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5篇

教師1.92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爲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5篇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

週三的第二節是我們二年級的數學課,我像往常一樣開展了我們的教學。首先在講課之前利用一首數字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複習數字的同時也學會唱歌,同時音樂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在一首兒歌過後,我就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藉助於PPT,孩子們的聽課積極性非常好。正當我在講課的時候,班裏一個小男孩說:“老師,不好了,不好啦,她把書撕爛了。”

當我走過去的.時候纔看到,這個女孩把書放在課桌下邊,地上是她剛剛撕掉的幾張紙。對於孩子的這一舉動,我不是很理解。因爲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她撕東西。她是一個自閉症女生,平時很少安靜,但是她常常都是自己玩耍,很少影響到上課的學生。對於女孩的這一舉動,我並沒有批評她,因爲搞不懂她的真實想法,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情緒更加激動。我安撫着孩子的情緒,同時告訴她這個行爲是不對的,以後不能這樣做。孩子本身的行爲是不對的,但是她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也許她並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是錯誤的。所以,不分青紅皁白的批評是沒有效果的。下課之後,女孩的媽媽走進教室,因爲孩子的能力較差,所以媽媽一直陪讀。當媽媽看到地上被撕的書的時候,開始對她吵了起來,甚至拿課本打了女孩。孩子哇哇的大叫起來,一臉迷茫的看着我,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媽媽這樣批評她。孩子的媽媽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溫柔的母親,對女孩也很好,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對這件事情會這麼在意。或許在媽媽的眼裏,課本是很重要的,雖然孩子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很少,但是書還是要好好的,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從這個方面也說明孩子的媽媽並沒有對孩子放棄,對孩子還是一種很負責任的態度。

對於孩子把書撕了的這一問題,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單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味地批評沒有效果,一味地溫柔對待孩子或許也起不到作用。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或許她的這一行爲只是她想要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也不願意惹老師生氣,讓家長批評自己,但是他們找不到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還需要我們去理解,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的事情就不會你再發生。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2

今天是散學典禮,學校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平日的表現,發放“三好學生”獎狀和獎品,而作爲數學老師的我,也希望在數學學科上再多給孩子們一些鼓勵。

我提前購買了一些漂亮的卡片,一部分數學作業本,預備作爲獎品,發放給這學期表現優異的同學。我教授的是三、四兩個年級的數學課,有好幾十名學生,我要好好想一想,先發給誰呢?

坐在辦公室裏,看着桌上的精美卡片,嶄新的作業本,我陷入了沉思。

先從三年級開始吧,孩子們這次期末考試表現不錯,首先考慮這次數學考試成績優秀的幾位同學:小澤,小棟,小菲,小萱,還有進步最大的同學:小瑤,小月,我便抽出一張張卡片,工整地寫上“優秀學生,某某同學……”再寫上一兩句讚美、鼓勵的話語,“你是一個細心又踏實好學的好孩子,很棒!老師相信努力的你數學成績會越來越好”一想到孩子們看到這些溢美之詞,我的心裏也不由地樂開了花兒。

還有誰呢?對了,數學課代表,各個組長,這一個學期,她們幫助老師認真檢查並收發同學們作業,兢兢業業地爲同學們服務,有功勞也有苦勞,想到這裏我便在卡片上寫了幾個大字“優秀小組長”、“優秀課代表”,還有“優秀班長”,平時臨時開會走不開,都是班長在幫忙組織紀律,雖然作爲班長的小欣,有幾次沒有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但平時課堂上表現還可以,我想應該寬容一些,再給孩子一些鼓勵:“小欣,這一學期你表現很好,如果以後每次都能認真完成作業,相信你一定會成爲一個更加優秀的班長。”

寫完三年級學生的評語,再繼續給四年級的孩子分發獎品。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兩句評語,但我想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來激勵孩子,並告知某些學生的不足。想到我的這一兩句話,可能會讓一個孩子欣喜若狂,也可能會使一個孩子黯然神傷,我便不敢有絲毫怠惰,聯想他們平日的.表現,絞盡腦汁,苦苦思索着,奈何此刻頭腦中詞彙分外匱乏,唉,看來我又需要多讀書充電了。

獎品終於分發完畢,我揉着眼睛,想休息一下,腦海中忽然閃現出兩張小臉:三年級的學生小陽和四年級的學生小萍。這兩個孩子這次考試成績並不突出,尤其是小陽才考了五十多分,但這兩個孩子這一學期一直都很踏實努力,平時生活中也很懂事,孩子的天資有限,成績只是衡量孩子的其中的一項標準,如若他們看到別人都得到了榮譽和獎品,而自己努力了那麼久,卻沒有得到肯定,這對孩子的自信心和進取心都會是一種打擊,想到這裏,我立刻擰開了鋼筆,孩子,努力就好,老師會幫助你,我們一起努力。

班裏還有一部分同學,這次考試成績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他們平時比較浮躁,容易驕傲,我不得不“鐵石心腸”:孩子,不要怪老師吝嗇,老師覺得你應該更加優秀,你現在的努力還不夠,還需要再歷練一段時間

獎品雖小,用途卻大。孩子,希望你們在品嚐勝利果實的同時,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也能看到不足,讓我們一起自信、腳踏實地地走下去,加油吧,孩子們!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3

剛到學校的時候,擔任的一年級一三班一四班的數學老師。說實在的,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心底有些擔心,但後來發現,經常和辦公室的一些老教師交流,發現一年級的孩子沒有之前想的那麼調皮,他們學習起來還是很認真的。

時間過得很快,每天班裏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我注意到了班裏有一個小男孩和別的孩子不一樣。這個孩子幾乎每天來上課不是忘記帶橡皮就是忘記帶鉛筆(不知道別的`課上是不是,數學課上是這樣),每節課都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會把自己的學習工具準備好,上課時別人都起立喊老師好了,他還在低頭在書包裏亂找東西(每次上課我都會要求每個孩子都準備好學習用具放在桌子的左上角),他自己也意識到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課前準備。課下的時候我也找過這個孩子交談過,不管你問他什麼話,他就是不回答你的問題,偶爾會點頭或者搖頭。對於這樣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恰巧那段時間召開了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會後我專門把孩子的爸爸留了下來,進行交流。我把孩子的一些情況反映給他爸爸時,孩子爸爸說一定會注意,會加強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等等這些話,之後就匆匆忙忙走了。家長會過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孩子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春節過後,辦公室的一些老師都在討論班裏孩子變化情況。過了一個年,孩子們又長大了一歲,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些變化。這時,學校給每個孩子發了一本《知書達理好少年記錄本》,來記錄孩子在學校的優秀表現,另外給每個老師一個獎章,學生在任何方面做得好的地方老師都可以給學生蓋獎章,獎章越多,兌換的獎品也就越好。這時,我就在想,我要給這個孩子交流一下,或許獎章對他有幫助,於是就這麼做了。這個孩子開始慢慢發生變化了,也慢慢會知道把課前所需要的文具準備好,我只要發現他按照我的要求做了,就會及時獎勵一個印章,我希望通過獎章可以慢慢改變。同時,在前幾天,我發現他既然自己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因爲我說過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下課也有的到一個印章獎勵),當時我高興極了,趕緊點名叫他,聲音不算特別大但足夠讓全班人能聽清楚(以前就是點他起來回答問題都不吭聲,不管他會還是不會)。這個孩子正在一點一點的變化。

這件事情是我教學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雖然是印章的獎勵給了他動力,但是我希望從此他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發言的、善於表達的孩子。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4

教師應該把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親近、實在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的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能切實領悟,發現“數學”這一基礎性學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實用意識。那麼,現行的數學教材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體現在何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感受它們之間聯繫?教師應該怎樣處理教材,才能體現數學教學新理念,怎樣組織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現將觀點闡述如下:

首先,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具體體現在那些方面?

新的數學教材與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區別,它不再以單一的學科知識爲主,而是着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爲藍本,取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爲素材,着眼於小問題,昇華出科學性的知識和技能,把學生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大課堂,使得學生融入其中,其樂無窮。如國小低年級課改課程中,開篇以符合孩子心理的智慧老人、機靈狗、淘氣、笑笑等作爲主人公,貫穿於整冊教材,學生和活靈活現的主人公一起,暢遊數學這個充滿智慧的王國,寓教於樂。教材中包括如《人民幣》、《觀察物體》、《統計與猜測》、《時分秒》等直接聯繫生活實際的課題,使得學生能夠寓學於用,活學活用,樂學樂用,直觀而又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和學習數學的樂趣和用處。課堂練習的設計,摒棄了枯燥的寫寫、算算,而是以比一比、賽一賽等遊戲形式呈現,學生在情境中充滿激情的完成知識練習和個性形成,高質、高效的達到教學目標和要求,體味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其次,如何處理教材和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一、創設教學情景,使“數學教學生活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主要包括:

1、新課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習興趣

枯燥而又幹涸的語言環境,會禁錮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使得學習變成生硬的知識灌輸過程。然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爲重要。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要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以講故事,做遊戲,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導入,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如:在教學《可愛的企鵝》一課時,可以以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過動畫片《海爾兄弟》嗎?海爾兄弟經常和爺爺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險,春暖花開的這一天,海爾兄弟和爺爺又登上熱氣球出發了,不一會兒,熱氣球飄到了南極,在這裏他們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企鵝(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這是,海爾兄弟又發現了新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小組互相說說,看哪一個小組發現的問題多。”這樣,孩子們的情緒很快就被調動起來,投入到快樂的學習情境中去。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生活化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直觀化,使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直觀的像學生展示不同方位下的立體圖形,學生通過看、想,交流,更加具體直觀的瞭解物體的方位特性。

3、教學例題簡單易懂 創設生活情境

以往的教師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麼教什麼,不能夠靈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數學教學要求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要求在簡單的知識框架和結構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課堂變得有血有肉。如在一節三年級的《鐘錶的認識》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加菲貓這個孩子們熟知而又非常喜愛的卡通形象帶到課堂上來,生動而又形象地給學生展示了加菲貓一天中的作息時間,讓孩子們主動說出主人公每個活動的準確時間,藉此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對時間的知識有了深刻的瞭解。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反應是積極的、熱烈的,充滿興趣的,這就使得學生把生活和知識融會貫通,對生活和學習產生了熱情和濃厚的興趣。

4、模擬生活 創設情境

既然數學來源於生活有應用於生活,因此,如果在課堂上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上來,那麼,就真正實現了生活和學習的統一。例如,在進行《人民幣》的教學中,可以爲學生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用人民幣進行購物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實踐的細節,合作的樂趣,而且還能夠學習到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用過錢後洗乾淨手,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等生活經驗,切實地在課堂上學會生活。

5、動手操作 創設情境

好動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實踐操作、合作與交流,各種感官積極參與,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如在教學《有幾枝鉛筆》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把鉛筆擺一擺,和同伴一起列算式,實踐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一擺,和同伴一起列算式,實踐與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6、 運用實物(掛圖)創設情境

直觀具體的圖和物是學生最爲感興趣和最能調到學生積極性的,生動的圖畫和具體的形象可以很讓學生快樂的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地把知識牢牢掌握。如在教學《找規律》時,可以準備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等生動多彩的形象圖片來吸引孩子主動發現其中的規律。“動物園裏舉行運動會,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瞧,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教師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並試着自己貼出圖片,說出理由。

創設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合知識背景出發,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情境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優勢新奇的,富有趣味和挑戰性的。使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真正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在數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的實際,轉化“以教材爲本”的舊觀念,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實際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優化組合。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加深學生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

二、研究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數學教學不單單是爲了把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髮現知識及規律產生的過程,長一雙充滿智慧、善於捕捉問題,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的眼睛。所以,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採擷生活數學實例,提煉生活中的實踐素材,爲課堂教學服務。

1、指導學生髮現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既可以幫其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徐錫數學的最佳途徑。低年級的學生數一數路上的交通燈、家裏的凳子、家用電器的數量,比一比身高、體重,認一認周圍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知道中高年級學生觀察數學美,如形體美、結構美等。感受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習慣。

2、挖掘生活素材 豐富教學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上所展示的知識相對來說是非常單一、靜態的,那麼,如果把學生的生活經歷拿來作爲素材,就可以豐富課堂氣氛,使課本知識和生活經歷更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整體、客觀的感知數學,在生活中靈活的用數學,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留意或收集平時的學習用品或生活用品的價格資料,如一枝鉛筆、一塊橡皮的價錢,或者一條毛巾、一斤蔥的價錢是多少,在課堂上把這些資料展示出來作爲題目資源,學生自然會覺得非常親切、真實,培養其熱愛生活的精神,也能在課堂這個小小的空間裏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3、客觀展現生活中的數學原形

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蒐集資料,瞭解生活,提煉生活。例如在教學《出租車上的數學問題》時,教師沒有自己把資料展示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課前自己蒐集搭乘出租車的有關資料,如出租成的起步價,每公里幾家及等待時間與價格之間的問題,熟悉瞭解這些問題後,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得課堂成爲師生、生生之間生動交流的平臺,種種生成性的問題在交流與研討中產生。學生藉此走進了生活,又瞭解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真誠成爲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見解,使得課堂成爲生動交流的平臺,產生很多生成性的問題。學生藉此瞭解了生活中的數學,真正成爲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三、數學練習生活化,做到學以致用

設計生活化的問題,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再將數學知識迴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有利於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這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爲了便於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學習致用。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後,可以設計符合學生口味的實際行的練習,培養學生運用的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實踐活動、生活問題相結合。

1、具有生活化、應用性的練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學應該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因此可以設計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喜歡主動地完成。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佔優勢,喜歡生動形象地事物。因此,可以使用過關遊戲、兒童樂園和數學王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高年級學生可以進行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改變學習和練習是學生負擔的狀況。

2、數學練習的合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自主完成

現行的數學教材使得教師不斷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性。爲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能力,爲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個性和品質,可以定期讓學生以班或組等爲單位,製作內容豐富多彩又充滿生活樂趣的《數學手抄報》或《數學牆報》,學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通過圖書、網絡等發現的數學問題或數學常識,通過交流、研討,製作出趣味性、綜合性、啓發性的報紙,學生易於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自主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

3、學科生活結合 綜合發展

學生可以在已有基礎上,把生活中發現的已解決或尚未解決的數學問題,道聽途說的或充滿趣味的數學問題,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不限制內容和形式,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獲取數學知識,使得數學練習更具有時代性、自主性和個性。學生對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更加深入。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靠教師積極的爲學生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爲學生儘可能的創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生活問題情景和練習,把生活實例融入數學,數學問題迴歸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認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貼近生活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學會用數學。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5

最近被以前的學生拉進了他們的同學羣,羣名叫“未忘師恩”。看到這個羣名的瞬間我是感動的,爲這羣已經爲人父母的學生還記得我,爲着作爲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雖然我一般都在潛水,但一直關注着這些學生的狀態,從他們的生活中反思着自己的工作。

曾經的我覺得教育就是給學生傳授知識,他們在課堂上應該把該學的知識都學會,考試考出好成績,將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纔會有更好的未來。曾經爲了個別孩子成績差而大發雷霆,對孩子產生失望的情緒。隨着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的增加我漸漸的改變了這種想法。因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應該在教育時“一刀切”,每個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所擅長的東西也不一樣,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內化時需要的'時間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有些孩子不善於從書本中獲得知識而更擅於從實際當中去獲得知識。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街上賣菜的可能沒有學過速算,可在計算時速度要比許多學過速算的人還要快,這就是從實際中獲得的經驗和知識。

我看到我曾經的一個學生,應該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學渣”,曾經我也以爲他沒救了,將來也就是社會上一混混,可你知道他現在從事什麼工作嗎?在一家知名的教育機構做老師,乾的相當優秀而且非常受學生歡迎!回顧當初教這個孩子時他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卻總是陽光燦爛,心態是積極的。可能當時對我所教的那門學科不太擅長,因爲高中的課程實在有點多,可當他走上自己的工作崗位時,只專注的去研究自己的專業領域,加上各種閱歷的增長,那些曾經困難的知識在不經意間就融會貫通了,又有着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所以現在從事教育工作時也是遊刃有餘的。

反思現在的工作,我有着許多感觸,現在教國小數學,到底我該給孩子些什麼?是孩子會做題還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不可否認的現在的社會許多人是急功近利的,這種風氣也或多或少的被帶到教育之中。比如現在各種各樣的數學培訓班,我也看過學生的培訓資料,也陪女兒去試聽過幾節課,發現輔導班選擇的都是比課堂教學內容難度高點的內容在教授學生,家長看到的是孩子會做難題了,短時間內成績提升了,可是他們沒發現裏面滿滿的套路。因爲大多數輔導班都是自己編寫的教材,把許多類型一樣的難題編寫在一起,教給孩子一個個的解題公式,題目解決了,可爲什麼這樣做學生不知道,這樣是可以解決孩子初級階段的學習問題,可是孩子動腦子思考了嗎?自己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嗎?都沒有!等到孩子上到高中了,考試沒有原題了,許多知識綜合到一起了,以前學的套路沒有用了,可孩子已經不會自己思考着去解決問題了,怎麼辦?這時候再說我孩子國小的時候都是雙百分有用嗎?

作爲一個常年在一線的國小數學教師,我們應該給孩子些什麼呢?我覺得首先我們得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個體,發展是不一樣的,絕對不能“一刀切”,但有一點是都不能放鬆的,那就是孩子的計算能力,這是伴隨孩子很長時間的一種基本能力,是孩子以後學習許多學科的基本功。這個對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強化。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在教學時應少一些套路,而多給學生些思考的時間,看起來這個過程有些耽誤時間,短時間內不利於班上的孩子出成績,可是這樣孩子學到的知識是孩子自己悟出來的,這樣的能力是伴隨孩子終生的。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6

今天的心情糟透了。

上午第三節的數學課對我來說是一種煎熬。原因有二:一是孩子們連着上了兩節課,情緒狀態都已經開始浮躁起來;一是我自己的狀態到第三節的時間已經處於倦怠。而今天,這種煎熬似乎演變成無法容忍了。後果就是,我對着孩子發火了。

導火索是的一個女孩子寧,整節數學課她基本沒有擡起頭看我,腦袋恨得的伸到課桌的下面,我想她是在做小動作,而且顯然已經着了迷,達到了忘我的狀態,甚至連我對她的暗示信號都沒有接收到。忍無可忍,我悄悄地走到他身邊,安靜的看她到底在搗鼓什麼。她在摺紙。開始的時候她並沒有發現我,真是太投入了,我多希望我的課堂也能讓她投入到如此境地。可是顯然,她手裏的摺紙比我枯燥的課堂更有趣。慢慢地,她似乎察覺到了周圍的氣氛有些不對勁,擡起頭就看到了身邊我的臉。哦,她非常震驚,我可以感受到。她的表情裏還帶着祕密被發現的恐懼。我是憤怒的。可能這憤怒並不只是她在數學課堂上偷偷的摺紙,還有這節課裏孩子們蔫蔫的狀態,有些躁亂的課堂氛圍,我煩躁的心情,和對自己的懷疑。所以這件事就像一個火山口,我的壞情緒全部噴發了出來。我讓他站起來,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在把她的摺紙收起來的.同時警告她:“讓你的媽媽下午親自來找我。”所有的孩子似乎都沒有想到,這件事竟然讓老師如此生氣,教室裏瞬間安靜了下來。下課鈴響起來的時候,我是帶着滿滿的怒意離開的教室。我認爲孩子的這種行爲是對我的不尊重,是在無視我的勞動,讓我無法容忍,這一天剩下的時間這種氣憤一直將我包籠。

晚上寧的媽媽打來電話,說孩子和她講了上課玩摺紙的事情,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覺得非常對不起老師,希望得到老師的原諒。聽到這裏,我感覺到自己的憤怒已經一點點在消失。她願意主動和媽媽說這件事,這本身就反應了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完全原諒她,甚至覺得自己的憤怒有些過火是在孩子親口說:“老師對不起,我不應該上課玩摺紙,希望你能原諒我這一次,以後我再也不會上課做小動作了,我一定認真聽講,積極發言。”那一瞬間,我的心理完全釋懷了,這麼認真向你道歉的孩子,還有什麼樣的錯誤是不可以原諒的呢。

孩子的天性是玩,對於他們來說玩比任何事物的吸引力都大,更何況是我的本來就算不上生動有趣的課堂。作爲曾經也是孩子的我爲什麼就不能理解孩子的天性呢?反而在遇到問題之後就一味地責怪孩子,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到孩子的身上,抱怨孩子的同時也在折磨自己,這樣的我更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成爲一名合格的一年級老師,我更應該把自己的心放到六歲,真真切切的感受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情況時,如果我能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可能會更好。每個人都會犯錯,小孩子會,大人也會。當我犯錯誤的時候,心裏殷切的希望能夠被原諒,更何況是一個孩子。以己度人,希望自己更夠在反思中不斷成長,成爲一名更合格的“小老師”。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7

估算,是每次計算教學都不會少的內容。但從以往教學估算來看,一般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一、先精算後估算,這種情況主要是一、二年級的學生用得比較多,有不少學生在估算時,先用口算的方法算出正確的結果,再求出精確值的近似數;

二、不能真正理解估算意義,爲了估算而估算,學生被動估算,這種情況主要是一些單純的估算運算,只需要學生掌握估算方法而已,在估算這些內容時學生沒有自主意識,更爲主要的是學生不能將運算過程的估算方法靈活運用,使估算的作用得不到發揮。

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估算能力培養,但總不能擺脫以上的尷尬局面,問題的關鍵還是無法讓學生真正體會估算的實用。如何使學生體會這一點,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教學中我做了一些積極的嘗試。

首先在口算部分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估算上,通過不斷的估算訓練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口算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想爲後面的筆算教學做一些鋪墊,在這裏,學生進行的還是估算運算,是一種技能訓練,還沒有達到自主運用的程度。自主運用還是在筆算部分得到體現,商是一位數的筆算教學部分一共有這樣幾道例題:92÷30,140÷30,84÷21,196÷39,140÷26,前兩道例題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不少學生由於有口算的基礎可以直接寫出商來,第三道題主要有兩種情況,一些口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直接寫出商,但這畢竟是少數學生,大部分學生口算能力沒有達到這一步,只能依託估算的方法進行試商:將21看成20,84看成80,估商爲4,後兩道題的情況也是這樣:196、39、140、26這四個數學生分別看成200、40、150、30,估商都是5。除數是整十數的情況畢竟比較少見,大多數除數都是非整十數的兩位數,按照教材上的方法是將除數用“四捨五入”法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被除數不變,這樣就會出現試幾次商的情況,比如教材在後兩題就出現了試兩次商,才能確定最後的商。

這節內容在教材的編排除了安排了“四捨五入”法試商外,還安排了一些特殊的練習,比如被除數的前兩位和除數比較接近的,一般商8或9;看成中間數的,比如將26看成25,16看成15等等。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試商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選擇靈活方法進行試商的.能力。但無一例外的是,所有這些題目,學生用估商的方法都可以解決,和教材上的方法比起來試商的次數是最少的。

有了這樣的體驗,現在班上的學生每見到一道式題,最先想到的不是精算,而是估算,然後利用估出的結果很快就找到了正確的商。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8

作爲一名數學教師,怎樣才能把教師的外部指導內化爲學生的能動活動?怎樣才能喚起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如何才能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新知識上下功夫?如何適時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怎樣才能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能力也得到訓陳和培養?要做好以上這些問題,我認爲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準確地理解教材,駕馭教材。否則,都是空話。這是因爲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科書不同於一般參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課外讀物,它是按照學科系統性結合兒童認知規律,以簡練的語言呈現數學知識的。

因此,我的體會是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教材。通過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啓發,把教材的思想內化爲自己實實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讀活。讓自己從書本中精練的定義、公式以及敘述等的背後,看到數學本身本來豐滿的面容,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弄清它的形成過程。這樣,我們才能使學生不僅獲得真理的條文,而且更能使我們的教學過程真正成爲人與人、前輩與後代、數學家與學生之間的活生生的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否則,教師自己頭腦裏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沒有思維過程,把課本當成一本死書,照本宣科,那麼就不可能把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很好地展現開來,那學生也只能是死記硬背、機械模仿。這樣的教學也一定是既沒有生機,也沒有深度。不可能使學生的知識形成網絡,更談不上讓學生主動建構了。

總之,教師讀活教材,熟練地掌握教材,是我們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有了這個前提和保證,我們才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弄清楚,講清楚,才能給學生設計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爲他們主動構建認知結構奠定基礎。有了這個前提和保證,我們才能瞭解知識形成過程中所運用的思想方法,纔能有機地滲透給學生,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全面完成國小數學教育任務。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9

課堂教學都有一定的預設和生成,有人說,一節好課不僅在於課堂教學的順利,更在於出現意外事件時教師的掌控和把握,是否能夠生成些什麼,很自然地過渡和整合。

比如看到這樣一則教學案例,這是一場公開課,課題是國小數學《可能性》,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體驗活動,把全班分成了10個小組,每個小組分給除了顏色區別的七個紅球,三個白球,要求放進一個封閉的盒子裏摸,每個小組每個成員都要參與,摸出之後看過重新放進盒子,搖一搖其他成員繼續摸,總共摸十次,然後分別統計摸出紅球和白球的次數。

按照可能性呈現結果,一般情況下應該摸出紅球的次數應該比摸出白球的次數多。

但是,老師在讓學生展示結果的.時候,卻出現了不一般的結果,有一個小組代表說,“我們小組摸出紅球三次,摸出白球七次。”

有的老師和學生開始驚訝,有的老師很興奮,覺得課的精彩就要出現了,課堂陷入了沉默,卻聽到當事教師這樣說,“你是不是統計錯了?!”“沒有錯!不信你問問他們。”孩子有些被願望和困惑,多麼期待老師接受自己答案的不同,多麼期望老師安慰或解釋些什麼。

可是這個教師卻沒有說,只是以其他幾個小組的數據繼續了新課,當然對可能性的分析沒有錯,卻讓聽課的教師和學生驀然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首先分析一下這樣一個結果,摸球的結果總的分佈應該會呈現一定的比例結果,是需要一定案例統計的結果,但是對於每一次具體的結果,卻是不確定的,出現這樣的結果應該是沒有錯誤的,這也是研究可能性的目的是什麼,讓學生理解生活,更好地生活,特別是可以指導學生如何看待一些轉盤遊戲,更確定地生活,而不是遊戲的生活。

再回頭看這樣一個課堂以外,反映出一定是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中不曾考慮過,似乎也未曾經歷過,也缺乏相應的冷靜分析與應變機智的,比如說可以把各組的統計數據加在一起,還可以告訴孩子再摸摸,或者發放的球並不是除了顏色一模一樣,盒子的設計是否真正保證每一個球,學生都容易摸到,並且沒有特別感覺,一摸到就拿出的……很多細節需要注意。

所以,遇到課堂中的意外,你會怎麼辦?從某種程度也折射出我們的教育機智和經歷有什麼,我們的備課是否以生爲本,時刻尊重學生,重視與學生的互動中生成些什麼,還折射出我們的教育側重的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遞,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融合。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教學不僅是學生學會了什麼,更是學生頓悟些什麼,是教師從中也體悟到什麼,一種教學共長的合作。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0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從師範院校畢業的我當數學教師將近四年了,可我總覺得時間彷彿就在昨天,細細想來,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雖然普希金曾說過: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爲親切的懷念。在這四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學到的東西很多,收穫很多,發生的事情也很多,同時自己在經歷中也成長了很多。每每回想起發生在課堂上的事,事情雖小,但總不由得讓我感慨萬千。

記得那天,我正在津津有味的上數學課,距離下課還有五分鐘時,突然聽見坐在後排的一位學生拿出自己脖子上帶的小口琴吹了一下,我停了下來並問全班學生:“是誰吹的?跟別人發出來的聲音怎麼不一樣?”大家的目光一致投向了他,這個孩子的第一反應是特別尷尬,當時我並沒有立即將其口琴沒收批評他而是讓他拿着手中的`口琴讓他到講臺上給全班同學展示一下,當其他學生都坐好準備聽時,他突然臉紅了起來並且哭了,不好意思給大家展示。下課鈴聲響後,他站在我旁邊小聲的說:“軒老師,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會把它拿出來在課堂上吹了,對不起”,看到孩子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原諒了他並給他說了一句話:“這個小口琴你還拿着,沒事可以吹吹,但是要選對時間去吹”。他點了點頭,把自己的口琴收了起來並擦了擦眼淚。

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也是一次難忘的回憶。在以後的數學課上我發現這個孩子聽課更加認真了起來,發言也比以前積極了很多。我拯救了一個孩子不好的習慣。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直在盡着做老師的責任,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我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學習玩耍,總覺得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彷彿看到了童年時的自己。不管怎樣,既然選擇了做教師,就要時刻謹記“責任”二字,把愛和教育儘自己最大努力傳遞給每一位學生。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1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潛力。結合有關的教學資料,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決定、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在國小數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教學情境,我覺得十分適合國小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用心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潛力。

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潛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齊,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構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到達預先教學的效果。

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潛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透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潛力,使學生用心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潛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用心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持續着師生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學生,構成互動。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爲鋪墊。

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潛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潛力,用心調動學生主動、用心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2

一年即將過去,能夠說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我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我的心,進入課堂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資料,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務必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學校組織的新課程標準及新教材培訓學習,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資料標準及課程實施推薦有更深的瞭解,本學年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爲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爲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爲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我在教學《相遇應用題》以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狀況,老師導演,學生表演,設計了從“相距―縮短―交叉―相背”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狀況,感受相向運動中,隨着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係。一段小小的表演,猶如吃了一盆八寶菜,各種營養成分都有了。使學生的智慧、潛力、情感、信念水x交融,心靈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創新求發展,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爲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潛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爲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把評價作爲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爲教師反思和改善教學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構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潛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是這樣下評語的:“這幾天我們學習了《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權攀透過努力,能收集、記錄、整理各種數據,在這方面是班裏最好的。但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必須的困難,希繼續努力。等級評定,優。”這個以定性爲主的評語,是學生與老師的一次情感交流,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明白了哪些方面就應繼續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3

國小數學教師教學隨數學作爲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啓下,溫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爲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是我的兩點總結:

一、用懸念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爲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尤其是對於國小生來說,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們,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自始至終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例如:在講授一節新知時,我這樣設計新課導入,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接着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着,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培養師生情感,使其親師信道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信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允許學生有想法,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要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能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絕對不說;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答案的教師絕不再作指導。只有在不規範不準確的地方教師纔可以作補充說明,絕不允許教師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這樣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當然,新課的講授方式還有很多,但最終目的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爲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4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靠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靠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爲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必須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爲經驗型的,認爲自己的教學行爲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多年來我們在上覆習課的時候總有一個將知識做爲小結的環節,而且都是由教師給出答案,例如用語言或圖表羅列出所學知識。潛意識裏認爲學生是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知識網的,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實驗中學生能給出的總結形式包括:

表格式——條理性很強。思路清晰,概括潛力強,有較強的周詳思維潛力,資料包括章節的資料說明,主要運算法則,各種問題的解題方法、注意事項及例題。

趣味式——具體、形象而且生動、搞笑表現出製作者有着成人思索不及的豐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維潛力。

彙報式——資料豐富、過程詳盡。表現出製作者情感豐富、能夠客觀的剖析自我。包括章節的主要資料,自我收穫學習過程中的感想、困惑和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體會式——感受真切、信息豐富。表現出製作者能夠坦誠道出對學習對象的真實感受。如數學很搞笑它與生活是緊密聯繫的,既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能使人變得聰明。

可見,單純憑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也不能夠準確的'把握我們正面臨的家學對象。學生髮生了很大的變化,知識背景、學習數學的好處、不同的文化氛圍都帶來了影響。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爲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說,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爲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爲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爲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必須的啓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三、教師對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四個視角

1、自我經歷: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把自己學習數學的經歷作爲選取教學方法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學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學過數學,在學習過程中所品嚐過的喜怒哀樂,緊張、痛苦和歡樂的經歷對我們這天的學生仍有必須的啓迪。

當然,我們已有的數學學習經歷還不夠給自己帶給更多、更有價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麼我們能夠重新做一次學生以學習者的身份從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動,並有意識的對活動過程的有關行爲做出反思。

2、學生角度:教學行爲的本質在於使學生受益,教得好是爲了促進學得好。

在新課程實驗中,學習分段函數時,讓學生去了解出租汽車的出租費用、或家長工資中的扣稅標準,並寫出調查報告。

在講習題時,當我們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時,個性是一些奇思妙解時,學生表面上聽懂了,但當他自己解題時卻茫然失措。

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把要講的問題設計的十分精巧,連板書都設計好了,表面上看天衣無縫,其實,任何人都會遭遇失敗,教師把自己思維過程中失敗的部分隱瞞了,最有好處,最有啓發的東西抽掉了,學生除了讚歎我們教師的高超的解題潛力以外,又有什麼收穫呢?所以貝爾納說構成我們學習上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

大數學家希爾伯特的老師富士在講課時就常把自己置於困境中,並再現自己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老師的真實思維過程是怎樣的。人的潛力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最好的鍛鍊。經常去問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受,藉助學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學行爲,是促進教學的必要手段。

3、與同事交流

同事之間長期相處,彼此之間構成了能夠討論教學問題的共同語言、溝通方式和寬鬆氛圍,便於展開有好處的討論。

國小數學的老師教育隨筆15

今天上午,我所任教的三年級進行了一場數學考試。站在講臺上,看着孩子們低着腦袋,專心致志地答題,我由衷地欣慰,再望向講桌旁邊那張空蕩蕩的桌子,我不禁有些憂慮:小楠已經有兩天沒來上課了。

昨天我已詢問過她的班主任,說是生病請假了,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已經兩天了,該不會很嚴重吧?

小楠是一個學習認真、踏實,又很懂事的小女孩,她的數學成績也一向名列前茅。前幾日,我還見到她在校園裏生龍活虎地踢毽子,與同學嬉戲;上次放學時,她還笑着向我揮手告別……怎麼忽然病了呢?到底是什麼病呢?

忙活了一個上午,我早把這些憂慮拋在了腦後。中午休息時,忽然有學生交過來一份試卷,說是小楠媽媽送過來的。原來小楠家就在學校附近,中午有學生將試卷帶給她,她寫完後,便立刻託學生交到了辦公室。

打開這份試卷,我便愕然發現試卷上的字跡相當潦草,書寫得歪歪扭扭,字體也忽大忽小,簡直不堪入目,和之前小楠的書寫相差萬里。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忙到班級裏,又問了幾個學生:原來小楠前兩天不小心摔着右胳膊了。作業寫成這樣,想必情況一定比較嚴重,幸好小楠家離學校很近,趁中午休息,我可以和幾個學生一起去看看小楠,順便把這張卷子給小楠講評一下。

當我說出想法後,熱心善良的.孩子們都不再吵鬧玩耍,一個個都嚷嚷着要去看看小楠。我們三年級愛心隊伍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終於,我們見到了小楠,只見小楠正站在院子裏,披着一件黑色的大襖,右臂裹在棉服裏面。小楠看到了我們,興奮中又有些羞澀,當我拿出那張書寫潦草的試卷時,小楠的臉更紅了。

這時她的母親過來了,她的母親非常感動,一邊感謝我們師生掛念,一邊忙解釋道:原來是小楠坐電動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右臂輕微骨折,沒辦法寫字,父母又擔心她在學校再被磕着碰着,便讓她留在家裏安心養傷。而今天小楠堅持要寫這份數學試卷,她便咬牙用左手一筆一劃地寫字,寫完後又讓母親立刻把試卷交給了我……

“這孩子,在家裏一聽到上課鈴聲就急的不得了,一直問我‘媽,我到底什麼時候能好啊?’……這孩子讓你也費心了……”小楠的母親向我敘說着小楠的近況。

我摸着小楠的腦袋:“胳膊疼嗎?”小楠笑着搖了搖頭:“不疼。”看着孩子乾淨的笑臉,那裹在厚厚衣服下瘦小而又堅強的身影,想到她那份堅持用左手完成這份試卷的毅力及對學習的渴望和努力認真的態度,我的心裏彷彿是重重一擊:孩子,好樣的!你更讓老師感動啊。

望着手裏的這份試卷,我突然覺得它上面的字跡是那麼地整潔、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