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蜀道難》教案

教師1.93W

導語:以下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更多的內容請關注聘才網!

《蜀道難》教案

《蜀道難》教案

一、導入

余光中先生曾經寫過一首詩,其中有這麼幾句,請大家一起朗讀一下。

多媒體課件展示:(余光中《尋李白》片段)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提問] 寫的是哪位詩人?

[明確] 李白。這首詩就叫《尋李白》。

[提問] 我們學過很多李白的詩歌,你對李白詩歌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請幾位同學來談。

[參考] ①李白屬於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中誇張成分非常多。給人感覺非常豪放,他說的東西看了以後讓人過目不忘。

②李白的詩中洋溢着飄逸豪放的感情,他的詩向來直抒胸臆,狂放不羈,非常奔放,傾斜着浪漫主義的激情。李白的有些詩歌在我們讀來雖然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義,但李白詩歌的字裏行間都充滿了自己的浪漫主義激情。我們欣賞李白詩歌也要帶着這種感情去欣賞。

③李白主要是豪放,利用大量奇特的想象寫他的詩,我們讀起來會很生動、具體,印象特別深刻。

[小結] 豪放、誇張、豐富的想象,這些都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風格的最具體的表現。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李白的一首《蜀道難》。再次感受一下李白浪漫主義詩歌風格的藝術魅力。

二、整體感知

多媒體課件展示:《蜀道難》封面。

1.[活動] 下面先請大家聽一遍課文錄音,聽的時候注意字詞的讀音。另外,把你預習過程當中遇到的不能理解的字詞劃下來。

[提問] 朗讀非常的精彩,聽完以後,你們有什麼感覺,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感到非常的恐懼、害怕,甚至毛骨悚然。

[活動] 我們先看字詞,你們在預習的過程當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提問。

[參考] “捫身歷井仰脅息”。解釋爲“屏住呼吸”,爲什麼解釋爲“屏住呼吸”?

[明確] 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向友人說明蜀道是很艱險的、路途是險峻的。人們在這種狀況下會產生恐懼的心理,所以作者說要屏住呼吸。屏住呼吸和路途的險峻有關係,是害怕。

“乒崖轉石萬壑雷”的“乒”字:發出很響的聲音。

2.下面我問大家幾個字詞。

多媒體課件展示:

危乎高哉 危:和後面的高是反覆,同義複用。李白還有詩,“危樓高白尺,手可摘星辰。”

西當太白有鳥道當:阻擋,擋住。

以手膺坐長嘆 膺:胸。成語:義憤填膺。

劍閣崢嶸而崔嵬 崢嶸:山石突兀、高峻的樣子。

所守或匪親 或:倘若,如果。表假設。

3.[提問] 大家初讀這首詩,感受最深的一句話,記得最牢的一句話是哪一句?

[明確] 難於上青天。

多媒體課件展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這句話在全詩裏面反覆出現了三次,可以說是貫穿全詩始終的一句主旨句。由這個主旨句我們可以基本上把握住這首詩的基本內容和情感,感嘆蜀道之難是這首詩的基本內容和情感。爲什麼作者要感嘆蜀道難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三、具體研習課文

1.賞析第一小節

(1)感悟

[活動] 首先看第一小節,先把第一小節自由朗讀一遍。找出第一小節中敘述的句子、描寫的句子。看看它敘述了哪些內容,又描寫了哪些內容。

[活動] 請一位同學找敘述的句子。

[明確] 敘述的句子: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娥眉顛。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

[提問] 敘述了什麼內容?請一位同學概括。

[明確] 敘述了蜀道長期閉塞的狀況,以及蜀道間重山疊嶺的地貌和蜀道的由來。

[小結] 交代了蜀道的由來,以及秦蜀之間不通人煙,長期阻隔的情況。

[提問] 描寫的句子有哪些?請一位同學回答。

[明確] 描寫的句子: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提問] 描寫了什麼?

[明確] 描寫了蜀道山勢的險峻。

[小結] 這些敘述和描寫都非常生動。之所以生動,是和詩人那種浪漫主義激情有着密切的關係的。請大家自由朗讀其中的句子,選擇你認爲寫得最精彩的一句來鑑賞一下。

[參考] ①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用了“六龍回日”的神話故事,作者還用了上下對舉的方式說明蜀道難行。寫出了山勢之高,綿延接天。萬仞之深,極望迴旋。把蜀道的危和高寫得令人心驚肉跳。

[小結] 主要用了神話,突出了蜀道的高峻,連太陽神見了它都要繞道行駛,意象可謂闊大雄奇。

②“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巧妙地化用“五丁開山”這個神話傳說故事,寫出了開蜀道的難。寫出了古代人與自然的鬥爭和改造自然的強烈的願望,以及改造自然的困難。這句話顯得很有氣勢,寫出古代勞動人民在劈山架路的過程中的悲壯的業績。而且這句話還運用了傳說故事。極富有浪漫主義的色彩。

③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第二句寫出了蜀道山勢迂迴,地勢極爲複雜,是一種會讓人迷惑的山路,走進去就像迷宮一樣。突出了蜀道的迂迴盤旋曲折的特點。

④“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攀緣。”——按理說黃鶴飛得很高,連黃鶴都飛不過去,可見蜀道山勢的高峻。猿猱一般攀緣技術比較好,這種山連猿猱都攀不過去,可見山勢的險峻。

[小結] 通過黃鶴和猿猱都飛不過去或者攀不過去來側面的烘托出蜀道之高。實際上是一種以虛襯實的寫法。由此可知,第一小節裏有大膽的誇張,有豐富的想象,還引用了神話傳說,虛實結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壯闊,感情奔放,讀來確實有攝人魂魄的效果。充分的體現了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的特點。

(2)誦讀

[提問] 如果要通過朗讀來體現他的這種浪漫主義激情,該怎樣表達?

[活動] 首先看看敘述的句子。怎麼讀比較好?請一位同學範讀。(生讀)

[提問] 爲什麼這樣處理?

[參考]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娥眉顛”是做敘述,就是做了一種鋪墊。讀得要相對平一點。“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講了蜀道的由來,這部分是這一段最重要的句子。因爲文章的第一段主要就應該是介紹了蜀道的由來。語氣應該讀得比較重。

[活動] 全班齊讀。從“蠶叢”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提問] 下面描寫的句子又應該怎麼處理呢?爲什麼?

[參考] 下面描寫的句子首先應該讀得比較緩慢。因爲這一段描寫蜀道的高和險,讓人有一種處身於蜀道之中,可攀而不可及的想法。特別是“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句更應該讀得比較緩慢,讓人想象出蜀道有一種盤旋情形。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的“尚”,猿猱欲度愁攀緣的“愁”應該重讀。因爲這兩個字強調了蜀道的高和險,連黃鶴之飛都過不去。“尚”和“愁”是修飾這兩句話的重點。所以當重讀。

[點評] 師範讀糾正。(比較讀,①重點強調尚、和愁。②拉長“尚”和“愁”,到兩句詩後面略慢,稍輕。)

[活動] 讓學生比較哪種更好。簡說原因。

[明確] 第二種。“尚”和“愁”拖長,起到強調兩個字的作用。而且語速使人感覺到重點是在“不得過”和“愁攀緣”上面。完全符合要突出山勢的高和險峻這個重點。

[小結] 正因爲山勢險峻,連黃鶴和猿猱都過不去,人當然更過不去。所以有時候要突出一個意思,不僅僅是用加重語氣的方式。有的時候反而降低聲調,讀慢一些,更能突出這個詞句的含義。

[活動] 生齊讀。(“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以手撫膺坐長嘆”。)

[小結、提問] 這幾句表現人難以攀越蜀道的無可奈何之感覺。最後剩下開頭的兩句話,這兩句應該怎麼讀?

[參考] 開頭兩句讀得應該比較有氣勢。因爲“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在全文出現了三次,是全文的主旨句,讀得比較有氣勢就可以突出全文的這個重點。

[提問] 怎麼讀纔能有氣勢,怎麼讀?

[參考] 語序要緩慢一點。應該抓住重點“難”。(師範讀)結構比較緊湊。(生範讀)

[明確] 應該讀快一點,強調“難於上青天”。再重點強調“青天”。因爲上蜀道比上青還難。突出蜀道的高。前面兩句直抒胸臆的話,最前面三個嘆詞“噫籲曦”稍微拖長讀。(師範讀)後面一句“危乎高哉”“呼”和“哉”要讀慢一點,突出前面的“危”和“高”。

生範讀。

[活動] 全體學生齊讀。(從開頭……難於上青天。)

[點評] 難於上青天還應該讀得聲音高一點。更果斷一些,有力一些。充分突出這首詩的主旨。因爲一開始它就奠定了這首詩的豪放的基調。我們應該通過朗讀把它體現出來。

[活動] 生再齊讀。

[活動] 生再齊讀整個第一小節。讀的時候注意體會李白浪漫主義的激情。

2.賞析第二小節

[活動] ①這是第一小節,我們通過誦讀一起來鑑賞了一下。接下來看二小節,第二小節有兩處描寫的文字,請分別把它勾畫出來。

②這一段的鑑賞我要交給大家,請大家先選擇其中一處改寫成散文並體現出這首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不要擴展,只在原來的基礎上稍做拓寬就可以了,並且要能體現出他浪漫主義的風格。)

③(幾分鐘後),先將寫的東西在四人小組裏交流,然後每個小組推舉出一名寫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

[改寫參考一] 只見在那個滄桑的千年古樹上,一隻單薄的鳥兒站在最單薄的那根樹枝上用勁啼叫,彷彿心中充滿哀怨。成對的鳥兒一前一後穿梭在林子裏,好不自在。一片的空山寂寥、肅靜,只聽見杜鵑在夜色中啼血。

[改寫參考二] 連綿的山峯高大險峻,彷彿聳入雲霄。一棵枯鬆倚掛在懸崖上,似乎即將跌進深谷。湍急的流水與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之勢的瀑布像是在互相較量。它們使出最大力氣撞擊山崖。發出雷鳴般的聲音。

[改寫參考三] 只見鳥兒在高高的古樹上悲哀的鳴叫着,雌鳥緊跟着雄鳥在林間盤旋。又聽見杜鵑在朦朧的月光下悲哀的鳴叫,似乎在爲空無一人的山峯悲鳴。

[改寫參考四] 接連不斷的山巒直聳入天,在夜色中更顯得可怖,崖邊的幾棵松樹機警地掛在絕壁邊,鬼魅而妖冶。奔騰的激流與瀑布相撞,發出雷鳴般的巨響,衝擊着山崖,一塊塊碎石沿着幾乎垂直的崖面滾入了濤濤的江水中,轉眼便不見了。

其他同學評一下,哪個同學改得最好,爲什麼?請兩位同學。]

[點評] 第一處描寫營造的是讓人驚恐,非常淒涼的氛圍。第一段寫好不自在,和原文的意境不相切合。改寫不僅僅是擴展、想象就可以了,還要忠於原文。

[提問] 這一段如何通過朗讀體現詩人的浪漫主義風格?首先看第二段,描寫有兩部分,這兩部分描寫處理是否相同,爲什麼?

[明確] 不相同,因爲第一段是講“悲鳥”和“子規”,體現了一種比較悲涼的氣氛。應該讀得稍微慢一點。顯得氣氛比較悲涼一些。下面一句描寫的是山勢的險要和情景的可怖,要讀得快一點,氣勢要稍大。使人能體會到險要的感覺。

[活動] 生示範讀。(從“但見悲鳥號古木”……“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連峯去天不盈尺”……“乒崖轉石萬壑雷萬壑雷”。)

[點評] 第二處讀得快一些。語調再加重一些更好。

[活動] 全班學生齊讀這兩處描寫。(從“但見悲鳥號古木”……“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連峯去天不盈尺……乒崖轉石萬壑雷”。)

[提問] 這段裏面還有幾個抒情的句子,應該怎麼念?

[明確] 這段裏的抒情句念得表示出對朋友的擔心,勸告他不要去蜀地的感情要表現出來。

[活動] 齊讀。把它和兩個寫景的句子和在一起。(從“問君西遊何時還”……“嗟爾遠道之人胡爲乎來哉?”)

3.賞析第三小節

[提問] 第三段的句式和前兩段有什麼不一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 前兩段都是以長句爲主,比如有七字句和九字句,但是第三段大多數都是短句,以四字句爲主。好處:與前兩段形成了一種語言上參差不齊,整散結合的特點。更加自如地表達出作者奔放熱烈的感情。也反映出詩歌語言富於變化。

[小結] 由此可見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不僅僅體現在詩歌的'內容上,還體現在詩歌的語言上。語言上靈活多變,句式參差不齊,自如地表達詩人的情感,這也是浪漫主義風格的一種特徵。

[提問] 一起來看第三自然段,這一段的韻腳有什麼變化?首先把壓韻的字找出來。

[明確] 第一個:開、豺壓ai韻。

第二個:麻、家壓a韻

第三個:嗟

[小結] 前面幾段,第一段和第二段韻腳的變化比較少,基本上比較一致基本上是壓an韻。第三段韻腳變化一共發生了三次。爲什麼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呢?因爲第三段主要講的內容是感嘆蜀中戰禍之烈。主要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強烈的情感。韻腳多變也就更加靈活自如地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情感。換句話來說,就是作者強烈的情感通過韻腳的變化表現出來了。

[小結] 由這兩個問題,我們可以知道浪漫主義的另一個特點是章法靈活多變。

[提問] 第三段四字句比較多,這些四字句應該怎麼讀?

四字句應該讀得節奏比較快一點。因爲它表現出蜀地戰禍比較多,他更希望朋友不要去那些地方,是他一種比較真心誠意和確實希望這樣的勸戒。應該讀得比較快、堅定一些。

四字句節奏短促而有力,讀時兩字一頓,要稍快一點。

[活動] 齊讀(從“劍閣崢嶸而崔嵬”……“側身西望長諮嗟”。)

[提問] 這兩段分別從什麼角度來突出、詠歎蜀道之難的呢?

[明確] 第二段詠歎蜀道之險。第三段突出蜀道經常發生戰亂。突出蜀地之亂。

多媒體課件展示:

嘆蜀道之高(第一段)

蜀道難 嘆蜀道之險(第二段)

嘆蜀中戰禍之烈(第三段)

通過一個詠歎句反覆出現,使得詠歎的感情逐步加深。

多媒體課件展示:

前人對蜀道難的高度評價:

逼真縱橫,如虯飛蠖動,起雷霆於指顧之間。

——沈德潛《唐詩別裁》

《蜀道難》等篇,可謂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也

——殷番《河嶽英靈集》

首二句以嘆詞開其端,末二句以嘆詞結其尾,首尾相應,關鍵之縝密也。白此詩極其雄壯,而鋪敘有條,起止有法,唐詩之絕唱者。

——朱諫《李詩選注》

[活動] 這些是前人對《蜀道難》的評價,我想請一部分同學對這篇課文也來評點一番。用很精簡的一句話。把你閱讀的感受、理解都可以寫出來。其他同學也思考,在書上寫一下。

[參考] ①感情豪放,筆法飄逸。

②氣勢雄偉,引人入勝。

③句不拘長短、聲不拘高下、韻不拘同異、筆隨興至、自然真切。

④文句參差、筆意縱橫。如天馬星空,非太白不能爲也。

[小結] 1.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的特色

(1)李白的詩具有非常強烈的思想感情。

(2)鮮明的個性。

(3)具有豐富的想象,奇特的誇張,並藉助非現實的神話和奇麗驚人的幻想來描繪五彩繽紛的現實世界和幻想世界,抒發美好的理想願望和強烈的感情。

(4)結構上跳躍多變。

(5)風格多樣,但以雄奇、飄逸爲主。語言熱情奔放,而又清新自然。

2.[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鑑賞了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的特點。至於這首詩的內容,比如說它的主旨,他的寫作的目的,甚至寫作的時間歷來衆說紛紜,未有定論。我希望大家在下課以後能夠多去翻閱一下這方面的資料,形成自己的看法。

《蜀道難》教案

【教學內容分析】

《蜀道難》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語文必修3的課文。這一單元的內容主要是唐代詩歌。作爲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蜀道難》具有一種示範的作用。這種示範作用一方面體現在展現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巔峯時期的作品風貌,從而感受時代與文學的聯繫;另一方面的作用,在於通過引導學生誦讀、鑑賞《蜀道難》,進而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學會閱讀其他唐詩作品。

在詩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對象。這個中國詩歌史上的巔峯詩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點燃了盛唐詩歌的熊熊火焰。因此,把李白的詩歌放在這一單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窺豹的作用。通過了解李白的詩瞭解李白,又進一步瞭解唐詩的風采。在之前上過的唐詩引導課的基礎上,我希圖通過誦讀與鑑賞兩個層面結合李白這位詩人來閱讀他的詩。使學生能被古典詩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學情分析】

《蜀道難》是一個樂府舊題。在行文上有別於學生經常誦讀的格律詩,它不像格律詩一樣以對偶句爲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這就增加了誦讀時情感把握的難度。高中的學生在思想上漸漸從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達上卻正相反由開放轉向了封閉。而詩歌閱讀鑑賞恰恰需要的就是學生敢於開口去誦讀,在這一點上,詩歌教學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現了矛盾。

在詩歌教學上,學生已經接觸過現代詩歌,對詩歌的意象有一定的瞭解。而要了解唐詩乃至整個古典詩歌的魅力,僅僅瞭解意象是不足的。因此,在《蜀道難》的教學上,意象是一個跳板,它連接着學生的已知與未知。學生可能會被古奧艱深的用詞抑制了興趣,但詩歌豐富的想象世界與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導學生主動誦讀主動探究的一盞明燈。

設計思想】

針對學生對誦讀古詩的畏縮情緒,我決定以兩條主線貫穿全課。一條主線在於從把握情感、掌握停頓、理解內涵三個有着層層遞進關係的角度指導學生如何誦讀和感受一首詩歌。另一條主線在於梳理分析《蜀道難》的句法特點、主旨情感和表現手法上的特點,探究李白對樂府舊題詩的創新和超越,進而探討李白豪邁飄逸的浪漫主義詩風。而這兩條線的交匯之處就是詩人“李白”。第一條線屬於“表”,第二條線屬於“裏”,正是如此,讓學生表裏結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詩人李白之“大”。在授課過程中,採取多樣的誦讀方式來把握詩歌,讓學生從多方面接受朗誦這一藝術表現手法,進而能夠主動的去誦讀。這樣既起到引導學生敢於誦讀的作用,又能夠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詩歌。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深入瞭解李白其人,理解詩歌的藝術手法,如章法、意境、聲韻等。

2.能力培養目標:通過誦讀品評賞鑑,體會想象、誇張的藝術特色。

3.情感培養目標:讓學生走近激情、浪漫、詩性和放達。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 教學重點:

1、從學習詩歌的朗誦入手,領會詩歌循環往復逐層深化的情感節奏和豪邁飄逸的氣勢。

2、藉助於“剝皮抽筋”法,探究本詩情感主旨。

3、本詩語言及藝術手法鑑賞,體會李白豪邁飄逸浪漫詩風的形成。

二、教學難點:

1、鑑賞李白激昂俊逸的詩風.

2、探究本課的情感主旨。

【教學方法】

1、 朗讀法。

2、 點撥法。

3、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4、 多媒體影音。

【教學過程】

一、請您欣賞

PPT展示畫面,引入本文教學(PPT展示)

二、寫作年代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初詩人在長安之時。《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記載:“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業贄謁賀知章。知章覽《蜀道難》一篇,揚眉謂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書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進士,活了八十多歲,一生只有此作,其說當有根據。

研究者認爲李白十六歲創作《蜀道難》 東方網03年9月3日消息:四川平武縣學者曾維益經過十多年研究發現,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成名作《蜀道難》的時間是在其20歲之前,而且該詩作於古江油關(今平武縣南壩鎮)。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藝術特點,風格雄健奔放,色調瑰瑋絢麗,語言清新自然,是繼屈原以後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馳騁想象,運用神話的離奇境界,把自己熱烈的感情傾注到所描寫的對象之中,以驚俗駭世的筆墨,恣意揮灑,描寫了壯麗奇譎的世界,藉以抒發個人懷抱的抑鬱和不平。他鞭撻封建社會的醜惡淋漓盡致,杜甫曾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皮日休說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白詩歌中強烈的愛憎之情和藝術魅力,千百年來一直鼓舞着人們,激發着人們,是我國人民精神財富中的瑰寶。

三、經典評論(PPT展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

千古一詩人—-----杜荀鶴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四、走進新課

1、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學生集體朗讀,教師注意其讀音及停頓。

2、釋題:

“蜀道難”,古樂府舊題。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初年,從詩的內容來看,很可能是詩人在長安時爲送別友人入蜀而作。

3、聽讀全詩 注意讀音(PPT展示,播放錄音)

噫吁戲(yī xū xī) 魚鳧(yú fú) 猿猱(náo)

(mén)參(shēn)歷井膺(yīng) ?f(chán)巖

飛湍(tuān) 喧?(huī) ?(pīng)崖 萬壑(hè)

崢嶸(zhēngróng) 崔嵬(cuīwéi)吮(shǔn)血 諮嗟(zījiē)

五、討論分析(學生聽名家範讀,再次朗讀並思考)

1:全詩三節,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第一節,道蜀道來歷,狀蜀道高峻——感嘆蜀道的高峻難行。

第二節,寫景物悽清,狀山水險惡——感嘆蜀道的艱險可畏。

第三節,摩劍閣險要,想殺人慘景——嘆蜀道的高峻、艱險、可畏。

2:奠定全詩抒情基調的詩句是什麼?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是一個感嘆句,也是貫穿全詩的主旨句。它奠定了全詩的抒情基調,含有豐富的詠歎意味。它在詩中先後出現三次: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之要。詩人的思想、情感盡在“三嘆”之中。

3:詩人怎樣表現蜀道的高峻?(PPT展示)

4:詩作是如何表現蜀道的險?

 從環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難。

“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 使人聞聲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涼荒寂的環境氣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難。

 從風光奇險的角度寫蜀道之難。

“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誇飾山峯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5:詩歌對蜀道之要是如何表現的?

劍閣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要 所守 化爲狼與豺

殺人如麻

這一段包括哪些內容?(聯繫時代背景說說詩人這樣寫的意圖)

突出劍閣的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在此割據稱王不乏其人。別人都說此段有勸人引以爲戒,警惕戰亂髮生的意圖,“磨牙吮血,殺人如麻”,既寫猛獸,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語雙關。這樣理解可能有些道理,唐寶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後正潛伏着危機,作者這樣寫是要提醒人們注意世事、時局,表明國事的憂慮與關切。但我以爲如果詩人真有此意的話他絕對不會如此小氣,所以我認爲詩人的重點就是爲了表現蜀道之難的。

六、能力提升

1:引用五丁開山的傳說有什麼作用?

點染神話色彩,引人入勝

從開山時作出的重大犧牲的角度言開闢蜀道的艱難

2: 細讀“上有六龍回日……坐長嘆”這幾句,說說詩人用了哪些寫法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PPT展示)

3:“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詩有什麼作用?

開頭一句,領起全文,嘆蜀道之高,爲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調。

中間一句,嘆蜀道 之險,強調主旋律,把詩歌推向高峯。

結尾一句,嘆蜀中之要,照應題目、開頭,給人強烈的感嘆。

七、全詩總結(PPT展示)

八、知識補充(PPT展示)

2、關於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最光輝的時期。按它發展的情況分爲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被稱爲“初唐四傑” 。初唐成就最高的是陳子昂。

盛唐出現了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爲代表的邊塞詩,以及王維和孟浩然爲代表的山水田園詩。盛唐成就最高的是兩位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

中唐的代表有“元白詩派”(元稹、白居易)和“韓孟詩派”(韓愈、孟郊、賈島、李賀)。白居易的敘事詩《琵琶行》和《長恨歌》廣爲傳誦。

晚唐時被稱爲“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PPT展示)

九、課外欣賞

標籤:蜀道難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