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教學反思【薦】

教師9.23K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學反思【薦】

教師教學反思1

我昨天講授了《約分》,孩子們掌握得不是很理想,講完從頭腦的接收,到理解消化,需要一個過程。在講授約分概念的時候,學生對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 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約分等數學專業字眼不是很理解,於是我就舉例,語文課上,你們學會縮寫句子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學過。在 數學上,約分就好比一個縮寫句子的過程,去掉修飾,剩下的主幹再不能縮了,就叫最簡分數。再比如,你們吃過花生嗎?是不是先剝去外殼,然後再搓去紅皮,最 後剩下白仁,還能再剝嗎?這就相當於最簡分數。明白嗎?這時,孩子們才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從臉上表情中看出剛纔的困惑釋放了不少,我才稍稍放下心來。

在隨後的練習中,我巡視發現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約分不能到最簡分數,只是除以其中一兩個公因數而已。針對以上情況,我拋出一個問題最簡分數分哪幾種情 況?,學生各抒己見,最後我們共同總結出三種情況,一是分子和分母是相鄰的關係,它們的公因數是1,是最簡分數;二是分子和分子是不同的質數的情況下, 它們的公因數也是1,是最簡分數;三是分子是一的分數,它們的公因數也是1,是最簡分數。有了以上總結這三點,學生不僅節約了判斷的時間,還有了檢驗是否 化到最簡分數的標準,有效降低了出錯率。

由今天的發現延伸到數學課堂,我發現數學課不能只是刻板地複製教材,而是教師要用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數學教師要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 法和教學語言,找到與學生的交融點,讓學生真正地理解知識點。另外,數學問題隨着教學的深入而發展,學生的思維也一直處於積極思考的狀態,學生的潛能能得 到充分地挖掘,讓課堂充滿生命力。

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所以在本節課我拋出問題後,不急着給出答案,先讓學生思考,總結什麼樣的分 數屬於最簡分數,然後教師再去總結,歸納。這讓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話: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 些困難,讓他自己去嘗試,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片天空,讓他自己去發揮。這種理念不斷指引着自己的方向,體驗於數學課中。

教師教學反思2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對傳統教師角色的最好概括,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單純的傳遞和接受關係,學生很少能夠從其他渠道獲得知識,教師在知識、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權威,師生關係單一,教師的角色也單一。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急劇變革,計算機及信息技術也廣泛的應用到教學中來,師生之間已經不完全是單純的傳遞和接受關係了,學生可以從其他渠道獲取知識,有時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師知道的還多,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了威脅,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不那麼單一了,教師的角色也多元化了。

在現代社會,教師作爲文化傳承的執行者的基本職能並沒有變,但他卻不再象遺忘那樣直接以權威的身份向學生傳遞經驗,而是通過間接的方式實現文化傳遞,他以各種方式調動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自己精心設計的環境中進行探索,教師不再是單純的傳遞者,而有可能同時作爲學生的同伴、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和幫助者等等,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向多重化方向發展。現代教師的角色主要有:1.設計者。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教材和教具,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和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作爲設計者,教師要考慮三個問題:教學目標是什麼?選擇什麼樣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來實現這一目標?選擇什麼樣的測驗手段來檢驗教學效果?

2.指導者。指導者有兩種,一種是教師按照自己的活動方案主動向學生提供一些信息,這一過程類似於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職能;另一種是學生在對一定的問題情境進行探索的時候可能會碰到一些問題,出現信息缺乏的情況,這時候學生主動向教師尋求信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更爲主動。

3.促進者。教師要通過激發學生動機、爲學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輔導、支持和示範等等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學習更深入。隨着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的支持逐漸減少。

4.組織者和管理者。教師要進行教學環境的控制和管理,組織課堂教學,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偶發事件。5.夥伴。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有好融洽的關係,瞭解學生的需要、學習特點、興趣、個性愛好等,以保證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討論和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6.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師要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另外,教師還要從事一些與自己的教學有關的科學研究,從理論上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師教學反思3

一、實事求是,因材施教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一方面,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到英語,有的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國小一年級對於他們剛從幼兒園上來,有的甚至幼兒園都沒有上過,所以還不適應國小的教學環境。因此,講得太快太急,照顧不到整體,教學效果不會理想的。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

二、認真備課,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英語是一門外語,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爲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

1、玩中學,在遊戲中學有所得。遊戲是一種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法,尤其是低年級英語教學的基本活動,靈活運用各種遊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比如學習身體部位時,用touching game,在學習動物時採用了“模仿動物表演”的遊戲;還有guessinggame,missinggame,driveatrain,“丟炸彈”以及玩單詞卡片的遊戲。不僅避免了枯燥的認讀,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激發了他們說、讀的興趣。這些遊戲由於帶有比賽的性質,參加遊戲的人都抱着渴望獲勝的心理,就使參加活動的學生有興趣學、積極去學,並有助於克服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孩子們在遊戲中,不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發了表達的慾望,提高了口語實踐能力,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使學生與教材之間產生通暢的情感交流。

2、歌中練,在歌聲中鞏固所學知識。國小生生性活潑、愛唱愛跳。針對這一特點,利用或改編了與學習內容符合的歌曲或歌謠(chant),並加以動作表演。

3、畫中樂,在塗﹑畫中體會學習的樂趣。低年級學生情緒活躍、開朗,具有好動和穩定性、專一性差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中不僅僅鍛鍊學生的“動嘴說”,還讓學生“動手畫”,如用水彩筆塗水果顏色,學生們在塗、畫中,與同伴團結合作,展示傑作,並相互交流。

4、實物教學。在課堂上儘量利用實物教學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摸、聞、聽、觸結合起來,如教pencil,bag,book等文具單詞時,讓學生看着真實的物品來學單詞,並且摸着、說着,再加以有趣的動作,就能更好地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三、一年級的英語教師應格外具有親和力

一年級的英語教師應格外具有親和力,我在課堂中的教態親切自然,語速適中,語調語音準確,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輔助以生動的手勢、動作和表情等,讓學生邊聽邊理解老師的意圖,在日復一日的反覆訓練中使學生逐漸達到聽懂記牢的水平。如教“Let’ssingasong。”時,我每次使用英語時做出固定的動作,然後和學生一起表演唱歌,這樣反覆多次後,學生就明白了。通過日積月累,學生就會聽懂很多的課堂用語。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他們對英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採用新穎的評價方式

在教學中我採用口頭表揚和精神獎勵的方式,如獎給小貼畫、五角星、小紅花等。特別注意對學習後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評價形式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通過觀察學生的活動(說歌謠、唱歌曲、表演對話等),與學生交流。總之,今後我會繼續加強對教材鑽研,多動腦筋,讓學生學得更輕鬆,爭取更大進步。

教師教學反思4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爲本,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老師對我說:“你們美術課老師輕鬆、好玩,沒壓力,課也最好上,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又喜歡上美術課。”我只好一笑,可心裏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就好羅,那這個美術老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幾年的美術教學實踐證明,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除非你沒有責任心。

每次課後我都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主動在遠程教育裏找答案,看有經驗的教師(名師)上課,學習他們的實踐經驗。自己也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爲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爲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爲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阿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爲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確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認爲: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標準。我認爲“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啓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傳統用“一個標準”去套學生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學生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學生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裏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學生成功的喜悅;在表現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美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繪畫能力的同時,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教師教學反思5

在《溫度計》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ppt課件,ppt課件可以形象直觀的幫助學生學會看溫度計的刻度,同時幫助學生總結梳理對溫度計的認知經驗。在活動開始通過對熱天的人和冷天的人,讓學生初步感知冷熱。通過提問:你們知道今天的氣溫是多少度?我們怎樣才能知道現在是多少度?同時出示溫度計,請學生觀察。讓學生對溫度計的作用有初步的認識。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學生學會用溫度計測量。爲了攻客這個難題,我利用ppt,採用圖片比較法,讓學生了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我還增加了一個環節:遷移經驗,豐富知識。科學源於生活,讓學生從科學的認識溫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溫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

科學知識原理對學生來說是相對抽象的,在科學活動中就是要把抽象化爲形象。ppt的運用能將我們口頭無法解釋,學生也無法理解的現象原理展示出來。正如活動中學會正確看刻度,在此環節採用ppt,利用圖片比較法,讓學生了解觀察刻度時,要眼睛與刻度齊平,仰視和俯視都是錯誤的。實際操作,這個方法很好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科學源於生活,讓學生從科學的認識溫度計,到從生活中發現溫度計的運用,能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

反思經過此活動後,通過測查,所有的學生都認識了溫度計,知道了溫度計遇熱水銀柱會上升,遇冷水銀柱會下降的科學性,知道了合理使用溫度計能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激發了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此活動能運用感官探究問題,動手動腦,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活動中由於教師的積極指導,所有的學生均能積極參加操作和探究活動,學習積極性有較大的提高,能正確讀出溫度計的度數。

但在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問題:由於我發消息時沒有強調一定要帶溫度計和水溫計,家長帶來的大多是體溫計,體溫計上的`刻度很小,小朋友看起來很費力,所以有的小朋友還沒有學會看溫度的方法。還有就是體溫計上的刻度不容易數,所以記錄過程中小朋友也有定困難,應該拿大的溫度計和水溫計看起來更容易一些。

教師教學反思6

一、科學把握新課程標準,聯繫生活實際,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每位教師要進一步鑽研《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地理課堂教學目標。新課程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目標,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教師應把過程方法作爲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探索、思考、觀察、想象、質疑和創新等豐富多彩的認識過程來獲取新知;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關注身邊的地理事物與我們生活的聯繫,適時進行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以及可持續發展觀的滲透和教育。同時,作爲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人格魅力,以科學、精練的教學語言來影響和感染學生。

二、突出地理學科特點,注重學生讀圖、析圖、分析、整合等多項能力的培養

教師要充分考慮地理學情、教情,認真結合教材提供的各種圖表以及身邊的生活實際,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靈活、科學、高效地加以運用,並注重對學生分析、判斷、歸納、整合等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開發和利用地理課程資源,不斷開拓學生視野

每位教師應着力建設、開發和利用校本資源,圍繞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在本校進行具體的分工合作,不斷充實和完善國中地理教學資源,並能巧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於地理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紮實掌握所學知識,讓每堂地理課都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和諧、高效。

教師教學反思7

《長城贊》是一幅長聯,敘述了長城悠久的歷史,描繪了長城綿亙萬里,雄偉壯麗的風光,讚美了“黎庶百工”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這幅對聯語言精練,意蘊深刻,句式整齊,意境開闊,內容博大。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長城資料,提升對長城的感性認識,然後引導學生就對聯的特點對課文進行分析,接着再把上聯、下聯逐句進行分析,邊分析的同時邊練習有感情的朗讀,進而對長城的現狀加以介紹,喚起學生保護長城的意識,並進行了背誦的練習,最後又讓學生蒐集古蹟上的對聯,以激發其誦讀、積累對聯的興趣。

從這個課例我得到幾點體會:本文不長,但由於是對聯,與詩詞不同,與其他體裁也不同,學生學習理解起來,看似簡單,但實則很難。

1、從對聯的特點分析本文的體裁特點,突破難點,恰到好處。本文很短,可以只簡單告訴同學這是對聯,然後單從字面理解入手,再深入探究內涵。可是,本文以對聯的形式描寫讚美長城正是作者的獨具匠心的所在。如果這樣簡單處理,對激發學生積累對聯的興趣就不會起太大的作用。而拿出一部分時間對本文進行對聯形式及特點的處理,效果會更好。實際上也是,課後同學們不但對蒐集對聯、積累對聯的興趣濃了,甚至有人愛做一些簡單對聯了。這也是語文教學彈性所致。

2、教無定法,教學設計關注預設,還要關注生成。我原本準備幾個背景資料,準備在各個時機出示,但是教學時,在第一環節交流自己蒐集到的長城資料時,有的同學提到了長城建設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也在其中,這時,我就決定調整出示順序,相機把我準備的影音資料出示了,學生很感興趣,後面的學習便沒有出示這個資料。

3、交流蒐集資料的時間把握不十分妥當,主要表現爲耗時過長(10分鐘),以至於下面的學習的時裝間顯得緊迫了。這表明,我在課前應引導學生把資料進行篩選,多餘部分可在課下交流,這樣課堂的時間就更自如一些啦!

改進設想:

課前、課後應進行對對聯的練習。課前練習對對聯,既會激發學生積累對聯的興趣,又會使學生對對聯形式特點有所把握,更深切體會對聯言簡意賅的語言風格,進而使學生課上對《長城贊》從形式到內容的理解便捷很多,會節省很多時間,體會會更深刻,同時,只一課時便會完成主體內容。

教師教學反思8

根據學校的安排,本學期我負責高一(9)、(10)、(11)三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一學期已經匆忙的過去了,在繁忙中,不斷的進步着,不斷的努力着。 本學期以來,我除了踏踏實實地認真地做好備、教、改、輔、考的每一步細節外,還積極地投入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試驗中,將思想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儘可能很好的結合起來,從而不斷的完善自己。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之餘,我經常思考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思考學生的成長問題,用自己笨拙的筆法抒寫下自己的感受,用心去體驗生活與工作,感悟着其中的快樂。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進行回顧與思考,以促進今後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許我們在課堂上重複講書,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體的理論學習,還注意從書本中汲取營養,認真學習仔細體會新形勢下怎樣做一名好教師。

二、教學方面:

高中物理的系統性強、較爲抽象,學生普遍感覺難學。作爲物理教師,教學方法尤爲重要。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1、課前準備: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怎樣教物理,《國家物理課程標準》對物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爲了適應這種新的要求,在教學中,我不斷的學習讓我有了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讓我的教學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2、課堂上的情況。

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規律。針對重點的概念和規律,我讓學生通過對物理現象、演示實驗的觀察分析,力求推導引出新的概念、定理和結論,使學生清楚地理解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3、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有的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

4、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衆長,提高教學水平。

5、做好學科培優轉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對於學習能力相對好的學生注重他們在更深層次上的學習和探究;對於學習能力相對困難的學生,從基礎知識方面着手對其進行再一次針對性的教育教學,促使他們可以逐漸跟上其他同學的腳步。通過一學期的不懈努力,本班的優生在在探究問題、預習、解決問題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後進生學習積極性也有所提高,能自覺完成作業,考試不及格的人數也逐漸減少。

6、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授課後及時記載本課教學的成功和失誤,能夠比較真實地從教法的選擇、教師的備課、教學目標的要求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教材的編寫等方面加以分析,尋找問題出在哪裏。

三、考勤方面:

在工作上,我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實幹,並能完成學校給予的各項任務,爲提高自身的素質,我不但積極參加各項培訓,到各地聽課學習,平時,經常查閱有關教學資料。同時經常在課外與學生聯繫,時時關心他們,當然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須在以後進一步的努力。

四、存在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回顧一學期的工作,發現也存在一些問題與困惑。如,班級的學困生還比較多;平時的學習還不夠,自身的教學理論還比較缺乏;在教學經驗論文的撰寫方面比較少動筆;課題的實上摸不着邊;備課有時尚抓不準等等問題。

今後努力方向:

1、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爭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努力將新課程理念落實到課堂上,以"引導學生學會預習、學會交流、學會合作"課題實驗爲依託,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課題入手,不斷探索現代課程改革的路子。

2、善於學習,勤於動筆。每學年學習一本教育教學專著並做好學習體會,平時認真閱讀有關教學理論刊物,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每學期撰寫一篇比較有價值的教育教學論文,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

每一學期的結束,其實也就是每一學期的起點,在這之間,我不斷的思考,思考自己怎樣才能更有藝術的去教育學生,去提高自己的人生價值。知識無止境,因此,我要努力,不爲別的,只爲孩子們的那雙清澈的眼睛,只爲自己的那跳動的心。

教師教學反思9

古詩簡短四句卻意境悠遠,更因爲遠離學生實際而費時費力。在《小兒垂釣》的教學中就犯了幾個相關的錯誤。

教學中最浪費時間的大概就是學生說想象畫面這個環節。我沒想到學生根本不理會詩句,純粹說自己的想象,比如“蓬頭”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個說小孩子扎兩個圓溜溜的頭髮,問他怎麼知道的?他說“我想到的”。另一個說的也是這種兩個圓溜溜的髮型 ,第三個說是“沒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頭。”第四個說是“亂蓬蓬的頭髮。”我在此時缺乏引導機智,沒有針對學生的回答作出準確的迴應,而是讓學生充分發表完意見後,出示插圖,按部就班地介紹“蓬頭”的兩種解釋。

應對策略:應在學生說出第一個答案時就出示插圖:“是這個樣子的髮型嗎?”學生肯定後,老師也相機肯定:“對,可以這麼理解。”然後再問:“還有不同的意見嗎?”就避免了學生說出雷同的答案。關於“沒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頭”的意見,可以反問:“後面那個成人也沒有戴帽子,我們可不可以說他是蓬頭大人?”第四個學生說是“亂蓬蓬的頭髮”直接肯定說:“是呀,也可以這麼理解的。”

思考:對於不懂得如何在讀詩中想象畫面的學生,是否可以換一種方式;據詞想象呢?如這所國小的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訴孩子們,當我聽到這個詞時,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麗的風光。請問你們在聽老師讀“蓬頭稚子”的時候想到了什麼?當老師讀“垂綸”的時候,你又想到了什麼?以此一步一步引導,到第二句再放手,老師讀整句詩,讓學生想象畫面。我想,這樣對於農村孩子來說,是更適切的教學策略。

同樣在這個環節,第一個學生一口氣說完了全詩的意思。我用“那個孩子的樣子你能看清楚嗎?”將學生的思路導向第一行詩的理解。可是當理解完第一行詩,我問“孩子釣魚的環境怎麼樣”時,學生就不知所以然了。有兩個學生說:“周圍的環境靜靜的。”有一個學生說:“在一棵柳樹下,花草樹木很茂盛。”問她怎麼知道的?是不是看插圖知道的?她又說“是我想到的。”後來,總算有個學生說到了草,卻又說“他的身子映到了河裏。”這個“草映身”導得可真辛苦啊。

應對策略:當第一個學生說不到位時,教師該出手時就出手,輕輕地、看似無心其實有意地低吟:“側坐莓苔草映身……,你猜他在怎樣的地方釣魚?”暗示學生從中受到啓發,學生還不明白,就一遍又一遍地吟,他們肯定會有所感悟的。這樣做比一個接一個地換學生回答更省時間,也更有效。還有,也許學生根本就不大理解“環境”一詞的意思,他們只知道環境很安靜,不會想到要去描述具體的景物。所以,此時老師要及時調整問題,改變問話的策略中。

還是在這個環節,當我詢問“路人與小兒的距離是近還是遠”時,不知爲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說“近”,問他們理由,他們又說是“路人借問遙招手。”還說“如果不是很近,很遠的回答就不會驚到魚了。”(真不知他們在說什麼,大概是想說小孩子跟魚的距離近吧。)就這一個“遙”的意思我也費了半天工夫。

應對策略:還是和剛纔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教師吟誦:“路人借問遙招手”,看學生有沒有感悟。如果還悟不到,就直接問:“遙”是什麼意思?可見路人和小兒的距離怎麼樣?不可思議的是,當我板書“不應人”後詢問:“應的意思?”居然有同學說是:“應該。”這裏我的處理比較簡單,直接:“不,這裏的應就是答應、迴應的意思。”

最後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是在學生讀出畫面之後,讓學生輕輕地讀詩,靜靜地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你覺得垂釣的小兒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結果發現讀詩思考的孩子不多,而回答的學生也都回答不到位,如有兩個學生都“我覺得那是一個非常喜歡釣魚的孩子。”“那是一個非常釣到魚的孩子。”“你怎麼知道的?”他說從後兩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知道的,你說他錯嗎?似乎又有些道理。說他感悟正確,卻又不大合適。後來又有學生說:“認真”“耐心”,最後總算有個學生講到了“專心”,這是一般課堂上學生最先想到的答案,也是本詩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特點呀。可見,學生並沒有真的讀懂了這首詩的意思。

應對策略:將問題改爲“你覺得那個孩子在學釣魚時怎麼樣?”這樣一改,固然,學生容易體會到“專心”“認真”,但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就消失了。要不,就在學生感悟到“專心認真”的學習品質後,問:你喜歡他嗎?請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這樣難度就降低了。還有,是不是可以在這個環節滲透杜老師說的側面襯托的表達方法呢?一般寫釣魚會寫什麼?爲什麼詩人別的都不寫,單單寫路人問路這件事呢?從而感受這樣寫更能襯托孩子學釣魚的專心致志,然後再指導學生讀出喜愛之情。

在結束《小兒垂釣》的教學之後,引導學生複習學過的兒童古詩,結果發現學生古詩積累很不夠。一首《所見》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然後其他的就想不起來,一首《夜書所見》是我出示後引讀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我起了一個頭:宿什麼?學生半天也沒想不起來,所以只好還是由我告訴了。

應對策略:不要說詩題了,這個比較難。改爲:老師直接說前一句,學生接後一句,然後再問是哪一首,還記得嗎?目的同樣還是把難度降低。

教師教學反思10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楊氏之子》一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戶九歲男孩機智聰慧地應對別人的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令人拍案叫絕。

這篇文章是孩子們在國小階段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這樣編排,目的有三: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把重點放在讀通文章,理解句意上,我先範讀,讓學生感知讀古文的語感,畫出停頓,然後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句“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慧。”這句話,讓學生說說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楊氏之子的聰慧?引導學生去文中感受楊氏之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楊氏之子沒有生硬地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難道楊梅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我想,學生在領會文章的妙處時,也一定能激發他們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興趣。

在學完課文後,我創設了一個練習情景,用“張”“李”“劉”等姓氏來替換孔,如,張君平說:“此是君家樹。”讓學生模仿應答,訓練他們的思維,使學生學以致用。這一環節,學生髮言積極,對答如流,課堂氣氛很活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古文的濃厚興趣。

另外,我還拓展了《世說新語》中的《謝太傅篇》與《徐孺子篇》作補充材料。有了這篇文章的學習經驗,再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的妙處,我發現學生再讀古文時確實老練了許多,而且能饒有興趣地去探索語言的魅力,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驚喜,同時也充分說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不過,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自己一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1、調控學生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每次的課堂教學似乎都只屬於一部分人,還有少數學生一直遊離於課堂之外,無法讓他們專心聽講,這真是老師心中永遠的痛。

2、在語言的感悟上,仍然有所欠缺。對古文的理解及拓展方面,我的反饋還不夠全面。其實,這也是教師個人文學修養的欠缺所致。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優點我會繼續發揮,對於不足,我會積極地改正。

教師教學反思11

《窮人》這篇文章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說,突出的人物形象是是桑娜和他的丈夫。雖然本身是窮人,但善良的桑娜還是毫不猶豫的將鄰居西蒙家的兩個嗷嗷待哺的嬰孩抱回家。由於課文的基調是傷懷亦是高昂,所以我在備課時首先想到的是講解課文的語調與語速。我覺得本文應該是帶着深深地敬意與同情之心去感知,讓桑娜和她丈夫的善意之舉震撼學生的內心深處,已引起學生的共鳴。

課上,我讓學生多的總體感知課文中描寫桑娜家庭環境以及其它環境的語句,讓他們體會當時的窮人窘迫的生活狀態,讓他們去思索窮人的日子是多麼艱難。在這個環節中我發現學生對這樣的環境是有所觸動的,他們一改往日的活潑好動,一下子“深沉”了。我藉機用極富深情的語言和沉重無奈的語調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順勢思考回答。我把重點放在介紹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之上,尤其是桑娜的矛盾心理。我讓學生換位思考,這樣是爲了更好的體會桑娜的善良品質,讓學生的心靈得到昇華,從而在心底學會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

在這一節課中,我花了很長時間讓學生體會桑娜和漁夫的善良,還有窮人的日子是多麼艱苦。我極力用一種低沉無力而富於感情的語調,激發學生的情感。我認爲學習這一課最重要的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高層面是讓學生感受心靈的震撼,學習桑娜樂於幫助別人,善於幫助別人,做好事。本節課,我有以下反思:奠定基調很重要。學習不同的文章,作者有不同的感情在裏面,所以要用不同的語調去烘托。或富有深情,或稍帶傷感,或高昂或低沉。學生會不自覺跟上你的節奏,從而引起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讓學生有感情朗讀也可以增進自身的情感,加深印象。教師有感情的讀,同樣可以帶動學生們模仿老師有感情的讀書,從而不但在獲得知識的基礎上,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也能獲得體驗。課後,我問學生對這篇課文印象怎麼樣,他們都說印象很深刻。我想,或許“帶感情的語調”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今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使用。

教師教學反思12

《地球媽媽》是一篇活潑、優美的小文。它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以孩子的口吻去講述自己的發現。我讓學生帶着“地球是誰的媽媽?”這一問題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反覆 讀文,體會到文章爲什麼開頭說:“地球媽媽真好,她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小小的家。”結尾爲什麼又說:“地球媽媽真好,她讓所有的孩子共有一個大大的家。”讓學生明白“小小的家”“大大的家”分別指什麼?

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已經掌握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這時,我又讓孩子們在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除了課文寫的,你還知道誰是誰的家?“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樣的一個問題把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了起來,有的說“樹杈是小鳥的家”,有的說“泥洞是蛇的家”,還有的說“森林是老虎的家”、“大海是鯨的家”??孩子們就像打開閘門的洪水,都爭着要說說自己的見解。“可是沒有地球你們剛纔說的這一切都存在嗎?”當我這樣問學生的時候,一些愛動腦筋愛發言的孩子們爭着要表現自己喊着說到“沒有地球這一切都不存在了”。“那你們說地球是我們的什麼呢?”還沒等我說完,孩子們便異口同聲的說道“媽媽!”

這篇課文就這樣在吸引着每一個孩子,更加讓孩子們認識到我們要保護地球媽媽的重大的責任。稚嫩的孩子們都說到了“我們不要亂扔垃圾”、“我們要種樹”、“我們要保護動物”??

教師教學反思13

美術活動《月光下》我把它設計成一個美工綜合活動,採用摺紙、剪貼、繪畫相結合的美工形式完成整幅作品。讓幼兒先在黃色紙上畫一個圓形月亮,剪貼到紙上,然後用正方形的紙折出房子,貼到紙上,再用廣告紙剪貼畫、動物,最後用蠟筆畫出星星。活動前我做好充分的準備:膠水、剪刀、油畫棒,黑色底版紙、摺紙材料、黃色小卡紙整整齊齊地放在桌上。老師講解以後小朋友開始動手,剎那間整齊的桌面亂了起來,這邊蠟筆撒了,那邊膠水倒翻了,有的小朋友還把剪下來的東西貼到旁邊小朋友的紙上了……,老師忙得暈頭轉向。

活動的設想是讓幼兒採用多種材料、運用多種方法表現月光下的情景,每個步驟分開來看挺簡單的,但是結合起來卻是意想不到的雜亂,特別是對剛進入中班的幼兒來說,缺乏操作的條理性,顧左不顧右,桌面上這麼多操作材料,影響了孩子的操作思維和空間,最後導致活動混亂。

看來,教師在活動設想會考慮欠周到,應該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根據操作常規建立情況逐步增加操作材料,而不能一下子提供這麼多材料和工具,弄得孩子們手忙腳亂。可以在繪畫的基礎上增加摺紙粘貼,房子用摺疊的方式,其餘的內容則採用繪畫的方式,這樣既利於幼兒操作,又把兩種美工技能結合起來,這樣的調整可以使活動更有秩序。

教師教學反思14

幾年來,我擔任六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反思的地方很多。“班風決定學風,學風決定成績”,正因爲我所教的班級的班風與學風兩者都存在問題,故上期末考試語文成績很不夢想。但我作爲高年級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抓好閱讀、作文三個方面的教學,覺得還是挺成功的:

閱讀教學:

一、讓學生多一點自我感覺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於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讓學生髮展自我的思維,獲得審美的體驗,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質量。

二、應注重指導學生的運用與創新

在閱讀教學中,應倡導“自主閱讀——合作研討——個性創新”式學習。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學生閱讀是學習的起點和基礎,是個人獨立研讀、理解、把握文章的過程。要讓學生反覆閱讀原文,要邊讀邊想,要圈點勾畫,並在閱讀筆記上寫出感受、欣賞、評價之類的資料。研討要在自讀的基礎上進行,經過相互交流,質疑啓發,深化理解。在研討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起好組織、指導的作用,並且還要適時、適度地參與研討,不能把學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結論上“靠”,而要鼓勵思維的多向性和結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創新”是在自讀研討的基礎上,各人把文章資料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我的某些生活經驗、文化內存、思想情感等聯繫起來思考,經過比較延伸、聯想和推測,提煉出某種和“教參”不盡相同的資料,並用簡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這個環節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還要運用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這一環節作爲高層次的目標要求,教學中可視教材和學生實際靈活運用。

三、讓學生去“展示自我”。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學生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活力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

作文教學:

一、鼓勵學生、體現自我

在應試教育的制約下,學生在作文中的個性和創造性已消失殆盡,作文中總是乾乾巴巴的幾段空話,套話、假話連篇,文章脫離了自我真實內心的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和色彩。在這種情景下,教師鼓勵學生寫隨筆,觀察日記,讀後感,觀後感、週記。此類作文往往有學生真實情感的流露,鮮明個性的跳躍、獨特詞語的運用,許多優秀之作常常涌現,時間久了,學生就能發現自我的寫作個性。教師能夠允許學生有不一樣層次的發展,並抓住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加以鼓勵:如好的句子,使用準確的詞語,好的開頭或結尾等,喚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自信。作文評語以鼓勵爲主,當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還需用委婉的、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指出,那麼以後作文,學生會更主動熱情,並能更好的展現或表現自我了。以賞識的方式改變學生作文中的一些缺點,效果明顯,並能很快提高寫作水平。

二、以學生情感爲爲主

以學生情感爲作文教學的出發點,教師不再是作文教學的主宰者,而應當是學生情感的激發者和反應者,這就要求教師,一是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國小生活動的天地大多是學校和家庭,這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感知範圍,要想讓學生寫出或寫好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必須使他們有很多感知了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衆多的表象。所以必須在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着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開放型的作文題目。例如,給出一個範圍(不定題目),讓學生根據自我的實際需要確定題目進行寫作。

三、從學生實際情景出發

要允許學生在自身實際情景的基礎上“自定”所要到達的寫作目標,諸如文體、材料選擇、表達手法運用、表達技巧的借鑑等方面,不搞統一要求,也不提統一標準。一般地說學生“自定”的目標總是較切合他們的實際水平,並且正因爲是“自定”的,若目標包含必須的挑戰性,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自覺性、征服心和自信心。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可讓學生變換題目寫。對於同一事件,學生從不一樣角度,擬出不一樣的題目進行寫作。如“登山”,可按中心、時間、人物、事件、感受等方面進行寫作。二是可讓學生從不一樣角度寫。從多角度認識和表達,如“學校”,可寫學校的景色宜人、過去的學校、未來的學校、學校中的新人新事新風尚、教師的辛勤勞動等。三是可讓學生運用不一樣的技巧寫。可按順序寫,也可用倒序寫;可先總後分也可先分後總等。四是對課文進行補寫、續寫等。

四、以自由作文爲主

在寫作過程中允許學生自我完成,也可自由討論;能夠一次性定稿,也可一人寫多篇。總之,只要學生在“寫”,教師對“寫”的方式、過程儘可能不加干預。只要學生“寫”的目標到達了,手段由學生自由選擇。這一原則下具體的做法有:一是讓學生建立自由的創作交流組織。二是教師要有民主的指導方式,促進學生大膽準確地表達,這就要求教師要鼓勵並容忍學生不一樣的看法和意見。如《一件……的事》,學生一般都從正面寫,其實還可從“反面”寫,如後悔的事、悲痛的事、想起來令我汗顏的事等等。又有學生寫《我的母校》總是寫學校如何吸引人,生活如何難忘,其實也可談令自我悲痛的事、令自我生氣的事,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此,教師應予肯定。

以上是我一學期來對語文教學的一點反思,難以言盡。但我作爲一名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做好學生勤奮好學的思想工作是必不可少。

教師教學反思15

這次教學競賽,可以說考察了我這幾年來的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情況,給了我自己一份比較客觀,也比較滿意的答卷,這一點我很自信!幾天來,對於本節授課情況不斷的回顧與思考,可以總結爲以下幾點。

一、對教學預案的考察:證明分析得當,預見性極強。

根據總校所給的教學進度,我準備的是第四單元的第三節課,在對前兩節的充分複習基礎上,展開對本單元的知識點的大量和分層次的練習與學習。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個班的英語教學進度並沒有達到我的授課要求,造成了銜接上的錯位,英語教學之大忌,並一度使準備十分充分的我緊張了起來。

快速的調整,使本節課的進程加快並進入正軌。在對教學第二環節,即複習section a 3a 的課文時,在對要求“複述課文”的提問沒有反映的情況下,證實了我的擔心,銜接不到位,因此,不得已動用了我的語音系統,以聽力的形式切入正題,雖然耽誤了我的寶貴時間至少兩分鐘,但很快步入了正軌。

在習題處理上,也和我所預見的一樣,採用了跳越的辦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授課。

二、任務型教學:目標在緊湊的教學環節中得以實現。

在本節課堂設計上充分體現了任務型教學的主導思想,並基於本人對所教授內容的理解,在使用教學參考和課本等資料的教學過程中,以明確的任務貫穿了教師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在practice more的訓練中,學生活動的目的明確,每個步驟都給出了活動所需的語言知識內容,學生亦能準確地使用目標語言,在活動中學習掌握了“交通方式 (transportation)”的相關知識。同時,在活動中也有效地突出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如在have a test ii(測試二)中讓學生感受到總結對一個人學習的重要性的同時,也在訓練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做到了“方法與訓練同行”,“潤物細無聲”的極佳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了對“教學是一個整體的過程”的理解。

“教學是一個整體的過程”在本節的授課中讓我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首先,在銜接上的強化很重要。教學的銜接問題不僅存在於每一課節的內部,更應該是單元的,學期的乃至於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尤其如此。因此每講一節課都不要把它單純地理解爲對哪一個小問題的解決,更要關注這個問題在整個教學中應處於什麼位置,應該怎樣去接觸,學習,整理,總結,訓練等。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有超前意識,幫助學生在你的平日授課中,就完成對會考的準備,對未來學習的準備,這一點很重要。而且只要你下一些功夫,就會讓學生在無意間受到恩惠,這多好啊。

四、感受到了對學生學法指導的重要性、迫切性。

在詢問“一英里等於多少千米”這一問題時,全班五十餘名學生竟無一人能回答上來,可見對文化知識的瞭解十分貧乏,這一點對學習外語的人十分不利;同時,現在學生手頭的教輔資料非常多的情況下,竟不能回答出這個問題說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十分薄弱,很可惜呀!所以引導學生自己學習,給學生做出榜樣,如在講交通方式時給與總結歸納,並通過訓練讓這些內容和方法在他們的頭腦中紮根,是本節課中教學思路對於這個班來說最正確的,而且有效的地方了!

同時,針對課堂上學生一般的英文錯誤,及時加以糾正,如在句型轉換過程中學生沒能處理好用動詞和介詞短語來表達交通方式的不同,造成謂語動詞重複的現象等。這對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觀念也很重要,如果一個學生能夠養成在平素的學習中能夠自覺地去注意一些細微的地方的好習慣,我們的教學就會更加輕鬆了!

標籤:反思 教學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