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9篇)

報告1.34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9篇)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1

一、前言:

近年來隨着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大學生就業制度有了很大改變,我國大學生的就業開始更大地邁向個人自主擇業。這種改變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給大學生更多的就業選擇和途徑,就業機遇也增加了。可另一方面,現在十分激烈的人才競爭、專業不對口現象、社會崗位趨於飽和等等都給大學生就業增加了挑戰。並且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似乎呈現了越來越來難的趨勢,這種現象實際上是與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以及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也爲滯後就業提供了難題,根據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本科與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率差距持續縮小;2014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後月收入爲2766元,比2013屆(2479元)增長了287元;2014屆大學畢業生爲608.2萬人,按比例推算有將近57萬人處於失業狀態;並且藍皮書指出,從總體就業分佈上來看,2014屆大學畢業生中,有82.1%的人畢業半年後受僱全職或半職工作。1.6%的人自主創業;有9.3%的人處於失業狀態,其中1.1%的人準備國內外讀研,6.1%的人準備繼續尋找工作。還有2.1%放棄了繼續求職和求學”。由於就業不易,現在有很多大學生選擇讀研而不是參加工作據統計,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爲608.2萬人,這些高校學子的就業問題成爲社會和學校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大學專業的不斷擴招使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求職大軍的隊伍越來越浩大,畢業生要在人才輩出、高手如雲的求職隊伍中激烈競爭,爲了瞭解當今大學生對就業的看法以及畢業生就業情況,我在網上和周圍做了一個大學生就業問題調查問卷(附報告後)。

二、調查問卷分析:

調查問卷設置了15題,其中,有13題是選擇題,1題多項選擇,最後一題是讓被調查者自由發揮,問卷題型是針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情況設置的以下是結合一些相關資料對問卷作出的詳細分析和相關的就業現象分析以及找到大學生就業問題所在:

1、通過問卷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雖然就業難。但還是有較多的大學生就業要比其他低學歷的人羣容易,通過問卷也發現不是有很多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是滿意的,甚至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並不滿意自己的專業,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大學生自身對各專業的瞭解程度低和家人干涉,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跟現在部分學校“跟風”擴招和人羣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有關,大學通常是根據各專業的就業情況進行招生,就業率很高的熱門專業容易引起大部分學校“跟風”擴招,這樣長期下去就導致了一些專業人才培養過剩,而這些本來在報考時熱門的專業因爲專業飽和漸漸地在畢業時變成就業率越來越低的專業,而一些盲目追求熱門專業的大學生在畢業時就會面臨很大的就業難題,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大學生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卻選擇了這個專業,當你問他們爲什麼選擇自己的這個專業,很多大學生都會說這個專業好就業啊!可是他們選的專業到畢業時真的好就業嗎?我拜訪我家鄉的一位已經畢業工作了的大學生,她現在從事教師職業,她當初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是因爲她的家人說當教師很舒服很乾淨適合女孩子,其實她自己並沒有多愛這個職業,大學聯考結束後,學生填報志願時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們或學生們在討論:要麼當老師要麼當醫生,這兩個職業永遠不下崗。

2、專業不對口也是當今大學生就業難的其中一個因素。通過調查問卷發現有一部分大學生覺得專業不對口現象較普遍且對就業造成了困難,根據一些網上資料顯示:專業不對口實際上也是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做出的無奈選擇,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企業需求的職業,而這個職業可能與自己的專業沒有多大聯繫,他們大多都從事一些經濟管理類、業務銷售類等社會需求量大、門檻低、不需要太多專業型技術知識、重視社交能力協作能力人脈關係的工作,並且專業不對口造成很多大學生不斷跳槽的現象,專業不對口讓工作壽命非常短暫,在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對工資的期許值蠻高的,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四個選項中最高的,而且在他們所認爲的就業難的原因中,個人因素只有四個人選,遇到不滿意的工作環境重新找工作的佔了一大部分,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是心高氣傲的,他們可能會把初次選擇的企業當跳板,接着就跳槽了,但根據資料顯示,跳槽越頻繁工資就越低,工作過的僱主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根據調查,爲5個以上僱主工作的本科畢業生三年後月收入最低因爲頻繁跳槽會讓老闆對其產生不信任感,試問怎麼會有老闆願意培養一個隨時會跳槽的員工。

3、工資薪酬會很大地影響大學生選擇工作,在問卷調查中選擇3000以上的工資薪酬的比例最大,很多大學生都會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其實薪酬低就業難與我國的經濟體制也有很大關係,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爲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公有制爲主體的企業當然是以國有企業爲主,我國的民間投資受到制約,中小企業數量人少,民問中介、社區等組織不發達,自由職業者受到限制,根據資料顯示:日本1.25億人口有6 6 0萬個中小企業,中國近13億人口只有7 0 0萬個。從世界性的規律來看,一個國家的企業,99.5%以上是中小企業;觀察中小企業數量與在企業中就業人員的關係,中小企業平均從業者爲10人左右:而從就業的結構看,一個國家65%——80%的勞動者在中小企業就業;隨着發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業數量也不同,發達國家中小企業數量平均每千人50個左右;而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爲中小企業的.技術工人、管理人員、創業者等,中小企業就是大學生就業的最多去處。但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以及質量都有待提高,其實近年來國家的確有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爲我國的GDP也作出了不小貢獻,但對中小企業的扶持當然不如國有企業,在問卷中,不少人認爲國家促進就業的措施對就業是有一定幫助的,這裏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其實也是促進就業的一種措施,但也是受到經濟體制的限制,扶持中小企業也是有限制的。大學生對薪酬期許很高,但並未考慮到自身能否給企業帶來相應的經濟利益,在問卷中,很多人認爲就業難是企業不願以培養新人,的確培養一個新人需要耗費企業很大的資源,而且在問卷中問卷中40%的人沒有實習過,缺乏工作和實習經驗,大部分人認爲現在大學生最缺乏的素質是相關的工作或實習經驗,,其次就是專業知識和技能承受壓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據調查:教育培養的技能性和創業性人才較少。大學教育中企業所需要的培養。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的專業、課程、實驗、操作、實習等較爲缺乏,許多畢業的大學生到企業後,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無法適應崗位需要。而在大學中幾乎不開創業課程,大學生畢業後,對於怎樣開辦一個企業,怎樣研究和開拓市場,怎樣進行覈算,怎樣經營和管理企業等等,一無所知。而且還有一部分大學生就業觀滯後,一味追求穩定,擇業上偏向於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對那些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嗤之以鼻,不願意到農村基層工作,認爲沒發展沒前途。這些滯後的就業觀念對大學生就業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另外,有些大學生對自己估計過高,眼高手低,這山望着那山高;對薪水、福利待遇要求過高,不顧自身的條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不願去一些小城市發展;對單位選擇過高,“學而優則仕”非要去當官,看重國家機關、大單位等,對一些小企業不感興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4、在問卷中,我們還發現相當一部分人在畢業後選擇了考研,用考研的方式來逃避就業壓力其實只能是權宜之計,因爲最終我們還是要走向社會,面對就業問題,不過在就業環境差或經濟不景氣、自身覺得欠缺一些就業素質時,通過考研來提高自身就業素質也是可取的好辦法。而在問卷中,畢業後就求職的人也不在少數,現在有不少大學生想要先就業後擇業,這樣就出現了低就業的現象,根據資料調查:2011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有14%處於低就業的狀態,其中有10.4%個百分點的畢業生爲自願低就業。其中,本科畢業生13.3%處於處於低就業狀態,高職高專爲14.6%。在問卷中,對於自主創業這個選擇的人很少,我覺得現在大學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這與我國的教育模式有很大關係,大多數學生只一味的學習在校期間學校所教的知識,他們認定了這些知識只針對自己的專業,所以就業時會出現專業不對口和低就業。而且現在的大學生可能IQ很高,但EQ卻相反,就業觀念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就業期望值較高,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問卷中有部分人認爲大學生缺乏承受壓力和克服困難的能力,不能吃苦耐勞也造成就業難,另外大學生學歷比其他就業人羣要高,會有大學生好高騖遠,這些綜合起來其實也就是大學生缺乏一部分就業素質。

三、解決方案

通過對大學生調查問卷和相關資料的分析,我們找到了大學生就業的一些問題,並根據這些問題的的分析提出一些對策:

1、解決專業結構性失業。問題一中高校跟風,熱門專業逐漸變“冷”,其實是就業供大於求造成專業結構性失業的現象,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調控各專業的供應量,專家建議,大學生就業的專業預警機制應該涵蓋三個層面:國家層面、省級層面、高校層面。我認爲各高校應該調控專業供應量不能盲目擴招,大學生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就業觀,認清就業形勢,把我個人追求,結合社會需求。

2、先擇業後就業。大學生剛踏入社會缺乏工作經驗,從底層做起,可以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磨礪自己,有利於將來工作的提升。而專業不對口現象出現時,我們應該更加提升自己,在底層鍛鍊自己,在工作中學習、 3、準備好吃苦。大學生應該做好吃苦的準備,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簡單地,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責任心。不要頻繁跳槽,就業時先滿足生活需求,累積經驗,等到穩定和有能力時再考慮自己喜歡的工作

4、國家政策。政府應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並且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推動就業機制改革,加強對大學生走向最多的中小企業的扶持。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5、增強綜合素質。大學生應該自強自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事業心和責任感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必不可少,並且要勇於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這麼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要注重能力的培養,加強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等等。

6、企業科學用人。一些企業用人單位應該科學用人,要懂得與時俱進,廣泛吸納人才,選人標準要合理,選人程序要科學,鼓勵就業者提出建議,勇於創新。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2

一、摘要:

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爲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就業難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從教育內部分析,就業難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變化與高校專業設置調整相對滯後、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結構失衡等諸多方面。學生就業狀況已經成爲衡量高等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如何解決好學生就業難問題,是推進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課題。

二、關鍵詞:

學生,就業,經濟,發展

三、正文:

今年來,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教育的提高,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羣體不斷擴張膨脹,學生就業難等一系列社會性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最近深圳富士康公司發生的連續跳樓事件,在人們爲那些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的時候,也更加關注目前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解決學生這個弱勢羣體的.就業難問題、生活難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只有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安定,才能能真正把知識變成生產力,從而推動一個國家的實力發展。

首先,“弱勢羣體”這一概念,在以前雖然不同程度上也劃分過一定階級、一定人羣,但還沒有把學生納入其列,隨着近年來學生就業難、生活難等問題的日益加劇、形式的更加嚴峻,無形中把學生劃分到了實實在在的弱勢羣體之列,“畢業即失業”的言論已經不再是危言聳聽、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社會上存在的許許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視態度和歧視行爲,使學生弱視羣體無法獲得平等的就業權,被無情地剝奪了公平競爭的資格,也引發了種種社會和矛盾。

據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就連續八年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統計:20xx年212萬、20xx年280萬、20xx年333萬、20xx年413萬、20xx年495萬、20xx年559萬、20xx年610萬、20xx年631萬、20xx年660萬,從詳細數據觀察,可見畢業生的人數程猛增趨勢,八年累計3533萬,而據教育權威部門統計顯示:到目前爲止20xx年畢業生就業率僅爲35%,加之以往畢業還沒有就業的學生,並且不考慮虛假就業信息的存在,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就業形勢是多麼嚴峻,如此龐的基數已形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以往的畢業生還沒有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之下,又一撥的人羣又加之到來,緊缺的、理想的就業崗位上更顯得前仆後繼。雖然許多的企業面臨用工荒,但所提供的崗位都是普工崗位,整個社會都在鼓勵學生下基層,從基礎幹起,但這又與上學最終的初衷相違背,從而甚至形成了教育無用論的局面。以至於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從而走向社會的弱勢羣體、邊緣人羣。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3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 1.20xx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與現狀

【形勢】

20xx年普通高校畢業生達630餘萬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實現了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基本穩定和就業人數的繼續增長,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很大,但是形勢依舊不是很好,雖然今年第

三、第四季度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已經回暖,不過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

【現狀】

典型現狀1:蟻族生活在勞碌奔波中尋求改變。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羣體。據統計,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萬蟻族。上海、廣州、西安、重慶等各大城市都有大量蟻族,在全國有上百萬的規模,他們高智、弱小、羣居,但是他們卻找不到穩定的工作。 典型現狀2:與往年大學生千軍萬馬擠向大城市的現象不同,由於大城市持續增長的各種壓力,一部分大學生開始理性地反思這種唯大城市是從的就業觀念,並且反其道而行之迴流中小城市。近來大學生就業出現了一股迴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學生的青睞。

2.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從05年的高校畢業生338萬,到09年的611萬,預計10年更是高達700萬,高校的盲目擴招,直接讓大學教育由精英化向大衆化轉變,如此龐大的就業人口直接給就業結構帶來巨大震盪;而且嚴進寬出的教育模式更是讓就業形勢變得不可捉摸起來;再者大學的許多專業並不能很好的與市場需求相接軌,所學的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甚至背離市場。 圖1 高校畢業生折線圖 單位(萬)

由圖可以看出: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人數逐年增加,19xx年85萬人,到20xx年,應屆畢業生630萬,加上往年的畢業生,總人數已突破700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然而全國大學生就業率只有68%左右。

實踐調查

爲更好的瞭解大學就業問題,我們特此對就業問題做了一份調查報告(見附表一),並對得到的數據進行了分析

調查目標:瞭解在線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

調查時間:20xx年12月20日?u20xx年12月31日

調查對象:湖南工學院專南校區全體學生

調查形式:走訪、問卷調查以及專家的數據分析

在這次調查中,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86份,其中有效問卷爲86份(有14份問卷沒有作答的或者沒有按照要求作答,視爲無效問卷)。數據僅供參考。

就業形勢分析調查如下:

對問卷反饋的.數據可以做出結論:52.33%的大學生覺得現在的

就業形勢嚴重,就業難,而認爲形勢正常佔了29.07%,有12.79%的人覺得就業容易,而不瞭解佔5.81%。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學對於找工作都抱有困難的心理。的確,現在的應屆畢業生很難一次就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求職中需要具備的能力調查如下:

在求職時,大學生覺得自己最需要具有的能力是什麼,30.23%的大學生選擇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27.91%選擇溝通協調能力;11.63%選擇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18.6%選擇了相關工作經驗;8.14%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有3.49%的人還不清楚。從現在的社會需求來看,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最能反映一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就業地區選擇調查如下:

從圖像分析可得,對於工作地區的選擇,有41.86%的人希望去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40.7%的人願意留在中部的大城市,而接近20%的人有去一線城市的、回家就業等選擇。然而,隨着大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大城市所需要的中低端人才已趨近飽和,但是,尖端的技術人才依舊缺乏。

其他調查結果如下

對於選擇職業你最先考慮的因素是什麼,分析結果爲:有36.1%的人最先考慮的是職業發展潛力,有20.3%的人考慮工作的環境,21.1%的人考慮工資待遇問題,也有8.3%的人考慮工作穩定有保障,

而3.8%的人考慮到家人的情況。

在得到較好的就業信息途徑問題:有一半多的同學只是通過學校或人才招聘會得到就業信息的,就業信息渠道狹窄。

(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

造成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原因、社會問題和自身原因,下面將從只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分析。

1. 經濟原因

中國作爲國際金融體系的組成部分,也好受到金融危機引發的就業衝擊的影響,尤其是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所受衝擊最爲明顯。如果這個過程繼續影響到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是一個非常不利的信息。

2. 社會原因

大學畢業生存在就業難的問題。用人單位存在選材難的問題。對於大學生從學校從學校到工作的持續轉換,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導致學生或許有的專業能力,但是缺乏獲取職業信息,展示專業能力,適應實際工作以及應對職業轉換的能力,不能迅速適應就業市場。

3. 自身原因

學生期望值過高,大學生就業理念也存在一些誤區,如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幹創業不如就業,就業難不如再考

研等。很多單位認爲大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如此挑剔,必然難以找到工作。等到原因。

(三)增加大學生就業的方法

看清問題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決問題纔是最關鍵的。既然只是了原因,那要求相應方面共同努力,解決當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應的舉措。

1.社會方面

作爲工作第一線當地各高校,要把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積極地態度,更有力的措施,更紮實的行動做好就業工作。注重對畢業生就業諮詢與指導工作,廣泛收集信息,形成信息傳遞網絡,建立實訓基地和內部嘗設市場。

企業應提供儘可能多的就業崗位,在保證企業利益的前提下接納跟過的大學生。

2.大學生方面

大學畢業生要充分利用整個社會營造的就業市場,按市場規律辦事。面對就業形勢,大學畢業生要以積極態度,樹立市場經濟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綜合競爭能力。

結語

畢業生應該先就業後擇業。作爲高校在校生或即將走出校門的畢業生,更認清就業的大衆化和市場化,要加強自身的素質,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單位選用什麼樣的人才。用人單位的用人原則通常是:有學識有才幹有素質,敬業敬崗,吃苦耐勞,有團隊合作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其次對文明禮貌、氣質和語言表達能力等也很講究。這就要求畢業生既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又要有實踐技能,更要有很高的個人素質,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4

實踐參加者:張宇翔

時間:20xx年xx月xx日

高校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難一直是全社會重點關注的焦點問題,而對於大學生來說與就業緊密聯繫着的就是專業的選擇,專業選擇的對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就業結果的好壞,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專業的選擇越來越迷茫,總是在自己喜歡的專業亦或是熱門專業之間徘徊。同時,這也就出現了大學生就業問題。

短短的幾天,去調查了我們當地的上一屆的大學畢業生,瞭解到了很驚人的消息:大多數在超市或者在商店幫忙做服務工作。雖然在談話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她們會找到其他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不會讓自己的大學學歷白白浪費在這些事情上,但是我覺得事實確實有些殘酷。

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用多維視角和發展觀的思維審視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不難看出現象的背後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多是發展中、前進中出現的。清醒地分析、科學地把握會找到多渠道解決的方案。就業問題是近年來困擾中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而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社會人羣,與之相關的就業問題似乎也被賦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緊迫性尤其因近幾年應屆畢業大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而顯得更爲突出了。

關於近年來日益引起政府、社會與學界廣泛關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社會上普遍流行的觀點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覺或理論分析的基礎上,而就業問題作爲一個重要的公共政策領域,需要真實、可信的事實材料和同樣可信的客觀分析作爲基本地需要。根據有關調查表明對於工作與專業的對口程度的估計,本科和研究生層次的對口率明顯高於專科生的層次。另外對就業信息來源渠道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畢業生從學校獲得的就業信息依然是占主導地位的,從學校獲得信息的百分比是47.7%,從專門性的人才招聘刊物上獲得的比例是11.4%,從親戚朋友和熟人介紹的信息中獲得的是10.5%,與用人單位直接談話中獲得信息的是9.7%,在人才洽談會上得到信息的是8.8%,從新聞媒介廣告上獲得的是4.2%,從企業的招聘廣告中獲得的是3.8%。

一 、當前大學生專業選擇趨勢

(一)盲目選擇,由於應屆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就業壓力的增大,學生在選擇專業沒有從自身出發,更多的是看什麼是熱門專業或是父母的要求來選擇自己的專業。

(二)會因爲所謂的性別問題而忽視或放棄選擇某些專業。由於舊思想的束縛,認爲某些職業只適合女生或男生,因此而放棄自己喜歡或或被需求的專業。然而在現在這個社會,一些行業不再僅僅侷限於女生或男生,對於護士或是祕書這些職業不再僅僅是女生享有的特權,男生也同樣可以從事甚至是很需要的。而對於電子行業或是機械等一些其他的行業女生也同樣可以做,也會很受歡迎。

(三)有些同學自己不做主,父母也隨便他不作什麼要求,就問老師,有老師幫他選擇了自己以後的方向,這也是比較盲目的。

二、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和特點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可以看出一些關於大學生就業現狀特點。

(一)女生就業難度大於男生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男生的'正式簽約率或是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比列都高於女生,可見女生的簽約率和意向率都明顯低於男生,面對就業壓力,有相當一部分的女生“不想馬上就業”或者“繼續深造”,也有一些女生認爲用人單位選拔不公正導致自己求職難。

(二)理工類簽約情況好於文科類

根據調查結果,理工類畢業生“已簽約”比例爲33.9%,“有意向但尚未簽約”的比例爲35.6%,而文科類學生的簽約率和意向率分別只有29.6%、14.8%,都明顯低於理工類學生。因爲如此,相當一部分學生

(三)從事與自己專業不對口個工作。

在調查中有對被調查者提問到: 對於“您目前所從事的職業和您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的回答,肯定“對口、吻合”的只有26%;選擇最多的是“有關係但非本專業對口工作”,佔43%;最少的是“沒關係,卻是我的愛好和特長”,有9%;根本沒有關係的有22%。

智聯招聘的職業顧問:選擇“有關係但非本專業對口工作”的比例最高有兩點原因,第一是新職業不斷的推陳出新和老職業的內涵隨着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所學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很難像以前一樣定位在某一職業方向。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的畢業生開始適合從事軟件開發、經營和維護,或到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和技術工作,隨着職業發展也可以從事IT諮詢、管理、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等非技術工作。而理科出身的人未必需要從事科研、教學工作,數據分析員、生產研發,甚至投資分析等職業同樣適合他們。智聯招聘網的CEO劉浩先生就是北大物理系畢業,在耶魯學的法律,從事過風險投資,現在做了企業老闆。

(四)實踐經歷、“幹部”經歷讓畢業生加分不少

當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往往比較看重求職者的工作經驗、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如果大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工作實習,同時又擔任過學生幹部,那他在求職的時候更容易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在校期間參加過實踐實習的畢業生正式簽約率爲39.1%,無實踐、實習經歷的學生正式簽約率僅有13.6%;擔任過學生幹部的畢業生正式簽約率爲36.1%,未當過幹部的學生正式簽約率只有24.0%。

(五)多數學生就業心態趨於理性

在困難的就業形勢下,多數大學生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身能力水平及就業環境做出正確的認識和評估,自動把薪酬標準降到合理區間。

三、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的深度分析

分析原因可以發現,一方面高校在培養學生的目標與社會的實際需求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高校規模效益與個性化培養之間存在着深刻矛盾,學校的評價標準與社會的標準本身也存在很大不同。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就業觀定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目前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上大學的家庭成本也比較高,學生和家長的投資回報期望高,多數學生喜歡選擇白領、粉領等工作環境好的地方就業,不願從事條件艱苦的基層工作。 大學生個人原因如下:

(一)、個人期待與就業環境之間的差距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個人期待,或者說就業預期,主要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對自己未來就業前景的一種估計和預測,涉及對收入水平、就業地區和就業單位等方面的要求、預期和選擇。大學生的就業預期通常建立在大學生對自身能力素質及就業市場兩方面因素綜合考量的基礎之上,並將直接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理性程度,影響大學生求職的行爲和結果,最終影響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狀況。客觀地講,當前大學生一般都能對自身能力水平及就業市場狀況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估,形成較爲理性的擇業行爲。薪酬一直被喻爲大學生就業理性程度的“風向標”。根據此次調查的統計結果,大學生大多已走出開價虛高的誤區,有六成以上(66.10%)的學生將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間。

(二)、個人能力與就業市場之間的差距

大學生的能力素質特別是專業技能是大學生成功進入職業市場的重要保證。本次問卷調查顯示,個人能力不足成爲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1.就業能力仍有欠缺。就業能力與一般意義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學生進入人才市場所需的社會實踐能力、求職技巧等。

2.社會經驗普遍不足。

3.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有待拓展。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際關係在就業過程中發揮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儘管特定的社會關係網絡影響了整個用人環境的公正、公平,但就個體而言,它仍不失爲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

總結:對於大學生的專業選擇要越來越慎重,不能因爲一些次要原因而改變,當然在專業已選而無法改變的情況下也需要採取措施來彌補。將這一問題與大學擴招直接聯繫起來可能具有似乎是顯而易見的說服力,但實際上是對人口因素的一種消極認識。還有在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時,應避免將不同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作爲確定各專業招生規模的重要依據和標準,而應確立有遠見的國家文化戰略,並使大學教育包括專業設置服從和服務於這一長期目標。

學院:機械與汽車服務工程 姓名:張宇翔

班級:11汽服3Z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5

關鍵詞: 學生,就業,調查

調查時間: xxxx年7月10日 至 xxxx年8月20日

學生調查分析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然而目前就業形勢越發緊張,再加上如今大學門檻降低,大學生數量大增,拿着本科文憑的大學生要想找個工作已經變得十分不易。到xxxx年,全國每年畢業大學生總數已達650萬人,並在逐年上升;而未就業畢業生從20xx年到xxxx年累計竟達1115萬人。那麼,就業如此困難的原因是否僅僅是人才的泛濫呢?從各大招聘會的招聘方反映的情況來看,雖然應聘的大學生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職位出現招工困難的情況。企業在如此多的應聘大學生中竟挑不出可用之才,十分令人驚訝,也反映了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當代大學生缺乏就業素質,大學生的素質與企業所需不相符。

因此我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做了關於當代大學生就業素質情況的調查。一方面調查當今在校大學生所具備的和看重的素質,另一方面採訪已就業的畢業大學生,看看他們關於企業所需人才的就業素質有何看法,以求找出當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誤區,並試着給出解決的辦法。

從我們的調查中可以發現,當今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未來要求很高,同時也比較有自信。即使現在大學生在社會中已經不再稀缺,大學生這個羣體仍然可以代表中高端的就業羣體。受訪者中有61.1%的人會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提出2000元以上的要求。並且,受訪大學生普遍希望將來畢業後能在國內一線城市及其他發達地區工作,分別有58.3%的人將會選擇國內一線城市。同時,選擇國外和港澳臺等地區的有27.8%。僅有13.9%的人選擇在相對落後一些的國內二三線城市謀求職位。除此之外,調查發現有44.4%的.大學生希望將來能進入合資企業或者外企。同時,有25%的大學生希望進入國企。希望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佔一小部分,達11.1%。於是我們得出結論,當代大學生並不缺乏自尊心,他們對自己有自信,並對自己的未來有高期望和高要求。同時,當代大學生相對比較穩重,比較多的人希望在比較繁榮的大環境下,在相對穩定的大企業下謀求職位。並沒有很多的人選擇大膽的自主創業,或者去一些前景不是十分確定的環境中謀求發展。也就是說對於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培養一個良好的就業素質,對於其應聘企業,以及將來在企業中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大部分的受訪大學生都將面臨擇業而非創業的問題,而擇業又是跟所學專業及興趣有關的,我們的調查中也包含了這方面的內容。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今大學生在擇業時可能會比較靈活。有75%的受訪者在將來擇業時將會依據具體情況進行變動,可能不會選擇與自己所學對口的職業。事實上,受訪者中僅有13.9%的人將會堅定地選擇與自己專業完全對口的職業。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受訪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並不高,對自己專業滿意的人不超過半數,僅41.7%。同時,有41.7%的人對自己的專業感到一般。有16.6%的人對自己所選擇的專業感到不滿。但是,我們也可看到,大部分人還是認爲在校學習的專業課程在未來工作中是重要或很重要的,佔到總數的57.3%。這就有一些矛盾。很多人對自己的專業不是那麼滿意,我們認爲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學到精通的程度並非容易。然而又有大部分的同學會覺得專業課程是重要的。這也體現了現在大學生對於自己應該着重培養何種能力有所迷惑。我們還統計了受訪者對未來的規劃情況。我們共設了三個選項,其中選擇對未來只有大致方向的人佔了一半,另有33.3%的受訪者表示比較迷茫,沒有規劃。只有少部分受訪大學生明確表示對自己的將來有詳盡的規劃,佔到16.7%。 人際交往能力雖然重要,但其地位被遠遠高估,人際交往能力往往體現在與客戶溝通以及團隊合作的過程中,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團隊的潤滑劑,但是其重要性遠不及之前兩點,IT企業的話只要不與領導起衝突,有專業能力的人往往能比較容易的獲得與同事間良好的關係。

另一個被遠遠高估的則是創新能力,即使在創業企業中,創新能力也不是首要地位的,對於企業來說,一套創新的解決方案遠不如一套存在多年,雖然有缺陷但是成熟,實用的解決方案,現成的解決方案大多數時候都是最優的,這點與學術界恰好相反。最好的例子便是NASA,NASA使用的計算機技術相對阿波羅登月時期幾乎沒有改變,使用的語言都是古老的語言,因爲在企業中,穩定、易維護、健壯、可擴展性都比效率重要,只有在效率成爲成本的瓶頸時才需要創新的解決方案來優化。但這並不是說不需要學習新的技術,在激烈的競爭中有時冒險嘗試新的技術能帶來巨大的收益,如何取捨只能視情況而定。

對比兩邊對同樣問題的回答,可見大學生依然無法擺脫象牙塔的薰陶,對將來工作的艱辛沒有充分的準備。另一方面,社會宣傳的能力如創新能力,往往在企業中反而不受重視,也使學生對自己的定位產生了偏差,這些都是我們所需要注意的。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6

班級:XXX班

小組成員:

調查目的: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就業難度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爲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而大學生普遍缺乏科學的就業心理是造成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爲真實理解當前形勢下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況,幫助大學生樹立安康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最後通過科學地分析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表現,提出相應的針對性的調適對策,調研結果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乃至職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顯得尤爲重要。

調查時間:20xx年四月28日~20xx年五月6日

調查對象:學生

一、數據分析〔在附錄中已附上調查問卷及調查原始數據〕

此次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面向大二的學生,共計135名,男生63名,女生72名。選擇這一調查對象的原因在於:大二的學生是處於大學在校的中間階段,是院校的中間代表,此次通過對大二學生的調查,一方面理解他們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希望能通過對大二學生的調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

在問到學校的“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目的是否符合如今的求職要求時,46.67%的認爲比擬符合,31.11%的認爲爲非常符合,22.22%的人那麼只是單純地認爲是符合的,從這一些數據可以看出,本校學生對本校的人才培養目的是比擬認同的,在他們的成才道路上,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培養形式,適應了社會的需求,但我們應該考慮的是要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合自己心意的工作還是比擬難的,我們在學校的人才目的下成大,無疑是不錯的選擇,但我們也需要自我的知識的提升,全方面的開展自己。更好地就業。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94%的人認爲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可見如今的大學生對自己將來的就業還是一片迷茫的,大學生對就業蒙上了一層迷霧,自我感覺就業困難重重。確實,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開展,在,高職院校,本科院校,研究生,博士生的競爭下,作爲二本的大學生似乎競2 /爭優勢不明顯,處於一種被動的境地,但我們只要我們勤學苦練,沒有什麼是超越不了的。

在問到是否會介意進家族式企業時,34.07%的人持中立態度,17.04%的人那麼非常介意,21.48%的人會介意,怕羣帶關係不能很好地開展自己,還有8.15%的人那麼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從這樣數據來看,大學生還是一羣比擬個性人,面對自己的就業還是有自己的想法,持介意觀念的人,更多的是想要自己去拼搏,希望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所要走的路,比擬有個性。當然也不是說選擇不介意的人是沒有個性的,這種結果也是難免的,一方面可能來自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現今社會的就業形勢不好,有輕鬆的路走,當然會有人去選擇。

68.15%的人選擇在雲南本地工作,其餘局部那麼選擇在東南沿海部工作,從這麼大的數據分歧來看,大學生更多的就業意願是在本地區工作。這樣的選擇結果,說明本地區,學生從小在這長大,資源優勢明顯,到其它地方,不利於自身優勢的發揮,競爭鼓勵,要求較高,對自身信心缺乏。

在問到自己如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當前的競爭狀況時,41.48%的人對自己沒有信心,23.70%的人覺得一般,25.93%的人選擇不知道,只有8.89%的人是對自己的專業知識是充滿自信的。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充滿着疑問,沒有很好地去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對自己的實力存在着3 /質疑。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45.93%的人可以承受就業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30.37%的人那麼是先就業,後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23.7%的人那麼是因爲就業,而無奈承受。這一是個還不錯的結果,可見如今的大學生並沒有執意要找自己的專業對口工作,而是在就業中漸漸地來,先就業後找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在問到對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時,80.74%的人選擇的事20xx—300元,19.26%的人選擇1001—2000元的範圍。這一數據充分表達了,如今的高職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數是介於中層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如今的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理性了。

在擇業的時候,更多的人注重的是企業所在城市,工資與福利待遇,還有就是工作環境與工作的穩定性。這樣的選擇是比擬理性的,更多的.是工作的安穩性和公司的待遇問題,但我們再擇業的時候也應考慮一下該公司的開展前景,這樣纔能有更多的開展自我的空間。

在問到學校對大學生最應該培養的才能時,大多數的人是全選的,可見高職大學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開展,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自我,這一選項也給了高職院校一些啓示,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開展學生。培養學生。

通過這些的問題分析總結,最終得出了一個根本的就業觀念:先就業後擇業,發揮個人特長,符合個人興趣,薪酬介於中層,企業待遇較好,就職地點是:優勢較明顯的地區。

二、相應調適對策

1、充分理解自己所學專業

所謂充分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就是理解自己所學專業是什麼,學什麼,有什麼特色,在社會上的就業度是怎樣的,自己專業的開展前景是怎樣的,你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麼等等,只有在充分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根底上,我們纔會有明晰地思路去學,去考慮自己應該要怎樣去應對自己的將來之路,將來的就業方面。以致於,我們在踏入社會的時候,不會是一片迷茫和無知,只是認識到就業的嚴峻,而不會有所準備。

2、用知識武裝自己

全方面開展自己如今的社會,可以說競爭力是非常強大的,尤其是高職大學生,他的壓力不僅來源於社會,還有來自本科學院、研究生、博士生畢業的大學生。這樣的就業環境,更加提醒我們這些高職大學生,你們不努力,將來的就業之路就回事一道道的牆壁,而且一道比一道高。所以說,我們只有不斷地汲取知識,用知識的力量去改變我們的命運,知識的力量是永遠無法預測的。在現今,高速開展的社會,全面開展自己,適應社會的需要,纔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3、明晰的自我定位

所謂明晰的自我定位是認識自己的才能,全面地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自己做事的才能和處事的才能,在理解自己的前提下,找準自己的就業方向,然後去努力,這樣的方法事半功倍,比自己這樣盲目的去考很多證要來得強。

4、學校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學校是一個孕育人才的地方,學校的學習環境和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是非常關鍵的,人走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不同的,可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自己的就業觀念,但正確不正確又是一個問題了,所以學校在這裏的作用就打了,通過學校的就業指導,我們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自己的就業觀是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是否值得自己去堅持和努力,這樣,無形中便矯正了不良的就業觀念,讓大學生走上的事一條正確的就業之路

5、學校做好學生的就業心理工作

如今的社會,爾虞我詐,處處充滿着誘惑,就業形勢嚴峻,這樣的環境,讓大學生不知所措,便有了畢業恐懼症和社會恐懼症,一旦想不開,便有了輕生的念頭,可見,大學生的心理教育是多麼的重要,一個人的心理決定他的行爲,要想大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入社會,學校的心理輔導室必須的,心理的矯正,才能幫助大學生走出就業的恐懼,轉而樂觀地去就業。

6、政府部門的努力

隨着社會的開展,就業形勢的嚴峻是不可防止的,但政府機關的努力又是幫助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力量,政府可以爲大學生提供一些就業的建議和意見,與此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成功就業。

如今,大學生的就業仍然是比擬嚴峻的,大學生能不能順利就業,靠的不僅是學生自己,還有學校和社會。我希望通過此次的調查,可以院校和大學生一些啓示,希望大學生在成才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7

隨着我國高校的連年擴招,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也愈來愈多,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已成爲我國社會普遍關心和有待解決的問題。xx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畢業生的第一年,畢業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畢業生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xx年畢業生達到了338萬人;而xx年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五百多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因此大學生就業正面臨着嚴峻的考驗。而大學生就業作爲大學生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口,初次就業和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成才和成長,因此,選擇工作務必要慎重。

作爲一名即將走入畢業的大學生,我認識到這一嚴重的問題後,決定親自進入這一市場進行調查。今年寒假我隨高郵市高璐寶食品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員去人才市場進行招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必定會對我明年的就業有所幫助。以下便是我總結出來的對目前大學生就業觀的分析。

首先,大學生在擇業時會考慮報酬問題。雖然薪水不是大學生選擇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無疑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幹”,這曾經是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找工作時定下的月薪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學生就業的工資底線也越來越低,隨着大學畢業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轉變: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崗定薪,更強調員工爲用人單位帶來的實際利潤。職場中的機會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爭取到的'。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爲他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爲他今後發展的一個過度口,積存經驗。除了薪酬是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環境、企業聲譽與企業文化、工作富有挑戰性、工作的穩定性、戶口和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也是學生們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學生對於選擇工作時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爲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而“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有很多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還有小部分的人認爲“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大半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爲“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少數。經常在那裏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飯吃,先養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業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很多企業認爲目前有很多大學生就業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資低。很多學生着重選擇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而相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情況不是很好,他們認爲某些大學生只是抱着學經驗的態度,把小公司作爲自己進軍大公司的跳板,發展不長,對他們公司的長久發展不利。這也是個非常現實的觀點,抱有這種思想的人應當慎重的考慮。

此外,大部分人都熱衷於名牌企業或者外企,認爲比較有面子。其實我認爲很多中國本土的中小企業也很有發展潛力,不一定要侷限於所謂的外企,給別的國家的人打工,這樣才更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8

一、調查方式及範圍:

本次活動主要採取查閱資料、網上調查等方式,針對各研究生、大學本科專科畢業生的調查。

二、調查內容:

1、20xx年畢業生就業環境:

據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xx萬名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學生畢業。外加去年未找到的畢業生2xx萬,可預計20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xx萬,而xx年這一特殊的年間我們不僅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還經歷了刻骨銘心的雪災、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織發生的一年。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下,20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20xx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的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我國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萎縮明顯,企業校園招聘也相應畏縮。往年xx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啓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由於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很多大企業爲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同時很多作爲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於受到勞動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響,業務訂單量明顯減少,用工需求也明顯減少。這給學生就業客觀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20xx年就業現狀:

1就業單位性質流向

隨着就業問題的日益嚴峻,現在就業形勢開始衝擊傳統觀念,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迫於就業壓力,漸漸地“不重學歷重技術”,“不選本科選專科”。從目前很多高分考生開始選高職來看,說明家長和學生的觀念已經開始慢慢改變。在本科院校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新模式,以市場爲導向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更加市場化,更符合當前就業形勢,爲專科層次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別是今年以來人們更加不注重學歷的,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了學技術,或是直接就業。

2、熱門專業與需求形式:

從20xx—20xx年x月中旬畢業生行業就業情況來看,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五大行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其中,製造業是目前吸納畢業生最多的行業,本科學歷各年度比例分別佔到2998%、29xx%和4329%,專科學歷各年度比例分別佔至4133%、43xx%和x637%。

從調查來看:20xx屆大學畢業生在湖南省就業的行業大類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其中,有26%的本科畢業生和2x%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於製造業。但值得注意的是,但這一比例低於全國20xx屆本科生(27%)和高職高專(31%)畢業生就業於製造業的比例。民營和個體企業是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僱主類型,僱用了37%的本科畢業生以及66%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僱主規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僱主規模300人以下的本科畢業生佔到42%,高職高專畢業生爲x6%。

3: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情況:

湖南省20xx屆、20xx屆、20xx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

三、就業態度分析:

1、現在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太高,總覺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還要穩定,這樣就給畢業生很多的壓力。大部份學生把考公務員當和事業單位當作唯一選擇,寧可有業不就。加之學生對自己認識過高,在調查中發現,90%以上的學生希望每月工資在xx00元以上,工作時間不超過x天,還要提供住宿條件,這樣就無形縮小了就業範圍。

2、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據統計,20xx年1月x日,由雲南省教育廳主辦,西南林學院、雲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學院聯合舉辦農林類畢業生雙向選擇洽談會,共xx2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就業崗位3x00個左右,結果我院畢業生不足x0%,簽約率更是寥寥無幾參。而實際上,我國就業市場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業,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無疑又縮小了自己的就業範圍。

3創業不如就業。多數大學生感到創業艱難,多方面準備不夠,缺少充足的勇氣和決心,只有極少數畢業生認爲就業找飯碗不如創業謀發展。

4:促進就業措施:

鼓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已被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覆呼籲,多次部署,對增加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必須把增加就業與提升產業結構的'雙重任務結合起來加以解決,把勞動力的需求與勞動力的生產結合起來加以解決。爲此提出以下建議:

1、要大力發展專業技術教育,改變目前的教育目標。目前我國各級教育的目標是提高上一級重點學校的升學率,這是應試教育的根源。鄧小平同志1983年爲教育題詞: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不改變教育目標,就無法改變應試教育,就會不斷加劇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學歷人才失業、文憑貶值的尷尬局面

還有一個關於教育的錯誤口號流毒甚廣,那就是擴大教育消費,拉動內需。把教育當成消費是完全錯誤的。教育是投資,不是消費。把教育當成消費,當然要以滿足消費需求爲原則,從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學招生當然是多多益善,但這樣做只對學校有利,對滿足學生家長的虛榮心有利,對學生成材不利,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國目前已具備了加快結構升級的資金條件和技術條件,但就是不具備人才條件,使我國企業不得不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過度競爭,人才問題不解決,將很難從這次經濟調整中走出來。必須通過政府的宣傳引導、政策鼓勵、資金支持,改善各類專科學校的辦學條件,將他們與大學一視同仁,吸引更多的優秀學子從事技術工作。國家應在工資待遇上向高級技工傾斜,在技工職稱上應有最大上升空間,最高應與教授齊。

2、大力提高農村中國小教育水平。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xx年農民工占城鎮從業人員比重已高達467%。據全國總工會的一份調查,農民工在加工製造業就業中已佔682%,在建築業中佔798%。這幾個數據說明,農民工的素質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製造業和建築業的水平。而目前農村教育狀況卻不容樂觀,這是目前農民工素質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國家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通過各種手段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這對推進我國工業化、加快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和緊迫的意義。

關於大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