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螳螂捕蟬》課堂教學實錄

語文8.37K

  一.讀文質疑,明確研究重點。

《螳螂捕蟬》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螳螂捕蟬》。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大臣們和少年都進行了勸阻。面對大臣們的勸阻,吳王的態度是什麼?

生:讀課文第一小節吳王說的話。

師:大臣們的勸阻失敗了!面對少年的勸阻,吳王的態度又是什麼?

生:讀最後一小節。

師:少年的勸阻卻成功了!由此,我們會想到什麼問題呢?

生1:爲什麼大臣們勸說失敗,而少年卻能勸說成功?

生2:少年是怎麼勸吳王的?

生3:少年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4:吳王恍然大悟,他悟出了什麼?

師:看來,大家對課文中的少年很感興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重點來研究少年,研究他爲什麼能勸說成功。

  二.創設情境,自主研讀體驗。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先讀讀大臣們是怎麼勸阻吳王的,再讀讀少年又是怎麼勸說的,比較起來思考,你認爲少年爲什麼能勸說成功,最終讓吳王想明白了不能攻打楚國這個道理。

生1:大臣們是告訴吳王如果攻打楚國,取勝的希望雖然很大,但如果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而少年是通過給吳王講《螳螂捕蟬》的故事來勸說吳王的。

生2:大臣們是直接給吳王講道理,而少年卻是說了《螳螂捕蟬》這個故事來啓發吳王,點撥吳王自己去悟出道理的。

師:由此看來,同樣是“勸”,大臣們的勸是——

生1:直接勸。

生2:直柬。

師:“直柬”,這個詞用的好。直截了當,毫不拐彎地勸柬。

生3:那少年的“勸”就是巧勸,妙柬。

師:勸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就不同。那再想一想,少年爲什麼不講別的故事,單選《螳螂捕蟬》這個故事來“勸”呢?這裏是否還有“巧妙”呢?《螳螂捕蟬》這個寓言故事大家並不陌生,我們先來讀一讀,能讀好麼?要把三個小動物的動作讀讀清楚,特別還要讀好“它們都是‘卻不知道’”。

師:這個故事就叫“螳螂捕蟬——

生:——黃雀在後”。

師:這個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麼,知道麼?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師:你們能想明白少年爲什麼要選《螳螂捕蟬》這個故事麼?

生1:《螳螂捕蟬》所講的道理和吳王攻打楚國的道理是一樣的,這樣才能讓吳王由故事想到自己,有所領悟。

生2:《螳螂捕蟬》中,蟬、螳螂、黃雀都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及到身後正隱伏着禍患。如果吳王攻打楚國,那楚國就像蟬,吳王就像螳螂,其他諸侯國就像黃雀,一個在一個後面,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生3:那就不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是“吳攻楚國,諸侯在後”。

師:好一個“吳攻楚國,諸侯在後”!對應得極妙!

生3:由此看來,這少年是很有智慧的,不僅用了講故事的方式巧勸吳王,還特別精心地選了一個和吳王攻打楚國有聯繫的《螳螂捕蟬》的故事。

師:你的發現很有價值,看出了少年的“巧妙”。你也是個很有智慧的少年,老師佩服你。(生笑)

師: 其實呀,少年勸說成功,不僅僅是用了講故事的方式,故事選得巧,他在說這個故事前的一言一行,也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巧妙安排的,也都能看出少年的智慧。而 這些,可能是同學們讀書的時候不容易讀出來的。這樣,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2—8小節,讀讀少年的一言一行,想想他爲什麼這麼做,能體會到他的智慧,他的精 心設計,巧妙安排麼?劃出有關的詞語。

(學生自讀,勾畫)

師:請大家特別要仔細讀讀3、4小節,一句話一句話地讀,體會。

(學生再讀,再勾畫)

師:請同座位互相交流。

師: 能讀出來麼?這樣吧,我們請出少年來和我們對話。你們可以分析少年的言行,一語道破少年的精心設計,巧妙安排,那麼,你一定是少年的知音,也是智者;你也 可以有弄不明白的問題直接向少年請教,學習智慧。少年在哪裏呢?眼睛瞪大了,看仔細。他來了,朝前看,在這,我,乃那少年也。(教師扮演少年)

(學生表現出極大興趣,躍躍欲試)

師:讓我們把鏡頭拉向遙遠的戰國時代。聽說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不聽大臣們的勸阻,還下了死命令。我乃侍奉吳王的少年,我也要去勸勸吳王。可怎麼辦呢?有了,我要給吳王講《螳螂捕蟬》的故事,讓他自己悟出道理來。我要這般這般……

(引讀課文3—8小節)

師:故事先演到這兒,下面,誰是我的知音,能知道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精心設計、巧妙安排的呢?

生1:我知道少年爲什麼選擇清晨——

師:對不起,打斷一下。少年就在你的眼前——我!直接對我說出你的感受,不用客氣。(衆笑)

生1:我知道你爲什麼選擇“清晨”。因爲只有清晨纔有露水,纔有蟬“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所講的故事才顯得真實。

生2:而且只有清晨纔有露水,少年也纔會“沾溼衣裳”,這也才能引起吳王的注意。

師:你們倆真是“我”的知音,一語道破“我“的精心設計。是的,這個“清晨”的時間是“我”刻意選的。

生3:少年,你真聰明。你選在“王宮花園”轉來轉去,是因爲只有在“王宮”才最有可能遇見吳王;而且,只有在“花園”,纔會有《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發生的情境——“花園裏有一棵樹……”,這樣吳王纔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師:是的,“王宮花園”,這個地點也是我精心安排的。你們不想想,“我”是什麼人嘛!

生4:你是“侍奉吳王的少年”,當然瞭解吳王的習性,你一定知道吳王喜歡到花園裏來轉轉,所以,你也選擇了花園,好碰見吳王。

生5:也正是因爲你是“侍奉吳王的少年”,平時一定和吳王關係最親,所以,你知道露水沾溼了你的衣服,吳王一定會心疼你,關心你,問你是怎麼回事,你就可以乘機講出這個故事了。

生6:我知道你爲什麼“拿着彈弓”。是因爲你後來說“那黃雀卻不知道我正拿着彈弓瞄準它呢”。你拿彈弓是爲了打那隻黃雀。

師:“我”是爲了“真”打“那隻”黃雀?

生1: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根本就沒有什麼黃雀,“彈弓”不過是你的道具,你拿它是爲了證明你確實“看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這樣吳王纔會相信你說的道理。

生2:你也許根本就沒有親眼看到過“這件很有意思的事”——螳螂捕蟬,只不過爲了勸說吳王,想好要說這個故事,然後爲了這個故事才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的。

師:甚至連“彈弓”這樣細微之處也都考慮得非常周全。

生(情不自禁)你真乃高人也!

師:(笑,做抱拳狀)過獎!過獎!

生6:少年,我真的欽佩你!你爲了勸吳王,“一連轉了三個早晨,露水沾溼了衣裳也毫不介意”,你多麼有耐心,多麼有決心呀!

師:謝謝你的誇讚。你們知道,我第一天清晨沒有碰見吳王,心裏是怎麼想的嗎?

生:你一定想,怎麼今天吳王沒有來呢?沒關係,我明天清晨再來。

師:於是,第二天,“清晨——”(引讀第三小節)可是,我還是沒有碰見吳王,我又怎麼想?

生:真着急!這已經是第二天了!如果再不能見到吳王勸說他,吳王一旦攻打楚國,我們國家的利益就要受到損害!爲了國家的利益,我明天還要再來,一定要等到吳王。

師:儘管露水已經沾溼了我的衣裳——

生: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和國家利益比起來,這算不了什麼!

師:於是,第三天,“清晨——”(再引讀第三小節)

師:“少年終於被吳王發現了”,這個“終於”說明了什麼?

生1:少年的精心設計、巧妙安排果然沒有白費,一切盡在他的謀劃之中。

生2:少年的愛國之心終於感動了上帝。(衆笑)

師:這世上沒有上帝。但少年的愛國之心倒確實令我們感動;他的智慧也確實讓我們欽佩。還有什麼讀不懂少年的地方嗎?

生:如果少年第三天仍然等不來吳王,他會怎麼辦?

師:你們說呢?今天的讀書證明你們也很有智慧喲!

生1:那我就天天來,一直等下去。

生2:那怎麼行?萬一吳王都已經攻打楚國了,不就完了麼?

生3:我認爲,根本不存在等不來吳王的情況。少年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的設計這樣精心,安排這樣巧妙,考慮這樣周到,怎麼會碰不到吳王呢?少年應該是比較有把握的,最多也就等個三、四天吧!(衆笑,紛紛插嘴表示贊同。)

生4:爲什麼少年見了吳王不趕緊就直接講《螳螂捕蟬》的故事,而要先說打鳥呢?

生5:因爲如果直接就講這個故事,會引起吳王的懷疑或者反感。先從打鳥講起,慢慢地讓吳王感興趣,讓他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就顯得很自然,吳王也能聽得進去。這也能看出,少年是非常有智謀的。

師: (引讀課文3—11小節)果不其然,少年引起了吳王的注意,吳王奇怪地問道(讀第四小節)——少年正好就順勢回答(讀第五小節)——吳王自然再問(讀第六 小節)——少年便不露痕跡,水道渠成地說出(讀第七小節)——吳王果然中計,來了興趣(讀第八小節)——於是少年終於可以自然而然地講出那個精心準備的故 事(讀第九小節)——吳王也聽得津津有味,居然還誇獎道(讀第十小節)——最關鍵的時候到了,少年接下來就要點出故事的道理,以巧勸吳王(讀第十一小節) ——

師:吳王自然也沒有辜負少年的一番苦心設計,聽了《螳螂捕蟬》的故事後,總算是恍然大悟,想明白了什麼?

生:我應該聽大臣們的勸說,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攻打楚國,否則其他諸侯國乘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呀!

師:是呀,道理還是那個道理,可這回卻是吳王聽了少年講的那件“有意思的事”後自己恍然大悟出來的。他終於想明白了,取消了攻打楚國的決定。少年勸說成功,功不可沒呀!

  三.交流收穫,感悟文中事理。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收穫麼?

生1: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考慮到身後隱伏着的禍患。

師:(引導學生聯繫實際再談具體些。)《螳螂捕蟬》是一個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種很古老的文學題材,也是世界文化史上重要的遺產,它往往通過生動的小故事,揭示一定的道理,希望同學們課後多讀一讀寓言,讓我們欣賞優美,理解智慧,感悟善良。

生2:我懂得了怎樣勸人,要有一個圓的腦袋,而不能用方的腦袋。也就是說,要巧,要妙。

師:是的,有時侯,用一些生動的事例,迂迴地去勸服別人,會更容易讓他人明白事理,接受意見。我們要學會巧用這種方法,增強自己的說服力。同樣,對別人善意的勸告也要虛心聽取,多方求證,可以幫助我們作出正確的決策。

生3:少年的愛國和智慧令人欽佩,值得我們學習。

師:爲了國家的利益,做自己能做的事,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光榮。少年確實有智謀,他的智謀更體現於他的精心設計,巧妙安排之中。我們今後做什麼事情也都應該注意周密計劃,考慮細微,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師:就這篇課文的學習過程而言,也可以啓示我們讀文章不妨找出關鍵的問題,或是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帶着問題來讀書,抓住字詞句來體會,尤其是要將自己放到故事中去,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想象,去揣摩,我們或許會把文章讀得更深刻些。

  評析:

  一.我要研究。

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該如何確定呢?不僅僅是看教材,更重要的是看學生。學生想學什麼,他們對什麼感興趣,對什麼有疑惑,作爲教師不僅要心中清楚,更要實實 在在地體現在教學目標中,這纔是真正地以學生爲主體,尊重和滿足學生的需要,爲學生而教學。就這篇課文而言,六年級的學生對寓言《螳螂捕蟬》的故事 和所揭示的道理是比較清楚的,教師並不需要在此處做過多的教學。課文初讀下來,學生似乎也沒有什麼讀不明白的地方。可他們真的讀懂了麼?不盡然。這時,教 師就要引導他們疏通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在此基礎上,激發他們質疑,點撥他們抓出課文中的關鍵問題——同樣是勸,爲什麼大臣們失敗了而少年卻能勸說成功? 這是學生一下子說不清楚的問題,這是學生沒想到但再想想竟覺得確實是有意思的地方,這是學生會有似是而非的理解之處。將解決這樣的問題作爲教學目標,教學 纔是有源的活水,纔有價值,學生也才愛學。同樣,在研究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直勸”與“巧勸”的不同,是學生比較容易得出的'答案,而“巧”中不僅包含“勸 的方式巧;故事選得巧”;整個“時間、地點、情境、過程”等設計、安排的“巧”,卻又是學生不容易讀出來的,這是他們學習的難點,那自然就是教師教學的難 點,是引導學生探究的重點。

要讓教學從目標的制定開始,就牢牢地鎖住學生,讓語文成爲學生“自我”的語文,“我要學的”的語文。

  二.我在動情。

語文課要學習語言,掌握用語言溝通心靈的工具;語文課要點燃學生的思想,薰陶他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活力。一節好的語文課應該是教師和學生都能走進課文 中,和故事裏的那個“我”,那個“他”情感共鳴,共同分享人生的幸福,共同感受世間的情意,共同體驗心靈的震撼。這篇課文,教師創設了與少年對話的情境, 一個“對話”,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學力被釋放,情感被喚醒。當他們說“我知道你爲什麼這樣做”來道出自 己的發現並享受“少年”的稱讚時,那得意自己也是智者的神情令人難忘;當他們用“你真有智謀”,“我欽佩你”來表達對少年的感受的時候,那真誠的模樣令人 感動;當他們問“我不明白你爲什麼要這樣”來道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併爲此爭辯而終於恍然大悟的時候,那驚喜與快樂的笑容是世上最美的花朵!這時,學生讀書, 品味字詞,展開想象,訓練說話,就不會再是遊離於課文情境之外的乾巴地讀,被動地想,盲目地說,他們,有了感情,並帶着感情在與“少年”,與同伴進行生動 的、富有靈性的交流與碰撞,在交流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在碰撞中迸發靈感,促進思維,有所感悟。

要精心地做好教學設計,智慧地創設教學情境,讓語文在學生的心靈產生情感,“我在動情”地學習語文。

  三.我有所得。

學生在學習課文,在提出問題、明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每一個環節中,教師都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我積極參與了麼?我運用的這種學習方法爲什麼 有(沒有)效果?教師或同學們是怎樣學的?我和小組成員合作愉快麼?我收穫到了什麼?還有問題麼等等,並給他們一定的時間整合這些反思,創造機會讓大家互 相交流感受,使他們在不斷地反思中獲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認識。尤其是高年級的語文課,更應該注重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不斷地反思,總結自己的收穫。就如在這篇課 文的學習與交流中,有的學生是懂得了一個道理;有的是學會了一種處事的方法;有的是觸發了一些感受;有的是得到了一些學習的技巧。如果教師課後再有針對性 地給學生創造一些實踐“所得”的機會,讓他們將這些“所得”實際操練一番,學生學語文就真的學到了本領——做人的本領,做學問的本領。

要讓教學在學生身上留下一些痕跡,引導、幫助學生擁有自己的收穫,讓語文提升學生,學了語文,“我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