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文齋

位置:首頁 > 校園範文 > 其他

教師評課稿15篇

其他6.98K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評課稿15篇

教師評課稿1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xx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開啓詩(全體同學起立)

師:早安,孩子們。

生:早安,陳教師。

師:整個早晨,我一向看着你們。

生:整個早晨,我們一向看着您。

師:詩歌在黎明開啓。

生:期望在清晨放飛。

師:我們一路追尋。

生:我們一路收穫。

師:在這最美的一天,讓我們用最美的詞語,讓我們用最動聽的聲音

生:與黎明共舞,迎接新的一天!

孩子們,讓我們調整好呼吸,用最動聽的聲音一齊來複習我們學過的《小樹搖曲》吧!

二、配樂複習詩《小樹搖曲》

我們來回憶一下這首詩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今日,我們再來看看金子美玲的這首詩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三、新授詩。

1、出示課題,齊讀,提問:你怎樣理解“明亮”這個詞?

2、下頭,請大家認真聽教師朗讀這首詩,注意教師是怎樣讀的!(範讀)

3、同學們聽得真認真啊!這首詩中提到了誰?它們明亮的那方指的是什麼呢?請你們帶着這個問題像教師一樣也來讀讀這首詩吧!(生自由讀)

4、誰來回答剛纔教師提的問題?爲什麼小草要向着日光灑下的方向?(生答)你的感受這麼深,教師相信你必須也能把這一小節讀得很好,請你帶着這樣的感受去讀一讀吧!(教師感受到了小草的生機勃勃!掌聲)還有誰也願意帶着自我的感受來讀一讀?(教師感受到了)請同學們像剛纔那兩位同學一樣,同桌間相互練習,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同桌讀)

5、誰願意來做這棵向上的小草?教師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掌聲)

6、讓我們試着經過背誦這一小節一齊去讚美小草吧!能背的同學閉上眼睛想象小草向着日光向上生長的畫面把它背下來,背不了的同學,能夠看着屏幕朗讀。

7、不只是小草,在詩中還有誰也這麼渴望着明亮那方呢?你認爲這是一隻怎樣的飛蟲?你能經過朗讀來讚美飛蟲嗎?(教師感受到了你對飛蟲的喜愛和發自內心的讚美!)

8、誰還能讀得比他更勇敢?(真是一隻勇敢拼搏的飛蟲啊!掌聲)

9、請同學們小組比賽,帶着自我的感受去讀這一小節吧!

10、除了飛蟲和小草,還有許多的孩子也渴望着明亮那方,我們一齊來讀一讀第三小節吧!(生齊讀第三小節)

11、小草渴望陽光,因爲它要茁壯成長;飛蟲勇敢撲火,因爲它要追尋燈火閃爍的方向;農村的孩子們刻苦學習,因爲他們渴望走出大山。那你心中的渴望又是什麼呢?(指名說)

12、你們真是一羣有追求、有夢想的孩子,帶着這樣的感受,我們一齊再來讀一讀這首詩。

四、創編詩。

1、這首詩是作者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有感而發的,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這樣勇敢的人。你能用填空的方式,把讚美送給某個向着明亮那方的人或大自然中的某樣事物嗎?請先在四人小組中練習說一說。

2、指名說。

五、贈送詩。

教師也有一首詩要送給今日表現出色的你們,讓我們一齊來合作讀一讀。

六、結束詩。

孩子們,你們明白嗎?這首詩還被譜成了曲子,十分的好聽,課後大家能夠找來聽一聽。同學們,明亮那方是期望,是完美的夢想,教師相信你們永遠都會向着明亮那方前進,你們的明天會更完美!喜歡這首詩的孩子們,期望能把它背下來。

感激孩子們,給了我一個清新的早晨!讓我們一齊期待,下一個美妙的早晨!

教師評課稿2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語文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生命的藥方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情境導入

師:今日我們學的課文裏面也有一個xx病患者。患者的名字叫德諾,他才十歲。德諾找到了他生命的藥方了嗎?讓我們一齊走進課文《生命的藥方》(出示課題)

二、通讀,初次感悟

問題找到“生命的藥方”了嗎?從哪兒讀明白的?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流利。

1、檢查生字詞:指名讀抽讀齊讀

①讀準字音

②讀懂詞語

2、想想課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藥方”是什麼?

3、交流

板書:歡樂、友情

“生命的藥方”指的就是友情。你是怎樣明白的?從誰的話中能夠看出“生命的藥方”指的是歡樂和友情?是德諾的媽媽,哦,是那位不幸的母親,爲我們揭開了“生命的藥方”的真諦

三、細讀課文,深入感悟。

1、走進德諾,感受孤獨

2、德諾的媽媽爲什麼說德諾一生最大的病其實是孤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饋,隨機學習。

德諾十歲那年因爲輸血(xuè)不幸染上了xx病,夥伴們全都躲着他。

(1)指名讀。

(2)從哪個詞中體會到了他十分孤獨,十分無助?(全都躲)

(3)這些夥伴在德諾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處的?

聽課評析

xx病是經過血液等傳播,跟xx病患者一齊吃吃飯、握握手是不會被傳染的。其實,有許多像德諾這樣染上xx病的人,需要大家的關心,支持,教師期望同學們都能像艾迪一樣給那些需要幫忙的人關心和愛護,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完美。

教師評課稿3

學校工作以教學爲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蘊含着衆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

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準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懵裏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穫。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準備。由於大多數教師平時埋頭教學工作,對某些教學理論,學術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聽較高一點的公開課會有一些不適應。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溫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穫更大一些。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說來,對熟悉的教師,由於對其班級情況有所瞭解,可着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着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俗話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覆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爲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爲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1.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爲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爲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瞭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鬆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鬆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

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

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爲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爲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

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講""灌"包打天下。

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

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爲"自學式",實爲"自由式"。

4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嫺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係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啓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

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

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

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彙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教師評課稿4

今天由新老師爲大家展示了一個打擊樂活動《調皮的小鬧鐘》。這是一首管絃樂,由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在1945年的時候創作的。樂曲爲C大調、4/4,中庸的快板,採用ABA形式寫成。樂曲開始用木魚聲模仿鐘擺的走動聲,非常清脆而且有節奏,之後出現了裝飾音和切分音,使得音樂形象更加活潑,生動、鮮明。第二部分音樂形象變得舒緩,與第一部分音樂形象有着明顯對比。最後一部分重複第一段的音樂。

爲了使音樂性質更顯性地呈現給幼兒,老師做了圖譜,同樣是三段,教師把鬧鐘左右擺動作爲圖譜的第一部分,用波浪線裏表現第二部分舒緩的節奏,第三部分的圖譜與第一部分相同。

作爲音樂活動,老師把音樂貫穿始終這是值得肯定的。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適當調整的話,可能整個效果會更好。

首先教師在請幼兒爲音樂選擇樂器的時候,建議把所有樂器呈現給幼兒,並且在此之前,幼兒已經對所有樂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有經驗。當一個幼兒選擇一種樂器以後,教師試着讓他聽音樂打擊一個樂句,這時教師要重點強調樂曲中音樂的形象是怎麼樣的,跟幼兒商討“你所選取的樂器打擊出來的聲音是怎麼樣的”,通過討論,教師爲幼兒建立樂器與音樂形象的內在聯繫,從而引導幼兒選擇正確的樂器。

其次教師在分樂器的時候最好把一種樂器分在同一個地方,不建議分散擺放,如把樂器分四類,分別放在每組幼兒的腳下,在徒手練習的時候,幼兒要根據自己腳下的樂器進行徒手練習。這樣做方便幼兒去向同伴學習,同時爲下一個環節-合奏,做好準備。

最後在合奏的環節建議教師把重點放在讓幼兒聽音樂上面,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嘗試演奏,第一次演奏不好沒有關係,我相信,只要幼兒認真去聽了,效果也不會差到哪裏。

教師評課稿5

李柯君老師接到上課任務試教到正式上課,《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我已經聽了三遍。從這次聽課的過程來看,我在李老師的課中感悟到了每一次課都是教師和文本,和學生的對話過程,每一次上課都有新的收穫、新的感悟。針對李老師的這節課,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1、李老師的課堂體現了樸實、紮實的教學風格。在字詞學習、課文朗讀、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等幾個方面,都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時間,比較到位的指導,讓學生學有所依,學有所靠。這對剛剛步入中段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必要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2、教學重點突出,學習了大石頭的特點,以及我們小時候玩時對大石頭引起的興趣。但難點的突破和把握還應商榷。我覺得重點應放在“大石頭爲什麼會引起李四光的興趣?他是怎樣提出疑問,又是怎樣來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等幾方面來解讀課文,把人文性和語文味很好地結合起來。

3、另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提問方式和對待學生的疑難問題應該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在課堂上,學生有兩次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可是老師都沒有足夠的耐心聽完,這是教學中非常忌諱的。教師應呵護學生求知的慾望,給予充分的肯定。

4、步入中段,生字的書寫是否可以提升到對一個詞語的書寫指導,而不是停留在單個字的書寫。

教師評課稿6

一直很欣賞沈主任上課時大氣穩重、文氣縱橫的風格,雖不及女教師上課時的溫柔與可愛,但卻能夠自成一體,吸引着學生走進他的課堂。

沈主任今天選擇的是《誠實與信任》一課,這是一篇頗具勵志色彩的文章,講述的是發生在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有關“誠實與信任”的故事。沈主任在教學伊始,就先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往往是誠實的人或自己的親人,進而過渡到“今天的故事卻發生在兩個陌生人之間”,這在潛意識中增加了故事的含金量,使得學生迫不及待地想從文本中一探究竟,這個過渡真實自然,頗有娓娓道來之風。

其次,沈主任在課堂上極具個人魅力的地方就是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教學第一段時,老師的一句“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打開了孩子們的猜想之門,看似簡單的一個環節恰恰是此堂課的亮點所在。“看看哪位同學能夠和老師心有靈犀,猜出來老師在這一段中會提出哪些問題?”這個問題多具有挑戰性啊!孩子們不再隨意地拋出問題,而是認真地揣摩文本,揣摩老師的想法,因爲大家都想成爲這個和老師“心有靈犀”的人。這個環節的設計巧妙不僅體現在這,對於這個和老師想得不謀而合的問題,孩子們在後面的學習中自然極有興趣地去文本中尋求答案,於是第一段的學習中提出的三個問題,孩子們解得快速,解得全面,解得到位。

應該說,整堂課的教學,沈主任都把握得張弛有度,但對於一些教學中的細節,我覺得還需注意。作爲第一課時的教學,我覺得老師在“識字”方面指導得很到位,但“寫字”方面卻明顯忽視了。老師在課堂上缺少生字的範寫、指導,忽略了生字的描紅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另外,老師在指導孩子分段時,忽略了學生在表達上的一個小錯誤,正確的表達方式是“從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爲課文的第一段”或“從第一小節到第三小節是課文的第一段”,而不能說成“從第一段到第三段是課文的第一段”。對於這個小小的錯誤,老師沒有及時地糾正。另外,放在小紅車上的“字條”可以說是本節課文本解讀的一個重要線索,老師完全可以進行相應文字拓展,問一問孩子們“你覺得紙條上除了姓名、聯繫方式外,還有可能寫什麼?”,進而再過渡到更深層的拓展:“這張紙條還留下了什麼?”而且老師強調紙條上不會寫上事故的原因,似乎太絕對了。

總之,沈主任的這堂課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值得我學習。我想:真正的一堂好課,聽起來不但不會覺得是負擔,反而會是一種享受。

教師評課稿7

孔霞老師執教的公開課《唯一的聽衆》,給我印象深刻。她不但吃透了教材,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進行了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展示了語文教學的魅力。

縱觀整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鑑:

一、線索明朗,層層深入。

孔老師這節課,教學流程簡潔流暢,教學思路清晰。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一是“我”的心理和行爲的變化;二是老婦人的語言、神態變化。通過這兩條線,表現出老婦人對我的愛護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孔老師緊緊圍繞這兩條主線組織教學。她先讓學生根據“課後導讀思考題”來自讀自悟,學生很快地理清“我”的心理變化過程:從“沮喪—自信——感激”;緊接着,孔老師緊扣老婦人的語言、神態,讓學生進行深入地品讀,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感悟。線索明朗,層次井然,省時高效。

二、以“讀”爲主線,貫穿課堂。

朗讀是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重要手段。整節課,學生的默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老師的引導讀等多樣化的朗讀形式交替使用;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思想的啓迪、審美的享受;整節課,書聲琅琅。

三、關注細節,突破難點。這是本課的一大亮點。

語文課是美的,這種美潛伏在語言的深處。孔老師獨具匠心,以關鍵詞“平靜”爲抓手,讓學生通過品讀“平靜地望着我”這三個句子,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平靜的眼神包含着老教授的期待、關愛、鼓勵、稱讚等等,這是老教授的良苦用心。不過,我想如果能再花一點時間,引導學生反覆品讀這三句話,學生的體會會更深切一些。

總之,孔老師富有激情的教學語言,紮實有序的語言訓練,爲學生打開了一個美的窗口,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希望她的課,能擁有越來越多的聽衆!

教師評課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身爲青年教師在這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感想和教學體會,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也覺得非常緊張。由於自己自身能力和經驗認識所限這些感想可能會很膚淺甚至很幼稚,還希望老師們能對不當之處望給予批評指正。常常聽到人們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精神鵰塑家”、“手執金鑰匙的人”等閃光的詞句來形容和讚譽教師,從小嚮往教師那超然物外的氣度與對講臺的深情嚮往,我也走上了三尺講臺,想同學生一起找到那把“金鑰匙”。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天起,我便被校園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濃厚的學術氛圍深深的包圍着,在“立德、博學、健身、務實”這一精神的感召下,促使我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懈怠,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特別是學校颳起教改風暴,給了我們年輕教師更大的施展空間。在此,我僅代表年輕的教師感謝各位領導、老師給予了我們無私的關愛和幫助,在向老教師學習的同時,取長補短,整合教育教學技巧,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塑造自己的教學特色。

回顧短短几年的教學生活,特別是教改以來的教學,我的感受匯成一句話,就是——因勢利導,百川入海。

每個學生從進入國小開始,如果是一眼清泉,那麼,到了我們這裏就形成了一條條小溪,俗話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作爲教改的要求,更需要我們將一條條小溪變成一股股支流,那麼在我看來,讀懂這一條條小溪,就成爲了教學的第一步。

解讀學生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關注學生,尊重學生。

“親其師,信其道”,在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下,從尊重和關愛學生着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經常去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時處處想着他們,關心他們,多走近他們聽聽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多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談心與交流,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才能因勢利導,將他們有機的結合起來,更能瞭解每個小組的秉性,從而爲高效的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

2、既注重個性,又注重整體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當他們形成教學小組後,如江河匯聚,總有泥沙翻騰的時候,經過一段時間又會澄清下來。在初期,我既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又注重整體的維護。在磨合期,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的問題,只關注,不插手。用良好的行爲習慣去引導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小組,用一段時間完成了從解讀學生到解讀小組,進一步解讀了整個班級。爲我下一步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瞭解“水勢”的基礎上,引導就很重要了,我主要做了這樣幾個方面的工作

1、做好備課與課後反思,

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時間很少,所以備課與反思是做好引導的兩個法寶,備課是瞭解學生的成果,而反思是上課實踐進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修改,從而更好的提升10分鐘的效率,使自己的引導更有針對性,方向更準。這樣備課——上課——反思——再備課——再上課,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充實提高。

2、重視作業的批改

由於課堂上老師講述的減少,作業作爲老師和學生交流的途徑尤爲重要。作業是學生動態的晴雨表,有時在作業本上寫上一兩句表揚或鼓勵的話,看似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

3、上課要充滿激情。

泰戈爾說,“激情,是鼓滿船帆的風,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航行”。教師只有充滿激情,學生纔會被感染。學生纔會覺得自己的勞動成果真的得到了老師的認同,達到了師生共鳴的效果。學生在一種興奮愉悅且富有成就感的狀態下接受知識,知識的火種纔會被點燃。

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我更感受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作爲年輕教師集思廣益,及時向周圍的教師探討學習,可以使我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我們形成引導的合力,從而享受水能載舟的樂趣,直掛雲帆,百川入海。

我的發言到此完畢,感謝大家的聆聽!

教師評課稿9

感謝鄭老師爲我們上了一節這麼好的高年級的語文示範課,我認爲這是一節成功的課,爲我們高年級的語文教學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鄭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紮實。

整節課教師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鼓勵的言辭、溫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有效地調控教學過程,使學生猶如坐春風、沐春雨,課堂總是勃勃有生機。

二、課前準備充分。

趙老師對課文的講解十分嫺熟,對文章的背景及相關知識熟悉,講解內容正確、到位,過度自然,由此可以看出趙老師課前備課十分認真,沒有這麼認真的備課

,就不能上出這麼好的課,我認爲,鄭老師這種敬業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學習方式上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在整節課,以學生爲主體,老師通過組織、適當引導,讓學生通過讀書、質疑、討論、交流等形式,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教師引導學生採用上節課的學習方法:讀一讀、劃一劃、說一說的形式,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在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全班交流、解決,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

教師評課稿10

一、一節好課應該是“快樂學習、主動學習”,因爲興趣是學習發展的動力,幼兒是否感興趣、是否快樂,是首要的,我想,石老師的這節課,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告訴了我們,這就是快樂的學。

二、目標——具體明瞭,有針對性

1、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參與遊戲,培養幼兒的大膽勇敢自信的個性品性2、通過走跑跳的方式鍛鍊孩子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過程——設計巧妙,新穎,敬禮一環節很好的結合了軍訓,讓孩子馬上回憶起了軍訓時的狀態,並且很快進入了本節課的狀態。

同時,環節流暢,層層推進,第一環數數,第二環金箍棒打

手,第三環神祕樹,第四環打地鼠,大環節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每個小環節也是由易到難,如金箍棒打手,先慢後快,同時每個環節都緊緊圍繞目標的設定

三、好課應該是“看似簡單,實爲不簡單”,這也是教學價值的體現。

一張隨手哪來的報紙轉眼捲成了一根金箍棒,一把很普通、很不起眼的掃帚,難道也能用來上好一節課嗎?看過石老師的課後,我們應該明白,生活中每一個不起眼的時間、物品都可以成爲良好的教育契機,就在於我們有沒有用心去發現。

四,石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很穩重、很有經驗、很優秀的教師,她的語速雖然稍顯慢了一點,但是娓娓道來,別有一番韻味。

五、不足------結束語:”老師你放吧!”語言長,無法顯現遊

戲的緊張感、刺激性,改成”快!”

教師評課稿11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放錄像(介紹第一國小的校園),然後讓學生觀察主題圖(課本的圖) 教師提問①:“在圖中你能看到什麼?”(讓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圖形了嗎?”

學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藍色地板磚

學生2:我看到了長方形的藍色地磚 ….(接着請好幾個學生回答)

2、點明主題

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裏有許多的圖形。其中像正方形、長方形、藍色地磚的形狀和推拉門的形狀,都叫四邊形。

(引出主題:四邊形)

二、探究交流,學習新知識

(1)、塗一塗(教師向每位學生髮一張畫有許多圖形卡片)

教師的問題:在卡片上找出你認爲是四邊形的圖形,並把它塗上顏色。 學生都很認真地找和塗

最後老師展示兩張學生的結果,在學生之間進行評價

(2)、四邊形的特點

教師投影出塗好的四邊形,並問;“觀察一下這些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讓學生以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

小組討論彙報結果:四邊形的特點是有四條邊、四個角

師生共同探究,進一步讓學生髮現和認識到四邊形都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

(3)、 舉例進一步深化

請兩個學生到電視前提出長方體的面是四邊形

(得出結論:長方形的六個面是四邊形)

教師還讓學生聯繫周圍的東西有哪些是四邊形

(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

三、動手實踐,取得新知識

1、 課前教師給每個小組一個信封(裏有很多圖形卡)教師要求每個小組按不同的分法把圖形卡分組。討論後小組彙報分類結果:

(1)、按圖形的相似來分

(2)、按圖形的顏色來分…

點評:

利用錄像引起學生的注意。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在屏幕上隨機出現各種圖形,這加深學生對四形的認識,從而引出新課的主題(四邊形)。讓學生通過觀察、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夠區分和正確辨認四邊形,並以小禮物獎勵的形式去表揚學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間的相互合作;師生共同探究問題的教學設計由淺入深,使學生容易接受知識 教師循循善誘,使學生跟着一起動腦、動手,且讓學生去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課堂氣氛。

2、遊戲(準備工具:橡皮根、釘子板)

教師提問:①“你圍成什麼四邊形”

學生答: ①“長方形” 或 “正方形”

教師提問:②“爲什麼圍成的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爲什麼認爲它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先讓學生討論,然後請多個學生回答

再討論“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特點?”(小組討論,每組項基本原則找一至兩個發言)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最後教師在屏幕上顯示總結:

①長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正方形的四邊相等

2、 聯繫實際問題引入另一遊戲:

“我們鎮是毛織重鎮,用毛線編織出美麗的衣服”(迴歸生活)引出遊戲,教師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編織多種四邊形,這時學生自己動手編織出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

四、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本,如果有不明的地方提出,教師解答,並總結整節課。

五、板書:

四 邊 形

但教師沒有說出正確的分法

以遊戲的形式,讓學生親自動手,提高其積極性,發揮其創造思維,並且讓學生去總結知識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對家鄉的關注。

反饋學生掌握的知識的程度

板書簡潔而明瞭,突出四邊形的特

總評

這節課教師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知識點。

通過多種遊戲,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並認識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師評課稿12

授課教師:

xxx

科目:

xx

聽課時間:

xx課時

聽課課題:

西湖

聽課地點:

xx班級

聽課記錄

一、錄像導入,引導入境。

播放一段西湖的錄像。教師配以優美的語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鏡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鏡。亭、臺、樓、閣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猶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畫卷。

二、初讀課文,正確讀詞

請學生自我讀一讀課文,再從語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讀時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學生可藉助於每小節後的小花所連接的詞語FLASH,掃除朗讀障礙。

三、再讀課文,媒體解難

請學生再讀課文,這一次要求學生讀出自我對課文的初步理解。讀時,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看看相關的連接;讀不好的句子,點點小喇叭,聽聽電腦中的朗讀。

四、質疑問難,學習文首。

播放悠揚的琴聲,讓學生藉着《春江花月夜》這首優美的曲子朗讀課文第一小節,並鼓勵學生讀後質疑。

五、感情朗讀,理清脈絡。

西湖這顆明珠一景一物,無不突顯出它獨特的美來,讓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一景讀給大家聽,要求讀出它的美來。幫忙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大致瞭解了文中的美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配上音樂選上一景來讀一讀。

六、學習生字,體現自主。

請學生點擊生字FLASH,自主學習左右結構的生字,瞭解生字的書寫筆順,並想想用什麼方法記憶生字。

七、結束本課,佈置作業。

結束本課之前,激發學生深入瞭解西湖的興趣,鼓勵他們經過自我瀏覽網站,去領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師評課稿13

前幾天,聽了三年級組老師上的《趕海》,特別是繆老師的課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與思考。

一、繆老師親切自然的教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她就像一個引路人,一個朋友,引領孩子們在知識中探索、暢遊。或許正因如此,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才那樣活躍。

二、以音樂爲鋪墊,以畫面爲背景,引入情境。

教學伊始,以一首《大海啊,故鄉》的歌曲爲背景,旋律輕柔,歌聲美妙,同時出示大海畫面,把學生們的心緒一下子帶到了大海邊。

三、緊扣“趣”字,統領全篇。

本課的教學重點非常鮮明,那就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尋找趕海的“趣”,在閱讀中感受趕海的“趣”,於對話中感悟趕海的“趣”,在體驗中回味趕海的“趣”。一個“趣”字貫穿了全課。通過自讀圈畫重要句子,捕捉有趣畫面,再引導交流,發表自己的理解,充分調動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在生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樣的教學層次分明,學生的理解逐漸加深。

其中有這樣四句話:“嘿,一隻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邊一個小夥伴,正低着頭尋找着什麼。”“咦,怎麼我的腳也癢的?”“哦,原來是一隻大蝦在逗我呢!”這四句話還是課後的練習,要求體會句中含者的情趣。繆老師在備課時注意了這一點,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能穿插結合,提高了效率。尤其是對“嘿、哎、咦、哦”四個語氣詞的指點,繆老師不僅讓學生說說它們所含着的意思,更能運用“朗讀感悟”的方法,使學生在悟中讀、讀中悟。

四、滲透寫法的指導。

文章寫作上有兩個十分明顯的特點,一個是本課以歌詞開頭,巧妙地引出下文,結尾再一次引用歌詞,照應開頭,這是典型的首尾呼應。繆丹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這個寫作方法重點介紹給了學生。

另一個是課文第三段是一個重點段,文中採用“有的有的”的句式,先總體寫出趕海的活動,接着生動具體描寫了我和一個小夥伴抓蟹、捉蝦的趣事,這是典型的先總後分的方法,這些明顯的寫作特色如果繆老師能在講解課文時適當提醒點撥下,會使學生在做設計的課後作業“模仿《趕海》這篇文章寫童年趣事”真正有法可循。

教師評課稿14

今天,聽了朱老師指導的《想象作文》,我想了不少。首先,他選的這個課題對於寫作教學來說是一條新思路,以後可以在自己的教學中實踐操作。整堂課聽下來,思路還是蠻清晰的。開始呈現作文開頭一句話:“一天,小王遇到了一件蹊蹺的事……”,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這裏,朱老師及時地將學生的想法實行歸類並呈現在黑板上,這樣大家的想法就一目瞭然了。這一點比較好,可以借鑑學習。這時,學生的反應是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熱烈的!只是,在讓學生去大膽想象的同時,教師並沒有任何地要求和限定,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似乎很難握好度。後來出現許多比較另類的想法,讓人不免得擔心學生會不會將大膽想象等同於胡思亂想。我的想法是在這裏教師應該說明想象的要求以及採取一些導向性的提議。

接着,朱老師引導學生逐個排除了剛纔列舉的內容,最後在“狗生貓”與“穿越時空”兩個裏面進行選擇。最後選定的是“穿越時空”。這裏,我存有疑惑,在引導學生排除時應按什麼標準爲好呢?選定的內容到底是不是完全應該由學生隨機生成的呢?教師是不是應該有大方向的引導呢?還有,我們本節課的寫作意圖應該是什麼呢?

接下來,朱老師讓學生們寫下自己最初的想法,完成第一稿。規定時間到了,他讓學生展示了自己業已完成的文字片段,讓其他學生提意見,當堂修改。

教師評課稿15

看了《聽名師講課》一書對特級老師的兩節數學課,受益匪淺。他的課堂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去說、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思維與創造能力。特別是他視學生如朋友,平易、謙和,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教學作風,與他本人樸實無華卻又莊重典雅的氣質,貫穿始終的妙語連珠融爲一體,展示了他淵博的知識底蘊,使我記憶深刻。

杜老師講的是小數的初步認識。課前,他和學生做了幾分鐘的交流。他先告訴學生自己的姓名,從北京來,然後問小朋友:“你們還想問老師點什麼呢?”孩子們有的問:“老師,您在哪兒教學?”有的問:“老師,您幾歲?”他全都親切地作了回答。在這融洽親和的氣氛中,學生傾刻之間和老師親近了許多,對陌生老師的害怕、疑慮全煙消雲散了。爲下一步順利地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講課中,他讓學生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對摺,再用陰影畫出一部分,說出這是幾分之幾,又讓他們貼在黑板上。孩子們折呀、畫呀,說出了等。貼的時候個子小,夠不着,他把孩子一個個抱起來讓他們貼。每發現有孩子說出一個新分數,他都要誇獎一番:“你真聰明。”“你真了不起!”雖是一聲很平常的讚語,但卻極大地激勵了孩子的自信心。我真切地感到:這不是裝飾門面的造作,這是一種愛護學生的真情的自然流露!

講分數各部分名稱時,他不是膚淺、生硬地去講分數線、分子、分母。而是生動地打比方:我們開頭把一個大圓月餅從中間切開,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刀啊就代表平均分,用一橫表示,咱把它叫分數線。分兩份的"2"寫在下面叫“分母”。這一半月餅是兩份中的一份,就寫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關係密切,該起個什麼名呢?學生天真地說:“叫分兒。”“叫分女。”他微笑着告訴孩子:“你們想象得很好,等你們長大了也許會創造出新的數學公式,命名爲‘分兒’‘分女’,咱們今天先叫它分子,同意嗎?”我感到:這不是無足輕重的兒戲之舉,它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點燃的是智慧與創造的點點火花。

教學過程有這樣一個環節,他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各自所想象的“平均分”。引出分數後,他問學生:用數字表示和用畫、摺紙表示哪個簡便?你同意用數字來表示就把你的畫和貼紙擦掉或拿掉,不同意可以保留。有一位小朋友不願擦他畫的"D"(表示1/2),杜老師便用方框圈起來。接着,他啓發學生說更多更大的分數。剛纔保留自己畫的同學說了一個“百分之一”,老師讓他上講臺畫出這個百分之一,這個孩子畫了幾分鐘,跑來告訴老師:太難了,畫不出來。“那咱用分數表示該怎麼寫?”孩子寫出了"1/100"。經過實踐,這個學生自願又心悅誠服地擦掉了自己的畫圖。這一環節看似簡單,其實,那是在點撥孩子實踐、比較、認知,比一遍又一遍地講術語名詞,效果好得多。這就體現了杜老師獨具匠心的教學藝術。

下課鈴聲響了。孩子們纏着老師再講一會兒,不願讓老師下課。在依依不捨地停止了授課後,孩子們一個個爭着告訴老師:“老師,你的教材好。”“老師,我愛您!”這充滿稚氣又帶着真摯情感的童言,打動了每一位聽課者的心。樸素的感情是最美的,它是孩子對老師的最高獎賞。吳老師激動地說:“孩子們,我也愛你們。”我相信,這羣孩子會把這節課和這位老師永遠銘記在心,終生難忘。

什麼是師生平等、民主討論,什麼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學習興趣最佳方式,從這節課裏我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真誠地愛學生,尊重學生,一切爲了孩子獲取知識,設法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興趣。愛心是敬業的根本,博學是付出的源泉。把講臺讓給學生,把學習、思維的更大空間留給學生,這樣,也就把成功,把美好未來交給了學生。

標籤:評課 教師