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個人範文 > 心得體會

備戰考研心得體會3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備戰考研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備戰考研心得體會3篇

備戰考研心得體會1

一、高等數學

同濟六版高等數學中除了第七章微分方程考帶號的伯努利方程外,其餘帶號的都不考;所有“近似”的問題都不考;第四章不定積分不考積分表的使用;不考第八章空間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第九章第五節不考方程組的情形;到第十章二重積分、重積分的應用爲止,後面不考了;

二、線性代數

數學二用的教材是同濟五版線性代數,1—5章:行列式、矩陣及其運算、矩陣的初等變換及其方程組、向量組的線性相關性、相似矩陣及二次型;

三、數學二不考概率與數理統計

研究典型題型

對於數二的同學來說,需要做大量的試題。即使在初始階段,數二的很多同學都在對典型題型進行研究,問題在於你如何研究它,我認爲應該對典型題型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研究。面對一道典型例題,在做這道題以前你必須考慮,它該從哪個角度切入,爲什麼要從這個角度切入。

做題的過程中,必須考慮爲什麼要用這幾個定理,而不用那幾個定理,爲什麼要這樣對這個式子進行化簡,而不那樣化簡。做完之後,必須要回過頭看一下,這個解題方法適合這個題的關鍵是什麼,爲什麼偏偏這個方法在這道題上出現了最好的效果,有沒有更好的解法。

就這樣從開始到最後,每一步都進行全方位的思考,那麼這道題的價值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掘。學習數學二,重在做題,熟能生巧。對於數學的基本概念、公式、結論等也只有在反覆練習中才能真正理解與鞏固。數學試題雖然千變萬化,其知識結構卻基本相同,題型也相對固定,往往存在一定的解題套路,熟練掌握後既能提高正確率,又能提高解題速度。

訓練解答綜合題

此外,還要初步進行解答綜合題的訓練。數學二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綜合性強、知識覆蓋面廣,近幾年來較爲新穎的綜合題愈來愈多。這類試題一般比較靈活,難度也要大一些,應逐步進行訓練,積累解題經驗。這也有利於進一步理解並徹底弄清楚知識點的縱向與橫向聯繫,轉化爲自己真正掌握了的東西,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觸類旁通。

同時要善於思考,歸納解題思路與方法。一個題目有條件,有結論,當你看見條件和結論想起了什麼?這就是思路。思路有些許偏差,解題過程便千差萬別。考研數學複習光靠做題也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應該通過做題,歸納總結出一些解題的方法和技巧。

考生要在做題時鞏固基礎,在更高層次上把握和運用知識點。對數學習題最好能形成自己熟悉的解題體系,也就是對各種題型都能找到相應的解題思路,從而在最後的實考中面對陌生的試題時能把握主動。

做參考書上的練習題

考研試題與教科書上的習題的不同點在於,前者是在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的綜合應用,有較大的靈活性,往往一個命題覆蓋多個內容,涉及到概念、直觀背景、推理和計算等多種角度。因此一定要力爭在解題思路上有所突破,要在打好基礎的同時做大量的綜合性練習題,並對試題多分析多歸納多總結,力求對常見考題類型、特點、思路有一個系統的把握。

解題訓練最好按題型進行分類複習,對於任何一個同學而言,都可能有自己很擅長的某些類型的題,相反的,也有一些不太熟悉或者不會做的題型,這在複習的過程中也當有所側重。

第一遍複習的時候,需要認真研究各種題型的求解思路和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對自己的強項和薄弱環節有清楚的認識,第二遍複習的時候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自己不擅長的題型的練習了,經過這樣兩邊的系統梳理,相信解題能力一定會有飛躍性的提高。

備戰考研心得體會2

就比如現在吧,已經有的同學開始準備明年的研究生考試了,而且已經準備了一個多月了。可能現在有的同學聽到這個消息,內心會有一絲緊張,“人家都已經開始了,而自己還沒有做好計劃呢,怎麼辦呀?”實際上產生這種心理呢,很正常,但是卻沒有必要過於擔心,準備時間的長短,並不能夠決定你在考研過程中的好壞!你準備時間長,考研就一定能考高分嗎?準備的時間短,考研就一定考不好嗎?當然不是這樣,準備時間的長短,只是影響考研成績的好壞一個比較小的`因素,真正決定你考研的因素就是——效率!

學習效率是我們自從上學以來就經常聽老師說到,高效率的學習要比長時間的學習所得到的知識多一些;特別是在備戰考研的過程中,一些學生總是以爲自己在教室帶了一天的時間,就以爲自己學了一天,可是有沒有想過呢?在這一天的時間中,你真的是一直都在學習嗎?在這期間,你看手機花費了多久,走神又花費了多少時間?所以說在準備考研的時候,效率是第一位!

那些現在已經爲了明年考研而做準備的學生,這樣算起來備戰考研的時間很長,不過呢一般準備越早的人,學習效率一般不會很高,當然也有那種一直高效率學習並且堅持到最後的學生,不過只是少數罷了!小木也曾見過那種專升本的學生,然後一直努力學習,最終考到了重點高校的研究生,但是人家那種毅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所以小木認爲,大家在準備考研的時候,不要認爲準備的時間越長就越好,而是要看你在準備的過程中,你的效率高不高,纔是決定你備戰考研的關鍵!

備戰考研心得體會3

我參加過兩次考研,第一次在XX年,考北航計算機研究生:第二次,考西工大,XX年研究生。兩次考研,第一次312,第二次356。我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希望能幫助大家。

XX年的計算機,總分356,數學121,專業96,英語56,政治83。我自己是XX年畢業的,工作一年後參加考研。其實這個分數自己還是比較滿意的,專業課比自己預想的低了些。

先說一下數學吧,121分,不高也不低,相信如果考計算機,考中國任何一所大學都不會拉分。現在全國聯考計算機,可以說得數學者得天下,那麼數學的複習就顯得很重要了。考研的時候,總會有人問“李永樂或者陳文燈的書,你做第幾遍了”我可以回答,我一遍都沒做過。考研是一個很基礎的東西,所以,要抓住最基礎的問題,那就是課本,也許很多人戶屑於課本,覺得太簡單,那就大錯特錯了。首先,你應仔細的看課本,每一個概念,每一個例題,每一道習題,這是你以後成功的保證。對於概念,定理,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可以知道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能做到合起書,將一個個定理在草稿紙上推導出來,知道書中各個章節的順序,並且知道他們之間的聯繫。說得誇張一點,你可以默寫出書中各個章節的標題,包括小標題。如果你能做到以上的,你的概念和理論就沒有一點問題了。再說例題,課本上的例題很簡單,但是很典型,最簡單的例子最容易說明最重要的問題,你就不會被繁瑣的解題步驟弄的不知道例題到底想說明什麼。舉個例子,在一階導數的例題裏,仔細看看,你就會發現,例題中包括所有的求導方法。也許,你自己卻從未意識到,還在看考研參考書裏的分類,永遠記住,課本是最好的參考書。最後說習題,書上的習題,相信沒有多少考研的人每一道題都認真做過。但是,習題,就如同例題,簡單,但是最能要你明白你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

所以,對於課後習題,你用過仔細認真的去做每一道題。會做並能做對每一道題是最基本的要求,你還要明白你所做的每一道題是考察你什麼知識點,用的是什麼方法,可以嘗試在習題旁邊寫上出題人的意圖。能做到以上3點,可以說你就擁有一個很好的基礎了。高數,線代,概率,這三門課是一樣的。線代,其實最簡單,如果你能不看書推到出每一個定理(如果能,你就知道他們之間的聯繫,那思路一定會很清晰),那麼我想如果你不會做的題,那90%的人肯定不會做。概率,看起來公式太多,很難記住,同樣,推導每一個公式,平時練習的時候做到不看書查公式,查定理,忘記了或者記不住了,就推導。

慢慢你就會發現,你都可以記住了,即使考試一緊張忘記了,也能用很短的時間推導出公式了。曾經在考研論壇上看到過,剛開始複習的時候覺得高數簡單,線代和概率太難。隨着複習的深入,就會發現線代和概率是那麼的簡單,高數有點難,這就對了。我覺得課本至少看兩遍,一直看到,閉着眼,能回想起書中的每一個知識點。

當然,根據自己的基礎,如果你還覺得哪些知識點薄弱,那就多做習題,不要把盲點留到最好。在複習課本的時候就可以做真題了,我選的是黃先開的那本歷屆數學真題解析,將近xx的`數學真題分章節講解,練習題也是真題,不過不是數一的。認真的做每一道題,然後思考出題者的意圖,這一點很重要。

大概10月份的時候,我就複習玩了。可以模擬考試了,那本書後面有數學的xx真題,那幾張白紙,在白紙上寫答案,3個小時做完。然後對答案,自己給自己打分。可以發現,前xx到前XX年的題很簡單,基本可以做到140,後XX年難點,但不會低於120分。

將自己做錯的題分析一下,看看爲什麼做錯了,是自己不細心還是方法不對還是壓根就不會,認真總結錯誤的原因。第一遍模擬考試做完以後,將自己做錯的題目再做一遍,然後就可以只做最近XX年的題目,同樣的方法,再做一遍,相信這個時候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擔心數學了。平時我模擬做真題都是130分以上,最後考了120分,還算不錯。數學,是很細心的,所以你要從一開始就培養自己細心做題,踏踏實實一步一步的寫,考試的時候纔不會犯錯誤。

選擇,填空,最多隻能錯一個,不然你一定不會高分。我始終堅持一點,會做的題目一定不能失分,我可以有不會做的題目。這樣,考試也就沒壓力,還能拿高分。在這裏告誡各位,做題一定要大腦清晰,不要拿到題就夢着頭做,要不了最後你還是覺得自己很多東西都不會。做題不在多少,一定要注重質量。到11月份以後,我基本上兩天做一份真題,也就花3個小時來複習數學,這樣纔有時間複習專業課。隨偶時間不多,但是最後卻感覺有點簡單,自己都有點擔心,不過後來看來是多慮的,一定要相信自己。

這是我的數學複習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最重要的兩點,一是頭腦清晰,一是仔細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