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理學

設計心理學(優)

心理學1.42W

設計心理學1

漫進了大學的門階,使我對一切新鮮的環境產生了好感,對周圍獨特的事物產生很多的聯想,而且,最近通過閱讀心理學家諾曼的《設計心理學》後,使我大有感觸,這本書用詼諧的手筆,深入的分析,闡明瞭以人爲本的至上設計原則。

設計心理學(優)

《設計心理學》這部書,主要是給設計師上一門設計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爲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設計心理學》把設計計劃分爲三類:爲了傳達設計的稱爲視覺傳達設計,爲了使用設計的稱爲產品,爲了居住設計的稱爲環境設計。而且,《設計心理學》通過對人的心理的深入研究,和設計師的主觀思維相結合,主要研究的是企圖溝通生產者。設計師與消費者的關係。使每一個消費者都能買到稱心如意的.產品,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瞭解消費者心理和研究消費者的行爲規律。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裏,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設計,無處不在。我是一位動畫設計專業的學生,我瞭解到動畫設計是新興的設計,是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產物。是一門幻想藝術,更容易直觀表現和抒發人們的感情,可以把現實不可能看到的轉爲現實,擴展了人類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學習動畫設計,不僅自己的專業基本功要紮實,更要懂得如何將自己的成果和產品推銷出去,那就需要我們的營銷能力。閱讀過《設計心理學》之後,我體會到,一部能受人歡迎的動畫產品,不僅要自己人生經驗和思想觀念的表述,還要以實現商業價值爲最終的創作目的,針對一定的文化消費人羣來進行和創作,當然,需要迎合特定人羣的審美趣味還有“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它們好似一團香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地。在那裏他們將開疆闢壤,施展抱負,爲人類瞭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瞭解了人們的審美心理是推銷自己藝術產品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如果一位設計人員或商家,在構思產品時,在推崇外觀美感、藝術風格和成本之前,首先設身處地地想像一下用戶的感受,爲設計的易用性而努力,因爲這纔是產品的生命力之源!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讓心理學從象牙塔來到你的身邊。看看這些題目吧:“生活經歷如何影響你的腦?”“閒着棒子,寵壞了孩子?”“記憶研究怎樣幫助你準備考試?”“你的人格會影響你的健康嗎?”“羣體如何影響決策?”“人們爲什麼要加入教派團體?”——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一本好書,能增長一個人智慧和能力,通過閱讀《設計心理學》之後,使我樹立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創作經驗。希望今後的我能學而致用,創造自己的輝煌。

請帶上一個巨大的空行囊,跟着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踏上旅程,去學習這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吧,相信你會滿載而歸。

設計心理學2

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適應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具有現代衛生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具有一定獨立工作能力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爲衛生事業管理服務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此專業學生應該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比較系統地掌握管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能,使學生畢業後成爲既懂醫學業務、又會現代化管理的衛生管理專門人才。因此,此專業要求其學習管理學類的相關基礎課程,管理心理學即爲其中之一。

管理心理學產生於20 世紀50 年代。它是研究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一門科學,是使用管理學、行爲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理學、倫理學、人類學等學科的原理,以人的心理行爲和人際關係、人的積極性爲研究對象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同時也是一門邊緣學科。它具有內容廣泛、應用性強、綜合性強等特點。以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規律作爲研究主題的管理心理學,成爲培養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必修課,爲後續專業課程的講授提供基礎知識儲備,爲管理類專業學生培養起基礎鋪墊性作用。目前全國各類衛生管理專業均已開設這門課程。

1 管理心理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種種原因,在衛生管理類專業管理心理學課程的教學和課程建設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課程內容與實際培養需求相脫節

在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中,已經有了相對比較明確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以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爲主,容納了心理科學和管理學的新興研究成果。但是由於衛生管理專業的特殊性和特定培養需求,需要管理心理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和考評標準等各個方面予以特別對待,將學科內容與衛生管理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然而,這一點在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課程建設中並沒有明確體現,有很多衛生管理專業雖然開設了管理心理學,卻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在課程建設等方面投入有限,忽略了衛生管理這一專業的培養要求,沒有突出衛生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側重點,使得管理心理學在衛生管理類專業的課程建設中特色不突出,與實際培養的需求相脫節。

1.2 教師隊伍、教材和教學機構亟待建設

由於其特殊的學科性質和專業特點,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對教師隊伍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現在在衛生管理類專業承擔管理心理學教學任務的教師隊伍,大體上有以下三種。一是專業背景爲心理學的教師,此類教師心理學知識基礎牢固,但對管理學、衛生學、醫學、醫院管理學等領域涉獵不多。二是專業背景爲管理學的教師,此類教師對管理理論和實踐理解深刻,但缺乏心理學、衛生學、醫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三是由心理學、管理學等之外的其他專業轉過來的教師,此類教師半路出家,學習幾本教材之後就開始講授管理心理學,問題更加突出。這三種背景的教師隊伍在課程講授中都有各自的短板和缺陷,一致之處就是對衛生管理的對象——醫學、衛生學等知識的缺乏,課程講授中勢必缺乏與衛生管理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和閱歷。

管理心理學開課歷史不長,教材選擇和建設比較落後,突出的缺點就是缺乏針對性。從教材選擇上看,開課的醫學院校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的或者是適用於公共管理或企業管理專業的管理心理學教材,其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共通性,在各專業講授中都有一定的適用性,但畢竟是針對企業管理、公共事業管理的,不完全適用於衛生事業管理,更沒有概括和分析衛生管理中的心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缺乏針對性。從教材建設上看,現在還缺乏一部公認的、較爲全面完整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衛生管理專業使用的衛生管理心理學教材,教材建設也較爲落後。

從教學機構和管理體制上看,很少有衛生管理類專業單獨開設管理心理學教研室,管理心理學教師有不同的歸屬,有的歸於管理學教研室,有的歸心理學教研室管理,有的甚至由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或者基礎醫學院管理,這種不確定的教學組織和機構歸屬,會直接影響管理心理學課程的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也使得此門課程在醫學類院校或管理類院校中缺乏一定的話語權。

1.3 教學模式與專業性質要求的實踐性相脫離

在管理心理學的教學實踐中,一直是以傳統的課堂講授式教學模式爲主,教師主要採用講授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講解來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知識,實踐性、自主性都較差。這樣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與衛生管理專業所培養的管理類人才的實踐需求是脫離的。任何管理類專業,都要將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作爲主要的培養目標,在教學模式選擇中也要側重管理能力的培養。然而,大多數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內容只侷限於理論的闡釋和概念的理解,而輕視使用理論來分析管理中的具體問題,管理心理學理論的實踐性被忽略了,衛生管理專業所要求的能力培養的目標也被忽略了。學與用相脫離,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懂理論,卻缺乏實際管理能力,無法適應現代衛生管理領域的需求。

1.4 教學設計忽視學生參與,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當教學模式以理論教學爲主時,必然會導致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設計是以教師爲主導的課堂講授方式。雖然大部分院校已經引進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無法充分開發其功能,沒有能在根本上改變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只是將原來的板書變成了可以翻頁的、事先準備好的電子板書,沒有根本上改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這種教學設計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處於從屬的地位。這樣忽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學習方式,未能給學生參與的機會,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意識淡漠,缺乏思考的主動性,無法鍛鍊學生主動思考、探尋問題答案的能力,使得學生慣於接受而惰於質疑,慣於記憶而惰于思考,最終只能形成單調、片面的知識,而無法吸引學生主動的參與,更談不上思維的訓練和能力的發展。也正爲如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最大程度的挫傷和壓制了。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學習效果不理想。

2 管理心理學教學設計與創新探討

爲了解決當前衛生管理類專業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在深刻反思的基礎上,藉助課程建設專項課題的契機,從衛生管理類專業培養目標和需求的基礎上,結合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特點,提出如下幾個在教學設計和創新方面的建議:

2.1 精選和不斷更新課程內容,使其貼近培養需求與目標

首先就是要根據衛生管理類專業的實際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結合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精選課程內容,形成與衛生管理實際問題緊密結合的、適合衛生管理專業學習的、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課程內容體系。這種結合不是要改變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系統,拋棄學科基礎知識,而是在課程重點講解、示例分析、案例選擇等各個方面,更多選擇貼近衛生管理實際的內容,側重衛生管理專業的性質和培養目標,特色突出,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目的性更強,更易於理解,從而更易於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

其次還要根據衛生管理實際的變化和衛生改革的推進,不斷更新和替換教學內容,適時替換陳舊教學內容和理論知識,修訂和更新新興知識、熱點內容,保證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滿足時代需求。

2.2 全面開展教師隊伍、教材和教學機構建設

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現有師資隊伍的基礎上,要重點加強教師融會貫通管理心理學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其基礎理論和知識來源於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更是要包括衛生學、醫學、預防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因此,衛生管理類專業管理心理學的講授教師一定要具備融會貫通相關學科知識的能力。另外,還要加強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着眼於學生管理實踐能力培養的學科,因此,講授教師也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教學能力。教師在講授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加強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加強課堂講授知識與衛生管理實踐的結合,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參與,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其次,要選擇或者編寫合適的衛生管理類專業專用的管理心理學教材。現在世面上已經有了具有一定針對性的衛生管理類專業的管理心理學教材,可供教師進行選擇。但是現在這類型教材還缺乏認可度,依然還缺乏一部公認的、具有較強針對性的衛生管理心理學教材。那麼有條件的教學單位,就可以自行編寫一本具有中國衛生管理特色的、適應衛生管理專業教學和衛生管理類人才自學的教材,探索中國特色的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教材建設。

再次,從教學機構和管理體制上,有條件的衛生管理類專業應該單獨開設管理心理學教研室。有了確定的教學組織和機構歸屬,有利於教師專心進行管理心理學課程的建設,能夠促進衛生管理專業管理心理學教學科研工作的開展,同時也能促進衛生管理專業管理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2.3 引入先進教學模式,突出實踐性與能力建設

在以往的管理心理學教學研究中,已有教學實踐者提出了多種可以在管理心理學的教學中予以探索和實施的新型教學模式。

(1)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建構主義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他認爲認識是一種連續不斷的建構過程,個體認知結構通過與環境的同化和順應作用,從“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環中不斷得到豐富、提高和發展。基於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爲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爲學生知識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思想,建立新型教學和學習環境。

(2)情境主義教學模式。情境主義教學模式脫胎於情境學習理論。情境學習理論是Brown Clooins 和Duguid 在他們的論文《情境認知和學習的文化》中提出的一種獲得知識的一般理論教學模式,它強調學習者具有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學習是人與環境雙向互動的歷程,知識、技能與情意的建構發生於學習者與情境之間的互動,使學生習得的知識能活學活用,以適應社會,解決問題,學習的實質是個體參與實踐,與他人、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形成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提高社會化水平的過程。

以上列舉的是兩種以實踐性和能力培養見長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爲中心,以能力建設爲目標,要求教師和學生轉變角色,轉變灌輸知識和接收知識的基本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以實踐性爲基本培養目標的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2.4 不斷加強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加強教學設計,在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多創新、多用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經過教學實踐證明,以下幾種方式在學生能力培養和學習積極性調動中具有較好的效果。

(1)適當增加案例教學比重。案例教學法最早應用於社會科學、軍事和醫學等教學中,自20 世紀20 年代起,哈佛商學院首先把案例教學法應用於管理教學中。④它並非一般意義上爲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而做的舉例子的活動,而是一套完整的、有着嚴格要求的教學方法。它要求所選擇的案例內容真實、無虛構,案例中包含一定的管理問題,而且案例必須有明確的教學或培訓目的。案例教學的`主要功能不是在於瞭解一項特定的知識或理論,而是在於在學生自己探索怎樣解決管理問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適合學生自己特點的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邏輯方法,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獨立地解決問題,做出決策,這種學習是親驗性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分析決策能力。同時,在參與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其在小組活動中與其他人的頻繁交往,還能夠獲得溝通、說服及羣體協調等寶貴的管理技巧。這種方法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的優勢已經被實踐所證明,且由於這種方法所提供的案例豐富多樣、形式活潑自由,學生可以自由思考和討論,其吸引力遠大於傳統的課堂講授,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因此,在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的增加案例教學的比重,通過精心挑選案例、精心設計討論程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善於分析問題、勇於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2)合理利用現代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大部分的學校已經引進了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和便利,充分開發其功能,合理利用現代教學工具所支持的一些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設計教學課件時,將一些適合進行動態演示的、畫面感強的內容,設計成爲動態演示的動畫或者選用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以及視頻資料,讓原本死板、單調的理論知識“動”起來、“活”起來,必然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再比如,有條件的學校科研建設和利用一些先進的網絡教學軟件,讓學生實際操作課堂上所講解的各類知識,充分動手,實際演練,讓知識更好地轉化成爲實際動手能力;再者,可以建立一些模擬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深入其中扮演特定的工作角色或崗位,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自己對職位的理解,完成特定工作,從而從多方面加深理解,鍛鍊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多種多樣的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入社會,走進實際的工作機構、部門和單位,親身體驗實際工作流程,這樣得來的體驗和感受,是課堂教學無可替代的。

這些設計,可以逐步改變傳統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高低,與課程體系的建設、教學內容精選、教學隊伍的培養及管理、教學模式及教學技巧的現代化均息息相關,此外,決定教學效果的因素還包括教師個人的素養、社會和學校對課程的評價及重視程度等。要想提高衛生管理類管理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效果,需要充分認識到此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專業中的作用,需要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入手,不斷的進行努力和嘗試。

設計心理學3

首先,因爲本書是第二版,即在第一版的內容上增訂的內容,因此作者在此敘述了增訂此版本的原因,同時也是我覺的,作爲一位設計師應該牢記於心的一點:

這個世界的複雜性使我們瞭解到:成本和時間都非常關鍵,要注意競爭對手,以及在設計部門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成功的產品必須能夠吸引客戶,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客戶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與產品使用中起關鍵作用的要素,僅又稍許重合。最好的產品並非總能成功,出色的技術或許十年後才能被人們接受。瞭解產品,僅僅瞭解設計或技術是不夠的,瞭解商業運作纔是關鍵。

好的設計必須具備的兩個特徵:

可視性:指所設計的產品能不能讓用戶明白怎樣操作是合理的,在什麼位置及如何操作;

易通性:指所以設計的意圖是什麼?產品的預設是什麼?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裝置起到什麼作用。

關於工業設計、交互設計和體驗設計三者之間的定義:

工業設計:指一種專業的服務,爲適應者和生產者雙發的利益而創造和開發產品與系統的概念和規範,旨在優化功能、價值和外觀;

交互設計:重點關注人與技術的互動。目標是增強人們理解可以做什麼,正在發生什麼,以及已經發生什麼。交互設計借鑑了心理學、設計、藝術和情感等基本原則來保證用戶得到積極的、愉悅的體驗;

體驗設計:設計產品、流程,服務。以及事件和環境的實踐,重點關注整體體驗的質量和愉悅感。

在介紹了以上三種設計的定義之後,我們還需要了解一種設計方式——以人爲本的設計。

以人爲本的設計是一種設計理念。意味着充分了解和滿足用戶的需求爲基礎。這種理解往往主要通過觀察。用戶往往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也不清楚他們將要面臨的困難。解決之道就是快速測試不同的.概念。

可適應自適應運用的五種基本心理學感念:示能,意符,約束,映射和反饋。

示能:指一個物理對象與人之間的關係。示能是物品的特性與決定物品預設用途的主體能力之間的關係。

示能的符號提升功能叫做意符。

示能揭示了作爲主體的人,與其他東西進行互動的可能性。一些示能是可感知的,其他則是不可見的。而意符指的是信號。

示能是人和環境之間的互動。有些是可見的,另一些則不是;

預設的用途經常表現爲意符,但經常表現的模棱兩可;

意符是一種提示,特別告訴用戶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以及怎樣操作。意符是可感知的,否則他們不起作用。

映射:表示兩組要素之間的關係。

許多覺的“自然的”映射事實上只針對某個特定的文化:在一種文化裏自然的東西在另一種文化裏並非如此。

當可見的操作,控制和顯示契合自然映射時,設備就會容易使用。

反饋:溝通行動的結果,是控制論、信息論的著名感念。

反饋需要精心策劃,需要以一種不顯著的方式確認所有操作。反饋必須考慮優先權,以不經意的方式表現不重要的信息,使用引人注目的方式呈現重要的信號。

感念模型:高度簡化的說明,告訴你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一個好的感念模型能使用戶自己預測自己的行爲結果。當沒有一個好的感念模型時,用戶就只能生搬硬套盲目操作;還有可能用戶知道怎樣操作,但無法理解爲什麼,預期的效果是什麼,或者出現錯誤了還怎麼辦。

系統映像:提供給用戶的適用信息組合。

當系統映像不想幹或不合理時,用戶就不會非常輕鬆的使用設備。如果其不完整或相互矛盾,還會惹麻煩。

良好的感念模型是產品易於理解、令人愉悅的關鍵:良好溝通是建立良好的感念模型的關鍵。

技術爲設備提供更改功能使生活更加簡單的同時,也使設備變的更難用難學,是人們的生活更加複雜。

設計心理學4

摘要:隨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建築設計在滿足本身的功能的要求之外,更趨於“人性化”的設計,人們“環境心理學”的重視日益增長,在各種領域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環境心理學在圖書館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圖書館設計 環境心理學

引言:

從建築分類來看,除了我們每天必須居住的居住空間建築外,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公共建築,一個公共建築的設計是否成功,主要看它各個功能分區的劃分,與流線的設計,只要人們能夠在這個空間內感覺到使用很方便,心理感覺很舒適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公共建築。一般圖書館都是作爲一個高校的標誌性建築,是一所高校向社會以及其他學校交流的一個窗口。接下來我就從圖書館的各個設計方面結合環境心理學的概念來具體分析一下。

一、創造圖書館宜人的外部綠色環境

在現代社會中,植物景觀不再是僅僅侷限於經濟實用功能,美麗的、令人愉悅的植物景觀,能夠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和人們最求美好事物的心理需求。單株植物擁有屬於它的形體美、色彩美、質地美以及季相變化美等。叢植、羣植的植物能夠通過不同的形狀、線條、色彩、質地等要素之間的相互組合以及正確合理的尺度,搭配不同綠地的背景元素與鋪地的地形建築物、小品等,不但能夠美化環境又可以爲景觀設計增添獨有的色彩,能夠使人在審美的同時調節情緒、陶冶情操。在圖書館週圍的綠地中可以通過植物設計來達到上述要求。

植物設計能夠很好的服務於人的私密生活空間,是創造人的私密空間的最好的自然因素。在考慮人對私密性空間的需求時。 建築設計師並不一定就要設計一個徹底閉合的空間,但在空間屬性上要對空間有較爲完整和明確的限定。分散排列的綠樹或者佈局合理的綠色植物屏障就能夠很好的提供給人們一個私密空間。在完全由植物所營造的靜謐空間中,讀書、靜坐、交談等無疑是一件一位舒適享受的事,沉穩的特徵、離心的理念,在性格上偏重於互相距離較小或不進行交流的特點。在這樣的綠地中,人們總是希望能夠儘可能的減少周圍環境的刺激、保證每個人的個人空間和人際距離不受侵犯。因此,在植物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到空間屬性與人的關係,從而使人與環境能夠達到最佳的融合狀態。

二、圖書館的內部綠化與美化設計

圖書館內部環境的規劃和設計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程,讀者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圖書館內部度過的。因此,圖書館內部的綠化設計便顯得尤爲的重要,用“圖書館像花園”這句話來形容圖書館的學習環境十分的貼切。設計師可以選擇一些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樹木花種放置在圖書館中,比如吊蘭、巴西木、鐵樹、虎尾蘭和冷水花等,這些樹木花種不但能夠對污染性的空氣進行有效的淨化,而且還可以形成爲一種有效的制止圖書館內空氣的污染的綠色屏障。

室內綠化已經成爲現今現代圖書館環境設計中的一種生理和心理功能的需要——人們總是喜歡能夠更近距離的接近大自然。使用未經雕琢的花木石水點綴在圖書館內外,能夠使人感到更加的親切。人們渴望能夠創造一個寧靜舒適、具有大自然情趣的學習環境,來調節自己緊張的情緒或學習氛圍、緩解長時間處於戶內的腦力勞動所帶來的精神上的疲憊;綠色可以使用眼過度的人卻得到最好的調節,綠色植物始終陪伴着讀者在知識的海洋裏,不但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還能夠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這是一種體現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深刻的文化藝術內涵以及促進身心健康的環境再創造。

根據各個圖書館設計風格的不同,圖書館的綠化與美化方式大致可以採用: 散點式方法:在數排書櫃兩端、盡頭以及牆角的位置整齊或者錯落有致的擺設花卉、樹木;面式方法:將花壇或花臺放置在室內:點式方法,在閱覽桌、窗臺、書櫃上放置少量的盆栽花卉或者盆景;懸掛式方法:在藏書室的牆面、書架上懸掛吊蘭、蕨類或藤本等植物,能夠立即產生自然的過渡與連續感,能夠起到將內外空間過渡與延伸的作用;中庭花園式方法:在有良好採光和通風條件的較大室內用植物、山石、水池構成可觀賞、可信步、可休息的庭院,還可配上茶椅等設施。

三、設計合適的採光與照明

人類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過視覺從外界獲取的,環境照明對其效率和質量有着直接的關係。就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來說,圖書館首先應當提供給人們一個光照度合適的學習和閱讀場所。自然光均勻、光質好、照度大而且節約能源,圖書館應該更多的利用自然光。如果自然採光在圖書館的設計過程中就能夠打下基礎的`話,那麼作爲人工照明的燈具,則在室內設計中扮演着另一個重要的角色。人工照明的燈具能夠營造出寧靜、淡泊、幽雅、樸實和開闊的意境,烘托出熱烈、濃郁、歡快和華麗的氛圍。更爲重要的是:太陽光畢竟是一種不穩定的光源,它隨着晝夜、氣候和季節變化而變化,不能夠隨時利用。

傳統的圖書館設計中,大多都將偏冷的日光燈用作圖書館的主要光源,其實適當的使用一些偏暖色調的白熾燈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能夠增加色光的對比,調節氣氛。但是,一定要綜合的考慮燈光配置,比如亮度、位置、角度以及燈光的質量的等等,防止眩光造成讀者出現視覺疲勞和視力下降等問題。圖書館閱覽室通常都採用混合採光的方法,不但有人工照明又有自然採光,自然採光來自窗戶或者是倒牆的玻璃鋼採光帶,人工照明的照度標準通常在300勒克斯以上,有的閱覽室更適合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進行混合使用。將照度控制在在10勒克斯~103勒克斯範圍內是最爲經濟有效的。照明心理學研究指出,最舒適、最適宜的照度平均值在20xx勒克斯左右。一個良好的圖書館光環境應該是舒適、愉快並儘可能的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單純的提高環境照度僅僅是量上的變化,而舒適的照明環境則是由照明質來決定的。

圖書館所用的燈具與大型辦公室、甚至展廳等類似,從使用上大致可以分爲局部強調性照明,除了用於整體的瀏覽外,顏色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心理學專家建議:閱覽室、書庫等場所是需要冷靜思考與精神專一的地方,因此大部分的閱覽室、書庫都應當採用一些冷色調,比如白色或者灰色,儘可能的使用中性色彩,以保證工作或者閱讀的高效率。符合規範、科學合理的指示標識,既能夠從視覺上進行信息的迅速傳遞、幫助讀者準確快捷的判斷前進的方向,同時也是圖書館整體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甚至變成一種文化的體現。它使當今信息的時代節奏加快的特徵更加明顯。在整個圖書館內各功能區劃分中,導向標識尤爲重要,標識的位置、大小、多少以及字體、圖形符號的形狀和色彩在較遠的距離內就能被讀者清晰而準確地識別是必需的。這其中,需要考慮到人在行動中其視野能夠迅速觀察和接收信息、輕鬆愉快地辨別目標和方位的能力,這些都應科學地進行設計。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他們進入圖書館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整個圖書館的佈局,以便能夠迅速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書籍在哪一個區域,然後再從一排排的書架的導向牌中尋找到具體的位置。由此可見,讀者對導向牌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導向牌的能見度、醒目性和規範化的則顯得尤爲重要。導向牌的形態應當儘可能的做到簡潔明瞭和醒目大方、色彩方面越接近色輪上的原色或間色,而且要儘可能的降低用色數,視覺傳達信息的效果就會更好。現在的圖書館導向牌,一般都採用綠底白字或是藍底白字,這樣比較容易與周圍的環境進行區分,白色擴張而醒目,藍色、綠色和白色都是視覺中的耐久之色,特別是綠色,不易使人產生疲勞,頻繁的使用效果會更爲理想。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照明的情況以及背景亮度對字符粗細產生的影響。

結語: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研究環境心理學習圖書館佈局的關係,能夠將圖書館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的程度。近些年來,一些心理學家、醫學專家對圖書館環境色彩在讀者閱讀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越來越重視。建築設計師在進行圖書館的設計時,也要“對症下色”,根據不同的閱覽室、不同書庫、不同辦公室,使用不同的色調。建築設計師的創造性還能夠激發人們的情感,調動人們的興趣,開拓人們的想象,使其與建築設計師產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使建築環境與人進行無時無刻的對話。

參考文獻

[1]伍麟,郭金山。國外環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J]。心理

[2]李春。淺談海南大學圖書館新館建設的功能設置方案[J]。河北科技圖苑,20xx,20(1):26~28,72。

[3]邢玲。對我校圖書館建築與人文關懷的思考[J]。河北科技圖苑,20xx,20(1):29~31。

[4]周萍。現代圖書館室內空間氣氛創造的因素[J]。河北科技圖苑,20xx,20(3):10~12。

設計心理學5

人體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並不會是單獨進行的,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繫,又彼此產生一定的制約,一般來說,生理的變化和心理的變化的改變是先後進行的,生理的變化必然產生一定的心理變化,而由於心理作用的影響,生理也會隨之產生不同的反應。從客觀上來說,色彩是對人的一種刺激和象徵,從主觀上來講,色彩又會使人產生一定的反應和行爲。色彩心理學即是對這種客觀和主觀上的因果關係進行探討,明白當人們受到什麼樣的色彩刺激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比如,通過研究發現,紅色能夠使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進而導致心理上擁有溫暖的感覺。而將色彩心理學應用到家居上,一定能夠更好的、更合理的搭配出家居的色彩,從而使居住者從生理和心理上更加舒適。

一、家裝設計中對色彩心理的基本要求

在進行家裝設計時,家居本身的室內環境和居住者自身的性格都被考慮在內,居住者對不同色彩的不同受激反應也會被考慮在內。在不同的方位上,不同的時間上,室內的色彩會因着自然光線的改變而不同,色調冷暖也不同,自然給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經驗的家裝設計師會將空間和時間的影響相結合,極盡所能的去調整室內的色彩,以期創造最好的居住環境。例如,使用空間的對象不同,他們對色彩的要求就會不同;根據居住者在室內活動時間的長短不同,就會對視線條件的規格提出不同的要求;再者,色彩和環境的關係尤爲密切,色彩的反射會影響其他顏色,從而對居住環境和居住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通過研究由色彩的變化引起的情感的變化,對於家居裝飾的設計有着及其重要的意義。

二、關於目前家裝設計中色彩運用的思索

1.色彩的搭配問題。正如梵高所說:沒有不好的顏色,只有不好的搭配。家裝亦是如此。不同顏色之間的相互關係影響着色彩的效果,而同一顏色在不同的條件下也有可能呈現處不同的視覺效果。在家裝色彩的搭配中,色彩之間要有主次關係,特別是針對不同的房間佈局,色彩的主色調也應有所不同。色彩搭配時要考慮背景色、主題色以及強調色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背景色決定主體色,而主體色又決定了強調色。爲了達到更好的裝飾效果,可以更好的利用色彩之間的'相互關係,利用色彩的統一和變化,得到更適合居住者的家裝風格與環境。

2.不同的場合應該具有不同的色彩心理。對於居住者來說,不同的空間,例如客廳、餐廳、臥室及書房場合的不同,具備着不同的功能,在家居設計時,設計者應該根據不同的功能,充分利用色彩對於人體生理和心理的影響。例如,客廳一般使會客和家庭聚會的場所,在設計時,最好採用暖色,帶給客人和主人以親切感。客廳色彩的色調應該是以明亮而又舒適爲主,並且具有較大的色彩跳躍度,將突出的重點放在裝飾部位,顯示主人高貴典雅的氣派。

3.色彩明暗度的對比要適中。在如今的家居裝飾設計中很容易產生的一個問題是明度和暗度之間的調和不合理,及色彩的明暗對比度沒有達到一個舒適的狀態,要麼過強,要麼過弱。設計師應該明白,所有的色彩都可以歸納爲不同的系列色,同一種系列色也會有不同的色彩上的深淺差異,而不同的系列色之間也會有不同的明暗上的差異,因此在室內的色彩應用上,應該更加註重色彩明暗度的不同所帶來的視覺以及心理的變化,從而合理的利用色彩明暗度的不同空間關係更好的調和。

4.忽視了色彩的色性在家裝中的作用。色彩的冷暖屬性即爲色彩的色性。不同的顏色都有自己不同的色性,色性不同,帶給人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黃色色系和紅色色系能夠帶給人溫暖的感覺,這種能夠帶給人溫暖感受的色系屬於暖色系。而藍色色系屬於冷色系,一般帶給人冰冷的感覺。現如今的家裝設計中,往往忽視了色彩帶給人的冷暖感受,而僅僅是追求視覺上的衝擊感,對色彩進行隨意的搭配,卻忽視了彩色色性的重要作用,居住者通過家裝,期望得到的效果是自己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加適合居住,更加令人心情舒暢,而不僅僅是色彩的渲染,僅僅追求視覺上的震撼,卻忽略了家裝原本的目的是“宜居”。

物質基礎決定着上層建築,隨着社會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日益提升,對室內環境的質量和個性的要求也隨着人們生活品味的提升而增高。色彩心理學在家裝設計之中的應用便應運而生。在將色彩心理學應用在家裝設計時,我們需要考慮居住者的年齡層次、個性愛好、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不同的性格不同年齡的人對於色彩的審美也不盡相同。在進行家裝設計時,我們還應該考慮所服務對象的生理以及心理特性,以便搭配出更好的,更令人滿意的家居色彩。

參考文獻:

[1]程麗穎,袁恩培.色彩心理學在家裝設計中的運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xx(12).

[2]葛燕萍.色彩在家裝設計中的重要性[J].美術教育研究,20xx(11).

[3]曾文可.關於家裝設計中的色彩運用問題的研究[J].智富時代,20xx(01).

設計心理學6

教學目標

(1)瞭解情緒的表現及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明白了情緒產生的原因。

(2)重視情緒的調控,培養良好的情緒。

(3)能覺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緒,並能應用有效的方法對情緒進行自我調節。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情緒的表現及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明白了情緒產生的原因。

(2)能覺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緒,並能應用有效的方法對情緒進行自我調節。

教學方式

(1)講述與討論。

(2)角色扮演。

(3)開展遊戲

教學準備

(1)準備好有關情緒對人身心健康影響的故事。

(2)準備各種情緒表現的圖片。

(3)準備幾個學生不良情緒反應的情境。

教學對象

國小五年級

教學課時與場地

1課時 團體輔導室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喜、怒、哀、樂”幾乎時時刻刻伴隨着我們。你或許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喜悅,或許遭受挫折而悲傷,也或許遭受誤會而煩悶苦惱,這些情緒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呢?下面我們就來上一節心理課(板書課題)先請你們聽一聽兩個故事:

1、聽故事。

『故事1』:三國時期,吳國的青年軍事家周瑜具有大將之才,年僅34歲就率軍破曹,取得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然而,他的氣量相當狹窄,總想高人一籌,對才能勝過自己的諸葛亮始終耿耿於懷,屢次設計陷害,但偏偏事與願違,害人不成反害己,賠了夫人又折兵。在諸葛亮的三氣之下,周瑜三次金瘡破裂,終於含恨而死。

提問:如果周瑜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會怎樣?壞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什麼影響呢?學生自由展開議論

教師小結:我們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別發火,要冷靜,否則可能釀成大禍。

『故事2』:下課了,明明在操場上踢毽子,突然一個籃球飛過來,打在明明身上,他轉身一看,原來是小東干的。小東連忙說:“對不起!”明明回答說:“還好沒傷着,不要緊。”後來他們又有說有笑地回到了教室。

討論:明明和小東做得對嗎?好的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什麼好處?

2、師結合故事,並出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情緒的圖片,引導學生辨認各種情緒的不同表現,並向學生說明:憤怒、悲傷、痛苦等不良的情緒對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歡樂、滿意、平靜等良好的情緒是有利於人的健康的。

二、情境活動

1.教師以電腦出示各種情景,請學生說出他們會產生何種情緒及產生該情緒的原因:

(1)當有同學叫你的外號。

(2)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

(3)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壞話。

(4)獲悉明天老師將大家帶去郊遊。

(5)爸爸把自己正看得着迷的電視節目關了。

(6)考試得了100分。

(7)因爲上課不專心,給老師批評了。

(8)上體育課時,被同學們絆了一下,摔倒了。

(9)小弟弟不聽自己的話。

(10)被同學錯怪了。

2、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

(1)自己的情緒反應是否適當?即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時,自己的情緒通常是比較平和還是容易激動、生氣?

(2)產生不愉快情緒的原因是什麼?是否與自己對所遇事情的看法和態度有關?

(3)面對不如意的事,如何調節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以保持良好的心境,產生積極的'情緒的反應?

(4)角色扮演。教師將幾個不良情緒反應導致不良後果的情景呈現在電腦上,請幾位事先排練好學生根據情景需要進行角色扮演,並請其他同學幫助角色中的人進行情緒調節。

『情境一』

一個同學的鋼筆丟了,他順手拿了一個好朋友的圓珠筆來寫字。不料,一不小心,這支圓珠筆也給搞壞了。那位朋友有些生氣,埋怨對方不愛惜別人的東西。這位同學感到委屈,說:“我又不是有意的,你幹嗎這麼小氣?真是小氣鬼。”聽到別人罵自己是“小氣鬼”,那位同學更生氣了,於是,兩人激烈爭吵起來,最後,他們不歡而散。

『情境二』

當靜靜正在教室聚精會神地看一本有趣的漫畫書時,曉傑突然走過來把書搶走,靜靜要求曉傑把書還給自己,可是曉傑就是不聽,靜靜急了就過去搶,結果……

(5)教師小結。強調不同情緒對人的影響作用,鼓勵學生正確瞭解自己的情緒的特點,並學習以開朗、寬容的態度去對待不如意的事情,以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三、開展 “笑一笑”遊戲活動。

大家圍成一圈,做“擊鼓傳花”遊戲,鼓停花落到誰人處,則請他出來站在中間,講一件自己最近所遇到的不愉快的事。然後,大家同學都儘量逗他笑起來。依次進行。

四、歸納總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知道正性情緒(如愉快、歡樂、滿意、幸福等)有利於身心健康,而負性情緒(如憤怒、憂愁、恐懼、痛苦、憎恨等)則不利於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應該培養和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消除消極情緒,以積極的態度去創造美好的明天。

設計心理學7

色彩的配合,是研究實用色彩的題材。它主要追求色彩的和諧與色彩的美感。

純粹色彩科學稱爲色彩工程學,包括表色法、測色法、色彩計劃設計、色彩調節、色彩管理等。包裝色彩學是色彩工程學在包裝色彩設計與色彩複製等方面的具體應用,是自然色彩、社會色彩和藝術色彩的有機統一。包裝色彩學從包裝色彩出發,系統地反映色彩形成與表述、色彩設計與再現的現象與規律,是色彩構成、色度學及印刷色彩學等有關內容的有機結合,是對包裝色彩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的有機結合。

心理顏色

日常生活中觀察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即形成心理顏色視覺。在色度學中,顏色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純度,主波長等。然而在生產中則習慣用桃紅、金黃、翠綠、天藍、亮不亮、濃淡、鮮不鮮等來表示顏色,這些通俗的表達方法,不如色度學的命名準確,名稱也不統一。根據這些名稱的共同特徵,大致可分爲三組。將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歸納爲一組;明度、亮度、深淺度、明暗度、層次表示的歸納爲一組;飽和度、鮮度、純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歸納爲一組。這樣的分組只是一種感覺,沒有嚴格的定義,彼此的含義不完全相同。例如,色相不等於色光,明度也不等於亮度,飽和度也不等到於純度、鮮度、深淺度。但是在判斷顏色時,它們也是三個變數,大致能和色度學中三個變數相對應。主波長對應於色相。人們常說的紅色就有一定的波長範圍,紅色在色度圖上也只是一個區域,人們絕不會把500nm的單色光稱爲紅色。色度學中的亮度對應於明度、亮度、主觀亮度、明亮度、明暗度和層次等,在相同的背景上,亮度小的顏色一般總是比亮度大的顏色顯得暗些。色度學中的純度對應於飽和度、鮮度、彩度、純度等。

心理顏色視覺的名稱,雖然和色度學中的幾個物理量相對應,但這種對應關係,不是簡單的正比關係,也不是一對一的關係,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的'特徵,例如,色度學中的純度分爲刺激純和色度純兩種。認爲白光的純度爲零,一切單色光的純度(不分刺激純或色度純)均爲1。色度純的定義爲,色光中所含單色光的比例,表示某顏色與某中性色或白光的接近程度,但是,心理顏色視覺在分辨色光與中性色的區別時,卻認爲各個單色光的純度並不是一樣的。同樣的單色光,黃、綠和白光的差別不大,紅、藍和白光的差別顯著。所以在心理上認爲,黃色光儘管也是單色光,但純度卻比藍色光低些。這些心理上的顏色與白光的差別,通常稱爲飽和度,以區別於色度學上的純度。心理上的亮度又可分爲兩種,一種是聯繫到物體,另一種是不聯繫物體的亮度。例如通過一個小孔觀察物體的表面,這時觀察者看不見物體,無法聯繫物體來判斷亮度,但它也與色度學中的亮度有差別,爲了把物體表面的光亮和色度學中的亮度分開,稱它爲明度。

在混合色方面,心理顏色和色度學的顏色也不相同,當看到橙色時,會感到它是紅與黃的混合,看到紫紅色時,會感到是藍與紅的混合等。但看到黃光時,卻不會感到黃光可以由紅光和綠光混合而成。在心理顏色視覺上一切色彩“好像”不能由其他顏色混合出來。一般覺得,顏色有紅中帶黃的橙,綠中帶藍的青綠,綠中帶黃的草綠,但是,卻沒有黃中帶藍或紅中帶綠的顏色。

因此在心理上把色彩分爲紅、黃、綠、藍四種,並稱爲四原色。通常紅-綠、黃-藍稱爲心理補色。任何人都不會想象白色從這四個原色中混合出來,黑也不能從其它顏色混合出來。所以,紅、黃、綠、藍加上白和黑,成爲心理顏色視覺上的六種基本感覺。儘管在物理上黑是人眼不受光的情形,但在心理上許多人卻認爲不受光只是沒有感覺,而黑確實是一種感覺。

黑色

象徵權威、高雅、低調、創意;也意味着執着、冷漠、防禦,端視服飾的款式與風格而定。黑色爲大多數主管或白領專業人士所喜愛,當你需要極度權威、表現專業、展現品味、不想引人注目或想專心處理事情時,例如高級主管的日常穿著、主持演示文稿、在公開場合演講、寫企劃案、創作、從事跟“美”、“設計”有關的工作時,可以穿黑色。

灰色

象徵誠懇、沉穩、考究。其中的鐵灰、炭灰、暗灰,在無形中散發出智能、成功、強烈權威等強烈訊息;中灰與淡灰色則帶有哲學家的沉靜。當灰色服飾質感不佳時,整個人看起來會黯淡無光、沒精神,甚至造成邋遢、不乾淨的錯覺。灰色在權威中帶着精確,特別受金融業人士喜愛;當你需要表現智能、成功、權威、誠懇、認真、沉穩等場合時,可穿著灰色衣服現身。

白色

象徵純潔、神聖、善良、信任與開放;但身上白色面積太大,會給人疏離、夢幻的感覺。當你需要贏得做事幹淨俐落的信任感時可穿白色上衣,像基本款的白襯衫就是粉領族的必備單品。

海軍藍(深藍色)

象徵權威、保守、中規中矩與務實。穿著海軍藍時,配色的技巧如果沒有拿捏好,會給人呆板、沒創意、缺乏趣味的印象。海軍藍適合強調一板一眼具執行力的專業人士。希望別人認真聽你說話、表現專業權威時,不妨也穿深藍色單品,例如:參加商務會議、記者會、提案演示文稿、到企業文化較保守的公司面試、或講演嚴肅或傳統主題時。

褐色、棕色、咖啡色系

典雅中蘊含安定、沉靜、平和、親切等意象,給人情緒穩定、容易相處的感覺。沒有搭配好的話,會讓人感到沉悶、單調、老氣、缺乏活力。當需要表現友善親切時可以穿棕褐、咖啡色系的服飾,例如:參加部門會議或午餐彙報時、募款時、做問卷調查時。當不想招搖或引人注目時褐色、棕色、咖啡色系也是很好的選擇。

紅色

紅色象徵熱情、性感、權威、自信,是個能量充沛的色彩--全然的自我、全然的自信、全然的要別人注意你。不過有時候會給人血腥、暴力、忌妒、控制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壓力,因此與人談判或協商時則不宜穿紅色;預期有火爆場面時,也請避免穿紅色。當你想要在大型場合中展現自信與權威的時候,可以讓紅色單品助你一臂之力。

粉紅色

粉紅象徵溫柔、甜美、浪漫、沒有壓力,可以軟化攻擊、安撫浮躁。比粉紅色更深一點的桃紅色則象徵着女性化的熱情,比起粉紅色的浪漫,桃紅色是更爲灑脫、大方的色彩。在需要權威的場合,不宜穿大面積的粉紅色,並且需要與其它較具權威感的色彩做搭配。而桃紅色的豔麗則很容易把人淹沒,也不宜大面積使用。當你要和女性談公事、提案,或者需要源源不絕的創意時、安慰別人時、從事諮詢工作時,粉紅色都是很好的選擇。

橙色

橙色富於母愛或大姐姐的熱心特質、給人親切、坦率、開朗、健康的感覺;介於橙色和粉紅色之間的粉橘色,則是浪漫中帶着成熟的色彩,讓人感到安適、放心,但若是搭配俗氣。橙色是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時,特別是需要陽光般的溫情時最適合的色彩之一。

黃色

黃色是明度極高的顏色,能刺激大腦中與焦慮有關的區域,具有警告的效果,所以雨具、雨衣多半是黃色。豔黃色象徵信心、聰明、希望;淡黃色顯得天真、浪漫、嬌嫩。提醒你,豔黃色有不穩定、招搖,甚至挑釁的味道,不適合在任何可能引起衝突的場合如談判場合穿著。黃色適合在任何快樂的場合穿著,譬如生日會、同學會;也適合在希望引起人注意時穿著。

綠色

綠色給人無限的安全感受,在人際關係的協調上可扮演重要的角色。綠色象徵自由和平、新鮮舒適;黃綠色給人清新、有活力、快樂的感受;明度較低的草綠、墨綠、橄欖綠則給人沉穩、知性的印象。綠色的負面意義,暗示了隱藏、被動,不小心就會穿出沒有創意、出世的感覺,在團體中容易失去參與感,所以在搭配上需要其它色彩來調和。綠色是參加任何環保、動物保育活動、休閒活動時很適合的顏色,也很適合做心靈沉潛時穿著。

藍色

藍色是靈性知性兼具的色彩,在色彩心理學的測試中發現幾乎沒有人對藍色反感。明亮的天空藍,象徵希望、理想、獨立;暗沉的藍,意味着誠實、信賴與權威。正藍、寶藍在熱情中帶着堅定與智能;淡藍、粉藍可以讓自己、也讓對方完全放鬆。藍色在美術設計上,是應用度最廣的顏色;在穿著上,同樣也是最沒有禁忌的顏色,只要是適合你「皮膚色彩屬性」的藍色,並且搭配得宜,都可以放心穿著。想要使心情平靜時、需要思考時、與人談判或協商時、想要對方聽你講話時可穿藍色。

紫色

紫色是優雅、浪漫,並且具有哲學家氣質的顏色。紫色的光波最短,在自然界中較少見到,所以被引申爲象徵高貴的色彩。淡紫色的浪漫,不同於粉紅小女孩式的,而是像隔着一層薄紗,帶有高貴、神祕、高不可攀的感覺;而深紫色、豔紫色則是魅力十足、有點狂野又難以探測的華麗浪漫。若時、地、人不對,穿著紫色可能會造成高傲、矯揉造作、輕挑的錯覺。當你想要與衆不同,或想要表現浪漫中帶着神祕感的時候可以穿紫色服飾。

設計心理學8

摘要:無人機是21世紀開發的新型實用創新產品,已在警用、農業、氣象、電力、搶險救災、視頻拍攝等行業廣泛應用。無人機的人機界面設計,直接影響其工作效率和操作的舒適性,需要從改善人機界面使用,增強用戶與設備良性交互等方面入手,形成系統而清晰的認知。從設計心理學角度,基於人的思維及行爲方式,對無人機人機交互界面的設計原則及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人機界面設計;設計心理學;無人機

人機界面是人機工程學領域的一門學科,指的是人和機器在信息交換和功能上接觸或互相影響的領域,即人與機器通過界面的相互交流[1],包括信息輸入與輸出,界面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人和機器雙方的效率。好的人機界面簡潔美觀,通俗易懂,不失雅緻,在使用方式上也是十分簡單且具有引導和解釋功能,在造型和使用上都吸引用戶並使用戶感覺愉快,從而提高效率。人機界面屬於計算機類與認知心理學類雙重結合的產物,涵蓋知識範圍較廣,還與人機工學、數字媒體技術、網絡應用技術、人工智能等有着密切的關係。對於滿足功能而言,大多數人機界面設計基本達到了人們對於使用的要求,而發展產品更多更適用的功能,卻要從界面設計中以人的需求和使用產品的高效性兩個方面出發,將設計心理學與界面設計融合,使產品與人的關係更爲親密,更大地發揮產品的性能。本文以無人機人機界面設計爲例,探討設計心理學在產品界面設計中的應用和實現。

一、心理學原理與人機界面設計

(一)認知心理學

20世紀50年代,認知心理學在西方興起。認知心理學即人通過感官對信息的獲得,併產生一定的心理認知,影響並指導思維形成和對事物的關注方式等。它是一個完整的心理過程,從具體感覺到抽象認知再到具體的思維,包括概念、語言、情緒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人的行爲。由於人們對認知心理學的深入瞭解,認知心理學逐步得到發展,並應用於產品設計和計算機領域。現代人機界面設計涵蓋着認知心理學。例如,通過人眼對不同顏色感知程度不同這一認知心理,可以對於顏色搭配進行不同設計。細視胞光譜中黃色部分最爲敏感,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陰雨霧的天氣通常用黃色來作爲警示顏色,或者在字體廣告設計中運用醒目的黃色爲底色或亮色等。再如,紅色等較爲豔麗的顏色會引發人們的興奮感,刺激食慾,一些餐館的可視化菜單會增加紅色裝飾的使用。此外,認知心理學領域中格式塔心理學(完形心理學)詳細系統地解釋了刺激的整個心理過程,在指導界面設計和信息傳播版式設計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二)審美心理學

人機界面是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其出發點必然與人相關。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這要求人機界面的設計體現人性化特點與原則。人的特質具有社會歷史性,人在各個時期由於審美的不同對於人機界面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原始人類時期,由於技術水平低下和人類意識淺薄,幾乎無設計、無人機界面可言。在洛可可巴洛克時期,人們則追求矯揉造作的豪華裝飾風格,直至現代主義的出現,在設計理論上提出“少則多”的設計原則,簡約設計、理性設計等觀點纔在設計美學上逐步進入實用性和美觀性相結合的'藝術狀態,並在斯堪的納維亞風格中達到真正的美學與人機的優良設計地步。從歷史的角度看,設計與文化內涵和底蘊有着緊密關係,人們的審美心理對於人機界面的發展有重大影響,設計必需考慮審美主體對某一類界面的審美體驗,結合心理學知識對產品賦予新的含義,增加人機界面的新內涵。

二、無人機人機界面要求

無人機的人機界面通常可分爲顯示系統、操作系統以及輔助系統等3部分。顯示系統主要指顯示屏所帶來的可視化視覺顯示信息,操作系統通常指控制和界面應用部分(包括按鈕、旋鈕、手柄乃至觸屏等),輔助裝置是指顯示系統和操作系統所搭配的其他設備,如電腦軟件、手機APP等。基於心理學因素對人的行爲的影響進行分析,無人機的人機界面設計應着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最簡信息

根據人的記憶曲線原理,人在短暫時期的記憶是有限的,面對衆多的信息無法全部完成記憶的複寫。對於無人機而言,其應用領域多爲軍事和救援領域,因此,其操作者應是高度緊張、注意力極其集中的,在最短時間內把握最爲有效的信息至關重要。在無人機的人機界面設計中凸顯有效和重要信息,隱藏不必要的信息,形成簡潔明瞭的主界面圖將會突出主要信息,減輕使用者的記憶壓力。

(二)反饋

反饋即使用者輸入一定的信息指令後,在產品的界面或者操作中能夠及時得到相應的動作。反饋是設計中的重要一步,在使用者與無人機相互“交流”過程中,彼此進行着信息的傳遞,如果沒有反饋或者反饋不及時,後果將不堪設想。無人機的反饋需要更高的靈敏度和效率,可通過手機APP或者計算機智能系統聯合設計來提高反饋的精度。

(三)匹配

匹配可實現用最簡潔的信息表達最清楚的對應關係,從而減輕記憶負擔。例如,通過顏色、聲音、亮度等方式來提醒使用者界面區域重要的功能區,亮色、高音量、強光表示重要,特殊情況等。在無人機的人機界面設計中,通過清晰匹配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人機交流,如在航行和信息採集區域用特殊顏色進行匹配,提示操作者重要區域的匹配位置。

三、無人機人機界面設計原則

(一)清晰性

人機界面設計清楚簡潔是提升使用者操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無人機本身具有輕巧敏捷的特點,對於它的人機界面設計也應該是簡潔明瞭的,表達出最重要和本質的功能,避免對使用者造成注意力的浪費。同時,對於界面的分佈和信息的編排要做明顯的區分,重要信息進行強調,不重要信息則可以隱藏或者忽略,儘量做到界面所編布的重要信息就是使用者最爲期待的信息。

(二)易學性

一個設計良好的人機界面應是易懂、易用的。無人機的應用領域較爲廣泛,不同領域類型的無人機有相應的特徵,使用者經驗、文化水平,語言等也有所差別,要充分結合使用者和心理界面設計理論原則進行設計。例如,SRK理論(認知控制層次行爲模型)認爲一般情況下人通過3個層次的認知控制來對信息進行處理[3],即基於技能行爲的層次,基於規則層次的行爲,基於知識層次的行爲。基於技能行爲的層次,基於規則層次的行爲簡稱SBB和RBB,屬於較低層次的人認知控制行爲,在多數情況下人們喜歡用較低層次的認知控制行爲來對信息進行處理[4]。在界面設計中從低層次的認知處理行爲出發,做到人機界面設計的易懂易用。

(三)一致性

一致性的人機界面設計,在整體佈局和設計上協調統一,不僅能夠在審美上達到賞心悅目的效果,而且信息規劃合理,重點突出,有助於使用者瞭解界面,提高使用效,減少不必要的失誤。以視頻拍攝類的無人機爲例,無人機界面與手機APP的結合使用減少了許多操作上的難度。一般使用者對於手機的使用較爲熟知,當面臨一個陌生的機器進行使用時,心理上難免產生生疏緊張的感覺,而與手機APP的結合使用則拉近了使用者和無人機的心理距離。

參考文獻:

[1]沈霞,陶晉,魏東.從設計心理學角度思考數控加工設備的人機界面設計[J].工業設計,20xx(6):66-67.

[2]夏敏燕,湯學華.基於認知心理學的機電產品人機界面原則[J].機械設計與製造,20xx(1):183-185.

[3]楊濤,曾維鑫.淺析人機界面設計中的心理學因素[J]藝術設,20xx(3X):85-87.

[4]沈瓊,陳蓓,張路.粗細聯紡紗機操作系統界面的人機交互設計[J]機械設計,20xx(9):117-119.

設計心理學9

第1篇:淺析消費心理學與店面設計

美國康奈爾(Cornell)大學博士、營銷專家itt(伯德?施密特)在其《體驗式營銷》一書中指出,“體驗式營銷”是在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關聯(Relate)等因素的基礎上以促進銷售。人的心理活動支配其購買行爲,從消費者的心理學角度分析,在“體驗式營銷”的刺激下,消費者由注意到感知,再到認同,進而導致消費行爲的產生。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標識、櫥窗、燈光、內部設計、物品陳列等店面設計是否能不同程度地打動消費者,刺激其產生購買行爲,對銷售具有很大意義。反過來講,對於設計店面的設計師來說,深入研究並瞭解現代社會的消費心理學,對更準確地把握品牌定位及店面設計,以便配合客戶促進銷售具有很大作用。

現代社會的消費心理學

“消費”是人類通過消費品滿足自身慾望的一種經濟行爲,最早由古希臘哲人色諾芬提出。“消費心理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也是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們在日常消費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的產生、發展及其活動規律。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影響消費者購買心理及行爲的因素有內在和外部條件,內在條件包括消費者的心理活動過程、消費者的個性心理特徵、消費者購買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影響消費者行爲的心理因素;外部條件包括社會環境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消費者羣體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消費態勢對消費心理的影響、商品因素對消費心理的影響、購物環境對消費心理的影響、營銷溝通對消費心理的影響。在這兩種條件的影響下,一般購買過程中,人們的心理活動大都經過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這三個階段,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看,消費者在最初由商品、店鋪形象設計和內部設計等因素而得到的整體第一感覺即爲認識過程,這是購買行爲的前提;在此基礎上,不同的客戶羣體會對店鋪所銷售的物品產生獨特的體驗或態度,形成情感過程;之後,消費者決定是否消費的行爲,即爲意志過程。

受生活經歷、環境因素等的影響,每個人對哪怕同一事物或同一經歷的心理活動都有不同。但在實際消費過程中,根據商業心理學的分析,可將消費者分爲三類:

1、具有明確購買意向的顧客。這種消費者內心很清楚自己要買什麼,因此他們目光集中,直奔目標;

2、有消費意向但無具體目標的顧客。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加快與工作壓力日益增大,購物在某種程度上成爲一些人們舒緩情緒與放鬆的方式。對於這類顧客來說,吸引他們的除了商品本身,店面的創意設計、具有誘惑力的櫥窗等刺激和誘導,也會促使他們消費;

3、從衆心理的顧客。這種顧客沒有明確的目的,帶有“閒逛”性質,醒目的店鋪設計、有力的促銷信息,加之店鋪熱烈的人氣,都可能吸引其走進店鋪,進而可能受到商品、店內設計、燈光烘托等因素的影響,產生消費行爲。

有效設計的店面設計

如今,隨着體驗經濟的盛行與科技的發展,作爲零售產業終端的店鋪,在消費心理學、營銷學以及新興科技與技術的影響下,店鋪的設計也愈來愈趨向以不同手法最大程度地調動消費者的認知感,創造更加難忘的消費體驗。例如曾引起業界一時鬨動的PRADA紐約旗艦店,由PRADA與OMA共同合作,運用科技元素將店鋪設計成品牌與顧客充分互動的體驗場所。試衣間的門採用特殊材料製作,顧客試衣時可用按鈕操作使之從透明變爲半透明,顧客拿進試衣間裏的任何貨品都會被自動記錄下來,並顯示在裏面的接觸式屏幕上,顧客可從中瞭解到產品的詳細介紹及庫存情況。此外,試衣間內不但具有多種明暗效果的燈光,還有一面視像“魔鏡”,不僅可以照到顧客的背部,而且還具有延遲播放功能,顧客轉過身來可看到自己在鏡中的背影。這種購物經歷給無數顧客留下難忘的體驗,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對品牌的好感與忠誠度。

櫥窗設計可謂是店面設計中的重點,無數電影、電視劇或廣告作品中曾多次運用到櫥窗作爲情節構成元素,走在城市的街頭,繽紛多彩的櫥窗總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好的櫥窗設計是品牌無聲的廣告語言,給消費者造成視覺及心理衝擊,進而促進銷售。櫥窗的設計要和店鋪內部設計形成一個整體,搭配合理,主題鮮明,風格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櫥窗雖然是靜止的,但消費者大都處於行走或運動狀態,因此櫥窗設計不但要考慮適合的高度與佈局,還要考慮由遠及近的視覺效果。20xx年LV第五大道旗艦店的春季櫥窗設計採用動物作爲主題,一隻橫跨兩個櫥窗的惟妙惟肖的鴕鳥口叼LV最新款時尚包包,畫面生動有趣。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上映之際,法國巴黎boulevardHaussmann大道旁的巴黎春天百貨的櫥窗便以這部電影爲主題,櫥窗模特也是身着穿着商場一線品牌的服裝扮演成電影中的角色,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店面設計中還有一個不可不提的關鍵因素即是燈光,它起着渲染意境、烘托氣氛的重要作用,同樣的區域使用和不使用燈光的效果可以有很大差別。燈光設計一般採用稍弱的全盤照明與較強的局部照明相互配合使用,燈源的位置、數量以及光照的強度、色彩冷暖等問題考驗着燈光設計師的專業水平,不能雜亂無章、喧賓奪主。經常有一些店面的燈光太過刺眼,或由於燈光散發出顏色的緣故,而使得消費者無法準確判斷商品的顏色與質感,影響購買。

總之,儘管消費者的心理千差萬別,但歸根究底總有規律可循,在瞭解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之上,準確把握時尚及品牌理念,運用自身的經驗合理設計,才能做出令人印象深刻、行之有效的店面設計。

第2篇:消費心理學與產品創新設計

一、對消費需要理論的解釋

商品交易活動的主要參與羣體是消費者,他們的交易活動不僅影響市場運行,還影響其變化趨勢。消費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消費者在每次消費及使用商品或勞務的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心理現象。消費心理則是指消費者依據自身的需求與愛好在進行選擇及評價購買對象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心理活動。

(一)消費動機來源於內心的情感需求。就是指消費者購買商品或勞務的目的是希望買到能與其情感需求達成共識的商品,此類商品必須滿足其內心深處的情感需要。人們對此類商品的評價準則多是心理上的感性標淮,即“幹金難買心頭愛”,其購買行爲常常受情感的影響,以“只要喜歡就可以買”作爲消費指導。

(二)消費動機來源於對休閒生活的需求。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快節奏時代,人們的生活被高壓力、快節奏的工作和學習佔據,但是現代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必須勞動時間也相應縮短,人們可自由支配的消費生活時間越來越多,所以現代消費者對閒暇時間的重視水平不斷提高,對休閒娛樂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儘可能多地創造閒暇時間並儘量提升休閒生活的質量已經成爲現代消費者進行消費行爲的'一個重要導向。

(三)消費動機來源於對綠色生活的需求。在自然資源日益稀少和環境過度破壞的現代,人們面臨着來自於資源和環境的嚴重困擾,當今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曰趨加強,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了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基於此,許多消費者開始倡導進行綠色消費,要求大家儘可能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對購買的商品做到物盡其用、循環使用。

(四)消費動機來源於現代人對個性化的追求。曰益豐富的社會生活爲人們提供了非常廣泛的選擇空間,許多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羣體逐漸產生。尤其是思維活躍、表現願望強烈的年輕人,希望在購買商品時遵從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標新立異、展現個性、追求與衆不同是他們選擇商品時最重要的標準。

二、由不同消費心理帶來的關於產品設計開發的啓迪

有時需求的產生來源於一定的外物激勵,人們的一些需求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變成一種來自內在的驅動力,這種驅動力就是消費的動機,當有了動機人們就會去尋找符合自己要求的目標並在找到目標之後進行滿足需要的活動即購買消費活動。

(一)講求實際。例如消費者購買生活用品和日常消耗品的目的僅僅是爲了得到所購買商品的實際使用價值,這種消費動機就是求實動機,受它支配,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會尤其重視它的質量和功能,追求物美價廉、擁有高性價比的商品,而對擁有個性突出的商標和花哨不實用的包裝等的商品並不在意。所以進行產品設計時,針對此類求實動機的消費者,應該着重注意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對於商品的定位應是簡潔清晰且簡樸實用。

(二)講求新奇。現代人將追求新鮮、潮流的商品作爲消費目標,他們的消費動機是一種獵奇心理。所以在設計產品時除了要滿足的商品對必須功能的使用要求,還應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樣式、顏色、包裝是否美觀、是否符合潮流的特殊要求。在獵奇動機的支配下,商品的實際使用價和價格等因素反而變得不重要了。

(三)講求便利。此類消費者主要講究的是能夠更加省時、方便、快捷地購買和使用商品。他們購物時往往擁有明確的目標,選擇距離自己較近的場所,希望能夠快速地買到所需要的商品,討厭長時間地等待。所以在產品的設計上要求使用功能必須十分明確,同時又要求產品的包裝做到便於攜帶、使用和維修。

(四)追求藝術和展現身份。這兩種消費者主要講求的是商品外觀的可觀賞性和藝術性以及高檔名牌商品是否可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這就是求美動機和求名動機。在設計時要特別注意產品的外觀,包括造型、顏色、外包裝及商品的象徵意義和品牌影響力等等。

這一類消費者多是財務能力較強的商務人士,對他們來說造型特殊、款式誇張、色彩碰撞激烈的商品都不符合要求,能夠滿足多數人審美的商本站更被接受和需要。我們在開發設計新產品時,應將“低調奢華、富於內涵”作爲創意的重點和方向,尤其需要設計出簡約而又富有藝術感的作品,但同時還要考慮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

三、從消費心理學出發,探究產品創新設計模式

消費心理學所研究的“產品需求”與“生活需要”、“消費動機”、“購買行爲”之間的關係爲產品創新設計提供了一條新思路,也是進行產品創新設計的捷徑。

運用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進行產品創新設計的方法與一般的產品設計方法相比較,直接簡單又快捷方便,優點十分明確。簡單來講主要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第一,產生新的“需求-分析-決策”的設計思路,打破了傳統產品設計方法的思維定式。

第二,該方法的目標客戶羣更加明確,可以提高產品設計前期提出方案的質量,便於後期具體化設計階段更全面地考慮到客戶的需求,有效提高了產品設計的質量。第三,緊跟時代的步伐,把握流行趨勢,與時俱進,在產品設計中不斷加入新鮮的血液,永不落後。

四、結論

綜上所述,消費需要理論爲產品創新設計的方案提出提供了理論依據併爲產品創意在下一階段的實施與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們在產品設計開發時應多瞭解客戶的需求,針對不同消費心理的用戶設計不同功效的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羣體的不同要求。

設計心理學10

一、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關於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現狀,國內外的研究水平不一致,但是都依然還處於研究的發展階段。目前,我國的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現狀是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可分爲三點:第一,中國傳統的園林設計中還未形成心理學理論。在我國傳統的園林設計中,很多的地方都可以體現出心理學思想,但是這些心理學思想只是很少的體現,還不足以形成強大的心理學理論體系。同時,園林設計的心理學理論研究還非常少,導致中國傳統園林的少有的心理學思想也不能被很好的繼承和發展下來。第二,在對心理學的研究中,更多的研究其與建築設計之間的關係,很少有人研究其與園林設計之間的關係。實際上,建築設計與園林設計同屬於藝術設計,二者之間的聯繫也非常的密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園林設計是建築設計中的一部分,因此行爲心理學與園林設計之間的關係研究比較少也是正常的。爲了更好的研究二者之間的關係,就需要在前人研究建築設計與行爲心理學關係的基礎上來進行研究,從而真正的實現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科學應用。第三,國外的研究要早於我國,儘管依然處於研究的初級階段,但是還是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理論,這將會給我國的園林設計以借鑑和指導,但是我國目前的現狀是在園林設計中,並沒有很好地應用國外的先進理論。因此,作爲我國的園林設計師,要積極地利用國外先進的理論,並結合我國的特點,應用到園林設計中。

二、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一)在園林景觀空間佈局中的應用

利用行爲心理學,可以營造出多種不同的空間佈局,接下來就主要介紹三種空間佈局:第一,私密性與開放性空間。人們在對空間私密性的要求上有三種不同的選擇:一個人獨處、幾個人親密相處、在人羣中隱姓埋名。根據人們的需求,設計師在進行園林設計時,通常會採用的方式就是圍合方式,進而創造出一種封閉式的`私密性空間。第二,安全性與穩定性空間。在屬於個人的空間環境中,人們都希望在這小小的空間內能夠自由的行使自己的支配權和控制權,在心理學中認爲,這種個人化的領域會讓人產生安全感。因此,在進行園林設計時,一定要充分的尊重人的這種思想,營造出專屬於個人的領域空間,並且該領域空間能夠反映出人們的身份和權利。第三,實用性和宜人性空間。園林設計中,包含着很多的種類,有的種類具有經濟實用的價值,比如樹園、草藥園等,當人們走進這類園林中時,不僅會體驗到貼近大自然的感受,而且還可以增加自身的知識。另外,還具有宜人性的園林設計,比如開放性的草坪,能夠讓人在上面活動;用灌木做成的綠籬,除了美觀和隔離的作用外,還具有擋風、較低噪音的作用等。

(二)在園林植物配置中的應用

在園林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植物配置。在進行植物配置中應用行爲心理學,可以讓植物的配置更爲科學。這種科學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序列性:這種特性主要體現在道路景觀中,主要的作用是引領道路方向,給人以指示性的作用,引導人們跟着園林向前走。邊界性:在園林設計中,存在着兩種分界線:園林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分界線、園林內部各部分之間的分界線。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夠讓邊界變得更有意象,邊界的分隔方法有兩種:實隔以及虛隔,在虛隔中,利用植物配置可以使邊界變得更爲模糊,而在實隔中,利用植物配置可以隔出兩個不能跨越的空間。區域性:區域性主要是指區域景觀設計,在區域中,需要設計的園林景觀會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而且佔據的空間範圍比較大。這樣,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就可以根據不同人們的心理需求進行不同的配置,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三)在園林鋪裝中的應用

園林鋪裝:這是園林設計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鋪裝磚塊、鋪裝材料等的選擇會對整個園林景觀空間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選擇時,要充分的考慮不同人的心理需求及使用需要,從而使設計完成的園林景觀能夠引人入勝。

三、結論

目前,我國關於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的研究還比較少,而且現有的研究還非常的不科學、不完善,因此,要不斷的加強行爲心理學理論的研究。對於園林設計師來說,一個成功的園林設計作品要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及使用需要,而且還能起到其應有的生態作用,因此,設計師在設計園林景觀時,要充分的應用行爲心理學。

設計心理學11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研究運用技術的力量創設環境來改善學習。以下是“環境設計心理學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隨着衆多高校新校區建設,大學校園的景觀規劃工作顯得日益重要。特別是現代大學校園空間較之老校區無論是在校園的教學、交往和生活等具體空間的設計上,還是從校園整體規劃的理念和模式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何能爲師生在新的校園環境中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成爲每一個校園設計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環境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爲與所處的物質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揭示各種環境條件下人的心理髮展變化規律。就校園景觀設計而言,現代大學校園環境呈現出整體性、自然性、人文歷史性和綜合性等多種發展趨勢。

1.相關理論

1.1校園環境的意象與體驗

意象指的是“對於曾經接觸的過事物在記憶中重現的形象”。校園意象則是在校園中不同使用者的行爲與具體的校園環境產生相互作用,並在記憶中重現出某種場所的形象。這種具體的場所形象就可以稱爲“校園認知地圖”。

1.2領域行爲

與個人空間相對,領域是可見的.,相對固定的、有明顯的邊界。領域性是指以個人或羣體爲滿足某種需要,擁有或佔有一個場所或一個區域,並對其加以人格化和防衛的行爲模式。

1.3場所與參與性

環境最具體的說法是場所。很顯然場所不只是一個抽象的趣味概念而已。我們通常所指的場所一般是由具有物質的本質、形態、質感及色彩等具體的物所組成的一個整體。這些物的總和決定了一種“環境的特性”,從而體現出某種場所的本質。

2.環境心理學在校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1重視校園意象營造

卡普蘭對環境偏好模型組織研究的結果表明,場所中的景觀要有易於辨識性。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複雜性。

隨着衆多大學新校區以及大學城的建成,其已經成爲城市形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大學校園類似城市中的區域,兩者都屬於中等尺度環境。一方面,從功能性要求來看,校園功能區域的劃分應明確,具有良好的方向感,使人能夠清晰地辨識校園中不同場所的方位,便於人們選擇最佳的路徑。同時,由於校園環境的特殊性,對於人文精神的塑造也是不可缺失的。

2.2校園的中場所精神

景觀設計與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與建築更加註重內部空間的設計與使用相比,景觀空間的邊界劃分則相對模糊,想準確地表達出對某個空間場所的感受有一定的困難。

現代大學無論是校園面積還是在校生數量都比之前有了很大增加,這就意味着師生在校園不同的場所環境下參與活動的機會大大提高。揚.蓋爾在《交往與空間》一書中將人們常見的活動分爲必要性活動、自發性活動、社會性活動三類。而這三類活動都會受到周邊場所環境或大或小的影響。作爲校園活動的場所空間,無論是室內還是戶外,每天都要容納不同的羣體在其中進行多種活動,注重校園場所的環境質量,提升人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才能使校園中的場所具有真正的意義。瀋陽建築大學校園中獨特的稻田景觀正是這樣一處具有良好景觀效應的校園戶外空間場所設計。設計師巧妙地運用了原有農業用地的良好種植條件,使用當地鄉土植物作爲基本的景觀構成元素,隨着季節交替,景觀也隨之產生豐富的變化。不僅是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景觀效果,也使人與自然的關係恰當的融合到校園的整體環境之中,激發了人們在其中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瀋陽建築大學的師生根據季節變換組織插秧、收割等活動,並邀當地的中國小生參觀稻田景觀,充分體現了參與性在場所空間中的不可或缺。

2.3明確校園的使用人羣

在大學校園中人的基本行爲大致可分爲:學習、研究、活動、生活四種類型,而產生這些行爲對環境的需求各不相同,根據馬斯洛的人類需求與心理髮展理論,需求層次欲高所涉及的社會環境欲廣。而心理學家列文則指出,人的行爲是人的需要和環境兩個變量的函數,行爲是人自身動機或需要作出的反映,其受到周圍客觀環境的影響。例如,具體功能性的使用更多是涉及到不同類型建築的內部空間,而交往、運動則可能更多地使用戶外空間。可見,空間影響着人的種種活動,並對人的行爲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3.結語

現代大學校園空間結構組織日益複雜,校園景觀設計也成爲了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如何營造出符合師生需要的校園環境無論是對於設計人員還是以後的使用者都具有着深遠的意義。因此,校園景觀在整體規劃設計的基礎上,應充分考慮校園環境對師生行爲模式的影響,充分了解在不同環境、空間、場所中的行爲特徵和行爲規律。從師生的心理需求出發,營造宜人的校園空間環境。

設計心理學12

色彩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會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例如,色彩可以使人的時間感發生混淆,這是它的衆多魔力之一。人看着紅色,會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長,而看着藍色則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短。請兩個人做一個實驗,讓其中一人進入粉紅色壁紙、深紅色地毯的紅色系房間,讓另外一人進入藍色壁紙、藍色地毯的藍色系房間。不給他們任何計時器,讓他們憑感覺在一小時後從房間中出來。結果,在紅色系房間中的人在40~50分鐘後便出來了,而藍色系房間中的人在70~80分鐘後還沒有出來。有人說,這是因爲紅色的房間讓人覺得不舒服,所以感覺時間特別漫長。確實有這個原因,但也不盡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時間感會被周圍的顏色擾亂。 ——

爲什麼包裝紙箱多爲淺褐色? ——

包裝紙箱之所以多爲淺褐色是因爲它是利用再生紙製造而成的,保持了紙漿的原色。包裝紙箱可以說是廢物回收再利用中的佼佼者,八成以上的包裝紙箱都會得到回收再利用。

然而,包裝紙箱多用淺褐色的理由並不僅僅只有這一個。這和心理重量也有着緊密聯繫。最近,除了淺褐色之外,白色包裝紙箱也多了起來。某些大型物流公司已經把自己的包裝紙箱統一爲白色。淺褐色可以使人感覺包裝紙箱的重量比較輕,而相比之下,白色的就更輕了。使用包色紙箱包裝貨物,可以減輕搬運人員的心理負擔。再有,白色看起來也比較整潔。

包裝紙箱可以循環再利用,從而減少環境破壞,減輕環境的負擔。不僅如此,淺色的包裝紙箱還可以減輕我們的心理負但。

設計心理學13

設計心理學一套共有四本,這本設計心理學是日常的設計,還有另外三本書還沒有來得及讀,分別是:與複雜共處,情感化設計,未來設計。

通讀全書,個人感覺作者並非在討論某一個問題和某一個設計的祕訣和方法,而是傳遞一種希望透過表象,直達用戶內在需求的關懷,那就是抓住本質,抓住用戶需求和事實發展的最本源。

開篇道,如果在旅館裏弄不清怎麼開關水龍頭,或者面對不熟悉的爐竈或電燈開關時,即使再聰明的人也會手足無措。唐納德。A。諾曼大膽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設計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和心理。對於我,讀了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在平時的生活中,我都會留心觀察身邊的設計,發現好的設計,當然也會各種吐槽那些不好的設計。

書中也講到了心理學的概念,也就是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一門理論課,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學科,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是把人們心理狀態,尤其是人們對於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於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造過程中的心態。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反過來在作用於設計,起到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

所以對於學設計來講,是很有必要去讀下有關心理學的書籍的,這樣的話有助於我們的專業的提升的因爲設計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爲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創造性活動。

像《設計心理學》這本書表述的那樣,設計師和客戶都不是最終用戶,我們不能瞭解每一個用戶的想法,每個事物的原理,然而我們可以學會抓住設計的本質、還事物以本源,這樣即使世界變幻莫測,時代腳步永不停息,設計卻也將會是永恆的。

設計心理學14

摘要:本文就心理學的基本知識,以建築與人的心理關係爲例,探討了心理學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指出應在建築設計中遵循環境心理學手法,以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建築設計;心理學;人

建築設計,是指建築物在建造之前,設計者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並使建成的建築物充分滿足使用者和社會所期望的各種要求。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心理是人的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情感、意志、性格、意識傾向等心理現象的總稱。本文就以空間、光影、心理中的形象記憶爲切入點對大教東4進行分析。

1空間的糾結體驗——桌椅設計的不合理部分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由長度、寬度和高度表現出來。而建築空間是爲了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的需要,運用各種建築主要要素與形式構成的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統稱。在感受大教東4的各種感官上,筆者表現出的是一種糾結的體驗。一方面,圓滑木質的課桌在嗅覺和觸覺上給人以舒適、適宜從事思考和伏案的筆頭工作的感覺;另一方面,窄長的桌面視覺體驗,又給筆者一種不利於正常的上課作業活動的感覺。

具體而言,就是桌面的寬度不利於課本、筆記本、文具等上課必備工具的正常擺放,且每人間隔的寬度不利於字跡書寫。爲此,筆者對此桌面進行分析後瞭解到,其一,由於桌面長度較長,視覺對比顯得寬度窄;其二,桌面採用連成一排而非個體的獨立方式,給筆者一種私人領地受到侵佔的感覺。故會有空間不利於正常上課作業的感覺。領域性是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爲取得繁衍生息等生存條件而圈定一定範圍的行爲習慣,這裏主要指在室內環境中學習不被幹擾或妨礙的心理範圍。

人類學家赫爾在對動物的環境和行爲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人際距離的概念,根據人際關係的密切程度,行爲特徵將人際距離進行區分。而根據實地考察瞭解到,相鄰座位的人際距離在450mm之內,這樣的人際距離給人領域受到侵佔的心理感覺。而工作間正常作業的桌面寬度的尺度標準爲400~500mm,大教東4的桌面設計也不符合其基本工作作業尺度。人的空間知覺包括形狀、大小、距離、遠近、方位、方向、知覺,生理器官的信息接收和大腦的生理機制,又常依靠環境的幾種參照取得定性和定量的認識。空間反映的開放性、封閉性、動感、靜感、險峻、雅秀、曠奧、幽靜,對人即客觀主體具有感染激發的作用。人的心理時空存在冗長、偏重、閉塞、壓抑、荒蕪、輕蔑、靈感等形式心理,可在環境設計中利用視錯覺進行心理調整。落實到具體建議而言,筆者想出的解決方案如下:在主體人的眼中,物理空間是有限的,而視覺空間、心理空間是無限的,形有斷而意相連。在距離遠近上採用在座位安排上兩人之間間隔一個空位,留下足夠的空間便於上課正常的作業活動,達到擴大空間感、減少壓抑感的效果。

與此同時,教學上則減少採用大教東4作爲大課的上課場所選擇。根據人流特點以曲線形式的牆面把人流引向某個確定的方向,利用空間的靈活分隔,向人們暗示另一個空間的存在,使人在不經意中沿着一定的方向或路線從一個空間依次走向另一個空間,增強流動感和空間滯留性。

在座位安排上,教室的師生座位安排如果是半弧形則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慾望,但現實中,講臺與學生的座位達到半弧形的效果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根據現實條件,一方面,儘量擯棄後排的座位使用率,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鼓勵講師走下講臺與學生儘可能多的人爲互動。

2光影體驗——玻璃頂蓋設計的不合理部分

光與影的體驗和感受是直接和強烈的。對光影的感知主要是通過視覺獲得的,但是其他知覺可以感受到視覺看不到的光線。爲此,筆者查閱光影方面的資料瞭解到,人們爲了能夠清晰地思考,對光影的感知依賴天氣的明暗變化和銳利的視覺。思考通常與空白的心智和非集中的視線結合在一起。沒有變化的明亮光線,如同均質和沒有變化的空間,它削弱了存在的體驗,抹去了場所的感覺,使想象變得遲鈍。

人的眼睛更適合微弱的光線,而非強烈的日光。在如今,光線似乎僅是數量問題,窗戶也失去了中介和調節、關閉與開放、內部與外部、私人與公共、陰影與光線這種二元世界的重要作用。首先,除了眼睛可以感受到的光線,皮膚也是感受陽光的重要器官,大教東4的玻璃頂蓋設計在晴天直射下方座位,會使皮膚產生灼熱的感覺。而福州的夏季又被冠以“四大火爐之首”,玻璃下方的座位成爲教室的高溫區。

就小環境而言,不利於正常的室內作業活動。其次,就利於眼睛的健康和適合思考的光線而言,大教東4教室中偏後方的玻璃頂蓋設計,晴天有強烈的陽光照射,一方面光線不適合思考;另一方面,不利於眼睛的健康。最後,教室的窗戶設計上,採用了大面積的玻璃窗,更是剝奪了建築的親切和私密性,在沒有窗簾遮擋的情況下,使得教室的環境給人一種“被迫生活在一種公共的環境中,本質上說就是我們被迫地離開了家園”的感覺。此設計忽略了以人爲本的設計本質,忘記了人們需要暗光的事實,忽略了微光可以給予人安詳的氣氛。

對於光影設計得不合理的部分,建議改造頂蓋的玻璃設計,即將玻璃換成不透光材質,解決陽光照射帶來的不舒適感。另一方面,光源強烈的地方給人的感覺往往是視覺的中心,會提升焦點和注意力。

3藍色的形象記憶——環境顏色的不合理部分

記憶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是人腦對世界刺激的信息儲存。其分爲動作記憶、情緒記憶、形象記憶和語詞記憶。其中,形象記憶是最普遍、通用的一種記憶形式。藍色給人憂鬱的感覺,而藍白相間又喚起了筆者對醫院的記憶。藍白相間的'病號服,白色的牀單,藍色口罩的醫生,治療室玻璃治療室內的藍色窗簾。

人們具有記憶和想象場所的內在能力。感知、記憶和想象不斷地相互作用。而藍色窗簾和醫院相互聯繫的想象在筆者的腦海種則不斷地交織,產生強烈的抗拒和不安全感,甚至可以回想起醫院裏牙科的味道。教室中的色彩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有助於促進教學的活力,使環境更富於人情,避免了白牆黑板的冷漠感。

色彩作爲一種環境語言,以一種信號的形態出現,對不同教室、不同場所的特徵進行了表述。爲了減少學生對陌生教室環境的疏離感,色彩能夠在複雜的教學空間中獨闢蹊徑,給學生提出現代教室的明確結構,從混亂的氛圍中脫穎而出。

對此,筆者調查了大學城的各個高校瞭解到,教室大部分都是整齊劃一的“工廠式灰色系”,而高等教育需要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工廠式灰色系”不免給人整齊劃一,統一的心理暗示,不利於思維的拓展延伸。木質的黃色與淺綠色的搭配則可以滿足冷靜的思考,避免僵化的思維考量。因此,建議窗簾的顏色選擇淺黃偏白的色系,而教室的牆壁刷成淺綠色。

4綜合的知覺與整體的體驗

心理學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存在於建築設計的每一個角落。通過調查北區教學樓大教東4這一小環境,筆者感受到的是知覺體驗的綜合性和全面性。這種糾結的體驗將建築和空間作爲一種動態的知覺,令筆者感受到建築設計需要考慮的心理學細節是微小卻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劉懷敏.人體工程應用與實訓[M].東方出版中心,20xx.

[2]沈克寧.建築現象學[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

[3]陳喆.建築倫理學[M].中國電力出版社,20xx.

[4]道格拉斯山德圖奇.哈佛大學人文建築之旅[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xx.

設計心理學15

摘要:近年來,心理學發展迅速,行爲心理學更是被應用於社會諸多領域,在解釋和觀察某一現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在園林設計中,行爲心理學同樣應用廣泛。本文將從行爲心理學的本質出發,探討了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築行爲心理學論文

園林的所有設計都是基於人的行爲與心理上的實踐與反映,要想尋找更爲合適、科學的人類居住方案,居住地的綠化、公共綠地的設計和佈局都是未來園林設計的方向,而行爲心理學在這方面的運用,可以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一、景觀佈局離不開行爲心理學的指導。

1、行爲心理學在私密空間選擇上的應用。

心理學家認爲,人對私密空間有着不同的特殊要求,大致分爲3種:第一種是一個人獨處的私密空間,即沒有任何外界干擾的空間;第二種是按照自己的願望達成的某種環境,例如,在自家後院建立一個親友相處的花園;第三種是個體在人羣中不求聞達、隱姓埋名的`隱士傾向。爲了滿足人們對私密空間的要求,設計師充分考慮行爲心理學的原理,採取圍合的方式,在私人院墅內建立私密的空間,滿足主人對私密空間的要求,而在公共場合和城市的居住區、廣場也會建立半封閉、封閉式的私密空間,在這個空間內,人們可以在喧囂的城市中滿足自己對私密空間的要求。

2、行爲心理學在穩定、安全性空間選擇上的運用。

每個人都需要佔有和控制一片自己的空間領域,這個領域可以爲其帶來安全感和滿足感,同時,在此領域中,人也能更好地交流協作,完成每天的工作和任務。人們認爲領域的不同顯示着這片領域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爲了滿足人們這方面的空間需求,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很好的例子,利用建築將不同的個體分割開來,而同時又利用植物將不同的家庭分割開來,這樣可以爲主人帶來隔離後的穩定性和安全感。

3、行爲心理學在經濟實用空間上的選擇應用。

園林建設中的投入與觀賞效果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如何減少成本,將資金運用到最佳的地方,從而使得園林能夠更加具有價值,它一直是一個好的園林設計必不可少的課題,行爲心理學爲我們提供了一定的科學方法和原理。實用性空間的利用就是減少成本的關鍵,而實用性空間一般爲樹園、草藥園、科普園、專類園等,在這些特殊的空間中,能夠增加人們學習和認識大自然的機會,使參與者獲得滿足感和充實感。另外,也存在許多實用性場所,如冠蔭樹下的樹壇能夠提供人休息;草坪開放能夠讓人在其中活動;設計花園和園藝設施,使遊人可以動手參與園藝活動;用灌木作綠籬可把大場地細分爲小功能區,既能擋風、降低噪音、隱藏不雅的景緻,形成視覺控制,又也能使人們接近、欣賞植物的姿態。

二、植物景觀的合理配置離不開行爲心理學的應用。

1、有序性設計。

有序的植物景觀意象是整個環境意象的框架。在道路景觀中體現頗多,園林道路應該明確其貫通性,起到強烈的引導性和方向感,形式上或曲或直、或平或崎,即使是在遷回的通幽小徑也有明顯的規律性,向人們暗示前方會別有洞天,吸引人們前進。

2、園林邊界設計。

邊界有虛隔和實隔之分:虛隔,如草坪與遊路邊界可以用球形灌木有機散植,形成相對模糊的邊界,起到空間界定作用,不過分阻隔人與自然的親近;實隔,通常用成排密實整形的綠籬對邊界進行圍合,創造出2個不能跨越的空間,有效引導人流實現空間轉換。

三、行爲心理學在園林設計其它方面的運用。

1、園林鋪裝中的應用。

鋪裝設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設計,裝塊的大小、顏色,與周圍環境的配合都特別講究。爲了滿足不同的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不同類型的園林景觀設計中採用各種鋪裝形式,吸引遊人的注意力。如老年人喜靜,性情沉穩,好回憶往事,視覺需求中以視覺經驗爲主,與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離。

2、雕塑小品中的應用。

雕塑小品也是園林設計的重點,雕塑小品起到點綴、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爲了體現地方特色,設計師們常常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如指示牌、廣告牌等都體現着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佈置得當能夠美化廣場、展示文化、陶冶情操。園林景觀中的小品設施,如閱報欄、電話亭等直接影響着景觀的形成,不論在造型上還是在色彩上都要與整個景觀相協調。另外,在天氣變化後和季節更換後,也要及時修改這些小品的風格和色調,重點是體現特色和融入周圍的環境,以此來體現美感和設計師的良苦用心。

四、結語。

園林設計是一門浩瀚的藝術之海,而行爲心理學的運用爲我們指明瞭一些方向,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與各個學科緊密結合是未來園林設計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章鎮強.淺析行爲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xx(11)

2、王宇.初探行爲心理學在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2)

標籤: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