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的分析

語文4.33K

論文關鍵詞: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建議與對策

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的分析

論文摘要:隨着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近十年來,某些高等學校教學質量下降的現象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本文從教師教學道德研究入手,分析了當前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現狀,進而提出完善教師教學道德的對策與建議,即重視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提高、加強對教師道德責任感的要求並鼓勵踐行、注重教師科學和人丈素養的提升。

師德素養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師德呈現的主要途徑是教學,對於教師而言,不僅要以良好的知識結構完成課程內容的教學,而且要將合乎社會道德規範要求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很好地滲透其中。爲此,重視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的建設,應成爲研究高校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教師教學道德研究人手,分析了當前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現狀,進而提出完善教師教學道德的對策與建議。

一、教師教學道德

綜上所述,教學道德應該是人的道德品性在教學活動中的投射。教學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因而教學道德的價值基礎應爲教學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發展,促進了學生髮展的教學就是道德的,反之,阻礙了學生髮展的教學就是不道德或道德程度不高的。因此,我們必須把學生的發展視爲評判教師教學道德的基礎。

二、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現狀

1.部分教師學養不足,專業教學能力有待提升

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生命線。自1999年國務院頒佈實施高校擴招政策以來,高等學校招生數量的激增使得高校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一批擁有高學歷的畢業生進人高校擔任教師。隨着人才引進力度的加大和學院升爲大學的進程,學歷、職稱、科研水平以及研究課題和研究成果的數量與質量逐漸成爲衡量高校師資水平的重要評價標準之一。在這一評價標準的導向下,高校教師面臨着科研工作、學歷提升、職稱晉升等方面的發展型壓力,使其精力不能集中在本職教學上,學校對教師教學績效的考覈也往往被淡化。部分教師學養不足,不認真研究教學內容,不講究教學方法,上課照本宣科,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課堂教學缺少文化氛圍,更缺乏育人意識,對教學工作不負責任,過於隨意。這些情況嚴重製約了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提升,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降低了高校教學質量,損害了高校教師的形象和尊嚴。因此教師缺乏師德的表現,會給高等學校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2.部分教師教學道德意識淡漠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在教學領域也悄然改變,教師教學道德問題受到關注。目前,部分高校存在諸多教學道德意識淡漠的現象。如:爲應付教學檢查和考覈評估而大做表面文章,不惜弄虛作假;投人大量財力引進人才、重學歷輕能力的用人思想,使得一批沒有教學實踐能力的高學歷人士進人教學領域;教學管理鬆懈,教師私自調課,甚至隨意更改教學計劃,只以完成教學工作爲己任,而沒有真正從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的學習要求出發組織教學,缺乏應有的責任感。這些現象都對教學工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而學校並沒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這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個人的成長及學校的正常運轉都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完善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的對策與建議

1.重視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提升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學道德的價值中樞。教學道德通過教師的教學能力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力。作爲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是衡量其是否勝任教學工作的基本素質。但教學能力不僅包括專業知識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還應包括傳授專業知識的本領與技能,需要藉助教育技術、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師自身的文化底蘊予以實現。

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提升,首先來自教師認真負責的態度、求真務實的學風和嚴謹治學的精神。其次還要依賴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深人研究、體悟以及充分表達。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要善於思考,突破知識障礙,並有效分清教學的重難點,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具成效性。教學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知識的羅列,而是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研究思考,形成具有探索性、啓發性和創新性的知識體系,經過傳授,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的目的。體悟就是從教學體驗中獲得經驗,深人專業學習,吸收優秀成果,學會借鑑、吸收和發展自我。在此基礎上體悟學科的創新,使自己擁有獨特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當然,教師的創新體悟最終還是要經過有效的教學磨鍊來實現,因此要注重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質。高水平的教學能力體現的是教師良好的文化修養和人格魅力,給學生以文化薰陶,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

2加強對教師道德責任感的要求並鼓勵踐行

道德責任感是教師教學道德的真實體現。具有.道德責任感的教師會尊重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爲己任、科學而負責地對待教學工作。教師的責任意識同樣是通過教學渠道發揮作用的,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影響作用往往體現在教師所持的教學觀念方面。教師執著的精神、嚴謹的學風、生動的教學、熱情的態度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的教學觀念就會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不管持有何種教學觀念,都應對學生高度負責。

高校要加強對教師道德責任感的要求,並鼓勵教師在教學中踐行道德規範。高等教育管理部門也要採取有利的措施加強管理,引領高校教師將發展重點轉向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從而實現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3.注重教師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提升

高校是學者羣體聚集的場所,是創新和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教師既是文化選擇的直接參與者,同時又是被選擇文化的具體傳承者。學生不僅是文化傳播的承受者,同時又是文化選擇的主體,是高等教育的培養對象,是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學校的精神文化建設對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教學是大學精神文化建設中一種特殊的道德環境和育人環境,教學傳承文化的獨特方式需要教師既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又要具備良好的科學、人文修養,如此纔可能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當前部分高校教師的教育價值沒有被充分開掘出來。他們將培養人格健全的發展型人才簡單理解成未來應用型人才,技術性能力的學習代替了人的個性充分發展和素質的培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專業方向和專業學習成爲技術性學習的充分理由,所用教材缺乏必要的知識交插、學科相融和文理貫通;授課教師缺乏必需的人格引導、儀表示範、感情交流、價值觀念提升等教育意識和精神;教育方法缺乏煥發學生聰明才智的主體性學習內蘊,教師單向的授課方式,使教學過程缺乏教育本質上應該具備的科學意義和人文意義。對此,教師應該在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積極營造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底蘊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充溢着文化氣息的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薰陶,有效促進學生學養素質的提升。作爲教師必然要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教師的科學、人文素養應成爲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應將高校教師教學道德建設納人高校品牌建設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