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富饒的西沙羣島》評課稿

語文6.68K
《富饒的西沙羣島》評課稿1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老課文。課文分別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介紹西沙羣島的美景。從整篇課文來看,《富饒的西沙羣島》篇幅較長,許多語句描寫優美。

《富饒的西沙羣島》評課稿

賀老師的這堂課是第一課時的教學,由於篇幅較長,賀老師有選擇、有重點地節選了海水和海底作爲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賀老師的這堂課,有這麼幾大亮點:

  1、教態自然大方,語言有親和力

賀老師雖然很年輕,執教時間也並不是很長,不過給我感覺上課不拘謹,很自然。特別是導入時的語言優美,再配合以陽光的微笑,極具親和力。初讀課文後,詢問學生:“你還對西沙羣島有哪些瞭解?”學生並沒有按預設回答老師,賀老師並不是馬上否定學生,而是進行耐心引導,使學生找到了那句“西沙羣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2、巧用多媒體,讓文本離學生不再遙遠

西沙羣島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極神祕、極模糊、極遙遠的地方。學生連它所在何處都不得而知。針對此點,賀老師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西沙羣島的風光圖片,從學生的一聲聲驚聲中我們不難看出多數學生都能感受出西沙羣島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賀老師又出示祖國地圖,讓學生去尋找西沙羣島的所在位置。這樣通過看一看,找一找,不僅填補了學生的這一知識盲點,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接着此舉爲後面的研讀課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再如對珊瑚、海蔘、大龍蝦,對海里魚的品種、數量之多,學生都缺乏感性認識。對此,賀老師她都用多媒體給予直觀展示,讓學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主動學習的形成

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如今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並掌握學習過程,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更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檢驗、自我評價,實現學生自我探究學習語文的願望,從而使學習過程不斷地得到優化。在賀老師執教的這節課上,大部分的環節都能充分體現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比如在初讀課文時,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品讀第3自然段時,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好好讀一讀,這看上去只是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但盡顯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長此以往,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習慣就會形成於賀老師的潛移默化之中。

教學永遠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這節課,也存在着值得我們商榷的地方。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描寫魚多,魚好看的句子的同時,如果進行“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訓練會更好。在最後的寫作練習中,如果教師再多加引導,讓學生會更明確的表達出來。

當然,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精彩的課永遠是下一課。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實踐,才能接近它的`真諦。以上只是純屬個人一家之見,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富饒的西沙羣島》評課稿2

雷女林老師上了《富饒的西沙羣島》的第二課時。這一課,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羣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

雷老師的這堂課,是一節預設和生成相結合的課。以詞句訓練爲基礎,以“讀”爲教學主線,努力營造一種“平等、信任、激勵、自主”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們主動地學,自信地學,興趣盎然地學,達到紮實有效的課堂效果。教學過後,我們發現有許多值得回味的地方,現整理出來與大家共享。

  一、閱讀訓練紮實有效

讀是學生開啓智慧之門的鑰匙,讀是學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雷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通過“你感受到了什麼?”“你從中找到了什麼?”等問題,引導學生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詞語。比如在指導學生感悟描寫魚多,魚美的優美……句子的同時,進行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子訓練,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譴詞造句的藝術。

  二、運用媒體開放教學時空

西沙羣島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更是個遙遠、模糊、神祕的地方。雷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先引導學生接觸文本,感知其形象;再運用多媒體教學圖片,重點展現西沙羣島海里形態各異的魚兒,奇形怪狀、色彩鮮豔的珊瑚,懶洋洋的海蔘,以及海灘上的鳥。由形象的畫面理解再度昇華到對課文內容的感悟,自始自終地調動着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的情緒處於興奮狀態,思維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發揮。

  三、創設情境拓展教學

雷老師在引導學生感知文本中,讓學生欣賞圖片,使得原本對西沙羣島模模糊糊的認識變得清晰起來。在教學魚時,雷老師不僅僅侷限於對課文的理解,還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想說的話,既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珊瑚時,圖片展示,創設了情境,似乎把學生帶到了海底,讓學生說說看到的珊瑚還像什麼,學生說像扇子,像樹,像圓球,等等。既感知文本,又跳出畫面,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走進西沙羣島,與西沙羣島進行零距離的對話,同時,運用恰當的拓展安排,讓獲得了感知,並使語言文字昇華爲自我感受。然後藉助形象感悟進行理性提升。

雷老師的這堂課還有很多閃光點,如詞句教學方法多樣、思想教育不着痕跡等。當然,本堂課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學時間不夠,那我們就要從教學過程中去尋找,大家不難發現,雷老師在教學描寫魚的句子時,多處重複教學,教學環節不夠清晰,應重點抓住魚的“多”和“好看”而展開有目地引導。如果這一環節重新加以調整,會擠出大量時間的,把這些時間利用到最後寫話中去,相信這堂課將會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