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聘才頭條

勿讓慢就業變成真蹉跎

每年都有很多的大學生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並且大部分人走上了工作崗位。然而,始終有一部分人不急於就業,也不打算繼續讀書深造的人。他們就是“就業慢的人”。

勿讓慢就業變成真蹉跎

“你說說這孩子,一天到晚就是和朋友閒逛、瞎聊,也不見她去找工作,可把人急死了。”說起即將大學畢業的女兒,樊大姐忍不住的“吐槽”說。

我想,像樊大姐女兒這樣,大學畢業後,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告別傳統的“畢業就工作”模式,選擇遊學、支教、休整或做創業準備,慢慢考慮人生道路。他們被美其名曰“慢就業一族”。

畢業季萌生慢就業一族

年底是應屆畢業生進入求職關鍵期,很多即將畢業的學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但樊大姐的女兒並沒有這樣做,她告訴記者,由於大學聯考分數不理想,無奈之下就選擇了不感興趣的文祕專業。上了大學之後也曾想過換專業,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後來也放棄了。畢業季來臨,同學們隔三岔五地輾轉校園、人才市場等各種招聘會,她也去參加過幾次,但是發現依自己的條件頂多也就是做個客服或者商場導購之類的職業,這不免令人心灰意冷。“那些職業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也不想再去招聘會受打擊,但是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我只想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思考未來的人生之路究竟在哪裏”欣悅說。

與欣悅還在尋找人生定位不同,懷遠從大三起就立志做一名創客。“我就是想自己創業,大學這四年,我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生活費都是自己掙的”他頗有點兒驕傲地說,但是他也清晰地認識到,創業之路並非一片坦途。“我現在做的就是接受創業培訓,尋找好的創業項目。第一步必須得踏好踏穩對吧?這不能着急,得慢慢來。”

我國某知名人力資源機構的'調查顯示也印證了慢就業一族的萌生:通過對比近年5屆的大學畢業生中未就業人羣分佈比例發現,最近5屆的畢業半年後未就業大學生,繼續找工作的比例逐漸降低,而“待定族”(指調查時處於失業狀態且不打算求職和求學的大學畢業生)比例則呈現上升的趨勢。

慢就業之後還應順利步入快節奏

如果說慢就業是真正就業前的一段緩衝時期,但它也可能走向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從多年的畢業生指導工作經驗看,的確有很多大學生順利度過慢就業這段緩衝期,最終走上就業崗位,但是也有個別大學生愈發消沉,畢業五六年還沒找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從慢就業一族逐漸轉變爲“啃老族”。她認爲,長時間呆在家裏無所事事會改變人的心態,削弱人的鬥志,長此以往,幹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奮鬥進取的精神越來越弱。因此,在慢就業時期,畢業生們應該做好職業規劃,無論是創業準備還是出國留學等,都應該有目標有步驟,而不能任由自己無所事事。

所以建議說,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應該區別對待慢就業的不同情況,對有創業意向的學生積極提供幫助支持;對有迷茫情緒的學生,可藉助人力資源機構或專業職業規劃師對他們進行輔導,幫助他們依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知識進行職業規劃;對那些對就業有消極畏難情緒的學生,更應該及早進行心理干預,鼓勵他們積極應對就業大潮,再輔以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砝碼”,幫助他們順利步入職場。她提醒年輕人,不能讓慢就業的時間過長,一旦思考清楚未來就要立刻付諸行動,纔不至於蹉跎了大好時光。

慢就業折射青年人就業觀念變化

與樊大姐的急躁形成反差的是,她老公並不反感女兒的選擇,“學習十幾年了,可以讓娃暫時休息放鬆一下,反正家裏又不等着她賺錢養家,對女兒能沉下心來思考將來我還是很支持的”他表示,緩一緩並不等於就是不思進取,思考清楚了反而對於前行更加有幫助。

有社會學家認爲,“慢就業”折射了青年一代就業觀念和人生觀、價值觀的變化,他們在追求自身價值實現的同時,也更加註重內心體驗。同時,由於不用揹負家庭經濟負擔而使得慢就業成爲可能,因此應該說慢就業是時代和經濟給予年輕人的機會和優勢。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只要不影響他人,並得到家庭的支持,“慢就業”就無可厚非。此外,家長也不必過分焦慮,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和選擇,就是給他們更好的未來。

我省某高校畢業生指導部陳潔老師說,家庭、學校和社會都不應對選擇慢就業的學生橫加指責,而是要理性客觀看待這一現象。只要是學生能真正有效利用這段時期,梳理好情緒,做好走向就業崗位的各項準備,我們就應該理解幷包容他們。

標籤:蹉跎 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