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繪畫書法

《中國書法》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書法》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書法》讀後感

書法藝術同京劇、武術、詩歌一樣,都是中國的國粹。從遠古時代的甲骨文,再到成型於東漢、魏、晉時期的各個書法藝術形式,可見書法的形成與發展亦有其自己的歷史軌跡。隨時代變遷,雖然現代人很難再在書法領域中見識到完整的書法典藏,但是每當我們信步於古老園林,或是廳堂樓閣,依舊可以看到呈現於牌匾上的古文字跡或是懸掛於高堂上的喜慶對聯。細品書法,它給予每個觀賞者的不僅限於外現的字形,而更多的是內在的“意境”。正如書中所云:“‘玄之又玄,衆妙之門’——中國書法的道理極深極遠,是進入衆多高妙藝術的大門”

1古代書法的發展軌跡

自覺沒有多少本領可以駕馭對這段歷史的描述,只是簡單的做自我品評罷了。書法起於甲骨文,觀甲骨文,雖無漢字那般規整、統一,卻透露出了幾分活潑與靈動,這大概該歸功於它是一種象形文字。歷史上同時期的象形文字還有古埃及的象形文與瑪雅象形文,但都最終以文明的消失而未現於世,唯有中國的甲骨文留存並至今。而象形文的發現也同樣具有神奇色彩,若不是清代王懿榮因病求醫,後得藥方取藥,遂得甲骨,也許至今我們也沒有這般榮幸看到它的面貌,也就無法研究後來的金文的淵源。

金文的出現,依託於青銅器的鑄造,字形同甲骨文相像,但比甲骨文要規整,排列也有序。後至戰國時期,爲方便書寫,對篆書做出了筆畫上的簡化,稱爲大篆。秦始皇統一六國,隨即統一文字,一改昔日的寫意字體,而增強了文字的符號價值。

隸書的形成是在滿足其功用價值的基礎上更多的傾向於它的審美性,如“蠶頭雁尾”的字形。楷書筆畫規範,法度較嚴,書寫速度較慢,其形象最易識別,多用於正式場合。行書是從楷書的快速書寫而形成,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書體,其法度較楷體寬鬆。草書書寫最快,有些筆畫、部分甚至被簡化掉了,難以辨認。

2古代書法的意境組成

書法不單單是外部字形的顯示,加之作者也很少言及自己的作品,所以給欣賞者留有很大的遐想空間。每一幅作品想要表達的意境並不是單一固定的,而是每個欣賞者根據自己的鑑賞力、思想、情感、文化底蘊對作品進行自我品評,進而由此探知作者內心想要表達的真實情境與意境,這也許是作者最想看到的,而不僅僅是走馬觀花式的一掃而過。

書法的意境可由它的節奏跟韻味表現出來,而書法對節奏的把握又依賴於書寫時作者對筆力的控制。有人說書法是沒有聲音的舞蹈,書法也有舞蹈的那種動態美,或剛健或柔美。這些均依靠對筆力運行軌跡與速度輕重急緩的把握。筆力中還包含幾對矛盾:行與留,提與按以及平正與參差等。行與留在於筆的運行上,在毛筆行進過程中,要時刻掌握力度,使毛筆能在恰當的時候、地方停下,或是將速度放慢。平正要求字體看上去要大小合適、均勻、規整,但不可一味要求規整,而使字體缺乏靈動。

書法的意境自始而後至終都要歸爲統一,整體。欣賞者最初看到和把握的角度是整體而不是頓足於單純的一個字,這就要依靠字與字之間的聯絡,正如書中所說,書法中的聯絡有三種形式:一是血脈相連(形體與氣勢上聯絡成爲整體,一氣貫注),二是虛實相生(有筆畫爲實處,字字之間行行之間爲虛處,一虛一實成爲有機整體,其一虛一實是在點畫落在紙上的瞬間一次性完成,筆墨一到,實處即成,虛處也由此而出),三是錯落有致(以繽紛交錯求其奇趣,於森嚴法度中求變化)。這彷彿是人體的組織結構,人之所以能成爲整體,需要的不僅是外在皮肉及其包裹的骨骼,更需灌之以血液、經絡,將這些外在的表現加以連貫,才能成爲富有靈性的生命體,而書法則是富有生命的藝術。

中國的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物象,而是富有生命的藝術品,雖沒有舞蹈那般色彩斑斕,但卻同樣能透過線條運行發現它美的東西,這種美並不像古代玉器那樣耀眼奪目,而是隱諱的。透過一種藝術我們可以瞭解到與之相對應的歷史文化、社會狀況,瞭解到作者所發生的故事和他創作時的心境等等。我想這是作者所希望後人能體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