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薦】教師教學反思

教師1.16W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薦】教師教學反思

教師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教學藉助現代教學媒體,展示大量的圖片,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和人文知識,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在本課中通過問題啓發、動手實踐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培養了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精神,豐富了學生的評價方式,增強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並通過設計與製作的練習,重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喚醒他們想象的慾望。

整堂課融看、想、玩、做於一體,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雖然因課時有限,學生完成的作品並不都是非常精細完美的,但同學都積極思考,充分的展示了他們的想象力,發展了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在教學中通過同學們自己的觀察、動手、動腦發現了果蔬雕刻的不同技巧,並勇於實踐,完成了許多精美的雕刻習作。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評價激勵性、多元性、開放性,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採取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鼓勵同伴之間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

我感覺需待改進的地方:活動課應多練少講,適當點撥,知識點的出現應在學生感到困難的時候,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大膽嘗試,不怕失敗。

教師教學反思2

(一)因勢利導遷移應用

三年級學生在校園裏顯得更爲活躍,他們有熱情,也顯得任性、容易衝動。有時他們會在桌面上、廁所裏塗寫,幾句小詩、一行話語,好象像以此表達對學校的留念,更多的學生早在第一學期就忙着寫臨別贈言。教師如何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情感契機,引導他們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呢?實踐證明:積極疏導,把他們的心語得以外化,由此激發他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是有效的路徑。恰逢學校歡慶百年的盛事,校園面貌有了大改觀,組織學生爲新砌的花壇寫溫馨的宣傳用語,爲新建的大樓內部選擇格言警句、寫凡人小語,爲校園電視臺積極撰稿。在練筆、討論、推敲中學生樂而不疲,尊師愛校、友愛同學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例如,爲了給學校的百年紀念石碑起個悅耳的名稱。

(二)融會貫通,以一當十

三年級語文教學如果僅憑几十篇課文的精講深挖、設計無數的練習,由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水平,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高。的確,課文只是個例子,應由一篇文章的閱讀觸及其餘,啓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高效地學,有趣有味地學。

(三)開發課程薰陶情感

在實際課堂中,特別是五年級語文教學中,難以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如果我們基於以培養學生的讀寫興趣爲目的、以提高學生的語文

素養爲根本,必然會摒棄。學校廣播電視臺對五年級的這一活動進行了全場攝像在全校播出了。這一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同學們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豐富了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同學們覺得畢業前的學校生活是緊張有序的,也是豐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們的習作裏、日記中有生動的記錄;在他們的影集裏、校園網裏有珍貴的鏡頭;還有的以詩與畫的形式、書信的方式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是沒有預設的、水到渠成的語文學習活動。

我想,這是在問老師,又不僅僅是,我們該認真反思反思教學中的一些行爲了。《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的探討實施決非上幾節公開課、寫幾篇文章、出幾份試卷所能含涵蓋的,我想,它的積極實施是體現在每個教學進程中的,五年級的師生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應共享一片豔陽天。

實踐證明,在生動活潑、師生互動的課堂裏、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五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喜獲“雙贏”,他們的情感會得到昇華,語文學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現。

教師教學反思3

新的一學期又快結束了,在忙碌中有所收穫,疲憊中充滿幸福!現將本學期教學反思如下:

一、熟悉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標

音樂教師的職責不是將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爲音樂家,而是在音樂課堂中儘量以培養學生審美爲核心:用美的聲音感染他們、用美的音樂餵養他們、用美的語言同化他們,讓美的情感陶冶他們,讓美無處不在,淨化學生的心靈。爲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強調:

1、想要感染學生,首先先要感染自己,教師課堂的語言要求精練、明瞭、富有感染力。

2、參考教學大綱,補充課外教材,儘量選擇一些有代表性,有內涵的音樂與課堂教學內容所掛構,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

3、查閱資料背景,瞭解音樂創作及相關內容,加深學生的音樂文化,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

4、用教師的肢體語言引導學生,讓他們從教師的肢體語言中感受到音樂的美,旋律的美。

二、變化教學方法,引發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的確,要讓學生長期保持對一門學科的興趣是不太容易的,無論那件事,無論那門學科如果教學方法單一,毫無新意再好的內容也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1、根據教學內容,一個好的導入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比如:在《雪絨花》一課的教學中,我運用了情景劇導入,一邊講解《音樂之聲》的故事,一邊播放其中的音樂片斷,瞬間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比如在音樂欣賞課《回憶》中我拋出了“誰家養貓了?你能模仿一下貓咪的叫聲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直接導入課程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利用不同的課程類型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這也是音樂課堂抓住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

如欣賞課,在讓學生反覆聽音樂,感受音樂要素的時候,我們如果只是一味的提問,讓學生回答,在兩遍音樂以後,學生立即就會失去耐性。這時就需要老師動點腦筋,我會利用音樂中的要素,比如:相同的旋律,當同學們聽到後舉手示意;聽到慢的旋律用手劃出相應的動作,聽到快的旋律就用身體進行律動。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中有事做,這樣纔會讓他們集中精神跟着教師的腳步走。

如教唱課,對於國中的學生,他們都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再不能像國小生一樣一遍一遍的教學,要使他們有自學的能力,故教師利用旋律跟唱法,教師示範法,學生模仿法,小組練習法,個人演唱法等,這些多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上興趣增加,課堂效果增加。

自己深知在教學的道路上學習是永無至境的,故如何將每一堂音樂上到最好這將是我以後的目標。

教師教學反思4

在瀋陽撫順的研討會上,本人承擔了《變量與函數》的教學任務。之前,我分別在本校與廣州開發區中學分別上了一堂課。三節課,是一個實踐、反思、改進、再實踐的過程。經過課題組的點評與討論,本人對概念課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本設計呈現的課堂結構爲:

(1)揭示學習目標;

(2)引入數學原型;

(3)抽象出數學現實,逐步達致數學形式化的概念;

(4)鞏固概念練習(概念辨析);

(5)小結(質疑)。

1、如何揭示學習目標

概念課的引入要考慮學生關心的如下問題:這節課學什麼概念?爲什麼要學這樣的概念?

數學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數學概念的引入可從生活的需要、數學的需要等方面引入。國中涉及的函數概念的核心是“量與量之間的特殊對應關係”。本課中,本人在導言中提出兩個問題:“引例1,《名偵探柯南》中有這樣一個情景:柯南根據案發現場的腳印,鎖定疑犯的身高。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引例2,我們班中同學A與職業相撲運動員,誰的飯量大?你能說明理由嗎?”學生對上述問題既熟悉又感到意外。問題1涉及兩個量的關係,腳印確定,對應的身高有多個取值;問題2涉及多個量的關係。上述問題,不僅僅是引起學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客觀世界中量與量之間聯繫的多樣性、複雜性,而函數研究的正是量與量之間的各種關係中的“特殊關係”。數學研究有時從最簡單、特殊的情況入手,化繁爲簡。讓學生明確,這一節課我們只研究兩個量之間的特殊對應關係。“特殊在什麼地方?”學生需帶着這樣的問題開始這一課的學習。

函數概念的引入應具有“整體觀”,不僅要提供符合函數原型的單值對應的實例,還應提供其他的量與量之間關係的實例(如多個量的對應關係、兩個量間的“一對多”關係等),使學生在更廣泛的背景中經歷篩選、提煉出新的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步領悟“化繁爲簡”的數學研究方法。當然,這裏的問題是作爲研究“背景”呈現,教學時應作“虛化”處理,以突出主要內容。

2、如何選取合適的數學原型

從數學的“學術形態”看,數學原型所蘊藏的數學素材應與數學概念的內涵相一致;從數學的“教育形態”看,數學原型應真實、簡潔、簡單。真實指的是基於學生的生活現實、數學現實,它可以是生活中的實例,也可以是學生熟悉的動漫故事、童話故事等。簡潔、簡單指的是問題的表述應簡潔,問題情境的設置要儘可能簡單,全體學生對情境中的問題不應存在太大的理解困難,設計的問題情境要能突出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的本質。

本設計採用了三個數學原型的問題:問題1,“票房收入與售出票數問題”(可用解析式表示);問題2,成績登記表中的一次數學測試的“成績與學號問題”(表格表示);問題3,“氣溫變化與時間問題”(圖象表示)。這三個問題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體現函數的“單值對應關係”,也都是學生生活中的真實問題,問題簡單易懂,學生容易基於上述生活實例抽象出新的數學概念。

由於不少學生在理解“彈簧問題”時面臨列函數關係式的困難,可能沖淡對函數概念的學習,故本節課沒有采用該引例。

對於繁難的概念,我們更應注重爲學生構建學生所熟悉的、簡單的數學現實,化繁爲簡、化抽象爲形象。過難、過繁的背景會成爲學生學習抽象新概念的攔路虎。

3、如何引領學生經歷數學化、形式化的過程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面對抽象的數學內容,老師會想方設法創設易於學生理解的數學情境。但如何從具體的實例中提煉出數學的素材、形式化爲數學知識是教學的關鍵環節。從具體情境到數學知識的形式化,需要教師爲學生搭建合適的“腳手架”,提出能引發學生思考、過渡到數學形式化的問題。本人在學生完成問題情境的幾個問題後,提出系列問題“上述幾個問題中,分別涉及哪些量的關係?哪些量的變化會引會另一個量的變化?通過哪一個量可以確定另一個量?”

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把重點內容板書,板書注重揭示兩個量間的關係,引領學生經歷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認識爲什麼要引進變量、常量。由問題1~3的共性“單值對應關係”與“腳印與身高”問題中反映的“一對多關係”進行對比抽象出函數的概念,逐步瞭解如何給數學概念下定義,並理解概念的本質特徵。

4、如何引用反例

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需要經歷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通過正例與反例的對照,才能準確理解概念的內涵。反例引用的時機、反例的量要恰到好處。過早、過多的反例會干擾學生對概念的準確理解。

概念生成的前期提供的各種量的關係中的實例提供的是一個更爲廣泛的背景,讓學生經歷從各種關係中抽象出“特殊的單值對應關係”,從而體會產生函數概念的背景。這樣的引入有利於避免概念教學中“一個定義,三點注意”的傾向。

在本校上課時,從“氣溫問題”中的函數圖象引導學生髮現時間t取定一個值時,所得T的對應值只有一個,學生習慣性地提出問題“溫度T取定一個值時,時間t是否唯一確定?”全體同學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唯一確定”的含義,在這樣的基礎上再歸納出函數的定義,學生較好地掌握函數中的單值對應關係。

在廣州開發區中學上課時,在概念的形成前期,忙中出漏,沒有抓住“氣溫問題”中的函數圖象講解“唯一確定”,特別是沒有從反面(溫度T=8,時間t=12~14)幫助學生理解“唯一性”,也沒有強化“腳印與身高”反映的“一對多關係”,只在涉及“單值對應關係”的實例基礎上引出概念,也跳過後面提到的三個反例,學生在後面的概念辨析練習中錯漏較多,爲糾正學生的理解花了九牛二虎之力。

在撫順上課時,在完成例1、例2的教學後,還用到如下反例:問題2變式“在這次數學測試中,成績是學號的函數嗎?”、問題3變式“北京春季某一天的時間t是氣溫T的函數嗎?”、練習2(3)變式“汽車以60千米/秒的速度勻速行駛,t是s的函數嗎?”,學生藉助這三個逆向變式,根據生活經驗理解“兩個量間的對應關係”是否爲“單值對應關係”,有利於學生明確“由哪一個量能唯一確定另一個量”,從而更好地理解自變量與函數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養成逆向思維的習慣。

教師教學反思5

一、情境導入,恰到好處、精緻有效。

這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情境創設上我用了一段關於海洋資源的影像資料,作爲激發學生學習慾望的興趣點,真切直觀,恰如其分。果真,學生們欣賞着美倫美奐的海洋世界的影片,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眼睛是充滿驚奇的,臉上是掛滿笑意的,內心是充滿了無限渴望的。因此,看過影像和圖片後,再讓學生談自己的所見所感,全然是來自於內心的真切感言,從而對新課的學習內容充滿了期待與神往。

這樣的導課,新穎獨特,恰到好處的燃起了學生智慧的火花,求知的熱情。爲整節課的教學作了一個精彩的開場。

二、思維拓展,活潑靈動,閃現課堂智慧的光彩。

在學生們對海洋世界的美妙神奇讚歎的同時,我又補充了關於海洋資源的更深廣的信息資料,作爲課堂內容的拓展和延伸,同時也把課文的思想內涵拓寬了、提升了,放飛學生的思維,進行想象訓練:還可以把大海比喻成人類未來的什麼呢?學生們又立即投入到信息碰撞與融合中,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有的同學說:“海洋是人類的大藥房,因爲之前看到的影像片中,海馬都是人類的藥源,所以可以說他是個大藥房。”還有的同學說,“海洋是人類未來的大油庫,可以到海洋裏開採石油”。“海洋還可以是人類未來的大能源庫,還可以是大建材基地,也可以是大礦場”......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又一次彰顯了開闊的思維,善思的品質,靈動的智慧,而我在這裏也巧妙的點撥到,海洋處處都是寶,看來我們真的應該與大海和諧相處,因爲,我們的幸福生活不僅需要豐衣足食,還需要藍天和碧海,並由衷的爲學生們的奇思構想送上了掌聲。讓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收穫到的不僅僅有知識,還有鼓勵與信心,還有幸福的體驗,更有思想的啓迪。

教師教學反思6

《數字與編碼》這一課主要是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並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爲什麼選擇身份證號碼來展開對編碼的認識和編寫學習呢?因爲我考慮到身份證號碼對於每個人的唯一性、常用性,學生應該有興趣和有必要進行認識學習。而編寫則是選擇編校內學號,因爲貼近學生,並且難度相對來說不會特別難。

課前,我自己對這單元的知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所以在備課前,我除了翻閱教參,研究教材以外,還搜索查找了許多相關資料。讓學生回家也收集各類編號、家裏人的身份證號碼等材料。我把目標定位爲感知數字編碼的作用,認識身份證號碼的意義,學會簡單的編碼方法,學習編簡單的學號。

上過本課後,我發現自己對目標的定位沒有錯,但是對重難點卻沒有很好的把握。以至於把時間較多的花在探究身份證號碼的意義上,而使編寫學號顯得匆忙而不順利。

通過上課和反思,教研組各位老師提出意見,身份證號碼的認識不屬於探究性學習材料,而是作爲認知性材料,讓學生觀察、發現自己知道的信息後,對不知道的信息沒有必要做太多的猜測,稍加猜測,就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各部分的組成和表示的意義。對一些簡單的編寫方法,如位數一樣,單數表示男性,雙數表示女性,月份要用兩個數字等,引導學生加以理解,是有必要的。

在本節課的難點——編寫學號的學習時,由於時間不夠和我自己對這個環節沒有好好的研究,因此造成學生編寫困難,探究討論匆匆忙忙,探究結果不明確。如果前面的身份證認識做了調整後,時間就會足夠學生探討學號編寫。還有,在編寫時,爲了降低難度,可以先組織學生討論需要考慮哪些必要信息,再讓學生編寫分析。分析時的重點應該是討論年級怎樣表示最爲合理、科學、不重複。

通過備課、上課、研討這個學習過程,發現自己在對教材的把握方面還是很不熟練,特別是確定重難點,如何設計環節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今後要在這方面繼續努力,多看書,多聽課,多思考,多討論,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師教學反思7

《雨點》是一首簡短的詩歌,富有兒童情趣的語言,非常優美。描寫了雨點落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狀態,語言生動形象,充滿了童趣。全文共四句話。爲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讀了教材,並且精心備課,製作課件,在課堂上,學生配合得也很不錯。原以爲教學這篇課文會很簡單,但是在真正實施教學過程中還是發現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聽了教研員的點評後更是收穫頗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教學中我重點指導“睡覺、散步、跳躍、奔跑”這四個詞語,我直接引導學生讀,而沒有讓學生理解詞的意思,過程有些單調了。應該讓學生動起來,演起來。若能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加上動作表演詩歌,通過這樣的方式在與文本的碰撞中,學生彷彿覺得自己就是小雨點,在池塘裏甜甜地睡覺,在小溪裏愉快地散步,在江河裏興奮地奔跑,在海洋裏盡情地跳躍。進入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審美境界,氣氛可能會更加熱烈,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更濃厚些。低年級課堂上的表演時間就是讓他們在休息,學生在演一演的過程中會更好的理解詞語,讀好課文,這樣既符合了兒童好動的特點又增強了學習的情趣,營造了活潑歡快的教學氣氛。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課堂上教師的範讀是必不可少的,給學生的朗讀引導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本節課我只播放了課文的配音動畫,卻忘記了範讀,以後教學中的一定會注意範讀的作用。

在在對學生進行朗讀點評方面,還不是很到位。學生朗讀時,若能注意傾聽,從朗讀的準確度,聲音的響亮程度,情感是否符合文本等方面全面進行點評會更好一些。另外,引導學生朗讀時,可以根據文本的特點採用朗讀方法,讓人體會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特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提高課堂上語言的感染力,用富有起伏的語言更好的去感染學生。

識字寫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因爲之前的課文朗讀費了過多的時間,所以最後學生沒有太多時間練習書寫。以後應在課堂環節的時間分配上多下功夫,留足寫字的時間。另外有部分學生在寫字時的姿勢不太正確,很容易對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但這個學習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以後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教師教學反思8

一天,我和一名工作多年的中年教師聊天。她說:“新的兒童觀、教育觀提了這麼多年,可我們具體的教學實踐和過去相比又有什麼不同?我覺得。現在用的教學方法也是我們過去的方法。”這種想法在幼兒園的中年教師中非常典型。她們有多年的工作經驗,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和實施等方面都有了豐富的積累。相對於年輕教師,她們更善於關注幼兒,更能準確把握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節奏;更容易解讀幼兒的語言和動作;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更自信。但是,雖然中年教師對新的教育思想在理論、文字層面上也都能接受,但要讓她們把新的教育觀念運用在教學活動中,並能從促進幼兒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和處理教學中的問題、自覺進行反思還非常難。

如何對中年教師進行專業引領,提高中年教師反思能力的策略究竟是什麼?

某小班幼兒晚上盥洗時沒有刷牙。年輕的乙教師看見了,可幼兒並不知道老師已經發現。當老師問幼兒:“你刷牙了嗎?”幼兒說:“刷了。”於是,老師又問了一遍:“刷了嗎?”幼兒小聲地說:“刷了。”這時,老師蹲下身說:“刷了牙,嘴裏就應該有香味,我聞聞你嘴裏香不香?”老師聞了聞說:“不香,你一定沒有刷牙,剛纔是不是說謊?”最後幼兒承認了錯誤。

討論這個案例時,有的老教師說:“老師這樣處理問題很對,應該讓幼兒知道,做了就是做了,沒做就是沒做,不能說謊,一定要讓幼兒承認錯誤。”有的老教師說:“面對小班幼兒,老師沒必要和他較勁兒,你讓他再去刷牙就成了。”討論中,兩種意見發生了衝突。

我問乙教師:“幼兒知道要刷牙嗎?”乙教師答:“知道。”我繼續引導:“爲什麼幼兒沒刷牙,卻對老師說他刷了?”乙答:“我想,他怕老師說他。”“既然你知道幼兒怕你說他.爲什麼還要問幼兒刷沒刷牙?”“我想讓他誠實地告訴我,他沒有刷牙。”我說:“結果呢?”別的老師笑道:“孩子說了謊。”我說:“這件事上幼兒說謊,老師有責任。”有個老教師馬上反駁說:“老師是想讓幼兒說實話,承認錯誤,並沒有讓他說謊。”另一個老師說:“幼兒說謊,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我們沒有必要戳穿它。讓幼兒再去刷一遍牙好了。”

讓教師形成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不等於“讓教師拋棄過去的觀念,重新建立新思想”。在沒有內化基礎上建立新思想,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就不知該怎麼辦,就會造成頭腦混亂。在幼兒園的工作中。我們非常重視分析教師原有的思想認識。並通過對實例的細緻分析,啓發、引領教師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也就是說,在我們對中年教師進行專業引領時,不是把重點放在教師該如何做上,而是強調教師該如何“想”、如何重新建立科學的教育思想。作爲引領者要在案例分析中循循善誘,讓教師自己能主動地思考,讓她們在已經近乎程序化的思維中能自己領悟。

我也是一名中年教師。將心比心。對中年教師進行專業引領的重點應該放在做教師的思想工作上。既不是對教師宣讀教育理念,也不是直接告訴教師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因爲這些都會引起教師的反感和牴觸情緒,或讓教師感到不知所措而失去以往的自信。我想,我們的思想工作應是通過我們的話語,啓發教師自己深刻思考,主動進行自我反省、領悟、提升和創造,完成專業反思。

教學分析時,不妨從一個新的角度切人,引發她們重新思考。其實,幼兒園的中年教師經過多年工作的磨鍊,都非常敏感和聰慧。只要你輕輕一點,她們就能馬上悟出其中的關鍵,並且能很快體現在工作中。

甲教師準備組織一節大班科學活動《認識花》。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認識幾種常見的花並知道花的名稱;讓幼兒能找出這些花的特徵。甲教師告訴我,爲了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她打算在活動開頭先讓幼兒猜花的謎語。”我立即說:“謎語把花的特徵都說出來了,而這些本應是讓幼兒觀察的,先讓幼兒猜謎是不是不太合適?”

我接着說:“知道花的特徵不是活動的唯一目標,重要的是要培養幼兒觀察的熱情、觀察的方法和能力,使她們發現過去不曾發現或過去沒有仔細看過、想過的東西……”聽完我的話,老師若有所思地說:“我回去再想一想。”

第二天甲老師找到我,興奮地說:“今天我把幼兒分成兩組,做了兩遍這個活動。第一次,我先和幼兒一起觀察花,然後讓幼兒把花的樣子和特徵畫下來,做成花的小書。孩子表現得很安靜,但觀察的質量並不高,許多特徵幼兒都沒有觀察到。於是,我就對幼兒一個一個進行提示、指導,甚至把花瓣掰開來展示給幼兒看。活動後我很納悶,沒想到平日活躍的孩子們會這樣。緊接着我又做了第二遍,我先請每名幼兒仔細觀察花(一人一朵),然後請幼兒相互交流發現,向大家介紹,最後把花畫下來做成小書。第二次的效果特別好。所有孩子都把花細細解剖了。他們特別興奮,發現了許多花的特徵。”

我聽了也很高興,但又問了一句:“同樣的內容,同樣的教師,爲什麼效果不同?”甲教師說:“因爲中間加了相互交流的環節,孩子的學習更積極。”

我補充道:“關鍵是相互交流激發了幼兒的觀察慾望。隨着幼兒積極情緒的調動,學習活動變成了現實需要。也就是說,我們在今後的活動中要首先激發幼兒學習的情緒、情感,然後纔是能力、知識和技能。這正是《綱要》的思想。”甲老師感嘆到:“真是那樣,孩子們在有積極情緒的時候,就會變得特別聰明!”

“實踐經驗是成人學習的重要資源。”的確,中年教師從來都不缺實踐,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她們所欠缺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新思想觀念結合,並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層面,進行自覺的思想轉變和不斷提升觀念,也就是“知己”和“育己”的能力。這個能力的培養,需要藉助外力。

在工作中,我常常思考“這個外力怎麼給”,也就是說應怎麼幫助她們。我覺得,關鍵是讓中年教師通過自己的案例、用自己的腦袋思考。也就是說,抓住她們自己的成功案例,讓她們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在寫的過程中她們就會自覺和不自覺地進行思考和對自己的教學方法、策略進行再認識。還有,要求教師在寫自己的案例時,最後要進行分析,尋找一些理論依據。這也必然會促進她們進一步的理論學習。

丁老師的教學組織能力比較強,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就是疏於反思、總結,用她自己的話說“懶得寫”。一次。我們一起進行了大班創編故事的活動設計。活動實施後,她興奮地告訴我,她們班在做這個活動時,孩子們表現得非常棒。連平日膽小、不愛表現的幼兒也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們創編的故事也很具想像力。

這時。我馬上說:“那你把它寫成案例,一定很好。”丁老師卻馬上回應:“我最不會寫。”我說:“沒關係,你就把活動中你是怎麼說的、怎麼和幼兒交流的、幼兒又是怎麼表現的,完完全全地記錄下來就行。比如,剛纔你和我說的,孩子們編的‘小猴子藏在窗簾後,可陽光把小猴子的影子映在了窗簾上,一下子就被小姑娘發現了’等等語言也都寫上。”於是,丁老師開始進行教學反思的第一步——寫下自己的成功案例。後來,我又針對她寫的案例和她進一步討論,尤其是孩子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積極表現,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成功點。

教師教學反思9

這是五年級的一節繪畫創作課。既然是配畫就不能隨心所欲展開創作,必須在理解兒歌和童話故事的基礎上展開創作。而要配好這些畫,又豈是件易事,它是對學生繪畫能力的一次全面考試,也是學生綜合素養集中體現,這裏基本涉及到學生所有學過的美術知識,如:構圖,色彩的設計,概括提煉,多樣的繪畫手法……

在準備這節課時,我想這節課最重要要達到什麼目的?是鍛鍊學生由抽象文字而產生藝術形象,然後用美術形式加以表現的學習過程。這就算對高年級學生來說也是有難度的,特別是不光把兒歌故事中的情景描繪出來,更重要的是還要具有藝術美感。

在上完這節課後,感覺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表現在獨創能力較弱,過度依賴參考作品,美術基本功欠紮實,頭腦中的形象儲備不足,所以創作起來有點困難。還有一個就是作業時間問題,一節課內要好創作好這樣的作業,還要點評分析,着實相當困難,有個疑問:像公開課一定要所謂的結構完整嗎?如果把這節課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注重引領感受,第二課時注重實踐分析,是否可行。

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平時的繪畫課學得紮實,而不是每一幅畫都是半途而廢,我想情況應該會有所改善。學生的習慣很重要。我在教學中,感覺學生難得不是不會想像,他們很會想像,之所以出現像陳老師所說的那種學生過度依賴範本,而不肯動腦,其實學生是不肯動腦考慮怎樣構圖、怎樣創造新形象、怎樣組織畫面。因爲學生自己的創作,完全是有學生自己從頭到尾自己構思、組織畫面、構圖、着色、使畫面逐步調整完美,符合美術的審美要素。一堂課給我帶來的思考會有很多,不過有些問題卻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解決,這正是困惑所在。

教師教學反思10

這一課,應該說從理解的角度是一篇難度比較大的'文章,今天上的是第一課時,我分別從課題和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引導孩子去感受了撈鐵牛很難,爲下一節課理解撈鐵牛的方法之妙以及感受懷丙的出色做好了鋪墊。

應該說,今天放手讓孩子們獨立的去一二自然段找能讓自己感受到撈鐵牛難的詞語這個要求,我在備課時心裏都在打鼓,孩子們到底能不能找到?他們能分析到什麼程度?我心裏自認爲這個問題很難。如我所料,當我這個要求一提出,教室裏鴉雀無聲,孩子們思索着,教室裏出奇的靜,2分鐘、3分鐘……5分鐘以後,有孩子開始舉手了。孩子們找到了八隻、大鐵牛、笨重、議論紛紛、拴住浮橋這些詞語,他們闡述了自己的理由,合情合理,雖然他們尋找的過程看起來可能慢了一點,膽怯了一點,可是,他們最終找得很好,完全抓住了重點的詞語,闡述的理由也充分。我把這些詞語集中的兩個句子板書在了黑板上,讓孩子們帶着自己的理解朗讀,然後再把這兩句放回一、二自然段中朗讀,朗讀的效果應該說非常的好。

在我執教的這堂課上此環節整整用去了三十幾分鍾,最後我仍沒有擺脫課程適度拓展的理念給學生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在當時有沒有更好的撈牛的方法。(這一環節是參考的有關資料,其實就是這一環節讓我有了新的思考,這樣的環節是否精彩,這樣的課堂環節是否有效)。

這幾天連着幾節課,我都在強調自己,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的方法。應該說,我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孩子的朗讀變了,不再需要我告訴他們怎麼讀了,也不需要我一遍又一遍的讀給他們聽,然後讓他們牽強的來模仿了。

看來,朗讀的基礎的確是閱讀理解是否到位,而這個閱讀理解的過程應該是一個與孩子對話與交流的過程,理解到位,朗讀自然而然的就會呈現效果。

教師教學反思11

《奶奶的白髮》這篇課文用生動簡潔、富有情趣的語言描寫了奶奶和孫子之間的一段對話,表現了兩代人之間濃濃的親情。本課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和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解讀重點句子。

(1)奶奶說:“這白髮,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這句話滿帶風趣,而又內涵豐富,表明了奶奶的白髮是長期操勞的結果,表現了奶奶爲兩代人操心的實際情形。但是,對於這個句子,學生難以理解:白髮長在奶奶頭上,怎麼會是爸爸和我“給的”呢?

在教學時,我設置了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理解:

“平時,你的奶奶關心過你嗎?”

“關心過,我的奶奶非常的疼愛我。”

“她是怎樣關心和疼愛你的?”我接着追問。

“我一到奶奶家去,奶奶就給我做好吃的。”

“小時候,爸爸媽媽上班,都是奶奶在家裏哄我”

“有一次,我感冒了,奶奶一直陪着我,還給我喂藥。”

“奶奶很關心我的學習。”

“小時候,奶奶還經常講故事給我聽呢!”

“有一次,我把課本拉在家裏了,是奶奶給我送來的。”

“每天放學,都是奶奶來接我。”

至此,學生對奶奶說的“這白髮,一半是你給的。”恍然大悟。那麼對“一半是你爸爸給的”理解起來就易如反掌了。這樣,爲學生的理解設置了梯度,減少了難度,

2、 指導學生讀好三個問句。

下面三個句子後面的標點叫什麼?這樣的句子你會讀嗎?試試看。

(1)“奶奶,爲什麼我的頭髮是黑黑的,你的頭髮是雪白雪白的呢?”讀出好奇、疑問、驚訝的語氣。

(2)“怎麼啦,不高興了嗎?”語調要輕鬆、柔和,表現了奶奶對孫子的疼愛。

(3)“奶奶,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髮還會變黑嗎?”讀出我的天真可愛,對奶奶的關心。

先讓學生結合對課文的體會進行朗讀,讀出每句話表達的情感。雖然同時是疑問句,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讀起來也要有變化。這幾句話讀起來語調要輕柔,語氣要上揚,要讓學生在讀中認真體會。

3、樹立課程資源意識,恰當的進行拓展訓練

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話;“我低下了頭,沒有吭聲。”,引導學生想象“我”沒有吭聲的原因------“文中的‘我’爲什麼‘低下了頭’?‘我’當時會想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並說一說。”

“奶奶,原來你的頭髮是因爲爲我操勞才變白的呀!”

“奶奶,我讓你操了多少心呀!”

“奶奶,我知道你的頭髮爲什麼會變白了。”

“奶奶,你爲我和爸爸操了這麼多的心呀!”

“奶奶,我原來真的是太調皮了,讓你整天爲我擔心!”

……

課文的最後寫道:我擡起頭,望着奶奶的白髮說:“奶奶,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髮還會變黑嗎?”奶奶撫摸着我的頭,笑了。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體會:“奶奶的頭髮會變黑嗎?”“奶奶爲什麼笑了?她會想些什麼呢?”

“奶奶的頭髮會變黑,她可以染髮呀!”多麼有趣的想法!

“奶奶的頭髮會變黑,如果她以後少操心,可以返老還童呀!”多麼美好的願望!

“奶奶的頭髮不會變黑了,但我可以讓奶奶今後少爲我操心,讓奶奶更加快樂!”多麼情真意切的語言!

……

學完課文,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你打算怎樣讓爺爺奶奶少操心?” 這樣,對學生進行的尊敬老人的教育也水到渠成,真可謂是“潤物細無聲”。

教師教學反思12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通過故事、遊戲、圖譜提示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瞭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掌握樂曲中重音的出現。並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遊戲中的樂趣。讓規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來。我覺得這個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

1、大灰狼的教具簡便、輕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現音樂的形象,又便於教師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師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風,帶上可怕的頭飾,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襪子製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這一形象更加生動、可愛。

2、圖譜比較貼切:圖譜有着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效結合,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找重音、聽音樂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級提出加深難度,突破了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3、結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後和我們小朋友成爲了好朋友,這樣的結局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們的生活要充滿愛!大家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4、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遊戲的方式,引領着幼兒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着愉悅性、發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儘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爲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

活動不足:

1、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我覺得活動的量還不夠,也就是說活動從深度廣度來講略顯不足。根據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採取不同的方式,設置不同層次的難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摘桃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讓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處拍手跺腳這個遊戲環節中,由於我事先的遊戲規則只說了“在大牙齒的地方拍手跺腳”,而沒有反過來強調“在小牙齒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腳”,以至於第一遍遊戲時有幾名幼兒在小牙齒處拍手,在重複了遊戲規則後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齒處拍手,我告訴他下課後我倆再單獨交流。下課後我才理解他對音樂重音的詮釋方式:小牙齒處輕拍手,大牙齒處重拍。

教師教學反思13

光陰似箭,轉眼間大半個學期已經過去。在此期間,我有許多收穫也有很多遺憾。現將回顧如下:

一、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並千方百計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爲一體,形成和諧、融洽、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

讓學生主動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爲學生創設“多說”學習情境,師生一起討論,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意識的轉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我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爲主體,能積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爲主要形式,啓發學生在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中靈活運用地理知識。但是如何進一步發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是值得我思考的現實問題。通過反覆思考,我認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爲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教學的圖片、文字、語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慾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注重學習方法,培養創新精神

根據教學的內容特點及學生年齡特徵,開展探究學習法,爲學生創設一個具有研究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討論、相互評價、自由表達、創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動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和創新的情感,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並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使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輕鬆愉快,而且有利於啓發學生思維,獲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爲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提供內在動力,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經驗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注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同時,在課堂上,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爲了能使全員參與課堂活動並提高其有效性,教師應努力提高活動的 “質”的水平。活動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課程的一大特色。活動可將多傳輸渠道於一體。不僅有利於學生獲得的有效信息達到最大值,而且有利於實現各種感官、生命存在的意義。這說明活動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同參與探究,使聽、看、說、思、做有機配合,使學生學會探究和體驗,提高學習能力。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慾望,並注意適時評價。讓學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識,鼓勵學生敢於創新,敢於實踐,牢固樹立學生全面發展思想,從而形成一種不唯書,不唯師,敢於質疑敢於於創新的學習風氣。

三.課後及時反思自身教學行爲

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學生的層次性,以同樣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進步。同時,很多學生在課後仍然對一些基礎知識不明確。

衆所周知,過去爲了鞏固“雙基”,我們教師的教學往往追求對學習內容的“標準化”理解和“課本式”、“教參式”表達,強調對問題解決的常規思維、邏輯思考、唯一答案,對學生的置疑、奇思妙想往往採取壓制、迴避、冷處理甚至簡單否定的做法。這樣大量地進行反覆操練,使學生學會的只是“複印”知識。而新課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意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爲,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給予及時適當的肯定和匡正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引導學生以書本知識爲基礎,認真構建知識框架,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對地圖的分析上,學會讀圖名、圖例,瞭解題目要求。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課後及時輔導和解析,讓他們更直接、更具體的接受知識。

四、適時佈置作業,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中,我不僅注意觀察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行爲,還通過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信息,在信息反饋中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學習中的情感體驗等獲取全方位的體察。我發現我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生知識的所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完成新課標中規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除了師生在課堂上的教與學之外,目前最直接的反饋就來源於作業練習。作業練習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通過作業,不僅可以檢查課堂教學的效果,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探索獲得知識的方法,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總之,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只有這樣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教學效能和素養,才能不斷地創新,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

教師教學反思14

由國小進入國中,是學生們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來說,英語是新鮮神祕的。學生往往是帶着好奇的心情來學習的,有些學生也帶着好玩的想法來學習。所以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性不明確,對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針對這種情況,我的上課流程是 1,學生聽錄音,感知課文。2、聽音,識圖。3、聽音,重複課文。4、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知道自己上課該做什麼)上完課我發現學生非常的聽話,總是被我牽着走。老師讓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學生始終處於被動中,可是這樣的學習是不會有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的。

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教案做了重新調整,在本課中,我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在熱身複習之後,我交待了本課的學習任務,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多學一些禮貌用語。我們要開展評比“禮貌星”的活動。看誰能獲勝。任務的明確,給了學生一個學習的動力,讓他們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的積極性就高了。當我組織學生參加“找朋友並問候你的朋友”的活動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高潮。他們拍着手,興致勃勃的去交朋友,用英語問候朋友。這種活動的設計也正是《新課標》中所倡導的: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可以通過思考、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更好的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當然了在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的過程中,也有許多環節還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完善,如:活動不應該僅限於課堂教學,而應該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鼓勵學生平日裏多說英語,讓學生達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更好的突出我們語言教學的語用性和交際性

教師教學反思15

我嚴格遵守三步四環節的教學模式,嚴格按照“課前導學---模塊探究------總結歸納”的教學步驟組織教學,在模塊探究環節遵循四個環節既“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精煉反饋”,課堂上關注學生的發展。在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我也碰到了許多困難,我採用了實踐——反思——探討——再反思的方式,想辦法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學情分析:我們班有52人,由於國小基礎原因,習慣非常不好,不會聽講,不專注,上課小動作很多,在下面說廢話,思想上對學習沒有興趣,作業不寫或是交了亂寫,課後基本沒有練習 。在化建你必須知道學生想要的是什麼,他們想學什麼,他們能學會嗎?因此要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採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

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我從教材上選取數學課本作爲唯一的教材,教輔選用河南省基礎教研室的基礎訓練作爲對課本知識的複習與檢測,緊扣課本,傳授基礎知識,教給學生基本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上的情況。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用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標籤:反思 教學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