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業範文 > 教師

教師說課稿優秀

教師3.27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說課稿優秀,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說課稿優秀

教師說課稿優秀1

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回憶了自己二十多年前上國小時對自己影響極深的大倉老師的兩件事。一件事是他在開學典禮上的開場白;另一件事是講述他上的一節語文課。通過這兩件事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大倉老師是一位充滿活力,爲人正直、樸實的好老師,從全文的字裏行間表現出小作者非常敬佩、喜愛大倉老師。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三年半的學習,學生積累了相當的字、詞,課前的預習養成了一定的習慣,不存在太多的問題。因此,佈置一些書面的預習,進一步提高預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更好的預習習慣和能力。

在詞語理解方面,一些含義較深的詞語仍需在教學過程中引導。

在閱讀理解方面,讀懂課文並不難,但要將自己的理解用概括、流暢的語言表達清楚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另外,還要將內容的理解與語言文字的基本功訓練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語文課中學有所獲。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嘖嘖、溜號、挑剔、若無其事”等詞語的意思。

“嘖嘖、溜號、挑剔、若無其事”這幾個詞語都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用聯繫課文具體內容的方法來說說詞語的意思。比如:讓學生髮揮想像,思考大家聽了大倉老師的開場白後會發出怎樣的讚歎聲,從而理解“嘖嘖”。再比如:大倉老師面對山本春美的異議,他的態度是怎樣的.,引導學生關注“若無其事”,然後再通過“理睬”和“理會”兩詞的區別,進一步理解“若無其事”的含義。

目標二: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大倉老師的重點語句。

大倉老師獨特的自我介紹使我們一下子喜歡上了他,他是怎樣作這番介紹的呢?還有語文課上,對於“俺”這個答案的態度,對於春美的異議,大倉老師又是怎樣做、怎樣說的呢?這些語句都需要學生好好地讀讀,使學生在朗朗的書聲中領悟老師的性格特點,從而感受到大倉老師的可愛可敬。

目標三:學習記敘大倉老師的兩件事情,重點品讀描寫大倉老師的語句,感受大倉老師有活力、幽默、真誠、正直的特點。

大倉老師爲人真誠、正直,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作者至今難以忘懷。一位好老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爲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而作者後來成爲日本著名的作家,正是得益於大倉老師的課。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難在初讀文後就領會到這一點,因此,需要抓住重點語句品讀,並且在閱讀教學中結合說話、寫話的訓練,才能幫助學生感受大倉老師的人品。

四、教學設計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後,我對教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教師說課稿優秀2

第四部分:學情分析

案例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過渡語:接下來,我要說的是第四個方面——學情分析。

四、學情分析

1.學生已具備的前置認知基礎:學生已經知道在生活中有聲音這一物理現象的存在,但不是很瞭解。

2.學生已具備的前置技能基礎:因爲學生纔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知識,所以他們對物理現象的觀察、探究和分析能力都非常的薄弱,幾乎沒有什麼前置技能可言,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這方面的引導。

3.學生的思維障礙:剛開始學習物理知識的學生,對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很難理解,如:真空、聲波以及聲速。這些概念對他們的思維構成了一定的障礙,所以在講解這些概念時,要特別注意引導方法。

案例2:《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過渡語:第一個方面我要說的是——學情分析。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對自然界中很多現象充滿好奇,動手能力較強。但剛學習物理不久,對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掌握欠佳,在他們的.邏輯思維上還需要經驗支持。因此應以學生身邊現象引入知識,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

案例3:《熔化和凝固》

過渡語:進行學情分析是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必然要求,是落實學生主體性的必由之路,是優化教學設計的必要前提,是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有效保障。因此,我的說課就從學情分析開始。

一、學情分析

通過國小自然的學習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學生已經知道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春暖花開冰雪消融等現象,是由於物質狀態發生了改變,對物質在固、液兩態發生的轉化跟溫度的變化有關有模糊的認識;但不清楚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和凝固時的特點。雖然在前面幾章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歷了探究性學習,但探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更缺乏根據實驗結果畫出曲線,從中得出規律等探究技能。爲了引導學生以探究的方式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情,經歷科學探究過程,體驗科學發現的樂趣,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實驗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設計、探究、分析和總結;在課外,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注意觀察身邊事物發生的變化,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從生活中去感悟科學,應用科學。

案例4:《電流的磁場》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是國中的畢業年級。學生的心智較爲成熟,認知水平比起剛接觸物理時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加進步。

但是一分爲二去看待,九年級學生往往是不愛發言,不主動表現自我,課堂氣氛比起七年級八年級的學生沉悶,需要教師積極、靈動地調動。

案例5:《牛頓第一定律》

過渡語:接下來我要說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

二、學情分析

牛頓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實驗結果、部分外推假設、部分定義所構成的一個複合體,就其定義本身的表述學生不難記住,但由於八年級學生接觸物理時間比較短,學生平均年齡比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及認知結構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經驗的影響,不少學生認爲靜止的物體有慣性、運動的物體沒有慣性;固體有慣性、氣液體沒有慣性。因此在接受牛頓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難度,怎樣形成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及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認識由直觀上升到科學理性認識則是本節的難點。

案例6:《二力平衡》

過渡語:下面我要說的第二個方面是——學情分析。

二、學情分析

二力平衡是學生感受較多,生活經驗也較豐富的知識段。對於二力平衡條件中的部分內容,一方面絕大多數學生憑經驗就能正確說明(如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另一方面學生也不會去深究經驗中是否有漏洞。對於我所面對的學生就是要求他去研究,大部分學生也無法科學地展開研究,因此課堂教學中就應明確定義,指導研究,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到理論體系中去,然後是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案例7:《大氣壓強》

過渡語:接下來我要說的第二個方面是——學情分析。

二、學情分析

國中學生的人是感性多於理性,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大多來自他們的興趣;而物理教學又以實驗爲基礎,實驗幾乎始終伴隨着整個教學過程,所以,實際教學中,在注重知識邏輯的同時,應重視學生的個人經驗和心理特點,把學生對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認識與掌握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體驗。

案例8:《浮力》

過渡語:繼“教材分析、教學目標之後,我要說的第三個方面是——學情分析。

三、學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級屬重點中學,多數學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國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想抽象思維過度,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中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依託,可以藉助實驗或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9:《電與熱》

過渡語:繼“教材分析、教學目標之後,我要說的第三個方面是——學情分析。

三、學情分析

知識技能方面,學生在第七章中以學習了歐姆定律,通過本章前兩節的教學,學生對電能、電功率知識已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一些探究性問題,學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識,同時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心理方面,八年級學生對很多科學問題總是有很濃的興趣,很想探究這些問題,但卻不知從何下手,實驗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說課稿優秀3

一、說教材

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啓示”爲主題,主要是通過課文來進行觀察自然、保護環境的延伸和拓展。其中《自然之道》是一篇以科學常識爲主的敘事文章。它以事情發展爲順序,講述了我和同伴去旅遊時看到一隻幼龜被嘲鶇啄食。他們不顧嚮導的勸阻,讓嚮導把幼龜放入大海,結果指使更多的海龜成爲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願望截然相反的結果。

通過本篇的教學,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之道。

這篇課文我準備了兩個講授,第一課時:導入,範讀課文,自學生字;理清脈絡,討論段落劃分。第二課時:複習生字,朗讀課文,讀後談感受;教學課文,理解詞語,總結全文。

我着重講第二課時,針對可是的安排和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以下的目標:

1.思想教育的目標:使學生認識到在自然界中,要遵循自然規律,反之則會弄巧成拙;

2.基礎知識的目標:理解詞語,體會用恰當的詞語表達情意;

3.基本技能的目標: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二.說教學要點

瞭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啓發是重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難點。

三.說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活閱歷,本科選用了“細讀,精讀,默讀整體感知;討論體會”爲主的教學方法。爲什麼尋用這種方法呢?本課是一篇豐富學生見識,使學生受到啓發的文章。精讀,品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課文思想感情;默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有利於思考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說學法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這節課可知導學生掌握如何理解句子的.學習方法,知導學生以朗讀來理解;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或句子。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五.說學生情況

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對大自然,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藉助本課的學習,對他們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有很好的幫助。

六.說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 一)釋題

板書課題,什麼是“道”?自然之道是什麼意思?自然界究竟有什麼規律呢?

(二)回顧

1、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麼?

2、出示圖片,瞭解太平洋綠龜的相關知識。

(三)緊抓蠢事,引入探究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師出句子)理解“愚不可及”

這是一件什麼樣的事令作者如此後悔呢,自由讀課文3~7自然段,說說這是一件怎樣的事。

(作者他們救了一隻幼龜而害了許多隻幼龜。)

概括板書“救龜”──“害龜”。

“救龜”與“害龜”分別是哪幾段?(3~4,5~8)

(四)抓關鍵詞,學習“救龜”(3~4)

讀讀第三段,你覺得這一段裏值得你積累的詞語有哪些?(欲出又止,躊躇不前)

找到這兩句話讀一讀,聯繫上下文,用你的動作來說明這兩個詞的意思。(指名錶演)

從這兩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幼龜非常謹慎,寫出了“偵查”之意。)

還有一個詞也說明了幼龜很謹慎,你知道是哪個麼?(突然,說明其動作快。)

教師說課稿優秀4

一、說教材

《誰藏起來了》是培養幼兒處理圖形類信息能力的遊戲。在這個遊戲中,主要發展孩子對一些圖形信息的認知和判斷能力,具體而言,就是認知動物在外形上的一些特徵,並通過動物的局部信息來判斷整體是什麼。

在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多張小動物的圖片,讓幼兒根據一定的線索來找出每一隻小動物。每張圖中小動物隱藏的位置以及露出部位的多少都是不同的,難度逐漸增加。通過多次遊戲,既加深了幼兒對動物外形特徵的理解,尤其是對一些細節特徵的認知,還發展了幼兒通過局部來判斷整體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結合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孩子年齡特徵,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找動物的過程中,初步讓幼兒通過事物的局部特徵來判斷整體。

2、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能力: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爲了能更快,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開始部分我以遊戲"問答歌"的形式引出興趣,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結合二期課改的理念,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之後我又採用和手寶寶做遊戲、誰藏起來了等方式,來讓幼兒通過事物的局部特徵來判斷整體。

四、說教具準備

本節課我採用:教師教具和幼兒操作材料

1.教師教具除了現有的:1.《捉迷藏》大遊戲圖一張 2.小貓和小狗的大卡片6張以外我還自己製作塑封手的寶寶和小貓、小狗的家,來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

2.幼兒操作材料:1.小貓和小狗卡片10張 2.《誰藏起來了》遊戲圖1張。

五、說教學程序

好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本節課我採用五個環節來設計的。

第一部分:遊戲引出興趣

在這一部分是用"問答歌"的形式:

1.根據綱要上面提到:2-----3歲幼兒是口語發展的關鍵期,此時的.兒童變得特喜歡說話,詞彙量迅速增加。通過活動讓他們說一句完整的話,培養他們語言表達能力。

2.根據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對身邊的東西充滿着好奇,也喜歡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想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爲下個活動作準備。

第二部分:出示動物卡片,引導觀察

就這個部分分了兩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讓幼兒觀察小貓和小狗的不同點。然後提升小狗是由於打扮不一樣,小貓是因爲顏色不一樣。幫助幼兒提升生活經驗。

第二個環節是想通過和手寶寶做遊戲達到一個鞏固的作用,爲下一個誰藏起來了作準備。

第三部分:出示掛圖,猜猜——"誰藏起來了"

這個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部分。是通過動物的局部信息來判斷整體是什麼。

第一:在這個活動中我們都看到,出示的掛圖特別的漂亮,色彩非常豔麗,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的。我採用提問的方式:"我們怎麼找呢?"讓幼兒學習一個有序觀察法。

第二:邀請小動物出來的方式:讓幼兒說:尾巴上扎蝴蝶結的小狗快出來。在叫小動物出來不僅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鞏固了動物的特徵。

第四部分:找朋友

是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能力。

第一:根據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他們的教學採用直觀教學法。我是邀請一位幼兒上來,讓他聽要求演示找朋友,然後再請幼兒操作。

第二:整理環節中,我是提倡幼兒邊送邊說:"尾巴上扎蝴蝶結的小狗我送你回家。"不僅鞏固對動物的局部的認識,而且也是提高語言能力的表達,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第五部分:結束

讓幼兒在哈巴狗中,唱唱跳跳結束此活動。

教師說課稿優秀5

一、說教材

《劉胡蘭》是語文S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共有四個自然段,主要記敘了劉胡蘭嚴守黨的機密,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最後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蹟,歌頌了劉胡蘭忠於黨,忠於人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以人物對話刻畫英雄形象是本文主要的表現手段之一。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劉、黨”等十五個生字,會寫“劉、偉”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使學生了解劉胡蘭的事蹟,學習她與敵人鬥爭的革命精神。

三、說設計理念

以人物對話刻畫英雄形象是本文主要的表現手段之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其中的對話部分,既有助於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的落實,也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需要。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是落實本課閱讀訓練的重點。

四、說教學思路

根據本文的特點,我把文章分爲兩課時教學,第一教時重點教學第2自然段及有關字詞,初讀第3自然段有關句子,進行大面積的朗讀訓練,落實本課閱讀訓練的重點。第二教時學習

1、4自然段,第3自然段再深入地研讀一下,總結全文,完成有關作業。重點放在朗讀訓練上,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和人物的特點。

由於本文的時代背景比較複雜,離學生的生活非常遙遠,因此要讓學生理解和體會在當時這種情況下劉胡蘭的所作所爲和她的心情是一個難點。好在這個故事情節扣人心絃,人物個性鮮明,因此學生還是比較樂於去研讀的。

五、說學法

本課時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就是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讀來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圍繞中心問題“從哪裏可以看出劉胡蘭在敵人面前英勇不屈”,進行初讀、細讀和精讀。感情朗讀重點語句,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澄清疑點。通過這樣的讀,就可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功效,學生的體會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說設計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教師有感情地談話:1947年國民黨統治時期,在山西省雲周西村,由於叛徒的出賣,年僅15歲的共產黨員劉胡蘭被捕了。(板書課題出示劉胡蘭像)敵人對她用盡了刑法,劉胡蘭毫不動搖。最後,敵人當着鄉親們的面用鍘刀殺害了她。毛主席爲劉胡蘭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把輓詞板書在黑板上。)

(二)、隨文識字,感知內容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識記生字既是對前面初讀課文的一個檢查,也爲有感情地朗讀奠定基礎。由於學生已經有了一年半的識字基礎,形成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所以這節課我採用同桌合作識記的方式,促進每個人都開動腦筋想辦法記字,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讓他在與同桌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合作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

2、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然後再認真反覆的拼讀生字詞。

3、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生字詞,糾正對方的錯音。開火車讀、齊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四)、情境引入,研讀課文

在教與學的關係上,我國古人就強調教必有趣,以趣促教。現代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爲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基礎,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所以我以電影把學生帶入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象感知人物的形象。

1、欣賞電影《劉胡蘭》片段,感受情境

過渡:我們能夠從電影中感受到劉胡蘭的勇敢、偉大,我們也可以從課文的描寫中感受到劉胡蘭的英勇不屈,那就讓我們讀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一找從哪裏可以看出劉胡蘭在敵人面前的英勇不屈?

2、教師範讀第三自然段課文:“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這樣,懷着無比崇敬、無比悲壯的心情,深情地讀讀這段課文。邊讀邊體會,你覺得課文中的哪些描寫深深地打動了你。把這些地方劃下來,想想爲什麼會被感動。”

3、親眼目睹親愛的戰友如何慘死在鍘刀下的慘狀,劉胡蘭爲什麼還能這麼沉着冷靜呢?她難道不害怕嗎?面對死亡,劉胡蘭毫不畏懼,用行動與壯烈的話語徹底摧毀了敵人的妄想,這是何等的壯烈的氣概,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她年輕卻剛強的生命呢?

4、此時此刻,我們怎能不被劉胡蘭的精神所深深打動呢,作者的悲憤就是我們的悲憤,鄉親們的痛苦就是我們的痛苦,英雄的壯舉就是我們的'願望。劉胡蘭的生死抉擇,牽動着我們每一個同學的心,撩撥着我們每一個同學的情呀!讓我們一起再懷着無比崇敬,無比悲壯的心情讀讀課文!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首先給學生自由朗讀的機會,在讀的時候找到問題的答案,並與同桌進行交流探討。在自主學習、互相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重點放在讓學生在讀中感受人物的感情,以讀爲本,以讀生情,以情促讀。並鼓勵人人蔘與多元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體驗。

5、齊讀第四段,談談對毛主席爲劉胡蘭親筆寫的輓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理解。

(五)、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1、師生合作朗讀全文。

在這一段教學時,我設計了指名讀、對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以讀動情,以讀育人,以讀啓智,堅持啓發性。讓學生在琅琅的書聲中益智、怡情,發展語言和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進行“發現”,發現劉胡蘭與敵人作鬥爭的三個回合有什麼異同點,這個環節的意圖是讓文本回歸整體,因爲開始的個性體驗,自主發現使得文本有點支離破碎,有了這個環節保證了文本的連貫,也使學生的體驗更趨完整。

2、教師總結。

同學們,有千千萬萬像劉胡蘭這樣的先烈爲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血不會白流,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不辜負他們的希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讓我們齊聲朗讀毛主席爲劉胡蘭寫的輓詞,以表示我們對烈士的懷念。

齊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七、說教學反思

1、二年級識字教學是很重要的,可在本堂課中識字教學沒有落實到位,這個問題我在試教時是發現的,可如果識字教學花多一點的時間的話,朗讀訓練就顯得倉促了,如何恰當又有實效地進行識字教學?

2、課文背景離學生遙遠,如何激發學生的感情,使學生忘我地投入到課文中去?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加上對教材理解不深,對新課程理念學得不夠紮實,在設計時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教師說課稿優秀6

一、說教材

《梅嶺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絕句組成的一組現代詩,它的格律是和諧的,意境是清新的。語言修辭則是文言和白話相融合,是以舊詩形式抒寫現代革命情懷的成功範例。因此,學生通過這組詩的學習,既能學到詩歌方面的知識,又能夠受到革命精神的薰陶。這麼多年來,《梅嶺三章》一直是國中語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見這一課在詩歌教學這一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詩歌的學習還停留在一個識記的階段,那麼怎樣通過分析教材讓學生從識記水平逐步上升到賞析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於教材,高於教材”,這應是一個思考的話題。

三、說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等相關知識。

2.體會本文比喻、借代等修辭方法的作用。

3.體會作者的豪壯革命情懷;學習陳毅同志面臨險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基於七年級學生的學情,我確立本文重點及難點如下: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這三首詩所飽含的爲革命獻身的凜然正氣。

2.理解詩的凝鍊、含蓄的.語言以及多種修辭手法。

五、說教法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第二,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賞析能力的培養,因材施教。本課安排一個課時,強調課前預習,課上採用啓發式和討論式方法教學,以學生朗讀、感悟爲主,教師檢查、引導,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當時陳毅同志身負重傷,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1935年春,陳毅同志率部隊在敵人重點圍攻下從中央蘇區突圍,轉移到贛南地區進行遊擊戰爭,堅持了將近三個年頭。這三年游擊戰爭,是他們在革命鬥爭中所經歷的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1936年冬天,陳毅同志在梅山被敵人包圍。陳毅同志帶着傷病伏在密密的草叢中20多天。考慮到難以脫身,便寫了三首詩藏在衣袋裏。今天,我們學習的《梅嶺三章》便是陳毅同志當時寫的“絕命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這組詩的寫作背景。

(二)作者介紹

1.首先用多媒體打出陳毅同志的畫像,簡單介紹他的生平。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初步瞭解陳毅這位“元帥詩人”。這樣有利於學生理解這組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2.接着學習字詞、小序,根據小序提出問題:小序交代了那些內容,有什麼作用。

(三)朗讀感知詩歌

1.聽三首詩的範讀錄音。(錄音朗讀,學生朗讀、齊讀,讀出氣勢,讀出感情,直至熟練背誦,亦可模仿錄音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朗讀聆聽,體會清重音與語調,體悟詩中情感,聽完後讓學生自己朗讀。

2.學生朗讀全詩,回答下面二個問題。

①這三首詩各着重寫什麼?分別表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怎樣的革命精神?

②三首詩之間是什麼關係?“斷頭”一句在全詩中起到什麼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後再明確答案。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對這三首詩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同時通過這幾個題目的練習,便於第一個教學難點突破。

(四)精讀細研

1.爲了攻破第二個難點,品味詩的語言的生動性,我設計了下面這幾個問題:

①揣摩下列語句中加線字的表達作用,如果換用括號中的字好不好?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斷頭今日意如何?(犧牲、殺頭)

此去泉臺招舊部(集、收、率)

旌旗十萬斬閻羅(打、殺、伐)

捷報飛來當紙錢(傳、飄、交)

設計意圖:通過“犧牲”“招”、“斬”“飛”與括號內的字的比較,學生就會認識到一些字、詞的恰當運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通過幾組詞的對比、分析,讓學生認識到詩的語言的準確性。

這三首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題目使學生認識到詩中修辭手法的使用,給詩賦予了生命力,使詩的語言變得生動、形象了。

爲了使學生能把握詩的節奏和韻律,我以第一首詩爲例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把握詩的韻律,從而體會到詩的語言的音樂性。

(五)拓展思維--誦讀下面兩首詩

李清照《烏江》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陸游《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設計意圖:爲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並能深刻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會學”。

(六)課堂總結

設計意圖:這三首詩圍繞“斷頭”構思,扣住“意如何”鋪開,思想感情逐步昇華,把過去、現在、將來融爲一體。三首詩有共同的詩題,既能各自獨立成章,又相互關聯,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集中表達了詩人的革命樂觀主義態度、獻身精神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做課堂總結可以讓學生對詩歌有個完整的賞析。

七、作業佈置

運用上述方法學習第三章討論回答以下問題:

1.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精神?

2.詩中哪些關鍵詞語體現這種精神?

3.詩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教師說課稿優秀7

《大倉老師》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通過大倉老師的自我介紹及一堂語文課的敘述展示了他樸實、正直的品質,文字樸實感人。

雖然三年前我也曾執教過這篇課文,但如今根據教改的不斷推進,理念的不斷更新,我在教學的形式以及教學內容上稍作調整,基本的教學內容和重難點沒多大調整。下面就本次活動的主題“以學定教,打造‘學的課堂’”,談談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以學定教”的教學形式

1、重視學生的'預學

由於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除了常規的預學(讀通課文,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等),我還讓學生從以下兩方面想想學習收穫(可以圈劃詞句,寫寫感受,並嘗試讀好相關句子),或有什麼問題:(1)課文內容(提示:課文講了大倉老師的哪幾件事;覺得大倉老師怎麼樣。)﹡(2)寫作手法。

課文內容方面,學生對課文記敘的兩件事能大概瞭解,對大倉老師的爲人也會有一些粗淺的感受。至於寫作手法是高層次的要求,學生在自學時對課文的描寫手法等稍加註意即可。

2、課堂中體現以學定教

在揭示課題後的整體感知、理清文脈這一環節,由於課前已作預學,故直接讓學生交流課文講了大倉老師的哪幾件事,教師概括板書。

對於人物品質的感悟,我讓學生先進行小小組交流學習,交流自己在課前學習所得,也傾聽別人的習得,思想發生碰撞,互相學習、補充、提高,教師則巡視點撥,及時瞭解學情,以便適當調整教學。但是,“蘿蔔燒蘿蔔,還是蘿蔔。”,在此基礎上必定須要老師的指導,因此,接下來便是集體交流,教師在重點難點處加以深入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品質與能力。

二、以學定教,教師該教什麼

1、研究學情

(1)學生對兩件事能大致瞭解,但不會簡要複述;(2)對於第一件事中大倉老師的性格特點能初步體會,如幽默、樸素等;(3)對於第二件事中大倉老師的“不偏向”(文中有這些詞)、公平等能有所體會。

2、教什麼

(1)學生有困難的、不能深入的,遣詞造句的精妙處

“挑剔”、“理會”兩詞的理解感悟,既是課後練習中所要求的,也是用詞的精妙處,我們要讀懂教材編寫的意圖,把文後練習巧妙地滲透於閱讀教學中。“挑剔”,彷彿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故意找茬、吹毛求疵、驕橫跋扈的有錢人家子弟,“理會”,大倉老師不但表面上不去理睬,更從心底裏不去認同山本春美,可見大倉老師不畏權勢的品格。“若無其事”、“沉默”這兩處詞句,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想象“真的沒事嗎?”,大倉老師沉默一會兒,究竟在想什麼,讓學生深入人物內心深處,讀懂大倉老師是頂着重重的壓力,甚至是冒着事業的危險再回貧窮生活的可能,在支持一個社會底層的孩子,在體現他公平、正直難能可貴的品質。經過這樣深入的引導,學生不光明白了課文的遣詞造句,讀懂了大倉老師的心,更知道了學習語文就應該深入理解感悟,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學好語文。

(2)重視單元目標的落實,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有的老師認爲單元目標可有可無,其實單元目標的設置對於提高學生語文能力至關重要。這兩單元的訓練目標爲“簡要複述”,以前學習過詳細複述,而且,本課提前教學,簡要複述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雖然對兩件事大致瞭解,但真的要讓他們簡要複述,他們可能說得過於簡單,不清楚,可能過於繁瑣,接近詳細複述,因此,在學生理解感悟了第一件事後,我讓學生明白簡要複述的要求與方法,簡,就是簡單,要,就是扼要,抓要點,還要注意完整性,轉述人物語言時人稱的變化等。這樣,學生學得明白,學得也有法,學習能力自然會提高。第二件事就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來複述,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能符合你的理想,那就需要老師的傾聽、點撥,讓學生學會區分主次、抓住要點等,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既要心中明瞭,也要及時引導、點撥,發揮好主導作用。

總之,以學定教,不光從形式上有所改變,關鍵還在於教師應更多地瞭解學生,更深地研讀教材,把握教材,選準教學內容,學生懂的就不教,要教學生所不懂的。只有教師聰明地教,學生才能更聰明地學。

教師說課稿優秀8

幼兒園大班藝術說課稿《王老先生有塊地 》

一、說設計意圖

爲了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我們大班教研組經過研討圍繞我園目前上音樂活動中能讓小朋友熟記歌詞,並有感情的演唱,設計了這節課。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目標爲:

1、通過演唱歌曲,能夠感受歌曲給孩子帶來的快樂。

2、理解歌詞內容,熟記歌詞,並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樂器來感知音樂中的節奏。

三、說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歌詞內容,熟記歌詞,並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動難點:用樂器來感知音樂中的節奏。

四、說活動準備

圖片、歌曲磁帶、打擊樂樂器。

五、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玩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節活動教師除了以親切、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在當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有:導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討論法、啓發聯想法、情緒體驗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說學法

我創設了一個學習的氛圍,引導幼兒自主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去感受、體驗樂曲,並根據樂曲作出他相應的反應,在“玩中學,學中玩”,儘量營造寬鬆的環境,讓幼兒樂學。

七、說教學程序

根據欣賞的一個過程以及每節活動的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1、以故事導入,目的想吸引幼兒的興趣。

2、欣賞樂曲

在此環節中,我沒讓盲目的去聽歌詞,而是我讓孩子帶着問題去欣賞。

3、在情境中記憶歌詞。把歌詞變成一幅圖畫,讓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記憶歌詞。

4、聽音樂試着打節奏爲用樂器做準備。

5、最後進行樂器表演,從中感知節奏並體驗快樂。

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天天鍛鍊 》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的藝術教學活動《天天鍛鍊身體好》。音樂是表現情感、情緒最好的方式。《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感受生活和藝術的美。而今天這首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正好行日常生活中入手的。文中字詞優美,簡單易懂再加上一些身體動作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更好更快的學會兒歌。

二:說目標

根據本次活動的設計了一下幾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符合幼兒心理和生理的特點,理解歌詞大意,並學會唱兒歌。(2)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三:說重、難點

重點:感受音樂,體驗音樂。突出音樂的中鍛鍊身體的重要性。難點:正確

唱出兒歌,理解兒歌。

四:說準備

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

五:說教、學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我力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活動方式。(1)情景教學法---(2)視聽唱法----(3)多種感官體驗參與法。

通過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大意的內容。掌握兒歌有感情地唱出兒歌。鼓勵幼兒創編動作,體驗音樂的`美好。整個過程都是以幼兒爲主,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參與。體驗到兒歌《天天鍛鍊身體好》的作用。並能在安全的條件下進行。

六:說過程

創設環境、激發興趣----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學唱歌曲----遊戲表演

(1)導入:拿出鍛鍊身體的運動圖片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一看今天老師手裏面拿的是什麼東西呢?有誰知道圖片裏出現了哪些畫面呢?使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幼兒談話。正如《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的語言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積極主動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就需要老師的多多提問。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更好的理解兒歌的重點《天天鍛鍊身體好》

(2)欣賞歌曲:欣賞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播放兒歌要求幼兒認真傾聽。然後根據歌詞提出相關的問題如剛纔我們一起聽過了歌曲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裏面有什麼感興趣的東西呢?他出現了哪些詞語。

(3)學唱歌曲:教師分段教學幼兒,一句一句的把歌詞交給幼兒讓他們理解大意。如老師說跳一跳跑一跑歌詞就可以加以動作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更好的讓幼兒理解。

(4)遊戲表演:通過分組進行遊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爲基礎活動,每個活動都離不開遊戲,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把活動推向高潮。

七: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真棒!!今天都學會了唱這首兒歌。那晚上回家的時候就唱給爸爸媽媽聽一聽哦。。我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吧身體鍛鍊得棒棒的喲!!!

教師說課稿優秀9

一、 說教材:

本內容教材通過了解武術的起源、發展,武術運動的作用,武術的內容,知道練武的真正目的,並能記住武術內容的一些名稱。

教材中提示了一些有關武術的起源和發展的知識;武術運動的作用:

(一)武術能有效地增進健康、增進體質;

(二)武術具有攻防技擊性;以及武術的內容:

(一)拳術;

(二)器械;

(三)對練;

(四)集體操。

重點:瞭解練武的真正目的。

難點:能記住武術內容的一些名稱。

那麼,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的學習目標:

第一,能瞭解武術的起源、發展和練武的目的。

第二,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對學習武術有濃厚的興趣。

第三,學生能知道和掌握一些武術的內容。

本課教材分爲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體育常識,武術。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基礎的武術知識。

第二部分:室內活動,“小吊車”接力賽。讓學生在室內課堂中一樣能得到身體

的鍛鍊。

下面我就第一部分着重說說自己的教學設計,本課內容我分四大塊進行。

二、 說教學過程

(一)瞭解武術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步:教師以武打片導入教材,揭示本課主要內容後引導學生。

第二步:說一說自己瞭解的有關武術的起源和發展的內容,引導學生關注下一張幻燈片,從中找到答案。

第三步:在學生充分交流、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

對於這個內容的教學設計,我是這樣考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爲了使他們對本課內容產生興趣,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一段學生們都喜歡看的武打片,由影片深入到教材內容,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就自然地被激發了。

(二)知道練武的目的

這個內容是本課內容的重點,如何讓學生知道練武的'真正目的呢?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了圖文並茂的幻燈片,讓學生在圖片中獲取答案。一共分爲了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講述什麼是武術。以展示一些精彩的個人技術、對抗表演的圖片作爲介紹的主要手段,並以文字來進一步說明。學生可以從中知道什麼是武術運動。

第二步:以舉例說明的形式來告訴學生練武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能有效地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可以讓學生自己來闡述,讓學生自己來告訴同伴他所知道的一些實例。

第三步:同樣是以圖片配上文字說明的方式,將武術運動的本質特點:攻防技擊性展現在學生面前。

本段內容,我利用學生們崇拜的人物資料來向他們介紹武術運動的含義以及它的特點,學生能接受地更快,而且能更直接、更清晰地瞭解武術的二大特點。並且通過影片、圖片的介紹,讓學生對武術的特點產生具體的影象,而不是抽象、沒有概念的敘述。從安全自衛的角度出發,使學生把武術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讓他們自己說出練武的目的,既而達到本段內容的教學目標。

(三)記住武術的內容

此內容是本課的重點,它告訴了學生武術的內容。武術的套路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如何讓學生在一堂課中就能掌握這麼多的內容呢?首先是要給它們分類,然後再逐一向學生們介紹,步驟如下:

第一步:分類:將種類繁多的武術內容分爲四類:拳術、器械、對練和集體操。在沒介紹種類之前,先要讓學生們知道什麼是拳術、什麼是器械、什麼是對練和集體操,能知道這些術語的含義以後,學生們才能更好地掌握武術的內容。

第二步:介紹:每個類型的內容逐一舉例,以教師本人的示範、圖片和幻燈片演示等形式,向學生介紹,慢慢讓學生分清思路,便於記憶。

爲了使學生們能更好得掌握這部分內容,我考慮到籠統地向學生介紹武術的內容,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而且比較容易混淆。先讓學生知道武術分4大類,並把這4類的名稱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對這4大類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印象,利用大量的圖片以及影片資料,逐一把這4大類的內容剖析給學生。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動手能力又有了一個新的提高。

(四)課外延伸

最後在幻燈片上出現一個學習性問題,提示學生在課後學會一套簡單的套路,表演給老師、同學或家長們看,這個問題是學習本課內容的延伸,它也將課堂的氣氛又向上推進了一步。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爲老師。

教師說課稿優秀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想北平》一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三冊讀本,供學生拓展閱讀。高中語文第三冊的主要教學任務是詩歌,教材中安排了一個散文單元,主要目的是爲了加強學生鑑賞能力的訓練,激發思維,挖掘文本的深層次意韻。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散文,文中主要表現的思鄉之情是學生都能理解的。在高二階段讀散文,更要審視隱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維活動,體會樸實語言和平凡景物中傳遞的信息,以人文精神關注文本,學會與作者交流、溝通,抓住作者的情感脈搏,進而窺見作者的生活理想和處世原則.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選取有地方特色的景物傳遞情感。能力目標:瞭解作者在景物描繪(抓住特徵)中透露的情感傾向,挖掘內在信息,能深入鑑賞散文。

情感目標:體會中國傳統文人的鄉土情節;老舍先生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

3、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作者選取的景物所傳遞的情感。難點:瞭解中國傳統文人的生活理想和處世原則。

二、教法學法

教法:以情感誘發爲主,通過篩選文中具體的信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配合多媒體教學,直觀有效。

學法:高二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基礎,立足文本,從具體信息(景物特點)到抽象情感,從已知(寫景抒情)涉及未知(作者的生活理想),以高二陶潛詩歌作誘導,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感受。

三、教學過程

1、多媒體導入,展示現代北京與老北京的異同。激發學生興趣。爲下文找準景物特點熱身。

2、立足文本,篩選有效信息(景物特點、與其它城市對比),體會作者的生活理想。

3、從整體出發,以人文精神關注文章內蘊,體會“意在言外”的特點,以陶潛詩歌作參照,體會老舍所傳達的中國傳統文人的處世態度——淡泊、寧靜。

四、教學設想

1、教學時數一課時

2、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教學,在疏理文本階段給學生以直觀的.印象。在情感體會階段,以誘發學生情感體會爲主,學會文本與作者交流。

五、板書設計

長着紅酸棗的老城牆水中的蝌蚪、葦葉上的嫩蜻蜓景物與生命契合表現自然的城市佈置生活態度:淡泊、寧靜的深情厚重的文化積澱溫和平凡的花草貼近土地的果蔬

六、理論支持

1、激發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育者與學習者的感情交流,是促進認知發展的支柱和動力。

2、教育者精心組織各類行爲活動與認知活動,並使之合理結合,學習者充分發揮活動的自主性,是促成行爲結構與心理結構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徑。

教師說課稿優秀11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老師,您好》。

一、 教學內容:

《老師,您好》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蘇教版教材第七冊第一單元中的一首抒情詩,讚美了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抒發了孩子們對老師的感激、熱愛的思想感情。

全詩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描寫和咱美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條是孩子們對老師的無限感激和真誠祝願。兩條線索交錯發展構成了明快的節奏和鮮明的主題。

二、說學情:

學生通過前面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質疑習慣和抓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對於含義深刻的詞語的理解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所以面對這首抒情詩,學生通過多讀能瞭解本首詩的含義。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和實驗目標: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 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實驗目標:

利用教師節這一契機,以籌備教師節慶祝活動爲目的,讓學生去搜集資料,調動已有知識和情感,加深對教師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學生熱愛教師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難點是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五、說學法:

根據學生的情況,我確定本課的學法主要爲以下三點:

①注重學生讀書的個體情感體驗,充分運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學習課文,做到以讀的爲本,注重讀的效果;

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③注重課堂交流。做到師生間交流,學生間交流,共同體驗成功的歡樂。

六、教學方法:

本文的教學我選擇了“激情導練”爲主要教法,主要依據有兩條:依據之一是我認爲激情導練法最能體現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統一,以情帶動學生的理解和感悟。依據之二是我覺得這種以導練爲主體的訓練程序,最適於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七、說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蒐集相關資料,學生課前走訪教師。

八、教學時間:

2課時,本次說的是第一課時的設計安排。

九、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本課教學時,我以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爲主線,主要從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完成學習目標。

(一)談話導入,調動情感。

1、彙報走訪教師的感想,主要談談他們教書育人的感受。

2、教師在你們心目中的形象?

(二)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就要來了,我們中隊決定舉行一次慶祝教師節的活動,大家來出出主意,你想出什麼節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兩句,想說的就說兩句。

相機引導出詩朗誦。

(三) 提供詩稿、自由練讀

1、 師配樂範讀。

2、 小組合作,自由練讀。

(1) 自學生字詞,分析字形,簡單記憶。

(2) 小組互讀,糾正讀音,初步確定朗讀感情。

(3) 試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小組表演,生生互評。

(四) 教師指導,提高朗讀

1、 分句訓練。

(1) 自由讀,體會一下,你最喜歡哪一句話,說說爲什麼。

(2) 其他學生補充說明這句話的精彩之處。

(3) 指名朗讀這句話,生點評。

(4) 生競賽讀這句話,達到朗誦水平。

2、 如上,對相關句子進行訓練。

3、 重點部分,拓展訓練。

(1) 生質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讀這些句子,師生共同解決。

(3) 再讀句子,抒發感情。

(4) 重點句子: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撒向茁壯的新苗。帶學生理解“春暉”、“朝霞”、“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的象徵義。

(5) 相機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着教師的辛勞!

① 指名讀;

② 理解“浸透”、“蘊含”的表層意思。

③ 換一種句式,讀一讀,比一比,體會有什麼不同?

④ 根據你搜集的資料,來證明這句話。

⑤ 飽含感情地再讀一讀。

4、 齊讀。

(五) 補充資料,增強積累

1、 調動學生積累,說說讚美教師的詩句。

2、 師出示有關讚美教師的詩文,小故事。

(六) 小練筆

1、 你們一定也有好多話想對教師說,你是不是也仿照課文寫一首詩,長短不限,我們來個新的節目——詩歌聯誦。

2、 各自起筆。

3、 主動朗讀,師生點評,以鼓勵爲主,提出改進性意見。

4、 修改後進行詩歌聯誦。

(七) 作業:

1、 抄寫優美詞句

2、 小組合作,排練詩朗誦。

十、說板書設計:

本課在設計板書時,緊緊抓住重點詞語展開。板書設計重點突出,脈落清晰,既展示了教師的教路,又體現了學生的學路,對文章的內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還體現了詩歌獨特的形式,對學生理解詩歌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教師說課稿優秀12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活動《我的同伴》。

一、 說教材。

此教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幼兒無論在園或在家,無時無刻都會和同伴發生聯繫。但到了大班,我發現幼兒之間矛盾逐漸增多,這是由於大班幼兒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見,在一起時很容易發生衝突甚至攻擊性現象。所以針對我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主要以幼兒的情感、認知、接受能力爲前提。

二、說目標。

根據目標是教育

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主導作用;並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

1、引導幼兒參加集體活動,瞭解同伴的含義,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2、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樂意與同伴交往。

3、體驗與同伴共同交往、生活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們的重點定位於:幼兒能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瞭解同伴的含義,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活動的難點是:側重幼兒自由結伴講述部分。初步學習人際交往技能,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通過小組討論,集體評價,遊戲活動等使幼兒的分類經驗得到整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

爲了目標更和襖的達成,我做了3點準備:

1、空間準備:6張呈半圓形擺放的桌子。

2、物質準備:幼兒自帶一至兩樣食品,多媒體動畫。

3、經驗準備:事先和幼兒一起回憶與同伴交往的經驗。

三、說教學方法。

1、 遊戲體驗法: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而且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加深。”通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參加遊戲,加深對同伴的印象,體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2、 討論法:通過不同形式的討論方法——集體討論、自由結伴討論、個別講述等形式加深同伴的理解。

3、 情境教學法:通過製作多媒體動畫片段,讓幼兒分析討論對錯,爲主題的活動提供具體場景。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

不可替代的功能。

4、 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嘗一嘗、論一論、玩一玩、做一做多種感官參與,不知不覺體驗同伴的樂趣。

四、說過程。

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共同討論——自由結伴討論——個別講述——情境教學——遊戲體驗——品嚐交流。

1、 開始部分:參加加集體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齊搬桌子,按老師要求和同伴一起佈置環境。分小組分任務,和同伴一起搬桌子,放教具。讓幼兒在共同合作、互助中自然的引入活動,體現目標一。時間爲5—10分鐘。

2、 基本部分:分三環節。

(1)、共同討論。解決你剛纔和誰合作?爲什麼和他合作?你知道和你合作的.人你叫他什麼嗎?什麼叫同伴?那自己和同伴有什麼區別?關係又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人能稱爲同伴?等問題。

(2)、自由結伴討論。我的同伴是誰?我們怎樣成爲同伴的?我們在一起發生的一件有趣或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3)、請個別幼兒講述“我的同伴”,教師總結。體現了目標一、二。時間爲十五分鐘。

3、 高潮部分:分兩環節。

(1)、情境教學。觀看多媒體動畫,評議這樣的同伴對不對?好不好?爲什麼?(放一些小片段,有幼兒互助、合作、分享的事,也有不合作、分享的片段。)

(2)、遊戲體驗。由於我們班幼兒平時音樂活動中教師都很注重幼兒找朋友邊唱邊表演。所以教師邊彈奏各種教過的歌,請幼兒起立找同伴一起邊唱邊表演。體現了目標二、三。時間爲十五分鐘。

4、延伸活動:品嚐交流。在品嚐交流中結束活動。符合滿足幼兒嘴讒、能力弱的特點,讓幼兒在交往中體會同伴交往的樂趣。

教師說課稿優秀13

一、說教材

(一)首先說一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當我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那首《秋天多麼美》的時候,孩子們就用好奇的眼睛看着我,認真地問:"老師,你還能告訴我們更多關於秋天的故事嗎?"因爲大班小朋友對詩歌已經有了一定的欣賞能力,還有小班、中班的基礎,那麼,我覺得把《歡迎秋爺爺》這首充滿兒童情趣的散文詩帶給小朋友就太合適不過了。它短小精悍,以優美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秋天這一豐收的景象。詩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秋天的情境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切合的聯想,顯得又具體又形象。詩中最後描寫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爲秋爺爺照明,讓幼兒充分體會了愛心的美好。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散文詩鮮明的結構特點和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能更好的爲大班幼兒所接受。

(二)活動目標

根據我園內及本班的實際情況和教材本身的特點,圍繞活動的具體內容,程序方法,對活動目標進行領域間有機的整合,制定了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散文詩中水果娃娃的高興情緒,體會散文的美,並能創造性的學習散文詩歌。

2、引導幼兒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有表情的朗誦散文詩。

3、學習仿編散文詩,初步掌握仿編散文詩的技巧。

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感知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學習仿編散文詩的技巧,在這個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視聽多媒體資料,創設了一種積極的語言活動,讓幼兒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想象,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來解決這個難點。

二、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知識方面:

1、積累幼兒對秋天的相關經驗。

2、幼兒事先對一些比喻擬人等形容守法的接觸。

教具方面:多媒體課件、錄像、水果實物等。

三、分析教學方法:

1、分析教法

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爲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情景創設法

(二)情緒感染法

(三)多媒體教學法等方法

2、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比較突出的特點,學習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發現學習;

(二)藉助錄像、課件等多媒體手段、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

四、分析活動程序

綜上所述,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我採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來組織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導入活動中,我想怎樣才能讓小朋友很快走進秋天的情景,對秋天更加感興趣,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散文詩中來呢?首先我設計了"秋爺爺做客"的環節。當我扮成"秋爺爺"提着水果籃,來到小朋友中間的時候。孩子們都眼前一亮,睜大眼睛上下打量我,興奮極了!我學着"秋爺爺"的聲音跟小朋友們打招呼,"小朋友!你們好啊!"幼兒立刻產生了極大興趣,小朋友和秋爺爺馬上生生互動起來。此時所有孩子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神情流露出對接下來內容的無限好奇和猜想,也由此引入了課題。根據幼兒之前對秋天的生活經驗,採用提問法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那秋天是什麼樣的呢?"小朋友紛紛舉手回答:"秋天是美麗的""秋天是金黃色的"……

接着,我出示實物——各種水果。"小朋友們看,秋爺爺給咱們帶來了那麼多禮物,快來看!"這裏採用情景創設法,依據是爲了讓幼兒更直觀地瞭解秋天,進入情境。幼兒通過直觀地看,很快就能說"蘋果像紅紅的臉蛋""石榴像在咧嘴笑"這裏實物的出現更能讓幼兒直觀清楚地瞭解水果的外形特點,滲透散文詩的內容,爲幼兒在之後學習散文作了鋪墊。

小朋友!今天秋爺爺還爲咱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呢!你們想不想聽啊?此時幼兒情緒高漲,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散文詩內容。

第二個環節就是基本活動,欣賞學習散文詩。

1、首先請小朋友第一次欣賞散文詩。

我瞭解,動畫片、FLASH動畫,小朋友都非常感興趣,那優美的畫面和動態的形象是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所以我根據散文內容,也製作了生動有趣的FLASH動畫課件。在這裏運用多媒體教學法主要是依據藉助多媒體教育環境,創設意境,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習、認知的興趣,使其如臨鮮明的活動畫面,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便於幼兒對內容的進一步理解,較快地進入到詩歌意境中。

隨着生動有趣的畫面,優美的背景音樂。我看到孩子們完全被那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和豐收的喜悅所感染吸引了。如果說剛纔的愉快情境爲孩子們上演了一出生動的童話劇,那此時的FLASH課件就帶幼兒走進了一本精緻的童話書。孩子們幾乎目不轉睛的盯着屏幕,有的跟隨音樂擺動身子,有的跟着畫面裏的卡通形象模仿動作,已經完全沉浸在美麗的畫面和詩中了。這時幼兒已經對散文詩有了一定的瞭解,並通過視、聽對散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2、接着是第二遍欣賞散文詩,同時向幼兒提出問題。

"詩中都提到了哪些水果娃娃?"水果娃娃們高興地有了怎樣的變化?""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又做了什麼呢?"帶着這些問題,小朋友開始有目的的欣賞第二遍散文詩。

這遍欣賞孩子着重於畫面中各種水果在顏色、形狀上的區別,有的已經開始憑着模糊的印象跟着唸詩。在欣賞完畢之後,孩子們便就他們通過觀看課件的發現紛紛爭先恐後的回答我的問題。告訴我他看見了什麼,"紅紅的蘋果""彎彎的香蕉"告訴我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幫助秋爺爺照路……

在這裏看課件的目的是幫助幼兒記住散文詩的內容,有利於讓幼兒抒發感情,通過觀看讓幼兒情感得到昇華,藉此向幼兒情感教育。"我們要做有愛心的好寶寶。接下來反覆學說,跟讀原句熟悉散文詩結構。

3、分組朗誦,啓發幼兒動作表演。

這時幼兒通過對散文詩有所瞭解後,需要更深刻理解體會散文詩,這時,我採用情緒感染法爲幼兒做示範朗誦,依據是針對大班幼兒情緒波動比較大,易受成人情緒影響的特點,利用自己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使幼兒能更好的領會散文詩的美,使幼兒在理解上與我產生共鳴。我是這樣爲孩子朗誦的。在這裏,我利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影響了小朋友,並沒有生硬約束制止他們。在他們之後分組朗誦的時候就顯得自主輕鬆了很多。

第三個環節是創編散文詩

在這一環節,我特地爲小朋友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錄像。我利用課餘時間把我們農科院蔬菜瓜果成熟的景象和在南部山區拍到的自然風景以及紅葉谷的紅葉有近及遠的做成了錄像資料,爲孩子們在腦海裏營造了一個更加豐滿多元的豐收景象。根據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在這裏再次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小朋友,我們現在已經是秋爺爺的好朋友了,他也要帶我們去看看他的家!"

在看過錄像之後,小朋友分組進行討論,你在錄像中還看到了那些水果娃娃蔬菜娃娃?能不能把他們也寫到我們的詩中來?在小夥伴中間,小朋友顯得更加興奮投入,這裏使用分組討論法的依據,也是想讓"討論"這種多向立體的輸出取代單純的對話,使幼兒更加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給別人。我在爲小朋友做巡迴指導的時候,也發現了不少小朋友極富亮點的句子。我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編的詩句。他們很快說出"金黃的橘子""像小葫蘆似的鴨梨""竹子一樣的甘蔗".

這時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活躍,全體總動員。小朋友成爲了真正的活動的主人,從而解決了難點。小朋友說起自己編的散文詩句,顯得自豪又興奮,大大增強了自信心。

最後一個環節結束部分還是以秋爺爺爲線索,緊扣主題,整個過程一直圍繞從秋爺爺做客到秋爺爺送詩再到參觀秋爺爺的家。"小朋友,秋爺爺看到我們小朋友學知識編詩歌,這麼聰明,想邀請我們到院子裏做遊戲,好不好?"這時,響起歌曲《小樹葉》,幼兒隨老師邊做動作邊走出教室。

教師說課稿優秀1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幼兒大班語言活動《太陽是什麼顏色》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我首先聯想到散文教學《太陽是什麼顏色》。這一內容的選擇,遵照綱要有關條例,我認爲既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

二、說教材

《太陽是什麼顏色》這篇散文主題單純,語言樸實,內容淺顯,是一篇優美的兒童文學作品。它告訴了幼兒太陽帶給我們的重要性,以及植物曬過太陽後顏色的變化。培養了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給予了幼兒親切的感覺。

三、幼兒情況分析

年齡在5歲左右的幼兒,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但是生活經驗貧乏,口語表達能力較差,在集體發言時態度拘謹,語言表達不流暢。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目標

四、說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散文的內容,學習用驚奇,疑問,興奮的語氣朗誦這篇散文。

能力目標: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散文中相似的句子。

情感目標:運用添畫,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散文內容,培養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能用驚奇,疑問,興奮的語氣朗讀散文。

2.活動難點: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句型,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六、活動準備

我在活動前做了如下的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利用散步、談話引導幼兒觀察太陽和我們的關係。

2、教具、學具的準備:與散文有關的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 大小圖片(比如:小花,小草), 蠟筆若干

七、說教法

新《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說、敢說。在活動中,我本着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體的原則,採用了以下教法:

1、趣味遊戲法: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遊戲。能給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

2、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教學方法。

3、跟誦法: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進行跟誦的方法。使幼兒熟悉理解記憶散文中的語句。

4、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

八、說學法

1、傾聽表述法:首先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並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仿編句型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

2、探索仿編法: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我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拓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句型的同時,提供了各種圖片,以引起幼兒的思考,突破活動的難點。

九、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爲指導,從"理解——感受——體驗"三大塊,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讓孩子能真正理解散文內容、並學會仿編,我將活動設計成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幼兒通過直觀的看、聽、想,教師啓發式的運用教具,理解散文的內容。

第二部分:提供幼兒一定的參考,讓孩子在添畫的基礎上,學習仿編句子。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環節: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灰暗色的背景和沒有顏色的香蕉,蘋果,小樹,葡萄的圖片。

——設計提問:這裏怎麼是灰灰的?香蕉,蘋果,小樹,葡萄它們怎麼都沒有穿衣服呀?

分析:簡單的提問,目的是讓幼兒說出是沒有太陽的關係,知道太陽對人類和自然界的作用。它將枯燥的內容巧妙地隱身其中。通過小朋友自己的思考和探討,在喚起生活經驗的同時,言簡意賅的講解幫助幼兒迅速明晰和梳理已有的模糊概念。全新的審視目光激發了內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第二環節:欣賞配樂散文。

分析:讓幼兒對散文內容有一定了解,幼兒在優美的樂曲伴隨下也聽得入情入畫。爲以下的環節作好鋪墊工作。

第三環節:幼兒跟誦朗讀,突破重點

教師一邊朗讀散文,一邊出示課件,讓幼兒從視覺上直觀地接觸到散文的內容,以及香蕉,蘋果,小樹,葡萄的顏色的.變化。同時幼兒跟老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感受理解散文。

——設計提問:香蕉,蘋果,小樹,葡萄各自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

分析:綱要中指出,讓幼兒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這裏我採用跟誦法,讓幼兒不僅能讀準字音,而且跟着老師的引導,能較好地把握散文安靜,柔美的情調。讀出興奮,驚奇,疑問的語氣。使幼兒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的情懷。

第四環節:進行添畫,仿編句子,突破難點。

1、教師提供給幼兒背景畫,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像去給它們進行添畫。

——設計提問:你們知道還有什麼東西是離不開太陽的照射的,請小朋友將它們畫出來吧!

2、待幼兒完成作品時,教師與幼兒進行趣味性互動遊戲。在活動中,我請幼兒根據自己添畫的作品去扮演各種形象,教師扮演太陽,手拿一根魔術棒,當這根魔術棒點到誰的時候,這位幼兒就說:太陽吻了一下XX,XX就變成了XX顏色,並做出生動形象的動作造型。

分析: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讓幼兒進行添畫"這一充滿挑戰性的任務強烈地激發了幼兒無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幼兒積極性很高,在遊戲中,我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

十、活動延伸

播放《種太陽》的音樂,讓幼兒在音樂中,隨意起舞,進一步懂得太陽帶給我們人類和自然界的重要性。讓幼兒產生對太陽的喜愛之情。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評委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教師說課稿優秀1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引導幼兒從優美的童話作品中,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是語言活動的目的之一。快樂是幼兒最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但快樂的涵義是廣泛的。中班語言活動《兔寶寶找快樂》向幼兒展示了一個快樂、有趣的童話世界。它採用擬人的手法,把兔寶寶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情節並不複雜,但充滿了懸念,故事通過小貓咪給兔寶寶出主意,兔寶寶按小貓咪出的主意,在幫助別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從而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後的那種快樂,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和經過。

2、激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體驗幫助別人後的那種快樂。

3、積極參與活動,願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依據:

一、是根據中班上期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需要教師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

二、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爲重要。

三、新《綱要》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根據這一要求,制定了第三個教學目標。

(三)重難點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瞭解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和經過。中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幼兒只有掌握了這個知識脈絡,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激發積極地情感體驗。

中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話只說了半句或幾個字就無法再說了,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難點定爲: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了一定的關於快樂的情感體驗。

2、動物手偶(故事中出現的形象)、動物指偶若干、背景音樂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挖掘教師自身的教育價值,以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注意挖掘此活動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採用的教法有:

操作演示法:手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兒的喜愛,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手偶的操作,讓-

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呈現,故事情節一目瞭然。

提問法:引導性的互動提問鼓勵幼兒將所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也是解決活動難點的有效方法。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指偶操作遊戲和小記者採訪活動中能大膽說話,充分地表現自我,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

三、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將運用下列學習方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手偶表演,直接感知故事。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幼兒自由操作指偶表演故事情節,以增加對故事的理解。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小記者採訪遊戲中練習對話,符合幼兒語言學習個別化的特點。

四、活動程序

一、質疑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基於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在活動一開始,我就把孩子引入主動發現、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我先出示一個兔寶寶(煩惱的臉),說:“今天真開心,和中班的小朋友在一起。陳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歡迎嗎?你們看,兔寶寶怎麼了?(引導幼兒從他的表情推測兔寶寶現在的心情)不知爲什麼,誰也沒見他開心地笑過。聰明的小朋友快給出個主意吧,讓他快樂起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朋友能說出許多充滿智慧的答案。)

(懸念的討論,不但給孩子提供一個與同伴交流的機會,創設寬鬆的語言環境,還能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既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爲下面的故事打下伏筆,也是思維活動的開始。幼兒的想法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激發了參與活動的興趣。)

“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小貓咪也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你們看,兔寶寶現在的表情(換上一張快樂的臉)。小貓咪出了一個什麼好主意呢?他的主意和你們的一樣嗎?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手偶操作,理解重點片斷段。

(手偶的操作,能快速抓住幼兒眼球,集中幼兒注意力,使幼兒與故事中的形象近距離接觸,更好地與故事人物對話,走進故事的情境中。同時,可根據幼兒情況,把握學習的節奏,也以最簡單的方式達到了最好的效果。)

提問:

(1)故事講了小兔子和哪些小動物的故事?(幼兒回答,指導幼兒把話說完整。)

(2)兔寶寶是怎麼幫助他們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引導幼兒將理解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自由對話。在幼兒表述遇到困難時,及時操作手偶,表演情節,在關鍵的時候推孩子一下,不僅增強幼兒自信心,還提高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使講述更完整、連貫。也體現了手偶操作的靈活性。)

(3)操作指偶,表演情節。

這個故事有趣嗎?你們想說一說他們的故事嗎?

師:請每個小朋友找到一個兔寶寶手偶,套在手指上,真有趣!再給兔寶寶找一個朋友,套在另一隻手的手指上。想一想、說一說,兔寶寶是怎麼幫助別人的,比一比,誰的故事最有趣。

誰願意爲我們說一說他的有趣的故事?(請一位幼兒上前講述。)

(4)幼兒討論:兔寶寶現在快樂嗎?它的快樂是什麼呢?

教師講述故事最後部分。

(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或現成的答案,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幼兒不但要理解故事,還要將自己理解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幼兒卻能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嘗試完整的表達。)

(通過設疑、猜想、提問、表演重點片段,幼兒操作、再討論,內容一環扣一環,抓住故事情節線索,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難點的一個關鍵的環節。同時完成了第一、第三個目標。)

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師:“現在我們來完整聽一遍故事,喜歡講的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師一起試着講講看。

(幫助幼兒把獲得的經驗加以完整再現和總結,從而掌握故事內容,激發情感體驗。)

四、小記者採訪活動,加深對快樂涵義的理解。

(一張紙頭捲起來就是一隻話筒(輕緩的背景音樂)

兔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幫助別人,小朋友,你的快樂是什麼呢?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表達自己對快樂含義的理解)

小朋友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那你們想不想知道陳老師的快樂是什麼?後面聽課老師的快樂是什麼?其他小朋友的快樂是什麼呢?做一個小記者,去採訪一下吧。

(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流,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小記者的採訪活動給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個別交流的機會。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游戲,表達自己的意思,體驗了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也實現活動的第二個目標。)

五、放鬆活動

小朋友,今天你們快樂嗎?是啊,幫助了別人我們很快樂。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快樂地唱起來、跳起來吧!(我快樂,我快樂。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啪啪………跺跺腳、扭扭腰等)

(這即是一個放鬆活動,也是幼兒情緒的宣泄。)

延伸活動:

1、語言區

在語言區域提供各種動物指偶,幼兒嘗試表演故事。鼓勵幼兒自由發揮,同伴合作,創編新故事。

2、美工區

提供了紙、筆、積木和醫療用品等操作材料。所提供的材料激發了幼兒操作的慾望,給予幼兒一個暗示性的提問方式:你想怎麼去幫助別人。幼兒的答案可能是非語言的,可能是一幅畫,可能是一個鳥窩,但起到了比語言還要精確的答案效果。幼兒在操作中也獲得更深的體會:幫助別人,我很快樂。

標籤:說課稿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