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挑山工》教學實錄

語文8.69K
  《挑山工》教學實錄

  設計理念:

《挑山工》教學實錄

1.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最有興趣的是在第一課時。可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是第一課時掃除生字新詞,讀懂讀通課文,教學的重頭戲是在第二課時上。從教學的實際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課時“逛西湖”,第二課時“打老虎”;從學生的興趣看,實際上是錯過了學習課文的最佳時機。因此如何優化第一課時的教學,提高第一課時的教學效率,很值得研究。

2. 弘揚閱讀教學的人文精神

新課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其中特別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反映在閱讀教學的“總目標”中,要求在閱讀中“注重情感體驗”,“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人文精神”是一個較爲抽象的概念,並不是說一堂課就能看出學生的什麼精神來。人文精神是漸進的,沉澱的,學生隨着語言的積累,就能逐步形成強烈的人文意識。語文學科重在對學生“薰陶”,如何不失時機地調動學生去感悟流露在語言文字中的人文精神,使語文課堂更添詩意,是平時的課堂教學所要努力做到的。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的製作。

2、學生課前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課堂實錄:

師: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夢,有人說人生是享受,也有人說人生是奮鬥,是攀登。孩子們,我不知道你們如何理解人生,但學完了《挑山工》這一課,你們一定會有新的理解和收穫。

(師板書課題:挑山工)

師:你們看這幅圖,你能從圖上對挑山工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嗎?

( 師出示課文插圖)

生:挑山工是挑着重物上山的人。

生:挑山工一步一步地走向山頂。

生:挑山工被肩頭的擔子壓彎了腰。

師:對!挑山工是挑着重物一步一步向山上攀登的人。

師:孩子們,看看圖上的這條山道,你想到了什麼?

生:我想這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山道。

生:這是一條崎嶇的山道。

師:用“彎彎曲曲、崎嶇”這樣的詞語很準確。

生:這是一條坎坷的、充滿荊棘的山道。

師:你是個充滿想象力的孩子!

生:我想到挑山工很辛苦。

師:你是個感覺敏銳的孩子!

生:我覺得挑山工很不容易,挑着那麼重的擔子還要走那麼陡峭的山路。

師:你真棒!你的語言裏充滿了對挑山工的敬佩之情,你一定是個體貼他人的人。

師: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下畫面中挑山工的樣子嗎?

生:他穿着紅背心,黑色褲子,褲腳捲到了大腿,他的皮膚黑黑的,挑着擔子,彎着腰,低着頭。

師:如果你的描述再注意一下順序就好了。

生:他低着頭,穿着紅背心,黑色的褲子,皮膚黝黑,他被肩上的重物壓彎了腰。

師:“黝黑”這個詞用在這位挑山工身上很貼切。

師:課文哪一段寫了這幅畫面呢?

生:第七段

師:你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生:讀第七段

師:誰還想讀?

生2: 讀

師:評一評,他們什麼地方處理得好值得我們學習?

生:“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讀得有力,速度慢一點,我覺得這種處理好。

師:爲什麼呢?

生:因爲挑山工挑着重物,走起來應該是吃力的,不會很快。

生:作者用“一步一步”而不用“一步步”,說明挑山工很辛苦,很努力,應該慢點讀。

師:你真細心,會學習!下面大家來試試,自由讀一讀。

生:自由讀文

師:把這一段齊讀一遍好嗎?

全班齊讀第七段

師:當我們看到這樣的畫面,讀到這樣的文字的時候,我們能從中體會到挑山工的艱辛不易。下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一段,進一步瞭解挑山工的不易。

生:讀課文第一段

師:出示填空練習: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關聯詞。

1.(爲了)使掛在扁擔前頭的東西不碰在臺階上,(爲了)省些力氣,挑山工走的路線是摺尺形的。

2.(因爲)挑山工走的摺尺形線路會使路程加長,(所以)他登山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

師:大家很聰明,能不能根據第一段課文的內容用別的關聯詞來說說你讀第一段的收穫呢?

生:如果挑山工不走摺尺形的線路,就無法擔着重物上山。

生:既然挑山工走的摺尺形線路會使路程加長,那他登山走的路程就肯定比遊人要遠。

師:關聯詞的使用使我們的邏輯更嚴密,大家對第一段的理解很到位。

師:這一段的最後一句,大家注意了沒有?用了感嘆號。爲什麼?

生:因爲感嘆號表示一種強烈的感情。

師: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你能從這個感嘆號讀懂什麼?

生:挑山工很艱辛。

生:挑山工很辛苦!

生:對挑山工的同情!

生:對挑山工的敬佩!

師:你們的理解都不錯。孩子們,挑山工肩挑重物,路程又長,與遊人相比,挑山工登山速度一定比不上游人吧?

一生回答:是!(衆生笑齊答不是)

師:課文中的作者有一個疑問在那一段表達出來了?

生:課文第五段說了這個問題。

師:哪一小組願意來讀一讀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謎呢?

(各小組爭先恐後舉手。師指名一組讀。)

師:課文哪兒又這個謎揭開了?找出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言讀一讀,品一品。

生輕聲讀課文

生:給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是“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

師:爲什麼這句話給你印象很深?

生:它告訴我一步一步走,還要抓緊時間,我平時經常邊做作業邊玩,浪費時間。

師:敢於說出自己的缺點,你有勇氣,我也看到了你改正的決心了,好!

生:“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滴水穿石”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做事要堅持不懈。

師:你的理解真棒!

師:課文第五段把遊人登山和挑山工登山進行了比較。誰能用簡潔的詞句來概括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書)

師:(分兩行板書遊人/挑山工,一位學生上黑板在“遊人”後寫道:東看西看、玩玩鬧鬧,又一學生補充: 隨便、高興怎麼就怎麼。一位學生在“挑山工”後面寫道:踩實、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面去了。)

師:咱們黑板上有的句子長了,能不能改改或者換個詞呢?

生:“高興怎麼就怎麼”和前面的“隨便”是一個意思,可以不要。

師:同意他說的意見嗎?

(衆生表示同意,師擦去後一句。)

生:“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面去了”可以換成“堅持不懈”。

師:學以致用,好。你能來寫嗎?

(生上臺寫)

生:“踩實”讓我想到了學習要踏實,能不能再寫個“踏實”呢?

師:好!你來寫吧!

生:我想可以補充一個詞:抓緊時間。

師:好!上來寫吧!

生:挑山工面對陡峭的山路,沒有害怕,還“一個勁兒往前走”,我覺得他很勇敢。

師:真棒!你想寫上“勇敢”是嗎?

(生點頭上臺寫)

師:你們從挑山工幾句實實在在的話語中明白了這麼多,真不錯!下面大家看作者的表現。讀!

(生齊讀第六段第一句)

師:有什麼地方不懂的?

生:“心悅誠服”是什麼意思?還有“意味深長”?

師:誰來幫助他解答這個疑惑?

生:“心悅誠服”是指真的打心裏服氣或佩服。“意味深長”大概是說意思很豐富。

師(面向剛纔提問的學生):明白了嗎?能勇敢提問的孩子也是值得表揚的。

師:關於這句話,你們讀懂了什麼?

生:我知道“包蘊”就是包含的意思。

生:也就是說挑山工的幾句實在的話,好象包含着很多道理。

生:我想“意味深長的哲理”指的應該是挑山工的特點:踩實、抓緊時間、堅持不懈和勇敢。

師:你真是聰明的孩子!

師:孩子們,讓我們再回到課文的第七段,想想,課文最後的這個“它”指的是什麼?

生:是指這幅畫。

生:不對,是指挑山工的精神。

生:我認爲是指畫中挑山工表現出來的踩實、抓緊時間、堅持不懈和勇敢。

師:現在有A、B、C三中答案了,大家認爲哪個最完整?

生(笑齊答):C!

師:如果讓你根據這幅畫和我們所學的課文來寫一句座右銘,你會寫什麼呢?

衆生思考,靜無聲。

師:請大家想想,寫在課文25頁圖的下面。

生動筆寫。

(兩分鐘後)師:誰來讀讀自己的`座右銘?

生:生活就是奮鬥,堅持不懈的奮鬥!

掌聲起

生:人生是一場攀登,只有抓緊時間的人才能贏得勝利!

掌聲起

生:面對坎坷的人生路,勇敢無畏纔是大英雄!

掌聲起

生:水弱嗎?不!它的堅持不懈是我學習的榜樣!

師:大家寫得真好!回去用紙工工整整地寫在紙上貼在牀頭或書桌上,好嗎?

生齊答

師:今天,我們瞭解了挑山工,從他身上我們汲取了精神力量。課後,請大家給挑山工寫一封信,我們在班級牆報中展出。下課!

  課後評析:

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一、學生爲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教師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自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並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爲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尊重學生,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激勵。評價語言豐富,能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也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學要關注學生,以學生爲本。

三、把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同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交融在一起,使語文課堂充滿了生命成長之美。

四、新課程下,學生個性化發展成了討論的熱點。在本節課中,學生

說個性化的感受、讀個性化的理解、寫個性化的體會。課堂上有學生練筆的時間,學生靜下心來,拿起筆把自己的所得用高度概括得語言寫下來,這是一個提煉的過程,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過程。

五、深入挖掘課文的文化內涵,把握文本,發掘文本中的民族精神、情感、心靈意識,用課文中的人生智慧啓迪學生思想、豐富學生生存智慧。這豈止是文本的內涵,它已深深植入學生的精神世界,震撼着在場的每個人的心靈。

六、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注意創設情境,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學過的關聯詞語讓學生用一用,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對國小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極有意義。

由於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運用關聯詞語,既使學生創造形地運用語言,又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入的理解,還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