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彙編8篇

心理學2.56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拖延心理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彙編8篇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1

在讀《拖延心理學》之前,我一直認爲,拖延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毛病。有些人經常爲不易改掉的習慣懊惱,有些人爲在最後一秒的靈感迸發而沾沾自喜,這似乎是生活常態。

當我讀了這本書,對拖延行爲進行深入瞭解後,看法有了改觀。雖然只讀到一半,但是對我有兩個幫助:

1.認清現實和自己,接受自己;

2.指導自己在育兒過程中,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拖延習慣的養成。

表面上看,拖延是個人的時間管理問題,或者對所處理的事情責任感不強而逃避的.方式。事實上,研究發現,拖延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不僅僅涉及個人的心理、行爲和情緒問題,還涉及社會、文化等方面。即使我們意識到拖延的存在,已經耽誤了事情,卻無法停止這種行爲。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2

你,我,他可能都是拖延者,作爲拖延者,其實大家並不孤單,因爲拖延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當大家翻開這本《拖延心理學》,你講開啓一次全新的拖延症認知與改善之旅。作者從更深層次的角度解讀拖延的心理根源,比如恐懼失敗,恐懼成功,爭奪控制權,恐懼親疏等。然後,作者又圍繞這些心理根源,告訴你一些實用的技巧,並鼓勵你去行動。

但是,它不是一本改變拖延的十大法寶的雞湯書,因爲,兩位心理學家認爲,這本書的'目標並不是消除拖延,而是陪伴你面對橢圓的挑戰,學會接受,學會行動,然後穿越拖延的心理。

毋庸置疑這是一本專業的書籍,書中不時會出現的專業詞彙,讓你有時需要咬咬牙才能繼續看下去。幸好,它也是一本關於“堅持、希望和愛”的書籍。所以,我們要讀下去,堅持讀下去。

如果你是個拖延症者,這本書絕對適合你。如果你不是,那你一定要按計劃讀完這本書,因爲,讀完後,你會試着開始改變,並看到了全新的自己。

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這本《拖延心理學》吧!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3

生活中,不管是學生還是作爲教師的我們,多多少少會有拖延的現象。如學生的'遲到,不及時上交作業……作爲教師的我也是習慣把工作留到最後才做。因此最近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讀完了一本《拖延心理學》。發現其中所講的許多道理,可以應用於我們的日常教學上。

學生最常見的就是遲交或者不交作業。我們每天面對着學生的在這種行爲。讀了這本書後,讓學生首先找出拖延的原因,作者歸結爲: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標和回報過於遙遠、無法自我約束。找到了自己拖延的原因後,學生便能順藤摸瓜找到解決方法,通過筆記、日記、隨想等等。讓學生記錄下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見證自己的改變,又或是從這些內容中更深刻地探討自己。做好計劃,分步驟一點一點解決解決這些問題。有幾個學生很明顯的進步。

保護你的時間,學會怎樣說不,要合理安排時間,管理自我!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4

拖延這個問題竟然博大精深。它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行爲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腦共同作用力之下的產物。正如書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經驗這三者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細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還會聯繫到如:早年記憶、對成功和失敗的各種恐懼、模糊的自我認識等等,這些我們自己都不太願意去觸及的深層次感受抑或真相。

通過鑑別和檢查那些我們將事情推掉的'背後原因——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和依附的恐懼,加上我們的時間概念問題和大腦的神經學因素。爲我們學會怎樣理解拖延的衝動以及怎樣以全新方式採取行動做了一件非常紮實的基礎工作。

造成拖延的根源有很多,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只有瞭解了控制你拖延的心理行爲,才能對症下藥。拖延不是因爲缺乏時間管理能力,也不是道德問題,它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問題,只有深入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得到答案。

《拖延心理學》就是認識自我的一面鏡子,它客觀地反映出了我們深層次的想法和問題,讓我們更好地接受自己,也由我們自己來掌握取捨,更爲我們提供了達成目標、管理時間、謀求支持和處理壓力等一系列問題的實用性建議。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5

拖延,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習慣,也許您拖延是爲了逃避某件事情,也許您拖延是爲了緩解緊張的壓力。從我們的幼兒時期一直延續到老年時期,也許死亡纔是拖延的終點。既然不能擺脫拖延心理,我們就應該瞭解它的根源,瞭解它的影響,最終找到克服拖延心理的方法。

我分析我工作上拖延的原因可能是一種畏懼的心理,就拿倉庫這方面的工作來說,因爲沒有實際經驗,不自覺的就對這塊工作產生了拖延的心理,有點畏懼,不知從何下手。要想克服這種心理,就要從根源下手不能畏難,要把整件事情分成各個小模塊來逐步攻克,制定詳細、切實可能的工作計劃。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先在網上學習些理論知識;再去泰州進行實踐學習和操作,理論結合實際強化技能,回來針對我們遠景的實際情況,取長補短,對症下藥,逐步完成倉庫的管理工作。

正是讀了《拖延心理學》這本書,我才真正認識到自己工作中拖延的成因。改掉拖延的壞習慣也是一個自我救贖的過程。我準備好啓程了,您呢?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6

除了前文所說因爲特殊情況將此書當做參考書外(實際上也沒多大的用處),我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受困於拖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我來說,工程碩士的畢業論文就是我永遠的痛。目前能找到的類似題材的書很少,我真的很想好好看看這方面的書,但是,這本書確實讓我失望了。

正如文中所介紹,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美國稱爲“流行心理醫生”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和“醫生”兩字有關,本書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寫論文,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讀書除了學知識、長見識外,更重要的就是那種感覺,中國人尤其如此,就正像西醫與中醫的區別:在醫學思想上,西醫主張的完全確定性,也就是可以從人體的組成完全可以確定人體疾病的根源,因而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施治療;中醫則主張需要從人體的全局認識疾病,而且採取的治療措施不僅僅因病而異,還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滿懷希望又不爭氣的.中醫)。讀書也是如此,實在看不慣滿篇的專業術語。

還有一方面,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比如:“你是帶着獨一無二的DNA、獨一無二的大腦以及與生俱來的先天氣質,從你母親的子宮降生到這個世界上”。雖然沒有看到原版,但我相信這段話從字面意思上翻譯肯定沒錯;但我同時要說,看到這樣的文字我想吐。

滿懷希望而又讓我深感失望的一本書,佈置什麼時候纔會再想起你。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7

天半的時間看完這本書。

看前半部分的時候覺得很多話語都直切我的要害,發現了很多以往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的拖延問題。完美主義,對失敗的恐懼。給自己諸多借口。

今年纔看了14本書,一半以上還都是中篇,才發現自己拖延症有多麼的嚴重,看這本書的過程中,給自己制定了不去瀏覽新聞,不進貼吧,空間,等等一些影響閱讀的事情。

同時每次想要給自己藉口拖延時,都會在心裏面說上一句:不要拖延,開始閱讀。

給自己制定了一天閱讀兩百頁的`任務,所以每次想要偷懶拖延時,就會很急迫的想我還有多少任務沒有完成呢!

就這樣,自己也沒想到的兩天半時間,看完了這本書。

清晰的小目標是非常有必要的,大的籠統的目標,相當於沒有目標。

積極心態非常重要,以往遇到不想幹的事情時,總是很消極很不滿的情緒,可是又不得不去做,現在再遇到這些情況時,我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凡事向好的開心的有益的方面去想,同樣一件事,消極心態面對和積極心態面對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結果。

消極心態下,事情做的不情不願,心情還會很不好,積極心態下,發現原來讓自己生氣的事情原來並沒有那麼可氣,並且心情好了,接下來做什麼事情都會很順暢。

《拖延心理學》讀後感8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如何加快我的節奏,節約我的時間。我的理解是:

確立一個可操作的目標(可觀察、具體而存在的,而不是那種模糊而抽象的目標)。

設定一個務實的目標,不要異想天開,要從小事做起。不要過於理想化,而要選擇一個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標。將你的目標分解成短小具體的迷你目標。每個迷你目標都要比大目標容易達成,小目標可以積成大目標。

現實的.(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願望)對待時間。問自己:這個任務事實上將花去我多少時間?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時間投入其中?只管開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邁出一下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利用接下來的15分鐘。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鐘,你只要通過一次一次的15分鐘才能做完一件事情。因此,你在15分鐘時間內所做的事情是相當有意義的。

爲困難和挫折做好心理準備,當你遭遇到一個(或者兩個、三個)困難是,不要放棄。困難只不過是一個需要你解決的問題,它不是你個人價值或能力的反映。

可能的話,將任務分派出去(甚至扔下不管)。你真的是做這件事的唯一人選嗎?這件事真的必要去做嗎?我會給這件事找一個合適的人去做,這樣就可以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保護你的時間,學會怎樣說不,不是不做只是要合理安排時間!

留意你的藉口,不要習慣性的利用藉口來拖延,而要將它看做是在做15分鐘的一個信號。或者利用你的藉口作爲完成一個步驟之後的獎賞。

我們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可以拖延,也可以行動,即使自己的心裏不舒服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行動的。以往的歷史無法決定你當下要怎麼做,你可以從學習、成長和挑戰自己中獲得快樂,你不必等到完美之後才覺得自己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