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策略論文

語文1.92W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指出了高校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策略,包括任務驅動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程學時分配增加,明確高校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目的。

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策略論文

關鍵詞: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翻轉課堂;任務驅動教學法

人類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傳統工藝美術文化,而在當今這一傳統文化缺失的時代,對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是值得大家探討與研究的重要課題。“中外工藝美術史”是一門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開展的專門性基礎理論課程,旨在爲學生系統闡明工藝美術史發展的基本規律,使其瞭解古代人們審美意識的演變、技藝水平的提升與造物史的發展,進而使之學以致用、推陳出新、古爲今用,完美詮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1]。通過這門課程的開設,能提升學生文化藝術修養,培養其藝術創新能力。筆者是長期從事“中外工藝美術史”教學工作的地方高校教師,教學目的在於培養應用型人才,理論性課程的開設應注重課程內容的滲透性,即傳統文化與歷史知識擴散至設計專業課程中。採用傳統授課方式,教學效果不佳,經瞭解與調查得知,國內高校在該門課程的教授過程中,普遍存在類似問題。於是,反思後提出任務驅動教學法及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改革,供大家參考。

一、高校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缺乏興趣。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更多注重專業實踐課程的學習,尤其重視設計軟件的學習,認爲軟件的熟練掌握,可以爲自己帶來經濟收益,其影響及效果立竿見影。而忽視文化內涵的培養與學習,對類似“工藝美術史”的專業理論課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學生普遍認爲學習此類課程無用[2]110。“優秀的設計一定以豐富的文化承載爲基礎,只有設計師具備優秀的文化素質,才能產生優秀設計,才能使自己區別於電腦操作員。不能設想沒有民族文化底蘊的藝術設計能夠垂範當代、則被後世。”(出自尚剛教授的《中國工藝美術史教學與藝術設計教育》)爲此,筆者在“中外工藝美術史”開課之初,就告知學生關於高等教育培養目標,對比專門類學校學生擇業方向與未來前景的差別。使其明確走入高校大門時,應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擇業觀念,重視理論課程的學習。第二,學時安排不當。“中外工藝美術史”內容分爲“中國工藝美術史”部分和“外國工藝美術史”部分。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史”從原始社會時期到清代,共計10章55節內容。“外國工藝美術史”從原始社會時期到近現代時期,從美洲到地中海區域,共計16章92節內容。涉及的內容包括青銅工藝、玉石工藝、陶瓷工藝、金屬工藝、染織工藝、象牙雕刻工藝等衆多工藝美術種類,但僅有32課時的學時安排,時間太過倉促,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能將內容簡而話之,學生對應當瞭解和掌握的內容沒有充分的時間深入學習。另外,一週2學時的學習時間,學生無法對課程內容形成連續性思維,對“工藝美術史”內容的整理分析與掌握,更是難上加難。第三,優秀教材稀缺。遍訪市場,中國工藝美術史教材種類繁多,外國工藝美術史教材也很多,而中外工藝美術史教材卻十分罕見,優秀教材更是少之又少。經過筆者長期授課經驗和與同行交流討論,中國工藝美術史可選用尚剛先生的《中國工藝美術史》一書,外國工藝美術史部分則可選用張夫也先生編寫的《外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先生編寫的《中國工藝美術史》也是一本內容翔實,條理清晰的優秀教材,但由於該書編寫年代較爲久遠,後期考古資料更新,導致教材中一些觀點過時陳舊。而以上提及的教材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寫作思路上難免有所不同,這不利於學生整理合理的思路學習掌握相關知識,進而喪失學習興趣。第四,高校重視不足。經筆者多年觀察調研發現,國內大多高校對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人員的安排,普遍存在其他專業教師兼職情況[2]111。兼職教師對該門課程並不精通,這樣必然導致“現學現賣”的現象出現,不利於課程內容的傳授,人的精力與能力有限,窮盡一生之力也未必精通一門專業,而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不僅包括中國部分,也包括外國部分,地域及時間涵蓋範圍廣泛,工藝美術門類龐雜,涉及相關領域衆多,如哲學領域、科技工藝領域、政治經濟領域等。術業有專攻,專業教師傾其多年時間與精力研究自己本專業知識領域,而“趕鴨子上架”“臨時抱佛腳”爲學生傳授本不熟悉的課程,使得課程教授能力不足,更讓學生對此門課程的學習喪失興趣,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第五,教學手法欠缺。教學手法是教師授課的基礎,如果教學手法不當,教學效果一定不佳。由於授課教師非專業出身,要熟悉一門並不擅長的兼任課程,已讓其自顧不暇,更談何對該課程的授課方式進行琢磨與思考,缺少時間是必然。因而,大多教師採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手法,單一羅列知識點。以多媒體教學技術配合。同時,導入大量圖片及視頻等相關資料,但這並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更不能改變學生對本課的固有認知。這樣就很難將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提高到實踐與應用的層面,更達不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高校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策略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

學習“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僅通過教材瞭解遠遠不夠,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教師將內容大綱提前傳達給學生,將學生分爲若干小組,按照小組分配課程內容與任務,學生帶着任務與問題查閱並歸納資料,共同完成課程內容。任務驅動教學下,學生主動投入課程學習中,調動其積極性,培養團隊協作意識[3]。經驗告訴我們,通過自身努力得到的知識,往往更顯珍貴並讓人記憶深刻。課程內容學習完畢,教師結合教授對象的專業特點,安排設計任務,例如,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完成秦漢時期工藝美術的學習任務後,教師可安排學生設計具有秦漢時期審美特色的宣傳海報,使學生加深對秦漢時期工藝美術文化內涵的理解。在這樣的任務驅動作用下,學生進一步體會傳統文化對當代藝術設計的影響,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最終達到課程學習的目的。此外,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用之下,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與傳統的文化理論課程有了很大差別,而與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相近,課程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結合前面提出的任務驅動法,在中外工藝美術史教授中,加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全面調動學生積極性。翻轉課堂即以學爲主的一種教學模式。以學爲主的教學培養模式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出現,但並未引起教育界足夠關注。傳統教學方式課堂是教師的課堂,以教師的講爲主,近年來由於科技的發展,教師的授課輔助以PPT等現代多媒體技術,但仍未徹底改變教與學的傳統模式[4]。翻轉課堂則是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爲學生的課堂。結合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走上講臺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學習成果,這樣既能提高其必備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將課本內容拓展。同時,也給教師提供了更多學習和了解本門課程內容的機會,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所在,以便教師更好地安排教授任務,一舉多得。

(三)課程學時分配增加

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可拆分爲中國工藝美術史課程和外國工藝美術史課程,分爲一個學年兩個學期完成。這樣比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共用一學期學習的情況多出一倍的學習時間。同時,也給學生足夠時間消化與吸收兩個不同的工藝美術知識體系。工藝美術史課程內容瑣碎,本就容易混淆,分別吸收可避免學生在同一時間段接受信息混亂,喪失學習興趣。每週學習課時數可增加至4學時,8周完成,這樣的課時安排意在短時間內集中完成本門課程學習,形成系統的課程學習,解決教學中出現的不連貫性知識鏈接問題,便於學生掌握。課時及教學週數的集中安排,有別於傳統的文化理論課,使學生不再將本門課程理解爲無用的傳統文化課。將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分爲中國工藝美術史課程和外國工藝美術史課程兩部分,也解決了“中外工藝美術史”這門課程教材缺乏的尷尬。目前,將二者完美融合於一體的教材很少,但單純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外國工藝美術史教材很多,例如,前文提到的尚剛先生編寫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張夫也先生的《外國工藝美術史》。這兩本教材內容都具備內容翔實,文字淺顯易懂,圖文並茂等優勢。

(四)明確高校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教學目的

愛因斯坦曾提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5]。“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的開設並不只是將古人遺留下來的寶貴文物介紹給設計專業學生,更重要的是傳統思想與文化影響之下的時代風貌與人文特徵的表達,通過對其瞭解和學習,繼承其內涵,把握時代與民族特徵,古爲今用[6]。教師在教授該門課程時,引導學生髮散思維,發揮想象力,結合聚合式思維,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設計更多具有文化內涵的優秀作品。

三、結語

當代設計人員數量龐大,但設計人才匱乏。因此,高等教育肩負着培養具有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優秀設計師的重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啓發學生創新,激勵學生自覺發現問題,刺激強烈好奇心,對學生學習成果及時加以點評與評價[7]。中外工藝美術史課程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本門課程的實踐指導意義,挖掘學生的潛力。

參考文獻:

[1]田自秉.重視近現代工藝美術史的研究[J].美術,1988(10):47-48.

[2]朱國芳.《中國工藝美術史》“以學爲主”的整合式教學模式初探[J].設計,2016(15):110-111.

[3]廖瑜教學法在高職中外工藝美術史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6(2):120,122.

[4]韓銳.中國工藝美術史教學現狀與教學改革的思考[J].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12(1):146-148.

[5]孟憲偉.中國工藝美術史教學模式改革芻議[J].美與時代(中),2013(1):55-56.刊,2016(3):115.

[6]張夫也.與時俱進和諧發展:改革開放背景下的外國工藝美術史論教學與研究[J].中國美術館,2009(4):55-58.

[7]張寧.外國工藝美術史教學改革與創新:評《外國工藝美術史(修訂版)》[J].中國教育學刊,2016(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