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調查報告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評議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1

主任、各位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對市體育局開展工作評議的總體部署,從9月份開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祝美清帶領評議調查組,對市體育局20xx年以來的工作開展了評議調查。評議調查組以助推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爲目的,始終堅持依法辦事、講求實效的原則,精心組織。評議期間還深入餘干縣、鄱陽縣、萬年縣、信州區等地,通過實地調查、走訪座談、聽取彙報、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等方式,廣泛徵求了社會各界對市體育局工作的意見建議,並委託市審計局對市體育局20xx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評價

近年來,市體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自覺把體育事業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統籌、推進,堅持羣衆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積極進取,克難攻堅,砥礪前行,全市體育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大美上饒作出了應有貢獻。

1.全民健身蓬勃開展。市體育局深入貫徹實施《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積極構建以政府爲主體,體育社團爲主線,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爲骨幹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提出“週週有活動,月月有比賽”的工作思路。通過承辦上饒國際馬拉松賽等高水平羣衆賽事,組織開展廣場舞、自行車、太極拳等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羣衆體育活動,有效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不斷滿足了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提升了人民羣衆的幸福指數。

2.場地設施不斷增加。20xx年全市新建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x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x個。目前,全市體育場地數量x個,總面積約x萬平方米,各類全民健身站點共1317個。目前市、縣兩級體育部門還會同發改等部門編報各類體育儲備項目x餘個。秉承把市體育中心建設成爲“宜居城市的市民會客廳”的理念,進一步擴大市體育中心各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範圍,提高了場館利用率,提升了體育中心服務功能。

3.競技體育紮實推進。先後成立了4個省級單項訓練基地,爲培養選拔優秀運動員提供了基礎保障。同時突出重點,強化優勢,積極組織運動員備戰重要賽事活動,確保重點項目中的重點小項和重點運動員得到發展和提高。20xx年、20xx年,我市在全省青少年錦標賽中,皮划艇、體操、武術、游泳等項目都名列前茅。在20xx年全運會上,我市運動員獲得兩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在今年亞運會上,我市運動員熊雄在男子輕量級四人單槳無舵手項目比賽中奪得冠軍。

4.體育產業穩步發展。通過舉辦全國競走大獎賽、玉山斯諾克世界公開賽等國內外知名賽事,較好地宣傳上饒、推介上饒,提升了上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有力促進了“體育+旅遊”、“體育+文化”融合,推動我市運動休閒產業的發展。注重對各縣(市、區)實施“一縣一品”發展戰略的指導,推進了各縣(市、區)獨具特色的體育產業發展。上饒體彩分中心積極主動作爲,彩票銷售發行同比大幅增長。20xx年,全市體育彩票銷售達到6.84億元,超額完成了全年5.3億元的目標任務,在全省排名第2位。

5.人大意識不斷增強。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積極配合人大常委會的專題調研和主任會議成員視察中心城區全民健身場所等工作。高度重視市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建議、意見的辦理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積極辦,20xx年以來,承辦了1件人大代表建議,代表對答覆意見的滿意率100%。

二、主要問題和困難

調查發現,市民羣衆對我市體育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社會各界對體育工作滿意度不斷提升。但是,調查組也瞭解到,體育工作與新時代的要求、與人民羣衆的期望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

1.全民健身工作推進力度不大。一是全民健身專項經費投入不足,目前市本級每年僅安排20萬元,且大部分縣(市、區)未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將全民健身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二是全民健身宣傳不廣泛,侷限於“全民健身日”或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日常專題專欄宣傳較少,部分羣衆對《全民健身條例》等法律法規瞭解不夠。三是體育部門技術指導、服務跟進不足,引導羣衆參與健身、普及推廣健身項目的手段有限,部分社會指導員未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

2.設施建設與管理仍然不足。一是公共體育人均場地面積少,設施分佈不均衡。主要表現爲城市多、農村少,校園多、企業少;目前,我市人均場地面積1.39 ㎡,與《全民健身計劃》(20xx-20xx)要求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還有差距。二是體育場館和公共體育器材維護管理不到位。市體育中心等大型體育場館運營和維護成本大,在體育設施管理上,存在職責不明確、人員不到位、管理不規範的問題,影響了體育場館功能的發揮。三是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不高。市體育中心設施完善,功能比較齊全,但是離老城區較遠,交通不便,場館功能發揮不夠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空置浪費。

3.競技體育運動水平不高。我市作爲面積大市、人口大市,但是競技體育工作在全省排位靠後,這與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地位不匹配。一是競技體育總體實力不強,運動隊伍規模偏小,尖子運動員、高水平教練員少,優勢項目不多,嚴重影響了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競技體育的選撥面不廣,市本級主要集中在信州區等地,沒有積極主動面向市內、外選撥優秀運動員苗子。三是舉辦的部分重要賽事外包給各類體育協會承辦,部分賽制不太合理,選撥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體育產業發展相對滯後。一是體育實體產業少,全市的主要體育產業就是體育彩票,產業單一。二是產業發展配套政策不完善,思想觀念不新,現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商業運營措施不得力,以體爲主、多種經營創新不夠,服務體系不完善。三是體育與旅遊、文化融合還不深、聯繫不緊密,精品賽事、品牌活動不多,品牌效應不強,對產業的引領作用不力。

5.機關作風建設存在薄弱環節。一是市局領導幹部下基層調研少,對各縣(市、區)體育工作的指導不夠,與兄弟省市體育工作交流聯繫不多。市本級與縣(市、區)競技體育均衡發展的問題有待改進。二是部分業務科室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尤其是在開展大型體育競賽時,經常出現紕漏,如遺失運動員的申報材料和相關證件,導致不能及時註冊。三是一定程度上存在預算編制不夠嚴謹、無預算支出等問題。

三、意見和建議

當前,我市緊緊圍繞“打造大美上饒”戰略目標,積極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爲全市體育工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市體育局要依據我市獨特的區位、資源和旅遊優勢,充分發揮在全市體育工作中的示範、引領、帶動作用,着力推進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等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1.羣衆體育上抓住三個重點,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工作。一是抓法律宣傳。緊緊把握全民健身上升爲國家戰略的機遇,繼續加大《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的宣傳、貫徹和落實力度。要把全民健身工作作爲當前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任務,依法保障人民羣衆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基本權益,提高全民健身的參與度,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科學健身素養,形成崇尚體育健身的社會風尚。二是抓活動開展。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意識,建立羣衆體育活動聯賽機制,充分發揮社會指導員的作用,大力指導羣衆科學健身,積極開展“體育惠民”活動。在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適時推行工間操制度。三是抓體彩公益金的使用。要嚴格執行體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政策,及時撥付到位並加強監督管理,確保用於體育事業。

2.設施建設上抓住三個難點,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一是抓科學規劃。要堅持規劃先行,統籌市、縣兩級體育設施佈局,推進各級各類體育設施均衡配置,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立足城鄉實際,因地制宜,引導全民健身工程逐步向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場地設施轉移,在城市社區,積極配建休閒健身場地設施,着力建成15分鐘健身圈;在農村地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等項目,佈局便捷實用的健身設施。二是抓資金籌集。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全民健身“三納入”成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上級配套資金,貫徹落實上饒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增加公共體育場地面積。三是抓設施維護。要加強全民健身設施的管理維護,摸清底子、建立臺賬,定期對健身器械進行維護或更新。隨着市體育中心場館進入維護的階段,體育局應主動與市政府彙報,取得政府支持和關心,確保場館安全、使用正常。

3.競技體育上抓住三個關鍵點,加強體育後備人才培養。一是抓體校管理。加強體教結合,穩定和擴大運動員隊伍,提高教練員的科學訓練水平,科學設置運動類別,創新訓練模式,拓寬訓練渠道,提升後備人才培訓能力。要鞏固拓寬優勢項目,科學指導各地根據傳統優勢項目因地制宜開展競技項目,不求大而全,着力改變競技體育落後局面。二是抓賽事活動。要依託現有體育資源優勢,積極承辦國際、國內重大賽事,舉辦“本土化”體育賽事,以賽代訓、以賽促學,確保賽制合理、選撥公平。三是抓政策扶持。要積極制定獎勵政策,調動教練、家長、學生參與競技體育的積極性。在學校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體育課時間,擴大體育苗子的選撥面,加強對中國小生中體育特長“苗子”的發現和培養。

4.體育產業上抓住三個支點,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抓體彩銷售。要加強“體彩”網點從業人員的培訓指導,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彩票銷售,助推體育產業發展。二是抓場館經營。要提高大型體育場館的經營開發水平,盤活現有場館資源,擴大公共體育設施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範圍,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多層次、全方位開放利用。三是抓產業融合。依託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加強體育與旅遊、文化、農業、科技深度融合,與旅遊等部門相互聯動,整合資源,開發以運動體驗、運動休閒和重大賽事觀賞爲主要內容的體育旅遊項目,打造具有紅色、綠色、生態、科技等特色的體育小鎮。

5.作風建設上抓住三個環節,營造幹事創業良好氛圍。一是抓廉政教育。多組織幹部職工學習《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定期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警示黨員幹部職工,時刻保持警惕。二是抓工作效能。突出問題導向,着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問題,號召職工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比盡職,在履行本職時比學趕超創模範,在服務羣衆中提能增效優服務。三是抓監督檢查。加大對各縣(市、區)體育工作的指導和考覈,加強局機關內部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強化擔當意識,轉變服務理念,靠實工作責任,抓好重點工作,確保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2

按照區人大常委會專項工作評議活動安排,8月至9月,評議調查組對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組先後深入到各鎮街衛生院、區直醫院、部分村居,發放了調查問卷,分別召開了人大代表座談會和鎮街、村居幹部座談會,走訪了部分參合農民羣衆,徵求了有關方面的意見。現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政府及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紮實開展工作,報銷比例逐年提高,農民參合率達98.34%,促進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平穩運行,提高了農民羣衆醫療保障水平,受到了廣大農民羣衆的普遍歡迎。主要特點是:

(一)領導重視,部門協作,新農合基本履蓋全區農民。爲了加大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切實保障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區、鎮(街道)兩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把其作爲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區政府成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編制爲副科級事業單位,專門覈定了人員編制,連續兩年爲區新農合辦考選2名本科生。區財政每年都把區新農合辦公經費列入年度預算,還撥專款爲區新農合辦配置了全市首輛監管專用車。鎮街政府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按照屬地化管理要求,組織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動員、資金籌集、費用報銷和數據統計工作,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進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宣傳和健康知識普及,注意總結本地區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受益事例,使農民真正認識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和好處。目前,我區參合農民已達到21.49萬人,參合率達98.34%。

(三)改善設施,提高服務,醫療衛生事業加速發展。一是農村醫療衛生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今年,區政府撥付專款45萬元,實施了張山子和馬蘭衛生院國債扶持改擴建項目續建工程。健全完善一箇中心、四個站配套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區政府已全面完成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任務,三年共建成標準化衛生室110個,順利通過了省級驗收。二是提高了農村醫療機構的管理水平。區、鎮普遍加強了對定點醫院的管理,實行定期檢查制度及醫療信息公示制度,促進了定點醫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促進了服務水平的提高。區人民醫院總投資1000萬元、總建築面積爲7000平方米的外系病房樓投入使用。啓動了區中醫院老年託撫中心工程項目建設。同時,通過不斷加強衛生技術人員培訓、開展城市支援農村衛生,加強衛生院服務能力建設和區、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長期而複雜的社會性工作,區政府及主管部門雖然做了許多工作,積累了一定經驗,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新農合宣傳工作還不深入。20xx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澗頭集鎮試點以來,雖然區、鎮逐年加大了新農合政策宣傳力度,但宣傳和引導工作尚不夠深入,極少數鄉村幹部對新農合政策落實不重視,自身政策不熟悉,無法給羣衆正面宣傳,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羣衆對新農合不是很瞭解,對具體政策知之甚少,哪些病能報,報銷比例是多少,以及報銷手續、用藥目錄等還不瞭解、不清楚。

(二)新農合政策尚不完善。一是報銷比例還需要進一步調整,使其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二是用藥目錄限制過死。目前,我區村級衛生室用藥目錄僅爲250種左右,不能滿足羣衆的看病需要。三是報銷層級設定較複雜,羣衆具體辦理很麻煩。四是定點醫院審覈結算人員構成不夠合理,審覈結算程序、告知制度的執行不嚴格。

(三)醫療服務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由於多年的.欠帳,部分合作醫療定點單位的衛生基礎設施比較差,房屋老化、設備陳舊、服務功能不健全等問題較爲突出,近兩年雖有所改善,仍不能適應農民羣衆日益提高的就醫需求。二是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專業技術人才,鎮(街)醫院醫務人員學歷低,專業技術水平不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不能滿足農民羣衆的基本醫療需求。

(四)管理體制還需理順。新農合是政府主導的醫療保障制度,各級政府是新農合管理的主體。但我區管理體系仍不完善,鎮、村兩級只負責每年的籌資任務,平時對新農合缺乏監督管理,沒有固定的工作人員,無辦公場地、無辦公經費。現在鎮街新農合醫療管理都由鎮街衛生院代管,這樣就出現了醫院管醫院、醫院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局面。新農合網絡化管理程序尚在運行初期,需及時進行完善規範。

(五)違規違紀現象還時有發生。一是冒名報領醫療補助。由於身份確認措施不力,未參保的羣衆在需要時可以借用親友的證件住院治療和報銷費用。二是部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執行新農合政策中存在趨利行爲,只顧追求自身經濟利益,對證(合作醫療證)下藥,開大處方、不合理用藥,人爲加重了患者醫療費用負擔。三是非法行醫現象還未杜絕。有的藥店存在前門賣藥、後門行醫的現象。今年,澗頭集某村甚至出現了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現象。

(六)鎮街醫院發展環境堪憂。一是醫務人員報酬低。鎮(街)衛生院普遍反映基層衛生院醫務人員工資低,導致基層衛生院醫務人員工作不安心,服務意識差。二是醫患糾紛多。調研座談中,醫務工作者普遍反映當前醫鬧事件比較突出,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甚至有職業恐懼感。三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大部分鄉鎮衛生院收入低,只能勉強維持人員工資,沒有資金用於投入醫療設備購置、人員業務培訓,影響了醫院的發展。

三、幾點建議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受益者是最基層的廣大農民羣衆,這是黨和政府實現以人爲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區政府及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推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讓廣大農民羣衆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爲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深入宣傳,保護和調動農民參合積極性。着力在宣傳新農合政策的靈活性、實效性上下功夫,做好典型事例的宣傳;緊緊圍繞如何樹立和提高農民的互助共濟意識、疾病風險意識、自我保健意識、醫療機構服務意識進行宣傳;要結合好日常宣傳與重點時期的宣傳,樹立參合農民受益典型,以現身說法的形式讓新農合政策在廣大農民羣衆心中生根開花,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農民的參合率。

(二)調整政策,切實讓農民最大程度得實惠。好的政策是實現新農合目標的關鍵。一是核心政策要穩定。大病住院報銷和門診統籌這些政策對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發揮了重要作用,因而要維持基本穩定,適度調整。二是實現三個逐步擴大。即逐步擴大新農合基本用藥範圍,把那些療效高、價格相對較低的藥品納入報銷範圍;逐步擴大單病種報銷範圍,合理確定報銷費用,更加有效地減輕患者負擔;逐步擴大大病統籌的範圍,可適當的把一些慢性病納入報銷範圍,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民的受惠水平和新農合的吸引力。

(三)加大投入,認真抓好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要積極爭取國債項目和省專項資金項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吸納社會資金,加強鎮街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診療設備配置,通過兩、三年的努力,使全區的鎮街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就醫條件和環境有較大的改善,診療能力和服務水平有較大的提高,能夠滿足農民羣衆的就醫需求,真正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鎮,大病不出區。

(四)強化措施,積極引進和培養基層醫療衛生人才。要建立健全醫護人員安心在基層從事醫療衛生服務的激勵機制,引進專業骨幹和吸收大學畢業生到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從事醫療衛生服務,逐步解決基層衛生醫療機構人才匱乏的問題。要加強對現有的鎮、村醫生的執業技能培訓,繼續實行區直醫院醫師下派到農村衛生機構進行傳、幫、帶,逐步提升農村衛生機構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能力。

(五)結合實際,創新完善新農合運行管理體系。要進一步完善區、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新農合報銷制度、轉診制度、二次補償制度,優化工作流程,爲農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要積極推進新農合信息化建設,全面實現新農合信息管理系統與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有效對接,提高服務效率。借鑑先進地區經驗,採取多種手段,儘快建立區、鎮、村三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和監督管理機構的網絡監管體系,全面實行微機、信息卡管理,堵塞監管漏洞。

(六)完善機制,注重醫療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要健全完善定點醫療機構的長效監管機制,拿出具體措施,配備專門的鎮街合管員,實行在區級合管辦的統一組織下,履行監督職責,真正發揮其監督作用。要開展定點醫療機構資質的年度審查,嚴格准入管理和退出機制,進一步規範定點醫療機構服務、收費行爲,促進其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診療、合理收費。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行風建設和經常性的督促檢查,有效制止和查處醫生點菜、病人買單等開大處方或小病大治的行爲。要加大對農村巫醫、遊醫和非法行醫行爲的打擊力度,整頓規範農村醫療衛生市場。

(七)總結經驗,穩妥地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發展。一是要對現有經驗認真總結,科學合理地測算各種數據,不斷完善基金管理使用方案,防止過多沉澱或透支。按照農民得實惠、醫院不虧本、基金不透支的原則,穩步探索新路子,增強制度吸引力。二是新農合醫管部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廣泛收集羣衆和鎮、村醫療機構服務人員的意見,及時向省、市有關部門反饋,根據本地區實際適時調整方案,儘量滿足羣衆基本醫療需求。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3

根據xx年監督工作計劃,經縣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59次主任會議研究,決定對縣民政局xx年5月以來的各項工作進行評議。根據評議工作安排,調查組於6月份着手做好準備工作,8月至9月上旬對民政局工作開展評議調查。調查期間,召開由縣民政局全體幹部參加的評議工作動員大會,聽取負責人工作報告,會後與幹部進行個別談話,查閱相關臺賬;先後到縣老幹部局等有關單位,及到大嶨、玉壺、西坑、公垟等鄉鎮進行調查,召開由有關部門負責人、部分離退休老幹部、鄉鎮領導、民政助理員、縣(或鄉鎮)人大代表參加的6個座談會,並實地視察有關鄉鎮的敬老院,走訪部分羣衆,向部分幹部、人大代表發放評議調查表108份,其中對民政工作表示滿意的佔66.6% 、基本滿意的佔29.2% 、不滿意的佔3.8%、不瞭解的0.4%,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成績

(一)注重幹部隊伍建設

縣民政局領導班子團結,凝聚力強,工作思路清,富有活力,轉變作風,圍繞全縣工作大局,積極履行各項職責。重視幹部法律知識培訓,增強民政系統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斷健全機關工作制度。積極開展“滿意在民政”、“轉作風優環境” 等活動,充分發揮幹部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民政工作的社會滿意度。

(二)穩步推進各項民政工作

1、殯葬改革工作取得較好成效

我縣長期以來存在的“喪事大操大辦、跟風攀比、擾民傷財”的喪事陋習,去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縣委辦、縣府辦先後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喪葬陋習整治工作的意見 (試行)》、《關於在全縣廣泛深入開展喪葬陋習整治工作的意見(試行)》等文件,縣民政局迎難而上,積極牽頭組織做好喪葬陋習整治工作,開展千人動員大會、千人簽名活動,通過對縣城喪事陋習活動的監督,縣城區域內大擺酒席、亂送錢物等喪事鋪張浪費行爲得到有效糾正,臨街佔道做道場、放鞭炮等喪事擾民行爲得到有效控制,羣衆滿意度高。在縣城整治工作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其他各鄉鎮的喪葬陋習專項整治工作全面鋪開,總體取得較好效果。

對“一沿三區”的墳墓進行整治,建成並投入使用公益性生態墓地30座,火化率達100%,我縣殯葬改革工作榮獲09年度全市一等獎。開展殯葬惠民政策,進一步減輕羣衆喪葬負擔,從今年9月1日起,凡本縣戶籍人員死亡的,基本喪葬費880元均給予減免。

2、社會救助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積極開展城鄉低保工作,按相關政策要求,連續 2 次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截止今年6月底,共發放低保金4105萬元。投入敬老院硬件設施改造資金430多萬元,實現新增牀位300張,五保集中供養硬件設施得到改善。建立重度殘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成1059名重度殘疾人單獨施保工作。開展白內障復明工程,累計爲270名困難老人免費實施白內障摘除手術。開展農村困難羣衆危舊房改造工程,累計投入約1900萬元,改造危房2900多戶。依法開展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實現信息化管理。修訂出臺《XX縣城鄉困難人員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對低保對象等城鄉困難羣衆實行零起點救助,緩解全縣低保等特殊困難羣體看病難問題。

不斷完善救災救援體制,結合我縣實際編制縣、鄉鎮、村三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特別是在應對“莫拉克”颱風抗災救災中,準備充分,行動迅速,措施有力,災民安置工作紮實有效,得到上級民政部門的充分肯定。

3、雙擁優撫政策得到較好落實

積極開展“關愛功臣”活動,啓動革命烈士紀念館建設工程。各項撫卹優待政策得到落實,建立健全重點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積極爭取資金,較大幅度提高撫卹優待標準。針對優撫對象醫療難問題出臺了《XX縣撫卹優待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等政策性文件。

不斷落實退伍安置工作政策,城鎮退役士兵全部實現自謀職業,建立農村退伍軍人就業數據庫,幫助聯繫部分農村退伍軍人解決就業困難。

4、基層民主政治和社區建設工作積極開展

xx年組織了第八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全縣384個行政村順利完成換屆選舉。社區建設穩步開展,通過租用、無償劃撥等辦法爲6個城鎮社區落實辦公服務用房,並配備了12名大學生,初步建成9個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和38個村級社區服務中心。

5、其他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開展婚姻登記規範化建設、婚姻登記“一站式”服務等工作。縣婚姻登記中心被市紀委、監察局、糾風辦授予xx年度XX市“羣衆滿意基層站所(辦事窗口)”創建工作先進單位,被民政部授予“xx年度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稱號。重視社團組織管理,開展民間組織評估、社團財務管理專項檢查等工作,全縣社團組織管理健康有序發展。繼續鞏固了區劃地名建設成果,建立國家地名數據庫。開展創建平安邊界工作,全面完成五年一次的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工作。

(三)認真辦理人代會議案與人大代表建議意見

縣民政局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決議,自覺接受人大監督,重視人代會議案和人大代表建議意見的辦理,三年來,共承辦縣人代會議案1件、人大代表建議意見23件,明確落實辦理工作責任制,努力提高問題解決率、面商率和滿意率,取得較好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殯葬管理有待繼續深化和規範

青山白化整治工作不夠徹底。目前青山白化治理中,仍然存在“應付檢查式”的反反覆覆整治現象,而這種現象導致各鄉(鎮)和村幹部產生厭倦情緒,並影響政府與羣衆的信任關係。執法隊伍力量薄弱,執法力度不夠,翻修、新建私墳的行爲時有發生,個別地方屢治屢犯,也是引起部分公益性生態墓地銷售困難、入葬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整治工作中,拆墳經費由鄉鎮負擔,增加了鄉鎮的財政壓力。

公益性生態墓地建設有待規範。“一鄉一公墓”的現狀不符合部分鄉鎮的實際需求,公益性生態墓地的審批管理工作未到位,個別鄉鎮如南田鎮,現有公墓已售完需新建或擴建。生態墓地的綠化覆蓋率大部分不達標,墓穴超高、超面積的現象仍然存在。生態墓地的銷售價格缺乏監管,羣衆反映售價偏高,特別是經營性公墓售價更是畸高,不利於生態墓地的推廣和普及。

殯儀服務水平仍需提高。殯儀服務加班費的定價還不合理。對殯儀館內的殯儀服務部管理未到位,部分喪葬用品售價偏高,財務管理不規範。現有殯儀服務場所的區位、規模、設施已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革除喪葬活動中封建迷信的工作不到位。當前殯葬活動中的陳規陋習,喪葬擇日、做道場等封建迷信活動仍然盛行,特別是“喪葬擇吉日選時辰”現象造成殯儀館時段性的運屍、火化工作超負荷運作。

(二)老齡事業發展滯後

截止xx年底,全縣60歲以上老年人有57000多人,約佔總人口的15%,65歲以上 4xx年型社會”發展。當前,我縣老齡事業總體發展滯後,主要表現爲:老齡工作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縣老齡辦只有1 名工作人員,難以承擔綜合協調和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工作任務。同時基層老年人協會需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縣還有57個行政村未建立老年人協會,大部分老年人協會開展活動不正常。縣光榮院、鄉鎮敬老院的食品採購管理存在漏洞,財務管理不規範。

老齡事業經費投入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老年人福利硬件設施建設明顯落後,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如老人公寓、老年人文體活動場所等設施欠缺,縣城僅有的一所光榮院(福利院)規模小、設施落後、服務水平低,難以滿足老年人不同層次多樣化的養老、娛樂需求。

(三)基層民主政治與社區建設工作有待加強

在村委會換屆選舉中,民政局的組織力量有待加強,業務水平有待提高,對換屆選舉工作的指導力度不夠,對威脅、賄選等不法選舉行爲的調查處理不力,對該類信訪件的辦理缺乏有效的措施手段。民主管理中,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有待落實,村務公開有待進一步規範。

在社區建設中,社區管理體制不順,社區的人員結構、服務功能仍停留在村兩委班子、村兩委服務的層面上,還僅是建有“名義上的社區”。社區服務功能不健全,未達到上級對社區建設的要求。此外,社區建設整體氛圍尚未形成,相當多居民對社區建設還比較陌生,社區意識不濃,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四)城鄉低保工作不夠規範

在低保管理工作中,對低保對象缺乏動態管理機制,“應保盡保”的政策在各鄉鎮的落實情況不一致,部分鄉鎮存在因量化管理低保對象而出現“該保的進不去,該退的沒退出”現象。個別地方還出現“人情保”、已死亡低保對象仍在領取一段時間低保金等不良現象。

三、建議意見

(一)繼續加大民政工作宣傳力度

要圍繞羣衆反映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如收養登記的程序與政策,有針對性地加強相關民政法律法規與方針政策的宣傳。加強對基層民政員的業務培訓與工作指導。重視救災救濟、社會捐助、社會保障等方面內容,及各種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公開公示。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資源進行多形式、多途徑的宣傳。繼續做好“局長信箱”、“在線諮詢”欄目,與羣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二)進一步強化殯葬改革管理工作

要常抓不懈地做好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切實做好對“一沿三區”墳墓的治理,積極研究青山白化治理的有效措施,建立青山白化治理的長效機制。加強執法隊伍力量,加大執法打擊力度,堅決杜絕翻修和新建私墳現象。

要大力推進公益性生態墓地建設。審批建設新的公益性生態墓地,要根據鄉鎮的實際需求,不能侷限在現有的“一鄉一公墓”。應做好與相關部門、各鄉鎮的協調工作,加強公益性生態墓地建設的審批管理。強化生態墓地標準化建設管理,提高生態墓地的綠化覆蓋率。採取切實措施提高公益性生態墓地的有效入葬率,充分發揮生態墓地的作用。聯合縣物價部門加強對生態墓地銷售價格的監管,規範全縣生態公墓的經營行爲,遏制生態公墓銷售中的“暴利”行爲。

要進一步倡導移風易俗,革除封建迷信活動。加大工作力度,擯棄喪事活動中的擇日、做道場等封建迷信活動,樹立厚養薄葬的現代喪葬觀念,推行樹葬等多形式的節地環保的骨灰處理方式,積極倡導科學文明節儉的喪葬新風。全力鞏固縣城喪葬陋習整治成果,及時總結工作經驗,進一步建立切實可行的喪事簡辦、移風易俗的長效機制,杜絕喪事鋪張浪費及喪事擾民現象的反彈。

要不斷提高殯儀服務質量,繼續規範服務收費項目。加強對殯儀服務部的內部管理及喪葬用品的銷售管理,加快做好新殯儀館的選址搬遷工作。

(三)調動各方面力量,加快發展老齡事業

要整合人力物力資源,健全老齡工作機構,充實老齡工作人員,不斷完善老齡工作機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協會,充分發揮各類老年組織在維護老年人權益和開展老年人活動方面的積極作用。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改善老年人供養、醫療條件,同時把老年福利事業作爲“朝陽”產業加以扶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興辦老齡事業的積極性。

要加大老齡事業的經費投入,加強示範性老年福利設施建設,充分動員社會力量,促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走政府支持、市場開發、社會參與、多方投入的道路,創辦一批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需求的養老服務設施,實現老齡事業福利化、社會化、產業化的有機結合。建立和完善老年人活動陣地,開展經常性的老年文體娛樂活動,不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採取措施,努力營造氛圍,形成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

(四)加強指導與管理,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和社區建設

要增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組織力量,提高相關業務水平,做好換屆選舉的政策宣傳與工作指導,加大對威脅、賄選等不法選舉行爲的處理力度,切實重視對此類信訪件的辦理工作。進一步落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規範村務公開,提高村委會的民主管理水平。

要結合我縣實際,積極推進社區規範化建設,理順社區管理體制,強化社區工作力量,健全便民服務功能,滿足居民的社區服務需求。充分調動社區內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組織和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有共享,營造共駐社區、共建社區的良好氛圍。

(五)加強城鄉低保工作規範化管理

要切實強化低保工作管理,認真做好對低保對象的資格審覈,排除“人情保”現象,適時開展低保覈查工作,及時退出已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掌握已死亡低保對象的信息,做好除名工作,建立健全城鄉低保進退有序的動態管理機制,使“應保盡保”政策落實到位。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4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今年專項評議工作方案的安排,在副主任的帶領下,我組對全市農業工作進行了評議調查。現將評議調查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來,我市農業工作按照《農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以發展現代農業爲目標,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爲重點,致力服務"三農",保持了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20xx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11.2億元,農業增加值146.8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0972元,同比分別增長3.9%、3.9%、17.6%,全市農村經濟綜合指標位居全省第二。一是農業提質增效明顯。糧食生產實現"九連豐",蔬菜供應本地市場佔有量達71%,茶陵臍橙、炎陵黃桃、攸縣南方早熟梨等特色經濟作物提質擴面,較好的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立國、省、市級農業生產標準53項,標準化示範基地56個,監測點100個,近三年農產品抽檢農殘合格率平均爲99%以上。積極應對"鎘超標大米"事件,農業主管部門向市政府提出了《關於水稻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五年行動計劃的請示》,提出解決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方法。三是農業產業化已具雛形。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05家,三星以上休閒農莊47家,近三年平均每年吸引遊客近300萬人次。四是農業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全市鄉鎮農技站均改革爲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農技體系改革經驗在全國、全省推介。農業科研成果顯著,20xx年以來獲省市科技獎4項,貢獻率達61%。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加強,年均查處涉農案件100餘件,近三年農業執法挽回經濟損失859.5萬元,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各項投入仍顯不足。我市農業投入渠道單一、總量不足。一是財政投入不足。近年來,中央、省級財政農業投入不斷加大,但與現代農業發展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且市級配套有限,資金分散,導致項目效果不佳。20xx年以來,市級財政投入農業生產資金1625萬元,其中各類專項投入大部分少於省內其他市州。如20xx年我市糧食生產專項資金200萬元,而長沙市1600萬元,郴州市500萬元,常德市、岳陽市、衡陽市均爲300萬元,較少。二是農民和社會資本投入欠缺。由於體制等原因,農村集體經濟無錢投入,農民無力投入,社會資本不敢投入。農業投入不足且疏於管理維護,導致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特別是前段時間持續的乾旱,對我市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二)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龍頭企業示範帶動能力不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滯後,產品認證、商標註冊、農超對接等意識不夠。我市雖有四個產糧大縣,但缺乏向精加工、深加工的品牌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大部分仍處於發展的初始階段,90%以上停留在生產資料供應以及簡單的生產環節層面上,缺少產加銷一體化服務。部分種植大戶、合作社土地流轉不穩定,有利則合、無利則散。全市蔬菜基地1000

畝以上集中連片的40個,其他多爲小規模經營,難以形成產業化。

(三)農業生態安全仍不容樂觀。隨着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耕地面臨減少的危險,佔補難以得到實質性平衡。種糧比較效益低、農村青壯勞動力短缺等導致"雙改單"甚至拋荒,據農業部門反映,全市每年季節性拋荒約2-4萬畝。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江河污染、化肥污染、工業三廢等,造成農業生態系統脆弱,如上半年的"鎘超標大米"事件,給我市糧食生產、貯藏和銷售造成衝擊。"革命草"、"水浮蓮"、"福壽螺"等生命力強的外來物種入侵,嚴重影響了生態安全。

(四)農技服務能力不強。全市基層農技站人員年齡老化、青黃不接,平均年齡在40歲以上的佔60%,某縣農技人員平均年齡超過45歲。基層農技站人員專業技術單一,技術推廣乏力,農技培訓與農民的需求銜接不夠緊密,一般性的技術培訓農民不感興趣,農民需要的實用技術基層做不了。

三、幾點建議

(一)強化領導認識,夯實農業基礎地位。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這一根本,進一步加強對農業工作的領導,強化宣傳引導,形成全社會支持服務"三農"的濃厚氛圍。加強農業法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農業各項法律法規和強農惠農政策,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合財政政策和資金,建立政府持續加大投入、農民積極籌資投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投入機制,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

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健全服務體系,提升政府服務水平。進一步引進和培養農業專業人才,加大對基層的業務指導、對農技人員和農民培訓力度。強化農技人員主動服務意識,堅持進村入戶,提升服務水平。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提高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發展村鎮銀行,推進"三農"銀企對接。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廣泛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加快生態農業修復與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儘快推動落實水稻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工作。

(三)創建特色品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圍繞特色產業資源,做大做強優質稻制種、無公害蔬菜、精品水果、休閒農業等特色產業,按照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的要求引進先進技術,延伸產業鏈,開展一體化經營和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注重品牌建設,利用農產品展銷會等平臺積極宣傳推介,打造一批在省內外有較高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

(四)發展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用工業理念抓農業,提升農業產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農業經營體制創新,規範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完善利益分配製度,發展新型合作組織。進一步實施科技管理、加快院校合作、培育龍頭企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5

在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關於對“一府兩院”開展工作評議的安排,縣審計局被列爲今年的工作評議對象。爲依法有效開展評議調查工作,縣人大常委會制發了《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對縣審計局工作評議日程安排》,成立了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陶擁政、向慶紅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田豐登、文武漢、易曉梅、陳建華、李金虎、張新華等同志爲成員的評議調查組,並於20xx年9月3日至9月20日對縣審計局的工作開展了評議調查。現將評議調查情況報告如下,供本次會議評議時參考。

一、調查工作基本情況

9月3日,評議調查組在縣審計局召開了對縣審計局工作評議動員會,會議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向慶紅主持,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陶擁政作了動員講話,聽取了縣審計局局長陳武松同志代表審計局作的《關於接受縣人大常委會評議的工作報告》,並個別座談徵求意見;9月5日至6日,分別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向慶紅、陶擁政帶隊深入太平鄉、五里鄉召開有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人大代表、服務對象參加的座談會;9月18日,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向慶紅主持在

縣人大會議室召開了縣直部分人大代表、服務對象參加的縣人大常委會對縣審計局工作評議調查座談會議,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評議調查階段,評議調查組對該局幹部職工和座談會與會人員就縣審計局的工作進行了民主測評,共計參加測評66人,發出測評票66張,收回66張,除在縣直部分人大代表、服務對象參加的座談會上有1張基本滿意票外,其他都爲滿意;收到建議意見4條;測評結果均當場進行了公佈。

二、履行職責情況

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審計工作,縣審計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下,按照“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工作方針,圍繞“加快脫貧奔小康”主題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和領導關注、羣衆關心的問題,依法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了審計保障經濟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作用,爲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審計業務綜合量化考覈保持全州前列,在全省100個縣市區中由20xx年的28位前進到20xx年的23位,且連續多年蟬聯省級最佳文明單位,連續兩年爲縣直單位目標考覈先進單位。

各參評代表一致認爲,縣審計局的工作始終保持了一步一個新腳印、年年都有新發展的良好態勢,爲財政資金的規範使用,起到了十分良好的監督保障作用。該局堅持以人爲本,靠質量立局,依廉政興局,全面建設文明機關,創建和諧的社會環境,使審計工作做到有爲、有位、有威,取得了審計監督和社會和諧的雙贏局面,總體來看,評議調查組對該局的工作是滿意的。

一是依法行政保持良好態勢。兩年來,縣審計局認真執行憲法、法律、法規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堅持以普法提升執法素養,以執法推進審計業務,強化組織領導與工作考覈,不斷完善內控制度管理,增強依法行政意識,提升依法從審能力,審計執法做到了審計程序合法、審計作業規範、審計執法嚴格、案卷歸檔完整。多年來,發出的審計報告和作出的審計決定沒有出現一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審計幹部沒有發生一起違法違紀違規行爲;在全縣20xx年的18個行政執法類單位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中獲得第一名,在全州審計系統工作評比中獲得第一名,20xx年被省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表彰爲20xx—20xx年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建設先進單位,今年又被省審計廳表彰爲全省審計機關50個法治單位創建活動先進單位之一。

二是業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兩年來,縣審計局堅持側重於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實行審計監督,共完成財政預算執行、專項資金、政府投資、行政事業、經濟責任等415個審計項目,共審計查出違規資金2418萬元,管

理不規範資金8983萬元,審計後挽回或避免損失1866萬元。先後對政府投資30萬元以上的379個建設項目進行了招標控制價或結算、決算審計,送審投資規模8.74億元,審減6597萬元,綜合審減率達到7.55%。 聯網審計有多項計算機審計案例和計算機審計方法在省審計廳和國家審計署獲獎,在全州審計系統基本處於領軍地位。同時,該局服從、服務於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建言獻策,促成完善了專項資金、項目建設、審計整改等相關制度;積極協調解決“交叉審”、“上審下”所披露的問題,保證了有關項目資金繼續留縣使用。

三是機關建設全面發展進步。兩年來,縣審計局堅持黨的建設、廉政建設、作風建設、文明創建、機關建設等共融共抓共促,全體幹部職工均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勇於搶前、創優、爭先。堅持加強幹部職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20xx年被州委宣傳部理論信息中心表彰爲20xx—20xx年度理論學習先進單位。堅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20xx年,被縣委表彰爲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機關黨支部被縣委表彰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 20xx年,機關黨支部被縣委表彰爲先進基層黨組織;20xx年,機關黨支部被縣委表彰爲20xx—20xx年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堅持誠心實意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工作,促成結對聯繫村在特色產業、組織建設、基礎設施、人居環境、辦公

條件等方面都有較快發展與明顯改觀,20xx年被縣委表彰爲“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先進單位,20xx年被縣委表彰爲“三萬”活動先進單位。堅持精神文明常創常建、共創共建,較好地發揮了省級最佳文明單位的示範帶動作用,有望連續七屆十四年保持省級最佳文明單位稱號,被譽爲縣直單位文明創建“一面旗”。堅持不斷加強機關自身建設,綜治、計生工作年年被容美鎮黨委、政府表彰爲先進單位,20xx年的綜治工作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優勝單位,機關檔案工作目標管理20xx年進入省特級行業。同時,重視年輕幹部的培養、提拔、使用,激發了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

三、存在不足

(一)要進一步加大審計監督的力度,提高審計的威懾力。一是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過程監督方面,除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預算、結算或決算審計監督力度外,還要積極主動地會同相關部門加強招投標及項目建設過程的監督管理,並對重大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積極開展跟蹤審計,努力將問題早發現、早解決;二是要加大財政資金審計監督的力度。

(二)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目前,審計業務技術人員已經面臨青黃不接,爲適應審計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業務技能培訓,努力培養“多面手”人才。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6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要點安排,11月5日至7日,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婁xx爲組長的評議調查組,深入xx林業局、水務局、環保局等部門,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測評等方式,廣泛聽取了部分鄉鎮和縣直單位、專業合作社和種養殖戶、縣農科局下屬站(所)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調查組向走訪對象發放了測評表xx份,收回xx份,對縣農科局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執行人大決定決議和完成本職工作等13個方面的內容開展測評,綜合評價滿意票xx票,滿意率爲xx%,基本滿意票xx票,基本滿意率爲10.9%,不滿意票xx票,不滿意率爲0.4%。此外,還對走訪對象廣泛徵求縣農科局工作的評議意見,經梳理,共徵求到肯定意見xx條,建議意見xx條。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對縣農科局工作總體評價

評議調查組認爲,近幾年來,縣農科局在局班子帶領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縣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改進作風、深入一線,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農村科技推廣等方面紮實開展工作,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抓產業發展項目,脫貧攻堅產業基礎得到夯實。一是產業資金扶持力度明顯加大。20xx年至20xx年10月共實施農業產業扶貧項目47個,涉及項目扶持資金7746.04萬元,劃撥7142.9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xx戶xx人。二是產業規模和效益明顯提高。圍繞今年人均收入3500元的脫貧標準,按照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至少參與一項產業增收項目的目標,通過出臺高峯牛、八寶米、油菜、茶葉等扶持政策,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三是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通過入股分紅、自主發展、抱團發展等模式,按每個村投入30萬元扶持資金,啓動實施項目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四是農特產品企業結構趨於合理。截止20xx年10月,全縣共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7戶,通過認定各級農業龍頭企業19家,其中省級5家,州級7家,縣級7家;養殖類6家、加工類9家、種植類4家。

(二)抓農畜漁業監管,農業生產經營秩序得到規範。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明顯加強。逐步建立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管理制度,建立生產經營主體監管目錄制度,全面推廣農獸藥安全信息化監管系統。二是農資市場得到有效監管。加大對農資市場整頓,查處違法違規種子、農藥6起,查辦畜牧獸醫違法行政案件4起。三是動植物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加大對動植物重大病蟲害防治、防疫、檢疫及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密度維持在90%以上,全縣共舉辦非洲豬瘟防控技術培訓班43期,培訓1525人次。四是農業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認真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逐步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全縣畜禽禁養區內15個養殖場(戶)已全部完成關閉或搬遷,全面完成整改工作任務。

(三)抓農業科技推廣,農村農業實用技術得到普及。一是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投資40萬元,成立了xx縣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通過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協作、合作,實施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二是搭建農特品研發創新平臺。申請發明專利3項,突破油茶、蒜頭果育種、標準化種植及產品研發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同時培養了一批創新型育種人才,爲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油茶和蒜頭果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三是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圍繞水稻、玉米、甘蔗、油菜、茶葉、病蟲害防治、豬牛養殖技術和口蹄疫的防控技術等18個專業開展科技培訓,完成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107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走訪調查,對縣農科局反映的意見主要表現爲:

(一)抓拳頭產品能力弱。一是產業散、小、弱,抗風險能力差,沒有形成拳頭性主導產業。二是產業政策變化快,沒有統一、穩定、長遠的產業發展規劃,關於產業發展方案方面發文多,且一直在不斷的修改變化。比如:要求合作社(種養大戶)帶動脫貧戶發展年限原先爲3年,後來變化爲5年,再後來又變化爲10年。三是借產業補助政策,各專業合作社遍地開花,但能贏利存活下來、能產生帶動作用的少之又少,在扶貧產業上只考慮有沒有的問題,沒有突出“大”和“強”,產業的可持續性及經濟效益很難顧及到,造成國家補助資金的浪費。

(二)工作統籌能力不足。縣農科局由原農業局、科技局和畜牧局合併而來,所屬的站所多、人員多,工作檢查中存在到鄉鎮指導調研,這個組今天剛走,那個組明天又來,讓鄉鎮疲於應付。同樣差不多的數據,這個站剛要,過兩天那個站又重新要上報,單位內部之間沒有信息共享,工作統籌不夠。

(三)農業執法力度不強。農資市場管理不完善,種子、農藥、化肥、獸藥、飼料等農資無證經營、以次充好及證照不全等問題時有發生。作爲漁業管理的主管局,漁業執法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枯水季節和禁魚期,漁業執法不容樂觀,電魚、炸魚情況突出,甚至電魚人把自己電死的事故近幾年都在發生,全縣的河流基本處於無人監管狀態,漁業生態環境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

(四)建設項目管理缺位。14個鄉鎮農技站重建(或改造)項目,改造的補助19萬元,重建的補助25萬元,但目前建設規模最小的都在95萬元以上,導致資金供應不上,部分項目停工形成爛尾樓,腳手架等建築材料沒有進行適當處理,給過路行人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縣農科局與施工方矛盾突出。

(五)內部隊伍管理混亂。由於農科局涉及業務多,項目多,工作量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在管理上比較混亂。農技人員在辦公室看材料的多,深入實地察看調研少,提出的意見不切實際,甚至出現“專家不專業”的現象。特別是在產業發展項目評審中,程序多、速度慢,專家意見不統一,對鄉鎮上報需要修改的方案沒有一次性告知,讓鄉鎮往返跑,有些鄉鎮出現送了10多稿仍然沒有通過評審的情況。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助推精準脫貧。綜合我縣的土壤、氣候、海拔、資源等要素,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補短板、強弱項,對標對錶,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規範發展,科學運作,重點抓出幾個拳頭性產品,促進農牧產業轉型升級。

(二)進一步加強內部統籌協調,完善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內部分工管理機制,融合局機關與下屬各站、所之間關係,加強溝通聯繫和統籌協調,明確工作職責,互通工作信息,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讓農科局幹部隊伍成爲我縣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努力提高工作的執行力和工作效率。

(三)進一步加大農業執法力度,提高監管水平。要加強農業執法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與公安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消除各種不安全的隱患。要加大對漁業、種植業、畜牧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爲。

(四)進一步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化解基層矛盾。積極與財政部門做好溝通協調,擴大資金籌措渠道,合理安排項目工程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認真處理好各鄉鎮農技站在建項目的後期工作,爭取早日投入使用。

(五)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和管理,提升業務水平。要加強對專業人員的管理和指導,充分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研,準確掌握各鄉鎮、各村組的農業實情。同時,有計劃地對農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全面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產業項目評審的專業性和時效性,爲更好的服務“三農”工作提供保證。

工作評議調查報告7

按照20xx年專項工作評議實施方案的安排,今年8月至9月,區人大常委會專項工作評議調查指導組對城市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評議調查。工作中,評議調查組始終遵循推動工作開展的目的,始終堅持客觀公正、依法評議的原則,始終注重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精心組織,深入鎮街、村居和相關單位,通過聽取專題彙報,查看現場,召開各類座談會,發放問卷調查表,走訪代表、沿街商戶和離退休老幹部等形式,廣泛徵求了社會各界對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見建議。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城市管理工作。區城市管理局作爲城市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服務檯兒莊城市發展爲主線,以開展城市管理突破年活動爲抓手,認真履職,紮實工作,城市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爲打造天下第一莊優良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突出工作重點,城區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區城市管理局結合我區實際,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先後多次開展了城區環境專項和綜合整治活動,城區面貌明顯改善。以城區主要街道和旅遊通道爲重點,做到堵、疏結合,加強對流動攤點、早市、夜市等佔道經營行爲的治理,有效規範了市容秩序;認真查處亂停亂放車輛,聯合有關部門整治拋灑車輛,保證城區道路通暢清潔;按照古城風貌要求,規範戶外廣告牌匾,積極扮靚城市環境;抓好控建拆違工作,全力服務和保障古城建設。

(二)突出依法行政,執法質量明顯提高。從規範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爲入手,落實各項工作制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通過開展創先爭優、爭做城管先鋒、問責問廉問效等主題活動,執法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進一步增強,文明執法、規範執法的能力有了新提高。抓好隊伍作風建設,不斷改善執法手段,嚴格行政處罰程序,制定並落實案卷審查制度,使案件處罰更加合法化、規範化。全區今年1000餘起城市管理處罰案件,無一例被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執法效能和執法質量有了新提高。

(三)突出管理創新,城管工作水平明顯提升。在工作實踐中,區城市管理局不斷創新思路,強化措施,積極提升工作水平。結合市容管理,實行包路段徒步巡查制度,對主要路段進行責任承包管理,能夠及時發現並處理違章經營行爲。結合責任落實,健全完善了考覈獎懲機制。採取巡查、督查和暗訪等方式,加大考覈力度,將考覈結果與個人經濟收入掛鉤,及時兌現獎懲,促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區城市管理局在嚴格履行職能的同時,注重加強同公安、工商、建設等職能部門以及街道、社區的聯繫,共同推進城管工作的開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發現,市民羣衆對我區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社會各界對城管工作滿意度明顯提升。但是,調查組也瞭解到,對照當前我區城市發展的形式和要求,城市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是宣傳工作力度不夠,市民城市意識相對薄弱。調查中,有半數以上的受訪人認爲當前城市管理工作宣傳力度不大,城市管理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多數羣衆對城市管理部門職能職責、工作重點不清楚,客觀上造成了羣衆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主動參與城市管理、維護城市秩序的自覺性還不強,影響了工作開展,給城市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

二是部分執法人員素質不高,隊伍作風有待加強。城管執法人員素質和過去相比,有了較大提高,但是仍有極少數執法人員不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不能耐心結合政策進行說服教育,存在不文明執法、重罰輕管的現象,隊伍作風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三是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長效機制仍需完善。近年來,區城市管理局建立了內部規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但是有些制度在工作中落實不夠,需要認真改進和完善。如控建巡查機制,調查中羣衆認爲在管理範圍、管理時間、查處結果等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城區控建效果不理想。對部分違法建設行爲,不能及時有效查處,甚至存在以罰代管的現象,最後形成違建事實。另外,具有城市管理職能的有關部門、單位以及街道社區參與城市管理的主動性還不高,難以形成工作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管理效果。

四是城區攤點佈局不合理,缺乏長遠管理規劃。亂擺攤設點、佔道經營、馬路市場等現象,一直是我區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難問題,整治反彈現象比較嚴重,暴露出城區攤點佈局不合理,缺乏長遠管理規劃,羣衆對此意見較大。如,興中路南段是通向大戰紀念館景區的重要通道,由於多種原因形成早市,區城市管理局多次進行專項整治,但交通擁擠、秩序雜亂的現象一直沒有改善,不僅增加了管理執法成本,也嚴重影響了景區形象。

三、今後工作的建議

對於調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徵集到的意見建議,評議調查組及時向區城市管理局進行了反饋。區城市管理局按照未評先改、邊評邊改的要求,通過專題宣傳活動、代表座談會等方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認真查找問題和不足,及時採取了有效措施加以改進,並取得了一定效果。爲做好今後工作,評議調查組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宣傳教育,大力營造良好的執法氛圍。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不僅要靠執法部門的嚴格管理,更需要廣大羣衆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大對城市管理工作宣傳力度,圍繞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圍繞管理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形式,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羣衆的城市意識,引導羣衆自覺地理解、支持和配合城管工作。要積極拓寬民意表達渠道,着力解決羣衆合理訴求,真正做到親民、愛民、爲民,努力營造良好的城管執法氛圍。

(二)強化隊伍建設,切實增強執法保障能力。隊伍素質的高低,是決定城市管理工作成敗的關鍵。要以當前正在開展的爭先創優等活動爲載體,強化對城管執法人員的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改變工作觀念,把城管執法的重心轉移到爲民服務方面,推行人性化管理和執法,做到懲教結合、糾罰並舉,避免出現以罰代管的現象。落實執法責任制,完善檢查監督機制和紀律約束制度,確保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和諧執法,打造出一支作風優良、業務精湛、廉潔高效的城管隊伍。

(三)強化責任落實,着力提高城管工作質量。始終以羣衆滿意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細化工作責任,深入現場,抓好各項長效管理機制的落實。堅持以教育、疏導爲主,着力做好整治佔道經營、規範戶外廣告以及背街小巷治理等工作,確保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加大城區控建力度,堅決查處違法亂建行爲,切實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認真落實投訴舉報、重大案件集體研究及錯案責任追究等各項制度,對因工作不力造成負面影響的,要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四)強化溝通協調,不斷提升城管工作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同工商、公安、環保、市政、環衛、等單位(部門)之間的銜接協調,真正形成密切配合、聯動執法的良好局面。積極配合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做好停車場、農貿市場等城市基礎設施的規劃工作,對現有市政道路、市場等公共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進一步完善城區服務功能,從源頭上抓好管理執法工作,不斷提升城管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