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跑圈子秧歌的調查報告

內容摘要:漢族民間舞蹈在內蒙古統稱社火,是農村、城市人民羣衆在節日和聚會期間,進行歡慶娛樂的主要形式。秧歌在包頭地區,有流可查,無緣可考。這是由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生產和民族生活等歷史與社會原因所決定的。格亥圖村跑圈子秧歌是當地人民羣衆最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文章通過闡述田野調查中的記錄,進一步揭示地方性音樂文化的價值所在。

跑圈子秧歌的調查報告

關 鍵 詞:民間藝術 格亥圖村 跑圈子秧歌 田野調查

民族音樂學的研究工作一般分爲田野工作和案頭工作兩個階段。在進行民族音樂的調查研究時,音樂工作者很注重實地採風這一環節。田野工作又稱爲現場工作,指爲了獲得研究資料,親自到特定音樂文化發生的環境中去做調查。因此,田野工作是一項複雜而細緻的科學研究工作。跑圈子秧歌,作爲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主要流佈於包頭市格亥圖村,筆者通過對這一民間藝術的實地採風研究,進一步揭示這一地方性音樂文化獨特的人文藝術價值。

一、調查之緣起

在包頭,秧歌是本地最有吸引力的社火之一。每到正月十五前後,不論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會出門看熱鬧。每到這時,大街小巷都圍着秧歌隊在鬧紅火。小時候,由於家家戶戶都是平房,秧歌隊容易進入巷子裏,所以他們一般都走街串巷地表演,有時到一個大戶人家的大院裏圍着表演,那時,筆者還經常跟着扭幾步。隨着年齡的增長,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還照樣去看熱鬧,但對秧歌的本身源流有了新的提問。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爲調查地,除了考慮到熟悉這裏的情況外,還考慮到這裏是我國蒙漢雜居的地方,具有自己獨特的東西,雖然秧歌不是發源於此地,但隨着時間的遷移,它流佈到此地已經生根發芽。通過初步研究秧歌,爲日後調查北方社火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田野調查之路

4月18日,農曆閏二月二十九,從包頭東河區到石柺區,路途中,從司機那裏瞭解到了當地人民心中的跑圈子秧歌。 汽車在石柺區的鎮裏停了下來,從鎮裏到格亥圖村子大概還有五里路,筆者和嚮導一起徒步向村子走去。

來到村子裏,我們見到了格亥圖村的老村長,老村長見到我們非常熱情,講述了格亥圖村和跑圈子秧歌。

格亥圖村,包頭市石柺區國慶鄉的一個村子。格亥圖,蒙語爲“圈豬的地方”,格亥圖村地處山區,交通十分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它特有的封閉性。現有居民68戶,213人。 據老村長說,是先有格亥圖村,而後纔有“五當召”的,五當召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 若以此推算,格亥圖村的形成,最遲應在1749年之前,距今已有230多年的歷史。過去,格亥圖村被稱爲李家村。原因是這個村子的村民基本上都姓李。清朝時期,有李氏二兄弟從山西保德州來到這裏,哥哥叫李孝,弟弟叫李悌。兩人在走西口時,認爲這是一個風水不錯的地方,就決定在此定居,開荒種地,養豬餵羊,後又開小煤窯。李氏兄弟有四子,他們辛勤勞動,在此繁衍子孫,形成了今天的格亥圖村。他們的到來使格亥圖村一度中斷的`農業再次興起。在漢民族的影響下,一些靠近城鎮的遊牧民也逐漸轉向半農半牧或完全從事農業的定居生活。農業的發展,又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繁榮,來自各地的農民、商人、手工者乃至三教九流,根據不同的信仰習俗,審美心理和買賣競爭的需要,分別採用祭祀、廟會、行會、結社等組織形式,將各有特色的秧歌或自立門戶,或熔於一爐,在節日喜慶時表演。跑圈子秧歌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語境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跑圈子秧歌,顧名思義,它是從始至終保持了“跑圈子”的隊形,無論圈內表演哪一齣套子,外面的“圈”不變。表演中的隊形變化,當地人稱爲“場子”。舞蹈動作的變化是隨着表演者的場子變化而變。隊形的圖案極其豐富多彩,變化無窮,老藝人們也稱它爲“拉不斷”,即就像一根拉不斷的線。套子是指在跑圈子秧歌“圈”內,表演者進行表演的一些舞蹈動作。早期的套子,表演者只是簡單的扭跳,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他們不滿足於這種簡單的表演形式,於是結合自身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編成了一個個新的套子,每個套子反映一個內容。在不斷吸收、充實、演變和發展過程中,它的舞蹈語彙、技巧動作、程式套路日趨豐富。

格亥圖村的跑圈子秧歌最早依附於祭祀,其原始風貌所以能夠保留至今,是與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和不同歷史階段中人們的風俗習慣、審美觀點分不開的。由於當地生產手段的落後,加之清朝末年蔓延瘟疫,村民死亡慘重。在人們對科學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他們認爲這是神的懲罰,於是商量起來鬧秧歌,辦紅火,以此敬神,祈求免災消難。神,在當時人們心目中,也就是在萬般苦難之中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辦紅火,鬧秧歌,都是爲了求神保佑,久而久之,遂成民俗。隨着歷史的發展和人口增多,在格亥圖村,這種民俗也就成爲村民社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逢年過節,村民便組織起來進行活動。正月十三,村民們開始搭三官棚並迎喜神,正月十六秧歌結束,正月十七人們再把喜神送走,在這幾天中間主要是秧歌的表演。每當此時,部分祖孫父子,兄弟姐妹或者夫妻,同在一起演出,並且選出會首,作爲辦紅火的負責人,一切聽從他的指揮。在老村長的指引下,我們見到了當地著名的秧歌老藝人:會首李貴,藝人李恩、李華、李潤德、李禿子、李富亮、李芳。他們都是當年秧歌隊裏的骨幹力量,在秧歌隊裏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令人驚奇的是,有幾位老人,竟然是筆者收集到資料中的著名秧歌藝人。通過和這些老藝人的攀談,瞭解他們當年各自在秧歌隊的風采,使筆者真正看到了民間藝術在羣衆心中的地位,在農村娛樂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一次的田野調查過程很快結束了,雖只是一個開始,但它讓筆者真實地體會到了民間藝術爲什麼在農村能夠生根發芽,成爲民間的一枝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