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藝術

《藝術與視知覺》讀後感

藝術1.9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藝術與視知覺》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與視知覺》讀後感

非常贊,在視覺文化研讀課上老師提到過,當時在課上講授,淺嘗輒止看過,這一次,又再次拿起它細細品味。

《藝術與視知覺》看起來,藝術似乎正面臨着被大肆氾濫的空頭理論扼殺的危險,近年來,真正堪稱爲藝術的作品已不多見了。它們似乎在大量書籍文章、學術演講、報告會、發言和指導等——這一切都是想要幫助我們弄清楚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創造了什麼作品,他爲什麼或爲了誰才創造了這些作品等等——組成的洪流中淹沒了。在我們眼前出現的是一具被大批急於求成的外科醫生和外行的化驗員們合力解剖開的小小的屍體。由於這批人總是喜歡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談論藝術,就不可避免地給人造成這樣一種印象:藝術是一種使人無法捉摸的東西。

上述內容分析或許是很隨便的,但個人認爲這是人們對藝術現狀的不滿,卻也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如果我們認真追查原因的話,就會發現,這主要是因爲,我們繼承下來的文化現狀不僅特別不適宜於藝術生產,而且還反過來促使那些錯誤的藝術理論滋生和蔓延。我們的經驗和概念往往顯得通俗而不深刻,當它們深刻的時候,又顯得不通俗。這主要是因爲我們忽視了通過感覺到的經驗去理解事物的天賦。我們的概念脫離了知覺,我們的思維只是在抽象的世界中運動,我們的眼睛正在退化爲純粹是量度和辨別的工具。結果,可以用形象來表達的概念就大大減少了,從所見的事物外觀中發現意義的能力也喪失了。這樣一來,在那些一眼便能看出其意義的事物面前,我們倒顯得遲鈍了,而不得不去求助於我們更加熟悉的另一種媒介——語言。

由於不能憑藉自己的視覺去理解大師們的傑作,就使得許多人儘管經常進出於畫廊之間,並收集了大量關於繪畫藝術的資料,到頭來還是不能欣賞藝術。他們天生具有的通過眼睛來理解藝術的能力沉睡了,因此很有必要設法喚醒它。而喚醒這種潛在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拿起鉛筆、畫筆和鑿刀。然而即使這樣去做,卻仍然避免不了長期養成的壞習慣和錯覺的干擾,除非能從別的地方求到保護和幫助,否則這些壞習慣和錯覺是不太容易消除的。人們能從中尋求到保護和幫助的唯一的東西,勢必是語言媒介,這是因爲,眼睛和眼睛之間所能交流的意義,已變得非常有限。但恰恰就是在語言交流的能力問題上,我們又遇到了某些十分強有力的偏見。

在這種種偏見中,有一種聲稱說,視覺事物是決然不能通過語言描述出來的`。這一警言,當然也包含着一定的真理內核。一幅倫勃朗繪畫所產生出來的那種特殊的經驗,用描述性和解釋性的語言只能將它部分的表達出來,而這種侷限性在我們欣賞藝術時也並非是一種個別的事例。事實上,這一見解同樣也適合其他任何一種經驗對象,沒有一種描述或解釋——即使是最熟悉老闆的祕書對老闆的特徵的描述,或是外科醫生對他熟悉的病人的腺體組織的描述——能夠把自己對於對象的經驗完全表達出來。這種描述或解釋充其量也不過是運用幾個一般的範疇,把這些經驗的大體輪廓呈現出來。科學家可以建立起概括性很強的模型,如果他幸運的話,這種模型還能夠爲他提供理解某些特定現象的本質所必須的東西。然而,所有的科學家都很清楚,對於某一個別事物來說,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另外一個可能把它完完全全地再現出來的個別事物,而且也沒有必要去對這個現存的個別事物進行全面的複製。

同科學家一樣,藝術家也會運用類似於形和彩等要素,在個別事物之中獵取那些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他既不打算去獵獲這些個別事物的全部,即使想這樣做,也不可能做到。因此,理解或解釋一件藝術品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提出和製造某些指導性的原則。對藝術的理解和解釋,並不比理解和解釋其他複雜的事物(如生物的身心構造)更困難多少,藝術是由有機體創造出來的,因此它不可能比有機體本身更爲複雜,當然也不一定會比有機體本身簡單。

如果我們看到了或感到了藝術品的某些特徵,然而又不能把它們描寫或表述出來,其失敗的原因又在哪裏呢?可以肯定,這種失敗不是因爲我們運用了語言,而是因爲我們的眼睛和思維及其不能成功的發現那些能夠描寫或表達這些特徵的概念。當然,語言並不是我們的感覺同現實接觸的通路——它僅僅是給那些看到、聽到或想到的事物賦以名稱。但對於描述和解釋視覺對象來說,語言卻並不是一個生疏的或不合適的媒介。 我們的失敗,往往是發生在我們的視覺分析器遭到破壞的時候。所幸的是,我們的視覺分析系統還能夠進一步地得到發展,並且還可以喚起能夠“透視”事物的那些潛在能力。而這些潛在能力的發揮,又能幫助我們弄清那些不能夠分析的事物的本質。

持第二種偏見的人聲稱:語言分析會麻痹人們的直覺創造能力和悟解能力。這種見解同樣包含着某些真理的內核。以往的歷史和現在的經驗都向我們表明,僅僅依賴固定的公式和處方,會給人們造成多大的危害。但我們能不能就由此得出結論說,在藝術這一領域裏,當心靈的一種能力發揮作用的時候,另一種能力就必定要失去效用呢?事實不是已經證明,亂子恰恰就發生在心靈的一種能力發揮作用而心靈的其他功能都受到抑制的時候嗎?不僅理智干擾直覺時會破壞各種心理的平衡(只有這種平衡才能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愉快),當情感壓倒理智時也會破壞這種平衡。過份地沉溺於自我表現並不比盲目地服從規矩好多少。對自我進行毫不節制的分析固然是有害的,但拒絕認識自己爲什麼要創作以及怎樣創作的原始主義行爲同樣也是有害的。現代的人能夠而且必須在嶄新的自我意識狀態下生活,生活的任務或許是更困難了,然而卻沒有任何捷徑可循。

此書好像結構談的很多,結構與人的視覺性,與人的觀看心理掛鉤,從談論結構來分析爲何圖像和諧或穩定或成爲經典等。將結構的作用歸結爲“力”的作用(忘記了是物理力還是視覺力),記得最清楚的案例是顏色的力度(明亮的顏色重力較大,所以明亮的顏色小一些和暗的色塊大一些正好可以在圖中平衡);圖左邊的重力比右邊重力小一些(所以左邊的物體位置可以比右邊物體位置低些);橫線的作用(橫線用在圖下方和諧,而上方用了就打破平衡了)等等,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構圖力的分析,很值得品讀。

除此外,就是講了兒童的畫作爲何會這樣畫或那樣畫,從圓形談到垂直水平型談到傾斜談到空間,兒童的畫就是這樣向成人畫過渡的,這對於國小美術教師非常有幫助,也是我成爲一名國小美術教師後深有感觸的。通過一些藝術史上的實例,來闡釋視知覺的一些基本原則,我也希望通過此書的學習把握一些基本的視知覺原則幫助不同層次階段的學生更好更明確的表達自我,表現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