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14篇

作文2.1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傳統文化作文14篇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新時代發展的洪流正向我們涌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時過境遷,我們迎來了車水馬龍的繁華。共築盛世林樓,不僅需要“工匠們”辛勤籌建,還需要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爲其注入精神力量。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在人類逐步發展的進程中如泥沙中淘金般積澱下來的,能延至今日,剩下的多爲其精華,具有不竭的生命活力。諸如“田園牧歌式”生活的網紅代表李子柒,她發佈的視頻取材於中華民族文化中的時令節氣、傳統節日、民風民俗等,播放量竟超過30億,這個難以估量的數據背後足以見得傳統文化煥發出的活力令人震撼。

在快節奏的發展中,再難有過“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體驗了。浮躁、急於求成的作風如雨後竹筍般涌起,在人們物質富裕的同時,精神世界的空乏令人堪憂。因此,讓傳統文化的精魄熔鑄到世人的靈魂中,令其思想有所轉變,進而由內而外,朝氣盡顯。如此,衆人才不至於成爲一幅空殼,築造華夏大廈的美夢纔有可能成真。

欲要完成對時代林樓的建造,需要讓人們精神富裕,付諸行動便是關鍵了。無需像孔子那樣周遊列國,訪名師交益友;也不必像學士宋濂那般飽讀詩書,手自筆錄,行深山巨谷中覓良師。我們暫且虛心客觀地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加以創新,令其獲新生,煥發光彩,得以一直延續,不被歲月的長河沖蝕。我想:每日盡一己之力,力雖小,但總能如溶洞滴水般塑造一個人,影響整個社會,傳統文化的功用在此得以體現。

然而,現實中仍有少數人摒棄本國文化,“嘔心瀝血”地研學西學,最終少有人問津。什麼“出國留學才能升爲教授”,什麼“清北名校再次派遣芸芸學子出國留學”,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不自信。這不容小覷,若對本國文化都沒有信心,又談何取其精華以築盛世林樓了呢?

千百年來,我們不知舉着火把在幽暗昏惑的隧道中踽踽獨行了多久,那顫動的火焰正是相隨已久的傳統文化,它爲我們指明方向,燒穿黑暗,驅散陰霾,於平地中,一座座如茂林般合聚的大樓得以拔起,直衝蒼穹。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自古代開始,儒家文明的發揚,四大發明的出現,中國進入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數不盡卻觸摸得到的傳統文化。

我十分慶幸自己生長在濟寧,這個擁有無數稱號的城市。水泊梁山在此地發揚,運河之水在這裏滾滾流淌,孟子。孔子等文學巨人從此地拔地而起,走向輝煌。身在“運河之都,禮儀之邦”的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空氣之瀰漫着的書香之氣,儒雅之風。

課堂裏,朗朗讀書聲圍繞儒家經典——《論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走廊裏,不打鬧、不奔跑,同學之間小聲談論問題。見到老師向老師問好,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當同學犯了錯誤,會主動誠懇地向老師道歉,而老師也並不責怪,用知識的力量解決,道理纔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餐廳裏,儒雅、文明就餐時我們的約定。向餐廳老師道謝,不大聲講話、說笑,吃飯時吃多少要多少,不能剩太多飯菜,吃完飯還要擦淨桌面,做到來時去時的環境完全一致。文明做人、文明就餐應在所有人心中。

但,即使是這樣美麗的地方,也有些文化已被人淡忘,就要消失不見。

從前那美麗的書法在中國新一代人的手中成了彎曲爬動的“小蟲子”,再沒有了古時的飄飄灑灑;流淌了千年的運河,也被人們隨手扔掉垃圾和隨意破壞而嚴重污染,沒有了昔日的光輝,變得破爛不堪;令外國人仰慕三尺的茶道,也被人漸漸淡忘。反而外國飲料被追求潮流的人們握在手中,人們不再靜心品茶,而是握着可口可樂、咖啡、奶茶等飲品。因爲科技的發達,人們追求潮流的慾望,文化,變得黯淡。潮流與文化,更多人選擇了前者。

還好,近年來,人們終於醒悟,重新拾起文化有多麼重要。更多人去學習書法,鍛鍊自己的心境;古老的運河在衆人的努力保護下充實輝煌;人們又開始品茶下棋,培養自己的“寧靜致遠”。潮流在追,文化也要一同追。

迷人的大運河閃爍着點點銀光,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卻隱藏了濟寧人文化的光輝,儒雅的輝煌。雖然還有着種種不足,但“運河之都,禮儀之邦”的濟寧,也定會爲這些美麗的傳統文化更加輝煌。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纔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糉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爲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爲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味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糉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擡頭賞月呢?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爲一名高中生,我能倡議大家爲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風清月白下的賞桂思親,意趣不再;河浪拍岸中的悼古思今,涵蘊漸遠;爆竹聲聲裏的團圓重逢,歡樂已淡…… 現代人,中秋時分又有幾人觀月懷遠,怕只有窩居在鋼筋水泥的框架中,獨啃風味更濃,情味已淡的月餅罷?春節佳際又有幾人攜手足攬妻兒共享天倫之樂,怕只有跑前忙後打點忙碌的生活罷?面對此景此情,我不禁困惑:傳統,我們要傳承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的文化陣地萎縮了,引人遐思的明月再也吸引不住現代人的眼光,人們冷冷地把它丟在一旁,任由它在冷冷的夜晚,獨放冷冷的青輝。太冷了!冷的豈止明月,還有現代人的一顆心,還有現代文明那顆蒙塵的靈魂。傳統不復,一塊小小的月餅自以爲具備了所有,其實也只是一具空殼而已。沒有了文化內涵,一切的載體都將失去意義!

我們的傳統需要我們一代代的人來傳承來弘揚。我們傳承的是什麼?是那塊自古吃到今的月餅嗎?是那捆自古扎到今的糉子嗎?是那鍋自古包到今的餃子嗎?顯然不是。可是,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自以爲對着明月吃上幾口月餅便是一個詩情畫意的中秋;又有多少人自以爲一碗水餃下肚便有爲人滿譽的團團圓圓?我們要傳承的'是文化的內涵,而不是它的載體。

倘若我們能在中秋的明月之下,漫談古今,不論是神話中的嫦娥奔月,還是現實中的探月之程,融古今爲一體,以明月爲紐帶,把古人的哲思與今人的智慧溝通,那便是對文明的傳承。抑或是隨吟幾首詩詞,感受古時的明月帶給人的情思,探索古人對明月獨特的情感,那也是對文明的傳承。

文明的傳承不應該被困頓在實物的基礎上,不應該被束縛在載體的限制中,我們應把握傳統的內涵,讓精神的血脈在歷史的延續中流淌,並不斷地注入新生,給它力量讓它可以無限地延伸下去,給它活力讓它可以不遭受乾涸的威脅。

傳統是文明的結晶,需要不斷地傳承。別讓傳統的鮮花乾枯在缺乏活力的土地裏。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在有一年中,一對年老的夫妻在“感動中國”的頒獎儀式上得了獎,他們是香港樹仁大學的校長鍾期榮和校監胡鴻烈。記得胡鴻烈說過一句話:“我們發現香港的字典裏沒有仁字,所以決定把學校取名爲樹仁。”這位普通老人質樸的語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一種極力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的崇高精神。

在物質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已經很難聽到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高度認真、負責的聲音,而且在現在,這種認真被當作一種古板。是的,現在我們特製生活雖然豐富了,但精神生活卻漸漸的空虛。一些傳統文化正在遠離我們,春節時要貼的對聯受到冷落,京劇、川劇、戲劇很少有人去學,《四書》、《五經》、《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代典籍,很少有人埋頭苦讀了,這些原本屬於我們的精典,現在卻只能趟在遺忘的角落裏。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一片片具有歷史特色的街區被剷除,一個個青瓦粉牆的古村古鎮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高高矮矮,形狀差不多的洋式樓羣,什麼“西班牙城堡”“羅馬花園”、“巴黎廣場”、“美國小鎮”等等,讓人們眼花繚亂,扼腕嘆息!我們常常說崇洋媚外的現象,實際上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自輕自賤,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喪失,真是可悲啊!

不是說外來文化不好,而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危要旦夕,在戰爭年代的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出現斷層。而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傳統文化卻漸漸暗淡了它的色彩。這的確是一種悲哀啊!然而,幸好還有像胡鴻烈夫婦的人在爲捍衛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努力,他們大概也可以被稱作“中國的脊樑”吧。

要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鍾期榮夫婦傳遞給我們的信念。儘管在中國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沖擊,但無疑,鍾期榮夫婦用他們的影響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站到文化維護者的行列中,使中國的傳統觀念文化精神代代相傳。

傳統文化作文 篇6

最近看了一個漫畫,裏面一個廚師寫的,寒假培訓資料旁邊,一個傳統文化鍋放在火上,另一邊兩個人拿着熱湯品嚐。

這幅圖讓我覺得我們應該發揚傳統文化,繼承經典美德。

衆所周知,中國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五千年的竹文化歷史,經歷了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再到現代社會最終走到終點的漫長曆史。中華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傳統文化是歷史的象徵,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它並不反映中國傳統文化。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有無數讚美祖國山水的詩歌和人民真善美的優秀作品。孟浩然,給我準備雞肉和米飯,老朋友和你在你的農場招待我,提升了人們生活的簡單、和平與和諧。陶淵明也寫了他對隱居和寧靜的熱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建築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每種建築的獨特風格都有不同的含義。這就是爲什麼建築被稱爲凝固的藝術。比如中國古代建築,屋檐一般是一層一層向上傾斜的,每一層都比前一層更大更寬。這不就是體現古代封建帝制極致完美的特徵嗎?可以看出,一個小小的藝術包含着如此響亮的聲音,足以讓我們瞭解中國文化的深刻特徵。

中國的民族節日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如傣族的潑水節,維吾爾族的宰牲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這些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是祖國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應該弘揚傳統文化,但中國文化將一直延續下去。我們不能讓這些文化在我們手中消失。國家正在不斷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政府也應該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

作爲青少年,我們應該弘揚傳統文化,讓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去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推動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努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不斷提高中國綜合國力,使中華文化在世界民族中不朽,使中國更加強大,祖國更加美好。

傳統文化作文 篇7

時光匆匆,歲月如梭。從清朝的消亡到新中國的崛起,我們拾起了許多東西,他們讓我們的國家變得強大起來,從曾經的“東亞病夫”到如今的“龍的傳人”,這個過程有整整一個世紀之多。但就算如此,它也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抵擋那奔流不息的河水。

在此過程中,我們會被那河水沖刷許多寶貴的文化,比如:古代樂器、傳統食物、宮廷戲法等……而我們古代最負盛名的書法,也自然成了那時代替換中的犧牲品。現在那古代的玩意終於又被一點點地回憶了起來,人們開始注重這些東西,這幾乎從《綱要》中完完全全地體現出來了,那曾經“一杆筆走天下”的日子又回來了。

我們這一代就極爲辛運地體會到了《綱要》的好處。一天,我們剛到書法教室,就發現了一大堆人圍在一個地方,我便忍不住地湊了過去,我好不容易擠過去,就看見有一個老態龍鍾的人,拿着巨大的毛筆在那裏龍飛鳳舞,我看像他寫的字時,不由得驚訝了,這個處處都透着凌厲和霸氣的狂草,真的是他寫的嗎。這時我看向了他的臉,看到了一股與他的蒼老格格不入的風範。這!這!這真的是一個老人的神色嗎?如此的格格不入,卻又顯得如此和諧,他寫完後,就露出了一個老人該有的神色,之後,他又跟我們練書法的學生說了一節課,說的只有一個道理。但卻又如此的令人信服,那就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回去後,我想到了古代人的書法又是如何呢?便不由的去找了他們的作品。

《古詩四帖》是最負盛名的狂草,他是狂草的創始人書寫的,他那“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的狂草,是如此令人迷醉,今觀此帖,旭書不爲楷書法度囿,隨興而寫,奔放直下,如迅風,如急雨,如閃電……這也許就是“不可端倪”的一種體現吧!令人歎爲觀止。確實,古人有許多東西需要丟棄,但相反,古人的文化也不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爲此,從今往後,我要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情緒去面對那曾經被我拋棄的傳統文化,爲中國的歷史添上濃濃的一筆,爲現代加一筆美麗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8

一個泱泱的文明古國——中國。5000年的滄桑綿長的歷史陶盡了不盡的文化遺產。從流傳至今的儒家文化到雄偉壯觀的歷史遺址。無疑不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優秀傳統文化,方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是愛國正義真神的表現。隨着外來文化的不斷衝擊,作爲華夏兒女的份子,我們都應該義不容辭地保護和傳統優秀傳統文化,但是現實往往卻是相反的。正當外國開展”漢語熱“的活動如火如荼的同時,我國的國民卻對國學不屑一顧,甚至還有的年輕人盲目的搞怪。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和學校教育等方式向社會宣傳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統優秀文化,才能更好的建設精神文明家園。

從古至今,從流傳萬世的儒家思想,想到風騷一時的唐詩宋詞,無疑不深深地影響着華夏兒女,還有令人驚歎的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的世界奇觀,都不同程度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風采,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去維護,傳承和發揚,以至可以更好地建設與當代發展。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精神文明家園沒有了文化家園的記憶,我們將爲成爲精神的流浪兒,因此這就需要我國的傳統文化不斷深入發展,是中華文明的不斷擴大。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需要重視文化遺產的管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一些文化遺產受到破壞。因此,爲何我國的文化遺產管理如此疏忽呢?放觀文明古國埃及,專門籌建國家控股公司對之進行保護的,所以我國應建立和健全文化遺產管理機制,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才能得以保障。只有政府對文化遺產進行合理的管理,使其保護制度化和規範規範化,我們才能更好的傳承華夏的優秀傳統文化。

在外來文化不斷衝擊的,今天我們華夏兒女應該理性的面對世界多樣的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才能讓優秀傳統文化保持旺盛持久的活力!

悠悠千載,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一個人中國人的精神職責。行動起來吧,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華夏民族星火相傳,延續千秋萬世。

傳統文化作文 篇9

讀了“傳承傳統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教育讀本,我心中的結漸漸解開……

小的時候,每當過年,外婆就會送我們小輩每人一箇中國結。那時,與爸爸給我買的玩具相比,我只覺得它單調、難看。

單調無味的紅繩上打了許許多多的結,多無聊的東西啊!但隨着年紀的增長,我也漸漸明白這單調的紅繩與藝術和文化沾似乎有聯繫,於是就覺得它多了幾分韻味,但仍不太喜歡,它遠沒有網絡遊戲對我的誘惑力。

有一年外婆送我們中國結的時候,我看見她手中握着一串兩條魚相緊靠、魚尾處垂下一串紅穗子的雙魚結,它好像一直盯着我哩!

可是,最後塞進我手中的卻是一隻在我看來十分醜陋的平安結,單調而無味,我乾脆直接把它扔到地上,並亂踩一通,嘴裏還唸叨着“壞東西,壞東西!”

外婆無奈地撿起平安結裝進口袋,她說我一連病了好久,送我平安結是希望我這一年內都能平安健康。而我卻沒能領會她的心意,——外婆是愛我的,她只是把每年對我的期望都寄託在了中國結中,而我卻耍起了小孩子脾氣。

不久後,我如願的收到到了雙魚結,可卻覺得它沒有那麼好看了,甚至就像我一樣蠢笨。對外婆的愧疚與平安結一起結成了我的心結,死死地系在我的胸口,無法解開。

不知是因爲這心頭的結還是外婆的手藝好,我竟越來越喜歡中國結了。後來,外婆一邊教我們打中國結,一邊告訴我們,中國結是很早以前就有了的,每一隻中國結都有自己的寓意,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那是一種心願,一種期盼,我們不能讓它從這世界上消失了。

最近,讀了“傳承傳統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教育讀本,我瞭解到,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包括中國結在內的無數傳統文化,書法、古琴、戲曲、文學……它們是無價的精神財富,是炎黃子孫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當然應該將它們傳承下去。

現在,我喜歡中國結,我喜歡傳統文化,它們是我永遠的“心結”。

傳統文化作文 篇10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知識的大寶庫。打開寶庫的門,它帶我們走進了知識的世界。帶我們學到了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比如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質,還有盤古開天地、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許許多多的知識正等着我們去學習,去發現呢!我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要告訴你。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祟”的小妖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祟”就會出來摸小孩的頭。孩子被嚇得又哭又叫。接着就會頭疼,厲害的話就會變成癡呆。每當大年三十的晚上,村民都要每家每戶的哪個房間都要亮着燈,不敢睡覺,都在凳子上守“祟”。有一戶老人家,到老了才得了一個孩子,把他當成心肝寶貝,老人怕孩子睡着了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一起玩樂,玩呀玩,玩呀玩孩子玩累了,慢慢地就睡着了,老人用紅紙把八枚銅錢包起來,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這時,天空烏雲密佈,又打雷又閃電的,突然一陣狂風把窗戶和門吹的東搖西晃,把燈也吹滅了,“祟”悄悄地走進他家,剛想把手伸進小孩的頭一旁,突然那八枚銅錢,發出道道金光,嚇得“祟”手忙腳亂的馬上逃跑了。他們把八枚銅錢打敗“祟”的故事告訴大家,大家可以按照他們的去做。“祟”以後再也不敢來了,原來八枚銅錢是八位神仙變成的。來暗中保護孩子的。因爲“祟”餘“歲''意義相同。所以壓祟變成了壓歲錢。

哈哈!我終於知道了。壓歲錢的傳說,從我出生就得到壓歲錢,那時候我還小還不懂事,所以由媽媽給我保管着,我現在知道了,壓歲錢的用處,也深深的理解了壓歲錢的意義,原來,每當大年三十,人們都能得到壓歲錢,我現在已經存了幾千元了。我每年的壓歲錢都是大人們用紅紙包起來,悄悄地放在我的枕頭底下,給我壓“祟”。

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太美了,好像把我帶進了一個知識的海洋。我就像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在知識的海洋裏游來游去。從而學到了不少知識。請大家多學習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11

這個星期,我採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我最喜愛傳統節日了,由於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

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春節是農曆正月七年級,俗稱“過年”。每年過年,每家每戶都會吃團年飯,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每一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大家露出了認可的笑容。大家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會拿出禮花放。到了晚上8點春節連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這一天大家會吃元宵,猜燈謎,還會到公園裏觀燈。重陽節,是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九節”。這一天,大家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愛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後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聞,下面我就給你們說說吧!

傳聞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裏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如何,“年”就會進去,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夥都害怕極了。

這一年的除夕,大家正籌備避難。這個時候,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大家聽了連忙籌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快點逃跑了。從此將來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還越傳越廣,漸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的大家要認真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作文 篇12

我愛書法,不僅愛它的結構,還愛它的外形,意境。甲骨文,金文……這些象形文字的演變,是一種希望,是中華文明永久傳承的希望;是一種寄託,寄託着中國人對祖國的熱愛;更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積極向上的精神。

我喜歡他們的結構。我有時看到花體的英文,會對它甚是喜愛,那用鋼筆巧妙拼湊的美麗曲線,實在令人對其讚歎不已。但是,這些英文始終是由一個個字母構成,單看一個字時,只會因爲其形式的優美而喜愛,不會想到更深遠的意境。而漢字卻不同了,看以前的古文時,就算從未接觸,也可以根據其意境將其含義猜個八九不離十。那是一種漢字中的意境,意境中的詩,詩中的山水畫。看看用毛筆寫的“一”字吧,要是仔細看看“書聖”王羲之的“一”,你就會發現那不同尋常的美。毛筆輕輕一頓,收筆一提,就造就瞭如此美麗的漢字。它的結構單一它的結構單一,就是簡簡單單的一橫爲何給人一種用千言萬語都無法描繪出來的感覺呢?似乎無法將其強硬地安在一個形容詞之上。這就是中國書法,這就是它的強大魅力!

我還愛它們的外形,意境。你看,那簡簡單單的筆畫,是那麼優雅,細膩,又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般的壯闊。簡單的漢字在書法家們靈活的筆下行雲流水,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似一汪清泉從山澗流下,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當我用眼睛仔細的欣賞這字時,彷彿被這小小的字帶到了一個奇異而美麗的地方,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一般閒適;有“更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一般的不捨;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般的孤寂……一個小小的漢字,竟有如此深遠的意境。這,就是中國書法,這就是中國書法的強大魅力!

現代化的風謿洗去了糟粕,但也在侵蝕着中華文化的精華。朋友,也許你已經很少寫字,更不用說寫毛筆字了,也許你經常用手敲擊着骨幹的鍵盤,目不轉睛地盯着熒光屏,不妨去看看名家的書法,再親手臨摹一下,你一定會重新熱愛漢字”體會到中國書法的魅力。讓我們從新拾起蒙塵的筆,一同書寫中華文明的美麗畫卷吧!

傳統文化作文 篇13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其中有過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過春節。

傳說海里有一個怪獸,叫“年”,它一到除夕就會上岸傷人,所以人們都怕它。但是有一位老爺爺,在除夕的早時晨,在自家的門上貼了紅紙,到了晚上,“年”衝進院子,看見紅紙,怪叫了一聲,就猛衝了進來,這時,發出了鞭炮的響聲,“年”嚇得倉皇而逃。進“年”就這樣來了。

過大年了,大家都穿了新衣服,大人們都在超市是辦年貨,我也在超市挑選我喜歡的食物,有燈芯糕、蝦米、糖,還買了心愛的書本。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準備做團圓飯了,我們一家人一邊吃團圓飯,一邊說說笑笑,我特別高興,因爲過了年,我又長大一歲了,也長高了。大家吃飯後,一邊看春節晚會,到了12點,人們開始放鞭炮了,鞭炮的顏色可多了,有紅的、白的、紫的,金光閃閃,熱鬧非凡,我得了奶奶給我的超極大的大紅包,心裏樂開了花。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讓人幸福呀!我們要好好的繼承下去。

春節前夕的掃塵開始了,“咚、咚、咚,”一大清早我和媽媽擺這忙那的,忽然,媽媽說到:“是不是人少了點?我們去叫奶奶吧!”我一蹦三尺高。最後,我們分好了工。

媽媽拖地,我擦桌子,爸爸在收拾屋子裏的東西,奶奶在打掃牆角上的小蜘蛛網,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不一會兒,終於把屋子收拾乾淨了。此時,我心裏充滿了喜悅。“篤篤篤”有客人來了呀!門鈴的聲音清晰的響了起來。

“媽媽,有客人來了”我小聲對媽媽說。

我連忙打開門,呀!是最心疼我的爺爺,我忙伸出我的“攢錢手”對着爺爺不自然地笑了笑。在我身邊的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一把拽過我說:“小孩伸什麼手?嘴巴才靠得住,用得長久呢!”我恍然大悟,趕緊說:“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呀!我愛您!”

“好!好!呵呵!”爺爺摸着鬍子笑呵呵地說,順手又從口袋裏拿出一個畫着娃娃臉的小紅包,放在了我手心裏,像個老頑童似的走了。

過年嘛,我們小孩子的壓歲錢是少不了的。

這就是讓我終生難忘的春節。

傳統文化作文 篇14

穿越時空,傳統文化是如此豐贍而厚重:

它是顛沛流離的孔子,逍遙雲遊的莊周;它是炫目的先秦諸子繁星,皎潔的漢宮秋月;是“史家之絕唱”的《史記》,是卷幀浩繁的《四庫全書》;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夢中淚;是王羲之流暢自然、鳳舞龍翔的《蘭亭集序》,是一人一馬一車一戶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的《清明上河圖》;它是京劇、是老腔、是蘇州評彈,是河北梆子;它是武術、是空竹、是風箏……它既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喟嘆;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思;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韻味;還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念;更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

時過境遷。現代大都市,高樓鱗次櫛比,霓虹閃爍的街巷少有人吟哦詩詞歌賦;江南小鎮,蔥蘢的篁竹中,笙簫琵琶喑啞了,風蕭蕭兮少有笛短簫長……長江、黃河落寞了、困惑了,因爲傳統文化與現實之間恰似隔着厚重的門,令它難以回家。

我們到底怎麼了?近年來,我們不是一直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嗎?渴望它生生不息的傳承,爲此,竭力發展着傳統文化項目。

只是,形式大於內容,我們真心讓它回家嗎?

有多少人真的靜下心來,放下大都市裏的速度、遠離喧囂,像外賣小哥雷海爲那樣堅持不懈13載,精心地品讀、涵泳過一首首唐詩宋詞?有多少人摒棄浮躁,甘居陋巷幾十載,齊白石般如初遇如訣別,研墨執筆,讓眼中捕捉到的鮮活躍然紙上?當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的森林,遮蔽了亭臺樓閣、雕樑畫棟、小橋流水時,國人心中早已淡漠了傳統文化那幾千年陳年佳釀的回味,意識中西方張揚、活潑的時尚和洋節似乎比傳統文化更有品味——聖誕節的紅和綠,喜氣洋洋;萬聖節的蝙蝠、南瓜,比比皆是。誠然,我們需要活力,需要接納各種各樣的東西方文化來豐盈自己。但怎可冷落、忘記祖先用五千年曆史創造的燦爛而瑰麗的華夏文明。落葉歸根,百川入海,沒有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們變得日益功利、浮躁,恰似隨波逐流的萍,漂浮不定。

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再像國人內心之外放飛的鴿子,更不能像異鄉的遊子漸行漸遠。快洞開厚重的門,用真誠召喚它回家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