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行政範文 > 報告

集貿市場調研報告

報告3.09W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集貿市場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集貿市場調研報告

集貿市場調研報告1

一、我縣集貿市場的基本情況

我縣現有集貿市場27個,其中,縣城2個,鄉鎮25個;隸屬市場管理中心的有25個,鄉鎮管理的有2個,但全縣無專業的批發市場。集貿市場佔地約85834.75平方米,共有固定攤位約3600個,臨時攤位約900個。xx年市場交易額5.74億元左右,帶動就業5 00多人。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集貿市場建設直接關係到人民羣衆的生活,集貿市場屬公益性事業,投資大、收益低、回收期長、管理難度大,由於政府主導作用不明顯,社會資本投資積極性不高,融資較難、發展不快,即使是開發商開發建設市場,也是以商住樓建設爲主,考慮樓盤銷售爲多、考慮市場建設和發展少。我縣大部分集貿市場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集貿市場超期服役,設施陳舊,功能不全,影響市場的正常經營活動。雖然近些年各級加大了對集貿市場建設改造的投入力度,但市場設施還是比較滯後,安全隱患突出、系統普遍不暢、攤位建設簡陋、沒有配套設施等,市場應有的功能發揮相當受限。一是市場設施簡陋。絕大部分比較初級,屬敞開式廠棚,封閉式市場比較少,且無倉儲、凍庫等設施,不能適應現代物流快速發展的需要。許多鄉鎮市場的廠棚仍是磚木結構,“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給市場交易帶來極大的不便,也存在安全隱患。二是市場容量嚴重不足。在27個集貿市場當中,相當部分市場存在容量不足的問題,如城關、南洞、延壽、益將、井坡等。尤以城關、井坡、延壽、南洞等最爲突出。

(二)規劃不盡合理,功能發揮受限。我縣集貿市場建設缺乏科學規劃、合理佈局,與城市建設發展極不相稱。部分鄉鎮未將集貿市場的建設規劃納入鄉鎮區域總體規劃當中,市場建設的選址於主要路道邊從而形成“馬路市場”,市場交易難、管理難。市場規劃的固定店面多,供農副產品流動攤位擺設的空地少,不符合現階段農貿市場攤點擺設的特徵,易造成市場容量不足,致使市場蜂擁。廠棚、攤位等設施建設不合理,缺少人性化,有的廠棚邊緣過短,不能遮陽擋雨;有的廠棚內應當建固定攤位的沒建,不應建的卻建了,不符合市場攤位擺設的規律;有些攤位建得過高,使用起來極不方便。縣城區有城關和盧陽兩個農貿市場,加上正在建設的新區集貿市場共有三個,目前,真正能使用的只有城關市場一個,市場承載能力過大,輻射半徑過廣等,造成市場擁擠不堪,以街爲市現象嚴重。

(三)建設大衆化,特色市場空白。一是無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我縣集貿市場均爲零售市場。全縣無一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只有一處批零兼以零售爲主的城關集貿市場。我縣的田莊、附城、泉水、文明等鄉鎮盛產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由於缺少專業的批發市場,使得本地大量農產品難以集中形成輻射力量、形成品牌,進口商品流通不暢,導致商品流通困難,流通成本過高。二是特色市場缺少。我縣的集貿市場普遍爲綜合性的低層次的農副產品和日雜市場,市場建設大衆化,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專業市場爲零。我縣的有多個鄉鎮特色產品盛產,如文明的水果,田莊、暖水、泉水等地的蔬菜,熱水的旅遊產業等,在這些鄉鎮,均未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形成專業市場。

三、幾點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集貿市場作爲城鄉居民的“菜籃子”商品供應的主要場所和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渠道,與人民羣衆生活質量密切相關。

(二)搞好集貿市場建設和改造升級,可提高城市品位、增強市域經濟的發展潛力,在促進城鎮化進程、構建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將起到積極作用。

集貿市場調研報告2

農村集貿市場對於啓動農村消費、搞活農產品流通、改善消費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加強農村集貿市場建設迫在眉睫。現就貝子府鎮集貿市場建設情況,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形成如下報告。

一、集貿市場建設的現狀

貝子府鎮現有農村集貿市場6個,分別是貝子府市場、王家營子市場、克力代市場、鐵匠營子市場、大哈布齊拉市場、二龍臺市場。

貝子府市場位於貝子府鎮中心城區,處於國道305線XX縣道老寶線交匯處,佔地6400平方米,建有陽光棚3個1000 平方米,水泥櫃檯66個198延長米,硬化地面6400平方米,四周爲二層商亭,有東西南北四門,北門爲正門。每月逢1、4、7爲集日(即:1、4、7、 11、14、17、21、24、27日)。年交易額近億元。一直以來,管理不到位,基本上是商戶自由經營,有馬路市場現象。20xx年7月份,鎮政府又新徵地8004平方米,準備擴建市場。現已成立貝子府市場管理公司,正在籌備規範運行。

王家營子市場位於王家營子村,在縣級路老寶線南側,佔地7100平方米,每月逢3、6、9爲集日(即:3、6、9、13、16、19、23、26、29日)。沒有什麼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商戶自由經營,佔道經營現象嚴重。

克力代市場位於克力代村,在國道305線南側,是原克力代鄉建設的禽蛋批發市場,佔地29300平方米,每月逢2、5、8爲集日(即:2、5、8、 12、15、18、22、25、28日)。水泥櫃檯500延長米。無專人管理,商戶自由經營,現在基本不在市場內交易,佔道經營現象嚴重。

鐵匠營子市場位於鐵匠營子村,沒有專門場地,無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佔道經營,每月逢6、10爲集日(即:6、10、16、20、26、30日)。

大哈布齊拉市場位於大哈布齊拉村,沒有專門場地,無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佔道經營,每月逢3、9爲集日(即:3、9、13、19、23、29日)。

二龍臺市場位於二龍臺村,沒有專門場地,無基礎設施,無專人管理,佔道經營,每月逢3、9爲集日(即:3、9、13、19、23、29日)。年交易額在500萬左右。

現有集貿市場存在的三種狀態:

一是有“市”無“場”。受資金、場地等多種因素影響,附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集貿市場,於是羣衆自發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以馬路兩側爲依靠的交易場所,尤其在重大節日和蔬菜銷售旺季,整個馬路兩側被當地羣衆和周邊商販所佔據,形成“馬路市場”,如鐵匠營子、大哈布齊拉、二龍臺三個村的市場就是如此。馬路市場伴街道而存,不僅嚴重影響到了當地的交通,存在着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佔用街道公路作爲場地來興市,交通不暢衛生差、形象不佳管理亂,農村消費安全難以保障。

二是有“場”無“市”。由於無專人管理、服務跟不上等多種因素影響,雖然建成了市場,但大部分門面及攤位出現空置現象,集貿市場完全沒派上用場,形同擺設。蔬菜、肉食、百貨、水果等攤點依然常年佔據公路兩側,導致出現“有場無市、市場分離”的尷尬局面,克力代、王家營子市場就存在此種情況。

三是有“場”有“市”不規範。貝子府集貿市場經過幾年來的建設與發展,已經基本成型,但是管理跟不上,所以雖然有場有市,改善了當地羣衆的消費環境,拓展了農村消費空間,但是,仍然處於無序經營狀態,存在馬路市場問題。貝子府鎮已經成立了貝子府市場管理公司,正在逐步規範運行。

二、集貿市場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短缺。這是影響當前農貿市場建設滯後的一個主要原因。一是農村集貿市場資金需要量較大,這對於財政狀況普遍緊張的鄉鎮政府來說是不小的負擔,財政對農村集貿市場建設投入也非常有限。因此,鄉鎮政府雖然認識到了市場建設的重要性,卻力不從心,拿不出錢來建市場。二是農村集貿市場屬於半公益或者說是準公益性的項目,投入大,收益小,而且回收投資時間長,投資難以收回,依靠社會投資或者引進外商投資的難度較大。

(二)佈局不合理。鄉鎮集貿市場有許多都沒有規劃,有了約定俗成的集日,就有了交易,沒有場地就佔道經營;還有的雖然蓋了房子,圈了地,建了攤位,但場內沒有經銷活動的人流,成了有名無實的空架子。究其原因,主要是鄉村農貿市場缺少正確的引導和科學的規劃。

(三)管理滯後,髒、亂、差現象較爲嚴重。一是市場業主對市場經營的認識不到位。認爲農貿市場設施如何無所謂,只要市場有人來,能產生效益就可以了,沒必要掏腰包來改善基礎設施。二是市場無保潔。市場垃圾隨意堆放,衛生狀況極差。三是市場無管理人員。對亂佔道、亂設攤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致使有的市場攤位成了倉庫,貨物堆放過多,又不夠整齊,影響市場的總體經營環境。

三、加強集貿市場建設的幾項舉措

(一)高度重視市場建設。要將農村集貿市場建設放在改善民生、創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環境中來加以認識。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和加強農村集貿市場建設,將其列入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中,從服務“三農”的宗旨出發,下大力氣改善農村集貿市場條件。

(二)科學規劃,突出特色。農貿市場是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學合理地規劃好農貿市場不但有利於其自身的長遠發展,也有利於小城鎮的快速有序發展。因此,農貿市場的規劃應綜合考慮區位、交通、地形地勢、基礎資源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合理佈局。貝子府鎮將在原集貿市場的基礎上,通過改造規範,擬興建三大鎮級專業市場:一是擴建貝子府集貿市場,在現市場西側,徵地8000平方米,興建果蔬批發及活畜交易專業市場;二是改建完善王家營子集貿市場,除原交易外功能外,重點打造雜糧雜豆交易專業市場;三是完善克力代集貿市場,除原交易功能外,重點打造禽蛋批發交易專業市場。規範三個村級集貿市場:即規範鐵匠營子、大哈布齊拉、二龍臺三個市場,爭取做到有場地、有設施、有專人管理。

(三)尋求合作、多方融資。面對目前農貿市場建設改造資金困難的難題,要調動各方面投資農貿市場建設的積極性,增加市場建設資金來源的渠道。首先積極爭取農村集貿市場建設方面的立項,積極爭取上級扶助資金。同時,建立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將招商引資與加快農村集貿市場建設兩相結合起來,創新投資的渠道與形式,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收益”的市場建設原則,採取政府引導、大力吸引民間投資的模式,投資改造、新建集貿市場。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並出臺相關的改革配套措施,在土地審批、工商登記、財稅減免等方面特事特辦,解決集貿市場建設過程中在某些環節上“卡殼”的問題。市場建設應引入市場機制,下大力氣挖掘市場潛力,提高資金回報率,形成良性循環格局。

(四)創新思路、加強管理。建立、完善農村集貿農貿市場管理體系。一是監督到位。要發揮政府職能,加強對農村市場的日常監管,對市場行爲進行規範,對市場中的違法行爲予以處罰和糾正,爲市場建設進行長期科學的規劃,指導市場的宏觀發展。二是管理到位。各個集貿市場都要建立管理委員會,做到有人管理。進一步加強對市場的服務力度,不斷完善市場設施。市場內經營戶要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採取成立經營者自律組織(如個協)等方式,加強行業自律,管好市場,確保農村消費安全。逐步通過建立集貿市場管理公司的形式,規範市場管理,現在貝子府鎮已經成立一家市場管理公司,正在籌備規範運行農村集貿市場,做到責、權、利三統一,這是對農村集貿市場管理新的探索和實踐。三是逐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保證進貨渠道的合法,創建安全的消費環境,改變市場內商品渠道不清的情況,對農產品市場上銷售要經過嚴格的檢查檢疫,確保廣大人民羣衆所關心的生活健康等問題。

一、我縣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圍繞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狠抓商貿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進發展商貿企業,大力開拓農村市場,積極調整商業業態,全縣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一個多業態的商貿流通網絡正在形成。據統計,目前全縣共建有商貿服務網點9800多個,營業面積320萬平方米以上,從業人員6萬人以上。縣城城區共有營業面積200萬平方米,已建15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業網點有20個35.3萬平方米。

(一)重點市場初具規模,專業市場已顯雛形。心連心超市、好又多超市、華聯電器超市華鮎路和港東路建材市場等都已有一定規模。其中心連心超市營業面積3000多平方米,職工200多人,年銷售額達0.36億元。華鮎路和港東路建材市場集裝飾裝潢、銷售、設計於一體,相關商家70餘家。摩托車市場、傢俱商場發展勢頭強勁,呈現勃勃生機與活力。全縣形成以城區市場爲中心,向鄉鎮和鄰近區縣輻射的格局。

(二)“萬村千鄉”工程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消費市場進一步活躍。我縣從20xx年開始至今,共發展農家店465家,其中20xx 年180家,20xx年90家,20xx年85家,20xx年110家,20xx年新建農資配送中心一個。農家店覆蓋20個鄉鎮,佔領全縣總鄉鎮數的 100%,覆蓋277個行政村,佔全縣行政村數的63%。我們採取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方式,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和效果。20xx年爭取發展農家店50 家,20xx年爭取申報一家高標準的農資配送中心。

(三)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多種商貿流通業態並存,流通規模不斷增大。近年來,我縣商貿流通領域不斷放開,心連心超市、華聯電器超市、等國內知名商家相繼進駐。並且,沃爾瑪,蘇寧,國美等大型連鎖品牌也正在進行諮詢洽談。國內大型商業集團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經營業態和管理模式,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等現代新型業態在我縣快速發展,呈現繁榮活躍態勢。據20xx年底統計,全縣已建各類大型商場超市22個33萬平方米,酒店賓館1217家,商業步行街1條,商業特色街2條。20xx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3億元。

(四)商務項目工作成效明顯,市場監管調控水平不斷提高。爲了加快推進商貿流通市場建設,20xx 年,縣委、縣政府出臺了《XX縣萬村千鄉市場工作推進實施方案》,建立了商貿流通設施項目庫,近兩年先後到市爭取商貿流通和市場建設專項資金500萬元,刺激和帶動9000多萬元社會資金投入商貿流通設施建設,爲引導市場建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據我局初步統計,去年以來僅縣城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場和市場近30萬平方米。同時,不斷加大商務執法力度,縣商務局、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等部門密切配合,城鄉商貿流通市場管理日趨規範。在2個超市建立了2個市場監測點,對主要生活必需品庫存臨界點實行報告制度,提高了市場調控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加強了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餘缺調劑,20xx年先後從外地調運蔬菜、豬肉等生活物資50萬噸,確保了市場供給,滿足了城鄉居民生活消費需求,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市場規劃建設滯後,體系不夠完善,佈局不盡合理。由於我縣過去市場體系發展缺乏系統全面的長期規劃,商品市場體系發育不平衡,市場分佈不合理,建設標準不高,功能不完善,市場與居民區混雜,無停車場、衛生、供、排水等設施,市場專業分區和特色不明,專業市場少、綜合市場小、便民市場差。縣內沒有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現代批發交易中心、專業市場、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發展緩慢。商品流通市場已不能適XX市化的發展要求和居民的多層次消費需求,商品流通市場體系的培育與我縣建立“主城功能拓展區”的市場結構以及功能和規模不相適應。縣城XX區是縣城傳統的商業中心,網點衆多,人氣很旺,但缺少大型知名商場、連鎖超市、高檔酒樓、賓館,以街爲市,影響道路暢通,躁音擾民,羣衆怨聲載道。正街商業中心區都沒有配套的停車場、貨運場,羣衆購物和業主進出貨物都只能在主要街道停車,造成城區交通堵塞。

(二)農村商品市場發展緩慢,城區農貿市場急需改造升級。隨着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逐步到位,一批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產業帶、產業區逐步形成,我縣農產品在數量、質量、品種上日益增加。但是,我縣目前沒有真正形成一個能夠輻射全市乃至鄰近省市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縣農產品的流通,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縣內相當一批農貿市場基礎設施簡陋,服務功能落後,經營環境不優,營銷方式粗放,已不能適XX市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有的市場甚至出現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問題。這種狀況不僅造成市場經營被動,高耗低效,削弱了其應有功能,而且嚴重製約了城市品味的提高。

(三)商貿發展環境不夠優化一是政府主導不夠、政策扶持不力,缺乏系統、有效的政策舉措,存在“有市無場”和“有場無市”的現象。同時以街爲市,堵塞交通,對我縣的治安、消防、交通及市容市貌的影響日益凸顯,羣衆意見很大。二是一些市場業主對市場經營的認識不到位,市場檔次不高,設施差,管理不到位,衛生狀況極差,少有“專、精、特、新”之路的專業特色市場。

  三、發展設想

圍繞XX縣建設山水生態城市,新型工業城市和湘鄂邊區域中心的發展思路,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建設大市場。重點在城關地區人流物流集中地段和各鄉鎮墟場改建,擴建和新建30家骨幹農貿市場,培育1-2家輻射湘鄂邊乃至全國的農產品加工冷藏物流中心。目前,已納入商業網點規劃的重點項目有XX縣工業園物流基地,在高速公路東出口與荊嶽鐵路貨運站附近建設一個綜合物流基地,佔地規模15000平方米。XX縣二手車交易市場,書院路與二橋東路交匯處,建設面積5000平方米,市場內設置車輛檢測、維修和配件供應等服務,同時具備二手車收購、銷售、拍賣、代購、代銷和信息服務。已經在建的XX縣馬鞍新區四星級酒店,佔地面積40畝。正在規劃,作出可行性分析報告的項目有XX縣湘鄂邊南物流配送中心,建設一個以宏發物流爲主體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佔地面積30000平方米。XX縣馬鞍新區商業街建設及大型綜合超市建設,商業中心街長800米,綜合超市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XX縣城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項目,新建北門市場馬鞍新區農貿市場,南門市場,城興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實現方便居民生活、保障食品消費安全、促進商業產業化的基本目標。

  四、幾點建議

儘管我縣商貿流通市場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只要因勢利導,遵循規律,改善管理,整合資源,在今後一個可以預期的時期內,商品市場仍然具有很強的生機、活力和發展空間。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明確商貿流通市場發展的思路。在堅持實施“興工XX縣”戰略的同時,大力實施“商貿活縣”戰略。通過廣泛宣傳,使全縣上下充分認識到,建設和發展市場,既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又能促進城市建設、擴大社會就業,既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又會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應把加快市場建設,推動商貿物流業發展作爲優化我縣產業結構、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採取有力措施,切實抓緊抓好。從我縣實際出發,對接大交通,儘快理清商貿流通市場、商貿物流業發展思路,明確中長期發展目標。大力提升改造傳統服務業,培育引進現代服務業,培育若干個有帶動作用的大專業市場,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動現代服務業的大發展。

(二)進一步完善商貿流通市場建設規劃。按照“主城功能拓展區”城市功能定位,本着“城內大市場、城郊大賣場、城外大物流、城中特色街、社區便民店”的發展思路,進一步修訂完善《商業網點建設規劃》。要規劃好當前市場缺位的物流中心、倉儲轉運中心等重點商貿物流設施建設項目。加強與建設、國土等部門銜接,確保重點商貿物流設施的規劃落實。要切實加強規劃的執行,堅決避免朝令夕改,充分發揮規劃在市場建設方面的“龍頭”作用,確保規劃的嚴肅性、長期性和穩定性。

(三)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商品市場,不斷完善我縣市場體系。一是初步建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的商品市場體系框架。以城鄉市場協調發展,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互補充爲目標,構建縣級核心商貿中心,鄉鎮區域商貿中心,鄉村商品銷售網點配套的市場體系。全縣新培育若干個年交易額分別在1 億元以上、成爲商品市場的骨幹力量。二是加快培育農村消費品流通網絡。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工程,加快發展農村新型流通方式,積極引導和擴大農民消費。圍繞小城鎮和新興集鎮的'開發建設,加強商業流通設施的建設,改造和提升農村傳統的集貿市場。重點引導和鼓勵城市有實力的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銷售網絡,改造 “夫妻店”、“代銷店”,把連鎖店開到鄉鎮和村組,建設縣鄉商品配送中心、鄉鎮連鎖超市和村社農家店,方便農民購買,形成以縣城爲重點、鄉鎮爲骨幹、村組爲基礎的農村消費品零售網絡。三是要依託我縣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緊密結合農業產業化和發展效益農業的要求,培育1-2個大型的產地型工農業產品批發市場。建議在縣城規劃興建一個集工農業產品交易、倉儲、運輸、配送爲一體的綜合批發大市場。加快市場信息發佈系統、檢驗檢測系統、物流配送系統、電子結算系統建設,充分發揮聚散輻射功能,帶動區域性市場和產地市場的發展,擴大農產品出縣、出市。要結合城市建設和居民生活需求,扶持建設一批佈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健全的社區便民市場。四是結合商業網點規劃佈局調整,加速整合現有各類專業市場,進一步改造市場設施,提高市場檔次和水平。對部分規模較大,影響力、輻射力較強的市場,要加快市場配套設施建設,適時進行升級改造,促其規範發展,不斷完善倉儲、停車、運輸、金融、通訊、餐飲、住宿等服務體系。有條件的應增設電子商務系統、信息查詢系統等;引導城區農貿市場創辦超市交易區,實行淨菜和標準化商品上市;啓動農貿市場“農改超”工程,給予“農改超”工程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對“農改超”市場按其經營面積每平方米給予50-100元的補貼經費,不斷完善市場功能,提升市場檔次,適應現代流通業發展需要。堅決取締場外經營交易行爲。對現有分散各處、經營戶較多的市場,按照便利商品儲存、運輸、經營的原則,可通過合併、重組、股份合作等形式,突出“一市一品”特色,避免市場同城分割,提高市場資源利用效率。

(四)優化環境,整頓和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大力營造“興工XX縣、商貿活縣”的輿論氛圍,提高全縣幹部羣衆對市場建設和管理的支持率。加快城市道路、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滿足市場建設發展需要。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應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不斷簡化商貿流通市場和物流業審批手續和辦事程序,健全和落實政務公開,爲培育和發展市場體系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各行政執法部門應爲市場建設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得對重點專業市場進行多頭重複檢查,堅決制止亂收費現象;工商、質監、公安等部門應密切配合,着力整治市場周邊治安環境,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僞劣商品的違法行爲,整頓和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商貿主管部門應切實加強協調工作,及時掌握重點市場、現代物流企業建設和發展動態,幫助解決相關問題。按照“誰建設、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市場管理主體的責任和義務。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市場活動,重點解決市場“髒亂差”和“假冒僞劣”問題,整治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要健全市場管理制度,提高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要加強對市場管理人員的培養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規範市場內部管理,制定和落實各市場內消防安全、衛生保潔、安保巡查等項制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經營環境;教育和引導市場經營戶切實規範自身經營行爲,嚴格實施亮證經營、售貨信譽卡制度,積極開展“消費者信得過攤位”、“五星級文明經營戶”等評選活動,塑造良好的市場形象,提高市場信譽度。

(五)加強領導,發揮政府在市場建設上的主導作用。建立健全加快商貿流通市場和物流業發展的協調推進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市場建設管理的組織領導。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結合我縣實際,研究出臺關於加強市場建設與管理的具體實施意見,制定市場佈局調整方案,逐步實現市場建設由社會自發型向政府主導型轉變,走政府主導、部門主管、企業主辦的市場發展之路。強化政策引導,研究、制定統一的市場建設方面政策,避免“一場一策”、政策打架。明確各鄉鎮和政府各職能部門在市場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職責及其扶持政策,並將其納入政府目標考覈。進一步加大對市場建設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實行低稅費培育市場,“放水養魚”。增加政府投入,縣財政應設立商貿物流業發展專項基金,用於支持重點市場建設。同時,積極協調金融機構,爲市場建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爭取更多信貸資金支持。通過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資、多元化投入,切實解決市場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加快行業協會、同業商會建設,在政府引導下,由行業協會、同業商會制訂行業管理規範,並協助政府有關部門進行行業監管和服務。

近年來,XX縣紀委、監察局堅持以強化管理、嚴格監督爲主線,嚴把幹部准入關口,創新干部管理制度,整合幹部工作力量,提高隊伍履職能力,打造了一支政治堅強、公正廉潔、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反腐“鐵軍”,有力推動了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然而在紀檢監察幹部監督管理中還存在業務素質不高、專職幹部不專、辦案力量不足、被監督意識不強等一些問題,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一、我縣紀檢監察幹部隊伍總體情況

XX縣現有基層紀檢監察機構18個,其中鄉鎮、社區服務中心(街道辦)紀委(紀工委)11個,縣紀委、監察局派(出)駐紀工委6個。全縣紀檢監察系統共有幹部86人,從年齡結構看,35歲及以下30人,36歲至45歲40人,46歲及以上16人,平均年齡38歲;從學歷結構看,大學學歷31人,佔36%,大專學歷46人,佔53.4%,中專及以下學歷9人,佔11.7%,;從專業結構看,經濟管理專業 16人,佔18%,財會專業7人,佔9%,法律專業9人,佔10.4%,其他54人,佔62.7%。從以上統計情況看,幹部隊伍的專業結構尚不合理,特別是法律、審計、經濟專業人員欠缺。

  二、我縣紀檢監察幹部監督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針對新形勢下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XX縣紀委、監察局從規範執紀執法行爲、健全監督制約機制爲切入點,堅持強化內部監督管理,就“紀委監督別人的同時,誰來監督紀委”這一課題進行了積極有效探索。

1、嚴把關口,幹部准入規範化。制訂《XX縣紀檢監察機關幹部資格准入制度》,按照逢進必考、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對新進入縣紀檢監察機關的幹部進行嚴格考試,考試合格者,縣紀委幹部室對具備紀檢監察資格准入基本條件的後備人選按要求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合格後,進行資格考察。考察除對被考察對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察外,還重點考察其“八小時”以外的生活、社交情況。考察組在彙總分析考察情況的基礎上,提出考察意見,形成考察報告後專題向縣紀委常委會彙報。縣紀委常委會聽取考察組的資格考察意見,集體研究確定獲得紀檢監察幹部資格准入人選。取得紀檢監察幹部任職資格的,通過幹部任用程序,擇優錄取。在幹部任免和交流方面,各鄉鎮紀委書記、各派出紀工委(監察室)副科級以上職務人選由縣紀委商縣委組織部提名並考察,按程序報縣委任免。

2、加強監管,幹部監督嚴格化。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持之以恆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着力糾正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不良風氣,堅持“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自行清退收受的各種會員卡,同時要求,辦案人員在辦案期間,嚴格遵守辦案工作紀律,不準與涉案人員及其親友建立私人聯繫和交往。不準收受涉案人員、單位的物品、現金;不得接受涉案單位、涉案人員的宴請和娛樂邀請。不準利用辦案之機,通過涉案單位、人員爲本人、親友辦理私人事項。並聘請了廉政監督員,定期不定期對辦案人員八小時以外的“生活圈”向紀委反映,同時向社會公佈監督舉報電話,使紀委在行使監督檢查職能的同時,自身也接受廣大羣衆的監督。

3、創新方式,幹部管理制度化。結合統管工作實際,及時制定《紀工委、監察室業務工作管理及日常聯繫暫行辦法》、《工作績效考覈辦法》、《幹部管理暫行辦法》、《工作紀律規定》、《事務管理制度》等20餘項規章制度,達到了完善管理制度、推動工作創新的目的。嚴格考覈獎懲機制,明確“五嚴守、五禁止”要求,每年年終對全縣鄉鎮紀檢監察幹部考評一次,由鄉鎮紀委書記向縣紀委常委會述職述廉,接受縣紀委評議,連續兩年處於末位的淘汰出隊伍,根據具體實際,調整到其他部門單位或崗位工作,對在年終考覈中不合格的鄉鎮紀委,不予以發放辦案人員補貼;對派駐機構及各科室進行嚴格考覈。對照年初目標責任書下達的任務,逐項進行考覈,並將考覈結果與評先樹優和幹部使用等結合起來,使考覈成爲強化監督、推動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時,建立紀檢監察幹部電子廉政檔案。完善了紀委、監察局領導班子成員和派駐機構副科級以上幹部電子廉政檔案,全面動態掌握紀檢監察領導幹部廉政情況。

4、統一管理,工作機制科學化。全面推行縣級紀檢監察機構統一管理,建立紀委常委聯繫紀工委工作制度,實行紀工委與縣紀委機關各科室工作、人員、車輛“聯動”調配機制,紀檢監察工作力量不斷加強。明確了紀委和紀工委之間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紀工委和部門之間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紀工委書記工作彙報交流和紀委常委聯繫紀工委工作機制。並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深入開展廉政風險查找活動、派駐機構、機關科(股)室、崗位個人三個層面分別查找各自的廉政風險點,認真查找在思想道德、崗位職責、工作業務、權力行使、制度機制和制度監管不到位等方面可能發生不廉潔行爲的條件和因素。採取“自己找、大家提、組織點”的方式,精心梳理盤點,認真仔細分析,切實查找出了符合自身實際、針對性強的廉政風險點,對有可能引發腐敗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採取風險提示、批評教育、警示訓誡、立案查處等措施,及時化解廉政風險,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

集貿市場調研報告3

根據縣政府統一部署,近日縣商務局會同房產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鎮組成了調研組,對城區各集貿市場物業管理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旨在加強城區集貿市場物業管理,改善市容市貌,創造良好的城市環境。

一、基本情況

城區現有各類集貿市場11家,其中菜市場4家,小百貨市場4家,家居建

二、現行管理模式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集貿市場是城市的一個窗口,是城市人居環境和城市整體形象的一個重要體現。從調查的情況看,我縣集貿市場絕大部分只建不管或管理不到位問題比較突出,與廣大市民的生活需求極不相適應,已經成爲潛山打造宜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創建文明城市的最薄弱環節,也是城市管理的一個難點,存在的問題十分突出。具體來講,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綜合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

旺業大市場商戶入駐後,開發商安良公司當初也曾聘請物業公司進行管理,劃定專門停車場,按標準收取物業管理費,但由於市場是開放性的,加上商戶素質參差不齊,物業管理費不能收繳到位,物業公司經營虧損,後與安良公司解除成立合同。除天柱菜市場、零碑菜市場、旺業大市場、秀獅商業步行街、天柱山大市場、皖鎮等入市車輛管理較爲有序外,其餘市場各種車輛沒有固定地點停放,導致市場的道路不暢,不少市場消防設施不齊全,消防安全隱患嚴重。個別市場設施簡陋、陳舊,電線老化、大棚破損嚴重,急需整治改造。

(二)開發建設市場的企業建市場與管市場錯位,權責不明確。

(三)少數市場經營氛圍不濃、不景氣,經濟效益低下。

金源菜市場內有近300個攤位閒置,天柱山大市場、旺業大市場、姚衝大市場除臨街門面房在經營外,市場內門面房儘管已售出,但大多數基本閒置,不少居民買回後,只做倉庫或車庫。這些市場的交易額很小,有的攤位費收入僅幾萬元,經濟效益十分低下。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集貿市場是城市一項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與城鎮居民和廣大消費者利益息息相關。構建整潔有序的集貿市場交易環境,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的繁榮和經濟發展,是加強集貿市場物業管理的根本目的。現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根據我縣城區現有集貿市場現狀,將其分爲三類,按不同類別,明確各部門監管職責:第一類是有專門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的市場,如天柱菜市場、零碑集貿市場,仍由縣商務局管理,管理方式維持現狀不變。零碑集貿市場由於已劃入零碑地塊老城區綜合改造項目範圍,不宜對現有市場進行改造。縣商務局應督促市場管理人員,加強對市場內部管理,確保市場安全。第二類是建成時間早,市場產權分散,居民區與商住戶混雜的北河街由縣城市綜合執法局管理。第三類是市場規模程度較高,商住戶較集中的旺業大市場、姚衝大市場、彰法山菜市場、金源菜市、皖鎮、天柱山大市場、秀獅商業步行街、舒州農貿市場由縣商務局牽頭,縣房管局、工商局、住建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參與,全面推行物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