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語文

春日教學後記

語文1.19W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分享了春日的教學後記給大家閱讀!

春日教學後記

  春日教學後記1

朱熹的《春日》表面上看是一首遊春詩,而實際上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爲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春日教學反思。通過春日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啓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一起來看下吧!

春日教學反思由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經常聽富有經驗的老師上古詩課,整堂課充滿詩情畫意,聽得我是如癡如醉。回來自己也想嘗試一下,就以朱熹的《春日》開刀吧!

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教學這首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考慮到詩人踏春賞春時高興、喜悅、興奮、激動、舒暢、得意的心情蘊含在詩中的每一個字中,有許多地方值得細細玩味、反覆品嚐,我就想:何不在學生已能讀得字正腔圓、有滋有味的前提下,開啓他們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先對詩人寫詩時的心情作一番大膽的猜測,然後再細讀推敲古詩中的每一個字詞,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證據,小組交流後,再全班反饋,並在反饋的過程中,結合感情朗讀。

我還從有關資料中發現《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讚美春天的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於是,我就想,我要讓學生通過這首詩的學習,知道不僅僅是詩人在享受春日的樂趣,春光無限好!享受讀書的樂趣,書中滋味長!我和孩子們也應該是在享受春日,從詩句中尋找“美麗”的心情,詩人快樂,我們也快樂!學了這首詩,我們肯定也會有所啓發。

基於自己這樣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學習古詩並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制定了以下的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我還確定了這樣的教學步驟:

1、讀春:從我們以前學過的詞語、詩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積累。

2、詠春:從朱熹的《春日》中享受萬紫千紅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悅。

3、惜春:從春的喜悅中感悟春光雖美,韶華易逝,激勵孩子們求知。

4、繪春:將春情化爲詩情,將詩情化爲畫意,描繪春天,讚美春天。

帶着這份自信,更帶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這一課。考慮孩子們,可能平時對課外語文知識的積累比較少,因此,課前,我準備了些有關春天的好詞佳句,讓他們課前讀讀,即增加積累又營造了一種“春的氣息”。但教學過程並不如我所願。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敗!我的最後一部分惜春竟然沒有時間來演繹!一種失敗感油然而生!

也許是板書雜亂無章,當學生把詩人的心情猜測出來後,可引導學生給這些詞語歸歸類,這樣學生的學習思路會更清晰,不至於黑板上那麼多同類的詞語,雜亂無章,而且浪費時間。其次,也許讀的還不夠,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教師亦沒有和學生一起親近文本,導致後面的討論成了空中樓閣,學生亦是霧裏看花,沒了興致。第三,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發揮,一開始教師就對學生不信任,覺得他們想不出什麼有關春的詞語,詩句,於是自作主張,提供一些美詞佳句讓學生讀,結果學生讀得不熱情。整個教學過程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

本來應是領着學生走進春天,走馬觀花了一下,學生還在春外!

以上就是語文網小編分享的春日教學反思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教師們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春日教學後記2

國培班上聽富有經驗的老師上古詩課,整堂課充滿詩情畫意,聽得我是如癡如醉。影子教學期間我也想嘗試一下,就以朱熹的《春日》開刀吧!朱熹的《春日》詩,乃詠春詩中的精品,教學這首古詩,如果僅僅停留在“解釋”上,肯定枯燥乏味、了無生趣。於是,我在“學習古詩並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執教了《春日》。課後,我與國培班的同學們一起研討,反思如下。

  三個亮點:

1、設計巧妙,用闖關遊戲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前老師讓每位學生都自制了一張闖關卡,闖關卡的形式多樣,別出心裁,可見每位學生的用心投入。課堂上,老師設計讀一讀、背一背、譯一譯、試一試四關,通過同桌互學互查、小組合作等形式,讓每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獲得闖關成功的愉悅,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2、教學中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評價。第一句讀得悠閒,第二句讀出驚喜,第三句讀出舒暢,第四句讀出情不自禁的感慨,這些感受完全由學生從讀中感受出來,非常自然。學生讀後,老師的評價很有個性,能捕捉學生當時的感受作出有針對性、有導向性的評價。

3、作業的設計有梯度。學生可以過關,還可以爭取獎品,因人而異。作業設計多樣化,有背、有讀、有畫,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把學生由課堂帶入課外,做到了積累遷移,貫穿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三點不足:

1、要學會傾聽,及時糾正學生語音上的錯誤,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如“爲”應讀成wèi。朗讀中,學生讀詩給人的感覺太過鏗鏘有力,特別是後兩句,把優美的寫景抒情詩讀成了戰鬥詩,老師應及時發現問題,調整狀態,齊讀時應讓學生把聲音低下來,慢下來,用心品悟那種萬紫千紅的意境美。

2、要讓小組合作學習落實到位。課前應分好組,選好小組長,讓組長帶領組員有序、有效地學習,讓每位組員參與其中,而不僅僅是流於形式。

3、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學生在理解詩意時,浮於表面,與其說是理解詩意,不如說是在背誦詩意。學生彙報時,對詩的理解都是一個模式,缺乏新意,缺乏自己的理解,老師此時應及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反思+經驗=好老師。”不斷的反思自己,這樣才能發現走過的路是什麼樣的,要走的路在哪裏。任何理念從“知道”到“會用”沒有什麼捷徑而走,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直到內化成自己的東西,讓我們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吧!

標籤:春日 後記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