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設計心理學範例14篇

心理學2.56W

設計心理學 篇1

現代博物館的展示設計涉及了多個設計學科的交叉,包括平面設計、室內裝潢、心理學、美學等多個學科,以滿足博物館作爲社會性公益場的性質。現代博物館的展示設計中涉及的環境心理學,主要研究的是受衆羣體在場景展示中受到的環境影響因素,比如,環境展示中的引導因素、參觀者的從衆心理、展品的空間擺放、視覺反差、光線明暗、立體空間佈局造成的參觀者心理感受的差異。

設計心理學範例14篇

我國目前的博物館數量有兩千多個,這對於我國僅幾百年的博物館發展歷程來說是一個良好的起步,但還遠遠不夠。以我國的龐大人口基數來換算,博物館的數量明顯無法滿足如此大量的社會需求。在明顯供不應求的市場條件下,可以以提高單獨個體的展示質量來平衡它應有的社會作用,因此促使博物館的觀衆心理學研究開始逐步發展。

人的所有行爲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環境心理學研究,是從參觀者的心理需求出發,設計出滿足參觀者真實需要的博物館,這是博物館設計理念的創新。人們發現對於博物館的受衆羣體來說,審美疲勞等環境帶來的影響對於人們博物館的參觀體驗有着絕對的影響,因此學者們從觀衆進入博物館的場館參觀展品開始進行跟蹤研究,觀察人們的普遍行爲:人們停頓的地點,駐足的時間,表情的微反應,視覺盲區等表觀反應,和以問卷調查,走訪反饋得到的數據進行數據統計,並總結歸納出一套博物館觀衆行爲理論。

博物館不同於一般的展覽會,其更加註重對所展示物的文化屬性的詮釋。環境心理學是新興發展的心理學分支,在人們對精神追求愈發提高的今天,將其應用於博物館的展示設計中也是一種主流趨勢。博物館場館內的背景聲音、色調搭配、空間視覺、體感溫度、路線引導、展品擺放順序的不同,影響了人們對於博物館參觀的體驗,以及人們自身的屬性,年齡、閱歷、情感、性格等因素,也是博物館展示設計中值得分析的要點。

人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主體對客體產生影響,客體對主體產生反饋,相互融合滲透。人類行爲不會獨立存在,與周遭環境氛圍有着緊密的聯繫。舒適休閒的咖啡廳伴隨的是柔和輕快的音樂,這使人放鬆愜意,而在酒吧裏嘈雜動感的音樂則能調動人們的心情,讓人情緒高漲,這說明,背景對於整體氣氛的烘托起着重要作用。

人們對於周遭的體驗受到以往生活經驗的影響。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種固有的深刻印象影響着人們的認知。橙色的暖色調,藍色的冷色調都是基於人們以往的認知所產生的感受。而白色出現在醫院裏是冰冷的,充滿負面情緒的,令人恐懼,而在另一個環境中白色也可以代表着光明和希望。設計師可以通過環境背景的改變,在不知不覺中引導着觀衆的心理和行爲,提高博物館的交互性和體驗性。戰爭類的歷史紀念性博物館,有時會採用一種時間軸的敘述性方式,或是由淺入深的情感體驗順序引領參觀者,讓其代入到時代的大背景中,身臨其境地體驗戰爭的悲慘和痛苦,深刻的感受歷史的沉重,以此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人和動物一樣,都有一個安全距離,這是動物的領域性本能。在環境設計中,這是考量人們對空間安全度、舒適度、私密度、體驗度的標準。一般來說,在大型的室內空間裏,人們更傾向於在靠近邊緣的地方停留,脫離中間的人流,邊緣可以產生依託感。物品擺放的疏密度,迴廊的數量、角度,空間內的柱子、牆壁,都也可以讓人產生這種依託感。

在公共事件中可以發現,人們傾向於盲目從衆。如同領頭羊和羊羣的關係,發生緊急情況時,人們大多會不加思考的依憑直覺跟隨領頭的人,形成整體的人流流向。而且,人們在移動時,會有一種趨光性,即從相對較暗處,走向相對明亮處。在無人引領時,環境的`指引作用便突顯了出來。人類還具有社會適應性,這是也從衆心理的表現。在劇院等公共場合,寬敞的大空間,龐大的壓迫性氣勢下,人們會不自覺的安靜下來,被空間環境所感染,控制自己的行爲,這是環境帶來的心理暗示。

博物館的展覽設計要順應人類的行爲模式,符合人們的感覺。多邊形的空間帶給人新穎現代的感覺,而規矩的方形則給人踏實的體驗。設計師通過對光影的把控,空間的佈局,顏色的襯托等等,以藝術性的方式從背景中漸漸滲透給參觀者,對參觀者進行引導,甚至是強迫性地灌輸一個思維方式,將更多的隱藏信息傳達給對方。所以參觀博物館不僅僅是對展示品本身的闡述,更多的是一些隱藏體驗的傳達。理解、思考、分析人類行爲在環境中的發展模式,也是設計工作的重要一環。

現代博物館的展示不再是陳列展品,更多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間,帶給人們無限的精神體驗。在信息時代,博物館和網絡信息相比,優勢便是這種真實的信息交互。人們通過真實的視覺環境體驗,思維與主題背景相交融,可以更好的思考體會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歷史。爲了更好的體驗,博物館也越來越多的加入多媒體化元素進去,提高受衆的參與性,從多個角度滿足人們的需求。用不同的技術型手段把情感附加到展品中去,也拉近了和參觀者的距離,產生親近感,能夠更好的沉浸到博物館的環境氛圍中。

博物館從最開始的從展品的角度出發,以展品爲中心的展出方式,到如今,以受衆爲本,從參觀者的角度出發的設計,這是從根本上的設計理念的改變,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改變,應當引起更多設計者的思考。將環境心理學應用到博物館展示設計中,是對展示場所的藝術性昇華,也是對展品本身的藝術性表達。從心理層面向參觀者傳達信息,這也是未來博物館發展的大方向。

設計心理學 篇2

隨着社會不斷髮展,科技術水平提高,食品包裝已不僅僅承擔着運輸、保護食品的原始功能性角色,而越來越向傾向於體現人類精神方面的需求。本文通過運用色彩心理學教育原理來剖析色彩在包裝設計中運用的隱喻含義,同時針對色彩的通感效應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形式展開研究。

在當今消費社會、眼球經濟的大背景下,食品包裝作爲承載食品運輸、安全保護作用的同時,也以其琳琅滿目、光彩奪目的色彩吸引着消費者的眼球。

爲了提升市場佔有率和銷售量,各商家在包裝設計上不斷創新求變。在設計流程中,標誌、文字、圖形與承擔了主要表現角色,設計師通過賦予不同的色彩來傳達食品不同口味、不同風格,也會使消費者心理產生相應的變化,在現代營銷中色彩在包裝中作爲引導區分同類產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提高市場佔有率上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色彩心理學在食品包裝中的展現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色彩心理學是色彩通過其調性,即明度、純度、色相三要素的不同組合變化來影響人類心理。商業色彩通過設計進行不同組合,在潛移默化中刺激人類的大腦,左右人類的心情,從而影響着購買決斷。

人的心理對每種顏色都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暗示。不同明度、純度、色相的色彩結合所傳達的情感不同,由於消費者受到不同的地域、性別、文化水平、收入等因素的影響每一個羣體對色彩的感情作用的感受都有不同。再加上受衆的情緒很多情況下受色彩的多樣化和豐富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

色彩心理學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色彩的冷暖、色彩的輕重、色彩的明暗、色彩的輕鬆與壓力、色彩的平實與富貴、色彩的內向與外向等等,這些因素主要由色彩的三要素不同組合而成,共同作用於包裝的整體色調,從而影響着受衆心理,而這些各異的心理往往決定着下一步的行爲。

商品的包裝首先要滿足其功能性訴求,主要是爲了避免在運輸途中損壞、變質從而用來承載和保護商品,伴隨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心理需求不斷提升以及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商品尤其是食品的包裝手段和設計手法多樣化使人們對包裝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美國著名銷售心理學家路易·斯·切斯金曾通過大量研究對包裝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包裝對消費者心理有巨大的影響,甚至可以左右他們對產品的認識和感受因而被稱爲“沉默而極具說服力的推銷員”。

成功的食品包裝色彩是食品華麗的外衣,通過色彩的冷暖、輕重、軟硬、強弱賦予食品品牌標誌、廣告語(主體文字)、主圖、配文等不同風格的詮釋,並結合受衆的聯想與約定俗成的色彩視覺習慣來達到色彩這一視覺與受衆對食品味覺、嗅覺的匹配,形成良好並具個性、系列性的產品形象。

在受衆的心理上,對比度、飽和度相對適中的顏色能使人產生輕鬆愉快的情緒。比如在面積較大的櫥櫃中長期陳列過於鮮豔或過於冷色或暖色的商品,不但起不到美化櫥窗的功能,反而讓顧客產生煩躁或敬而遠之的想法,從而銷售量大打折扣。因此,研究顧客心理,掌握食品性質,恰當地將色彩運用在包裝上,從而使食品主體與色彩包裝高度吻合,從而提升市場佔有率。

二、色彩視覺的味覺感

人類有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五感,由人的五種感覺器官分工完成,視覺即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物象,聽覺即耳朵能聽到的一切聲音;味覺即味蕾所感知到的一切味道;嗅覺,是微粒在黏膜中的反映如:香,臭。味;味覺即味道,包括苦、辣、酸、甜、 鹹、鮮等各種味道。觸覺即觸感,包括觸摸中感覺到的`:冷熱、滑澀、軟硬、痛癢等各種觸感。雖然五種感覺有各感覺器官分工明確,但在實際生活中,存在五感通感現象,即五種感覺相互穿插,共同作用於人類大腦及行爲。

色彩靈活出現在食品包裝設計中是設計師表現味覺的重要手段,通過色彩這一視覺手段表達食品的味覺效果,包括食品口味的濃淡,向受衆傳遞食品相應味覺,綠色、紫色表達酸爽,橙色、黃色表達香甜、嫩脆的口感,深棕色表達巧克力、咖啡食品口味,食品色彩多選用高純度色,色彩鮮豔,醒目的同時不易產生色彩偏差。

通過色彩心理研究,在食品包裝中色彩的指示性除了表達包裝的美觀意義外,同時展示食品的內容及口味,通過設計元素的運用和氣氛的烘托傳遞食品的味覺信息。

三、食品包裝色彩心理與購買行爲的關係

食品包裝環節注重色彩的運用搭配與消費者購物行爲的理論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由瑞士著名精神病學家H·夏赫在其性格診斷法對色彩與性格的聯繫中得以闡述,即著名的“夏赫測試”。在測試中其發現:根據對事物的反應程度可以將人類分成三大類:形狀-色彩反映型、色彩-形狀反映型及色彩單純反映型。所謂形狀、色彩反映型人羣較其他兩類理性,認知事物以形狀認主爲主,不受情緒支配;色彩-形狀反映型人羣較爲情緒化,認知事物多受色彩影響;最後一類色彩單純反映型顧名思義最易受情緒左右,爲色彩直接感受人羣。

通過夏赫測試顯示,食品包裝設計中以色彩爲主導的人羣主要爲後兩種,也就是人羣中的大部分,他們通過對食品包裝中的色彩感知到購買行爲的產生中更直接也更感性,這也是各大食品商家紛紛通過色彩鮮豔的外包裝吸引手中的目的所在。

食品包裝中色彩起着重要乃至關鍵的影響。據現代心理學相關研究顯示:色彩能夠第一時間捕捉人的注意力,視覺器官在觀察物體時最先感知的是色彩,前六秒能夠捕捉到全部色彩信息的80%,被稱爲著名的“6秒效應”,而形體等其他因素佔20%,直至數分鐘後受衆才能全面詳細的看到所有要素。由此可見色彩更直接、迅速且容易被接受。由此可以看出色彩能直接捕捉人的注意力,並能優於文字、圖形等更易被接受與消化。因此相當多企業將色彩設計看成是促銷的殺手鐗與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市場佔有率、受衆目標的重要策略。食品包裝色彩通過其生動性、規範性、可延伸性滿足消費者不斷提升的心理需求,從而使消費者從視覺感知到心理進而影響購買決策,真正提升市場佔有率。

四、結語

在食品的包裝設計中色彩的運用無疑是視覺表現的重頭戲,如何將色彩恰如其分地表達合適的產品風格對於提升銷售量、市場佔有率有很大的幫助。掌握色彩心理,通過色彩學、設計理論知識、心理學等多學科交叉,準確洞悉消費者心理需求方能設計出受大衆歡迎的食品包裝,真正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從而切實提升市場佔有率。

設計心理學 篇3

在現代城市的公共環境設計中,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審美是當下公共環境設計的突出要點。一個符合藝術心理審美的公共環境空間可以提升環境空間的品質,使人身心放鬆。並且藝術心理學還影響着公共環境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左右着人們在公共環境空間中的情感體驗。所以,在進行公共環境設計時要充分的運用藝術心理學的知識,將人的審美感知和審美思維巧妙地應用其中,創造出符合大衆藝術心理審美的公共空間環境。

關鍵詞:藝術心理學;公共環境;設計應用

一、公共環境設計中的藝術心理學

藝術心理學是心理學和藝術學的結合產物。藝術心理學與哲學、美學、藝術學同源。在古往今來大量的藝術作品和現代藝術設計中都包含着豐富的藝術心理學思想。藝術心理學重點研究藝術品創作和藝術品欣賞過程中人的心理及其規律,其研究的內容包括藝術創作中的審美感知、審美情感和審美思維,也包括藝術品欣賞過程中人的理解和判斷。藝術心理學在不同的應用領域有不同的特點。在現代公共環境的設計中,人與公共環境之間是一對相互影響的關係,在這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人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意識來改變環境,同時人的心理和行爲也會被公共環境所影響。從這個角度而言,現代公共環境設計是融入人的思想意識的產物,這就需要我們認真的研究公共環境設計中的藝術心理學的應用問題。

二、藝術心理學在現代公共環境設計中的應用

1、公共環境設計是人與環境的和諧

畢達哥拉斯從“數”的觀點出發,提出了“美是對立因素的和諧”這一藝術心理學思想,並從這個思想中提出了大宇宙和小宇宙的`概念,大宇宙即天體,小宇宙是人體,兩者都受“數的和諧”原則的統治,兩者相互影響,一旦人體的內在和諧與天體的外在和諧相契合,就進入到了一種美的關係當中。中國古人的哲學思想認爲,天、人、物是一體的,“物性”是“天性”的使然,人必須順應“物之天性”,才能與之“合”,並進而“與天合”,實現人生的至美境界。在現代公共環境設計中,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解決人與環境關係的問題。只有將公共環境和人的問題放在一起統一協調考慮,才能構成一個好的設計。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公共環境設計時,首先從設計的立意和根本出發點上要明確人與環境的關係,立足在“重人、重天、重道”這個基礎之上,使公共環境的設計是出於人心,感於“物與天道”,在公共環境設計中融入人對美的理解和來自“人”與“物”之間的心理關係。這樣一來,公共環境的藝術設計活動從本質上就成爲了一種深層次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而不是單純的對客觀事物的如實模仿。在這個基礎上,公共環境設計中的空間劃分,材質的運用,元素的處理等具體的內容才能夠形成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2、公共環境設計是源於美的創造

在藝術心理學的思想體系中,包含了對藝術品和設計作品的心理功能的闡釋,對於藝術品的作用,一般認爲主要有娛樂、審美、教育和情感等功能。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爲,藝術作品應該強調“美的功用”,揭示了藝術活動中美與善的關係以及藝術品的教育價值。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畫家達芬奇也提出過,美的根源在於事物本身,美感是具有變動性的,美的欣賞開始於感覺,但是要通過智力活動,不同的藝術形象所引起的美感是有強弱不同的。當下人們對公共環境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高,僅限於使用功能的公共環境空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了,這要求我們必須從人的心理審美層面去的研究,瞭解人的藝術心理,探索更多“美的”藝術設計表現形式,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在公共環境設計中,要深入的挖掘設計素材潛在的美的因素,通過設計師巧妙地藝術搭配,構成一個創造美、表現美的公共環境空間。例如在公共環境設計的植物配置中,就要充分的把握植物自身的美的元素,利用各個不同植物的季象變化,從而形成一個四季花開、色彩豐富的空間環境。

3、公共環境設計是移情的產物

在現代藝術設計中,人從環境空間中獲得的美感和審美的體驗都離不開人的藝術心理。費舍爾就認爲這是人把自己外射到或投入到自然界的事物裏去,以造成“對象的人化”,他用移情這個概念來說明審美時的心理活動,認爲只有人“移入感情”到對象上去,才能使審美活動達到最完滿的階段。

人推知事物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根據自己的情感來推知他人他物。一切藝術美的欣賞也是如此,先從內部引起,在人的身體中發生一定的反應,進而產生一種情感,而適合這種情感形式的物體或環境空間便會使人產生美感。現代公共環境從本質上說,其形體結構與人的生理結構、心理結構之間存在着相似的形式,也正是這樣的相似,公共環境空間才能喚起人的情感。我們在現實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某一個公共環境的場景特別能讓人產生某種情感,這其實就是人在公共環境中移入了自己情感的結果,使人的情感“場”與公共環境的“場”形成了一樣的頻率,俗話說的“觸景生情”應該就是藝術心理在公共環境設計中最恰當的形容。舉個例子,林瓔設計的美國華盛頓越戰紀念碑應該是公共環境設計中最能體現移情的一個案例了。

紀念碑黑色的V字造型象一道深深的疤痕劃破了大地,紀念碑採用下沉地面的方式,讓人們慢慢的走進黑色的大地底層,感受着走進死後的情景。越戰紀念碑通過環境藝術設計的手法很好的詮釋了公共環境設計的情感表達,移入了人的精神和情感,震撼着人的心靈。結語:現代公共環境空間是一個城市中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在公共環境設計中分析研究人的藝術心理,對於公共環境的設計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的藝術心理不僅從本質上決定了公共環境設計的根本要求,而且藝術心理學還影響着公共環境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同時還左右着人們在公共環境空間中的情感體驗。所以,在進行公共環境設計時要充分的運用藝術心理學的知識,掌握人在公共環境中的心理作用規律,將人的審美感知和審美思維巧妙地應用其中,創造出更多符合大衆藝術審美的公共空間環境。

參考文獻:

[1]計少妮.心理元素在西安紡織城藝術區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xx.

[2]楊沛.設計心理學在人機交互設計中的運用[D].湖北工業大學,20xx.

設計心理學 篇4

摘要:在室內設計中的充分應用視覺心理學,不但能夠賦予人們創一個愉悅、舒適的生活起居環境,還可引領關聯性產業的發展,以及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試從室內設計中充分應用視覺心理學來作爲研究探討。

關鍵詞:視覺心理學;室內設計

視覺心理學具有着繁多的種類,按照細緻化的分類,重點是指外部的影像以視覺來引致的心理層面的應激式反應,體現爲從外部的反應向內心轉化的過程。由於外部具有多樣化的影像視圖,而內心又具有繁複的心理活動機能,在兩者關聯並轉進之時形成緊密性的聯繫,所以各不相同的影像視圖在不同的人看來,其所以形成的心理反應也具有着差異性。

一、視覺心理學的特點

(一)優越性

對於一切美好事物的觀感享受,人們較多時依據雙眼來捕捉到外部事物而達成的。通常而言,在捕捉外部事物時人的視覺神經系統具有着兩個重要的特點:(1)視覺系統在看到相對靜止的事物之時,會在第一時間獲取那部分處在運動狀態下的事物;(2)在一種色彩絢麗事物與另外一種色彩暗淡事物相較,前者更多的會被人們所關注到,因爲視覺心理學自身所獨具的優越性,能夠牢記住對事物產生的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存在視錯覺

通常使用雙眼來對於外部事物進行接收時,較多的會受到光影和自我關聯性因素的影響,所以有一些時候會對看到的事物形成一種視錯覺影像。另外,在對有序水平圖像進行觀看時,通常一種寬廣的空間感會呈現在人們眼前,在室內設計中能夠應用鏡面來映照房間,使之形成視錯覺下的空間擴展的裝飾效果,在現實當中的房間面積未發生改變,以此種空間擴展的視錯覺設計,不但在視覺層面形成“大空間”的感受,而且還能增加生活的趣味性。

(三)達成視覺效果的取得

通常而言,人們能夠對自我思想意識中的部分印象較爲深刻的記憶場景作爲更深層次上的圖形的營造,也即爲當代人所言的“大腦補充”,並由此取得整體性的視覺性能。從自我視覺的接收而言,視覺性能並非限定於顯現特定的某一類事物,較多爲在現時視覺性能的前提下來對於已經感到失去記憶的事物進行自我營建,從而取得整體性視覺性能的既定目的。

二、視覺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一)秩序化

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期盼在生存環境中進行單一性和複雜性的生活方式在心理層面的切換,再次構建新的程序來填充視聽的不完美之處。在單一性和複雜性內部獲取一種居中的平衡點,使人較好的取得適宜性,能夠最大化的`滿足人在心理層面的需求。第一、藝術形式的秩序化。在其體現的形式層面,秩序化的特點之一爲簡化構造,讓其作爲標準的幾何形狀,也即爲在多樣化秩序當中找出適時變進的規律。將室內設計的對象依據一定的內容進行排列組合,具有規律性的圖形排列組合能夠賦予房屋一種秩序感,設計風格簡潔明快,彰顯出設計的基本形態。第二、在秩序當中尋求變化。在室內設計中尋求一種相同性的對比與微小差異性的顯現,即爲在空間內部尋求相互對比形體、圖形、品質、色彩等的諸多方面的對比等。但是對比必然需要以無序化的形式來體現,是構建於具有設計理念的衝突性之上的,在室內設計中倘若繁複的裝飾全部牆面,則人的視覺就會分散,使人會感到不知所措,形成散亂化及無序化的態勢,所以在室內設計中,必須在具有一致性的秩序下來作爲適宜的相互對比。

(二)整體效應

藝術設計即爲將各類形式因素按照形式內部規律作爲重構。第一、整合與補充。在室內設計中形與形的接觸與重合,都可看做是關聯性的全部形式,疏密的佈局聯繫即爲以視覺整理後產生的差異性疏密體的相互對比效果。在完整性之外,還會有部分差異性的物體從其他環境裏脫離開,被匯聚成一個視覺整體。第二、簡化。簡化作爲視覺心理學的要求之一,在限定的領域內,視知覺能夠將所有形式作爲一種簡易的構造式樣整合而成。在室內設計中,“簡約”二字的應用頻率最高。簡約涵蓋了三層次含義:統一的內容與形式;構成的形態簡單明瞭;設計形式具有明確性。所以在室內設計中需要多次應用形態的簡易因素,比擬使用者的曾經的記憶性,充分應用模糊化的形體和圖形來完成部分非常規情況下不容易達成的目的。

(三)節奏與韻律

第一,節奏。在室內設計中顯示出的節奏,因爲其具有不同或爲具有比較性的形式有規律的多次產生,此種節奏是以其的實際應用性能爲基礎存在,節奏的主題有性能來作爲界定,不同的民族在各個歷史階段、文化及教育背景的各不相同人對節奏,有着差異性的偏和愛,在室內設計中節奏應用是非常關鍵的。第二、韻律。作爲節奏的較高形態層級的韻律,體現爲容量、面積的多少、虛現與實在、縱橫交錯、相互重疊,色彩度、等諸多方面的變進來達成的。涵蓋了完美契合的節奏。雖然韻律秩序感較節奏而言要弱,可是在藝術感染力方面節奏卻比韻律強,在室內設計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節奏,而卻只有在優秀的室內作品中才能夠顯示出韻律。

三、結語

總而言之,室內設計的終極目的是構建一個宜居的居住環境,爲此,在室內設計應用視覺心理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設計師在設計當中,應該遵循的設計原則是“完全以人的個性化需求爲首要”,設計出更爲宜居的居住環境。

作者:支林 徐霞 單位: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參考文獻:

[1]黃靜.視覺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應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

[2]殷朦婷.視覺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3,04:86-87.

[3]王柳.淺議室內設計中視覺心理學的應用[J].科技風,2009,03:104-105.

設計心理學 篇5

人格(Personality),是一個人的才智、情緒、願望、價值觀和習慣的行爲方式的有機整合,也是人的價值觀、道德觀、思維方式和心理素質的綜合體現。健全人格(Perfect Personality)理想標準是人格四要素與外界社會的完美結合、平衡和協調,以辯證的態度對待世界、他人與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及順境與逆境,成爲幸福的進取者。隨着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奏加快,心理應激因素增加,健全人格培養日益成爲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重點和潮流。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在20世紀末興起,主要圍繞對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品質及積極社會關係開展研究,從而培養人自身的發展潛力、美德品質和內在的積極力量。美國哈佛大學於1999年最早開設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教授學生獲得幸福的方法,也稱爲“幸福課”,選課學生超過哈佛經典課程《經濟學導論》。通過積極心理學課程教學,對大學生人格塑造具有積極意義。

1 醫學生健全人格特點

不同職業或角色的個體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和行爲模式,是職業道德、價值取向、精神素養、理想情操和行爲方式的綜合體。對醫學生而言,在校期間和學醫過程中,爲適應未來從事的醫療衛生事業,滿足醫學倫理道德和醫療職業行爲需求,所表現出來的尊嚴、責任、思維、價值及素質品格,稱爲醫學生人格。醫學生的健全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將左右個體的`外顯和內隱行爲,適應社會發展的急劇變化以及醫學科技的迅猛發展,並有效地爲社會、患者服務。

鑑於醫學科學兼具社會與自然雙重屬性,醫學職業道德和醫學倫理規範對醫學生健全人格提出了非常高的標準和要求,既要具備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和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又應具有科學嚴謹、奮發進取、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態度,以及符合時代發展的價值觀、知識能力、思維方式和身心素質,基本特徵表現爲熱愛醫學事業,公正與公平地對待患者,廉潔奉公、文明行醫;善於學習、思維敏捷、積極進取、努力鑽研發展醫學科技;意志堅強、樂觀開朗、耐心細心,能夠帶給患者積極情緒等。

當前,大學生在面臨激烈社會競爭、醫學繁重學業以及複雜人際關係時,人格現狀不容樂觀,心理衝突和焦慮程度增加,表現爲缺乏克服困難的毅力和自信心,有知難而退的傾向,事業心和進取精神相對減弱,自我中心傾向,自我關注過度,果斷、獨立的自主精神不夠等狀況,對醫學生培養質量和醫療衛生事業有着不利影響。

2 對醫學生開設積極心理學的課程設計

2.1 課程目標

人格的形成是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是可以通過教育和引導而改變和培養的。從積極心理學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包括積極情感體驗、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以及各種積極人格特質的作用及形成過程,特別是人產生積極行爲的能力和潛力是研究重點。通過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關注點落在醫學生積極的人格品質與人生態度培養,特別是主觀幸福感、自我決定性和樂觀三種積極人格特質的關注,包括內在成長的積極動機、積極人際關係、創造性思維品質培養等,激發引導其積極求知並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提升心理品質,開發潛能。

2.2 教學對象

通過問卷調查和學生座談,大學一、二年級的醫學生處於公共基礎、基礎醫學課程階段,與中學學習比較,需要記憶掌握的知識點較多,且課程間相互聯繫緊密、環環相扣,學習壓力較重,加之剛進入醫學院校,學習方法和人際關係都未適應,這個時期的學生精神壓力大、心理負擔重。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降低,非常渴望有人能理解他們,能在學習生活方面給予指導,能在心理上適時進行疏導,幫助他們適應醫學院校的生活和環境,因而,積極心理學主要針對大一、二年級醫學生開設。

2.3 教學內容

本課程總計20學時,按照積極心理學研究中的積極情緒體驗、主觀幸福感和積極人格特質三個方面爲重點內容,以實用性爲主,針對低年級醫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選擇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學習樂觀,構築希望;學會感恩,製造幸福;播下積極情緒的種子,塑造陽光的心態;營造積極的關係,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培養心理彈性,積極應對生活挫折六個專題,既涵蓋了積極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展積極認知、積極情感、積極行爲改變等方面的理論學習和行爲訓練,又關注了與醫學生健全人格密切相關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積極的認知、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2.4 教學方法

六個專題內容主要採用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情景體驗和行爲訓練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教學,要求學生課前查閱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真實案例,課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課後閱讀材料和參考網站,促進學生自我學習。在每個專題結束前,都要安排行爲訓練活動,通過改變自身行爲,激發自身的積極力量和內在的優秀品質。比如,在“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章節,採用測驗法瞭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引導真實認識自己,坦然接納並勇敢改變自己。在“營造積極關係”章節,理論講授積極關係的類型、影響因素和受歡迎的人的特質,通過課堂小測驗,瞭解自己受歡迎的程度,現場討論和體驗營造積極人際關係和讓自己受歡迎的方法。

總之,通過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和專題研討,深化理解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提升主觀幸福感的知識和方法;通過引導體驗式教學,內化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在不同的場景中採用積極的態度應對相應的問題;通過行爲訓練和角色體驗,激發積極潛能,提升主觀幸福感。

2.5 考覈評價

積極心理學課程與傳統學科課程不同,不以筆試或口試成績作爲評價標準,而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體驗以及轉變。因此,在課程考覈評價上,注重形成性評價和行爲養成,學習成績由幸福筆記、案例分析、心理問卷和體會論文四部分組成。

3 結語及討論

醫學生人格培養渠道多樣,利用積極心理學這一新興學科的研究成果,設計開設專業指導課程,開展人格教育和訓練,是一個新的領域和探索,對醫學生健全人格培養有積極的促進功能。但是,受教學課時和醫學生培養方案限制,積極心理學目前多爲選修課程,引導和教育作用發揮還不完全,需要更加重視和加強積極心理學等人格教育實踐。從長遠來看,尤其隨着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學內容將不斷變化和更新,醫學院校開設相關課程將逐漸成爲趨勢和潮流。同時,需要從事基礎教學、臨牀教學等專業教師,吸收積極心理學研究內涵,引入專業教學內容,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生產實踐,將對醫學生從業質量和醫療服務行業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設計心理學 篇6

第1篇:淺析消費心理學與店面設計

美國康奈爾(Cornell)大學博士、營銷專家itt(伯德?施密特)在其《體驗式營銷》一書中指出,“體驗式營銷”是在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等因素的基礎上以促進銷售。人的心理活動支配其購買行爲,從消費者的心理學角度分析,在“體驗式營銷”的刺激下,消費者由注意到感知,再到認同,進而導致消費行爲的產生。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標識、櫥窗、燈光、內部設計、物品陳列等店面設計是否能不同程度地打動消費者,刺激其產生購買行爲,對銷售具有很大意義。反過來講,對於設計店面的設計師來說,深入研究並瞭解現代社會的消費心理學,對更準確地把握品牌定位及店面設計,以便配合客戶促進銷售具有很大作用。

現代社會的消費心理學

“消費”是人類通過消費品滿足自身慾望的一種經濟行爲,最早由古希臘哲人色諾芬提出。“消費心理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們在日常消費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的產生、發展及其活動規律。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影響消費者購買心理及行爲的因素有內在和外部條件,內在條件包括消費者的心理活動過程、消費者的個性心理特徵、消費者購買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影響消費者行爲的心理因素;外部條件包括社會環境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消費者羣體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消費態勢對消費心理的影響、商品因素對消費心理的影響、購物環境對消費心理的影響、營銷溝通對消費心理的影響。在這兩種條件的影響下,一般購買過程中,人們的心理活動大都經過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這三個階段,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看,消費者在最初由商品、店鋪形象設計和內部設計等因素而得到的整體第一感覺即爲認識過程,這是購買行爲的前提;在此基礎上,不同的客戶羣體會對店鋪所銷售的物品產生獨特的體驗或態度,形成情感過程;之後,消費者決定是否消費的行爲,即爲意志過程。

受生活經歷、環境因素等的影響,每個人對哪怕同一事物或同一經歷的心理活動都有不同。但在實際消費過程中,根據商業心理學的分析,可將消費者分爲三類:

1、具有明確購買意向的顧客。這種消費者內心很清楚自己要買什麼,因此他們目光集中,直奔目標;

2、有消費意向但無具體目標的顧客。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加快與工作壓力日益增大,購物在某種程度上成爲一些人們舒緩情緒與放鬆的方式。對於這類顧客來說,吸引他們的除了商品本身,店面的創意設計、具有誘惑力的櫥窗等刺激和誘導,也會促使他們消費;

3、從衆心理的顧客。這種顧客沒有明確的目的,帶有“閒逛”性質,醒目的店鋪設計、有力的促銷信息,加之店鋪熱烈的人氣,都可能吸引其走進店鋪,進而可能受到商品、店內設計、燈光烘托等因素的影響,產生消費行爲。

有效設計的店面設計

如今,隨着體驗經濟的盛行與科技的發展,作爲零售產業終端的店鋪,在消費心理學、營銷學以及新興科技與技術的影響下,店鋪的設計也愈來愈趨向以不同手法最大程度地調動消費者的認知感,創造更加難忘的消費體驗。例如曾引起業界一時鬨動的PRADA紐約旗艦店,由PRADA與OMA共同合作,運用科技元素將店鋪設計成品牌與顧客充分互動的體驗場所。試衣間的門採用特殊材料製作,顧客試衣時可用按鈕操作使之從透明變爲半透明,顧客拿進試衣間裏的任何貨品都會被自動記錄下來,並顯示在裏面的接觸式屏幕上,顧客可從中瞭解到產品的`詳細介紹及庫存情況。此外,試衣間內不但具有多種明暗效果的燈光,還有一面視像“魔鏡”,不僅可以照到顧客的背部,而且還具有延遲播放功能,顧客轉過身來可看到自己在鏡中的背影。這種購物經歷給無數顧客留下難忘的體驗,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對品牌的好感與忠誠度。

櫥窗設計可謂是店面設計中的重點,無數電影、電視劇或廣告作品中曾多次運用到櫥窗作爲情節構成元素,走在城市的街頭,繽紛多彩的櫥窗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好的櫥窗設計是品牌無聲的廣告語言,給消費者造成視覺及心理衝擊,進而促進銷售。櫥窗的設計要和店鋪內部設計形成一個整體,搭配合理,主題鮮明,風格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櫥窗雖然是靜止的,但消費者大都處於行走或運動狀態,因此櫥窗設計不但要考慮適合的高度與佈局,還要考慮由遠及近的視覺效果。20xx年LV第五大道旗艦店的春季櫥窗設計採用動物作爲主題,一隻橫跨兩個櫥窗的惟妙惟肖的鴕鳥口叼LV最新款時尚包包,畫面生動有趣。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上映之際,法國巴黎boulevardHaussmann大道旁的巴黎春天百貨的櫥窗便以這部電影爲主題,櫥窗模特也是身着穿着商場一線品牌的服裝扮演成電影中的角色,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店面設計中還有一個不可不提的關鍵因素即是燈光,它起着渲染意境、烘托氣氛的重要作用,同樣的區域使用和不使用燈光的效果可以有很大差別。燈光設計一般採用稍弱的全盤照明與較強的局部照明相互配合使用,燈源的位置、數量以及光照的強度、色彩冷暖等問題考驗着燈光設計師的專業水平,不能雜亂無章、喧賓奪主。經常有一些店面的燈光太過刺眼,或由於燈光散發出顏色的緣故,而使得消費者無法準確判斷商品的顏色與質感,影響購買。

總之,儘管消費者的心理千差萬別,但歸根究底總有規律可循,在瞭解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之上,準確把握時尚及品牌理念,運用自身的經驗合理設計,才能做出令人印象深刻、行之有效的店面設計。

第2篇:消費心理學與產品創新設計

一、對消費需要理論的解釋

商品交易活動的主要參與羣體是消費者,他們的交易活動不僅影響市場運行,還影響其變化趨勢。消費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消費者在每次消費及使用商品或勞務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心理現象。消費心理則是指消費者依據自身的需求與愛好在進行選擇及評價購買對象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心理活動。

(一)消費動機來源於內心的情感需求。就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或勞務的目的是希望買到能與其情感需求達成共識的商品,此類商品必須滿足其內心深處的情感需要。人們對此類商品的評價準則多是心理上的感性標淮,即“幹金難買心頭愛”,其購買行爲常常受情感的影響,以“只要喜歡就可以買”作爲消費指導。

(二)消費動機來源於對休閒生活的需求。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快節奏時代,人們的生活被高壓力、快節奏的工作和學習佔據,但是現代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必須勞動時間也相應縮短,人們可自由支配的消費生活時間越來越多,所以現代消費者對閒暇時間的重視水平不斷提高,對休閒娛樂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儘可能多地創造閒暇時間並儘量提升休閒生活的質量已經成爲現代消費者進行消費行爲的一個重要導向。

(三)消費動機來源於對綠色生活的需求。在自然資源日益稀少和環境過度破壞的現代,人們面臨着來自於資源和環境的嚴重困擾,當今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曰趨加強,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了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基於此,許多消費者開始倡導進行綠色消費,要求大家儘可能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對購買的商品做到物盡其用、循環使用。

(四)消費動機來源於現代人對個性化的追求。曰益豐富的社會生活爲人們提供了非常廣泛的選擇空間,許多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羣體逐漸產生。尤其是思維活躍、表現願望強烈的年輕人,希望在購買商品時遵從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標新立異、展現個性、追求與衆不同是他們選擇商品時最重要的標準。

二、由不同消費心理帶來的關於產品設計開發的啓迪

有時需求的產生來源於一定的外物激勵,人們的一些需求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變成一種來自內在的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就是消費的動機,當有了動機人們就會去尋找符合自己要求的目標並在找到目標之後進行滿足需要的活動即購買消費活動。

(一)講求實際。例如消費者購買生活用品和日常消耗品的目的僅僅是爲了得到所購買商品的實際使用價值,這種消費動機就是求實動機,受它支配,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會尤其重視它的質量和功能,追求物美價廉、擁有高性價比的商品,而對擁有個性突出的商標和花哨不實用的包裝等的商品並不在意。所以進行產品設計時,針對此類求實動機的消費者,應該着重注意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對於商品的定位應是簡潔清晰且簡樸實用。

(二)講求新奇。現代人將追求新鮮、潮流的商品作爲消費目標,他們的消費動機是一種獵奇心理。所以在設計產品時除了要滿足的商品對必須功能的使用要求,還應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樣式、顏色、包裝是否美觀、是否符合潮流的特殊要求。在獵奇動機的支配下,商品的實際使用價和價格等因素反而變得不重要了。

(三)講求便利。此類消費者主要講究的是能夠更加省時、方便、快捷地購買和使用商品。他們購物時往往擁有明確的目標,選擇距離自己較近的場所,希望能夠快速地買到所需要的商品,討厭長時間地等待。所以在產品的設計上要求使用功能必須十分明確,同時又要求產品的包裝做到便於攜帶、使用和維修。

(四)追求藝術和展現身份。這兩種消費者主要講求的是商品外觀的可觀賞性和藝術性以及高檔名牌商品是否可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這就是求美動機和求名動機。在設計時要特別注意產品的外觀,包括造型、顏色、外包裝及商品的象徵意義和品牌影響力等等。

這一類消費者多是財務能力較強的商務人士,對他們來說造型特殊、款式誇張、色彩碰撞激烈的商品都不符合要求,能夠滿足多數人審美的商本站更被接受和需要。我們在開發設計新產品時,應將“低調奢華、富於內涵”作爲創意的重點和方向,尤其需要設計出簡約而又富有藝術感的作品,但同時還要考慮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

三、從消費心理學出發,探究產品創新設計模式

消費心理學所研究的“產品需求”與“生活需要”、“消費動機”、“購買行爲”之間的關係爲產品創新設計提供了一條新思路,也是進行產品創新設計的捷徑。

運用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進行產品創新設計的方法與一般的產品設計方法相比較,直接簡單又快捷方便,優點十分明確。簡單來講主要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第一,產生新的“需求-分析-決策”的設計思路,打破了傳統產品設計方法的思維定式。

第二,該方法的目標客戶羣更加明確,可以提高產品設計前期提出方案的質量,便於後期具體化設計階段更全面地考慮到客戶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產品設計的質量。第三,緊跟時代的步伐,把握流行趨勢,與時俱進,在產品設計中不斷加入新鮮的血液,永不落後。

四、結論

綜上所述,消費需要理論爲產品創新設計的方案提出提供了理論依據併爲產品創意在下一階段的實施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在產品設計開發時應多瞭解客戶的需求,針對不同消費心理的用戶設計不同功效的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羣體的不同要求。

設計心理學 篇7

設計心理學一套共有四本,這本設計心理學是日常的設計,還有另外三本書還沒有來得及讀,分別是:與複雜共處,情感化設計,未來設計。

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並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祕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用戶內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抓住用戶需求和事實發展的最本源。

開篇道,如果在旅館裏弄不清怎麼開關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竈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和心理。對於我,讀了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平時的生活中,我都會留心觀察身邊的設計,發現好的設計,當然也會各種吐槽那些不好的設計。

書中也講到了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於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們的專業的提升的因爲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爲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

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戶都不是最終用戶,我們不能瞭解每一個用戶的想法,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恆的。

設計心理學 篇8

關鍵詞:性格心理;藝術設計;色彩

引言

人類視覺感知的第一要素是色彩,它是顯現所有物質形態的基礎。人們在對任何事物做選擇的時候,或多或少會考慮到事物的色彩,依據不同的性格心理而作出迥異的判斷。因此,藝術產品設計理念中的色彩選擇就需要研究大衆的性格心理,使藝術品的色彩能夠爲特定人羣所接收,提高人們對藝術設計的滿意度,這對藝術設計及其他所有產品設計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1]

一、不同性格對色彩的偏好

性格的形成與人的生活環境和思想教育密切相關,根據人們性格的差異,大致可以分爲以下幾類,這幾種性格對色彩的選擇都有獨特的偏好。

(一)熱烈型性格

熱烈型性格的人經常處於興奮狀態,他們具有很強的耐力和可塑性,精力旺盛卻又急躁衝動,是強烈的外向型性格。這類人對色彩的敏感度不強,大多偏愛暖色調,喜歡濃重的色彩,所體現的是積極樂觀的感受和鮮活明快的體驗。

(二)活潑型性格

活潑型性格的人適應性強,在生活中注重效率,具有積極向上的朝氣,但情緒波動較大。在色彩的喜好上,活潑性格的人喜歡溫馨別緻的暖色調,色彩搭配上傾向於反差較大的顏色,注重愉悅的感受。

(三)平和型性格

性格平和的人偏於內向,他們不容易產生情緒,但對情感的體驗和感受至深,具有長期性。敏感沉穩的性格使他們在色彩選擇上稍稍偏向於冷色調,尤其喜愛灰色的弱調,色彩搭配差別微弱,體現了含蓄的個性和朦朧的感覺。

二、不同色彩給人帶來的感受

性格影響了人們對色彩的選擇,相反,色彩同樣會使人的心理髮生變化。明朗的色彩通過視神經傳達給大腦的是賞心悅目的感受[2],而暗沉的色彩則會使人產生壓抑的心情。色彩通過調配變化萬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幾種顏色:

①紅色代表了 和熱血,能夠讓人興奮、激動、充滿力量;

②橙色是溫暖的顏色,像陽光一樣讓人感到幸福祥和,對穩定情緒有一定作用;

③是最明亮的顏色,給人以活潑燦爛的形象,讓人心情愉快,充滿喜悅。

④綠色與自然融合,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徵,給人平定、安靜的感受,是中性的色彩。

⑤藍色在現實中代表大海,讓人感覺清爽和廣闊,寧靜而深遠。

⑥黑白兩種顏色是最普遍和流行的顏色,可以作爲底色來表現其它顏色,具有神祕感,能夠增強人的情緒,讓人更歡樂或更悲傷。除了單色調,色彩對人的情緒帶來的影響更多地表現在色彩的搭配上。不同色彩搭配在一起,色調的差別會導致其表現的情感也不一樣。

三、性格心理在藝術設計色彩中的應用

從人的性格對色彩的偏好和色彩對人情緒的影響可以看出,色彩是人性格的一種表現,通過對人性格的分析,可以判斷出他對色彩選擇的大致方向。因此,藝術設計中對色彩的把控需要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將心理學和色彩學融合在一起,使藝術設計符合人們的審美,滿足人們的需求。

(一)室內色彩搭配和客戶的需求

由於居住環境與人的.心情密切相關,室內設計的色彩搭配更需要在客戶的心理分析上下功夫。[3]要做好室內設計的色彩搭配,首先要選好室內設計的主色調,這是室內整體感覺的最關鍵部分,主色調的偏差將直接影響到客戶的第一印象,以至於忽視其它的色彩搭配。其次是色彩搭配的協調,對比色的反差不能太大,整個色彩搭配必須要柔和。在此基礎上,室內的色彩可分爲樸素和豔麗兩種,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來選擇色彩豐富或簡單的不同風格。[4]

(二)色彩搭配的合理性

除了對不同色彩有獨特的選擇,不同性格的人對色彩的搭配也各有各自的見解。紅色和橙色的搭配, 與紫色的搭配適合熱烈和活潑性格的人,他們能從中感受到熱情和溫暖,亮麗和喜慶,從而帶來好心情。而綠色和紫色的搭配則適合平和與內斂性格的人,營造出寧靜和深幽的環境。[5]因此,在藝術設計中要根據藝術傳達主體的需要,採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使藝術產品能夠收到傳達主體的肯定。

(三)關注產品作用

任何產品都有其作用。因其作用的不同,所使用的色彩也會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造成影響。例如雨傘和太陽傘的色彩選擇,雨傘的主要功能是擋雨,只有在陰雨天才使用,而陰雨天給人帶來的情緒是沉悶且低落的,在雨傘的色彩選擇上就可以採用紅色、橙色或 ,有利於維持人的良好情緒。相反,太陽傘多在烈日下使用,用淡藍色或淺綠色更能夠給人帶來清涼的感受,緩解高溫下的急躁心情。多注意藝術設計在實際生活當中的應用,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其色彩的運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性格心理是人對色彩感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普通藝術設計已經邁入了“以人爲本”的時代,藝術設計的心理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在藝術設計中必須要重視對人性格和心理的細緻分析,只有瞭解了人們的內心情感,藝術設計的色彩運用纔會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張文靜,馬振慶.色彩性格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xx,(06).

[2]餘朋.淺議色彩心理及色彩搭配在設計中的運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04).

[3]黃子軍.設計師的主觀色彩意識與室內色彩的搭配[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xx,(03).

[4]潘晶.淺談室內設計中的色彩藝術設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xx,(12).

[5]王洪波,馬振慶.色彩情緒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舞臺,20xx,(02).

設計心理學 篇9

1.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1.1行爲心理學對園林景觀佈局的引導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佈局時,需要考慮到人們對於園林景觀的基本心理需求。因此首先需要考慮的是人們對於景觀私密性和開放性的要求。尤其對於城市居民而言,更加需要通過開敞空間以及私密性空間的結合,一方面保證戶外活動的連接性和溝通性,另一方面也能保證在需要的時刻能夠得到一些私密性的需求。如在一些私人庭院中或是園林中,都需要一些不受打擾的區域,能夠進行安靜的活動,如讀書、休息等。因此在園林設計時需要考慮到人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圍合的方式,不僅在私人別墅庭院,而且在城市街頭綠地、居住區、城市廣場上,創造出滿足人們需求的全封閉和半封閉的私密性空間。如通過設置一些冠蔭樹,同時輔以一些休憩的設施等,通過一些觀賞性較高的植物的佈置,給予人們在私密空間內的舒適感和愉悅度。而在開放空間內,如各類草坪和湖泊等處,則需要爲人們的活動創造更好的條件。如儘量開敞的環境,動靜集合的佈局設計,都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於園林開敞性和私密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1.2行爲心理學對園林主要用途的引導

一般的園林設計主要是爲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以及對居住環境的.需求,然而實際上從人們的行爲心理學角度出發,園林擁有了更多的功能與用途。如果一些特有的園林設置,如樹園、草藥園、科普園、專類園等,在這些特殊的空間中,能夠增加人們學習和認識大自然的機會,使參與者獲得滿足感。另外從人們的基本需求而言,園林能夠爲他們提供基本的活動場所,而同時人們又需要活動場所中的廕庇性和舒適性,以及活動場地劃分的合理性。因此在園林設計時需要考慮到採用不同的植物組合以及格局的佈置,滿足人們心理上的需求。如通過灌木作綠籬既可把大場地細分爲小功能區,既能擋風、降低噪音,還必須滿足人的審美和情感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園林設施,促進人們參與到園林綠化中,從而更好地引導人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1.3行爲心理學對園林服務設施的引導

園林服務設施的選擇以及佈置位置將會對人們造成很大的影響,只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以及居住區域的居民心理需求,對園林服務設施進行佈置,才能更好地發揮園林的基本作用。比如公共廁所的位置在園林中要適當安排位置,在人們可以明顯發現的位置,或者有明顯的標識牌。每個公共廁所的距離也應該根據人們的基本行走範圍來進行佈置。垃圾桶等設施的佈置則需要按照人們的活動範圍佈置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園林中的長椅等設施周圍需要設置一些廕庇措施,從而爲人們營造一個更好的休息環境,同時各類設施的佈置也應該考慮到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

2.結語

園林設計會考慮到人的行爲心理學能夠更好地實現園林的基本功能,考慮到人的心理需求,並對人的行爲帶來一定的影響。各園林設計者應從園林景觀的佈局,園林的主要用途以及園林服務設施的設計等方面,來綜合應用行爲心理學知識,滿足人們對園林的需求。

設計心理學 篇10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和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搖籃曲》

2、能夠通過聆聽不同表現形式的搖籃曲,悟出搖籃曲這種體裁在情感表達方面的共性,受到美的薰陶。

3、能夠從體驗搖籃曲情感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偉大與無私,並懂得用實際行動去珍惜。

教學重難點:感受音樂的情感,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尤其是八度大跳的部分。

一、導入

1、展示一組寶寶熟睡的圖片,背景音樂爲勃拉姆斯《搖籃曲》,創設優美的意境。

2、學生談聽後感受

二、主題呈現

1、顯示標題“勃拉姆斯的《搖籃曲》”;

2、作者背景介紹。

(1)學生介紹勃拉姆斯生平;

(2)介紹歌曲創作背景

三、走進音樂

1、欣賞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思考問題。教師範唱,回答問題:聽了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

2、教唱

(1)感受三拍子的強弱;

(2)教唱譜(講解弱起、休止、裝飾音);

(3)帶着情感,用“u”模唱旋律;

(4)填歌詞;

(5)處理情感;

(6)集體完整的演唱。

四、聆聽與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搖籃曲

五、感悟

1、展示一副汶川地震中關於母親捨身救子的圖片,學生圍繞圖片談自己的想象。(背景音樂爲勃拉姆斯搖籃曲器樂版);

2、陳述這張圖片背後的真實故事。

這是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實故事,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母親雙膝跪地,身體匍匐着,她用瘦弱的背脊擋住了轟然塌下的房屋,爲孩子撐起一片生的天地。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毫髮未傷,甜甜的睡着,他熟睡的臉讓在場所有人感到溫暖。在包裹他的被子裏,我們發現了一部手機,屏幕上有一條未發出去的信息: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得,我愛你!

設計心理學 篇11

《設計心理學》這本書是作爲一個設計師必讀的書籍,這一部書籍作者是唐納德·A·諾曼,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技術系教授,尼爾森·諾曼集團的靈魂人物、聯合創辦人(該公司以“提升消費者感受的智囊團”着稱),歷任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認識科學系和心理學系教授、蘋果公司先進技術小組副總裁,主要着作包括:《記憶和注意力》、《使我們變聰明的事物》、《隱形計算機》等。

諾曼的這本書主要從概念模型、預設用途、可視性、匹配、反饋提出了設計心理學觀點。特別是舉了很多設計的例子,通過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的講解了很多原本比較深奧的設計心理學知識,看了以後很有感觸。

我們也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看着眼前美觀豪華的門卻不知如何打開;頗具現代感的水龍頭卻把你弄得手忙腳亂;因爲不會使用家裏的組合音響而生出跟不上時代的挫折感……這些人前的尷尬、人後的沮喪,其實問題全然不在我們!全怪設計者考慮不周。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爲找不到正確的使用方法而錯誤的怪罪自己,因爲那不是我們的錯。然而作爲一個設計者必須全面的去考慮問題。

一個好的設計必須具備它的可視性,正確的操作部位必須顯而易見,必須正確的傳遞給使用者信息。往往設計的失誤會導致錯誤才發生。其實設計本身也是一種不斷犯錯誤且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交流的過程。

一個好的設計還必須建立正確的.匹配關係,操作意圖與可能的操作行爲之間的關係,操作行爲與操作效果之間的關係,系統實際狀態與用戶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所感知的系統狀態這兩者間的關係所感知這兩者間的關係,所感知到的系統狀態與用戶的需求、意圖和期望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透徹的去理解和領悟一些道理,但是深深的覺得中國的設計實在是有太多值得我們去反思的地方。

設計心理學 篇12

心理學新教材知識條理清晰,內容非常豐富,包括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學,是“使心理諮詢師獲得終身發展”的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因此,心理學在宇宙中應該避免因循守舊、照本宣科,而是應讓心理學的發展成爲心理諮詢師通過積極、主動參與來獲得知識和認識心理學發展規律的一個平臺。

心理學中有很多治療知識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如心理學轉移諮詢與治療《這就是採取多種可循科學方法的精華》,宇宙心理學《常見的天氣系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內容。這一節中很多的知識來自生活或者在電視上都能夠經常接觸到。天氣的陰晴、冷暖生活中司空見慣了,也切身感受到,但這些天氣現象的形成心理諮詢師未必能知道與心理治療方法有關,他們未必能掌握其變化的規律和原因是可以導致心情的好壞。這些問題的提出心理諮詢師們非常感興趣,學習和探討的激情比較高,而且教材對這一內容的介紹也表較詳細。怎麼能夠讓心理諮詢師們更好地掌握住天氣變化和心理治療方法的規律呢?在思考如何讓心理諮詢師們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我先後想到了以下研討方法:

第一, 聯繫生活。在心理醫生治療之前給治療者放一段宇宙心理學治療經常接觸的《天氣預報》視頻,讓治療者看到其常看的天氣節目,能和心理治療有關時,感覺很親切,治療者的興趣立刻被激發起來,而且視頻中也富含的宇宙心理學研究內容,讓治療患者有先入爲主的思想,首先對心理醫生治療方法有個大概的瞭解,憑藉治療者對心理醫生的已有知識信任,將視頻中的內容儲存在大腦中,再經過暗示、分析、比較,形成精神的形象,來獲取精神治療信任度。這樣做對接下去的治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 利用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學的科學術語,理論加實踐的真理結構和成因示意圖。可以在諮詢治療當中給患者提供較多的`心理圖片和治療手段。本着理論實踐的知識比較宏觀、抽象,且治療在初期時患者比較薄弱,單單通過理論文字表述,患者很難理解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學的結構和變化治療過程。通過心理圖片可使患者精神加深對心理醫生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較爲完整的諮詢與治療關係,把握心理醫生和患者空間位置、空間精神治療和空間諮詢理論聯繫。

第三, 聯繫本地區及本人實際情況。心理學在地球的各個地方都有其特殊性,而且心態,健康。可改變一切未知的精神情況。及有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所以 ,在將自然心理學和人文心理的歸納內容時,我大膽的加入了辯證論治,因人而異。本人與天氣變化來解釋常見心理治療方法。歸納爲宇宙心理學。在這段時間,剛好有陰雨天氣影響本地區,結合此次陰雨天氣,形象地解釋了天氣能影響人的心情、陰晴後的天氣變化心態狀況以及給我診室帶來的心理諮詢影響,通過這一例子足可以說明天氣與心情是有一定的關係。很容易的理解天氣就可以治療心理障礙的心情,精髓。

不過這是我個人的設計想法也存在着諸多不足之處:如在時間的把握上,不是很到位,還有現代心理學技術應用的不夠熟練等到。

這裏所有的話語都來源於生活實際,融入了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使心理諮詢師樹立科學的世界觀,體現了心理學的育人功能。

宇宙中有許多亞健康的人,和東西需要我們用心理學知識去解釋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讓心理諮詢與治療者理解這些心理諮詢師,是我們心理諮詢師需要精心設計和思考的問題。

設計心理學 篇13

摘要:設計心理學的論文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日趨臨近,承載着獨特知識價值內涵意蘊的手工玩具因其所具備的獨特性、益智性特徵,而在品類繁多的玩具市場中日益受到消費者的熱捧。手工玩具設計時必須考慮消費對象和潛在消費對象的心理需求,並以創意設計和獨佔設計爲設計理念,使手工玩具產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關鍵詞:手工玩具設計心理

一、手工玩具概述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日趨臨近,承載着獨特知識價值內涵意蘊的手工玩具因其所具備的獨特性、益智性特徵,而在品類繁多的玩具市場中日益受到消費者的熱捧。手工玩具可做廣義或狹義理解,廣義上的手工玩具既包括製作生產過程不借助機械力完全依賴製作人手工製作完成的玩具,如自己縫製的人偶、自制孔明燈等,也包括玩具消費者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的玩具,如航模船模、十字繡等。狹義上的手工玩具僅僅指玩具消費者需要自己動手組裝進而實現其遊戲價值或觀賞價值的玩具。本文以狹義的手工玩具的設計心理學爲研究對象,探究手工玩具明確消費者定位與心理的情況下,所應在玩具產品的設計過程中秉承的理念與思路。

二、手工玩具消費特徵

任何產品的生產最終目的都是爲了使生產者佔得或擴大市場份額,獲得收益和利潤。爲實現這一目標,產品的生產必須架構在產品適銷對路、消費市場定位準確以及洞悉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上。玩具既是人類娛樂的工具,同時也是產品,因此在玩具的設計過程和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玩具的受衆以及受衆心理,如此方能保證玩具產品的銷路和市場熱度。

(一)消費對象

提及玩具一詞,大衆往往存在認識偏差,即通常將玩具的消費者定位爲兒童。此種玩具消費者定位方式的錯誤之處在於忽略了愛玩是人類的天性和共性,與人類的年齡結構並沒有直接聯繫。心理學界曾對成年人的心理做出這樣的評價:成年人同未成年人一樣具有遊戲心理和遊戲需求。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所遭遇到的壓力可以藉由在遊戲世界中的放鬆,而最終使情緒得到有效的緩釋,壓力得以釋放;藉助遊戲過程可以使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因素得以滿足,並幫助其實現心理平衡。前些年曾流行“偷菜”類的網絡遊戲,大批成年人是該類遊戲的主要擁躉,爲之遊戲目標達成而不分黑白苦守於電腦之前即是這方面問題的佐證。因此,手工玩具的生產製造廠家應將兒童與成年人均視爲消費對象或潛在消費對象對待,在設計產品過程會考慮到產品的不同市場消費羣體定位問題,以避免陷入將成年人錯誤的劃分爲非消費對象的誤區,而使市場份額被縮減,生產和經營最終徒勞無功。

(二)消費心理

隨着當前健康、綠色、環保理念的日益受到重視,消費者在購買手工玩具時除了要考慮到玩具的價格和性價比之外,基於玩具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特性,因而還要考慮到玩具的製作材質、製作原料和製作工藝等要素。尤其是爲兒童購買玩具時要尤爲重視,兒童的肌體抵抗力弱於成年人,病菌更易侵入,如“普遍被用於軟化塑膠的鄰苯二甲酸鹽,不會堅附在軟膠上,而是隨意流動,當嬰幼兒咬嚼和吸吮玩具時,便有機會吞進體內,嚴重影響健康。”同樣,父母爲嬰幼兒選購手工玩具時,不只着眼於手工玩具的娛樂屬性,更看重該種手工玩具對嬰幼兒的智能開發功效,藉助手工玩具的益智功能使嬰幼兒實現“從依從成人的評價發展到開始有自己獨立的評價,從簡單、籠統的評價發展到較爲具體的評價,從主觀情緒性評價向初步客觀性評價發展”。

此外,伴隨懷舊情懷的日漸迴歸和物質生活條件水平的提高,作爲享受資料性質的手工玩具也益發被成年消費者所看重,享受資料即是指能夠使人們生活的適宜條件得以相應提升的消費資料。根據恩格爾係數可知,家庭收入增加時,家庭成員的'食品性消費比重降低而非食品性消費(如精神消費)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相對越高。故而消費者對手工玩具的購買和佔有能有效滿足消費者的精神層面的追求和享受。同時成年人對自身的消費行爲有準確的計劃性和預見性認知,因而在這個意義層面上,基於手工玩具所具備遊戲和觀賞的雙重價值屬性,成年消費者也隨之產生了對手工玩具視覺美感追求意義上的趨美心理需要和對手工玩具情有獨鍾的偏好心理需要。

三、手工玩具設計理念

在現今的信息技術時代,資訊發達,訊息更替速率頻繁,人們的娛樂方式應呈多元化趨勢,手工玩具要謀求在現時代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就必須找準產品的市場營銷模式、構建產品的設計思路,對產品的設計理念、市場目標定位做出準確抉擇。只有如此方能讓手工玩具不同於他類玩具的優勢和特質得以凸顯,並最終能在激烈的現代玩具市場競爭中取得應有席位。

(一)創意性設計理念

創意設計,是指突破常規的設計模式,即創新設計或曰技術創新。現代企業的競爭實質上就是技術的競爭,手工玩具的生產製造廠家應有意識的探求手工玩具的創意設計之路。對於玩具產品的生產而言,要考慮到其包裝、原材料材質、娛樂性、賞鑑性、安全性、價格等多種因素。在手工玩具的產品包裝方面,要避免色彩的過分渲染導致消費者產生對玩具產品的惡俗和流俗之感,應以簡潔明快的色調錶現玩具主題;在製作材質方面,秉承綠色設計理念(GreenDesign),以“易於回收、易於替換、節約能源、低公害或無公害、健康安全、使產品來自自然,又迴歸自然”爲設計主題;在娛樂性方面,要注重產品的愉悅功能開發,以面向兒童的手工玩具爲例,家長作爲購買者看重玩具的益智功能,而兒童作爲玩具消費者看重的確是玩具的自身愉悅功能,因此可以說愉悅功能是玩具的核心功能,同時,手工玩具對愉悅功能的開發也能使手工玩具在消費者間產生同步心理需要,即使消費者之間產生驅同性的消費慾求;在鑑賞性設計方面,設計者在玩具設計時要考慮到消費趨勢引導,將手工玩具以往的單純的把玩引導升級爲賞玩結合模式;在安全性方面,設計者除要考慮材質的安全綠色之外,還要對手工玩具需要組合遊戲的特質特別把握,要以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爲參照,使手工玩具的組合零部件不致對兒童產生安全隱患;在價格方面,手工玩具設計者要考慮到價格是影響消費者消費的首要因素,因而要進行成本控制,保證產品價格能夠爲市場所接納。

(二)獨佔性設計理念

手工玩具設計時,除了考慮自身的產品性能和定位之外,更要考慮整個外部市場的產品競爭情況,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構建獨佔性設計理念,使手工玩具產品在同時期市場中具有新奇性,使產品在具有商業色彩的同時,又個性化鮮明,以滿足消費者渴望被讚美和認同的優越心理需要。

此外,作爲手工玩具的生產製造者,任何一個創意均凝結着設計者的智力成果投入,因而當一項新技術或新產品開發出來之後,生產者應以申請專利的方式使知識產權受到法律的保護。

設計心理學 篇14

摘 要:設計心理學已完全介入到現代設計藝術中。在電影《催眠大師》中,基於設計心理學的歐普藝術圖形和漸變、發射、近似構成圖形被數十次應用,且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對作品中應用的設計心理圖形進行了較爲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設計心理學 圖形 《催眠大師》

設計心理學研究設計現象背後的各種心理現象,已成爲設計專業人士必須掌握的知識之一。在現代設計藝術中,無論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還是影視藝術設計等相關專業,沒有任何一個作品能夠與設計心理學斷然分割開來。而在國產心理學影片《催眠大師》中,設計心理學通過圖形,將心理學原理髮揮得淋漓盡致。

一、《催眠大師》中應用圖形的分類

在《催眠大師》這部作品中,佈景精心、光效細緻、情節上的邏輯推理性較強,是一部國產片中難得的佳作。其深入推敲的各個細節中,設計心理學上的成功應用也是將影片打造成功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影片的平面設計中,圖形恰到好處的應用,成爲作品中的一個匠心之處。

1。歐普藝術圖形的應用 歐普藝術圖形主要採用黑白或者彩色幾何形體的複雜排列、對比、交錯和重疊等手法造成各種形狀和色彩的騷動,有節奏的或變化不定的活動的感覺,給人以視覺錯亂的印象。其帶來的視知覺上的運動感和閃爍感,可以使人產生眩暈的光效感和視幻效果。在作品中,這種圖形被應用了二十多處。其給人帶來的設計心理感受,既符合作品的整體格調,也配合了情節的發展,是作品中十分重要的道具。

2。發射、漸變與近似圖形的應用 發射、漸變與近似的構成形式是現代構成中的幾個基本方式。除了上述的歐普藝術圖形外,這三種構成方式形成的圖形,也在很多場景中起到了暗示作用,幫助劇情進行鋪墊。例如女主角等候男主角時所注視的鐘表,衛生間中進行多次分割的鏡子等等,這些道具的佈置和安排使用的都是發射、漸變與近似構成原理所設計的作品。

作品中,無論是以上哪一種構成方式設計的藝術作品,其形成的設計心理學作用,都是有一定共同之處的。通過巧妙構思、精心設計的具有設計心理意義的作品,都能夠引起視網膜的刺激、震動和對其他視覺的混合、重疊等強烈反應,使人產生一定的進深感、空間感,甚至是錯視。

二、圖形應用的位置

作品中圖形以動態和靜態兩種方式出現,動態形式主要出現在片頭部分,而靜態形式多以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方式出現在片中場景的佈置上。

1。片頭中的應用 片頭的設計採用了大量的靜態圖形進行漸隱式變幻編輯,其中包括大腦結構圖和腦外科手術圖等。但出現最多的還是上述四種類型的圖形。例如發射狀態的螺旋圖案、發射狀態的鐘表圖案以及發射狀態的環環相扣的齒輪圖案等。還有近似構成的宇宙星空的畫面,由點組成的波動起伏的畫面等,這讓人產生聯想,無論是時間的流動、星空的流動,甚至世界的流動等,近似與漸變同時存在的玻璃彈珠、抽象圖案的畫面等,這些畫面既串聯了故事情節,又暗示了很多發展線索,同時留給觀衆極爲豐富的想象空間。

2。場景佈置中的應用 雖然影片中,光線設置較爲昏暗,但這些賦予設計心理學意義的圖形卻依然突出明瞭,正是在這些昏暗的光線下,圖形顯示出了更多的神祕性和可探索性。場景的佈置上多次出現了前文中分析的四種類型的圖形,其中包括男主角授課時課件中的圖案。男主角工作場所辦公室天花板的吊燈,辦公室牆上的兩款不同樣式的鐘表,辦公桌旁放置的壁畫,辦公室沙發後上方的壁畫,壁櫃上方的壁畫,牆上的壁畫,辦公桌後方的腦CT圖,以及地板上的圖案(雖然地板圖案爲重複構成結構,但幾何形在二維平面上的延展,建立起了炫目而又迷惑的三維空間。加之地板的透視關係,重複構成也演變成了發射構成)。水晶玻璃杯及金屬質感的茶壺茶杯。催眠過程中女主角進入催眠後打開的一扇厚重的門,進入催眠狀態後由樓梯構成的三層以上的發射狀態的天井。等候大廳壁燈發出的光線,等候大廳的鐘表和地板,衛生間內的鏡子等等。其中等候大廳的地板給人的印象尤爲深刻,一是由於其面積最大,對比強烈;二是該地點爲多次關鍵情節轉換的地點;三是由於該圖形基本由各種三角形構成,而三角形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因此能起到指導人視線流程,起到旋轉律動的視覺效應。

3。文字設計和電影海報設計中的應用 文字是平面設計中的重要關鍵要素。掌握了文字的編排設計,平面設計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催眠大師》中,無論開始還是結局,都不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只是相比較而言,男主角的心理較之前更加健康了一些。正如《西遊記》中的對白一般:天地本不全,何以要求全?因此,作品中並未勉強出現圓滿結局,故者已去,生者如斯。也許正是這種不完整,才更能體現出人們內心的堅毅和勇敢。在文字設計上,也以一種不完整的殘缺文字來進行設計。有數據統計,如果將文字進行橫向與縱向劃分,只有遮擋文字的右下角,其識別率才最高。在這部作品中,正是採用了這種方法,進行了體現作品精神內涵的文字設計,達到了字情結合的目的。這種設計被應用在電影海報和片頭中,電影的名字,導演、主角及全部工作人員的名字皆採用了這種設計方法,與全部的劇情進行了意會性的呼應。

在海報設計中,漸變和近似構成是主要的構成方式。海報中男女主角的面部彷彿被棱鏡分割映射,將原本完整的臉進行了分離裂變,借用這種方式來達到劇情中雙方亦醫亦患的雙重平等關係。在另一幅海報中,背景中是不斷深遠的發射狀態的螺旋漩渦,這也彷彿將人拖拽到無比遙遠的黑暗中。在文字方面,除中文漢字的設計外,英文部分也進行了幻影式的裝飾變化。圖形與文字的雙重創造,都使人們對這部心理學影片產生了好奇心和進一步探索的慾望。

三、圖形對作品《催眠大師》發揮的設計心理學作用

基於上述分析,歐普藝術圖形以及發射、漸變、近似構成方式的圖形,完全是建立在設計心理學上的本片中的尤爲重要的視覺要素之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設計心理學圖形劃分了整個作品情緒,形成了作品基調 在整個畫面色彩的選擇和音樂風格的配合上,設計心理學圖形已經完全控制住《催眠大師》的電影情緒。人們不會將其歸納爲喜劇片或愛情片或動作片,而會將其判斷爲劇情、推理情緒,心理學探索和少量的驚悚情緒,從而幫助觀衆對這部電影作品有正確的心理期待。

2。設計心理學圖形奠定了撲朔迷離的劇情基礎 該片應用的全部設計心理學圖形都在影射着迷一般的劇情。該片在敘事方法上設計爲插敘和倒敘。在情節上兩位主角的角色也是進行了最大化翻轉。可謂矛盾突出、結構複雜、線索衆多。因此,圖形中奇幻而律動的氣息,奠定了劇情中非常規感受和平庸情節的基礎。

3。設計心理學圖形渲染了作品中的空間環境 片中主要的'拍攝場地都在男主角的辦公環境裏。這些設計心理學圖形被佈置在天花板、地板、牆壁的各個地方,可謂男女主角都處在一個圖形的世界裏,被圖形所包圍着。這些圖形雖然由簡單的幾何形構成,但卻似一種精神語言,組織了人們的視覺中心,形成了一個秩序空間,將圖形中的奇妙感覺,與空間和劇情緊緊聯繫了起來。

4。設計心理學圖形映射了作品中心理學的學科特殊性 心理學建立在很多學科的基礎上,但卻沒有哪一個學科能夠完全將心理學知識解析清楚明白。越是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其複雜性就越高。也正因爲如此,對心理學的探索一直有更多學科、更多領域中的力量加入進來,都在試圖對其進行更加正確的研究和解釋。目前,心理學被認爲是人類科學研究領域中最難以攻克的難題之一,可見心理學的研究難度和複雜程度。無論是專業人員還是愛好者,都對心理學及其相關知識有着濃厚的興趣,儘管這個學科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也依然抵擋不了它帶給人們的無限神祕感和特有的神奇魅力。而片中採用的設計心理學圖形有些甚至讓人產生閃爍不定的視幻覺,那些富有韻律的無限力量,彷彿要把人們拉入一個未知世界。圖形中蘊含的吸引力和無名的危機感,正和人們對心理學特殊性的認知感受一致。

5。設計心理學圖形更喻示了心理學工作的研究難度與複雜程度 儘管心理學科研究的範疇如此龐大,不能輕易取得定論。但人類畢竟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經能夠利用心理學知識,去幫助一些能力範圍內能夠幫助的人。但其難度和複雜程度也是可以想見的。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進化,神經進化或心理進化都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從很多數據可以得出這一結論。由此,無論是心理學工作者或面對的工作對象,或工作本身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變得更加困難和複雜。而設計心理學圖形中的視幻藝術,產生錯覺的律動感、閃爍不定的眩暈感、眼花繚亂卻又漸進或漸遠的感受,正符合心理學的種種特性,二者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基於設計心理學的現代設計藝術,已融入設計作品中,融入人們的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並且它將會在更廣闊的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2] 路希—史密斯。歐普藝術和動力藝術[J]。世界美術,1990(4)。

[3] 祝海珊。論歐普藝術在招貼設計中的形式探究[J]。裝飾,20xx(1)。

標籤:範例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