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長征教學實錄

語文2.06W

板塊一:導入,釋題

長征教學實錄

播放《難以忘卻的長征》錄像片段,初步瞭解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隨着長征的親歷者一起,走進他的《七律·長征》。誰來讀課題?

生:(讀課題,但沒有注意停頓)

師:中間有個間隔號,稍微停頓一下。(示範讀)

(生齊讀課題)

師:知道什麼是“七律”嗎?

生:每句話都是七個字的。

師:還不夠準確。

生:首字和末字可押韻也可不押韻。

師:你瞭解得還真多!請大家翻開課本看看,這首詩一共有幾句?

生:八句。

師:每首詩有八句,每句七個字,一般情況下我們就叫它“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一起再讀課題。

(生齊讀課題)

 板塊二:初讀感知,疏通詩意

師: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次長征呢?請大家讀一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詩句讀通順。

(生自由讀文)

師:會讀了嗎?誰來讀?

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師:對不起,打斷一下。這兩句是整首詩的眼睛,一定要讀好它,他讀正確了,誰願意再來讀一讀?

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師:真好!一起來一遍。

生:(齊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師:下面兩句難度有點大,誰願意挑戰一下?

生: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嶺”讀成wǔlíng,第二句重複了一遍。)

師:感覺你有點兒激動,暫時按捺一下。請你再把這兩句讀一遍,我們仔細聽,你有什麼發現?

生: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嶺”仍然讀成wǔlíng )

師:讀順了,可惜的是有兩個字音讀錯了,誰發現了?

生:“wú lǐng”他讀成了“wǔlíng”。

師:你在讀一遍!

生:wú lǐng

師:當兩個三聲字在一起的時候,第一個字的三聲要變成———(俯身問先前讀錯的學生)

生:(小聲的)第二聲。

師:對了,第二聲。你在讀一遍!

生:五嶺逶迤(“五嶺”仍然讀成wǔlíng)

師:停一下!(示範讀“wú lǐng”)你再讀。

生:五嶺逶迤。

師:好!還有一個字是個多音字,你們發現了嗎?

生:磅(páng)礴。

師:對了,在這裏讀磅(páng)礴。再把這兩句詩練一練。

(生自由練讀)

生:五嶺逶迤騰細浪,(“五嶺”仍然讀成wǔlíng)

師:慢一點,再讀一遍!

生: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師:讀出感覺來了,誰願意在讀?

生: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師:真好!一起來一遍。

生:(齊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師:後四句誰來讀?

生: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師:他不但讀正確、讀通順了,而且讀的很有感覺。掌聲送給他!

師:誰願意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遍?這有點難度,要不要練一練?

生:不用!不用!

(生讀整首詩,讀到“金沙水拍雲崖暖”時把“崖”讀成“xiá”)

師:不要着急,這個字是一個生字,讀——

生:(齊聲糾正)“yá”。

師:“雲崖”,再讀一遍!

生: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師:他很努力地讀好了,掌聲也送給他!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整首詩)

師:不錯!詩是讀正確、讀通順了,不知道詩的意思大家明白了沒有?(有部分學生舉手)不着急,拿出筆來,我們再把這首詩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圈一圈、畫一畫,也可以和同桌交流。

(生讀詩交流,師巡迴指導)

師:我們交流一下。你讀懂了哪些地方?哪些地方還需要大家的幫助?都可以說。

生:我不知道“磅礴”是什麼意思?

師:誰願意幫幫他?

生:“磅礴”在這裏指烏蒙山氣勢很雄偉,很高大。

師:所以有一個詞叫“氣勢磅礴”,你明白了嗎?

生:嗯。

師:“逶迤”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生:“逶迤”就是彎彎曲曲,連綿不斷的樣子。

師:對了,大家發現了沒有,這兩個詞語都是形容——

生:都是形容山的。

師:誰能把三、四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先練一練。

生:紅軍過了彎彎曲曲的五嶺,又過了一條條小河……

師:看來這裏有點兒問題,我們先不着急,“騰細浪”、“走泥丸”這兩個詞有必要單獨理解一下。誰知道“騰細浪”是什麼意思?

生:“騰細浪”就是翻騰着的小浪。

師:誰能把第三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生:連綿不斷的五嶺,山路都是彎彎曲曲的,就好像是翻起來的小波浪。

師:在誰的眼裏?

生:在紅軍的眼裏。

師:連綿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的眼裏就像細小的波浪一樣。下一句的意思你們應該明白了。

生:烏蒙山是那麼的高大、雄偉,可是在紅軍的眼裏就像是腳下滾過的'泥丸。

師:就像是腳下滾過的泥丸那樣——

生:輕鬆自在。

師:這兩句詩的意思弄明白了,還有沒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生:“萬水千山只等閒”的“只”是什麼意思呀?

師:誰來幫她?

生:“等閒”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這句話連起來就是萬水千山在紅軍眼裏是非常平常的事。

生:再高的山,再陡峭的路表面上看起來很艱難,但他們都擋不住紅軍堅強的意志。萬水千山在紅軍的眼裏只不過是平平常常的事。

師:真不錯!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大部分學生沒有反應)

師:老師再讀這首詩的時候,第五、六句的“暖”和“寒”,老師想了好一陣子,也沒有想明白,誰來幫幫我?

(學生小聲議論,舉手者很少)

師:能不能聯繫課前發的資料來談談。

生:紅軍巧渡金沙江……(語塞)

師:紅軍巧渡金沙江,取得了長征途中的一次勝利,紅軍的心情會——

生:很高興。

師:金沙江水拍打着岩石,紅軍戰士的心裏——

生:暖暖的。

師:下一句呢?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寒”字表達出了紅軍戰士爬鐵索時很困難。

師:那根根鐵索冒着寒氣。

(出示:瀘定橋圖片)

生:哇……

師:走上去,試試看,什麼感覺?

生:走在鐵索上,看着腳下滾滾的江水,讓人心裏發寒。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

師:是呀,讓人心驚膽寒。最後兩句詩的意思誰來說說?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就是紅軍面對千里雪山,仍然很開心。因爲他們走過好多的路,現在快要走完了。

師:翻過岷山,勝利就在眼前,紅軍戰士是多麼的開心呀!

生:過了岷山,他們就勝利了,個個喜笑顏開。

師:你能不能讀讀這句詩。

生: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師:我們理解了詩意,再來讀讀這首詩,一定有不一樣的感覺。

(生自由讀)

  板塊三:聚焦“難”,感受“遠征之難”

師:這究竟是一次怎樣的長征呢?誰能用詩中的一個字來說一說?

生:難。

師:是呀,遠征難呀!從詩中的的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遠征之難”?默讀詩歌,圈圈畫畫有關的詩句,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生默讀圈畫,師巡迴指導)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五嶺逶迤”,那彎彎曲曲的山路很難走,走過去非常的艱難。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戰士們手握着鐵索,望着腳下的江水,讓人覺得很害怕。

師:想一想,腳下是什麼?

生:滔滔不絕的江水。

師:對岸是什麼?

生:對岸是敵人烏黑的槍口。

生:想要過去非常不容易,比上刀山,下火海還難。

師:能不能把這個“難”送到詩句中去讀一讀?

生:大渡橋橫鐵索寒。

師:是呀,讓人膽戰心驚!還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到?

生:從“千里雪”可以感受到。岷山到處都是雪,非常的寒冷。紅軍戰士的衣服又那麼的單薄,很難走過去。

師:是呀,同學們,讀着“千里雪”這個詞,你們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耳邊彷彿聽到了什麼?

生:我眼前彷彿看到了一望無際的白雪,聽到了風呼呼刮過的聲音。

師:皚皚白雪,狂風呼嘯。

生:那是一片白雪皚皚的世界,雪連着天,天連着雪。我聽到戰士正鼓勵身邊的戰友:“堅持住,堅持住,一會兒就到了。”

師:真好!讓我們靜心想象一下,我們的紅軍戰士腳上穿的是什麼?身上穿的是什麼?

生:紅軍戰士身上穿着單薄的衣服,腳穿草鞋,每走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寒風吹來,就像是針刺進了骨頭裏。

師:你體會得很深。戰士們餓了——渴了——

生:餓了,渴了就抓一把雪塞進嘴裏。

生:餓了,就吃一個辣椒;渴了喝一口辣椒水。

師:要翻過這千里雪山,容易嗎?同學們。

生:不容易!

師:是呀,不容易呀!還可以從哪裏看出來?

生:我從“烏蒙磅礴”看出來,山高大險峻,山路很難走。紅軍戰士穿着草鞋,腳都磨破了。

師:大家談得很好。我把大家找到的這些詞語都打到了課件上。把我們剛纔的體會帶進這幾組詞語中,好好的讀一讀。

生:(齊讀)五嶺逶迤烏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橋橫千里雪山

師:紅軍戰士僅僅是翻過這幾座山,淌過這幾條河嗎?請大家讀讀課後的“資料袋”,特別提醒大家關注那幾組數字。

生:紅軍翻越了18座大山,淌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行程約25000裏。

師:是呀,紅軍走過的是——

生:萬水千山

師:萬水千山,談何容易呀!把這種感覺融入到這幾組詞語中——

生:(齊讀)五嶺逶迤烏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橋橫千里雪山

師:我們的紅軍戰士面臨的僅僅是大山、大河這些自然方面的艱難險阻嗎?不着急,靜靜地看一段文字。

(課件出示:湘江戰役是紅軍有史以來進行的最爲慘烈的一次戰役。1934年11月,中央紅軍在湘江邊展開激戰。經六天血戰,紅軍終於衝過了敵人的封鎖線。但爲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長征途中,紅軍遭遇的戰鬥在400場以上。平均每三天就發生一次激烈的大戰。在漫漫二萬五千裏的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個紅軍戰士犧牲。)

標籤:實錄 長征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