛什麼呢?利用電子白板上的拖拽功能實現與學生們的互動。

(6)從圖形顏色的交替變化規律延伸拓展形狀及顏色和形狀都變化等規律,這是學生對認識規律的一個突破,從而也明白排列的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體現了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

(6)低年級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課中休可以幫助孩子輕鬆之餘,再緊扣今天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在做操中動作也是有規律的,體會到規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7)在學習完顏色和形狀的規律後,在教學數字的規律時,學生們接受起來容易多了,例2的第1小題課件呈現,第2小題放手讓學生們去做,學生彙報,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的小主人的理念。

第三環節:鞏固提升——應用規律

學習找規律目的是應用規律,結合實際讓學生應用自己找規律的方法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從而體現數學學習的價值。

第四環節:播放圖片——欣賞規律

引導學生回到生活,尋找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類似規律。使學生從規律之美感受數學之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自然的實現了教學中的情感目標。

第五環節:動手實踐——創造規律

這個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己創造規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意識,鞏固本課的知識。

整節課下來,有以下不足之處需要改進:

1、在教學什麼爲一組時,應該讓學生多說幾遍,在第二次用規範的語言描述規律時,應該讓孩子多去說,指名說,同伴說,從而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在學生合作學習彙報後,過渡到先研究小旗的規律時應再自然些,可以說:同學們發現的規律和大家一樣嗎?我們再來看看小旗的排列,這樣自然過渡到小旗的規律。

3、在迴歸到生活中的規律時,可以就地讓學生們看看錄播教室內有什麼規律嗎?讓學生們感受到規律來源於生活又迴歸到生活。

4、最後讓學生們創造規律時,可以選幾組讓學生用規範的語言說一說規律會更好地鞏固本課的重點。

5、後面的教學沒有前面的精細些,最後創造規律時要注意課堂的組織。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教科書第85頁例1以及課後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基本技能:讓學生髮現、經歷、探究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並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數學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合理推理能力,併合理、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合作中逐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情感態度: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

體會一組圖形重複出現多次就是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水彩筆 、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遊戲引入,感知規律

師:這節課,老師想帶領小朋友們做幾節律動,看誰的眼睛亮最先學會,好不好?

(教師示範:拍手兩下拍肩兩下。師重複兩次後邊做邊說:學會的可以跟着老師做。師生一同接着活動,重複四、五遍後教師喊停)

師:真不錯,那再換一組頭部運動:左右左右左右。(學生隨着老師的示範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師:做得真好!剛纔小朋友們爲什麼學得這麼快?

生:因爲動作太簡單。

生:就是幾個相同的動作重複做下去。

師:那你們能不能也創造一組這樣的動作讓大家跟着做一做?

(學生思考,自己比劃。)

師:好,誰先上來把你創造的動作教給大家,看誰最勇敢。

生:一邊說邊做。

師:真棒!創造了這樣特殊的動作讓我們大家做,其他小朋友還有沒有自己的動作。

師:像這樣的一組動作重複做下去就叫做規律。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初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課始我安排了“做律動”的遊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感知了規律的存在。】

二、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1.觀察場景,探究規律

師:同學們開了聯歡會,特意把場地裝扮了一下。看,漂亮嗎?用什麼打扮的?(出示課件)

生:有花、彩旗、燈籠。

師:都是什麼顏色的?

生:有紅旗和黃旗,有紅燈籠、藍燈籠,還有紅花和紫花。

師:它們是亂擺亂放的嗎?

生:它們排列的也有規律。

師:那好,我們就來研究都有怎樣的規律。(出示彩旗的課件)彩旗是按怎樣的規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同桌之間合作)

師: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生:黃紅黃紅黃紅。

師:能完整的說一說嗎?

生:我發現彩旗在排列時是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這樣重複地排列下去的。

師:很棒,那是以什麼爲一組排列的呢?請你試着在書上圈出來。

生:是按黃紅爲一組重複地排列的。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找規律已有一定的經驗基礎,但要想完整的表達卻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語言把規律說完整、說清楚,既加深“規律”在學生腦中的印象,又體現了對學生學會完整表達自己思考方法習慣的培養。】

師:是啊!彩旗是按這樣的規律排列的,再看看燈籠呢?(課件出示燈籠的排列,留給思考的時間)

生:燈籠是按一個紅兩個藍爲一組這樣排列的。

師:是這樣嗎?(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樣的規律?看誰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爲一組排列的。

師:是的,彩旗是按黃紅一組重複排列的,燈籠是紅藍藍爲一組重複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爲一組有規律的.排列的。從這裏找到了這麼多的規律,棒極了!

師:看,誰能猜一猜這個後面是什麼?

生:後面是一個紅色三角。

師:可以怎樣想呢?可以先觀察形狀再觀察顏色。

生:因爲前面的圖形是按一紅一黃有規律的排列的,所以後面是一紅一黃。

師:小朋友們同意嗎?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說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環節設計了“想一想”的場景,讓學生在自己喜歡活動中,探究發現規律、體驗規律,使學生在動眼、動腦、動口的過程中加深規律的概念】

2.圖形的規律

師:按你找到的規律,把後面空白的圖形塗上顏色。(學生拿出圖塗色)

教師巡視,發現有塗完的同學,可以讓互相介紹自己的想法。

師:誰來介紹你的方法?

生:我是這樣塗的。前面是按綠黃一組重複排列的,到了這裏正好是塗綠色和黃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紅紫這樣的順序重複的,後面就要是紅色和紫色。(學生到展示臺前介紹)

師:你們同意他的想法嗎?

生:同意!

師:檢查一下,有沒有塗錯的同學?

生:沒有。

師:把紙和彩筆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誰收拾的最快!

師:看到小朋友們都能找到圖形的規律,頑皮的智慧星想來考考大家,故意把一些圖形藏了起來.

(課件演示:頑皮的智慧星笑着擋住了每一組其中的一個圖形)

師:看!智慧星先把誰藏起來了?生:紅色的圓形。

師:同意嗎?生:同意。(課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師:智慧星又把誰藏起來了?生:黃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師:對嗎?生:對。

師:這個智慧星的後面是誰?生:綠色的三角形。

【幾組圖形的規律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出來。當課件演示掌聲想起時,學生的熱情很高,會忍不住也鼓起掌來,充分體驗着成功的快樂,並且爭先恐後的搶着回答問題。】

3.猜規律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猜對了。下面,老師也想擺一擺有規律的圖形,請看老師做的。(出示 PPT)。

師:誰來猜一猜,老師下面接着會怎樣擺?

生1:會是一個紅色正方形和一個藍色圓形.

生2:可能是一個黃色的三角形。(教師接着操作)

師:誰猜一猜,下面會是什麼圖形?

(學生異口同聲地說:一個紅色的三角形,兩個藍色的圓形。)

師:爲什麼第一次答案多種多樣,這一次都認爲是一個紅色的正方形和兩個藍色的圓形呢?

生:因爲前面就兩個圖形,還沒有找到規律,後面找到了規律了。

師:是呀,只有圖形重複出示了兩三次之後才能找到規律。也就是說圖形的規律不僅要看形狀、顏色,還要看數量。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推理能力主要表現在:能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獲得數學猜想,並進一步尋求證據、給出證明或舉出反例……”本環節讓學生在猜測圖形的活動中,更加明確規律的概念,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培養了推理能力。】

三、實踐運用,體會規律

1.85頁做一做。

2.欣賞規律美

師:生活中規律也是無處不在的,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規律的圖片,請欣賞。(課件演示)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通過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規律,欣賞規律,讓學生髮現原來數學離我們並不遠,原來我們的學的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

3.創造規律

師:這麼多的規律,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其實,你們的雙手就可以創造出很多的規律美。現在請小朋友們當一個小小設計師,發揮你們聰明才智,創造出規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筆創作規律,分組合作,想想該怎樣設計纔有規律,然後動手畫一畫。看哪組作品最多。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活動結束後,教師有目的的讓學生展示)

【在本環節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充分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擺學具的活動中創造規律。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散,創設出更多、更復雜的規律,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規律,找了規律,並且創造了這麼多的規律,希望你們長大後當一個真正的大設計師,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4

一、教學內容簡述:

本節課主要是學習一些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培養學生用數學觀點發現規律的意識,爲進一步學習有關數的排列規律做好準備。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應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本課的學習能爲將來“循環”的理解奠定基礎,也能讓孩子們體會到生活中有規律事物的美感和規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本節課沒有把握好,那麼對學生後面的繼續學習將會造成影響。

二、教學目標設置: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操作、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

2.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欣賞和發現數學美的意識,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學生髮現簡單的圖形和數字的的排列規律。

難點:引導學生創造出有規律的.排列。

四、原始教學設計:(要點簡述)

原設計方案先創設情境:過二十多天就是同學們自己的節日了,“六一”兒童節,你們想不想在那天把自己的教室佈置得漂漂亮亮的?課件展示主題圖,出示彩旗圖①觀察小旗的規律,②觀察彩花的規律③觀察燈籠的規律④小朋友的規律。然後擺一擺:小朋友,我們現在來動動手好不好?出示課件:圖上畫了什麼?它們的排列有什麼規律呢?你能按照規律照着擺嗎?試一試,找出規律.

五、教學反思:

原本的教學方法仍是以教知識爲主,雖然讓學生上“擺一擺動動手,並未體現學生要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在學習中尚未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二期課改的精神相違背。

六、教學改進設計:

(一)突破口設計:

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觀察和分類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的應用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找規律這一內容。因爲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維較爲發達,所以教學時要爲學生提供富有兒童情趣且有挑戰性的數學活動,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活動和內容。對學生來說,沒有什麼比興趣更能引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了。因此,在教學導入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利用遊戲,感知規律。帶大家來玩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動作接龍”,看誰聽得最認真,反應最快。在遊戲中感悟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本堂課的興趣。

(二)教學思路設計:

由於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層次上差別較大,所以在整堂課中,仍舊貫穿執行“分層學習、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思想,學生從中體驗較之以往不同的學習方法。關鍵是,學習內容必須由淺入深,自主探究必須讓學生可操作。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利用遊戲,感知規律

1.孩子們,今天溫老師要帶大家來玩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動作接龍”,看誰聽得最認真,反應最快。

這節課,老師想帶領小朋友們做幾節律動,看誰的眼睛亮最先學會,好不好?

(教師示範:拍手兩下拍肩兩下。師重複兩次後邊做邊說:學會的可以跟着老師做。師生一同接着活動,重複四、五遍後教師喊停)

師:摸摸鼻子摸摸耳朵,摸摸鼻子摸摸耳朵……(邊說邊做)

哎呀,溫老師忘了後面該怎麼做了,誰能幫幫我?孩子們真棒,再來下一個。

2.小朋友們真厲害,你們是怎麼想到後面的動作的呢?對,像這樣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就是一種規律。(板書:“規律”。齊讀規律2字)

生活中到處都有規律,只要你做個愛觀察的孩子,你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認識規律

1.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學校準備佈置會場,我們一起去幫幫忙吧。

2.課件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又發現了什麼?

(1)課件逐步出示彩旗圖,這裏的彩旗需要大家幫幫忙,誰會想辦法,紅旗後面掛什麼顏色的旗子?首先來研究彩旗圖中的規律。

a.猜一猜這面旗會是什麼顏色?都猜是黃色?看看對不對。(點擊鼠標,出現黃旗)。猜得真準!你們是怎麼想的?

b.如果讓你給彩旗分分組,好把彩旗排列的規律看得更清楚。你準備怎樣分?誰來指指?(小旗就是這樣一組一組重複出現的,規律就看得特別清楚了。)一面紅旗一面黃旗爲一組,所以紅旗後面是黃旗。這個任務已經完成了,表揚一下自己。我們來看看彩花還需不需要我們幫忙。

(2)課件出示彩花圖和燈籠圖。

師:彩旗的規律我們已經找到了,那麼彩花的排列和燈籠的擺放又有什麼規律呢?下一朵花下一個燈籠會是什麼顏色?該怎麼給它們分組呢?把你發現的祕密小聲地告訴同桌。(學生思考、交流。)該怎麼分組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擊,出現正確分組。)誰能說一說?誰還能說?

三、欣賞規律美,尋找生活中規律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在我們的身邊到處可見,這樣不僅顯得整齊,而且很漂亮,給人以美的享受。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規律就在我們的身邊,請你仔細找一找。

生1:教室的座位是按一排桌子一排椅子又一排桌子一排椅子的規律排列的。

生2:小朋友的毛衣圖案是按一條紅一條黃又一條紅一條黃的規律排列的。

生3:女同學辮子上的皮筋顏色是按一個藍一個紅一個綠又一個藍一個紅一個綠的規律排的。

生4:斑馬身上的圖案是一條黑一條白又一條黑一條白的。是有規律的。

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呀,有規律的事物常給人一種美的感覺,一起來欣賞規律的美吧。

課件演示日常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學生欣賞規律,感受規律。

四、實踐操作,用規律創造美

學生實踐活動:按規律擺一擺,規律創造美

師:我們小朋友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手中的圖片擺出規律創造美!(想怎麼擺就怎麼擺,但必須按規律擺)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各種顏色、形狀不同的圖形數個,動手在紙板上有規律地排列,然後交流)

1、分組討論交流,創造規律。

2、彙報,展示作品。

五、拓展延伸 猜一猜,後面應擺什麼圖形?

全課小結。

六、佈置作業

七、改進體會:

在本節課上,情景的創設使我在課的一開始就把學生抓住,爲課的後續推進創造了條件,較之前一節課“老師強制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方式,效果明顯提高,本環節的教學比較詳細、具體,先讓學生自己去找排列規律,學會用語言表述規律,同時利用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一組”的規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並通過對圈出、畫出重複部分的操作活動,突出規律的“核心”,加深學生對於規律的理解,也爲學生下一環節的學習做了充分的鋪墊

最後讓學生在生活中找規律、欣賞規律、創造規律在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並感受到有規律的事物能帶來美感。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又體現“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符合新課標和新理念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5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着重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之間的規律,安排了一道例題。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着重引導學生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係以及類似現象中的數量之間的關係,發現相應的規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爲素材,根據間隔排列的手帕與夾子圖、蘑菇與兔子圖、籬笆與木樁圖分別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分別感受兩者個數之間的關係,感知這些事物之間的共同特點。接着讓學生思考、歸納,發現其中的規律。因此,學好本課是比較重要的,是爲以後學習其他的“規律”打基礎。

學情分析

1、多數班級缺乏良好的學習風氣。班內學生的上進心不強,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把學習作爲一種負擔,有一種想要放棄但父母與老師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狀態。只要老師與父母一鬆,他們就不想學。因此,整個年級段很難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

2、作業質量不高。作業是訓練學習知識與技能的有力武器,作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學習的成績。由於本年級段的學生家長多數來自農村,自身文化素質有所欠缺,他們或是不懂教學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識,或是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造成學生的家庭作業存在着嚴重的拖拉現象,作業的質量也無法保證。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期望很高,卻又缺乏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措施,從而造成對教師的壓力增大。

3、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不強。學生缺乏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題意;對概念的理解不深;計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審題失誤,答題技巧不高;部分學生答題時間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學的學習成績存在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合作探究,找到“兩個物體間隔排列時,兩端的物體比中間的多1,中間的物體比兩端的少1”這一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學生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交流合作中,掌握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的思想。培養學生髮現與應用規律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找這樣的數學規律:1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相同,這種物體的個數比另一種物體多一。2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圈,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拓展:兩種物體一一間隔排列成一排,兩端的物體不同,這兩種物體的個數相等。

教學難點:學生能在課上、課後用恰當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規律。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6

本冊找圖形的規律以循環排列爲主。這樣,學生不僅要看清形狀和顏色的組合規律,還要發現圖形排序上的規律,對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綜合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對於二年級學生而言,要透徹理解與掌握不是易事。這節課是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去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

衆所周知,數學是模式的科學,尋找和發現周圍世界事物之間的關係以及事物變化的規律構成了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發現關係和規律的過程也是發展學生探索能力的過程。因此,《標準》將“探索規律”作爲數學與運算獨立的內容,其目的是加強這方面教學的力度,把這種“探索規律”的活動,結合其它方面內容的學習,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中,開闊學生的思路。因此在設計時,我根據本課探究性和活動性比較強的特點,爲學生設置了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推理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

引出課題“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有利於學生解決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國小生思維的個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創設一個讓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設計了一個猜圖形的規律情景。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大家知道

教材爲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本節課教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猜圖形引出規律:呈循環排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我在考慮的時候,根據目標之一,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規律,把主題圖作爲牆面和地面出現,請同學和老師共同來找規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了牆面圖案的規律,說得很全面。另外,引導學生把圖形改變方向進行觀察,以便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規律。

三、創設探究平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再是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爲主的方式,它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歷程。教師的教學設計應具仍探索性和開放性,讓學生能自主探究,猜測驗證,合作交流,充分發表自己個性化的感受和見解。因此,在“找規律”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組織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活動:

1、呈現問題情境,提出思考問題。

2、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祕密”,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

3、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彙報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驗證。

4、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圖中排列規律。這樣教學,把教材中抽象的規律引發爲一個過程,一個讓學生參與觀察、猜測、合作、驗證、概括的探究過程。在練習中,再次創設開放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自由設計圖案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創造“規律”有意識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創新意識。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7

教學內容:課本第8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欣賞、操作、交流等活動,發現圖形中的一些簡單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

3、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感受到規律能創造美,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圖形排列的簡單規律,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利用比賽,感知規律

記憶比賽:男女生分別記憶兩組數據,得出有規律的好記,沒有規律的不好記。得出規律的重要性,引出課題:找規律.

二、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數學小精靈聰聰聽說我們學習找規律,也來到了這裏。他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說呀,在這春暖花開、春暖花開的季節,光明國小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園聚會了!他們把會場佈置得可漂亮啦!同學們又蹦又跳玩得可開心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師: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麼?

生:小朋友、燈籠、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裝飾物是怎麼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 彩旗是怎麼排列的?(黃紅、黃紅)

我們就把這一面黃旗和紅旗看作一組。(板書:一組)

2. 接下來講解小花、燈籠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隊伍的排列。

小結:像彩旗、小花、燈籠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按都是按順序爲一組,一組一組重複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複3次,像這樣的排列我們就說它是有規律的。

四、學以致用,擺出規律

小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闖關,應用規律

六、聯繫生活,找出規律

七、情感教育,總結本課

八、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以及發現和欣賞數學規律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規律的含義,掌握找規律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表達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規律

師:孩子們,今天幾隻可愛的小動物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中,你們能夠猜出它們是誰嗎?

孩子們自由猜(小貓、小狗、小豬……)

師評:有可能也有可能說不定吆你可真敢想希望如你所願一切皆有可能師:它們到底是誰呢?瞧,它們來了!讓我們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吧!

生:小狗小貓小狗小貓……

師:猜猜看,接下來會是誰呢?

生:小狗小貓

師:孩子,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生:有規律

出示:規律

師評:你們都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你們真棒!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雙會發現的眼睛去“找”規律。孩子們,讓我們用心地讀一下課題,好嗎?——找規律

二、自主探究,認識規律

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看,同學位正在舉行聯歡會呢,他們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從圖中你都看到了什麼?誰來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