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金融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5篇

金融1.52W

《金融的邏輯》探討金融發展和一般市場發展對文化和社會帶來的影響,作者從金融作爲"大社會"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時刻關注社會轉型問題,並籍此審視中國社會的傳統與未來。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金融的邏輯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5篇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篇1

最近讀了《金融的邏輯》一書,受益匪淺。陳志武教授根據自己20餘年對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經驗對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與定義,用深入淺出的語言把金融這門科學講深講透,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們的理財觀念。

《金融的邏輯》一書揭示了金融對社會的廣泛、深刻和巨大的影響。在展開這一主題的過程中,作者的獨到見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採用“經濟——金融——政治——文化”這種四級互動模式敘說問題。人類只要是要生存、特別是要發展,在生產的基礎之上,就必然會存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價值交換;在不同的社會生產力水平條件下,會有不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制度來保障這種跨越時空的價值交換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風險;越發達的社會,價值交換的數值、地理範圍、時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種先進的文化制度來做保障。

第二,用現代金融學的認知方式分析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如“孝”、“養子防老”、“父母在不遠游”等。陳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經濟基礎,指出“養子防老”是最前現代社會人們規避未來風險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體系則是保證作爲投資者的長者能有回報的文化制度保證。本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啓發性的論述。

第三,由人們熟知的經濟史觀衍生出金融史觀,用金融變遷說明社會歷史變遷及這種變遷對個人自由的促進和保障作用,這種理論與現實和歷史相結合的敘述方式確實是作者學術功力深厚的體現。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會歷史定位,把金融技術提升到與科學技術比肩的地位——傳統觀念中的玩錢術、圈錢術和套錢術變成了不斷創新的金融技術。

陳志武教授在美國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學術界把金融問題模型化、計量化、複雜化,小衆化的範式,爲中國讀者勾勒出一個清晰的金融邏輯。在這本書中,作者更多的筆觸是討論中國現在爲什麼有錢,以及中國有了錢,爲什麼許多人並不感到富有。對於上述話題,他運用現代金融學理論,詳盡地分析了這是“藏富於國”還是“藏富於民”的問題。他還通過探討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中國股市究竟是怎麼回事,以及將美國次貸危機引以爲鑑來論述自己的觀點。

《金融的邏輯》引起了我對鶴山金融業發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鶴山毗鄰港澳,扼粵中水陸交通要衝,陸路國道325線、省道江肇線縱橫貫穿市境,建成的佛開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廣珠鐵路爲我市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近幾年來,鶴山銳意創新,不斷完善金融體系,大大推動了金融業的發展。今年5月,鶴山市首家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國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正式開業運營,這標誌着鶴山市金融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是鶴山市貫徹落實國家、盛江門市關於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發展精神的重要舉措。6月29日,交通銀行正式亮相鶴山。鶴山支行是交通銀行江門分行設立的第一家支行,該支行的開業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交通銀行江門分行首家支行落戶鶴山,表明了該行對於鶴山市金融事業的重視。

我認爲,我們應該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華僑同胞資源,結合《珠江三角洲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在金融業方面與港澳展開更緊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進的管理理念和靈活的運作方式,通過引進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扶持農村信用社改革,申報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引進外資銀行合作組建村鎮銀行,扶持企業上市,推動政銀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壯大鶴山的金融業,努力配合江門市的金融發展,成爲連接珠三角地區和粵西金融業的互動中樞,更好地服務地方乃至廣東的經濟發展。

總的來說,《金融的邏輯》一書具有相當的理論影響力和知識普及性。陳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運用通俗的金融理論分析現實問題,又從歷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個層面旁敲側擊,讓人讀之醍醐灌頂。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篇2

陳志武先生是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他撰寫的《金融的邏輯》一書雖然講解了很多東西方的金融發展事件,但貫穿全書的核心問題其實很簡單:金融究竟是什麼邏輯?通讀全書,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是資本的邏輯。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國家分成兩組:一組是國庫深藏萬寶的國家,中國明朝國庫藏銀1250萬兩,印度國庫藏金6200萬塊,土耳其帝國藏金1600萬塊,日本朝廷存金1030萬塊;另一組是負債累累的國家,像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等。400年過去了,哪組國家發展得更好?當年國庫藏金萬貫的國家,除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改變命運外,其他國家迄今仍是發展中國家,而當時負債累累的卻是今天的發達國家。作者據此得出一個結論:資本化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資本化就是把未來的錢通過證券化的方式轉化爲今天的資本,用於當前的生產生活開支。陳教授認爲,從英美等國家的發展歷史看,的原因主要不是對外掠奪,而是資本化發展與金融創新的結果。這是一個與國內傳統認識有較大出入的觀點。

應該看到,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之所以“錢”越來越多,主要也是資本化改革的結果。但要注意一種現象:西方國家往往是政府窮得很,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滋潤;而當前的中國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錢,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子卻是過得緊巴巴。因此,中國還需要很多的資本化和資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場的邏輯。資本化與市場化是既有聯繫也有區別的兩個概念。之所以單列“市場化”,源於陳教授在書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幾千年來,中國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張靠血緣網絡內部來互通有無,實現人際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每個人奮發向上。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都碰到過這樣的事情:買房子缺錢了,首先想到的是向親戚朋友借錢,而不是向銀行貸款。因爲親戚朋友的錢是“軟約束”,沒錢可以賴賬不還;而銀行的錢是“硬約束”,是需要房產作抵押的,一般賴不得。比較而言,外部金融市場更能逼着每個人去自食其力,也爲個人空間、個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礎。

從本質上講,市場在中國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壓制。但30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各種金融市場出現後,中國人的個人空間終於出現並正在擴大。國內社會各界普遍覺得中國文化重視家庭,而西方文化不重視家庭,或者說西方人對家庭情感看得比中國人淡,陳教授認爲是一種誤解。實際上中國人和西方人都重視“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傳統中國的“家”側重強制性的經濟交易功能,而西方社會的“家”側重基於自願的感情交往功能。當然,傳統儒家文化的轉型是正在進行時,而且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但不管怎麼說,一種基於金融市場和法治的體系最終取代傳統家庭和儒家文化的體系,則是歷史的必然。

三是創新的邏輯。作者在書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國的次貸危機。從媒體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國經濟與社會已進入“水深火熱”之中,但從實際的美國社會生活看,都難以感受到或者看到這種危機。也就是說,危機主要還是集中在金融證券市場和信貸市場,對多數美國人的生活影響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機的起因時,多數人都將矛頭指向了金融創新。作者承認層出不窮的創新帶來了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但這是金融創新的過錯嗎?作者給予了否定,並認爲危機之後美國的`消費驅動模式不會終結,相反中國的經濟增長也要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

關於金融創新,作者認爲美國和中國的情況代表了兩個極端。在美國,金融創新可以說是完全放開的,出了問題再說,沒出問題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國則是,如果沒有政府批准,任何創新都不行。美國允許自由的金融創新,當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恰恰是通過出現問題,才知道什麼地方應該要有監管。中國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沒有什麼代價,實際上這個代價在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千萬不要因爲美國金融創新出了問題,就認爲我們不放開金融創新的做法是對的。如果說,美國金融的問題是創新過度帶來的,那麼中國金融可能恰恰是創新不足的問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爲躲過了一次金融危機而暗自高興。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篇3

金融的產生與發展基礎是契約架構與個人權力的保障,因爲價值的跨空間、時間交換是以信用爲基礎的,因此需要相應的制度去確保交換的公平性!家族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其實就是一種規避未來風險的隱形投資,而血緣關係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約架構!典型例子就是“養子防老”,父母擔心老無所養,在年輕時會把大量時間、金錢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養,這其實就是一種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資!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從金融學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釋。如上所說,以血緣關係爲依託的家隱性來說是爲了規避未來風險,是經濟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養孩子的目的是防老無所養,因此,小時候孩子必須對父母服從,要不長大還了得!這種情況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種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個性受到嚴重壓制,整個社會缺失創新氣氛。儒家的長幼有序,三綱五常從道德上給與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麼不僅家庭內部,社會方面也會給與不孝子女以巨大壓力。這樣,家文化帶有很重的責任與義務感,極大地剝奪了孩子的權利,壓制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所以就要找另一種方式去規避家庭風險,那就是現代金融!

經濟獨立是個人自由的基礎。如果老年人也能經濟獨立,那麼他們將不會對孩子的行爲過分干預,退休基金、養老保險等爲規避未來風險提供了充分的選擇,老人蔘與這些金融活動就會在年老時享受金融投資帶來的回報。

上面的描述只是從家的角度分析金融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那麼對於社會而言其存在性以及發展的必要就不言而喻。

金融初期主要形式是銀行以及保險。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是其發展的搖籃。這些國家爲了拓展其海外貿易,維護海上霸權地位,大力發展銀行以及保險業務,後來爲了維持戰爭需要,又大量發行國家債券,從而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基礎。英國是最早發行股票的國家,但由於缺乏相關監督契約制度,發生南海股市大泡沫,英國決定限制股票發展,從而逐漸在競爭中失去金融霸主地位而被美國取代。證券,保險,基金,債券,說到底,就是爲了優化資金的配置,將未來收入流現金化,也即資本化!

人們一般在青壯年時期消費需求最大,但此時的錢也最緊張,而到老年時最不需要花錢卻最不缺錢,爲此利用金融,他們可以通過借貸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來滿足消費的需求,這樣做的好處:1、優化資金的配置,使資金能按需分配,避免出現沒錢時消費需求最大而有錢時消費需求弱的現象;2、減輕一次購買時的壓力,提前享受生活;3、促進社會消費,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因此美國式的消費模式是一種合理理財與投資的模式,是先進的!那麼,爲什麼美國還會成爲經濟危機的源頭呢?這是否說明美國式消費的終結?

答案是:不是!美國的金融危機的確來源於這種借貸消費,但不是模式本身所帶來的。舉美國住房按揭貸款爲例:a想買一套房,但他付不起全額資金,於是他向銀行借貸,以未來的收入作爲抵押買下這套房。假設還款期限爲30年,那麼銀行就只能在30年後才能連本帶息收回所有錢,這就存在流動性風險,如果銀行中間需要錢或者30年後收不回來這筆錢怎麼辦?這勢必影響銀行的借貸,影響金融的發展!伴隨這個問題的產生就有了聯邦住房按揭貸款協會(fm),他的作用是專門買那些銀行想轉手的按揭貸款(現金支付),於是死錢又變活錢了。銀行承擔的風險小了,貸款量也多了。接下來的挑戰是fm的錢也不是無限的,於是70年成立了gm,專門將從美國買來的各種住房按揭到款打成包,然後將貸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證券的形式向資本市場投資者出售,即按揭貸款證券。這樣就將風險分擔到社會中,同時使活錢的來源無限變大,但同時借貸者與資金提供者的距離越來越長,交易鏈長了,風險就大了,中間夾雜着很多的代理商、代理機構,他們很多隻負責收取中介費而不管其他的,一環壞了,那麼全環就可能出問題。從而引發次貸危機,又因爲房貸已經同衆多金融產品及其衍生物密切相關所以導致金融危機也就不足爲怪了!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篇4

每天抽一點時間,花了接近十天左右的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面對這麼一本只有280頁不到的書籍,而且是通俗化語言的書籍,本應該可以更快看完的,但是中間被經常性打斷,無奈,最終卻花了這麼多天才把這本書看完。

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總會讓我想起很久之前一些經濟學家做個一個辯論賽,辯論的題目是:到底是金融立國還是實業(製造業)立國,前者以美國爲例進行了全方面的闡述,後者以德國爲例從各個角度進行剖析。他們慷慨激昂,旁徵博引,滔滔不絕,爲自己的立場各抒己見,爭取這次辯論賽的勝利。

看完之後,我覺得都很有道理,而我這麼一個門外漢,顯然沒有反駁任何一方的根據。最後只能恨自己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奈,並以無論是金融立國還是實業立國,我覺得能夠讓社會進步,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並竭盡所能的爲每一個人提供最好的保障,這是我等平民所深切關心的事情。

這兩個國家都是我非常欽佩的國家,一個是製造強國,一個以嚴謹爲傲的民族,百年企業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文化,在這個國家前進路上的同時深深的影響着他們;一個是金融帝國,一個世界超級大國,一個金融思想前沿,科技發達的帝國,雖然它會發生金融危機的事件,但是仍舊影響不了它在世界之巔的位置。

看完這一本書讓我感覺到一個制度法律和金融方式的變革有多麼的了不起。

一個法律制度完善的國家會讓他們無論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製造還是虛無縹緲深不可測的金融發展更進一步,而它們的發展又可以進一步促使法律制度的進步。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不斷出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這個貨幣出現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情,這對當時以物易物的交易環境產生了多麼重大的變革,讓交易變的不再那麼的麻煩,不用考慮用自己的牛換成養,再換成豬,最後換成自己想要的衣服。

在英國奪得世界霸權之前,由於金融的發達,讓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利率獲得更多的貸款,贏得戰爭,最終稱霸全球幾個世紀,成爲日不落帝國。而其最爲成功的東印度公司更是爲以後的股份制公司埋下了鋪墊,促進了今後的商業的發展。股份制的發明無疑是歷史上偉大的發明,並不亞於我國的四大發明。

從最初的原始社會公有制,再到後來的部落再到家庭,這個最小的社會單位,並傳到現代。這是社會的進步,是我們生產力提升的結果。而家也成爲我們溫馨的港灣,成爲世間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我們也會經常看到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甚至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爲利益的原因。我也同意作者個觀點,那就是家庭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不應該是一個有商業氣息的戰場。而“養兒防老”雖說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但是也正因爲如此,卻成爲更多問題的起點。一方面,孩子只能是百善孝爲先,言聽計從,活不出自己的自由,沒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利;而另一方面,父母親到老了,也不一定能夠百分百得到可靠的保障,有的甚至被遺棄。當然,孝順是我們的美德之一,是我們應該倡導的,更是在他們老年的時候。但是,這也反映出父母害怕自己老無所依狀態的出現,所以,不僅要給他們灌輸這個道理,還要多子多福。

這個也從側面反映出,金融等手段的不發達而出現的問題,如果有發達的保險業和金融保障體系,他們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爲沒有他們的話,他們即使到了老年,經濟生活也不要有任何的擔憂。

於此,他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愛這個小孩,如何讓家庭充滿愛。而我們社會中的市場也是如此,正如作者所說:當一種經濟夾雜着其他因素——友誼、情感和親戚——那麼,只會污染人類關係的靈魂。從人類的經驗看,經濟交易留給市場,感情交流留給家庭,這是最好的一種安排,也是市場化分工發展的總趨勢。

現在我也就明白我們公司旁邊的一個幾十億的企業,老闆爲什麼情願給他親戚一些錢,也不讓他們去他公司上班的原因。

簡而言之,沒有金融,我們能夠生活下去,但是有了金融,但是會讓我們生活的更好。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篇5

讀完,怎麼有點不開心呢?

本書旨在梳理金融的觀念和認識,所以運用了大量的調查數據和例子,看起很專業。由於我也是小白一隻,沒有大徹大悟,只有小小的感觸和默默的無助。

看書的時候,我經常感嘆這個書怎麼沒有被禁掉呢,這也使我有點樂觀,畢竟民衆還可以看到一定的真相。

作者反覆提到我們的體制改革迫在眉睫,原因有好多。其一,當經濟改革解決溫飽問題後,必須對體制進行改革,把權利關進籠子裏,給予人們更多自由的選擇。其二,政府控制的資源、土地、企業股權總的價值佔整個中國社會財富的三分之二,其財富都流向政府,民衆都沒有獲取這一部分的財富。國家干涉市場的方方面面,甚至連收廢品的都要管理,然後民衆又沒有分享到國家發展帶來的財富。

所以,能不傷心嗎?國家拿着本應該屬於民衆的大量財富,不受人大的監督。經過了過去30年粗放型發展後,以出口和投資爲主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繼續,必須轉型,增加對民間消費和服務業的依賴。

可是,現在體制還是老樣子,老百姓哪裏敢消費,貸款還的起嗎?增加苛捐雜稅不是古代政府的作爲嗎,現代社會怎麼也走這條老路,比如說我想買個二手房,手續費七七八八的比買個新房還貴。

干預的越多,做假的就越多,整個社會不做正事,留着精力應付檢查。

所以,作者儘管好心反反覆覆強調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我個人認爲這條路很漫長。

這是一本讓人看了有點傷心的書,當然它還是梳理了我對金融一定的認識。

1.現在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被現代化社會和科技發展給放大了,只要制度相對公平和保障低收入水平人口的生活水平正常的情況下,一定的貧富差距可以推動社會發展。

2.中國zhijia得成本低、效益高、處罰力度低導致zhijia越來越氾濫。

3.中國的股市也深受政府監管,因此很難真正反映市場的水平,不能真正鼓勵到促進社會進步的企業,只會讓劣幣驅趕良幣。

4.抱怨美元地位的等於抱怨美國的實力,而改變美國相對實力的最好辦法是發展自己的實力,改良自己的制度和經濟架構。在出現世界政府、超主權貨幣之前,推翻美元體系對世界經濟都會是破壞性的。

私有制的國家民衆越來越無私,公有制國家的民衆越來越自私。體制真的好神奇。

作爲普通的民衆我只想看清這個世界更真實的一面,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至於,體制,呵呵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