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荊軻刺秦王》的教學實錄

語文2.93W

引導學生學習《荊軻刺秦王》後,在品讀人物時,我向學生提了個問題:“課文中的秦武陽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老實說,這個問題提得有點籠統。學生小組內開始了討論,但我覺得討論總有點不着邊際。

《荊軻刺秦王》的教學實錄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分析?”我在走廊上問道。學生七嘴八舌地說了些要看人物語言、要看人物行爲的話。

“秦武陽說話了嗎?”

“沒有!”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麼行動呢?”

有的學生說:“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迕視。”有的學生說:“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

“很好。”我馬上抓住這個機會問道:“這兩處寫同一個人,前者是客觀敘述,後者是直接描寫,可爲什麼這個人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沒想到有個同學馬上站起來說道:“我認爲第二處是秦武陽假裝的。”

“假裝的?”我心中一愣,“爲什麼假裝呢?”我追問道。

“他假裝是爲了迷惑秦王,以配合荊軻斬殺秦王。”他很自信地說道。

“不對,”另一位同學馬上站起來反駁道,“他是真的害怕。作者寫他的害怕正是爲了表現荊軻的勇敢。”

教室裏頓時安靜下來,靜得沒有一點聲音。我示意他們倆坐下,然後說道:“好吧,下面大家對這個問題組內開展討論,看看秦武陽是不是假裝的,有什麼依據能夠證明。注意,依據只能從文本中找。時間只有三分鐘。”

教室裏一下子又熱鬧起來。我在走廊上邊走邊傾聽着同學們的討論。有的同學開始從書本上找,並指給同伴看;有的同學開始爭論,爭得面紅耳赤。看到同學們爭論的樣子,我打心眼裏很高興。三分鐘時間一晃就過了。

“好,下面開始發言。”

我話音剛落,教室裏就舉起了四五支手。我示意一個不愛發言男同學起來回答。

“我們認爲,”他顯得有點靦腆,“秦武陽是假裝的`。理由嘛,跟先前那位同學說的一樣。”

他剛說完,又有一們女同學馬上舉起手來。

我示意男生坐下,讓女生回答。

女生的聲音很響亮。“我們認爲,秦武陽不是假裝的,而是真的害怕。依據有如下兩點:一是他至陛下後,就再也沒出現過,特別是荊軻追殺秦王的時候,連影子都沒看見;二是這樣寫正好能表現出荊軻的機智和勇敢。”

女生的話還沒說完,就有另一女同學舉起了手,大概是要表達不同意見吧。前面的女生剛坐下,她就站起來說道:“秦武陽是假裝的,我們的依據是荊軻‘顧笑’秦武陽並說秦武陽是‘北蠻夷之鄙人’。‘笑’是一種會心的笑,而‘蠻’就是野蠻的意思。這就說明秦武陽和荊軻的配合還是很默契的。”

另一組的一位男同學沒等我發話就站了起來,而且面色凝重。“我們認爲這是錯誤的理解。至於依據,文章裏說得很清楚,大家自己看吧”說罷就坐下了。他的話引來了一陣鬨笑,同時還引來了更多的同學舉手。

我心裏明白,同學們的理解大概與對字句的理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把字句理解到位,就等於失去了理解的根基。“大家都很認真。但我們不能脫離文本,比如說有些字句……”我剛說到這裏,下面就有個同學站了起來。

我只好打住話頭,讓這位同學說他的意見。“老師說得很對。”教室裏發出一陣竊笑。“笑什麼笑。就是嘛,老師說要理解字句,我們對有的字句還真沒理解到位。比如‘顧笑’,就應該是回頭安慰秦武陽而發出的笑,意思就是‘你秦武陽鎮定些吧,別怕,還有我呢。’再看‘蠻夷’,就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意思,而不能理解爲野蠻。”說完,他徑自坐下了。

下面的同學聽了,大都在點頭。我問道:“他說得有道理嗎?”

“有道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我還補充一點。”又一位同學舉手說道,“‘鄙’原來就學過,是粗鄙的意思,而且後面又有荊軻的話,他說秦武陽‘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這就說明,秦武陽雖在十二歲就殺過人,並且‘人不敢與迕視’,但他從未見過世面,第一次見到秦王這樣的人物,所以內心就感到十分害怕。”

他剛說完,教室裏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同學們很不錯,問題總可以解決得更好,只要我們認真讀懂並分析課文。”我感覺到學生們真的很投入,“大家想想,我們在家鄉可能很厲害,但初到大城市,見到那樣高的房屋,見到那樣多的車流和人流,一樣會覺得害怕。不就跟秦武陽一樣嗎?再說,荊軻追殺秦王的時候,他秦武陽跑哪去了?說不定早跑到某個旮旯裏躲起來了,當然也有可能被秦王的士兵殺死了,大家覺得呢?”

同學們都點頭稱是。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思考作者這樣寫秦武陽的作用是什麼呢?”接着我在黑板上寫上了秦武陽的名字。

有同學已經舉起了手。他站起來說道:“這樣寫秦武陽就是爲了表現荊軻的勇敢。”

另一位同學也站起來說道:“我覺得,這樣寫也有表現秦王威武的作用。”

我把荊軻和秦王的名字也寫在了黑板上。

“大家的意思?”

“同意。”

爲了讓大家把詞用得更準確些,我說道:“讓我和姚明站在一起,大家看姚明的話會覺得怎樣?看我的話又會覺得怎樣?”

一個同學說:“姚明會顯得更高,您會顯得更矮。”大家聽了,又是一陣竊笑。

“這應該叫什麼?”

“襯托。”

“對,襯托,”我點頭說道,“襯托有正面襯托,還有反面襯托。這裏應該叫反面襯托,也就是反襯。”停一停我又問道,“那麼請大家再想想,這樣寫秦武陽還有別的作用沒有?”

“還有。”又一個同學回答道,“用秦武陽的害怕反襯秦王的威武,而秦王的威武恰好又能反襯出荊軻的無畏。”

“對。說得很好。”我於是用箭頭將三個人物的名字串起來。

 [課後感悟]這節課同樣不是預設的(我根本沒想到學生會提出“秦武陽的害怕是假裝的”這一結論),但效果卻很好。因爲問題出現後的確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並且學生的討論是有效的。同時,學生還通過這節課明白了理解字句在閱讀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